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谷干湿程度
稻谷贮藏特性和方法

稻谷贮藏特性和方法一、贮藏条件1、稻谷:含水量12~14%。
2、仓具:高燥不易受潮;阴蔽低温,不发热;空气流通;结构坚固严密,以防鼠害。
二、稻谷的贮藏特性1、贮藏稳定性较好。
稻谷籽粒具有完整的稻壳保护,对虫、霉的危害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对湿、热等环境的变化具有一定的耐受力。
2、稻谷的后熟期短,易生芽。
一般籼稻无明显的后熟期,粳稻的后熟期仅有4周左右。
当稻谷含水量达到25%以上,只要温度适当,便能发芽。
因此,稻谷受雨淋、粮面结露、受潮,其含水量达到25%以上时,便能发芽。
3、稻谷容易陈化。
高温,会加速稻谷陈化,使脂肪酸值升高,发芽率下降,其中籼稻比粳稻稳定些,糯稻最差。
收贮后随着酶活性减弱,及稻米胶体脱水浓缩,吸水性降低,硬度增加,所以贮藏稳定性增强,对长期保管有利。
但在长期保管中,每经过一个高温季节,其种用品质和食用品质即逐年下降。
因此,稻谷贮藏要注意推陈贮新。
4、危害稻谷的害虫主要有玉米象、米象、谷蠢、麦蛾、赤拟谷盗和锯谷盗等。
每年春暖以后,约在4~5月害虫便开始繁殖危害,虫峰期发生在每年高温季节。
5、寄附在稻谷上的微生物绝大多数是中温、中生、好氧性微生物。
高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是由放线菌、细菌、酵母菌以及霉菌中的根霉、毛霉所引起,低水分的稻谷发热霉变则是由干生性的霉菌如灰绿曲霉群活动引起的。
三、稻谷的保管方法1、保证入库稻谷质量:一般籼稻谷水份在13%以下,粳稻谷在14%以下;杂质和不完善粒越少越好。
如入库稻谷水分大,杂质多,应分等储存,及时晾晒,并过筛或风选。
2、仓具消毒:稻谷入库时要做好仓库和器材的清洁消毒工作,清除病虫。
3、适时通风:新稻谷由于呼吸旺盛、粮温和水分较高,应适时通风,降温降水。
特别一到秋凉,粮堆内外温差大,更应加强通风,结合深翻粮面,散发粮堆湿热,以防结露。
4、低温密闭:充分利用冬季寒冷干燥的天气,进行通风,使粮温降低到10℃以下,水分降低到安全标准以内,在春季气温上升前进行压盖密闭,以便安全度夏。
稻谷干燥过程解析

稻谷干燥过程解析稻谷干燥过程解析稻谷干燥是稻谷加工的重要步骤之一,它的目的是通过降低稻谷的水分含量,提高稻谷的质量和保存期限。
下面我将逐步解析稻谷干燥的过程。
第一步是选择适当的干燥设备。
常用的稻谷干燥设备有晾晒场、风箱和干燥机。
晾晒场是最传统的干燥方法,将稻谷摊放在平坦的场地上,利用自然风力和阳光进行干燥。
风箱是一种通过风力将空气吹过稻谷的设备,它可以加快干燥速度。
干燥机则是一种高效的机械设备,通过热风将稻谷中的水分蒸发掉。
第二步是准备稻谷。
在干燥过程开始之前,需要将稻谷收割并清洁。
收割后的稻谷需要割离稻穗,并去除杂质和破损的谷粒。
只有干净的稻谷才能够有效地进行干燥。
第三步是干燥稻谷。
在晾晒场中,稻谷被摊放在地面上,通过自然风力和阳光进行干燥。
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通常需要数天到数周的时间才能完成。
在风箱中,稻谷被放置在通风孔上方,风箱通过风力将空气吹过稻谷,加快水分的蒸发。
而在干燥机中,稻谷被放置在机械设备中,通过热风的作用进行干燥。
干燥机的干燥速度通常比传统的晾晒场和风箱要快得多。
第四步是监控干燥过程。
无论使用何种干燥方法,都需要不断地监控稻谷的水分含量和干燥程度。
通过测量稻谷的水分含量,可以确定稻谷是否已经达到干燥的标准。
这可以使用水分计或其他测量设备进行。
第五步是结束干燥过程。
当稻谷的水分含量达到要求后,干燥过程就可以结束了。
干燥后的稻谷可以进行储存或加工,以便进一步利用。
总的来说,稻谷干燥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选择适当的干燥设备,准备好稻谷,进行干燥,并监控干燥过程的水分含量和干燥程度,最后结束干燥过程。
这些步骤的顺序和执行都对最终的干燥效果和稻谷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稻谷干燥时,需要仔细考虑每一个步骤,并确保其正确执行。
地理条件对水稻种植的影响

地理条件对水稻种植的影响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受到地理条件的影响非常大。
地理条件包括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对水稻的生长和产量都有着重要影响。
以下将分别说明这些地理条件对水稻种植的影响:一、气候对水稻种植的影响:1.温度:水稻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条件,一般来说,水稻生长适宜的温度范围为20-30摄氏度。
高温会影响水稻的花粉发育,导致减产或者死亡,而低温则会延缓生长,影响产量。
因此,适宜的温度是水稻生长的重要条件。
2.降水:水稻是一种水稻作物,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生长。
降水量过多或者过少都会影响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一般来说,水稻的生长需要每年约1000-2000毫米的降水。
3.光照:水稻是一种光合作用作物,光照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光照条件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4.湿度:水稻生长需要适宜的湿度条件,干湿适宜的湿度条件能够促进水稻的生长和开花结果。
二、土壤对水稻种植的影响:1.土壤质地:水稻适应能力强,可以生长在不同类型的土壤中,但对于不同类型的土壤,水稻的生长情况可能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土层深厚、肥力高、排水性好的黄壤是水稻的适宜生长土壤。
2.土壤酸碱度:水稻生长适宜的酸碱度范围为5.5-7.5,过酸或者过碱的土壤会影响水稻吸收养分,进而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3.土壤水分:水稻是一种水稻作物,需要充足的水分来维持生长。
土壤水分足够时,可以促进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反之,土壤缺水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三、地形对水稻种植的影响:1.海拔高度:水稻的生长适宜海拔范围为0-1000米,海拔高度过高或者过低都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2.坡度:水稻生长适宜的坡度范围为0-2度,适度的坡度能有利于土壤保水、排水和避免水土流失。
3.地形的起伏:平地是水稻生长的最佳生长环境,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相对来说,山地、丘陵地形的种植水稻的风险更大。
总的来说,地理条件对水稻种植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根据实际生长环境来制定适宜的种植措施,以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
晒稻谷正确方法

晒稻谷正确方法晒稻谷是农民在秋收季节收割完稻谷后,为了使稻谷干燥,便于储存和加工处理,通常选择在阳光下进行晾晒。
但是,在晒稻谷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天气不好、虫害侵害等,这些问题会影响稻谷的质量和数量。
因此,正确的晒稻谷方法非常重要,下面将介绍几个晒稻谷的正确方法。
一、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时间晒稻谷最好在晴朗的天气下进行,避免在雨天或浓雾天气进行,这样有可能造成稻谷发霉变质。
另外,晒稻谷也需要注意时间,最好选择早上9点到晚上4点之间进行,这个时间段既是太阳光最强烈的时候,也是温度最适合晒谷的时候。
二、选择合适的晾晒地点选择合适的晾晒地点也非常重要,一般来说,要选择光照充足、通风良好、干燥的地方进行晾晒。
地面最好是用水泥或石板铺设,这样可以避免土壤的潮湿渗透到稻谷中。
同时要注意距离高压线、交通道路等危险源的防范。
晾晒稻谷的摊晒方式也非常关键。
首先要将待晒稻谷装入袋子,然后将袋子平铺在平整的地面上,不要互相叠放,这样有可能导致稻谷堆积太多,通风不畅,而且还容易造成虫害侵袭。
通常,摊晒稻谷的宽度以1.5米为宜,长度以摊晒场地的大小为准。
此外,还要注意稻谷的密度,不要过于堆积或过于稀疏,稳定的状态才是最好的。
四、经常翻晒稻谷在晒稻谷的过程中,要经常翻晒稻谷,让稻谷充分晒干,避免重复叠放,这样可以让稻谷更快的干燥,减少虫害侵害的机会。
一般来说,翻晒稻谷的频率要根据天气情况和稻谷的湿度来确定,天气晴朗、稻谷湿度低的时候可以适当减少翻晒的次数。
五、及时收回稻谷在晒稻谷的过程中,要随时观察稻谷的状况,并随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由于天气变化、虫害侵袭等意外因素造成稻谷质量的下降。
另外,在稻谷的干燥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要及时收回稻谷,以免被阳光暴晒而影响质量。
六、注意稻谷包装在收回稻谷后,要及时进行包装,选择干燥通风的地方储藏。
包装时应注意密封好袋口,避免空气和水分进入。
同时,还要注意存储温度和湿度,温度不要太高,湿度不要太大,以防止霉变。
稻谷烘干标准

稻谷烘干标准
一、烘干温度
水稻烘干的烘干温度一般控制在45℃~55℃之间,过高的烘干温度可能会影响水稻的品质甚至损坏水稻。
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延长烘干时间,影响生产效率。
需要注重的是,烘干温度的调节应根据具体地区气候条件以及水稻的水分含量来进行。
二、烘干时间
水稻的烘干时间一般控制在6~8小时,但同样需要考虑具体情况。
如果水稻中的水分含量比较高,烘干时间会相应变长,需要加以调整。
同时,在烘干过程中需要不断检查水稻的状态,注意防止出现短时间内水分含量急剧下降的情况。
三、烘干湿度
烘干湿度是指水稻的水分含量,一般控制在12%~14%之间。
如果水分含量过高,水稻会变质,降低品质;如果水分含量过低,则可能会影响储存效果。
因此,在烘干过程中需要进行湿度检测,并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
需要注意的是,水稻烘干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的问题。
比如,在烘干时需要注意防灰尘、异物等杂质污染,同时还需要注重烘干机的维护保养等工作。
总之,在对水稻进行烘干的过程当中,需要注重整个过程的控制与管理,以确保水稻的烘干质量和安全。
第1页共1页。
三级稻谷水分标准

稻谷水分是指稻谷中所含的水分含量,通常以稻谷干物质中水分的重量占稻谷干物质总重量的百分比来表示。
稻谷水分的大小对稻谷的质量和储存期限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根据中国国家标准《稻谷》(GB/T 1355-2018),稻谷水分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1. 一等:稻谷水分在13.0%以下。
2. 二等:稻谷水分在1
3.0%至1
4.5%之间。
3. 三等:稻谷水分在1
4.5%以上。
其中,一等稻谷质量最优,储存期限最长,价格也最高。
二等稻谷质量次之,储存期限较长。
三等稻谷质量较差,储存期限较短,价格相对较低。
需要注意的是,稻谷水分的大小还会受到环境温度、湿度等因素的影响。
在收购、储存和加工稻谷时,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水分的检测和调整,以确保稻谷的质量和储存期限。
稻谷储藏

稻谷储藏稻谷在储藏期间,由于其本身呼吸作用以及微生物与害虫生命活动的综合影响,往往会发热、霉变、生芽,导致稻谷品质劣变,丧失生命力,造成重大损失。
储藏特性:稻谷具有完整的外壳,能缓和稻米吸湿,对虫霉有一定的抵抗力,所以在保管过程中,稻谷有较高的储藏稳定性。
在正常储藏条件下,稻谷的生活力,第一年很强,呼吸旺盛,一年以后,则逐渐减弱,变化较小,储藏稳定性相应增高。
故存放一年以后,稻谷储藏性即比较稳定。
稻谷的储藏具有三种明显的特性。
1)容易陈化,不耐高温,稻谷的胶体结构疏松,较大水分的稻谷对高温的抵抗力较弱,在强烈阳光下曝晒或在高温下烘干,都会增加爆腰率和变色率,降低食用品质和工艺品质。
水分为20%以上的高水分稻谷,如果进行高温快速干燥或干燥后又吸湿,都会导致米粒曝腰。
因此,潮湿稻谷最好进行自然干燥,如果采用人工加热烘干,就要注意控制加热温度、加热时间、烘干速度和水分变化,以免爆腰率升高,降低加工大米质量。
高温会促进稻谷脂肪酸增加,引起品质下降。
在35℃下储藏的各种水分的稻谷,脂肪酸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加工大米的等级也明显降低。
水分和温度越高,脂肪酸上升、品质下降就越明显。
但是,水分低的稻谷对高温却有较强的抵抗力。
2)容易发热、霉变、生芽新收获的稻谷,生理活性强,早中稻入库后粮堆内的积热难以散发,在一、"二周内上层粮温往往会突然上升,超过仓温10—15℃,出现发热现象,即使水分正常的稻谷,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稻谷发热的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稻谷水分大于安全水分,或者粮堆内温差较大引起水分转移,使稻谷水分增加到超过安全水分时,使灰绿曲霉首先生长,粮堆积累湿热,局限曲霉和青霉也随之大量繁殖,积累的湿热如不能及时散发,发热现象便开始出现。
第二阶段:当粮温升高至35—40℃,水分超过15—15."5%时,白曲霉迅速生长,稻谷水分和温度继续增加,黄曲霉菌也大量生长,促使稻谷变色并发生霉味。
晒稻谷的方法和技巧

晒稻谷的方法和技巧
晒稻谷通常需要选择适宜的天气和环境条件,下面是一些常用的
方法和技巧:
1. 选取晴朗的天气。
晴天干燥,适合晒稻谷。
如果天气阴沉多雨,不建议晒稻谷。
2. 挑选干燥的场地。
晒稻谷的场地要尽量避免阴湿的地方,选
择干燥通风的场地可以达到更好的晒谷效果。
3. 准备好晾晒的工具。
应该选用较长的竹竿,以便让稻谷离地
面更高,增加空气流通的面积,有利于稻谷干燥。
4. 初步风干。
将收割好的稻谷晒到大概七成干的程度,把稻谷
散开,放置在铁皮或者竹编的盆内,每天翻动几次,使其均匀受热。
5. 细致晒干。
在稻谷七八成干的情况下,再放在竹竿上细致地
晒干,不要将稻谷堆在一起,以免不易干燥。
要翻动晒谷架上的稻谷,使所有的谷实都能受到阳光照射,达到全面晒干的目的。
晒稻谷要注意防晒,避免阳光直射人体,同时还需定期检查稻谷
的干燥程度,防止过度晒干发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稻谷的干湿度多少为宜
因为碎米率的问题,很多人就对稻谷的干湿程度产生了疑问,不知道稻谷的干湿度多少为宜。
我们以杭州收货标准为例,18水分的粳稻谷秋季大太阳下晾晒3天到4天可以到14.5左右水分。
能够基本满足国标要求了。
如果不行的话,也可以利用机械通风,谷物冷却等手段继续降水分。
一般米厂储存的稻谷的湿度在10到14。
稻谷的干湿程度与收割时的天气有关,大太阳收割和下雨天收割差别很大,再有就是与晾晒期间的天气有关,海域晾晒方法有关,铺水泥地上晾晒与铺在塑料纸上晾晒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最好的方法就是铺在竹篾制成的方形垫上晒。
其次还与翻动的频率有关,根据太阳的强度,每隔一到两个小时就要去翻动一下,对快速晾干的帮助非常大。
总之,以堆在一起不回潮,不发霉为基本目标,大约翻动起来沙沙的响就差不多了。
湿度水分保持在10到14更适合储存,这储存的陈米现碾的碎米率偏高。
(河北农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