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册精品课件: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第二册精品课件: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史料解读] 三段划线句子分别从经济、对外关系和国内政治三个角度分析了民族 资本主义的作用。①表明威胁了自然经济的地位,②打破了列强独占 中国市场的企图,③反映出民族资本主义对近代民主革命的作用。 [问题思考] 从上述史料中可以获取哪些信息? 提示 (1)民族工业促进了自然经济的瓦解。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3)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与思想解放奠定了 经济基础。
[问题思考]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在地域分布上的特点及 其成因。 提示 特点: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沿江地区。 原因:较早遭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自然经济解体较早;地理位置优 越,交通便利,便于引进外来技术、设备;明清以来江南地区商品经 济发展,经济基础较好。
提示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作用 史料一 自从民族工业这个“童养媳”进了家门,①自然经济这个 “婆婆”的地位便日益受到威胁了。 史料二 范旭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代表人物。当他兴办的永利碱 业公司出碱时,英国卜内门公司跑来要求“合作”,遭到范旭东的拒 绝。②打破了卜内门独霸中国碱业市场的企图。 史料三 通过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不难看出,③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 五四运动等重大运动的发生,都是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分不开的。
(2)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欧洲列强 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 国的经济侵略。 2.表现 (1)新建厂矿企业数量和新增资本增加。 (2) 面粉业 和纺织业发展最快,化工、皮革、卷烟等行业也有相当发展。 3.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列强卷土重来,整个中国民族 工业又迅速萧条。
易混易错
三、曲折的发展(1927~1949年) 1.国民政府统治前期发展较快(1927~1936年) (1)原因:国民政府开展“ 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鼓励发展工业、农业 和交通运输业。 (2)表现 ①原来的棉纺织业和面粉业及新兴工业部门,如化学工业、橡胶工业 均获得较大发展。 ②制碱工厂制成的碱,出口日本和朝鲜半岛。 ③中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一历史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自19世纪六七 十年代产生以来,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 程?
初步发展 短暂春天 曲折发展 萎缩 19世纪末(甲午战争后)
民国初年——一战期间
1927——1945
1945——1949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年 1938年
= = = =
=
人们不得不携 带大捆大捆的 钱前往抢购日 用品的情景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概况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原因:
(1)列强入侵,瓦解自然经济 (2)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 (3)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 (4)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
中国民族资 产阶级有哪 些特点?
贻来牟机器 磨坊
19世纪六 七年代中 国官僚、 地主、商 人开始投 资近代工 业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曲折发展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马小云创业》
马 父
儿呀,官府知道 父亲,洋人办厂 不会,官府也办 那你的人手哪里 了要杀头的呀! 日进斗金,我也 厂了,我的技术 来呀! 农村不是有很多 要办厂! 就是那里学的! 闲散人员吗,我 办厂肯定能成!
云马 小
最强大脑:从以上对话里找出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原因
材料2: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 自身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19世 纪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 来,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技术力量薄弱
夹缝产生
千 呼 万 唤 始 出 来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的特点?
解读张裕酿酒公司的发展 在选址建厂时,张振勋饱受地痞恶霸与地 方旧势力的刁难。张振勋曾用三十万两贿赂大官 与外国资本主义和 本国封建势力既有 僚盛宣怀等,有了大人物撑腰,厂子获得了免税 三年,专利十五年的特殊待遇。 矛盾,又有依赖性; 张振勋苦苦寻找多位外国技师,都无法得 到真正的酿酒技术。当张振勋培养 出中国酿酒师,张裕葡萄酒得了金 奖时,却被外国人要求贴上法国商 标。张多次感叹兴办实业“一波三 折,举步维艰”,但同时张又与很 多外国公使关系密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但好景不常,1920年,洋厂、洋货再次铺天而至,生意锐减, 大量华厂倒闭,荣氏企业也由盈余转而亏损。
思考:(1)1912-1920年间可谓是荣氏企业成长的“春天”。结 合材料,分析这段时间促进企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20年代后,荣氏“春天”转瞬即逝的原因又是什么?从 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12-
结合课本内容,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创办企业 有利条件有哪些?
-6-
材料一 :《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 开采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 民。
材料二:1901-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30多道上谕,推行新 政,其经济改革方面的措施是奖励实业,振兴商务。政 府决定带头破除耻于为商的成见,提倡、奖励私人资本 办工业。
材料四 1918年欧洲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情况
时间
国别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法
比例 减少到1/2 减少到1/3
德 完全停止出口
英法德等国对华商品输出量1918年同战 前相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15-
实业救国思潮: 19世纪末,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工业初 步发展而产生。 该思潮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 倡导实业救国。 它实际上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 在该思潮的影响下,我国兴起了一股创办实业的 热潮。其中代表人物有张謇、周学熙等。
根据材料归纳,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概况。
-9-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世纪末-1912)
1、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初步发展的原因 (2)初步发展的表现
民族资本总额增加;商办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 大;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3)初步发展的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

高中历史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新人
第十四页,共39页。
【误区警示】 较快发展≠健康发展 (1)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开展(kāizhǎn)“国民经济 建设运动”,大力发展工业、农业和交通运输业,民族工业得 到较快发展,但是不能理解为民族工业健康发展。 (2)在近代中国,由于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力量薄弱,主要 发展轻工业,重工业基础薄弱,所以近代中国的民族工业“先 天不足,后天畸形”。 【历史纵横】 (教材第46页)本段材料讲述了国民政府官僚集 团的卑鄙行径。它们利用手中的特权,大发“国难财”,压制、 吞并民族企业,致使原本脆弱的民族工业发展愈加艰难,日 益萎缩。
第十八页,共39页。
思考 (1)依据史料分析(fēnxī)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的原因。 提示 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第十九页,共39页。
史料二 上海市地方协会、国货联合会及国货产销合作协会等三 团体,为提倡国货起见,特公定民国二十二年为“国货年”。提 倡国货①,实为解决民生问题②之基本工作,努力物质建设之唯一 途径,防止国际入超树立生产国防之无上利器③……以期唤醒各 界④。
第二十六页,共39页。
1.特点 史料
主题
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和作用 [史料探究]
注:从民族工业(gōngyè)的分布区域、数量及工业(gōngyè)结构思考其特
第二十七页,共39页。
思考 依据“分布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 民族工业的发展(fāzhǎn)特点。 提示 民族工业发展(fāzhǎn)进入“黄金时期”;纺织业与 面粉业等轻工业发展(fāzhǎn)尤为迅速;行业发展(fāzhǎn)不 平衡;企业区域分布不均衡,大多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
【误区警示】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并不是为了发 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 【图解历史】 近代中国主要经济形态及相互(xiānghù)关系

最新高考历史必修必修二_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荣氏家族)

最新高考历史必修必修二_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荣氏家族)

“艰难起步,首创实业”
在当地守旧乡绅的阻挠和同行的激烈 竞争下,1902年,荣氏兄弟以6000元 钱庄盈利作资本,与人合伙创办了第一 个面粉厂──保兴面粉厂,产品极受欢迎。
思考:荣氏兄弟在这个时候创办实 业有哪些有利的因素?
❖ 信息一 按《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在 三年内付清日本2亿两的巨额赔款,当时清 政府国库空虚,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 8000余万两。为了筹集这么大一笔款项, 清政府加紧在全国征收,放宽了对各种新式 工业的控制和民间办厂的限制……
A.发展迅速 B.受到本国封建势力的压制
B
C.内部管理不善
D.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制
“把握机遇,大展宏图”
荣氏兄弟1912年仅有茂新、振新两个 小厂。到1919年荣氏已有两大实业集团, 12个面粉厂和4个纺织厂,面粉产量占当 时全国产能的31.4%。20世纪初的二十年 间可谓是荣氏企业成长的“春天”。
荣智健——中信泰富前主席,2008年辞职 第四代——荣明杰(长子)、荣明方(女)
①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进一步瓦 解中国的自然经济;
②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1.19世纪90年代,天津武举李福明开办了
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见其生意兴隆,就
存心勒索。李福明去官府讲理,结果被扣
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
革去武举功名,“交刑部照例治罪”,面
粉厂也被迫关闭。这一材料说明民族工业
1946年,荣德生遭到绑架。荣家为了救 他,竟被上海国民党当局敲诈了60多万美 元。荣氏企业陷入绝境。
思考:结合以上材料和教材分析荣 氏企业陷入绝境的原因
民族资本主义受打击和萎缩的原因:
①列强卷土重来。 ②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③官僚资本主义的挤压; ④外国商品的涌入,排挤国货 ⑤国民政府的经济掠夺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二: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我国早期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主要分布在上海、广州、天津等沿海地区,其根本原因是()A.这些地区自然经济解体的程度较深B.这些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C.清政府重视沿海地区企业的发展D.受外商企业和洋务企业的刺激2.在中国近代史上,曾经出现过外资经济、洋务经济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这几种经济同自然经济的关系是()A.互相依赖B.不同程度地瓦解自然经济C.继承发展D.既互相依赖又互相瓦解3.1896~1899年张謇以状元的身份,在通州创办了大生纱厂。

驱使他与“学而优则仕”传统道路告别的主要社会背景是()A.中国政府大力扶持私人办厂B.中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C.洋务运动的顺利开展D.列强经济侵略有所松动4.(2011年河南濮阳二模)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

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

”因此,他把自己创业的纱厂命名为“大生”。

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以儒家思想指导商业5.1912年,中华民国工业建设会成立,它在《旨趣书》中说:“今兹共和政体成立,喁喁望治之民,可共此运会,建设我新社会,以竞胜争存,而所谓产业革命者,今也其时矣!”上述材料说明()A.辛亥革命引发了中国的产业革命B.民国建立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C.共和政体保证了国内的公平竞争D.民主共和激发了民众的爱国热情6.下图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产品销售示意图,导致这一营业状况的因素有()①辛亥革命扫除了一些障碍②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④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⑤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7.(2011年广东中山高一联考)1929~1933年中国对外贸易统计表:A.贸易逆差加大B.白银大量外流C.国民政府采取一系列压制民族工业发展的措施D.世界经济危机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8.1938~1944年,我国科技人员在大后方注册的专利共431件,比此前20年全国的总和增长了157%,其中机器、电器、交通工具、化学药品类居多。

2021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2021年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知识梳理: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原因:自然经济解体的加快;洋务运动的诱导;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

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

3、主要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上海宏盛机器碾米厂等4、影响:①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②使中国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改变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二、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甲午战争以后(19世纪末)1、原因:①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②在严重的民族危机刺激下,实业家提出实业救国,以挽救民族危机;③清政府在内外交困严峻的形势下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规定,允许民间开办工厂。

2、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甲午战后)。

3、影响:①促进中国工业化进程。

②为资产阶级改良和革命提供了重要的经济前提和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做为独立力量登上政治舞台)③促使中国的近代化由器物层面开始推进到制度层面。

三、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短暂春天——一战期间1、原因:内因:⑴辛亥革命的推动:为民资义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⑵临时政府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资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⑶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1915年反对“二十一条”,抵制日货、提倡国货(4)“实业救国”思潮的鼓舞外因: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条件)2、特点:①地区发展不平衡(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②经济结构不平衡(轻工业发展迅速);短暂。

(3)表现:新建厂矿和投资都增加,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面粉业和纺织业发展迅速。

(4)结果:一战结束后,列强卷土重来,很快萧条。

(5)影响:无产阶级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共的诞生创造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四、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国民政府统治时期1、南京国民政府统治前期(1927年—1936年)的较快发展(1)原因:①中国实现形式上的统一;②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2)表现:①棉纺织业、面粉业,新兴工业都有较大发展,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记录,(3)影响:为抗战的胜利奠定物质基础2、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遭受沉重打击(1)原因:①沦陷区日军的吞并(“军管理”)、挤压;②国统区的战时体制,强化对经济的全面控制;③官僚资本的压榨等因素影响。

第10课文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第10课文科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C末 (甲午战 后)
1912-1919 年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9世纪末或甲午战后)
1.原因:(1)甲午战争后,列强争向中国输出资 本,进一步瓦解自然经济。
币 国 银 行 在 中 国 发 行 的 纸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以 后 , 外
(2)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
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马关条约》的签订
赦”字样。
日军放火焚烧了中国招商局,招商局为民国初年由 官僚买办盛宣怀创办,为中国当时著名的企业
被炸毁的商务印书馆
(1)原因: ①沦陷区:日本发动战争的破坏和经济掠夺
②国统区:战时体制、官僚资本压榨。
官僚资本主义: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的国家垄断资本 主义。其特点是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与外国帝国主义、 本国封建主义密切结合,利用政治特权,通过滥发纸币、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 与明清资本主义萌芽的关系 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继承性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走了一条独特的道路。 它不是由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生产,而是 在列强入侵,加速了自然经济解体的前提 下,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 的。因此它不是在中国封建社会产生的资 本主义萌芽基础上逐步成长起来的。
用。
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和民族工业的历史地位。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曲折发展阶段表
阶段 时间 原因 表现 影响
19C60、70S 19C末
1912-1919年 一战结束-1926年


1927-1936年
1937-1945年 1946-1949年
C.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的推动
D.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A
2.(2012·浙江模拟)有史料记载1905年上海织布厂, “生意之佳,为往年所未有,实因各处相戒不用美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洋务运动的诱导 2. 早期企业:发昌机器厂(上海) 主要集中在 继昌隆缫丝厂(南海) 东南沿海地区 贻来牟机器磨坊(天津)
3.早期资本家来源:地主、商人、官僚
4.影响: 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的 主要特点
①从时间看“短暂”。 ②从部门上看,发展主要集中在轻工业 方面,如面粉、纺织部门。 ③从经济结构看,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 相比,显得十分薄弱,与封建经济相 比,只占极小的比例。 ④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
短 暂 的 春 天
无可奈何花落去
1860 1870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1918年与一战前相比
德国
完全停止出口
英法德等国对华商品输出量1918年同战前相比 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国 际
原因
国 内
表现
为中国由旧民主主义 辛亥革命前: 60 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 多万;一战后: 命转化,为中国共产 涌现著名实业家 200 多万,1912-党的诞生奠定了阶级 1919 年:130多次 基础 罢工斗争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发展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本课小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的特点
一、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受三座大山的压迫
总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材料1:华裔在上海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而同一时 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 资金少、规模小 110万,接近 上海六家丝厂资本的总和。 材料2: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时虽然“俱用华人”,但是自身 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 19世纪80年代, 技术力量薄弱 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它被英商在 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人们对政府的政策持什么态度?
信息三
因反对“二十一条’’而掀起的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 的推动作用,“抵制外货”、“发展实业”和“实业救国”不 仅是民族资产阶级的口号,也成为各阶层人民的共同要求。
信息四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14——1918)
时间
国别
英国 法国
比例
减少到1/2 减少到1/3
欧洲列强 对华商品 输出情况
资 料 一 资料三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资 不久,中国“铁厂 料 积货如山,无人过 二 问,至于闭炉停机, 纱厂结帐,大多无 利……其他工业亦 皆消沉”。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封建自然经济
据粗略估计,1920年前后近代工业的总 产值仅占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4.87%,并 且具有浓厚的封建性和商业投机性
小荷已露尖尖角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三、短暂的春天
情境二
你决定用之前办厂的小笔盈利 做资本,与人合伙办厂,将规 模扩大。但是一想到投资可能 存在的风险,你又犹豫不决了。 现在你决定坐上时光穿梭机, 先了解一下之后几年的经济发 展状况……
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 材料3: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勒价停 革命性、软弱性和妥协性
市。上年(1866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无不 受外国资本主义压迫 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洋商者。
材料4:1893年,李福明设立机器磨坊,京城官员见生意兴隆, 存心勒索,今天令他降价,明天令他捐献,李福明不甘压迫到 受本国封建主义压迫 官府讲理,反被清政府作为“不安分”的“刁商”,李福明的 面粉厂也被迫关闭。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纺织工业:1913年前,全 国共有231个工厂,资本 3254万元,到1920年增至 475个工厂,资本达8275 万元;纺纱也1913年纱锭 比1919年增加180%。1919 年厂丝出口额比1913年增 加168%。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二、甲午战争后的初步发展
假设你是一名拥有一定资产的晚清爱国商人,在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战败后,你了解到: 信息一《马关条约》签订后,外国人纷纷在中国开办工厂、开采 矿山,利用中国廉价的原料和劳动力,直接剥削中国人民。
信息二 按《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要在三年内付清日本2亿两 的巨额赔款,当时清政府国库空虚,一年的财政收入也不过 8000余万两。为了筹集这么大一笔款项,清政府加紧在全国征 收,放宽了对各种新式工业的控制和民间办厂的限制…… 信息三 从1901年至1905年,清政府颁布了30多道上谕,推行新 政,其经济改革方面的措施是奖励实业振兴商务。……政府决定 带头破除耻于为商的成见,提倡、奖励私人资本办工业。清政府 还颁布了《奖励工商章程》,凡办1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男爵, 办2000万元以上实业者赏子爵……
情境一
此时的你忧心如焚,深感要挽回中国的利益, 于是你决定……为什么做此决定?
甲午战争后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出资本
原因
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清末新政
表现: P44 数量增加、规模扩大、由沿海向内地 扩展,总额增加一倍多 影响: 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十 九 世 纪 末 二 十 世 纪 初 ( 甲 午 战 后 )
了解了这些信 辛亥革命推动 息后,你决定要 实业救国思想倡导 扩大生产规模了 反帝爱国运动推动 吗?为什么?
欧洲列强放松控制
资本增加
民 国 建 立 到 一 战 期 间
影响
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分别于13和14岁 到上海当学徒白手起家。1896年与人合 资4500元创办广生钱庄,1903年与人合 资3万元创办了一个面粉厂,有了一些积 蓄。兄弟两人决定寻找时机, 专注于发展 实业…… 荣宗敬(1873-1938) 两兄弟陆续开设面粉厂、纺织厂,1913 年创建福新系列第一面粉厂,1916年创 办申新系列第一纱厂…… 1913年创建的福新面粉厂,1919年发展 到福新1-6厂, 1916年创办的申新纱厂, 1919年发展到申新1-3厂。逐步成为名震 工商业界的“面粉大王”和“棉纱大 王”。成为民族资本主义的杰出代表。 荣德生(1875-1952)
张謇 晚清状元,曾任南京政府实业总长, 北洋政府农商总长兼水利总长等职。 袁世凯称帝后,辞职专心从商,他一生创 办了南通大生纱厂等近20个企业,为我国近 代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 呼吁 “实业救国”
张謇(1853—1926)
周学熙:我国清末民 初杰出的民族资本家, 曾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 等职。创办了华新纺织 公司等企业。在当时, 他与张謇齐名,时称“ 南张北周”。
曲 折 发 展
无边落 木萧萧 下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签字
孔 祥 熙
四大家族为首的 官僚资本膨胀, 而民族资本萎缩
100元法币在不同年份的购买力:
1937 1938
= = = =
=
1939
1943 1945
1948
= 大米0.000895
1912 1914 1919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了
接下来,你获得了以下几条信息: 信息一
南京临时政府奖励和保护工商业,鼓励人民 兴办实业,鼓励华侨在国内投资,设立实业部,各 省成立实业公司,废除清朝苛捐杂税……
辛亥革命后政府鼓励人民干什么?
信息二
1912年全国有商会794所,入会19.66万人。到 1915年商会增至1211所入会已达23.85万人。1914年, 全国商会联合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大会,与会者超 过180人。 张謇认为:实业救国乃“富强之大本”。
探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呢?
1 、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的 入 侵
4、洋务运动的诱导
3、外商企业 的刺激
代表性企业: 贻来牟机器磨坊
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分布特点: 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城市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自然经济逐渐解体 1. 背景 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
第10课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 曲折发展
帝 国 主 义
封 建 主 义
帝 国 主 义
封 建 主 义
课标要求
• 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 实,探究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 素; • 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资本 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 作用。
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五、发展道路十分曲折
1860 1870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1895
1912 1914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
四、国民政府时期的曲折发展
1927——1936:发展较快 国民政府推行有利的经济政策 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记录 1937——1945:遭受沉重打击 柳暗花明又一村 沦陷区:日本野蛮的经济掠夺 国统区:统制经济 1946——1949:日益萎缩 美国的经济掠夺 官僚资本的挤压 苛捐杂税,通货膨胀
二、“先天不足,后天畸形”
“先天不足”是指:资金少、规模小、技
术力量薄弱——缺乏市场竞争力。
“后天畸形”是指:分布不均匀,集中在
东部沿海沿江地区;轻重比重失调, 侧重于轻工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