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的安全分娩
猪的分娩过程及辅助措施

猪的分娩过程及辅助措施猪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畜牧动物之一,也是重要的肉类来源之一。
了解猪的分娩过程及辅助措施对于养殖人员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猪的分娩过程,并提供一些辅助措施,以确保猪的分娩过程顺利进行。
1. 分娩前期准备在猪进入分娩阶段之前,养殖人员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要确保分娩的场所干燥、整洁,并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水。
此外,对于即将分娩的母猪,应该进行定期的体格检查,以确保它们的健康状况良好。
2. 分娩过程猪的分娩过程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开胎、排产和出宫。
了解每个阶段的特征和变化将协助养殖人员在必要时提供适当的辅助。
2.1 开胎开胎是猪分娩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它通常持续4到6小时。
在这个阶段,母猪会表现出受到疼痛的迹象,如不安、躺下起立、挖洞等。
同时,她们的乳房也会开始肿胀。
这是子宫收缩和宫颈扩张的时候。
在这个时候,养殖人员应该密切观察母猪的表现,并确保分娩的环境安静,以减少母猪的紧张情绪。
2.2 排产排产是猪分娩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它通常持续2到3小时。
在这个阶段,母猪会开始用力排产。
她们可能会发出尖叫声,并出现频繁的腹部收缩。
这时候,养殖人员应该确保场所的卫生干净,并为母猪提供足够的空间来排产。
如果有多只猪同时分娩,需要将它们分开以避免互相干扰。
2.3 出宫出宫是猪分娩过程的最后一个阶段,它通常持续15到30分钟。
在这个阶段,猪仔会从母猪的子宫中出来,并通过产道到达外界。
养殖人员应该密切观察这个过程,并确保猪仔的顺利出生。
一旦猪仔出生,养殖人员应该迅速将其放置在干净、温暖的地方,并帮助它们清除呼吸道上的黏液,以确保它们能够正常呼吸。
3. 辅助措施除了了解分娩过程的不同阶段,养殖人员还应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以确保母猪和猪仔的健康和安全。
3.1 提供适当的饮食在分娩前后,母猪需要额外的能量和营养来满足分娩和哺乳的需要。
养殖人员应该为母猪提供高质量的饲料,并确保饲料的供应量充足。
3.2 维持环境温暖新生的猪仔对环境的温度敏感,需要一个温暖舒适的环境来生存和成长。
图文教学,母猪的分娩与接产操作规范!

图文教学,母猪的分娩与接产操作规范!一、产前准备(产房消毒、配套工具检修与准备、母猪保健、科学饲喂---防止母猪便秘、无乳、子宫炎、乳房炎及仔猪腹泻)1、空栏彻底清洗,之后用卫康、农福、消毒威等消毒药连续消毒两次,检修产房设备(重点是饮水器),晾干后备用。
2、检验清楚预产期,母猪的妊娠期平均为114天,一般提前5-7天上产床。
上才产床前猪体清洗消毒,驱除体内外寄生虫1次。
3、产前3天母猪逐渐减料,夏天可投喂一些小苏打粉,连喂1周,分娩汁液前检查乳房是否有乳汁流出,以便做好接产准备,分娩当天不喂料。
4、准备好5%碘酊、0.1%KMnO4消毒水、洁体健、新宝康、缩宫素、剪刀、棉线、干毛巾、水桶、铁盆、剪牙钳、断尾钳、保温灯、透明皂、电子称等物品。
5、产前产后母猪料添加1-2周保健药物等,以预防产后仔猪下痢。
二、判断分娩1、母猪怀孕期约114天。
2、母猪表现烦躁不安,不食或少食,阴道红肿,频频排尿;起卧不安,有衔草再说窝的动作。
3、两侧乳房外涨且有质感,前部乳头能挤出初乳时,将在12小时内分娩;后部乳头能挤出乳汁,其它乳头能挤出多而浓的乳汁时,将在4—6小时内分娩;当母猪开始努责,外阴流出少量黑色液体及胎红色粪时,分娩马上开始。
三、接产1、专人值班看管,接产时每次离开时间不得超过半小时。
2、分娩前用0.1%KMnO4消毒水清洗母猪的外阴和乳房,砌在产床后面铺一条干净的饲料袋。
3、仔猪出生后,应立即用干去除毛巾将其口鼻粘液清除、擦净,用毛巾将猪体抹粘,去除黏液层,发现假死猪及时发现抢救。
4、脐带血用手将脐带血挤回仔猪体细胞,脐带用棉线结扎并剪断,断脐用5%碘酊消毒,全身涂抹洁体健,口服新宝康2ML。
然后把初生仔猪放入保温箱,保持箱内温度30℃以上。
5、早吃初乳,产后1小时内喂乳,喂乳前剪齿、断尾、称窝重并填写家犬卡,仔猪吃初乳前,每个乳头的最初冰镇奶要挤掉,饲养员帮助仔猪吃上初乳,固定乳头,初生重小的放在前面,大的放在后面。
母猪分娩

为保证母猪安全分娩,提高新生仔猪的存活率,在母猪分娩过程中细心照料母、仔猪,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母猪分娩时常见的问题如下:1.母猪难产母猪正常分娩时的状态是:母猪产仔时多数侧卧,腹部阵痛,全身哆嗦,呼吸紧迫,用力努责,阴门流出羊水两后腿向前直伸,尾巴猛烈摇动,后产出仔猪。
若母猪临产时羊水排出后一个小时,未见有仔猪产出或分娩间隔超过一个小时就视为难产。
常见有以下几个原因引起:①母猪产道无力引起的难产:多见于胎龄较大的母猪。
治疗措施:静注或皮下注射30~40单位的催产素或进行人工助产;人工助产时要把手臂清洗干净,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涂上液体石腊或肥皂水润滑好,伸到母猪子宫内掏出仔猪,动作要轻柔,注意不要划伤子宫体,掏完仔猪后要立刻肌注20~30单位催产素,等胎衣排完后再往子宫内注入百克米先20ml并连续肌注3天的感必治,防止子宫内发生炎症。
②胎儿过大或产道狭窄引起的难产:多见于初产母猪,这时不能用催产素,否则易引起子宫破裂,应立即实施人工助产,如助产不成功可采取锯胎的方法保住母猪,一般只要锯掉子宫口的胎儿就可以了,主要是用锯将胎儿上下额骨分开,分别取出。
待胎衣完全排出后子宫内注入20ml百克米先。
③母猪羊水缺乏:多见于营养不良或遗传原因引起,临床症状为,母猪强力努责,只有少量水排出,呼吸紧迫,用手探进子宫不光滑,很难进入。
治疗方法,用木板将母猪后躯垫起,将40℃生理盐水2500~5000ml,用一次性输精管注到子宫内,直到子宫内有大量水排出,用手伸进子宫内光滑为至,等20分钟左右如不产猪,便采取人工助产,胎衣排出后子宫内注入20ml百克米先并连续肌注3天的感必治,防止发生子宫内炎症。
2.母猪产后无乳母猪产完仔猪只有少量的乳汁排出或无乳排出,仔猪围着母猪乱转,并发出尖叫。
这时可将仔猪进行寄养或饲喂冷冻初乳,以让仔猪先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保护,并喂给母猪催奶灵,同时皮下注射催产素30~40单位。
分娩母猪的暑期护理

分娩母猪的暑期护理
猪的汗腺退化,无法靠其散发体热;猪皮下脂肪层厚,使体内热量散发受到阻碍;猪皮毛稀少,对强光照射的防护能力差。
所以母猪在盛夏产仔往往会发生产后子宫炎、乳房炎及无乳综合症等病或因中暑而死亡,因此必须采取有效地防护措施。
1、防暑降温保产仔。
母猪分娩舍降温是确保母猪安全产仔的关键环节。
一要减少热量入舍,保证舍内凉爽。
夏季高温时可在猪舍屋顶上盖1层稻草或玉米秸秆,并洒凉水保持湿润。
二要在窗外搭遮阳棚,防止阳光直射舍内,以免增加照射热。
三要加强通风散热,降低舍内温度分娩舍除敞开门窗外,还可用排气扇、吊扇等加大舍内通风量。
四要喷洒凉水,蒸发散热。
在猪舍内墙壁、地面喷洒凉水,降低舍内温度保证母猪安全产仔。
2、合理配料保营养。
由于夏季气温高,母猪食量减少。
为了保证母猪有足够的体力产仔要调日粮配方,从母猪产仔前15-20天开始,适当增加日粮中的蛋白质含量(可增加到16%-18%),并视母猪的膘情适当降低日粮中能量水平,以免过肥影响产仔。
3、改变喂法保食欲。
由于气温高,影响母猪食欲,因此需要改变喂食时间和喂食方法。
可在早晨5-6时,下午4-5时,晚上8-9时分3次饲喂,中午应给予一定量青绿饲料,为降低母猪产仔时热应激的刺激,可在母猪产前1周内的日粮中添小苏打15-20克,维生素C7-10克。
每天喂食量以1-1.50千克为宜。
4、预防疾病保体壮。
母猪产后极易发生子宫炎、乳房
炎及产道感染等病症,进而影响食欲。
产后3天内,应多给猪喂易消化的优良饲料。
荷兰猪生宝宝注意事项

荷兰猪生宝宝注意事项荷兰猪是一种温顺且可爱的宠物动物,它们通常生育能力强,每胎可产3到8只幼仔。
为了确保荷兰猪生宝宝的顺利与健康,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1. 提供适宜的生产环境:在荷兰猪生产前,确保给母猪提供一个舒适、温暖和安静的环境。
你可以使用一个专门的产箱或分配一个隔间给母猪,确保这个地方干燥、温度适宜、以及没有过度噪音。
2. 健康检查:在猪产期之前,确保母猪的健康状况良好。
如果你观察到任何异常症状,如食欲减退、呕吐或不正常的排泄物,应尽快请兽医进行检查。
如果母猪患有传染病,可能会对幼仔产生影响。
3. 饮食与营养:母猪需要充足的营养来保持良好的健康,并为幼仔提供足够的奶水。
在荷兰猪怀孕期间,逐渐增加母猪的食量,并确保提供丰富的草料、新鲜水果和蔬菜。
此外,可以添加一些丰富的钙质食物,如干净的骨粉和鸡蛋壳,以帮助母猪建立更好的骨骼和肌肉强度。
4. 准备产房:在母猪预计分娩前,准备一个干净、舒适的产箱。
在箱子里铺上柔软的床垫或吸水性垫子,以吸收分娩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
确保产箱周围没有尖锐的物品,以防止母猪和幼仔受伤。
5. 分娩过程:荷兰猪一般会在晚上分娩,所以要保持警惕,并在适当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
在分娩开始时,母猪会表现出躺下并呻吟的迹象。
在分娩过程中,母猪通常会轻柔地咬断幼仔的胎衣,并清除其面部以帮助呼吸。
如果母猪出现分娩过程异常或困难的情况,应立即寻求兽医的帮助。
6. 幼仔照料:幼仔出生后,它们通常会尽快找到乳头进食。
荷兰猪新生幼仔的眼睛很快就会张开,但在刚出生的几天里,它们视力较差。
为了确保它们的安全,要将其他宠物和幼仔隔离开来。
同时,蜇猪幼仔需要紧密的母子关系,所以不要试图干预母猪和幼仔之间的联系。
7. 避免过度繁殖:荷兰猪之间的过度繁殖可能会对母猪和幼仔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应该控制繁殖的频率和数量,以免给它们造成过度的压力和负担。
总之,荷兰猪生宝宝需要提供一个良好的繁殖环境,确保母猪的健康并提供适当的饮食和营养。
母猪的分娩

母猪的分娩1.妊娠期母猪妊娠期平均为114天。
2.分娩预兆⑴乳房:分娩前迅速发育,腺体充实,有些乳房底部出现浮肿,临近分娩时,可从乳头中挤出少量清亮胶状液体或挤出少量初乳,有的出现漏乳现象。
⑵外阴部:临近分娩前数天,阴唇皮肤上皱壁展平,皮肤稍红,阴道粘膜潮红,粘液由浓厚粘稠变为稀薄润滑。
⑶骨盆:骨盆韧带在临近分娩的数天内,变得柔软松弛,由于骨盆韧带的松弛,臀部肌肉出现明显的塌陷现象。
⑷行为:猪分娩前6~12小时,有衔草作窝现象,出现食欲下降,行动谨慎小心,喜好僻静地方。
3.分娩过程⑴开口期。
只有阵缩而不出现努责。
由于子宫颈的扩张和子宫肌的收缩,迫使胎儿和胎膜推向已松弛的子宫颈,开始时每5分钟收缩一次,持续20秒,随时间进展,收缩频率、强度和持续时间增加。
⑵胎儿产出期。
阵缩和努责共同作用,而努责是排除胎儿的主要力量,它比阵缩出现晚,停止早。
猪属于弥散型胎盘,胎儿与母体的联系在开口期不久就被破坏,切断氧的供应,应尽快排出胎儿,以免胎儿窒息。
⑶胎衣排出期。
当胎儿排出后,母猪即安静下来,经过几分钟后,子宫主动收缩有时还配合轻度努责而使胎衣排出。
母猪分娩取侧卧,胎膜不露在阴门外,胎水也少,当猪努责1~4次,即可产出一仔,两个胎儿娩出间隔通常5~20分钟,产程一般2~6小时,产后10~60分钟两个子宫角排出两堆胎衣。
4.分娩母猪护理⑴要注意母畜外阴部清洁和消毒;⑵产后几天要供给质量好、易消化饲料;⑶发生子宫脱、阴道脱、产后瘫痪要积极治疗,要定期观察。
5.新生仔猪护理⑴脐带结扎和护理;⑵保温措施;⑶及时吃到初乳;初乳指分娩后第一周内排出的乳汁,初乳含有大量抗体,可增强新生仔畜抗病力;初乳中镁盐比较多,可以软化和促进胎便的排出;初乳中还含有大量有利于防止下痢的维生素A,和大量蛋白质这些物质无需仔畜肠道分解,可直接吸收。
⑷仔猪断齿、断尾,防止伤害母猪乳头和咬尾;⑸补铁剂和免疫接种。
母猪分娩的注意事项

母猪分娩的注意事项母猪分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对于保障猪群的繁殖力和经济效益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关于母猪分娩的注意事项:1. 准备工作在母猪预产期前,要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要将分娩环境保持干净、温暖和安静,为母猪创造一个舒适的分娩环境。
要准备好分娩所需的工具和药品,如分娩夹、分娩线、消毒剂、导管等。
2. 预防分娩疾病分娩对母猪的身体会造成一定的负担,容易引发分娩疾病。
所以,在分娩前要给母猪进行适当的疫苗接种和驱虫,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3. 分娩前的观察在母猪预产期前,要对母猪进行观察,以了解分娩的迹象。
常见的迹象包括:胎儿的腹部变窄、乳腺开始出现充血、泌乳等。
当母猪开始出现这些迹象时,就意味着分娩的时间即将到来。
4. 接生过程中的照顾在母猪开始分娩后,要注意照顾母猪。
要确保母猪的舒适度,保持环境的安静和温暖,避免外界的干扰。
要定期观察母猪的分娩进程,确保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
如果分娩过程中发生异常情况,如产道堵塞、胎儿位置不正等,要及时采取救助措施,保障母猪和仔猪的安全。
5. 仔猪的照顾在母猪分娩后,要注意对仔猪的照顾。
要确保仔猪及时吮吸母乳,获得足够的营养。
要确保母猪和仔猪之间的亲子关系正常,避免发生母猪拒养仔猪的情况。
在仔猪出生后,要及时对仔猪进行清洁和消毒,以预防感染。
6. 分娩后的护理母猪在分娩后需要适当的护理。
要帮助母猪清理身体,保持整洁。
要注意母猪的营养摄入,为其提供适量的高质量饲料,以恢复体力和促进乳汁的分泌。
要加强对母猪的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分娩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如子宫内膜炎、乳房炎等。
母猪分娩的注意事项包括准备工作、预防疾病、观察分娩迹象、照顾分娩过程、仔猪的照顾和分娩后的护理。
只有做好这些注意事项,才能确保母猪分娩的顺利进行,并促进猪群的繁殖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猪论文(分娩护理)

母猪分娩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摘要:母猪分娩是养猪生产中最繁忙、最细致、最易出问题的环节。
为了保证母猪安全产仔和提高仔猪成活率,需熟练掌握接产与助产技术。
本文分别从产前准备,接产助产的相关技术,假死猪抢救的技术要点及分娩期的饲养管理重点这几块来进行阐述。
关键词:母猪分娩接产技术助产技术假死猪急救1、产前准备1.1产房的准备产前应选好适合母猪分娩的地方,按时打扫保证卫生清洁,垫以柔软的垫草,冬春季分娩时应检查猪舍的保暖设施,夏季注意舍内的通风与防暑。
产房在上一批转出后立即消毒(甲醛熏蒸、2%火碱喷洒、1:400的戊二醛喷洒),在下一批母猪进舍前一周再次消毒,可采用火焰消毒、1:800百菌消喷洒、1∶400金碘喷洒等任选一种[1]。
1.2临产母猪转群临产前一周用0.1%高锰酸钾溶液、2%—5%来苏水或1∶500的金碘将母猪身体清洗消毒(尤其是腹部和阴户)后,转入产房。
转群时防止母猪拥挤、滑倒,不能抽打母猪以防流产或死胎。
1.3药品及相关器械检修猪栏、饮水器等设备,准备好接产相关用品,如:3%碘酊、来苏尔、肥皂、青霉素、催产素、毛巾、凡士林、碘酒、细线、止血钳、偏口钳、耳号钳。
准备好保温箱、电热板、红外线灯。
调试好产房温度(最适温度18—23℃)。
仔猪就寝区保证温度34℃(出生1—3d)。
1.4接产人员母猪分娩时必须由专人看护,做好分娩时的护理,及时处理分娩时的意外如难产、仔猪假死等。
接产人员应有责任心,耐心及相关技术。
接产时应当剪短磨光指甲,手臂消毒。
2、分娩技术2.1分娩期的预算一般情况下,母猪的妊娠期为108—120天,平均114天。
预产期一般可用“月加4,日减10”来进行推算。
2.2母猪临产征兆母猪产前3—5d,乳房胀大有光泽、发热、发红、光亮、变粗,两侧乳头外胀成“八”字形,挤压时有少量稀薄乳汁[2]。
产前6—12小时,母猪腹部明显松弛下垂,食欲减退,在圈内走来走去,焦虑不安,出现“衔草做窝”等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预产期,把要临产的母猪提前5~7天 赶人产房,建立值班制度,观察母猪的临 产征候。做到母猪产仔时有人照管,减少 新生仔猪的死亡。
6、产后要对母猪作适当的药物护理及个别 有问题母猪的药物综合处理(包括产道冲 洗、抗菌素和催产素的使用等)。
7 、 分 娩 当天喂 0-0.5kg/ 头 , 后 每 天 增 加 0.5-1kg,分娩4天时达到日采食量2.5kg以 上。
(二)母猪分娩前的准备
1、产房的准备。根据预产期,在母猪分娩 前5~7天准备好产房。产房要求干燥(相对 湿度应保持在65%-75%)、保温(产房内温 度应保持在20—23℃),阳光充足,空气新 鲜,彻底消毒。产房应安静。
4、剪乳牙:用小钳子把仔猪嘴中四个犬牙 剪掉,目的是防止仔猪争食时相互咬伤或 损伤母猪乳头,避免母猪起卧不安拒绝哺 乳,甚至发生乳房炎。
母猪的安全分娩
教学目标: 掌握母猪预产期的推算与临产征状的判定,
掌握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与分娩前的 准备,掌握母猪分娩接产与人工助产技术。 职业技能教学点: 1、猪预产期的推算与临产征状的判定。 2、母猪分娩前的准备。 3、母猪分娩接产与人工助产技术。
教学设计:
重点讲清预产期的推算、临产征状的判定、 新生仔猪的处理与假死仔猪的抢救,对母 猪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与分娩前的准备作 简要讲授。
3、临产前3-7天的母猪清洗消毒后进入产 仔舍等待分娩。
三、做好母猪分娩过程中的接产
1、接产的任务:护理好新生仔猪,防止仔 猪假死、被母猪压死踩死或在寒冷季节受 冻而死;护理好母猪,在母猪难产时及时 进行处理,防止母猪和小猪发生意外。
2、接产时,要保持环境的安静,以免惊扰 母猪分娩。接产动作要稳、准、轻、快。
二、妊娠母猪的产前管理与分娩前的准备
(一)妊娠母猪的产前后的饲养管理
1、母猪产前15—20天,进行疫苗接种与驱 虫。
对仔猪大肠杆菌病发病严重的猪场应接种 仔猪大肠杆菌病疫苗。
仔猪黄白痢:肛门附近有多量黄白色稀粪。
仔猪黄白痢:肛门附近黄白色稀粪仔猪严 重脱水。
仔猪大肠杆菌病疫苗:主要有K88基因工程 苗,987P基因工程苗,K88、K99、987P三 价基因工程苗等疫苗。根据兽医的要求接 种一些其他的疫苗。
对怀孕100天左右的母猪进行驱虫,包括体 外和体内的寄生虫。
2、对膘况好的母猪,于分娩前5-7日开始 减 少 饲 喂 量 , 每 头 饲 喂 量 从 2.5-3kg/ 天 逐 步减料,至临产前1-2天可减到一半,临产 前1天停喂或0.5kg/天。以防妊娠延长或乳 房炎、无乳综合症的发生,并可将死胎头 数减少到最低。
2、推算法。即按112—116天(平均114 天)的怀孕期推算产仔日期。通常按 “三、三、三”的方法推算,即从配 种日期后推3个月加3周再加3天。
俗话说:母猪产崽不用算,时间就是 “三、三、三”。(二)母猪的分娩Fra bibliotek兆(临产征状)
检查母猪的临产征候可归纳为“二看一 挤”:
一看乳腺。母猪在产前15~20天时,乳腺 从后向前逐渐膨大下垂,到临产时乳房膨 大有光泽,两侧乳头向外张开,呈八字形 分开。
母猪的安全分娩
复习旧课:胚胎的发育规律与妊娠期母猪 的营养需要特点、妊娠母猪的饲养方式与 饲养技术、妊娠母猪的管理技术、防止母 猪流产的技术措施。
引入新课:妊娠器结束,母猪进入分娩阶 段。应怎样做好母猪的安全分娩呢?
一、母猪预产期的推算与临产征状
(一)母猪预产期的推算 法有:
推算方
1、查表法。母猪预产期一般可查阅预 产期推算表,母猪分娩日期推算详见 教材表2-5。
(4)四剪。即剪断脐带。剪脐带前先将脐 带内血液向仔猪腹部方向挤压,然后在离 腹部4厘米处把脐带剪断或用手指扭断,断 处用碘酒消毒。若断脐时流血过多,可用 手指捏住断头,直至不出血为止。
(5)五烤。即将新生仔猪放人红外线灯下 或保温箱中把仔猪烤干,并训练仔猪经常 卧于红外线灯下或保温箱中,防止仔猪在 寒冷季节被冻死。
二看尾根。母猪临产前表现起卧不安,食 欲减退,阴部有粘液流出,在圈舍内来回 走动并叼草絮窝,排尿频频。
俗称“母猪频频尿,产仔就要到”。
上述现象出现后一般在6~12小时内就要分 娩。
一挤是挤乳头。在一般情况下,母猪前面 的乳头出现浓乳汁后24小时左右可能分娩; 中间乳头出现浓乳汁后12小时左右可能分 娩;后边乳头出现浓乳汁后3~6小时可能 分娩。
但体况较瘦弱的母猪不但不应减少料,还 应加喂富含蛋白质的饲料。
3、适当补喂青饲料、麸皮,并保证充足清 洁饮水的供给。
4、产仔舍及产床在临产母猪进入前必须做 好清洗、消毒等的准备工作。
5、临产前3-7天的母猪清洗消毒后进入产 仔舍。在母猪产仔时必须要做到人工监护 分娩,在其产仔过程中给予一些必要的帮 助,以最大程度地提高活产仔数。
2、准备接产用具。接产用具包括消毒用 的酒精和碘酒、装仔猪用的箱子、取暖 用的火炉或红外线灯、照明用的手电筒 或电灯、擦仔猪用的抹布、剪耳号和剪 犬齿用的钳子及称仔猪用的秤等用具。
2、准备接产用具。接产用具包括消毒用的 酒精和碘酒、装仔猪用的箱子、取暖用的 火炉或红外线灯、照明用的手电筒或电灯、 擦仔猪用的抹布、剪耳号和剪犬齿用的钳 子及称仔猪用的秤等用具。
3、对新生仔猪的处理:包括掏、擦、理、 剪、烤5个环节。
(1)一掏。即在小猪出生后马上用抹布将 其嘴、鼻中的粘液掏出,防止把仔猪闷死。
(2)二擦。即用抹布把仔猪身上的粘液尽 快擦干,促进血液循环,并让其早吃初乳。
(3)三理。即理出脐带。如果仔猪脐带自 动脱离母体,也就不存在理的问题。所谓 理脐带是仔猪出生后,脐带不脱离母体时, 千万不能生拉硬扯,以防大出血造成仔猪 失血过多而死亡,最好的办法是用双手配 合慢慢将脐带理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