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标签解读
饮料营养标签的解读步骤

饮料营养标签的解读步骤
解读饮料营养标签的步骤如下:
1. 查看单位信息:营养标签上的单位信息通常包括每100毫升、每250毫升、每355毫升等,需要根据自己所购买的饮料容量来计算每100毫升的营养成分含量。
2. 查看能量信息:营养标签上的能量信息通常以千卡或千焦为单位,需要注意的是,一卡路里等于4.184焦耳。
3. 查看碳水化合物信息: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通常包括糖分和膳食纤维,需要注意的是,糖分的含量越高,对身体的影响也越大。
4. 查看蛋白质信息:饮料中的蛋白质是身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素之一,需要注意的是,蛋白质的含量越高,对身体的影响也越大。
5. 查看脂肪信息:饮料中的脂肪通常来自乳制品或果汁等,需要注意的是,脂肪的含量越高,对身体的影响也越大。
6. 查看钠信息:饮料中的钠是一种电解质,需要注意的是,钠的含量过高会增加高血压等疾病的风险。
7. 查看营养成分含量:除了上述营养成分外,还需要关注饮料中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解读饮料营养标签需要注意每100毫升的营养成分含量、能量信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钠含量以及其他营
养成分含量等,以便更好地了解饮料的营养价值和对身体的影响。
营养师如何解读食物标签和营养成分表

营养师如何解读食物标签和营养成分表食物标签和营养成分表是每个包装食品上都存在的重要信息源。
对于营养师而言,准确理解和解读这些数据是帮助他们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帮助客户做出明智的食物选择的关键。
本文旨在介绍一些重要的解读食物标签和营养成分表的指导原则,为营养师提供更多实用的信息和工具。
一、审视食物标签和营养成分表的内容食物标签和营养成分表提供了大量关于食物的信息,营养师在解读时应特别关注以下内容:1. 份量大小:了解食物标签或营养成分表中所描述的份量大小,这有助于计算和比较各项营养成分的含量。
2. 单位:注意每个营养成分的单位是什么,例如克(g)、毫克(mg)、国际单位(UI)等,以便进行准确推算和比较。
3. 营养含量:查看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如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糖、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等。
这些数据是评估食品的营养价值的重要依据。
二、关注关键营养成分在解读食物标签和营养成分表时,营养师需要关注以下几个关键营养成分:1. 脂肪:脂肪中包含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关注其中的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含量,并推荐客户选择低脂肪食品。
2. 蛋白质:查看蛋白质含量,帮助客户选择高蛋白食物,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增加肌肉质量或需要控制摄入卡路里的客户。
3. 碳水化合物:关注总碳水化合物的含量以及其糖分和纤维的含量,有助于客户选择适当的碳水化合物来源,例如选择高纤维食物,并减少对高糖食品的摄入。
4. 膳食纤维:膳食纤维是营养师需要关注的另一个重要指标,它对于维持消化系统健康、控制血糖和胆固醇水平至关重要。
5. 维生素和矿物质:食物标签和营养成分表提供了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营养师应借此帮助客户了解食物所含的不同营养物质,并根据个体需要给予适当建议。
三、避免营养密度误判了解食物标签和营养成分表中所示的每个营养成分的含量很重要,但仅仅关注其中一个营养成分可能会导致对整体食物价值的误判。
营养师应该更全面的看待食物,同时考虑营养的含量和品质,以及食物的整体营养密度。
如何看懂营养成分表

如何看懂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是标注在食品包装袋上用来体现营养信息的标签,作为国家的强制规定,只要不是三无食品,在包装上都必须有营养成分表的一席之地。
食品的各种营养元素与我们的健康状况息息相关,通过阅读营养成分表,不仅可以量化摄入,帮助我们更好的减脂增肌,还能识别出许多伪劣商品。
然而,很多朋友在看到这张表时内心是蒙圈的,下面烦烦就来和大家一起学习——如何看懂营养成分表。
1. 营养成分表的表现形式通常会以文字和图表组合起来,作为食品标签的一部分印制在包装的背面或侧面。
虽然很多人习惯性的将其忽略,但这不起眼的寸许见方实际上体现了很多信息,例如热量摄入过剩会导致肥胖、钠摄入过多会增加高血压风险、反式脂肪和心血管疾病相关……营养成分表主要包含三项主要内容,从左到右依次为营养成分的名称(项目)、营养成分的含量以及营养素参考值(NRV%)。
在营养成分的项目选择上,中国食品监督总局要求采用“4+1”模式,除了部分被认可豁免的食品外,所有的营养成分表上都必须标注这五项内容。
其中,“4”指的是四大核心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1”则指的是能量。
因为每份食品的重量不尽相同,为了保持整齐划一,各项营养成分通常以每100g(ml)食品中的含量来进行展示(也有不按100g的,以实际为准)。
所以,假如一袋牛奶的重量是250克,成分表中显示每100毫升含蛋白质3克,那么这袋奶总的蛋白质含量就是3g*2.5=7.5g,能量、碳水、脂肪等也都是依此类推。
此列展示了每100g(ml)食品中所含的营养素占人体一天所需营养素的百分比,该数值反映了成年人一天所需摄入营养素的建议值。
拿可乐为例,通常听装为330毫升,而每100毫升含糖占人体一天所需糖的4%,意味着喝下这听肥宅快乐水,你将摄入当天所需糖分的4%*3.3=13.2%。
2. 能量和营养素的关系能量,又称热量,主要通过食品里的营养成分在人体内转化而成,作为生命之源,保证和支撑了我们日常的生命体征和各项活动。
营养标签的标示值

营养标签的标示值
营养标签通常包括营养成分表和相关的数值。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营养标签中的标示值:
1. 卡路里:营养标签中常显示的是每份食品所含的卡路里数。
这有助于人们了解每份食品所提供的能量。
2. 蛋白质:营养标签通常会列出食品中的蛋白质含量,以便人们了解其中蛋白质的含量。
3. 脂肪:营养标签通常将总脂肪含量列出,然后进一步细分为饱和脂肪、反式脂肪和不饱和脂肪。
4. 碳水化合物:营养标签中通常会列出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并进一步细分为纤维和糖的含量。
5. 纤维:营养标签通常会提供纤维含量,这有助于人们了解食物中的纤维含量。
6. 钠:营养标签通常会列出钠的含量,帮助人们了解食品中的钠含量。
7. 维生素和矿物质:营养标签通常会列出食物中的一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含量,以帮助人们了解其中的营养价值。
请注意,营养标签中的标示值可能会因地区和国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具体的标示值应以本地食品标签为准。
保健食品营养标签标准

保健食品营养标签标准营养成分表是营养标签的核心,是一个包含有食品营养成分名称、含量和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的规范性表格。
表格一般包含3列内容:第一列标示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名称。
根据《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的规定,营养标签强制标示能量和4种核心营养成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简称1+4。
第二列标示能量和各营养成分的含量。
在营养成分表里,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是以每100克、100毫升或每份食物中可食部分中的具体数值来标示,它是通过实验室检测,或者根据食品原料及其配料比计算得来的。
第三列标示“NRV%”。
NRV%,简单来说就是指每100克、100毫升或每份食物中,所含营养成分的含量占营养素参考值(NRV)百分比。
除了这三列内容外,我国国家标准还对营养和营养成分功能声称做出了规范:一、营养声称是对食品营养特性的描述和声明。
在某些食品包装上,我们会发现类似“高”、“低”、“无”、“增加”、“减少”、“含有”、“富含”等字样,如高钙豆粉、低脂牛奶、无糖口香糖、含有膳食纤维、富含维生素A等,这些统称为“营养声称”。
营养声称是基于营养成分表中的含量数值达到我国规定的一定要求后,用消费者更明白的语言,对营养成分的含量水平进行通俗化的描述。
营养声称包含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
其中,“含有”、“高”、“低”或“无”属于含量声称;“增加”或“减少”属于比较声称,即通过跟同类产品的比较而得出的。
这些标识有利于消费者迅速选购食品。
二、营养标签还有一部分叫做“营养成分功能声称”。
营养成分功能声称是指采用规定用语说明某营养成分可以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正常生理功能等作用。
回答完毕。
营养标签解读

一、基本情况(一)制定目的。
食品营养标签是向消费者提供食品营养信息和特性的说明,也是消费者直观了解食品营养组分、特征的有效方式。
根据《食品安全法》有关规定,为指导和规范我国食品营养标签标示,引导消费者合理选择预包装食品,促进公众膳食营养平衡和身体健康,保护消费者知情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卫生部在参考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和国内外管理经验的基础上,组织制定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 28050-2011,以下简称“营养标签标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二)实施营养标签标准的意义。
根据国家营养调查结果,我国居民既有营养不足,也有营养过剩的问题,特别是脂肪、钠(食盐)、胆固醇的摄入较高,是引发慢性病的主要因素。
通过实施营养标签标准,要求预包装食品必须标示营养标签内容,一是有利于宣传普及食品营养知识,指导公众科学选择膳食;二是有利于促进消费者合理平衡膳食和身体健康;三是有利于规范企业正确标示营养标签,科学宣传有关营养知识,促进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三)国际上食品营养标签管理情况。
国际组织和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食品营养标签,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先后制定了多个营养标签相关标准和技术文件,大多数国家制定了有关法规和标准。
特别是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WHO/FAO)的《膳食、营养与慢性病》报告发布后,各国在推行食品营养标签制度和指导健康膳食方面出台了更多举措。
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显示,74.3%的国家有食品营养标签管理法规。
美国早在1994年就开始强制实施营养标签法规,我国台湾地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也已对预包装食品采取强制性营养标签管理制度。
(四)营养标签标准实施原则。
标准实施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是食品生产企业应当严格依据法律法规和标准组织生产,符合营养标签标准要求。
二是提倡以技术指导和规范执法并重的监督执法方式,对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不规范的,应积极指导生产企业,帮助查找原因,采取改进措施。
食品中的营养标签解读

食品中的营养标签解读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
食品包装上的营养标签成为人们选择食品时的重要参考依据。
本文将对食品中的营养标签进行解读,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使用这些信息。
一、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表是食品包装上常见的一种标签形式。
它通常以表格形式呈现,清晰地列出了食品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如热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
通过阅读营养成分表,我们可以了解到食品中不同成分的含量,从而做到科学合理地选择食物。
为了方便消费者的理解,营养成分表通常标注了每种成分的含量百分比。
这些百分比通常是基于每日推荐摄入量计算的,而每个人的实际需求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因此,在阅读营养成分表时,我们应该结合自身的健康状况和饮食需求进行参考。
二、关注营养成分1.热量热量是食物所含能量的衡量单位。
了解食物中的热量含量有助于我们控制每日的能量摄入,维持身体健康。
根据个人的体重、性别、年龄和活动水平等因素,每日的热量需求也各不相同。
通过比较食品包装上的热量含量,我们可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食物。
2.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营养成分,对于身体的正常生长和修复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营养标签,我们可以了解到不同食品中蛋白质的含量。
对于需要增加肌肉量或恢复身体的人来说,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是更好的选择。
3.脂肪脂肪在食物中不可或缺,但摄入过多会导致健康问题。
通过营养标签,我们可以了解到食品中的不同脂肪类型和脂肪含量。
对于追求健康的人来说,应该选择低脂食物,并注意摄入健康的脂肪,如不饱和脂肪酸。
4.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人体的主要能量来源之一。
通过营养标签,我们可以了解到食品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并可以分辨出其中的糖类和纤维类。
对于需要控制血糖或增加纤维摄入的人来说,这些信息尤为重要。
三、其他信息除了营养成分,食品标签还可以提供其他相关信息:1.成分表:列出了食品中的原料成分,帮助我们了解食品的品质和添加剂等情况。
食品营养标签详解(营养养生)

食品营养标签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包装食品,可以不标注营养成分:(一)食品每日食用量不足10克(g)或10毫升(二)包装的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三)包装的总表面积小于100平方厘米(cm2)的食品;(四)现制现售的食品;(五)酒精含量大于等于0.5% 的产品;(六)其它法规标准规定可以不做标签的食品。
二、应首先标示能量及4种核心营养素—1+4: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三、鼓励标注的营养素6个饱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s,胆固醇、Cholesterol,糖、Sugar,膳食纤维、Df,维生素A 、VitA,钙、Ca四、食品标签营养成分标示的绝对顺序1.能量2.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钠脂肪: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反式脂肪酸、胆固醇碳水化合物:糖、膳食纤维、可溶性膳食纤维、不可溶性膳食纤维3.维生素:维生素A(β-胡萝卜素)。
若标示其他维生素,在维生素A下面划横线,横线下标示。
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素C(抗坏血酸)、烟酸、叶酸、泛酸、生物素和胆碱4.矿物质:钙、磷、钾、钠、镁、铁、锌、碘、硒、铜、氟、铬、锰和钼。
2.4400 150 800 50 5 ug3014mg-TE80能量的计算通用方法:能量=蛋白质×17+脂肪×37+碳水化合物×17特殊食品:能量=蛋白质×17+脂肪×37+碳水化合物×17 +膳食纤维×8 +乙醇×29 +有机酸×13+糖醇×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 营养声称的标示 第九条 营养声称包括: (一)营养素含量声称:指能量或者某营养素含量 “高”、“富 含”、“低”“无”等的声称; (二)含量比较声称:指能量或者某营养素与基准 食物或者参考数值相比“减少”或“增多”的声称; (三)营养属性声称:指食品原料特性的声称, 如 “强化”、“增加”、“xx天然来源”、“纯果汁” 的食品等。 第十条 营养素含量声称应当执行《营养声称和营养 知识指南准则》的有关规定。
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
营养素 能量 蛋白质 总脂肪 饱和脂肪酸 胆固醇 碳水化合物 膳食纤维 维生素A 维生素D 维生素E NRV 2000 kcal 60 g <60 g < 20 g < 300 mg 300 g 25 g 800 gRE 5 g 14mg -TE 营养素 维生素B2 维生素B6 维生素B12 维生素C 烟酸 叶酸 泛酸 生物素 胆碱 钙 NRV 1.4 mg 1.4 mg 2.4 g 100mg 14 mg 400 gDFE 5 mg 30g 450 mg 800 mg 营养素 钾 镁 铁 锌 碘 硒 铜 氟 锰 钼 NRV 2000mg 300mg 15 mg 15 mg 150g 50g 1.5g 1g 3mg 40g
食品营养标签
东营市营养学会
卫生部监督局: 《2007年卫生监督工作要点》
拟出台《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 拟定中的《管理办法》规定:凡有外包装的食品应标有其营
养成分表和营养素含量,还可标示部分营养素知识指南。能 量、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糖、总脂肪含量、胆固醇和钠七 种营养素的含量将作为强制性食品营养标识,必须标注在食 品包装上。
第十二条 营养属性声称标示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一) 某营养素的“天然来源”声称, 仅指某食 品未经过任何成分的添加或去除,并且其某营养成 分的含量应当符合附件2中规定的条件; (二)某食品强化或添加了“天然xx”声称,仅指某 维生素从天然食物中获取而非人工合成, 其天然提 取物的纯度和卫生要求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三)“强化”、“增加”、 “减少”、“纯”或 “100%”的声称,在标示营养成分的同时,必须 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
制定本办法主要参考了CAC(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有关指导
性文件和国外已有的10余个标准和规范。
通过标注营养标签,美国居民脂肪的摄入量在6年中
(1990-1996)下降了13%。
食品标签与食品营养标签
食品标签是指食品包装上的文字、图形、符号及一切说明物。
凡经预先定量包装,或装入(灌入)容器中,向消费者直接 提供的食品,都有食品标签。 食品营养标签是指标注在食品标签上的营养信息。通常通过 一个表格来表示,包括食品中营养成分的含量、每种营养成 分占每日膳食推荐量(或NRV)的百分比,营养和/或健康声称 等。 食品营养标签:一目了然地了解该食品的基本营养特性,是 否适合与自己,如低钠、低糖、高纤维等。 食物营养标签保障了消费者对食品品质的知情权,帮助理智 选择食品。同时也方便对食品的监督和管理,增加了食品竞 争能力。
营养素含量及其标示
通常有两种表达形式:绝对数值,即单位食品(每 100ml、100g、每包装)或每食用份食品中提供的 营养素种类和含量);相对数值,即单位食品中营 养素参考值(NRV)的百分比。 中国食品标签营养素参考值(NRV):是专用于食 品营养标示的营养素日需要量参考值,是在居民膳 食参考摄入量(DRIs)的基础上,并结合我国居民 膳食消费习惯和消费量制定的,大致可以满足正常 成人的营养需要。NRV是一套适用于所有预包装食 品营养标签单一数值,但4岁以下的婴幼儿食品和孕 妇食品标签除外。
阅读净含量、生产日期、批
号和保质期,了解该产品的 重量和安全食用期限; 阅读适宜人群的有关信息, 判断该食品是否适合大众人 群还是某一特定人群; 阅读和了解食品最佳的食用 方法、储藏方法、推荐食用 量; 了解食品的制造者、产品标 准号、质量(品质)等级、规 格等,一旦产品出了问题可 按照这些信息进行维权。
第四章营养知识指南 第十三条营养知识指南是指食品营养标签中
对某营养素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生理 功能作用的声称。 第十四条食品营养标签上标示的营养知识指 南应当科学、准确、通俗易懂。符合《营养 声称和营养知识指南准则》的要求。不得暗 示或声称营养素防止或治疗疾病的作用,不 得宣传产品功能。
第十五条下列食品可以标示营养知识指南: (一) 该营养素在所示产品中含量显著; (二)营养成分符合《营养声称和营养知识指南准 则》规定的“营养素含量声称”和“比较声称”的 条件。 第十六条营养知识指南用语应当符合《营养声称和 营养知识指南准则》的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的文 字、图形、符号或暗示进行夸张和删改,也不得利 用字号大小或色差误导和欺骗消费者。 第十七条 根据科学发展和实际情况需要,营养声称 内容的调整和扩大由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负责。
我国现有的食品标签标准或法规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1994年颁布实施,2004
年由全国食品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修订,由国家质检总局 和国家标准委于2005年颁布实施。 GB13432-《特殊膳食用食品营养标签》,国家技术监督局 1992年发布、2003年修订。 《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卫生部1993年 GB14880-《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卫生标准》,卫生部1994年 《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卫生部1996年 GB10771-《婴幼儿强化食品、钙强化饼干规定》,国家监督 局颁发 其中也包含了营养成分、营养特性声明的部分内容。但基于 各个标准并非独立的营养标签规范,所以对营养成分标示、 营养声明和健康声明均没有具体的定义和要求。
蛋白质供能
= 4 (kcal/g) 蛋白质含量(g)= 17(kJ/g) 蛋白质含量(g)
总能量=碳水化合物供能+脂肪供能+蛋白质供能
三大营养物质供能比
碳水化合物供能比(%)
= (碳水化合物供能 / 总能量) 100% 脂肪供能比(% ) = (脂肪供能 / 总能量) 100% 蛋白质供能比(%) = (蛋白质供能 / 总能量) 100% 某营养素 %NRV = 某营养素含量 单位重量 该营养素NRV
第十一条 含量比较声称中必须用倍数或质量百分数 标示所声称的差异,增加或减少的实际含量应当在 ≥25%以上。被比较的基准食物或数值应当符合下 列要求:
(一)被比较的基准食物为消费者普遍认识,属于 不同加工或形式的同种或同类的食品; (二) 被比较的参考数值仅指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 量或适宜摄入量(RNI 或 AI)涉及的营养素。
第六条 营养成分的含量应当以每100ml、每100g和/或每份
中的实际“数值”标示。膳食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或 适宜摄入量(AI)的百分比按占每份含量的多少标示。 第七条 营养成分的定义、标示和数值的核准、判断应当执行 《营养标签标示规范》的规定。 第八条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不标注营养成分: (一)食品的每日食用量不足10克或单份食品含有的营养素 低于营养素推荐摄入量(RNI)的5 %的食品; (二)生肉、生鱼,生蔬菜和水果; (三)包装总面积小于10cm2的食品。
第二章 营养成分的标示 第四条 营养成分可以标示下列内容: (一)能量 (二)蛋白质 (三)脂肪(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四)胆固醇 (五)碳水化合物 (六)糖 (七)膳食纤维 (可溶性和不可溶性膳食纤维) (八)维生素:维生素A(b-胡萝卜素),维生素B1(硫胺素),维生素B2(核黄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维生 素C,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烟酸(尼克酸),叶酸,泛酸,胆碱,生物素。 (九) 矿物质:钠,钙,钾,镁,磷,铁,锌,碘,硒,铜,铬,锰,钼。 标示上款规定的营养成分,不得改变名称和顺序。 第五条食品营养标签必须标示下列营养成分: (一)能量 (二)蛋白质 (三)总脂肪 (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 (四)胆固醇 (五)总碳水化合物 (六)糖 (七)钠 (八)钙 第四条规定的其他营养成分可自愿标示。
GB7718-《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 ——强制性国家标准
强制标示内容包括食品名称、配料清单、配料的 定量标示、净含量和沥干物含量(固形物)、制造 者、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产品标准号、质量(品 质)等级等。 食品配料清单应按配料加入量的递减顺序排列; 净含量应由净含量、数字和法定计量单位组成, 与食品名称排在包装物或容器的同一展示版面; 清晰标示食品的生产日期(或包装日期)和保质期, 日期标示不得另外加贴、补印或篡改。
……
谢谢大家!
判断该产品能量高低
在了解食物能量值后可根据如下指标来判断:
<40 kcal/100g(167 kJ/100g)为低能量食品, 100 kcal/100g(418 kJ/100g)为中等能量食品, 400 kcal/100g(1670kJ/100g)为高能量食品。
本例中乳酪能量(≥1250kJ)较高。
考虑到每种食品的
实际消费量差异较 大,以每百克食品 营养素含量标示并 不代表从该食品中 直接获取的营养素 含量,因此可根据 每份食品营养素含 量按如上步骤操作 和计算,结果更接 近实际摄入情况。
食品营养标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食品符合应有的营养品质和消费者身 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下 称《食品卫生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食品营养标签包括下列内容: (一)营养成分;(二)营养声称;(三)营养知 识指南。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销售的 所有预包装食品。
营养声称和健康声称
营养声称是指以文字形式对食品的营养特性做出的 描述、建议或暗示。主要包括: 1)营养素含量声称:描述食物中营养素含量的水平 高低,如高钙、低乳糖; 2)比较声称:在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食品中对某营 养和同类产品相比较的优势。如是否为天然来源或 好的来源,某营养素的含量是高是低。 3)功能声称:描述营养素的功能意义。 健康声称则以规定的语言标注食品中某营养素或其 他物质在预防疾病方面、健康促进方面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