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调研通知(改2稿)2
2024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

2024年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一、背景分析当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转型期,城乡发展差距不断缩小,但在一些方面仍存在明显的不平衡和不充分。
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2024年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工作方案旨在全面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二、目标任务1. 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制度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规划管理制度、资金保障制度和政策法规体系。
2. 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
3.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一体化城乡基础设施网络。
4.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和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保障农民权益,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5. 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农田生态环境,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三、工作重点1. 推动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的改革,完善农村土地市场化流转机制,促进农民土地流转,提高农村土地利用效率。
2. 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资力度,优化投资结构,推进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
3. 改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
加强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4. 推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加大对农业科技创新、农产品加工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和农村经济发展质量。
5. 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加强农田环境保护、农村生态修复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提高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四、实施措施1. 完善政策法规体系。
加强顶层设计,制定相关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政策法规,为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2. 加大财政投入。
增加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3. 深化农村改革。
推动土地流转市场化,鼓励农民适度规模经营,引导农村闲置资源流转利用。
4. 加强组织领导。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调研报告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调研报告调研报告: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调研背景城乡差距一直是中国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本次调研旨在探索城乡融合发展的路径和模式,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二、调研目的1.了解当前城乡融合发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2.探究城乡融合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可行模式;3.提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建议。
三、调研方法1.实地考察:选择不同地区的城乡结合部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城乡发展的现状和问题;2.调研问卷:设计调研问卷,调查居民对城乡融合发展的看法和期望;3.专家访谈: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就城乡融合发展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四、调研结果1.城乡差距问题突出:调研显示,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资源等方面仍有较大的差距存在。
2.农村人口外流问题:大量农村劳动力外流到城市,导致农村人口减少,农村经济发展受限。
3.城乡产业结构差异:城市以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而农村以传统农业为主导,城乡之间缺乏良好的产业链接。
4.公共服务不均衡:农村缺乏优质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农民的基本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五、政策建议1.调整土地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和集约利用,提高农民土地收益和农村产业发展规模。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交通、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3.发展农村产业:引导农村发展特色产业和农村深加工业,实现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增收。
4.优化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孩子的接受教育的机会,改善农村医疗条件。
5.培育新型农民:通过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培养一批适应城市化进程的新型农民,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城乡融合发展。
六、总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需要全面调整政策,加大投入力度。
通过调整土地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农村产业、优化教育和医疗资源配置以及培育新型农民等措施,能够有效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实现城乡共同繁荣。
关于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调研报告

值4 . 元 , 同 比增 长2 %,较 2 0 年 ( 03 亿 2亿 5 0 05 2. 9
元 )翻 了 一番 多 。突 出发 展 旅 游业 ,不 断 健 全 旅 游
产 业 服 务 体 系 。2 0 年 ,全 丰 旅 游 总 收 入 实 现 09 十会 79 亿 元 ,同 比增 长2 .%;旅 游 总 人 数 达 : 2 O .6 12  ̄ 1 万 J l 人 次 ,较 2 0 年 ( 2 .万 人 次 )增 长 7 %,年 均 增 05 121 2
力显 著 提 升 。实 施 了罗 夫 工 业 同 区基 础 设 施 建设 和
1 、经 济 持 续 快 速 发 展 ,打 牢 了 推 进 城 乡 一 体 化 发 展 的 经 济 基 础 。2 0 年 ,全 市 生 产 总 值 实 现 09 4 . 亿 元 , 同 比 增 长 1 .%,较 2 0年 ( 98 亿 04 9 53 05 1. 4
■■■ 德 翳 麟
一
毽鼹 题 舶
l
口 刘 宏伟 赵 红 涛 刘江红
、
华 阴市 城 乡统 筹发 展的基 础和条 件
市 文 化 公 园 、 引水 进 程 和 城 市 道 路 完 善 工 程 , 中心 城 区骨 架 不 断 拉 大 ,面积 迅 速 扩 张 。实 施 了华 山论 坛 生态 广场 、西 线 索 道 及 瓮 峪 旅 游 进 山公 路 、华 山 自然 与 文化 遗 产 地 保 护 等 项 日 ,华 麓 景 区 的承 载 能
了 66 .%、1 .%和 l .c ̄ 年 均 增 长 , 三 次 产 业 结 52 52/ J c 构 逐 步 演 进 到785 :92 .:33 . .基 本 呈 现 了一 产 稳 定 发 展 、二 三 产 业 突 飞猛 进 的 良好 态 势 。 3 加 快 “ 区” “ 镇 ” 建 设 。构 建 推 进 城 、 三 四 乡 一体 化 发 展 的 引擎 。 加 快 “ 区 、景 区 、园 区 ” 城
浅议推进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的实践探索

浅议推进城乡一体化住户调查工作的实践探索城乡一体化工作是我国向现代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何谓“城乡一体化”?简言之,就是将我国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乡村居民作为一个统一整体进行发展规划,再由政府通过统一设计与部署未来发展方向。
它是我国优化传统城乡生产模式的新路径,通过政府统一进行体制优化与相关政策制定,最终达到城乡在规划建设方面、产业发展方向方面、市场信息共享方面、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等方面进行社会事业发展一体化的目标。
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政策平等、相关产业资源优势发展上的互补。
保证无论城市居民还是乡村居民都可在待遇福利上的实现平等,在享受权利方面具有一致性,进而使得乡村居民与城镇居民可享受同等的现代化文明,促进城乡在经济建设与精神文明方面都可实现等同可持续发展的共性。
这种模式是现代化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表现,也是人们改善生产生活方式与居住形式的动态性变化过程。
是将城乡人口、技术、资源及相关资本金进行相互融合的结果,成为彼此间互为市场、互相服务的有机体,最终达到城乡间在经济、文化、生态环境及相关政策与制度的制定与落实相互协调、统一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下面以山东烟台福山城乡一体化工作的开展为例说明其重要性。
一、城乡一体化实施方向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的全面实施,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历史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
二元结构的根本是户籍制度,由此导致城乡在就业、医疗、养老保险、粮食供给、住房、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多方面的存在巨大差距,也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阻碍。
若要推行城乡一体化建设,就必须要扫除这个障碍,以创新户籍制度为突破点,构建新型城乡一体化格局。
(一)户籍制度方面。
我国传统户籍制度的主要功能,第一是引导人口流动的功能,第二是实现社会福利分配功能,第三是社会管理服务功能。
沙湾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报告

2 2 7 户, 新建农村抗震安居房 2 2 0 3 户。同时加大保
障性住 房建 设力 度 , 仅2 0 1 3 年 就建成 廉租 房 3 5 0
套、 农村抗震安居房 1 . 9 万套 。启动干部职工集资 房建 设 工 程 , 解 决 了干 部 职工 住 房 问题 。近 几 年 , 通过 “ 安居 富民” 、 “ 定居兴牧 ” , 干部 集 资 房 等 的建
1 . 加 大 了城 乡基 础 设施 建 设 。 “ 十 五” 以来 , 沙 湾 县加 大 了城 乡交 通 网络建 设 力 度 , 十 五 个 乡镇 场 实
现了道路 的黑色化 , 完成 了县城建设路 、 金融路 、 世 纪路 等 3 0 多 条道 路 的改 造 和配 套绿 化 工作 ; 组 织 实
城 乡发展一体 化是指城乡之 间通过生产要 素 自由流动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 , 以城带乡 , 以乡促 城, 城 乡互动互促 , 实现城乡经济社会 持续 协调发 展 的 过 程 。实 现 城 乡一 体 化 对 破 解 城 乡 二元 经 济 结构 , 推进城 乡新型工业化 、 新型城镇化 、 农业产业 化发展 , 构建和谐 社会 , 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有 重要 的作用 。 “ 十五” 以来 , 新 疆 沙 湾 县 坚 持 以科 学 发展 观为指导 , 加大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 , 促进 了城乡
大统筹城 乡发展 的力度 , 促进 了城乡共 同繁荣 。
关键词 :沙湾县 统筹城 乡一体化 发展 基本做法 主要成效 问题 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 F 1 2 7 . 4 5 文献标识码 : A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4 6 4 1 . 2 0 1 3 . 0 6 . 2 7
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建设调研报告一、引言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旨在实现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资源的共享和社会的均衡发展。
本文对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调研,旨在深入了解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
通过这些方法,我们对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了解。
三、现状分析1. 城乡发展差距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仍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城市地区经济发展迅速,基础设施完善,而农村地区经济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不足。
这种差距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均衡,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存在明显差异。
2. 城乡资源互补性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是要实现城乡资源的互补性。
城市地区拥有较多的资金、技术和人才资源,而农村地区则拥有丰富的土地、水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通过合理利用和整合这些资源,可以实现城乡之间的互惠互利。
3. 城乡交通建设交通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
当前,我国城乡交通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农村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交通网络不畅通等。
因此,需要加大对农村交通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交通便利性,促进城乡间的人员和物资流动。
4. 城乡教育发展教育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方面。
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教育资源不足。
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农村居民的受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四、问题分析1. 资金问题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但目前我国农村地区的资金来源相对较少。
如何解决资金问题,成为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2. 政策问题城乡一体化建设涉及到多个政策的制定和落实,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协调。
但目前存在政策不协调、执行不到位等问题,制约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进程。
3. 人才问题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大量的专业人才支持,但当前我国农村地区缺乏高素质的人才。
如何解决人才问题,提高农村地区的人才储备,是当前城乡一体化建设面临的一个挑战。
大综合一体化调研报告

大综合一体化调研报告大综合一体化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大综合一体化也成为了一个热门的话题。
大综合一体化是指将各种设施、功能和服务融合到一个综合体中,以满足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大综合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一、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向受访者进行调查。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居民、商业机构和政府部门,涉及到大综合一体化的各个方面。
我们共发放了500份问卷,并成功回收了490份。
二、调研结果1. 大综合一体化的定义和特点在调查对象对大综合一体化的定义和特点方面,调查结果显示,95%的受访者认为大综合一体化是将各种设施、功能和服务集成到一个综合体中的理念,以提供便利和多样化的服务。
此外,受访者还强调了大综合一体化的特点,如集约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等。
2. 大综合一体化的应用领域在大综合一体化的应用领域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市民生活设施和城市管理领域是最常见的应用领域。
此外,商业和交通领域也是热门的应用领域。
3. 大综合一体化的发展现状在大综合一体化的发展现状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大综合一体化在一些大城市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如智慧城市建设、智能交通系统和智能停车系统等。
然而,在一些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大综合一体化的发展还相对滞后。
4. 大综合一体化的挑战和机遇在大综合一体化的挑战和机遇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普遍认为大综合一体化面临着技术难题、数据隐私和社会经济问题等挑战。
而机遇方面,受访者认为大综合一体化可以提供更便捷的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
三、调研结论本次调研的结果表明,大综合一体化是一个具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领域。
尽管在当前的发展中面临着一些挑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政府的支持,大综合一体化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大综合一体化的发展应该注重数据隐私保护和社会责任的履行。
在推动大综合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和企业应该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保护人们的数据安全和隐私。
“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

“城乡一体化”调查报告城乡一体化是指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融合发展,打破城乡二元分割,实现城乡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乡发展的均衡性。
本文将对城乡一体化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城乡一体化的现状目前,我国城乡一体化进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首先,政府加大了对农村的投入,推动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农村地区逐渐实现了市场化经营,农业产业和农村企业发展迅猛,农民增收的机会逐渐增多。
再者,城市企业和农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实现了一定程度的产业融合,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农民的收入。
此外,城市与农村之间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服务也有所改善。
二、城乡一体化存在的问题尽管城乡一体化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
首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村交通、供水、电力等设施建设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
其次,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产品质量和附加值较低,与城市市场需求脱节,影响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再者,城乡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服务不均衡,农村居民享受的服务与城市居民相比存在明显差距。
此外,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也有待进一步改善。
三、城乡一体化的建议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以下是几个建议。
首先,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改善农村交通、供水、电力等设施,提高农民的生活条件。
其次,加强农业科技拥军优属,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
再者,加大对农村社会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缩小城乡差距。
此外,建立健全农村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更好的福利待遇。
四、结论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
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投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服务质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实现城乡间的互利共赢。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良好环境,促进城乡居民共同分享发展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开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调研的通知
各县市区委、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委和市级国家机关各有关部门:为了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和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加快推进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根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决定由市委政策研究室牵头,市级有关部门和县市区参与,深入开展“加快推进咸阳城乡一体化”专题调研活动。
现将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调研目的
全面深入了解我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现状,深刻剖析目前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以党的十七届三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研究提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工作思路、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最终形成具有前瞻性、指导性、可操作性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总体规划和工作方案。
二、组织机构
经市委、市政府同意,成立城乡一体化调研活动领导小组。
组长:卫华市委副书记
副组长:陈俊锋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
严维佳市政府副市长
张宗平市委副市级咨询员
成员:郭立志市委副秘书长
杨劝林市政府副秘书长、市金融办主任
韩保锋市政府副秘书长
康秉陆市政府副秘书长
赵强社市委政策研究室主任
马建炜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
障局局长
张晓峰市发改委主任
何新来市财政局局长
韩渭云市公安局局长
张万春市民政局局长
沈毛平市科技局局长
宋加琦市国土资源局局长
冯望云市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局长
王靖市城建局局长
吴礼生市工信委主任
李陕学市交通运输局局长
卫西亭市环保局局长
韩风市商务局局长
季志林市农业局局长
惠存虎市林业局局长
王生江市水利局局长
张国兴市扶贫办主任
岳生锋市中小企业局局长
张存市教育局局长
方文旭市卫生局局长
刘鹏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局长
权展文市统计局局长
董军国家统计局咸阳调查队队长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委政策研究室,赵强社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具体负责城乡一体化调研组织协调工作。
三、调研任务分工
调研组的每个成员单位都要结合自身职能,以城乡一体化为方向,研究形成今后五年的发展规划,包括工作思路、目标、措施、对策建议等。
对于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有关职能部门还要牵头负责,深入调研,形成报告。
具体分工如下:
1、市委政策研究室负责总体调研报告撰写。
2、市住建局负责城乡一体化规划与建设问题调研:推进城乡规划一体化和基础设施一体化、加快城镇化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提交未来5年城乡一体化建设的规划方案。
协同单位: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环保局。
3、市国土资源局负责城乡一体化土地问题调研: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农民宅基地、承包地、林地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情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试点情况,推进土地征用制度改革,促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协同单位: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
4、市银监局负责城乡一体化金融问题调研: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培育农村新型金融组织,推进农村承包地、宅基地、住房抵押贷款,扩大农业政策性保险,推进骨干商业银行在农村扩点布网、增加信贷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协同单位:市金融办、市人行。
5、市农业局负责发展现代农业问题调研:农村土地流转、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协同单位: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国土资源局。
5、市中小企业局负责工业向园区集中问题调研:实施工业主导战略、建设县域工业园区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协调单位:市发改委、市工信委。
6、市商务局负责现代服务业发展问题调研:挖掘开发文化文物资源、发展壮大乡村旅游、文化休闲产业,加快农村市场流通体系建设,提升农村消费水平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协同单位:市文物旅游局、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7、市财政局负责城乡公共财政均等化问题调研: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升涉农支出总量与比重,设立统筹城乡发展专项预算,
增加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经费投入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协同单位:市民政局、市人社局、市住建局。
8、市水利局负责城乡水利建设一体化问题调研:骨干水源工程、农田水利设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9、市公安局负责城乡户籍一体化问题调研:推进农民转户进城,尤其是在城市出生的第二代农民工就地落户工作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协同单位:市人社局。
10、市人社局负责城乡就业和社会保障一体化问题调研:农民转移就业的信息、培训、维权等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新农保人群覆盖率和保障水平,实现城乡养老、医疗等社保制度衔接配套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协同单位:市教育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民政局。
11、市教育局负责城乡教育一体化问题调研: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农村公共幼儿园建设、农民工子女就近就学工作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协同单位:市财政局、市住建局、市公安局。
12、市委政法委负责创新城乡社会管理问题调研:完善村级民主自治机制,加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构建城乡一体社会治安体系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协同单位:市委基层办、市民政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信访局。
13、市环保局负责城乡生态环境保护建设问题调研:农村社
会环境管理常态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置规范化、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现状、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协同单位:市水利局、市林业局、市爱卫办。
14、市统计局负责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分析问题调研:我市与其它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分析对比,分析城乡一体化发展前景,提交今后我市经济发展的战略、措施、对策建议。
协同单位:国家统计局咸阳调查队。
15、市编办负责城乡一体化发展体制机制改革问题调研:推进相关职能部门工作重点向城乡并重转变,建立和完善城乡一体化行政体制和机构设置的问题、思路、规划和对策建议。
协同单位:市委政法委、市人大法制委。
16、由市委新农办牵头,农业、人社、林业、统计等部门负责,围绕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两年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开展专项调研,拿出工作思路、对策措施。
17、市扶贫办负责扶贫开发问题调研:未来10年实施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的现状、问题、工作思路和对策建议。
各县市区要参照市上调研课题,结合本地具体实际,同步组织开展城乡一体化发展调研,形成本区域的城乡一体化规划意见和实施方案,并向市上提出有关政策建议。
四、几点要求
1、加强领导。
市级各有关部门、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这次调研活动,主要领导亲自抓总,分管领导全盘负责,明确任务,落
实责任,确保调研活动取得实效。
2、明确时限。
3月底以前,各部门、各县市区都要将形成的调研报告和规划草案送交市委政策研究室。
3月5日前市上将召开专题会议听取各部门调研情况安排进展汇报。
3、保证质量。
各部门所提交的调研报告和规划意见都要有翔实的现实资料支撑、充足的政策理论依据,其中思路方向要符合长远趋势,目标任务要前瞻可行,工作措施要切实有力,语言文字要简明扼要。
联系电话: 33210173 33210136
电子邮箱:swxnb@
中共咸阳市委办公室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2年3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