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内服中草药片剂及制备方法-发明专利审定授权说明书CN201010299600.4
治疗肿瘤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治疗肿瘤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4433bc65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3c.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11]公开号CN 1733196A [43]公开日2006年2月15日[21]申请号200510014771.7[22]申请日2005.08.19[21]申请号200510014771.7[71]申请人吴雄志地址300060天津市河西区体院北天津市肿瘤医院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心[72]发明人吴雄志 陈丹 [74]专利代理机构天津市三利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代理人刘英兰[51]Int.CI.A61K 36/896 (2006.01)A61P 35/00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10 页 附图 15 页[54]发明名称治疗肿瘤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该制剂组方配比如下(重量%):附片1.2-30.5%、商陆1.0-30.3%、田七1.5-28.9%、土贝母1.9-28.3%、守宫3.6-33.1%。
将上述组分按比例配制,经粉碎,守宫先用甲醇提取,挥去甲醇,药渣与其它组分用水浸、煎煮、过滤、离心、干燥,制成胶囊、口服液、片剂等剂型。
该复方制剂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与凋亡,逆转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改变;同时调节肿瘤细胞周期,使G 0期细胞减少,S期细胞增加;还可通过对肿瘤细胞的细胞毒作用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200510014771.7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复方制剂,其特征在于该制剂采用经常规炮制的生药,组方配比如下(重量%):附片: 1.2-30.5%;商陆: 1.0-30.3%;田七: 1.5-28.9%;土贝母: 1.9-28.3%;守宫: 3.6-33.1%。
2、一种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肿瘤的中药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备料、粉碎等常规基础步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依次进行的如下步骤: 醇提:守宫在水浸提取前用甲醇抽提,将守宫粉以1-8倍甲醇30-80℃水浴浸提2-6小时、1-3小时各1次,提取液过滤,并挥发掉甲醇; 水提:将甲醇抽提后的守宫与附片、商陆、田七、土贝母混合,加1-8倍的水,在60-120℃条件下浸提1-3小时,并可多次水浸提,将所得水浸提液合并使用;除杂:提取物可采用过滤、离心方法除杂;干燥:将醇提物与水提物干燥,合并使用。
一种抑制肿瘤的中药复方制剂[发明专利]
![一种抑制肿瘤的中药复方制剂[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b2e59bab2e3f5727a4e962bf.png)
专利名称:一种抑制肿瘤的中药复方制剂
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梁仲军,刘永庆,海青宏,俞树孝,王杰,邓育萍,朱生武申请号:CN201010551763.7
申请日:20101117
公开号:CN102000303A
公开日:
20110406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肿瘤的中药复方制剂,该制剂是由下述原料药制成:西洋参90~100g、鹿茸45~50g、醋莪术180~200g、重楼90~100g、半枝莲90~100g、山慈菇90~
100g、积雪草45~50g、壁虎90~100g、蛤蚧45~50g、蕲蛇45~50g、百合90~100g。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该制剂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在民间验方的基础上历经数年,运用现代中医药理论,通过君、臣、佐、使配伍,达到抑制肿瘤的生长,增殖以及迁移的作用,从而控制肿瘤的转移及其转化,消肿散结的效果很好,有助于减少肿瘤病人的疼痛,增加癌症患者的寿命。
申请人:兰州圆融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730020 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东岗东路2036号
国籍:CN
代理机构:兰州中科华西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代理人:李艳华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防治肿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防治肿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f459962b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b6.png)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11]公开号CN 101081284A [43]公开日2007年12月5日[21]申请号200710072331.6[22]申请日2007.06.04[21]申请号200710072331.6[71]申请人郭万全地址162116黑龙江省甘南县查哈阳农场济生药店[72]发明人郭万全 郭玉山 郭丽敏 郭玉双 [74]专利代理机构齐齐哈尔鹤城专利事务所代理人刘丽[51]Int.CI.A61K 36/8994 (2006.01)A61P 35/00 (2006.01)A61K 33/28 (2006.01)A61K 35/36 (2006.01)A61K 35/58 (2006.01)A61K 35/62 (2006.01)权利要求书 1 页 说明书 3 页[54]发明名称一种防治肿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57]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肿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中药技术领域,它由以下原料药制成:金钱白花蛇、水蛭、半枝莲、西洋参、穿山甲、黄芪、灵芝、冬虫夏草、红花、斑蝥、薏苡仁、壁虎、三七、朱砂、甘草;该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是:上述十五味中药,除朱砂外将其它十四味中药进行精选清洗后,在100-120°的砂锅中烘干,进行粉碎到120目,然后将朱砂放置其中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密封容器内,使用时装入胶囊,每包分为5g分包;每日口服三次,一个月为一疗程,忌腥辣、寒凉;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疗程短,见效快,不反弹,宜推广应用。
200710072331.6权 利 要 求 书第1/1页 1、一种防治肿瘤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金钱白花蛇80、水蛭50、半枝莲50、西洋参40、穿山甲30、黄芪50、灵芝30、冬虫夏草30、红花20、斑蝥5、薏苡仁10、壁虎10、三七50、朱砂10、甘草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治肿瘤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十五味中药,除朱砂外其它十四味中药进行精选清洗后,按配比量在100-120°的砂锅中烘干,然后进行粉碎到120目,将朱砂放置其中进行充分混合搅拌,密封容器内,使用时装入胶囊,按每包5g分包。
一种治疗肺肿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治疗肺肿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发明专利]](https://img.taocdn.com/s3/m/60ffa81e0242a8956aece4bf.png)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肺肿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专利类型:发明专利
发明人:陈玉莲,王朝宾
申请号:CN201410233399.8
申请日:20140529
公开号:CN104013792A
公开日:
20140903
专利内容由知识产权出版社提供
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肺肿瘤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该中药以番红花、冬虫夏草、玄参、麦门冬、甘草、金银花、蔷薇根、苍术和灵芝为原料,按照一定的重量配比混合制成。
本发明载药量大,药物时间长,吸收快,疗效确切,并立即止痛,要小安全,无毒副作用,无刺激性和过敏性,使用方便,适于广泛推广应用。
申请人:王朝宾
地址:274300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科技局208室
国籍:CN
代理机构: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代理人:张贵宾
更多信息请下载全文后查看。
一种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一种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消化道肿瘤的中药及制备方法。
该中药由以下组分制成:
黄苓、白芍、枸杞子、川贝母、炒黄芪、沙参、泽泻、苦参、丹参、制半夏、佩兰、蒲公英、生地黄、熟地黄、当归、麦冬、茯苓、槐花、赤芍、青黛、海藻、菊花、金银花、红景天、苍耳子、艾叶、紫苏等。
制备方法如下:
1. 将以上药材按照比例混合,取100克,加入适量的水浸泡
30分钟。
2. 煮沸后开小火煮30分钟,去除渣后再煮30分钟。
3. 煮至剩2/3水,加入适量的蜂蜜,调匀即可。
本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抗肿瘤等作用,适用于治疗消化道肿瘤,可作为辅助治疗和预防用药。
该中药具有药效稳定、成分纯正、制备简便等优点。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及制备法的制作方法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及制备法的制作方法专利名称: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及制备法的制作方法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本发明还涉及该中药组合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肿瘤是一类常见病,多发病。
特别是恶性肿瘤,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身体健康。
“瘤”,是指体内发生肿块,表面高低不平,质地坚硬,宛如岩石的一种病症。
其发病主要是由于脏腑阴阳失调,至使外邪入侵或痰湿气瘀郁结日久,留滞而成。
肿瘤组织的增生可以破坏正常的组织结构,使器官代谢失调,造成组织器官的功能障碍,因而产生相应的不同症状。
根据肿瘤对人类的危害不同,分为良性与恶性两种。
在我国,早在殷虚甲骨文上就有“瘤” 的病名,公元前十二世纪又有“肿疡”的记载,以后在《内经》中,已可见到关于“瘤”的较详论述。
公元1171年的《卫济宝书》首先记有“瘤”字,历代医籍也有使用“岩”字者。
关于“肿”、“瘤”、“癌”的最初含义,认为肿是肿大有形的意思;瘤是留滞难去的意思;癌则是形容瘤体坚硬如石。
通过长期临床实践和不断总结,对不同部位肿瘤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历代医书作了较详细的描述,逐步提出“癌”(或“岩”)、“瘤”、“菌”、“瘿”、“茧”等具体病名,如“乳岩”(乳腺癌)、“肾岩”(阴茎癌)、“脂瘤”(脂肪溜或脂肪千维溜)、“舌菌”(舌癌)、“石瘿”(甲状腺癌)、“茧唇”(唇癌)等。
综合历代的记载,中医文献中对人体内部的肿瘤,大部包括在“癥瘕”、“积聚”、“痃癖”、“噎膈”、“反胃”、“脏毒”、“石瘿”、“骨疽”等病名中;对于体表肿瘤,大部包括在“恶疮”、“赘瘤”、“翻花疮”、“黑疔”、“石疔”、“瘿瘤”等病名中。
这些宝贵的医学文献中,有些只有病理,有药方的效果也不是很好,本发明经九代祖传下来后、又经多年研究,将上述中所有不足都已解决,优于上述所有方药。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疗效显著的治疗肿瘤的药物,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该中药组合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