2017初三物理 内能 内能的利用 专题复习
初三物理热学复习之内能

实质:内能和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的内能减小,温度降低。 做功 如:气体膨胀对外做功
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如:克服摩擦对物体做功;压缩气体做功。 二者等效 ①条件 高温物体放热,温度降低, 热传递 内能减小;低温物体吸热, ②方向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实质:内能的转移 ③结果
5、酒精的热值是3.0×107J/kg,它表示: 1k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0×107J。 煤气的热值是3.9×107J/m3,它表示:1m3 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3.9×107J。 6、火箭常用液态氢做燃料,是因为:液态 氢的热值大,体积小便于储存和运输 7、炉子的效率: ① 定义:炉子有效利用的热量与燃料完全 燃烧放出的热量之比。 ② 公式:η=Q有效/ Q总= cm(t-t0)/ qm′
进 排 活塞 气 气 门 门
吸气 冲程 压缩 冲程 做功 冲程 排气 冲程
工作内容
能量 转化
性质
进 气 门 吸气 开 冲程
压缩 冲程 做功 冲程 排气 冲程
排 活塞 工作内容 能量 气 转化 门 关 向下 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 无 运动 合物
性质
辅助 冲程
进 气 门 吸气 开 冲程
排 活塞 工作内容 能量 气 转化 门 关 向下 吸入汽油和空气的混 无 运动 合物
4、内燃机大概的工作过程:内燃机的每一个 工作循环分为四个阶段:吸气冲程、压缩冲程、 做功冲程、排气冲程。在这四个阶段,吸气冲 程、压缩冲程和排气冲程是依靠飞轮的惯性来 完成的,而做功冲程是内燃机中唯一对外做功 的冲程,是由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压缩冲 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5、 热机的效率:热机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 能量和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之比叫做热机的效 率。 公式:η=W有用/ Q总= W有用/qm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使燃料充分燃烧 尽量 减小各种热量损失 机件间保持良好的润滑、 减小摩擦。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及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知识点复习

内能复习分子热运动实例气体扩散实验 液体扩散实验 固体扩散实验现象 无色的空气与红棕色的无色的清水与蓝色的硫酸五年后将他们切开,发现上面,目的是避免由于 作用而对实验造成影响;(2)扩散现象①定义:不同的物质在互相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
②扩散现象说明:A. 。
B. 。
②温度越高,物质的扩散越 ,分子运动越 。
注意:任何温度下,构成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仅是运动速度不同而已。
不能错误的认为0℃以下的物质分子 运动。
(填“会”或“不会”)③分子运动越剧烈,物体温度越 。
分子间的作用力(1)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 力和 力。
①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现象有:很多物体有一定的形状;在荷叶上,两滴水靠近时可自动合并为一滴水;固体很难被拉断;两块底面磨平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结合在一起等。
②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的现象有:物体不能被压缩到无限小,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
物体内能的改变(2)做功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会。
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有两个:做功和热传递。
一个物体内能的改变,可以通过做功的方式,也可以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来实现,即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温度、热量、内能是热学中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应正确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①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温度升高,内能增加但不一定吸热。
如:钻木取火。
②热量:是一个过程。
吸收热量,不一定升温。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内能不一定增加。
如:吸收的热量全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
③内能:是一个状态量,内能增加,不一定升温。
如:晶体熔化,水沸腾。
不一定吸热。
如:钻木取火,摩擦生热8、指出下列各物理名词中“热”的含义:①热传递中的“热”是指:②热现象中的“热”是指:,③热膨胀中的“热”是指:④摩擦生热中的“热”是指:,比热容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1)实验探究:不同物质的吸(放)热本领探究①设计实验: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两种方法:a、选取相同的不同物质,让他们吸收的热量,比较它们升高的温度,温度升高的物质吸热本领强;b、选取相同的不同物质,使它们升高的温度,比较他们吸收热量的多少,吸收热量多的物质吸热本领。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内能的利用(考前必看)

中考物理知识点专题总结—内能的利用(考前必看)一、思维导图二、知识点总结知识点一:热机1.热机:利用内能做功的机械叫热机。
热机的种类:分为蒸汽机、内燃机、汽轮机、喷气发动机。
2.内燃机:燃料直接在发动机气缸内燃烧产生动力的热机。
内燃机根据其所使用的燃料分为汽油机和柴油机两类。
知识点二:内燃机1.汽油机(1)汽油机的构造:气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火花塞。
(2)汽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①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气缸最上端向下运动,汽油和空气的混合物从进气门被吸入气缸。
当活塞运动到最下端时,进气门关闭。
②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由气缸的最下端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气缸内温度升高,气压增大。
③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结束后,火花塞产生电火花,点燃燃料混合物。
燃料混合物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驱使曲轴转动。
④排气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从气缸最下端向上运动,把废弃排出气缸,为下一个循环做好准备。
2.柴油机(1)柴油机的构造:气缸、活塞、连杆、曲轴、进气门、排气门、喷油嘴。
(2)柴油机的工作过程:吸气、压缩、做功、排气。
①吸气冲程。
进气门打开,排气门关闭,活塞由气缸最上端向下运动,空气从进气门被吸入气缸。
当活塞运动到最下端时,进气门关闭。
②压缩冲程。
进气门和排气门都关闭,活塞由气缸的最下端向上运动,燃料混合物被压缩,气缸内温度升高,其温度超过柴油的燃点。
③做功冲程。
在压缩冲程结束后,由喷油嘴向气缸内喷射雾状的柴油,这些柴油在气缸内高温的空气中剧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并通过连杆驱使曲轴转动。
④排气冲程。
进气门关闭,排气门打开,活塞从气缸最下端向上运动,把废弃排出气缸,为下一个循环做好准备。
【要点诠释】(1)汽油机和柴油机的工作原理:汽油或柴油在气缸里燃烧时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用来推动活塞做功。
人教版物理中考专题复习课件《内能 内能的利用》

命题点:分子间的作用力
3.如图,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读出测力计的示数;使玻璃板 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发现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变大 ,其原因 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 分子引力 。
变化 出热量,内能 减少
物体对外界做功,物体内能 减少
热传递
做功
用热水袋取暖;晒太 阳;烧水,水 钻木取火;摩擦生热;搓手取暖;弯
实例
变热;烤火驱寒;哈气取暖等
折铁丝,铁丝变热等
联系 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
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一定质量的某种物质,在温度升高(或降低)时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 与
B.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剧烈
C.分子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
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3.常见的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 原子 组成;夏日荷花盛开飘来阵阵花香, 这是 扩散 现象,天气越热,花香越浓,是因为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 ;清 晨荷叶上的两颗露珠接触后成为了更大的一颗水珠,表明分子之间存在 引 力;100 mL 水和 100 mL 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 200 mL,说明分子之间存在 间隙 。
②物理意义:表示质量是1 kg的水,温度升高(或降低) 1 ℃所吸收(或放出)的
热量是 4.2×103
J;
③应用:水常用来取暖、作冷却剂,是因为 水的比热容较大 。
2.热量的计算公式:Q= cmΔt 。其中 Q 表示吸收(或放出)的热量,单位是 J;c 表示比热容,单位是 J/(kg·℃);m 表示质量,单位是 kg;Δt 表示温度的变化量, 单位是℃。
2017年中考物理总复习课件《-内能及其利用》

考点三、比热容
2、热量计算公式: 物体吸热:Q吸=cm(t1 - t0) 物体放热:Q放=cm(t0 - t1) Q:J m:kg T:℃ C:J/(kg.℃)
Q=cm∆t
考点四、内能的利用
1.热机: 将 内能 转化为 机械能 的机器。 种类: 蒸汽机、内燃机、喷气式发动机等 汽缸 内燃烧的热机叫内燃机,分 2.内燃机: 燃料在_______ 柴油机 。 为_________ 汽油机 和_________ 3.多数内燃机都是由 吸气冲程、 压缩 冲程、 做功 冲 程、 排气冲程四个冲程的不断循环来保证连续工作的。 四个冲程中,只有 做功 冲程对外做功,其余三个冲程 靠飞轮 惯性 完成。 一个工作循环中,活塞往复两次,飞轮转动两周, 做功一次,能量转化两次。 内能 转化为________ 机械能 ;压缩冲程中 做功冲程中将______ 机械能 转化为______ 内能 。 将________
考点四、.构造不同:汽油机气缸顶有火花塞,而柴油机 气缸顶部有喷油嘴。 2.燃料不同:汽油机的燃料是汽油,而柴油机的 燃料是柴油。 3.吸气不同:汽油机吸进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 柴油机只吸进空气。 4.点火不同:汽油机属点燃式点火,柴油机属压 燃式点火。
考点五、热机的效率
考点二、内能
A.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实质:不同形式能量之间的 转化 。 2、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增加 ; 例:摩擦生热、搓、弯折、敲打„„ 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 减少 。如:气体对外膨胀
B.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1、条件:存在 温度差 ; 2、实质:能量的 转移 ; 3、方向:能量从 高温 物体转移到 低温 物体; 4、结果:最终物体 温度相等 ; Q 5、在热传递过程中,转移能量的多少叫 热量 ,单位是 J 。 6、物体吸热内能 增加 ,物体放热内能 减少 。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初中内能、内能的利用

初中中考物理专题复习之内能、内能的利用知识梳理常规知识点一、内能1.分子(1)物质由分子构成,分子的直径约为10-10米。
(2)分子的运动: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温度有关,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3)扩散现象: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分子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①扩散现象可在气体间产生,如:炒菜时,我们闻到了菜的香味。
②扩散现象可在液体间产生,如:一滴红墨水滴入水杯中,整杯水变红了③扩散现象可在固体间产生,如:一堆煤堆在墙角,时间久了,墙体变黑注:扩散现象表明:①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②分子间有间隙。
(4)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
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同时存在。
例:铁丝很难拉断,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铁块同时又很硬难以压缩,证明分子间存在斥力。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于铁丝中。
2.内能(1)定义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单位:J。
注:分子间由于存在相互的作用力,从而具有的与其相对位置有关的能,称为分子势能。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无论何时,引力与斥力都是同时存在的。
(2)大小物体内能的大小与物体的温度和质量有关。
注:对于同种物质,质量相同时,温度越高,内能越大;温度相同时,质量越大,内能越大;一切物体,不论温度高低,都具有内能(3)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做功和热传递。
①热传递,例如:烧开水;②做功,例如:不停地弯折铁丝,铁丝的弯折处变热做功和热专递这两种方法对于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注:①发生热传递时:高温物体放出热量,内能减少,温度降低;②低温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增大③温度升高同时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大④温度升高但是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少3.热传递现象(1)定义使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
这个过程,叫热传递。
热传递有三种方式:热辐射、热传导和热对流。
初中物理中考专题内能及其利用复习

内能及其利用复习【考纲要求】1.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2.知道物体的内能,知道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3.掌握比热容的概念,能利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4.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知道汽油机、柴油机的工作原理及能量转化;5.知道热机的效率;知道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6.知道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知识网络】【考点梳理】考点一、分子热运动1.物质的构成:常见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2.分子的热运动:(1)扩散:不同物质在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
(2)影响扩散快慢的因素:温度。
(3)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分子之间既存在斥力也存在引力。
要点进阶:1.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热运动。
温度的高低是物体内分子热运动剧烈程度的标志。
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
2.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只是对外表现不同:(1)当固体被压缩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小,作用力表现为斥力。
(2)当固体被拉伸时,分子间的距离变大,作用力表现为引力。
3、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1)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的;(2)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3)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考点二、内能1.定义:构成物体的所有分子,其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单位:焦耳,符号:J。
3.影响内能大小的因素:温度、质量、体积、状态等。
4.改变内能的方式:热传递、做功。
5.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物体的内能大小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以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情况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微观表现;物体的机械能则与整个物体的机械运动情况及相对位置有关,是物体能量的宏观表现。
物体的内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为零(因为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总有动能),而物体的机械能可以相对为零。
所以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
要点进阶:1.内能与温度:同一个物体,它的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中考物理专题复习——内能的利用

知识梳理 自主测试
1234
1
2
考点梳理整合
1.正确理解热值的概念 燃料的热值表示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与质量之比。 理解热值的概念,要抓住其中两个关键词:“某种燃料”“完全燃烧”。 “某种燃料”表明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大小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的程度、放热的多少均无关。“完全燃烧”就 是燃料完全燃尽,即全部参与化学反应后,生成不能再燃烧的物质。
1
2
考点梳理整合
解析: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的过程中,不能说含有热量,所以选项 A错;由于甲种燃料的热值大于乙种燃料的热值,所以完全燃烧一定 质量的甲种燃料放出的热量比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乙种燃料放出 的热量要多,所以选项B对;甲的热值虽然大,但如果燃烧不充分,它 放出的热量也未必多,所以选项C不对;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跟通 风条件和供氧情况无关,所以选项D不对。
1
2
考点梳理整合
【例1】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 关
B.燃烧1 kg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解析:燃料的热值是燃料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燃料是否燃烧、是 否完全燃烧、燃料的质量等无关,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故选项A正 确,选项C、D错误;热值在数值上等于1 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 的热量,故选项B错误。 答案:A
(1)2 kg的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 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答案:(1)6×107 J (2)2.52×106 J (3)4.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初三物理内能 内能的利用专题复习
一、填空题
1.学校举办春季运动会,参加拔河比赛的同学双手发热,这说明可以改变手的内能,某同学用手握住棒棒冰给手降温,这是利用______的方法改变内能。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2.汽车刹车的过程,伴随着能量从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散失到空气中,此过程能量的总和_______ _(选填“增大”“不变”或“缩小”)。
散失到空气中的内能无法自动转化为机械能再用来驱动汽车,这是因为能量的转移和转化具有______性。
3.在内燃机的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______冲程;常用水来给内燃机降温,是因为水的______大。
二、选择题
4.以下说法中。
不是分子动理论基本观点的是( )
A.分子间存在着引力和斥力 B.常见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构成
C.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5.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
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
6.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 B.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C.组成物质的分子之间,只存在引力,不存在斥力
D.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7. (多选)下列关于热现象的一些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 B.冰水混合物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C.高压锅是利用了水的沸点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的原理
D.海边比沙漠昼夜温度变化小,这与水比沙石比热容大有关
三、简答题与计算题
8.用电热水壶把1 kg的水从25 ℃加热到100 ℃,消耗的电能为3.6×105 J。
[c水=4.2×103 J/(kg·℃)]求:
(1)这壶水加热到100 ℃需吸收的热量Q。
(2)该电热水壶的效率η。
9.质量为2.5 t的小型载重汽车,额定功率为100 kW,车上装有5 t 的砂石,已知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所受阻力是汽车总重的0.2倍,汽车先以15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到山坡底,消耗汽油2 kg,然后又以额定功率行驶100 s的时间,将砂石从坡底运送到50 m高的坡顶施工现场(g=10 N/kg),求:
(1)2 kg的汽油完全燃烧放出多少热量?(汽油的热值取4.5×107 J/kg)
(2)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功率为多少?
(3)汽车从坡底向坡顶运送砂石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解:
10.莲莲家的汽车尾部上标有“2.0T”的字样,其中“T”就是“涡轮增压”,是利用高温、高压的废气去冲击“废气涡轮”高速旋转,来带动同轴
的“进气涡轮”也高速旋转,从而增加吸气冲程的进气量并增大进气气压,使汽油燃烧更充分,燃气压强更大,同时也减少了废气中的有害物质,达到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减少废气污染的目的。
这辆汽车的最低油耗可达0.2 kg/(kW·h),已知汽油的热值为4.6×107 J/kg。
[温馨提示:最低油耗是指燃烧最少的汽油获得最大有用功的能量;0.2 kg/(kW·h)表示获得1 kW·h能量消耗0.2 kg汽油]则:
(1)0.2 kg的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2)该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最高可达多少?(结果保留整数)
电热水壶电饭煲
装水
质量/kg
1.8 1.8水的
初温/℃
2020水烧
开时间/s 480840
11.家用电器使用日益广泛。
好学的瑞瑞突发奇想,想检验电热水壶和电饭煲谁的热效率高。
如图所示是瑞瑞家两种电器及铭牌。
下表是瑞瑞在使用这两种电器(正常工作)
烧水时所记录的数据。
(1)在1标准大气压下,把电
热水壶中的水烧开,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试通过计算说明电热水壶和电饭煲的热效率哪个高。
12.(6分)太阳能热水器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的设备之能热水器每小时平均接收4.2×106J 的太阳能,在5小时的有效照射时间内,将热水器中质量为100kg 、初温为20℃的水温度升高到40℃.求:
(1)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Q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
(2)热水器5小时内接收到的太阳能E ;
(3)热水器的效率η.
内能 内能的利用 中考试题精选
一、填空题
1.做功、热传递 2.不变、方向 3.压缩、比热容
二、选择题
4. D 5.A 6. BD 7. CD
三、简答题与计算题
8.解:(1)水吸收的热量:
Q吸= cmΔt=4.2×103 J/( kg·℃)×1 kg×(100 ℃-25 ℃)=3.15×105 J。
(2)电热水壶的效率η===87.5%。
9.解:(1)汽油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mq=2 kg×4.5×107J/kg=9×107 J;
(2)汽车的总重G总=m总g=(2.5+5)×103kg×10 N/kg=7.5×104 N,f=0.2G总=0.2×7.5×104 N=1.5×104 N,
由于汽车匀速运动,则牵引力为F=f=1.5×104 N;
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的功率P===Fv=1.5×104 N×15 m/s=2.25×105 W,
(3) 汽车在斜坡上做的有用功为W有=Gh=mgh=5×103
kg×10 N/kg×50 m=2.5×106J,由P=可得,总功W总
=P额t=100 000 W×100 s=1.0×107 J,
则机械效率为η===25%。
10.解:(1)0.2 kg的汽油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Q放=mq=0.2 kg×4.6×107 J/kg=9.2×106 J。
(2)根据题意可知,完全燃烧0.2 kg汽油获得的能量为W =1 kW·h=3.6×106 J,
汽车发动机的效率η==≈39%。
11.解:(1)Q吸=c水m(t-t0)=4.2×103 J/(kg·℃)×1.8
kg×(100 ℃-20 ℃)=6.048×105 J
(2)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W壶=P额t壶=1 800 W×480 s =8.64×105 J;
η壶===70%;
电饭煲将水烧开时消耗的电能W煲=P额′t煲=900
W×840 s=7.56×105 J,
η煲===80%。
通过计算可知,电热水壶的效率是70%,电饭煲的效率是80%,故电饭煲的热效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