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有趣的观察
一次有趣的观察

一次有趣的观察
今天,妈妈买了几只螃蟹,泡在盆里,我想仔细观察观察它。
我拿来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看见它有十条腿,其中最前面的两条腿是钳子,中间六条是尖的,像一把锋利的刀,还有底部的两条腿是圆的。
它的背上有个大大的壳,整个身体的颜色是灰灰的。
我还看见螃蟹中间有二个小洞,在水里吐着小小的泡泡,我想这大概就是它吐出来的气吧。
我用手轻轻的碰了一下它的钳子,它张牙舞爪地想来钳我,第一次幸亏我逃得快,没被它钳住,我觉得蛮好玩的,就又去试了一下,结果这次可就没那么幸运了,我刚想逃就被它钳了一下。
中午的时候妈妈要煮螃蟹了,妈妈先把螃蟹瓣开,我看见里面像柚子肉一样的东西,妈妈说是螃蟹的鳃,不能吃的。
螃蟹被妈妈煮了以后它的整个身体都变红了。
吃中饭的时候我夹了一块有钳子的螃蟹肉吃,我跟妈妈说:“这个是右边的钳子。
”妈妈问:“为什么?”我说:“因为钳子的方向是朝左边的所以我觉得是右边的钳子”。
妈妈夸我观察得仔细。
一次有趣的观察课文_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

一次有趣的观察课文_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课文《一次有趣的观察》出自二年级下册语文书,其原文如下:【原文】我常听大人说,扁豆的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
这是真的吗?我不相信,决定自己观察观察。
春天,我在院子的墙根下种上扁豆。
有一天,我发现泥土裂开了,扁豆长出了小蔓儿。
我找了根小竹竿,立在它旁边。
我特意把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绕着缠上去。
第二天天刚亮,我就起床了,跑去一看,扁豆蔓儿偷偷地绕到了竹竿的右边。
我很奇怪,它是怎么从左边转到右边的呢?我决心看个究竟。
星期天,我又把扁豆蔓儿从左边绕着缠在竹竿上,还在竹竿上用红墨水做了记号。
我紧盯着它。
过了半个小时,扁豆开始离开了记号,向右边移动。
又过了两个小时,扁豆蔓儿离记号更远了。
我还注意到,每隔一小时左右,扁豆蔓儿就突然抖一下。
四个小时以后,扁豆蔓儿又转到竹竿右边,绕着缠上去了。
我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
这是我自己观察到的!【教材简说】这是一首优秀的儿童诗。
诗中描述了春天到来时最具特点的景物:春风、春水;小鸟、蝴蝶;雏菊、枝头的绿苞;明丽的阳光、田野里的小草,字里行间流露出人们告别冬天orG,迎来生机盎然的春天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春天的美丽,抒发了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诗歌语言清新,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
【学习目标】1、认识3个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学会观察,留心身边事物的变化。
【教学建议】一、导入:1、课件出示:一朵朵桃花画面。
生欣赏,师:“这是什么?美吗?”你们知道桃花一共有多少花瓣吗?导出“观察”一词。
师生共同书写“观察”。
2、你们平时对什么事物进行过仔细的观察吗?生自由说:今天,有一位朋友带着我们进行“一次有趣的观察”好吗?板书并补充课题。
生齐读3、质疑:读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些什么?生自由提问。
二、初读课文1、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在不理解的地方作记号。
读书要求:①读准字音②读通句子课件出示带拼音的生字2、识记生字:蔓、缠、竟①读生字②交流识记生字3、理解字词:蔓:细长不能直立的茎究竟:结束偷偷地:悄悄地,不知不觉地4、解决了课文中的生字词,接着我们来观察扁豆的生长。
水中奇妙生物的四年级观察日记

水中奇妙生物的四年级观察日记今天,我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观察活动。
我选择了水中的奇妙生物作为观察对象,并记录下了我的观察日记。
第一天:观察水中的浮游生物我准备好显微镜、载玻片和原水样品。
将滴管蘸取适量的原水滴在载玻片上,轻轻盖上另一个载玻片,用显微镜观察。
我发现水中有许多微小的浮游生物,它们像小小的虫子一样在水中游动,有的还有鞭毛。
第二天:观察水中的浮游植物今天我特地观察了水中的浮游植物。
我将从池塘中捞取的水样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用放大镜仔细观察。
我发现水中有许多绿色的微小植物,它们能够自己合成营养物质,并且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这些浮游植物在水中不断地摇摆着,给池塘增添了生机。
第三天:观察水中的水蚤我把池塘水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发现了许多小小的水蚤。
它们有一个小小的躯干,长长的尾巴上有许多细毛,游动的速度非常快。
而且,水蚤还可以在尾巴上生长新的分身,真是太神奇了!我还发现它们会通过咀嚼附近的水分子来捕食微小的浮游生物。
仔细观察后,我发现水蚤的身体中有一些透明的器官,那应该是它们的消化器官。
第四天:观察水中的藻类今天,我决定观察一下池塘水中的藻类。
我用一个玻璃器皿装一些池塘水,放置在阳光下。
很快,器皿中的水出现了一层绿色的薄膜,这就是藻类。
它们看起来像是一些细小的绿色草坪,生长得非常茂盛。
我还发现藻类中夹杂着一些红色的小颗粒,应该是一种红藻。
藻类不仅可以吸收水中的养分,还能进行光合作用,给水中的生物提供氧气。
第五天:观察水中的蚂蚁今天,我又换了一种观察方式。
我埋下一个玻璃瓶子,将瓶子中放入适量的水,然后静静地等待。
不久后,我发现瓶子中有一些小小的蚂蚁爬了进来。
它们游泳的动作非常有趣,有的在水中打转,有的在瓶子底部爬行。
我还观察到了一只红蚂蚁在水中独自行动,我猜它可能是一只探险的先锋。
蚂蚁的身体结构和陆地上的蚂蚁有所不同,它们的躯体更扁平,足部有着适应水中移动的结构,这是它们适应水中生活的特别进化。
通过这几天的观察,我对水中奇妙生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关注细节,融为一体——听叶老师《一次有趣的观察》后感_教案教学设计

关注细节,融为一体——听叶老师《一次有趣的观察》后感本文是关于关注细节,融为一体——听叶老师《一次有趣的观察》后感,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叶老师到我们学校上课,也许是因为老师的领导来上课吧,学生比较拘谨,害怕说错话。
但今天在叶老师的逐步引导和鼓励下,学生渐渐地忘记了平时的约束,渐渐放开了,融入了教学的情景中。
一、课堂气氛1、课前的律动游戏。
课前跟着小鸭做律动,符合学生的审美情趣,虽然跟教师比较陌生,但是有了动感的音乐和可爱的卡通人物,学生都兴奋地跟着做起了动作,脸上洋溢着快乐。
2、课前的师生熟悉。
先是看投影上教师的名字称呼教师,“名字就是给人叫的。
”尽管学生不敢叫教师的名字,但是“这个老师亲和”的概念已经初步形成。
接着的“男教师和女教师有什么不同?”的谈话简单,学生可以围绕主题放开说,可以消除学生对男教师的某些可能存在的偏见,拉进师生之间的距离。
3、批评隐含在表扬中。
比如初读部分,教师让学生自己读,学生齐读完了全文。
教师评语:“我们班的同学非常团结,刚才老师请大家自己读,大家非要齐心协力一起读完。
”在表扬声中把学生不认真倾听教师的要求的淡淡批评隐含在其中。
足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原来课堂上可以出错。
4、游戏调节学生大脑。
观察同学换座位的游戏,与课文“观察”的主题相关,又调节了紧张疲劳的大脑,使学生完全放松了心情,师生关系达到完全和谐。
二、问题粗放型,过程细腻型的教学设计好的预设是成功的一半。
这堂课预设的环节清晰简洁,但对每个细节的考虑非常周到详尽。
抓住课文的题眼“有趣”开展探究,用“课文的哪些地方你感觉很有趣?”和“作者为什么会进行这么一次有趣的观察?”两个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课文,脉络清晰,简洁明快。
但是叶老师十分关注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问题粗放型,过程细腻型。
对学生提到的每一句话,根据句子的不同特点,或找重点词语说自己的想法,或引导学生读出疑问、感叹语气。
这是教师的硬功夫,上课的精彩全在这里面。
激发思辨思维的作文材料

激发思辨思维的作文材料
《一次有趣的观察》
嘿,今天我想来给大家讲讲一件超级有意思的事儿。
前几天我去逛动物园啦!
一进动物园那大门呀,我就直奔猴子山,为啥呢?哈哈,因为那些猴子太有趣啦!我看着它们在假山上窜来窜去的,简直就像一群调皮的小孩子。
其中有一只猴子特别逗,它呀,一直盯着一个游客手里的香蕉,那小眼神,真的太好笑了,就像在说:“哎呀呀,快把香蕉给我嘛!”然后呢,这个游客好像故意逗它一样,就拿着香蕉在它面前晃来晃去,结果那猴子着急了,“吱吱吱”地叫个不停,上蹿下跳的。
接着这猴子竟然开始“表演”起来了,又是翻跟头,又是做鬼脸的,可把周围的人都逗乐了。
嘿,你还别说,最后游客真把香蕉给它了。
就这么看着这些猴子,我就一直在想呀,它们的脑子是咋转的呢!它们怎么就知道用各种办法来达到目的呢。
这可不就是一种需要思辨的事儿嘛。
回来之后呀,我还一直想着那些猴子的模样,真的特别让人难忘。
这也让我意识到,生活中有好多这样能激发思辨思维的事情呢,只要我们用心去观察,去体会!哈哈,下次我还要去找更多这样有趣的事儿来思考思考。
这就是我在动物园的有趣经历啦,希望也能让你们感受到思辨的乐趣哟!。
观察日记满分写作400字10篇范文学习啦

观察日记满分写作400字10篇范文观察日记满分写作400字篇1今天上午,我进行了一次有趣的观察。
我捉了三只黑色的蚂蚁,找到一块平地,用樟脑丸画了一个小圆圈,然后将三只蚂蚁放在圆圈里。
也许是突然获得自由让它们喜出望外,也许是闻到了刺鼻的樟脑味,三只蚂蚁一挨着地面,立刻分头奔跑。
一只大一点儿的蚂蚁跑得最快,最先接近樟脑线,可是没等碰到线,它就赶紧掉头。
另一只蚂蚁一走近那条白线,也像突然受到了惊吓似的,立刻掉转了方向。
第三只蚂蚁虽然有点慢慢腾腾,但鼻子可比前两只灵敏,还没走近白线,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尽管突围不利,但是三只蚂蚁却没有灰心丧气。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三只蚂蚁似乎也知道这一点,它们头碰头,聚在一起,仿佛在研究对策。
那只个头最大蚂蚁用触须顶顶另外两只,好像是在命令它们如何寻找突破口。
随及只见三只蚂蚁向不同方向行动。
突然一只小蚂蚁奋力摇动触须,显得格外兴奋。
另外两只立刻集中过来,它们并排站着,好像深吸了一口气,一下子冲出了封锁线。
观察到这里,我不禁长舒了一口气。
既为小蚂蚁胜利突围感到高兴,又为发现小蚂蚁身上的智慧感到高兴。
观察日记满分写作400字篇2雨停了,我和妈妈去买菜,在路上看到好几只小蜗牛正慢悠悠地过马路。
我用手触碰蜗牛的身体,它的浑身上下湿湿的,凉凉的,软软的。
头顶长着一对长长的触角,触角上还长着一双圆溜溜的小眼睛,就像伸长的手臂,爬行的时候,它那圆溜溜的小眼睛不停地挥舞着,好像两盏探路灯;蜗牛的脖子伸得很长好像长颈鹿的脖子;尾巴也拖得尖尖长长的,好像一把拖把,爬过的地方因为粘液而留下干净而潮湿的足迹。
背上的小房子随着身体摇摇摆摆仿佛毛线团在滚动。
而且蜗牛一遇到危险,就会将头缩进壳中,任凭风吹雨打电闪雷鸣,也伤害不了它。
它为什么走得那么慢?是不是因为它背着重重的壳呢?它走得那么慢,难道不怕被车压到,被人踩到呢?我一边想着,一边守护着蜗牛们,看着它们一步步地走到了马路的另一边。
中班科学观察记录

中班科学观察记录今天我们进行了一次有趣的科学观察活动,记录下了一些有关大自然的奇妙现象。
以下是观察记录:观察一:天气变化今天的天气是多云的,我们观察到云朵在天空中不停地变化。
有时候云朵像棉花糖一样白白的,有时候则像一块灰色的海绵。
还有一次,我们看到了一朵个头很大的乌云,接着就听到了远处的雷声。
我们发现,不同的云朵形状和颜色表示着不同的天气,这让我们对天气变化有了更深的认识。
观察二:植物的生长我们走进了学校的花园,观察了各种各样的植物。
我们看到一棵小树苗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它们很柔软,像是在向阳光展示自己的美丽。
我们还看到了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朵,它们都是花儿们的笑脸。
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我们知道了阳光、水分和土壤对于植物的生存是非常重要的。
观察三:昆虫的世界我们来到了小山坡旁的草地上,仔细观察了一下昆虫的生活。
我们看到了一只红色的蚂蚁,它在地上忙来忙去,好像在寻找食物的轨迹。
还有一只小蝴蝶,它在花丛中翩翩起舞,美丽极了!通过观察昆虫,我们了解到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观察四:日出和日落在早晨,我们早早地来到了学校的操场上,观察了一次美丽的日出。
太阳缓缓地从地平线上升起,把天空染成了橙色。
我们惊叹于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受到了生命的力量。
傍晚,我们又来到了操场上,观察了日落的美景。
太阳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下,给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斗篷。
通过这次观察,我们对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原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观察五:动物的行为我们来到了动物园,观察了一些动物的行为。
我们看到一只大猩猩在树上荡秋千,它好像在和我们一起玩耍。
还有一只小狮子和它的妈妈在一起,它们一起嬉戏玩耍。
通过观察动物的行为,我们了解到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它们在自然界中的角色。
这次科学观察活动让我们更加了解了大自然的奥秘,我们对生命和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
希望以后能有更多这样的观察活动,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美丽而神奇的世界。
二年级语文《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

二年级语文《一次有趣的观察》教案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季节的变化和不同季节的特点;2.能够在观察中提高观察能力;3.能够用文字、图画表达观察结果。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际观察认识季节的变化和不同季节的特点;2.教学难点:提高观察能力,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用语言、图画表达观察结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知识讲解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季节的变化和不同季节的特点,教师可以通过图片或视频的形式向学生介绍四季的变化、气候变化和天气等知识。
同时,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学习。
2. 班级观察在知识讲解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校园内的花园或公园进行季节观察活动。
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的变化,包括天气、气温、鸟儿、昆虫等的变化。
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植物的变化,包括树木、花草的生长变化、植被覆盖率等。
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观察人们的生活变化,如穿衣、食品等。
3. 学生观察记录在班级观察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到教室,让学生在自己的练习本中记录观察过程中的一些细节和感受。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自由发挥,可以用语言、图画甚至是音乐等多种方式记录观察结果。
4. 学生分享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分享他们的观察结果和记录。
分享过程中,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所得的启示。
通过分享,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成果,还可以促进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价考虑到季节观察活动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开放的学习方式,教师评价应该以学生观察和记录的质量为主要依据。
同时,教师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评价学生的活动:1.观察和记录的准确性及完整性;2.观察和记录的多样性及创意性;3.能否独立思考和表达观察结果;4.分享过程中的积极性及表达能力。
五、教学后记季节观察活动是一种非常有趣和受欢迎的学习方式,它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认识季节的变化和不同季节的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有趣的观察》教学设计
高陵镇中心小学王金香 2010、4、27
一、教材分析
《一次有趣的观察》是鲁教版小学语文第四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
整篇文章从题目到内容体现一个“趣”字:首先,这个题目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其次,“听大人说,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这个问题的提出很有趣;其三,我种扁豆,特意把蔓儿从竹竿的左边绕缠,而蔓儿偷偷绕到了竹竿的右边。
这太有趣了!于是“我”便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细心的观察,终于相信扁豆蔓儿是向右绕着爬的。
教学本课,要着重引导学生自己默读,发现并提出问题,想办法自己解决问题;保护学生自己读书的热情。
二、学情分析
小学生好奇心强,又身处农村,对身边常见植物有比较多的了解和较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很容易在教师引导下对课题产生好奇心,对生发较强的读书热情。
加上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具备了初步的默读能力,课文语言又十分贴近学生生活,因此,学生在默读中感悟课文内容并不难。
三、教学目标
1、会认6个字。
2、练习默读课文。
3、喜欢观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探究的热情,肯动脑筋想办法。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②在默读课文过程中感悟课题的“趣”。
2、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课文,激发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的探究欲望。
五、教学策略(教具准备)
1、通过课件出示学生生活中喜闻乐见、具有特殊生活习性的植物(牵牛花、芙蓉树、睡莲)图片,激发学生研究植物的兴趣;适时出示扁豆图片,激发探究欲望。
2、读课题质疑,激发读书兴趣。
3、展示初读:检查生字读音,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在默读中感悟扁豆生长的“有趣”。
5、在交流中体验观察的乐趣,从而喜欢观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有探究的热情,肯动脑筋想办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课件依次出示:牵牛花、芙蓉树、睡莲、扁豆图片
师:这是什么植物?你知道它有什么特点吗?
2、由“扁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出“观察”一词。
板书:观察
大家知道吗?扁豆生长时会发生一种有趣的现象,大家想知道到吗?今天,我们就跟随一位朋友去进行“一次有趣的观察”,板书并补充课题,生齐读。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简要板书,鼓励学生带着问题到课文中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提示:
①划出不认识的字,对照拼音读准确。
②找出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段话,多读几遍,读通顺。
2、展示初读,纠正字音(重点纠正“蔓儿”读音)。
3、交流学情: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三)默读思考,感悟“有趣”(出示默读提示)
(四)师生共同交流总结:
1、你觉得扁豆的生长有趣吗?有趣表现在哪些句子中?
学生交流。
(引导学生抓住“紧盯”、“终于”、“还注意到”等词句感受作者观察认真、细致。
)
2、总结:学了课文,对你有什么启示?
我明白了(),我也终于明白了()。
(五)讨论拓展:
生活中你都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样解决的?
七、板书设计
18、一次有趣的观察
半小时种
生长两个小时做记号
有趣每隔1小时紧盯着
四小时还注意到
观察
八、练习设计
课后利用一周左右的时间观察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写好观察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