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练精析]6.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人民版必修二)

合集下载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6.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B精编作业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6.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B精编作业

6.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B卷能力提升1、认为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能够自动调节经济活动;没有政策就是好政策,政府扮演好经济“守夜人”的角色就可以了。

这种观点实际上是主张﹙﹚A.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B.反对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C.实行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的体制D.罗斯福新政就是这一经济主张的体现2.英国的经济政策和理论至今经历了从重商主义、经济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新自由主义到“第三条道路”的重大交革。

由此可以看出英国经济政策的调整()A.通常是被动进行的、滞后的B.极端化倾向明显C.经常走在世界大国前列D.逐渐合理对待政府和市场的关系3.“对所谓才赋出众的人的偏爱使得其所倡导的文化成为一种奖励成功、惩罚失败的文化,国民医疗保健服务系统资金严重不足,校舍设备陈旧等问题严峻”。

以上现象应发生于()A.17世纪的荷兰B.18世纪的法国C.19世纪的美国D.20世纪的英国4. 1980年,里根在竞选中问:“我想,在你们决定投票选谁时,不妨自问一下,你今天的生活是否比4年前更好?”回答显然是否定的,而这回答意味着过去40年的政策是错误的。

关于过去40年来“错误”政策,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这一政策被称为“凯恩斯经济学” B.要求由“看不见的手”来自动调节经济C.最大特点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D.最初理论和实践者分别是凯恩斯和罗斯福5.撒切尔夫人根据现代货币主义的原则,紧缩公共开支,控制货币供应量,抑制通货膨胀,实行国有企业私有化等措施,以此医治“英国病”。

这里的“英国病”指的是()A.货币危机B.滞涨局面C.劳资矛盾D.自由放任6.美国学者托尼·朱特在《战后欧洲史》中说:“英国在1930年代开始起步的汽车增长,因战争和战后的短缺而中止了,但从1950年到1980年,它的汽车拥有量隔10年增长一倍。

……意大利私人拥有汽车量1965年是550万辆,1970年超过1000万辆,1975年约有1500万辆。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第3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第3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适度干预
紧缩财政 赤字财政
削减开支 紧缩货币 减税 加大国防开支
消灭赤字 扶持高新技术和第 三产业 鼓励出口
成效不大
滞胀
经济复苏
高赤字 高国债 高利率 高逆差
“新经济” (一高两低) 两极分化
【归纳提升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
“新经济”与以高新技术为主的 第三产业兴起
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归纳提升 】
表3.二现战有后演哪变(些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
时间
50年代 60年代
代表政 经济理


杜、艾 凯恩斯主 义
加肯强、约干预
经济政策
充分就业 赤字财政
成效 主要问题
经济发展的 黄金时代
高赤字 高国债 高通胀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尼、福、 凯恩斯主


里根
减少干预
货币学派 供给学派
克林顿 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
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
含义:生产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存 原因:
凯恩斯主义的弊端
石油危机 西欧、日本的冲击
通货膨胀 生产停滞69—1974)
福特
(1974—1977)
时间 代表政府 经济理论 经济政策
卡特
(1977—1981)
成效 主要问题
70 年代
尼、福、

凯恩斯
主义
对福利制度的评价
积极: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的利益,缓解了社 会的矛盾,稳定了资本主义制度。
消极: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可能导 致“懒人经济”。
【情景再现 问题5:阅读教材122页第3自然段内容
情景】五:
回答:里根政府是怎样解决“滞胀”的?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6.3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6.3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背景
罗 斯 福 新 政
目的 阶段 措施
1.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2.胡佛反危机的失败 3.全国上下要求改革的呼声高涨 4.罗斯福当选总统 直接目的: 摆脱经济危机 根本目的: 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第一阶段 1933—1935年 着重调整与复兴经济 第二阶段 1935—1939年 着重改革 1.整顿银行和金融业 2.调整农业政策 4.社会救济和公共工程 3. 复兴工业
1、这项重大的科技活动是以谁主导的? 重大科技活动往往是由政府主导 2、二战后的美国为何有如此实力从事如此庞大的耗费巨 资的工程? 二战后美国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绝对优势 3、这体现出二战后资本主义哪些方面的新变化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实施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经济 回升 并增 长
里根总统
高赤字、高国债、高利率、高贸易逆差
20世纪90年代:
“新经 济”时 代
宏观调控 微观自主
克林顿总统
含义: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 息技术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 特点:美国经济蒸蒸日上,通货 膨胀和失业率则在逐年走低。
原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革命的推动。
胡佛总统
20世纪30、40年代:
首先请允许我表明自己坚定的信念:即我们 唯一 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
——罗斯福首次就职演说
摆脱 危机 走向 繁荣
罗斯福总统
20世纪70年代:
交替使用紧缩财政
赤字财政的政策
滞 涨
尼克松总统
“凯恩斯主义”失灵
20世纪80年代: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反对政
府过度干预经济;控制货币;减税等) 削减政府开支 和紧缩货币 大规模减税和 加大国防开支

高一历史必修二6.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一历史必修二6.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主要问题
50年代 杜、艾政府
60年代 肯、约 政府
充分就业
赤字财政
经济 繁荣
财政赤字 高额国债 通货膨胀
70年代 80年代
90年代
紧缩财政 一时 尼、福、 凯恩斯 “滞胀” 赤字财政 主义 见效 卡政府 货币学派 削减… 经济回升 “四高” 里根 供给学派 紧缩… 持续增长 并存 政府 (反凯恩斯)减税… 克林顿 平衡… 低通货膨胀、 宏观调控 政府 “两极分化 消灭… 低失业率 微观自主 偿还……
19 45 19 50
经济霸主
19 60
“黄金”时期
19 70
19 80
经济危机 “滞胀”阶段 调整复苏
二战以来西方资 本主义经济的 阶段性发展(以 美国为例)
19 90 20 01
改革繁荣 再次衰退
二、(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经济方针新变
时间 代表政府 经济理论 经济政策 实践结果 依据 凯恩斯 主义
混合市场经济(内容、作用)
三 战 后 的 西 欧 和 日 本
英国 撒切尔推行的经济改革及其成效
法国——计划指导型经济(主要内容)
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主要内容、成效) 日本——政府主导型经济(主导作用体现、成效)
四、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表现在: ⑴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 国家垄断资本主 义的发展; ⑵西方福利国家的发展; ⑶科技进步和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⑷美国出现“新经济”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的发展出现哪些新特点? ① “新”在较长时期经济持续繁荣高速发展;
② “新”在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率同时出现, 基本实现零通胀下的充分就业; ③ “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经济运行机制发生深刻变化:打 破了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连动的关系

高中历史6.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人民版必修2

高中历史6.3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人民版必修2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学设计一、前期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六第三课。

从宏观上,本课在本专题中具有单元小节的重要作用。

上好本课不仅可以使得学生对以资本主义国家二战后的发展历程和新特点形成整体的感知,也可以使学生有效梳理总结出本单元的核心脉络。

从微观上看,本课分为“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美国新经济”以及“战后的西欧和日本”三目,再现了美国等发资本主义经济政策发展与调整的历程,体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以及经济政策和理论的更迭中资本主义发展的智慧和曲折。

2、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当中已经积累了相关方面的知识,为本课的学习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储备,学生的形象思维已经向抽象思维的转化,具备了一定的分析和总结历史知识能力。

但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仍是有限的,加之本课有许多抽象的经济理论和数据,内容上略显枯燥和深奥,学生可能缺乏兴趣或难以理解。

这就需要教师采用深入浅出的方法进行教学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概述二战后美国经济政策的变化调整的过程归纳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机制的新特点。

阐述战后西欧和日本的经济重建和发展道路2、过程与方法通过表格法,梳理出二战美国经济政策调整发展的过程通过材料的分析和解读,概括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学生根据教科书和教师提供的资料以及平时积累的知识,进行分析归纳,对比西欧和日本的经济运作模式,从而深化对历史和现实的理解。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认识美国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仍然充满生机和活力,国家全面干预经济促进经济发展的模式推动了经济的巨大发展。

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仍然没有背离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周期性循环的规律。

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政策的差异,体会到当今世界各国根据本国的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1、战后美国不断调整的经济政策及历届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三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晨背关键信息理解教材新知三把握热点考向考向一考向二随堂基础巩固课时跟踪训练教材全解读知识大迁移专题六应用创新演练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V背核心语句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进入新的飞速发展时期。

随着政府对经济干预程度的提高,美国形成了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2.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出现“滞胀”,凯恩斯主义失灵。

里根政府采用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理论,终于使经济走出衰退,而克林顿政府的经济政策使美国经济重新高涨,迎来所谓的“新经济”时代。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

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V记知识纲要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一、发达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形成的条件(1)二战期间美国建立起庞大的经济调节机构统管经济,并投资兴建了大批企业,其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各主要经济部门。

(2)二战结束时,美国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

(3)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2.表现(1)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2)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维持高出口水平。

(3)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3.特点(1)美国私人垄断资本实力雄厚,缓和了政府巨额投资与私人资本积累有限的矛盾。

(2)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

(3)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

(4)美国的经济体制仍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二4.影响(1)伴随政府对经济的调节和干预,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2)从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 黄金时代”。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6.3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民版历史必修二:6.3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人民版历史必修2:6.3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一、单选题1.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

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

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

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2.下表是美国、日本、联邦德国三大产业产值在其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情况。

表中的数据反映了三国( )A.第三产业带动经济发展B.农业生产衰退C.产业结构出现严重失衡D.工业发展滞后3.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迅速蔓延,北美、西欧、日本受到了大危机的沉重打击,中国、印度、西亚、拉美也受到冲击。

这表明危机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各国或地区( )A.政治经济上能否独立自主B.是否拥有完整的经济体系C.是否拥有完善的应对措施D.对世界市场依赖程度高低4.1951年,法国社会党发表宣言称,把保障个人基本权利如医疗、休息、学习、住房权以及消灭男女不平等和城乡不平等看作“社会民主的基本价值”之一。

但是,到了70、80年代,法国工人失业人数一度高得惊人。

这一变化说明了( )A.单纯的社会救助无法适应新形势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常动荡不定C.国家与社会力量的关系亟待调整D.福利国家制度没有缓和劳资矛盾5.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采取力推私有化,减少公共开支等新政举措,使英国经济再造奇迹;到1988年底,英国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地实行非国有化,约70万名职工从原国有部门转入私营部门。

有人称其改革是“兴于经济,败在民生”。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英国缺乏接触世界的发展机制B.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已失灵C.福利减少导致了普通民众不满D.私有化改革激化了社会矛盾6.20世纪50—7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34页文档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共34页文档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高一历史人民版必修2:专题六 三 当 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课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要点名师点拨】【点拨1】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体制调整的原因是什么?提示:(1)生产力的发展。

垄断加剧了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造成一系列危机,迫使私人垄断资本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2)二战的促进。

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3)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

经济大危机和罗斯福新政证明,仅靠私人垄断和自发市场机制已无法缓解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只有国家才能充当调和矛盾挽救危机的“救世主”。

(4)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高科技产业需要巨额的资金和对各部门有效的管理,这超出了私人垄断资本的承受能力,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政权的有力干预。

【点拨2】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资本主义各国经济发展出现“黄金时期”的原因有哪些?提示:(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成为经济发展最强有力的推动因素。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采用多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

(3)二战后的两极对峙格局,使其拥有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4)国家调整内外政策,扩大国内和国际贸易。

(5)资本主义国家广大民众积极的劳动。

(6)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点拨3】20世纪30年代和20世纪80年代美国政府在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上有何不同?分别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提示:(1)20世纪30年代:国家对经济全面干预。

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经济危机对美国经济的严重破坏,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恢复,巩固了资本主义统治。

(2)20世纪80年代:减少对经济的干预。

逐渐扭转了经济颓势,美国经济逐渐复苏,但财政赤字急剧上升,成为美国经济的沉重负担。

【点拨4】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演变历程是什么?提示:(1)产生:19世纪末20世纪初出现,但很微弱,在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不起重要作用。

(2)发展:一战后特别是在3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下,许多国家把它视为一种应付战争或危机的“临时”措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有所发展。

(3)普及:二战后,特别是50年代后,西方国家普遍把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作为经济发展的长期政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进入了全面、持续的发展阶段。

【点拨5】对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评价。

提示:(1)进步性:突破了私人垄断的局限性。

将生产技术改造以及劳动力再生产过程社会化,实际上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调整,从而可在更大程度上容纳、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私人资本有限性与现代化巨额投资的矛盾,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生产与消费的矛盾。

(2)局限性:同私人垄断资本主义没有本质区别,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减弱。

【点拨6】影响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因素是什么?提示:(1)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展开,成为最强有力的推动因素。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空前发展,采用多种形式干预经济生活。

(3)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形成了一个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

(4)国家调整内外政策,扩大国内和国际贸易。

(5)资本主义国家广大民众积极的劳动。

(6)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点拨7】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是什么?提示:(1)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2)福利国家的发展①二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到六七十年代达到高峰。

②到80年代后,美、英、法等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规模。

③新经济的出现: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执政时期的美国,主要特征是低通货膨胀和低失业并存,经济迅速发展。

【点拨8】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主要方式有哪些?提示:(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加大国有经济比重。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

(3)扩大政府开支和财政、税收以及价格等经济手段调节社会生产。

【点拨9】如何评价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提示:(1)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增强了计划调节的能力,但不能从根本上克服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缺陷,不可能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周期危机。

科技进步和政府干预只能使周期扩展期延长,衰退期缩短,衰退程度也相对温和。

(2)周期性问题与结构性问题结合,生产问题与金融问题结合,使衰退问题更趋复杂化。

资本主义的发展伴随着各种失衡、失调、动荡和衰退同步进行。

【点拨10】凯恩斯主义、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有何不同?提示:(1)凯恩斯主义的经济主张是“有效需求决定论”。

主张充分就业,刺激消费需求;运用货币政策,扩大投资需求,加强国家干预经济的力度,促进经济发展。

(2)货币学派的经济主张是影响经济发展的是货币供应量。

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以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

(3)供给学派的经济主张是“供应决定论”。

在供给和需求关系上,供给决定需求,供给创造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社会经济就会出现稳定增长,主张减税刺激经济发展。

【点拨11】二战后法国经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提示:计划指导对战后法国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它启示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市场经济、国家调控、社会保障相结合的政策,坚持科学发展观,走科技兴国之路。

典题训练:1.1987年接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沿用前任主席沃尔克坚决反通货膨胀做法的同时,更加强调采取“预防性”的措施,在通货膨胀还没有明显苗头的情况下就实行紧缩政策,将通货膨胀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保持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格林斯潘采取的经济政策是( )A.加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B.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C.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D.采用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经济政策【解析】选C。

本题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及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由题干“实行紧缩政策”“采取‘预防性’的措施”等信息可知这体现了政府干预经济,故C项正确。

2.下列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调整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增强了资本主义自我调节的能力②调整得以进行是由于生产力的推动③调整得益于对社会主义建设成果的借鉴④经济政策的调整是工人阶级长期不懈努力的结果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解析】选A。

本题考查分析问题的能力。

战后资本主义调整促进了生产力发展,同时借鉴苏联的经验,也是工人斗争的结果。

【典型例题探究】【例1】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把大规模赤字财政作为经常性政策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节,实行“赤字财政”以扩大开支调节经济。

这一主张的实质是A.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C.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实行法西斯主义的经济【解题分析】本题以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的经济政策为切入点,考查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解。

肯尼迪和约翰逊政府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政府,执政于二战后,排除C、D两项。

B项在罗斯福新政时已被废止,排除。

答案:A【变式训练】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大力干预经济反映了()A.西方国家对生产关系进行了根本变革B.西方各国在一定程度上调节了生产关系,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C.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正逐渐消失D.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的和平过渡答案:B【例2】之所以把20世纪90年代称为美国的“新经济”时代,是因为A.美国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发生了改变B.经济增长、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被打破C.克林顿政府消灭了财政赤字D.信息技术获得迅猛发展【解题分析】本题以“新经济”为主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由此可见,A项存在知识性错误,排除。

C、D两项与“新经济”的内涵无关,排除。

答案:B【变式训练】下列对美国“新经济”的表述正确的是()A.美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因此改变B.垄断资本在国民经济中不再占据支配地位C.美国消除了贫困问题D.经济增长伴随着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答案:D【学业达标训练】1.下列属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特点的是()①实行工业国有化②增加政府开支③大量军事订货④实行优惠税率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解析】选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再认再现能力。

与西欧不同,美国凭借雄厚的垄断资本,政府干预经济不是实行工业国有化,而是依靠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实行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推动了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2.二战后的美国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不包括( )A.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与管理得到加强B.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C.进行社会改革,缓和社会矛盾D.推行国有化政策【解析】选D。

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A、B、C三项是美国与西欧各国社会经济政策的共同点,排除。

D项只符合西欧,美国依靠的是增加政府开支和大量军事订货、优惠税率来刺激生产和社会固定资本投资,故选D项。

3.(2009·三明高一检测)为解决美国经济“滞胀”状态提供新思路的理论是()①货币学派理论②凯恩斯主义③供给学派理论④自由放任政策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解析】选A。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是反凯恩斯主义的重要学派,主张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为解决“滞胀”提供了新的思路,故选A项。

4.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是凯恩斯主义的体现B.与里根政府的措施完全相同C.是罗斯福新政的翻版D.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相结合【解析】选D。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克林顿上台后实施“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将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相结合,故选D项。

5.(2009·山东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50~70年代,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主要是()A.奉行自由放任政策B.普遍实施政府干预C.实行计划经济D.倡导“新经济”【解析】选B。

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二战后至70年代,欧美各国虽然发展模式各不相同,美国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英国采用混合市场经济,法国实行计划指导型经济模式,德国实行社会市场经济,日本实行统制经济体制,但其共同点都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选B项。

6.1979年5月,撒切尔夫人为首的保守党采取货币主义政策,在英国进行经济改革。

其主要措施是()①掀起国有化浪潮②国有企业私有化③建立“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保障制度④削减社会福利以减少财政赤字⑤加强对经济的管理和控制⑥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解析】选B 。

本题考查比较分析能力。

①③⑤属于工党执政时期在凯恩斯主义的指导下采取的政策。

7.德国德意志电视二台最近进行了一项名为“最伟大的德国人”的调查。

根据公布的结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联邦德国的首任总理康拉德·阿登纳荣获这一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