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母猪活动量增加对母性行为、胎儿生长、脐带血流量和分娩特点的影响

合集下载

母猪产程长的原因和危害以及缩短产程的方法

母猪产程长的原因和危害以及缩短产程的方法

母猪产程长的原因和危害以及缩短产程的方法母猪的正常产程一般在3-4h以内,超过5h就容易造成死胎。

然而,我国许多猪场都存在母猪产程较长的问题,往往平均产程在5-8h左右甚至更长。

今天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母猪产程长的原因和危害,以及如何缩短产程。

母猪产程长的原因1、胎次的影响。

头胎母猪一般骨盆韧带不能有效松弛,造成产道狭窄,产程过长甚至难产,有的猪场为了使后备母猪尽快开产,母猪生殖系统还未充分发育就进行配种,也容易造成难产;7胎以上的经产母猪在产仔后期因为腹腔容积偏大,子宫和腹肌收缩无力等原因容易造成难产。

2、品种的影响。

现代瘦肉型母猪在选育过程中过于注重体型和瘦肉率,忽略了母猪繁殖性能的需要,特别是后驱肌肉比较发达的母猪品种容易出现产程较长的现象。

3、缺乏运动。

为了根据母猪膘型(P2背膘厚度)精确化定量饲养,规模化猪场大都选择使用定位栏饲养妊娠母猪,导致母猪长期缺乏运动,体质下降,分娩时肌肉收缩无力。

4、饲料营养因素。

有的猪场在母猪妊娠期没有很好的分配饲料的增减,导致母猪内脏周围大量脂肪沉积而过肥,压迫产道,使产程延长。

另外母猪饲料中钙离子的添加比例不足,导致分娩过程中没有足够的钙离子给肌肉收缩供能。

5、应激因素。

夏季热应激使母猪通过呼吸散热消耗大量钙离子和能量,导致分娩过程中的钙离子不足;个别母猪分娩过程中精神紧张,稍微有异常响动就可能停止分娩,延长产程。

6、疾病因素。

有的母猪产前发烧,食欲下降或长期不采食饲料,分娩时子宫收缩无力;有的母猪感染繁殖障碍性疾病如乙脑、细小病毒、伪狂犬、蓝耳病等出现死胎、木乃伊胎,分娩时子宫得不到有效刺激也会出现产程延长。

产程延长的危害1、死胎增加。

位于产道后部的仔猪往往在离开产道之前脐带就已经断裂,如果产程过长,不能及时产出,就会造成窒息死亡,增加死胎数量。

2、产后恢复慢。

母猪产程长,子宫平滑肌和其他与分娩相关的肌肉(如腹肌)长时间剧烈收缩,身体损耗大,并产生大量的肌酸,导致母猪产后恢复缓慢。

畜牧学概论复习资料

畜牧学概论复习资料

畜牧学概论复习资料名词解释1、胴体重:屠宰后去头、蹄、尾及内脏,保留板油和肾脏的躯体分量为胴体重。

2、屠宰率:指胴体重占屠宰前体重的百分率。

屠宰率(%) = (胴体重÷宰前重) ×100%。

3、背膘厚(back fat thickness):宰后胴体背中线肩部最厚处、胸腰椎结合处和腰荐椎结合处三点膘厚的平均值为平均背膘厚。

4、日增重= (结束重-起始重) /育肥天数5、饲料转化率:也称耗料增重比或者增重耗料比。

饲料转化率=育肥期饲料消耗量 /(结束重—起始重)。

6、全进—全出 (养猪生产):在同一时间内将同一辈子长发育或者繁殖阶段的工艺猪群,全部从一种猪舍转至另一种猪舍。

7、反刍:动物采食的饲料在瘤胃内被浸润和软化,约经 0.5-1.0 小时后又被逆呕回口腔内,再子细咀嚼后咽下,这个过程称为反刍。

一、养猪生产1、哪些因素影响年产胎次?妊娠期、哺乳期、配种间隔期2、畜牧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畜牧生产和种植业的关系 a、农业生产体系:植物农业+动物农业 b、二者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两个部门。

(2) 改善国民膳食结构,提高健康水平。

(3) 为工业提供原料,促进出口创汇 a、带动食品加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b、促进外贸事业的发展。

3、猪的生物学特性:(1) 性成熟早,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 (2)饲养周期短,生长速度快,积脂力强 (3)食性广,饲料报酬高 (4)屠宰率高,产肉性能高,肉脂品质好 (5) 猪的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 (6) 小猪怕冷,大猪怕热 (7) 定居漫游,喜清洁,易调教,群居位次明显。

4、提高肉猪生产力的技术措施(1)选择优良的品种和杂交的组合(2)适宜的营养水平和饲喂方法(3)提供适宜的环境温度(4)加强肉猪的管理技术。

5、猪的行为习性:采食行为、排泄行为、群居行为、争斗行为、性行为、母性行为、活动与睡眠、探索行为、异常行为、后效行为。

6、种公猪的饲养管理:(1)单圈饲养(2)加强运动(3)定期称重(4)刷试和修蹄(5)定期检查精液品质(6)夏季防暑降温(7)保证营养需要(8)定时定量饲喂(9)控制喂料量。

母猪生产力和妊娠期营养对仔猪出生前后生长的影响

母猪生产力和妊娠期营养对仔猪出生前后生长的影响

母猪生产力和妊娠期营养对仔猪出生前后生长的影响1、宫内拥挤极其重要仔猪初生重低的至关重要原因有2个:宫内拥挤和宫内发育迟缓,宫内发育迟缓的定义为哺乳动物妊娠期胎儿或胎儿器官生长发育受到损害。

胎儿在子宫内所的生长发育乳腺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它受到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影响胎盘大小和胎盘功能、胎盘血流量、养分转运效率、胎儿对养分的利用率、激素和代谢平衡。

胎儿发生变化营养和内分泌状况的改变会引起发育的变化、结构和生理代谢的变化,同时影响胎儿出生后的生长速度。

影响胎儿发育的主要因素在于遗传、血管发生、自身免疫和传染病原,次要因素为养分供应不足。

营养不良导致宫内发育迟缓(IUGR)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影响血液运输效率的物质NO的合成,另一个重要因素则是多胺的合成,它可影响胎盘拉斯科DNA和蛋白质的合成。

在大鼠上的试验研究表明抑制NO合成酶会引起IUGR。

Wu等(2004)认为母体营养状况影响胎儿生长发育,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可消减基因表达。

营养可通过影响胎儿释放出基因表达使胎儿载具产生永久的变化。

表观遗传效应机制包括了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

CpG岛甲基化会影响碱基等位基因的构型,同时DNA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还可能影响氨基酸和营养的利用率。

在老鼠上的研究发现氨基酸的缺乏会影响DNA甲基化过程,从而减少某些对胎盘发育关键的基因表达。

在动物界中,胎儿营养不良是普通存在缺少的现象。

IUGR发生的关键阶段在于胚胎附植阶段和胎儿快速发育阶段。

NO和多胺对于血管发生和发育关键所在起关键调节作用,精氨酸是NO和多胺合成的底物,Ishida等(2002)研究发现精氨酸对于胎儿的发育至关重要,精氨酸缺乏会阻碍胎儿发育,并提高围产期胎儿死亡率。

叶酸、维生素A、铁、锌、镁等主要重要养分对于胎儿发育也有重要影响,充分满足机体对这些关键养分的需要可促进胎儿的发育,脂类和退化碳水化合物对胎儿的发育也有非常突出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母猪妊娠期和仔猪保育阶段日粮富含ω-3长链脂肪酸对胎儿和仔猪的生长发育上均儿童期是有利的。

【大学考试资料】-畜牧学概论复习笔记

【大学考试资料】-畜牧学概论复习笔记
14、14.根据生产类型,可将生产需要划分为生长、肥育、繁殖、产奶、产蛋、产毛、役用等营养需要。
15、15.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这种系统的营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简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就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79、猪的生物学特性有哪些?1性成熟早,繁殖率高,世代间隔短2生长期短,发育迅速,饲料报酬高3猪属于杂食动物,饲料来源广泛4屠宰率高,肉质品质好5猪的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6对温度的适应性,怕热不怕冷,适应15-18℃7定居漫游,群体位次明显,爱好清理
80、犊牛管理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81、答:1搞好卫生工作;2保温和通气良好;3运动和调教;4饮水;5生长发育测定和编号;6去角和剪去乳头。
58、目前,世界上饲养较多的奶牛品种有(荷兰牛)、(中国荷斯坦牛)等。
59、目前,世界上饲养较多的肉牛品种有(海福特牛)、(安格斯牛)、(利木赞牛)等。
60、我国著名的黄牛品种有(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延边牛)等。
61、反刍动物(如牛)有四个胃依次是瘤胃、网胃、(瓣)胃和(真)胃。
8、2饲料中的养分分为六大类:水分、粗灰分(或矿物质)、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粗纤维(CF)、无氮浸出物(NFE)。
9、8种必需氨基酸: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生长动物尚需精氨酸、组氨酸。
10、6.限制性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是指一定饲料或饲粮所含必需氨基酸的量与动物所需的蛋白质必需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7.必需脂肪酸凡是体内不能合成,必需由饲粮供给,或能通过体内特定先体物形成,对机体正常机能和健康具有重要保护作用的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缩写EFA)

猪场实习报告总结

猪场实习报告总结

篇一:养猪厂实习报告总结陆川县大发养猪场实习总结一转眼,我的校外实习已经结束一个多月了,虽然时间不长,但对我来说是非常珍贵的,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我学到了一些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而且这些东西是非常实用的。

它不但丰富了我的理论知识,而且还提高了我的实际动手能力。

我是在2011年8月29日去陆川县大发养猪场实习的.大发养猪场成立于1996年,占地面积达xxxx平方米,有员工三十多名。

经过多年的努力,它从只有一百多头母猪发展到现在有一千多头母猪,现在,这个养猪场已经完全发展成为了一个拥有自己独立的生产模式的猪场,而且场区布局合理,分为生活区和生产区,其中生产区主要有育肥舍、妊娠舍、保育舍、产房、消毒室等.该场实行全封闭管理,员工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能允许外出,员工的日常生活包括饮食、起居等都在养猪场的员工生活区内进行,这样不仅保证了员工能够更好地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而且还可以减少外来病菌的传播.在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场里的每个人几乎都在工作和生活上给予了我极大的帮助和爱护,我非常感谢他们。

刚到养猪场第一天,由于我对养殖的不懂以及猪场的情况不了解,场长首先派人带着我熟悉了一下猪场的环境,参观了各个猪舍,然后向我讲解了工作流程以及注意事项!通过参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并且使我对养猪业的观念有了完全的改变。

以前我认为猪舍肯定都是很脏很乱的,但是在这里看到了猪舍还算比较干净的,因为有专门人员管理,猪舍保持的非常干净,这样做有利于猪的生长,使它们不容易生病.通过对猪场的参观,我对猪场的情况以及各种流程有所了解,但基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场长让我与同行的同学从喂猪开始。

我们的主要工作场所是在育肥舍和后备母猪舍,育肥舍是我去的第一个地方,在这里饲养的是育肥猪,由于采用的是自由采食,我的主要工作也就是每天给育肥猪上一次饲料。

每个猪舍有十九个猪栏,育肥的大猪每天要投喂40公斤的饲料,小猪投喂20公斤饲料,我们管理的两栋猪舍平均每天要投喂一吨左右的饲料。

妊娠母猪的生理特征与营养供给

妊娠母猪的生理特征与营养供给

养殖与饲料2022年第04期妊娠期是母猪生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也是仔猪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

妊娠期母猪生长是否正常,直接影响到仔猪的健康以及后期的生产性能。

母猪妊娠期内饲料的品种、营养供给、环境因素等都会影响其仔猪的生长健康。

做好妊娠期母猪的营养供给可有效提高仔猪的初生重、窝产仔数、泌乳性能以及仔猪的健康水平。

同时,科学供给营养还可避免饲料浪费,造成母猪难产、仔猪腹泻的现象发生,对提高养殖场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1妊娠期母猪的生理特点妊娠期母猪的生理特点明显不同于正常时期,养殖人员应熟练掌握母猪此时的生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方式进行饲养管理。

1.1新陈代谢旺盛母猪在妊娠期内由于甲状腺、垂体的分泌功能提高,因此对于饲料的消化吸收能力较高。

另外,该阶段内母猪对蛋白质的合成速度快,机体内蛋白质大量产生。

妊娠前3个月,母猪的代谢率不断提高,到第4个月可提高至25%~30%。

这时期是母猪最为敏感的时期,容易发生各类疾病,例如便秘、腹泻等常见病,若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会造成妊娠期母猪的死亡。

造成便秘的原因很多,主要是由于年龄的增大、饲养管理不当、季节变化、母猪内分泌失衡等[1]。

1.2胚胎发育快速母猪妊娠初期胚胎体积小、重量小。

妊娠第1个月时,胚胎重量仅为2g ,从第3个月开始胚胎处于快速生长阶段。

至第4个月时,胎儿体重能达到出生重的40%,大约为500g 。

妊娠后期胎儿增重速度加快,仔猪初生重的60%都是在妊娠后期生长的,通常仔猪出生时体重为1.3kg 左右。

1.3母猪体重增加妊娠结束后,母猪体重较妊娠前增加40%左右。

经产母猪妊娠期平均增重在50kg 左右。

整个妊娠阶段,妊娠前期体重增长速度较慢,妊娠后期体重增长速度较快。

1.4肠道菌群多变妊娠期母猪的肠道菌群分为共生菌、致病菌和有益菌3大类。

妊娠期母猪受到应激或饲料变化时,其肠道内菌群会出现变化,当自身无法调控这种变化时,就会引起肠道菌群失衡,此时,肠道内的致病菌会占据数量优势,导致妊娠期母猪出现免疫力下降、食欲下降、甚至患病等现象。

怀孕母猪的科学管理

怀孕母猪的科学管理

饲养环境管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1
提供干燥、通风良好的猪舍,保持适宜温度和湿度,减少应激
反应。
饲料营养管理
02
根据怀孕母猪的营养需求,合理选择饲料,保证饲料的新鲜和
营养均衡,满足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疫病防控
03
定期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增强母猪的免疫力,减少疾病对胎
儿的影响。
健康管理实际操作演示
定期体检
演示如何对怀孕母猪进行定期体检,包括体温、呼吸、心跳等生 理指标的检查,以及观察其行为和食欲等。
提高受精率的方法
选用优质种猪
选用遗传品质优良的种公猪,保证精 子的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受精率。
人工授精技术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确保精子直接注 入子宫,减少精子在生殖道中的损失 ,提高受精率。
优化繁殖环境与管理措施
舒适的生活环境
为怀孕母猪提供干燥、通风、光照适度的生活环境,降低 应激反应,有利于胎儿正常发育。
定时定量
建立定时定量投喂制度,使怀孕母猪 形成良好的采食习惯,有利于维持体 况稳定。
灵活调整
根据母猪实际情况,如体况、食欲等 ,灵活调整饲料投喂量和频次,以满 足其个体需求。
03
健康管理
疫苗接种与疾病预防
疫苗接种
在母猪怀孕前,应根据当地疫情和兽医建议,制定并按时完成各类疫苗的接种 计划。这有助于防止母猪在怀孕期间感染疾病,保证胎儿的健康发育。
运动管理
演示如何制定合理的运动计划,增强母猪的体质和抗病能力,促 进胎儿正常发育。
应激处理
演示如何应对怀孕母猪可能出现的应激情况,如热应激、运输应 激等,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分娩与产后护理的现场操作
分娩准备

猪场实习总结

猪场实习总结

时间飞逝。

转眼间我们的实习生活也进行了四十天,我的实习单位是广西杨翔。

因为这是我第一次去猪场实习,一点实习经验也没有,除了学校里老师教授的那些理论知识,我对猪的养殖管理几乎不知道多少,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不仅在知识和实践上得到了补充,在生活上也得到了不少体会。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内,我所在岗位为母猪后备区、怀孕区、产房。

所以对这三个生产区内的日常工作进行总结:一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1 选种在仔猪30-40日龄时,凡符合品种特征,发育良好,乳头多(6对以上)且排列整齐的仔猪,均可留种.⑵在4月龄育成母猪中,除有缺陷、发育不良或患病外,健康的均可留作种用。

⑶在7—8月龄时,应选体型长、腹部较大而不下垂,后躯较大,乳头发育好的母猪留作种用。

⑷初产母猪中乳房丰满、间隔明显、乳头不沾草屑、排乳时间长,温驯者宜留种.⑸母猪产后掉膘显著,怀孕时复膘迅速,增重快,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母瘦仔壮。

在哺乳期间,食欲旺盛、消化吸收好的宜留种。

2后备母猪的饲养管理指标⑴配种时合理体重:100—135公斤;⑵配种时月龄:7—8月龄,不超过10月龄;⑶配种时发情次数:2-3次;⑷配种时背膘厚度:16—18毫米。

4后备母猪的分阶段饲喂⑴生长育肥前期的饲养管理(30-60kg):采用生长育肥期饲料,自由采食;⑵生长育肥后期的饲养管理(60—100kg):采用后备母猪专用饲料,自由采食。

100kg以后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减饲喂量.5 查情后备母猪在6月龄时进行换圈或合圈,然后每天让它们成熟的公猪鼻与鼻相接触。

诱情时把公猪赶到母猪圈内,每圈的母猪数量最好为6—8头。

诱情前公猪要先喂饱,同时确保母猪圈内地板不能太滑和潮湿、料槽和饮水器不会引起公母猪受伤;诱情公猪和后备母猪接触的时间应为15分钟,一天两次,间隔8-10个小时,如果同圈内的母猪数量较多,那么和公猪接触的时间需要更长一些。

6 发情鉴定⑴压背出现静立反射;⑵耳朵竖立,目光呆滞,食欲减退;⑶外阴红肿,并有粘性液体流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