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公港镇2010年农业农村工作总结和2011年计划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

4.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抓住国家政策机遇,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5.农业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落实各项农业政策,加强农业保险体系建设,保障农民利益。
三、存在问题
1.农业生产要素制约加剧: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农业用地资源紧张,农业生产成本上升。
1.粮食生产:通过科学种植和管理,粮食产量稳步提升,保障了粮食安全。
2.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种植和养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3.农业科技推广:推广了一批先进适用的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农业科技水平。
4.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实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改善了农业生态环境。
5.农业政策支持:完善了农业政策体系,加大了农业补贴力度。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工作回顾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乡农业工作在全体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乡域经济发展大局,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确保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
2.农业产业结构单一,产业链条不完整:需要进一步丰富产业结构,提高农业附加值。
3.农业科技水平有待提高:农业科研投入不足,农民科技素质普遍较低。
4.农业政策支持力度有待加强:农业政策体系不完善,农业补贴政策需要进一步完善。
四、工作展望
1.推进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应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4.加强农业政策支持:完善农业政策体系,加大农业补贴力度,保障农民利益。
乡镇农业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6篇

乡镇农业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6篇乡镇农业年终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 (1)一、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重点放在农业内部结构调整上,努力开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种植业上,扩大优质粳稻、优质梨果、反季节稀有特色蔬菜为主。
养殖业重点发展养猪、养鸡、养鸭、奶牛业。
充分利用我镇得天独厚的水资源,大力发展稀有水产品,大力推广稻田养殖、一稻一菜,稻藕轮作。
二、推进农业适应规模经营,实施“一村一品”计划在各村传统种、养、加工基础上,指导各村制定“一村一品”方案,根据各地资源特点,因地制宜,突出主业,构成地方特色。
加强村与村联合和公路沿线农业示范园建设。
目前,杨圩、杜朱、龙集、龙西、耿庙等村蔬菜种植达万亩;官一村年出栏生猪万头以上;鲍庙、东楼等村年饲养鸡、鸭50万只;睢邳路沿线构成“十里桃花,万亩稻藕”的观光带。
庆安湖牌稻米、油桃等农产品已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在周边地区县有较大知名度。
三、不断加大农业投入,逐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千方百计争取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引导各村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结合农村公路建设、“双清双美”活动,开展农村沟、渠、路、农田林网配套工程建设。
加大龙集片农业排灌设施建设,增加灌溉面积。
今年内我们对损坏的倒灌及放水小闸进行维修,维修倒灌十五个,维修放水闸七个,新建三闸李集抽水站一座,临时机站一个(东楼彭模)。
争取省级对辖区内村庄河塘进行综合整治,x年乡级河塘治理,共计土方达150万方之多,其中中沟清理12条,小沟51条,汪塘6个。
作为分管农业的领导,能用心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主动抓好防汛抗旱工作。
全镇有效灌溉面积达五万亩。
对全镇所有河道及配套工程进行全面检查,拿出防汛预案,保证了汛期安全正常透过。
四、以服务“三农”为宗旨,开展农技推广服务(一)实施科技兴农战略,开展农技、农机、畜牧、林业、渔业、果树技术服务。
一是开展农民培训。
今年,农技中心开展种养开殖技术服务5000人次,发放明白纸3万份,创业培训120人,电脑培训45人,组织大户到邳州、王集等地参观学习。
农业办年终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5篇

农业办年终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5篇篇1====================一、背景过去的一年,我办在农业领域扎实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同时,我们也深知还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
在此,我办就XXXX年度农业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计划。
二、年终工作总结1. 工作亮点(1)农产品产量稳步提升:今年,我办积极引导农户调整种植结构,推广新品种、新技术,全年粮食、蔬菜、水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实现稳步增长。
(2)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增强: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引进多项农业科技成果,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3)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积极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开展绿化美化行动,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2. 工作挑战(1)农产品市场拓展不足:农产品销售市场仍需进一步拓展,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还需加强。
(2)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部分农业基础设施老化,新技术推广存在一定难度。
(3)农民增收渠道有限:尽管农产品产量提升,但农民增收的渠道仍然有限,需要进一步拓宽。
三、工作计划针对以上总结,我们提出以下工作计划:1. 拓展农产品市场,加强品牌建设-------------------(1)组织农产品展销会,提高农产品知名度。
(2)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3)开展电商培训,鼓励农户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农产品。
2.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推广新技术-------------------(1)对现有农业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和升级。
(2)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3)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持续引进先进科技成果。
3. 深化农村改革,拓宽农民增收渠道-------------------(1)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激活农村资源要素。
(2)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
(3)加强农村劳务输出,提高农民就业技能。
4. 提升农业服务水平------------(1)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提高农户技术水平。
理公港镇十一五总结,十二五思路

理公港镇“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思路“十一五”工作总结“十一五”以来,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应对各种自然灾害和世界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紧紧围绕镇党委、政府提出的“以农民增收、财政增长为重点,坚持农业稳镇、工业强镇,科教兴镇”的发展思路,团结带领全镇广大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实现了全镇经济的跨越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下面从五个方面进行总结。
一、经济建设持续发展,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五年来,通过全镇上下的不懈努力,2010年完成地方生产总值1.1亿元,比2005年增长87.2%,完成财政总收入 380万元,比2005年增长9%;连续5年完成县下达的财税任务;粮食总产量稳定在9843吨,人均占有粮食650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00元,比2005年增长了6.6%,年均增长358元;2010年全镇居民各项存款达到3150万元,比2005年增长116%;较好地完成了本届党委、政府提出的预定目标,确保了机构的正常运转和重点项目的投入,有力地支持了镇域经济的发展。
二、农业基础地位不断强化,生产水平明显提高。
五年来,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工作目标,牢固树立“跳出农业抓农业,换个方式搞农业”和“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把农业种到市场上”的思想,突出农业产业比建设这个重点,按照稳定粮食,壮大畜牧,生态林业,突出苎麻、油茶、林果等特色经济的工作思路,完成农业总产值6677万元,比2005年增长26.5%。
一是农技推广取得新发展。
全镇重点抓好杂交稻的普及,优质稻的推广,粮食种植不断增产,油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品种不断更新、产量不断提高。
2010年油茶籽总产量达到1862吨,比2005年增长52%。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

乡镇农业工作总结和工作思路一、2019年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乡镇农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业生产稳步提升。
通过科技创新、优质种苗推广、土地整理等措施,农业生产效益得到提高,粮食产量有所增加,农民收入得到一定的增加。
2. 农业产业发展加快。
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得到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旅游业、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3. 农业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在农田水利、农村道路、农村电网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4. 农民素质不断提升。
通过开展农民培训、科普宣传等活动,农民的科学种植意识、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得到提高,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有所增强。
5. 农村环境保护取得一定成效。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防治农药污染,推广了生态农业模式,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二、2020年工作思路在新的一年里,乡镇农业工作将继续围绕农业产业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环境保护等方面展开,主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 科技支撑农业生产。
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大力推广高产、优质、节水、抗逆的新品种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2. 不断完善农业产业结构。
加强农业产业规划和布局,鼓励农民发展特色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3. 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
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和技能提升,帮助农民了解现代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种植养殖管理水平,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4. 持续加强农村环境保护。
加大农村环境污染治理力度,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舒适度。
5. 加强农业扶贫工作。
结合精准扶贫政策,深入开展农村扶贫攻坚工作,鼓励贫困户种植特色农产品,引导他们走上脱贫致富的道路。
6.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加大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田灌溉水平,确保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
农业处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农业处工作总结及工作方案一、工作总结在过去的一年里,农业处取得了一系列积极的成果。
在本次工作总结中,我将重点总结以下方面的工作:1. 农业生产管理我们在农业生产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通过建立有效的农业生产方案,并在执行过程中加强对农业生产流程的监督和协调,我们成功地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我们加强了病虫害监测和防控工作,采取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最大程度地减少了病虫害对农作物的损害。
2. 农村开展工程管理农业处积极推动了一系列农村开展工程,为农村经济开展做出了重要奉献。
我们加强了对农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支持和指导,并加大了对农村电商、农产品加工等工程的扶持力度。
通过工程管理的合理规划和高效执行,我们帮助农村地区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3. 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一直是农业处关注的重点。
过去一年中,我们着重推动新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包括温室种植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
我们与科研院所合作,共同开展农业科研工程,探索绿色农业开展的新途径。
通过科技创新,我们为农民提供了更加高效、环保的种植技术,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和可持续开展能力。
二、工作方案基于对过去一年工作的总结,以及对未来开展的考虑,我们制定了以下的工作方案:1. 推进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
通过深化农业供应侧结构性改革,我们将努力实现农业生产方式的现代化和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开展。
我们将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推动农业生产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现代化、智能化方向转变。
2. 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我们将积极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通过品牌创立和推广,我们将帮助农民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农产品的声誉和形象。
同时,我们还将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平安的监管和抽检工作,保障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3. 加强农业产业链管理我们将加强对农业产业链的管理,促进农业产业链的优化和协同开展。
农业办年终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6篇

农业办年终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6篇第1篇示例:农业办年终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一、年终工作总结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农业办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种植业方面,我们积极引进先进技术,推广高效种植模式,提高农作物产量,并且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管,确保农产品安全。
在畜牧业方面,我们加强了对畜禽饲养管理,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我们积极组织开展一些农村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合作社,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但是在工作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在农产品加工和流通环节中,对市场行情的把握不够精准,导致了一些农产品滞销的问题。
在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欠缺的情况,需要进一步加强。
二、工作计划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办的作用,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我们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1. 提高种植业水平:加强对农作物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提高农民的种植技术水平,增加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2. 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建立健全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强对市场行情的研究和监测,确保农产品销售畅通。
3. 加强畜牧业管理:加大对畜牧业饲养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确保畜牧业的生产效益,提高畜产品品质。
4.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对农村合作社和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建设,帮助农民增收致富,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5.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修建路桥、排灌设施等,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通过以上工作计划的实施,相信我们农业办将在未来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农业农村现代化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感谢各位领导和同事们一年来的支持和帮助,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美好的农村振兴添砖加瓦。
第2篇示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也是我国人民生活的重要基础。
农业农村工作一直是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年终将至,农业办各部门要认真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明确的工作计划,为新的一年工作指明方向。
2010年农业工作总结

2010年农业工作总结2010年,在镇党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全镇农业工作以建设“农业特镇”为目标,以搞好“农业六大工程”为重点,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土地流转,进一步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提升了我镇农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我们主要做了如下方面的工作:一、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业增效以培植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重点,加快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带动优势农产品产业带建设,引进临沂新超蔬菜有限公司,新发展牛蒡种植1000亩,形成了阙庄、周村、疃里牛蒡种植产业带,实现了我镇牛蒡生产的标准化管理、规模化经营。
引进了济宁佛都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新发展120亩的北门绿化苗木基地和250亩的柳杭绿化苗木基地,通过公司化经营管理,实现了园林建设从设计到施工的一条龙服务。
引进汶上县鑫坤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形式,大力培植养殖基地,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农民增收。
以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为依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逐步增强对农户的辐射带动作用,新发展树合农民专业合作社、林森苗木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循环阳光有机农业技术协会等农村合作经济组织3家。
二、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民增收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促进土地向大户集中。
通过转包、出租、互换、股份合作等形式,新发展周村牛蒡种植1000亩,阙庄大蒜种植700亩,东门大蒜种植350亩,芫荽种植130亩,闫村山药种植150亩,苗木基地370亩,全镇土地流转总面积达2700亩,初步实现了土地的集约化经营,为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基础。
三、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健康发展根据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方案要求,认真落实各项改革措施,完成集体林改面积805亩,初步建立了产权明晰、经营灵活、收益保障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促进了全镇林业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大林业招商力度,新引进济宁佛都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发展绿化苗木基地2处,370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公港镇2010年农村工作总结
和2011年工作计划与建议
2010年农村工作总结
一、传统农业稳步向前。
去年初,在全镇经济工作大会上,我们对全镇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大势宣传和精心部署,全镇上下对农业生产的认识进一步提高,积极性空前高涨。
去年全镇种粮面积较上年增加了1200亩,没有抛荒现象,粮食总产达到9000吨,同比增长5%;油菜种植面积达1.6万亩,同比增长10%;苎麻种植面积达到4000亩,总产达到1080吨,同比增长5%;柑橘种植面积4000亩,产值达到1000万元,同比增长50%;林业总产值达1000万元以上,同比增长20%;畜禽养殖总产值达2380万元,较同期大幅增长17%,疫病防控工作井然有序,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疫情;其它各项传统农业产业也都稳中有进。
二、特色产业可圈可点。
山区乡镇没有区位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想更多的办法,我们除了找信息、跑市场以外,主要是采取以奖代投的形式积极扶持种养大户,发挥辐射功能,培育特色产业。
一是实现油茶低改和新造共3000亩,我们的做法是项目带动,整乡推进,在泥头山完成1000亩的油茶低改项目,带动了其他农户自发进行油茶低改2000亩。
观音桥村与常德大地林丰公司签订了2000亩油茶新造合同,项目已在实施过程中。
二是特色养殖呈燎燃之势。
观音桥的野鸡养殖规模已从起初的300羽发展到现在的2000羽;牌楼寺的豪猪养殖厂规模也在逐步扩大规模,目前已达200头以上,辐射带动作用正在凸显;金鸡山投资200万元的养兔场正在积极筹建中。
三、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一是公路硬化全面铺开,去年全镇有马进洞、泥头山、白羊坡、杨公桥、牌楼寺等5个村进行了公路硬化工程,总里程14公里,总投资360万元。
全镇14个村仅剩商家坪村不通水泥路了。
二是农网改造难中求进,受新华公司网改资金困难的制约,我镇农网改造工程实施发展进展较慢。
但去年也有观音垭、养珠湖、白羊坡等3个村完成了农网改造。
全镇14个村有11村完成了农网改造。
三是水利建设跨越发展。
投入200万元用水泥浆砌高标准地修复了小河口、牌楼寺、兰溪三个村的水毁河堤5处,共计1100米长。
投资40多万元对黑冲、港堉、土相冲、高家溶等4座水库进行了大坝除险加固和渠道清淤;投入30万元整修扩容山塘50口;小河口村自筹资金70万元进行三方不见泥的沟渠硬化工程8000米。
2011年工作计划
一、着力抓好产业建设。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在办好小河口超级中稻示范片的同时,杜绝抛荒现象,加快土地流转,保证粮食增产。
二是振兴油茶产业,利用全镇共有5万亩油茶的优势,建好油茶低改示范片。
争取国家投资,争取老板合资,引进先进技术,搞好油茶低改,更新换代5000亩,引进一个油茶加工厂,实现生产加工一条龙。
三是开发红薯产业,建好红薯基地一万亩,投资1000万元新建红薯淀粉加工厂一个;四是发展养殖产业,突出规模养殖,特种养殖,引进外资200多万元在金鸡山村兴办一个养兔场。
二、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水利建设方面,今年,国家加大水利设施投入。
镇政府切实加强政策宣传,主动加强对上争取与对下指导,帮助各村(居)用足用好各级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
公路建设方面,主要修好最后一个村商家坪村的通畅公路以及牌楼寺、金鸡山等几个村的跨乡跨村公路。
农网改造方面,今年要完成最后三个村的农网改造工程。
城镇建设方面,争取引进资金开发一条新街,新修农贸市场和车站,漆伍公路改道,促进集镇的扩容提质。
三、着力培育专合组织。
今年我们将积极引导、培育、成立一家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实现我镇农业专业合作组织零的突破。
建议
1、山区要项目。
山区乡镇底子薄,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欠账多。
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
施建设需要项目支撑。
2、农资要打假。
假冒伪劣农资造成坑农时间,损失很大,影响很坏,所以要加大对农资的打架力度。
3、队伍要加强。
一是要加强涉农工作人员的待遇保障;二是要加强对乡、村干部的农机知识培训,促使更多的人懂农业、爱农业、干农业。
理公港镇人民政府
二〇一一年三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