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2023年《曾国藩》读后感800字

2023年《曾国藩》读后感800字2023年《曾国藩》读后感800字1《曾国藩家书》收集、整理了曾国藩和祖父母、父母、兄弟之间信件往来的精华部分,书中通过教导读书、研究学问、修身、立志、坚持……等方面,让我们在他平淡的家事中看到了曾国藩的“真”,从而对曾国藩有了更深一层地了解。
读其家书,我是深深地受教了。
中国自古就有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之说,但要想真正做到这“三不朽”却不是件易事,而曾国藩用他的实际行动像我们述说了。
然而要做到这那该需要多大的决心,多大的毅力啊!在我看来,曾国藩是一个好哥哥,也是个孝顺的儿子。
他总是告诫弟弟们要好好读书,认真研究学问。
他认为自己能够帮助父母亲教育好弟弟们是一件尽孝道的事情,也就尽心教导弟弟们。
遇到问题时,他总能够先从自身找错,反省自己的缺陷。
在与兄弟间发生矛盾时,他感到很难过,但却不会意气用事去追究对方的过错,而是冷静处理,仔细维护兄弟之间的感情。
“兄友”在他身上充分体现。
他曾对其弟说,“凡兄弟有不是处,必须明言,万不可蓄疑问。
如我有不是,弟当明诤婉讽。
我若不听,弟当写信禀告堂上。
”我觉得就是要这样子的。
家人之间有什么问题就应该打开天窗说亮话,有什么都说出来。
如果有问题而不说,一味地埋藏在心里,那又有谁会知道呢?这样只会让之间的矛盾更加的尖锐,一旦矛盾激发,只会让彼此收到的伤害更大更深。
在其家书中,我们看到了曾国藩对长辈的尊敬。
凡有什么都会先跟长辈商量或告诉长辈一声,而不是自作主张,不理会他人的感受,只求自己舒服。
遇事就应该有商有量,这样才有助于事情更好的解决。
曾国藩的父亲曾在书中对其弟说过,“境遇难得,光阴不再”。
是啊,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人的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够成为一家人是极其不易的,能够成为和睦家庭中的一员,有人关心,有人呵护就更加不易了,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苦苦追求的东西,一直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一直以为是理所当然,不懂珍惜,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读书报告:《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读书报告一、书名:《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二、作者简介张宏杰,作家,学者。
1972年生于辽宁,东北财经大学经济学学士,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
就职于渤海大学中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所。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著有《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人的性格历程》《乾隆皇帝的十张面孔》等。
有多部作品在韩国及港台出版。
三、本书目录自序从细节中发现的曾国藩第一编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猾”第一章曾国藩一生的五次耻辱一、秀才考试被考官公开批责二、“画图甚陋”遭同事讥笑三、批评皇帝与被“京师权贵唾骂”四、在长沙“打脱牙和血吞”五、曾国藩的江西之困第二章既生左何生曾:曾左一生恩怨考一、“笨鸟”与天才二、第一次断交三、“涤帅与我,情意郛洽之至”四、“绝无良心科第二名”五、最后的交集第三章曾国藩是如何“脱胎换骨”的、三十岁前是庸人二、“脱胎换骨”第二编左侧面:曾国藩的收入和支出第四章京官曾国藩的经济生活一、一中进士5身价百倍二、翰林曾国藩的“窘”生活第五章“不要钱”的“大帅”—最清廉的统帅二、曾国荃到底赚了多少钱第六章既清又浊的总督生涯一、总督的“养廉银”与“陋规”二、大清二百年无此总督衙门三、曾国藩的遗产第三编右侧面:迷信和天命第七章曾国藩的风水、相面、算卦和天命一、从信风水到信天命二、精通相面,粗通算卦三、曾国藩从神秘文化中得到了什么第八章曾国藩的笨拙与精明一、智商不过中等二、与众不同的“笨拙”,成就非同一般的精明四、精彩论点摘抄1'中国历史流传最广的思维方式是喜欢从整体上、宏观上把握一切,却缺乏严密细致的推理过程。
比如:儒家学说就认为'一个人如果做好道德修炼,则处理世间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这显然是非理性的。
——张宏杰《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这段话深得我心,我很不喜欢某些总写心灵鸡汤类句子的,总是空口安慰或愚惑人们要看淡放下,才能得到幸福快乐之类。
因为真的只有虚幻的自欺而已,并无理性逻辑。
人生挫折、爱情烦恼等等并非看淡放下即可消亡或解决,还是得去做实际行动。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换做一般人,也许就很识趣地闭嘴了,曾国藩偏不,他不但要说,还要使劲儿说。
他公然上书给咸丰皇帝挑毛病,说他“小事精明,大事糊涂"、"不求实际"、"言而无信".这根本就是no zuo no die的节奏啊!好吧,曾国藩如愿以偿地被嫌弃了,皇帝把他的折子直接进废纸篓,这个人也就雪藏了。
渴望做大事的曾国藩只好寻了个外差,离开北京。
这也是他训练湘军的开始。
到了地方,曾国藩并没有吸取教训,而是用他的no zuo no die的节奏继续得罪人。
他不尊重过行政程序,视地方官员如无物,毫不顾忌人家的面子。
官僚体制内最可怕的就是帕金森症候,谁都讨厌有个能干的人搅乱秩序。
你可以当好官,但是你不能妨碍我们当懒官。
曾国藩得罪了这些养尊处优的地方要员,无数次被人穿小鞋。
另外,练兵就得用钱。
那时候湖南的八旗兵甚至有兼职做理发师、修鞋匠的,就因为军人工资太低了。
曾国藩练兵舍得给钱,高薪。
可是高薪出自哪里呢,去哪里筹钱呢?曾国藩又造船又招兵的,四处想办法筹钱,惹得地方大员眼红。
好哇,你搜刮民脂民膏,我们也上!就这样,曾国藩一番好事儿又办了坏事儿,引得人神共愤,被人告状告到了咸丰那里。
皇帝更不待见他了,找了个借口,把他从京二品降到三品。
为什么曾国藩吃了败仗恨不得跳水自杀?他被逼的!他就想踏踏实实做点儿实事儿,可惜他不懂为官之道,做人太直太楞!他的情商远没有财商高。
至于后来他是如何成为封疆大吏的,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书,我不赘述。
比起后来那些"慎独"、"隐忍"、"内圣外王"的成型理论,我更喜欢探求曾国藩形成这些理论的过程。
他当年是那样一个愣头青,竟然能够打磨掉身上的利刺,成为一个"牙齿打掉或血吞"的忍者神龟。
凡成大事者,忍字心间绕,自控能力必须一等一地强。
曾国藩强到什么程度?他几乎每天都要写日记,剖析自己的每一件小事,真真做到"三省".张宏杰在书里记录了一个小段子,说曾国藩恨自己"好色".多看了美女几眼,就要在日记里骂自己"大无礼"、"直不是人,耻心丧尽";中午闲来无事不想看书,跟媳妇嘿咻了一下,竟然也要在日记里骂自己"真禽兽矣".那些一看日剧就熬通宵、一打游戏就收不住手的潘磕信们,你们还好意思说命苦只能赖政府吗?考验人的,除了困境,还有顺境。
2023年《曾国藩》读后感

2023年《曾国藩》读后感2023年《曾国藩》读后感1读《曾国藩家书》,从第一封家书开始,笔者就被书里浓浓的亲情味所感染。
随着阅读的深入,这位被誉为“清朝第一中兴名将”的形象在笔者心里彻底被改变了。
一封封看似聊着居家艰难的家书,字里行间蕴含的是对祖父母、父母、兄弟、妻儿、亲朋好友的浓浓的挂念、敬重、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郁亲情。
看的笔者都想让时光倒退几十年,重新回到仅靠书信联系的时代。
如今人们,就应说是赶上了好时光。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无论多远,都好像在咫尺之间,都能够透过电话、信息、微信、网络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
电子通讯技术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现代人能够说已经告别了原始的信纸、信封。
但是,无论如何方便快捷,总觉得少了一点感觉。
读着《曾国藩家书》,不由自主的就想起了十几年前自己写信读信的情景。
那一封封透着墨香和纸香味的信,读起来,感觉特亲切特温馨,信中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活灵活现,都栩栩如生,仿佛寄信者就坐在自己身旁。
读着亲朋好友的来信,感受到的是寄信者那份浓浓的亲情友情。
如今,无论是接电话还是看信息,总觉得少了一点韵味和感觉。
2023年《曾国藩》读后感2读完《曾国藩》意犹未尽,读到后面恋恋不舍,不舍把他读完,这本书唐浩明写的《曾国藩》是本很值得读的书,接下来浅显总结一下本书和对自身的思索。
曾国藩终其一生都在不断严格要求自己,体察人才,知人善用,注重修身一直以来都心存善念,当败太平军时很多人劝他反他首先想到的继续的战争带来的杀戮,一心想结束战争还百姓安宁。
但为湘军统帅和游走于官场中的他却又心狠手辣,为达到某种目的不惜杀害无辜之人。
但还是理解这位一代伟人,因为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我们要站在当时的时代背景及大环境下去作出思考,说到底曾国藩也是凡人,正所谓“慈不掌兵,情不立事,义不理财,善不为官。
心不狠不足矣做湘君统帅,不虚伪,没有心机城府不足矣在腐败的官场立足。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04
长沙“打脱牙活 血吞”
曾剃头:就地正法、乱棍打死、 收押
05
江西之困,“积 泪涨江”
正面-从愤青 到“老奸巨猾”
用笨人:选士人, 领山农
A
做笨事:结硬寨, 打呆仗
B
正面-从愤青 到“老奸巨猾”
精神易乏, 身体不佳
劳累过度, 又添疾病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尚强力勤, 养生克己
曾国藩如何脱胎换骨
01
在个人生活上,只有一项,曾国藩舍得花 钱,那就是买书。在给曾纪泽的信中,接 “余将来不积银钱留与儿孙”的下一句是 “惟书籍尚思买尔”。
03
02
三十岁是曾国藩一生中最重要的分水岭。 曾国藩之于后人最大的意义是,他以自己 的实践证明,一个中人,通过“陶冶变 化”,可以成为超人。
04
与众不同的“笨拙”精神,成就了曾国藩 的浑厚、开阔、无所不包。实事求是的思 维方式,使他的思维保持流动、敏锐、积 极的状态。
感谢聆听
“笨拙”精神,成就“精明” 勤、拙、恒
04 细节
曾国藩
01 国之藩篱 03 五勤 05 家书
02 养活一团春意思,
撑起两根穷骨头
04 著作
06 官运
曾国藩
选人标准
身勤 眼勤 手勤 口勤 心勤
曾国藩
五勤
2000W字
曾国藩
著作
1459封
曾国藩
家书
十年七迁
曾国藩
官运
曾国藩
选人标准
有操守、没官气、多条理、少大言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
演讲人
2021-10-08
目录
01. 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猾” 02. 左侧面-收入和支出 03. 右侧面-迷信和天命 04. 细节 05. 精彩摘抄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全四册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这是《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全四册》的读书笔记,暂无该书作者的介绍。
谢谢观看
精彩摘录
“盛世创业垂统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末世扶危救难之英雄,以心 力劳苦为第一义。”
精彩摘录
这句话是曾国藩对不同时代英雄的评价。他认为,在盛世时期,要想成为开 国之君或立下不世之功的英雄,首先要有开阔的胸怀和豁达的性情;而在末世时 期,要想挽救危局、拯救苍生,则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无尽的劳苦。这句话提 醒我们,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英雄的定义和标准也会有所不同。
目录分析
目录中的各级标题层次分明、逻辑清晰。作者根据曾国藩的人生轨迹和思想 发展,将其分为不同的阶段和方面,每个阶段和方面下又细分出具体的章节。这 种层级式的结构使得全书内容条理清晰、易于理解,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把握曾国 藩的复杂形象。
目录分析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全四册》的目录设计体现了作者的匠心独运和深厚 的学术功底。它不仅为读者提供了清晰的阅读指引,而且通过富有吸引力的标题 和层次分明的结构,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曾国藩的复杂形象和深远影响。
目录分析
在每个章节的标题中,作者运用了生动形象的词汇来描绘曾国藩的性格特点 和人生经历。例如,“磨砺与崛起:从农家子弟到翰林院学士”、“决战与命运: 平定太平天国的历程”、“识人与用人:打造湘军集团的秘诀”、“修身与齐家: 家书中的心灵世界”等等。这些标题不仅概括了每个章节的核心内容,而且通过 语言的艺术性,引发读者的好奇心和阅读欲望。
在如今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我们往往容易忽视持之以恒的努力,而过于追 求短期效益。通过曾国藩的故事,我明白了勤奋和坚持对于一个人的成功是多么 重要。
阅读感受
曾国藩的谦逊和自省也是我非常欣赏的品质。他并不因为自己的成就而自傲, 反而始终保持着一种虚怀若谷的态度,不断反思自己的不足,并从他人的成功经 验中汲取养分。在当今社会,很多人一旦取得一些成就便开始自满自大,不再愿 意听取他人的意见,这无疑限制了他们的进一步发展和成长。曾国藩的故事提醒 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都应该保持一颗谦逊的心,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 并始终保持学习的态度。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2

目录分析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2》是一本引人入胜的读物,作者张宏杰通过精心的 组织和描绘,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全面而立体的曾国藩形象。这本书的目录设计, 更是这本书的精髓所在,它以曾国藩的一生为主线,将他的生活、工作和思想精 心编排,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传奇一生。
这本书的目录设计的非常有逻辑性。它以曾国藩的一生为主线,从他的出生 到去世,从他的童年到成年,从他的性格特点到他的成就,都进行了详细的叙述。 这样的设计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看到曾国藩的一生经历,以及他在不 同阶段的思想变化。这样的设计方式,不仅增强了读物的连贯性和可读性,也使 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曾国藩的一生。
曾国藩对自我约束的严格程度让人惊叹。他的日课不仅包括了学习,也包括 了自我反省。他甚至会因为多参加了一顿饭局、少看了一本书或者多看了其他姑 娘一眼而进行自我批评。这种严格的自我要求和对道德的追求,使我想到了一个 成功的人应该具备的素质:不断学习、持续进步,同时严于律己、不满足现状。
书中描述了曾国藩在长沙组建湘军时遭遇的困难,他面对兵痞的威胁,却能 忍辱负重,坚持不懈。这让我看到了一个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面貌。挫折 并没有打败他,反而成为了他成功路上的奠基石。这种愈挫愈勇、百折不挠的精 神是我们在面对困难时应该学习的。
这本书的目录设计的非常有深度。它不仅简单地描述了曾国藩的一生经历, 还深入地探讨了他的性格特点、思想变化和成就。例如,在“长沙之辱”这一章 节中,作者详细地描述了曾国藩在长沙受辱的经历,以及他在这段经历中的思想 变化。这样的设计方式,使得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曾国藩的内心世界,以及 他在困难面前的坚韧和毅力。
再者,书中对曾国藩的为人处事也给了我很大的启示。他虽然清廉,但并不 古板,他知道如何灵活变通。他明白至刚者实为弱者,强者能做到含蓄包容之人。 他公私分明,决不将公款收入腰包。他做事重效果,轻虚名。这些都是我们在生 活和工作中可以借鉴的智慧。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服务,优质的文档,谢谢阅读/双击去除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读后感(一)文/李菲张宏杰是一位学者型作家,他的这本书在普通的传记叙事之外也带着一定的学术感觉。
作为一本研究曾国藩的专著,本书内容丰富、体系严密。
尽管部分章节有凑字数和重复之嫌,但瑕不掩瑜。
本书体系上分三个部分。
正面:从"愤青"到"老奸巨猾",这部分实际上就是对曾文正一生的概述,读完这部分,对曾的生平就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左侧面:一生收入和支出,这部分是全书最学术的地方,补了历史研究的一块空白。
作者通过讲述和计算曾公在不同阶段的收入与支出侧面反映了晚晴政府的财政状况和弊端,以及朝廷内外腐化成风的现实,以小见大;右侧面:迷信和天命。
如果前面两部分让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个立体化的曾国藩的话,那么这一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栩栩如生、有血有肉有个性的曾文正。
岁月让人从批判走向建设,也让曾公从"轻狂"走向了"成熟".这个成熟,自然有些讽刺之意。
作者说:真实的曾国藩,远比那个"永远正确"的"圣人"可爱。
曾国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或军事家、思想家,他首先是一个人……一个生活在尘世中,挣扎、纠结、冲突和矛盾的人,一个既有灵魂又有体温的人。
的确,六十二年的人生旅程折射了当时半个多世纪的社会现实:朝廷垂垂不如当年,满朝文武只知自保或苟且或依然不知所谓的穷究理学,京城内外腐化不堪,外有列强欺凌,内有太平作乱……乱世如此,偶尔出现的个别心怀天下的人也"前仆后继"的被当时的黑暗"规则"侵蚀、腐化。
仅仅少数人在实现自己抱负之时也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初衷:林则徐一生自诩清廉不阿,然而任巡抚期间也曾大量收受"陋规"银子;曾文正常言自己"不靠当官发财",然而也在不断行贿,甚至纵然过属下公开贪污……这些丑相原因何在?源于制度的阴谋与懒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史上著名的洋枪队队长、英国人戈登,这样描述他看到的曾国藩,“中等个子,身材肥胖,脸上皱纹密布,脸色阴沉,目光迟钝,举止行动表现出优柔寡断的样子”。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的作者张宏杰总结为,“眼中乏精干之气,面上无果决之容。
”这个人资质平平,用的都是拙笨的功夫,也做了不少事倍功半的事情。
但,在晚清的时代大变局之中,为什么他能够脱颖而出?《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一书,回答了这个问题。
曾国藩长的一生,完成了一个儒生的最高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他近乎完美的贯彻了那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言:高潮时做事,低潮时读书。
这也许是命运的安排,但命运也只青睐有准备的头脑,张宏杰粉丝对偶像的笔触,详细的剖析了曾从一个见识浅薄、倨傲自大、夸夸其谈的愤青到一个“完人”的蜕变和修炼过程,让我们得以见识榜样的力量。
我理解张宏杰写这本书,就是让大家知道,一个天资中等(甚至有点偏低)出身于寒微的山沟沟里,没有朋友人脉,没有名师指点,高人提携的如大部分人一样普普通通的人,如何在那样一个充满了尔虞我诈官场潜规则的时代里,取得了个人的巨大成功,取得了巨大的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同时又拯国家于危难,为后世垂范千古。
一个人出生在这世上,到了二,三十岁,资质与性格几本已经成型。
同时,这个阶段的人的自我认识也开始深入,发现自己的局限,然后进行二次成长。
难度相当之大,秉性已成,需要超强的自制力。
还有相当一部分的人可能一辈子都延续着他从小被环境塑成的性格而没有改变。
曾国藩的自我修炼之路,给了我们很好的参考。
初入官场的曾国藩给自己总结的缺点有三:
一是心性浮躁,坐不住;体现在喜爱交际,看热闹,给自己定下的日课总以种种理由推脱而不执行。
二是为人傲慢,修养不佳;曾在家为父守孝期间反省了自己在官场处处碰壁的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不光对同僚如此,对皇帝都是如此,才有那道差点引来杀身之祸的《敬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
三是“伪,谓对人能作几副面孔也”。
1、活到老学到老。
曾国藩戎马生涯不忘看书习字!
2、视钱财如粪土。
在这个一切向钱看的时代能具有这样一种气魄,会让人洒脱很多。
2、做事不可莽撞,多思考,多包容。
一佩服他而立之年,始发宏愿,立下“学作圣人”之志,并终其一生,做到了“勤”与“恒”
二佩服他大起大落,终耐住了困顿与烦恼,从青年愤青般刚烈走向智者的刚柔并济,“去忿欲而存倔强”。
三佩服他凭一中人之资,穷时不堕于不黑不白的平庸“诸老”之间,向理学信徒学习,志作圣人;达且能自承“愚拙”,不自傲,重实践;直至晚年,世事不尽如人意,仍坚持认为人想要有所建树,必须从不妄求人知开始。
“但问耕耘,莫问收获”。
尽人事,余下的,且听天命。
如同作者张宏杰所说,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如果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立志自拔于流俗,即使个性偏执,也可以达到王阳明所说的“变换气质”,扩展心胸,纯净气质,不矜不伐。
钱穆说,“其气象之宏大,包蕴之宏丰”,“平正通达,宽宏博识,”非时人所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