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池塘微孔管曝气增氧技术与传统增氧技术对比试验

合集下载

养殖池塘微孔管曝气增氧技术与传统增氧技术对比试验

养殖池塘微孔管曝气增氧技术与传统增氧技术对比试验
2 池塘选择
选 择 永 靖 县 大川 村 孔祥 壮 进 排 水 方 便 的 2号 池 塘 和 4号池 塘 ,池塘 面积 均 为 7 ̄667 m2,池 塘 东 西长 59 m,南北长 80 m;永靖 县渔业站鱼种场 9号 和 10号 池塘 ,池 塘面 积均 为 8x667 mz。 3 试 验 方 法 3.1 池塘 准 备
清 淤后在 9号池 塘 的距 离滨 河路 40 m 的 中间 安装长条式微孔管水下曝气增氧系统的主管 ,支管 为软橡胶管 ,每根 40 m长 ,共 9O根 ,连接 主管 ,每 隔 5 m安一个支管 ,将其固定并连接到输气的主管 上。要求微孑L曝气管距池底 lO~15 onl,呈水平或终 端稍高于进气端。空压机开机后 ,空气便经主管 、支 管 通过微 孔 曝气管 扩散 到水体 ,实 现增 氧 。 3.4 风机 的选择 与 安装
对 安 装 养 殖 池 塘 微 孑L管 水 下 曝 气 装 置 的池 塘 要进行清淤工作 ,使得池塘淤泥厚度不得超过 0.15 m,加 固加宽池塘 田埂 ,整平准备放置增氧管的塘埂
以上 ,经济效益要远高于传统养殖模式的 150 kg产
量和统货 30~40元/kg(主要在 6月以后 )的价格。
该 系统 因地制宜 ,生产成本低 ,苗 种繁育池塘
改造 、幼虾过冬棚等设施 的成本约为 1.2万元/667
mz

按照 1:30的比例计算 ,养殖池塘每 667 m 增
加 成本 400元左 右 ,养 殖户 能够 承担 。而且 ,该套 系 统操作简单 ,养殖户易于学会 ,相关设施可重复利 用 ,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根据池塘面积在永靖县渔业站鱼种场 9号池 塘 (8x667 m2)配 置 2.2 kW 空 压机 。风 机安 装在 主管 中间;主管 为 5 cm钢管 ,并焊装支气管小 口,一端 封闭 ,一端橡胶管与空压机相连。

水产养殖中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

水产养殖中微孔管器水下曝气增氧技术

水体 溶 氧是 好氧 水 生生 物必 需 的生存 条件 。 统计 , 据 因
缺 氧 死 亡 的鱼 类 占总 死 亡数 的 6 % ; 溶氧 量 55mgL的 0 在 . /
位 约 05m。 . 其次 , 台 的主 管 每根 长 4m, 中5 ‘m、 2 初 有 0m 3 m 2 m 等 , m、 0l n 根据 增 氧量 需求大 小及 鱼塘 的尺 寸先将 不 同直 径 的主 管 各 连 接 成 8 1 、2I 若 干 段 , 、0 1 n的 每段 接 上 1 个 三 通 ( 于 接下 面 的 软管 和 纳米 管 )最 后 按 照 距 离气 泵 用 , 近 的 主管 直 径 大 , 距离 气泵 远 的 主管 直 径 小 的原 则将 其 连 接 成 一个 整 体 。 第三 , 安 装好 的 主管 道 固 定在 木 桩 上 , 将 主 管 道 的高度 要超 出鱼塘最 高 水位 约 03 n 为了保 证 主管 道 .I , 固定 牢 靠 . 好 能在 这 排 木桩 上 拉 上钢 丝 将 主管 道 再 扎在 最
1 微 孔管 器水 下增 氧 的优 缺点
微 孔 管 器水 下 增 氧 有 以下 几个 方 面 的 优 点 : 与穿 孔 ①
管及 陶 瓷 、 钛板 等 只能 开不 能 闭的微 孔曝 气管 器 比较 , 孔 微 管 器 的 防堵 性 好 , 体 运 行 阻 力小 , 气 反渗 入 管 器 内 的水 较
钢丝上。 23 拉 钢 丝 .
水 体 中饲 养 , 鱼 的增 肉 率 比在 溶 氧量 27mgL的水体 中 草 . / 饲 养提 高 98 .8倍 , 饲料 系数 降 低 55倍 。 文对 微 孔管 器 水 . 该 下 曝 气 增氧 技 术 进行 简 要 介绍 , 提 高养 殖 水体 的增 氧 效 以 果。 推动水 产 养殖业 的发 展 。

底层管道微孔曝气增氧在常规鱼养殖池中的试验

底层管道微孔曝气增氧在常规鱼养殖池中的试验

mi。采用 主养 团头鲂 的模 式 , 理搭 配 异育 银鲫 、 n 合
放 养 见表 1 。
1 . 增 氧 机 械 设 置 4
叶轮式增 氧泵 和 3k 充气式 增氧 泵各 一 台。 W
1 池塘 清整和 消 毒 . 2
管 道增 氧装 置 和 叶 轮 式 增 氧 机必 需 在 4月 中 旬 安 装结束 。管道增 氧机 械 由气泵 、 主管 、 支管 和曝
1 养 殖 方 法
11 池塘 条件 . 选 择水 源好 , 埂坚 固 , 渗水 , 底 平整 的相 池 不 池
邻 两 池 , 积 2 , 均 池 深 均 为 261, 备 3 k பைடு நூலகம் O平 . T配 I W
2月 3日晒塘 结束 , 水 1 1 I 明度 约 3 加 — . 1, 2T 透 5
9% 7 计算 ,试验池预计净增吃食鱼为 2 2 g参 0 9k , 4 考上年养 殖吃食鱼的饲料系数 2 计算 ,试验池 . 3
2 0 全 年 饲料 计 划投 喂量 为 4 8 g 07年 69 7k。3月 开 始时 日投 1 , 后 随着 气 温 的升高 和 鱼体 的增 重 次 之
百 分 率 ( ) 2 7 9 1 1 1 2 1 1 % 4 7 8 2 0 次数/ 天 2 3 3 4 4 4 4 3 1
维普资讯
技 术 与 经 验
《 水产养殖)0 8 ) 0 年第 4 2 期
案 规 鱼 养 殖 池 中 的试 验
刘 勃 , 小蓉 2蒋 国春 , 王 ,
( . 兴 市 水 产指 导站 , 苏 1 宜 江 2宜 兴 市 和 桥镇 农 服 中心 , . 江苏
c 鱼 种 为养殖 户 自己培育 的 , 择体 质健壮 、 m。 选 无伤

河鲈池塘微孔增氧养殖试验

河鲈池塘微孔增氧养殖试验
表1 河 鲈池 塘微 孔增氧 养成 鱼种 放养 情 况
放养 时 问 ( 年. 月. 口)
2 O1 0 . 6 . 1 0— 1 2
增氧 与传 统 叶轮 式增 氧机 相 比,增氧 效率 提高 6 8 % 。
1 4 : 3 0 —1 6 : 3 0 水温 测定 结果 :由于 曝气作 用 ,使用 微孔增氧 的池塘表层 、表层下 5 0 厘米 、表层下 i 0 0 厘 米平均水温下 降 2 . O  ̄ C。试验 结果表 明,微孔管增 氧
具体根据鱼 的大小、摄食情 况、活动状 况及 天气情 况 等灵活掌握 ,进入 9 月下旬 2 0日左右河鲈 的摄 食量 明
显 降 低 ,这 时 改 为每 日 1 9 : O 0以后投 喂一 次 。
排水 降温 ,在每 个 池塘 的一角 底部 挖 i 个1 5 0  ̄2 0 0 米。 凹坑 ,比四周低 2 0  ̄3 0 厘米 ,以备干塘捕鱼用 。 2 . 清塘 、施 肥 、种 植 水草 2 0 1 0 年5 月2 3日将 已充 分曝 晒后 的试 验池塘 加水 1 0 厘米 ,亩用 生石 灰

渐减少鱼糜 的量 ,直至最后完全 使用专用 配合饲料 , 驯化 过 程持 续 了 1 个 月 。驯化 初 期投 喂应 特 别有 耐 心 ,以小把 慢慢投喂饲料与鱼糜 混合物 ,时 间在 I 小
时左右 ;驯化成功后投喂时间为 1 5  ̄2 0 分钟 。 ( 2 ) 饲料 投喂 :河鲈易集群 ,夜 视力较 强,习惯 于 早晚摄食 ,试验 中河 鲈投喂 时 间在 8 : O 0 和 1 9 : O 0 。 河鲈 宜暴食 ,饵料投喂并不是越 多越好 ,要合理控制 投饵量 ,使鱼 能吃饱 ,又 不浪 费饵料 ,每次投 喂量约
I 罾 _ 蜀 匠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
增加溶氧量
通过微管增氧装置的曝气作用,水 体的溶氧量得到显著提高,水质得 到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 优化。
池塘微管增氧机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池塘微管增氧机主要由空气泵、微管曝气装置、控制器和电源等组成。
分类
根据使用需求和安装方式的不同,池塘微管增氧机可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大类 。移动式增氧机方便搬运和调整位置,适用于不同池塘和水域;固定式增氧机则 适用于大面积的池塘和水域,可实现长期稳定的增氧效果。
04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的实际应用案 例
案例一:鱼塘养殖场的增氧改造
总结词
在传统的鱼塘养殖场中,由于养殖密度的提高和养殖环境的恶化,鱼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严峻。为了改善这一 状况,微管增氧技术被引入到鱼塘养殖场的改造中。
详细描述
在鱼塘养殖场的改造中,微管增氧技术被广泛应用。这种技术通过将氧气直接注入水体中,提高了水体的溶氧量 ,从而改善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同时,微管增氧技术还能够促进水体中的物质循环,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经过 改造后,鱼塘养殖场的产量和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智能化
未来的池塘微管增氧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例如通过引入传 感器、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方式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智 能化管理。
06
相关参考资料与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应用研究》
《微管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 应用效果》
《池塘微管增氧系统的设计与应 用》
相关文献推荐
《微管增氧技术对池塘溶解氧的影响研究》 《微管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生态效益分析》
维护与保养
01
02
03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微管增氧系统, 包括电缆、曝气器和微管 的完好性,发现损坏及时 修复或更换。

河蟹池塘微孔增氧新技术试验小结

河蟹池塘微孔增氧新技术试验小结

河蟹池塘微孔增氧新技术试验小结作者:樊丙超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3期樊丙超(六安市裕安区单王乡农技综合站,安徽六安 237152)摘要:在2014~2015年利用底层微孔曝气技术,开展了河蟹池塘养殖增氧研究,结果表明,河蟹规格和单产显著提高,疾病明显减少,死亡率明显降低,死亡率下降6~12个百分点,毛利比同期常规技术提高30%。

关键词:河蟹;池塘;微孔增氧;新技术河蟹池塘微孔增氧技术是利用池塘微孔增氧养殖河蟹来提高池塘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2014~2015年在单王乡福和村农家乐生态园养殖塘口实现了产河蟹65~75kg/667m2,平均规格150g以上,回捕率达75%以上。

1 试验材料与方法1.1 池塘选择在生态园内大小规格一致的河蟹养殖池塘3口,每口塘东西向200m,南北向400m,面积0.8hm2,水源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平均水深1.5m左右,坡比1:3,保证一定的浅滩区,浅滩区的最高水位0.5~0.8m,进排水方便,外河水质良好,种植适量的水草和水葫芦。

1.2 清塘消毒清塘消毒一般要求在春节前完成,首先清除过多的淤泥,清淤后暴晒15~30天,促进底泥有机质分解,然后进水20cm,用生石灰150~200kg/667m2全池泼洒,也可结合使用茶粕除野,使用前将茶粕浸泡24h,加1%食盐水,效果更佳,泼洒浓度为20~30g/m3。

1.3 设置增氧设备微孔增氧设备由增氧机、主管道、支管和底管组成。

本试验增氧机采用浙江森森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增氧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其型号为HG-1100(Y802-2),功率为1.1kW;主管道采用50mmPVC塑管,支管采用32mmPVC塑管,底管采用20mmPVC塑管,底管用6分钻打孔25cm,每口塘放底管15排,每排长30cm,底管、支管、主管和增氧机之间密封焊接,增氧机固定放置在池塘埂上。

1.4 放养前准备1)逃设施:池塘四周内侧,用加厚薄膜、钙塑板、铝皮围起,入泥10~15cm,高出埂面60cm,每隔0.5~1m设一桩支撑,最好在其外围四周设置网片,高1m。

海水养殖中微孔增氧技术原理的应用

海水养殖中微孔增氧技术原理的应用

S h u i c h a n y u y e!微孔增氧技术原理微孔增氧设备的工作原理是运用罗茨鼓风机在输气管道中输送需要的氧气,输气管道作为一个媒介,将空气传送到管道内部,运用微孔管道将氧气送到水中。

氧气在水中就会出现气泡,水泡开始慢慢从池塘的底部不断向水面上漂浮,微孔增氧设备可以促使氧气快速溶于水,造成水面出现水流旋转的趋势。

微孔增氧技术可以让氧气在水中扩散,达到增加氧气的目的。

"微孔增氧技术与传统增氧方式的对比原先人们使用的增加氧气的设备仅仅只有增加氧气的作用,现阶段,微孔增氧设施的使用在增加水的表面中氧气的基础上,增加整个池塘的氧气,同时,还可以修复水域环境,调节池塘水质。

"#!微孔增氧技术优势(!)有效活化水体这种设备的终端运用了运用纳米管,纳米管是在现代科技新技术出现的基础上而制造的一种工具。

纳米管的主要特征就是可以产生气泡,大量的气泡能够促使水体形态发生变化,在原先平静的水面上形成溪流,加强了池塘中水的流动,可以看见水面会出现上下流动,有时会出现水流旋转,氧气溶入水中之后,加速水体自然系统的形成。

而传统增加氧气的方式是对水的表面与上层进行氧气的增加,造成中层与下层的水质无法得到真正的改善。

(")改变增氧方式微孔增氧技术促使增氧的区域发生改变,由传统的表面增氧变为底部增氧,使上下水层的盐度、温度、溶解氧接近于一致,避免了养殖的困难。

如果天气发生变化,养殖就无法在进行,微孔增氧技术解决了这一问题,为养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这种技术还可以将输送氧气的范围扩大,从传统的部分水域增加氧气转变为整个池塘增加氧气,加速了水的流动的同时,将整个池塘的环境进行全面的改善。

由于运用微孔增氧设备将氧气扩散进水里,扩散的范围很大,氧气在向池水上面浮动时,速度比较低,接触水分的时间长,因而塘水中传输氧气效率就会比较高。

($)恢复水体净化功能在海水中可以养殖的动物,多数是生活在水的中层或者是下层,也有可能生活在底部。

微孔增氧技术

微孔增氧技术

微孔增氧技术
微孔管道增氧克服了传统增氧机表面局部增氧、动态增氧效果差的缺陷,实现了全池静态深层增氧,使增氧效果明显提高。

1、监测比较:
无增氧机组,随着太阳辐射强度的减弱,光合作用减弱,引起水中溶氧水平的下降;
微孔增氧效率明显高于普通增氧;两小时微孔增氧后,水下100cm水层溶氧增加34.8%,溶氧增加速率是普通增氧机溶的5倍,有效提高养殖池塘底部的溶氧。

2、导致水体溶解氧不足的主要因素有:
1)温度:氧气在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此外水产动物和其它生物在高温时耗氧多。

2)养殖密度:养殖动物放养密度越大,细菌就越活跃,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进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

3)有机物的分解耗氧:池中有机物越多,细菌就越活跃,这种过程通常要消耗大量的氧才能进行,因此容易造成池中缺氧。

4)无机物的氧化作用:水中存在低氧态无机物时,会发生氧化作用消耗大量溶解氧。

从而使池中溶氧量下降。

5)水体中浮游生物和水草:呼吸作用耗氧大,导致水体溶解氧减少,尤其是浮游动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池塘面积在永靖县渔业站鱼种场 9号池 塘 (8x667 m2)配 置 2.2 kW 空 压机 。风 机安 装在 主管 中间;主管 为 5 cm钢管 ,并焊装支气管小 口,一端 封闭 ,一端橡胶管与空压机相连。
在永靖县大川村 孑L祥壮进排水方便 的 4号池 塘(7x667 m2)放置 2.2 kW罗茨鼓风机一套 ,纳米增
该 系统 因地制宜 ,生产成本低 ,苗 种繁育池塘
改造 、幼虾过冬棚等设施 的成本约为 1.2万元/667
mz

按照 1:30的比例计算 ,养殖池塘每 667 m 增
加 成本 400元左 右 ,养 殖户 能够 承担 。而且 ,该套 系 统操作简单 ,养殖户易于学会 ,相关设施可重复利 用 ,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对 安 装 养 殖 池 塘 微 孑L管 水 下 曝 气 装 置 的池 塘 要进行清淤工作 ,使得池塘淤泥厚度不得超过 0.15 m,加 固加宽池塘 田埂 ,整平准备放置增氧管的塘埂
以上 ,经济效益要远高于传统养殖模式的 150 kg产
量和统货 30~40元/kg(主要在 6月以后 )的价格。
试 骀 与 总 伲 doi:lO.3969 ̄.issn.1004-2091.2016.12.005 塘微 孔管曝笺增氧技术与传统 增氧技术 - ̄- 、J-4jL[= !., 验
赵 贤花
(永靖县农牧局渔业技术推广 站渔业技术推广站 ,甘肃 永靖 73 1600)
清 淤后在 9号池 塘 的距 离滨 河路 40 m 的 中间 安装长条式微孔管水下曝气增氧系统的主管 ,支管 为软橡胶管 ,每根 40 m长 ,共 9O根 ,连接 主管 ,每 隔 5 m安一个支管 ,将其固定并连接到输气的主管 上。要求微孑L曝气管距池底 lO~15 onl,呈水平或终 端稍高于进气端。空压机开机后 ,空气便经主管 、支 管 通过微 孔 曝气管 扩散 到水体 ,实 现增 氧 。 3.4 风机 的选择 与 安装
的意义 。
1 场地选 择
该 试 验 分 别 在 甘 肃 省 永靖 县 渔业 站 鱼 种 场 和 大 川村 孔祥 壮池 塘两个 试验 示范 点实 施 。两 养殖 场 都是永靖县高效健康养殖示范点 ,其中永靖县渔业 站 鱼种 场养 殖面 积 185 ̄667 m2,周 围连 片池 塘 350 ̄ 667 m2,养殖户 5家 ;大川村孔祥壮池塘面积 80x 667 m2,周 围连 片 池 塘 280 ̄667 m2,养 殖 户 lO家 。 两场 基 础设 施相 对 完 善 ,经 营者 对新 技 术应 用 具有 很高的积极性 ,示范带动辐射力强 ,具备试验示范 相关 条件 要求 。
2 池塘选择
选 择 永 靖 县 大川 村 孔祥 壮 进 排 水 方 便 的 2号 池 塘 和 4号池 塘 ,池塘 面积 均 为 7 ̄667 m2,池 塘 东 西长 59 m,南北长 80 m;永靖 县渔业站鱼种场 9号 和 10号 池塘 ,池 塘面 积均 为 8x667 mz。 3 试 验 方 法 3.1 池塘 准 备
(收稿 日期 :2016—08—30)

《水产养殖))2o16年第 12期
铁 雾参 与 总 铭
并接通 电路 。 3.2 器材 准 备
①准备好 固定管道和曝气管的小竹竿 、小木棍 或砖头 。②买好与曝气管相匹配的主管和支管。③ 根据需要增氧的水面选择 2.2 kw 空压机一台。④ 准备好安装的工具 ,如锯 、胶、手钳、铁丝等 。⑤买一 台测 氧仪 ,以便及 时测定水体溶氧 的变化 ,保证及 时开启增氧机 ,买一只温度计便于测定池塘水温。 3-3 曝氧 管布设
氧 盘 为 21盘 。 3.5 管理
① 发现微孑L管破裂及时更换。②藻类附着过多 而堵塞微孔时,晒 1 d后轻拍 ,抖落附着物 ,或采用 20%的洗衣粉浸泡 1 h后清洗干净 ,晒干再用。③保 证电源箱不漏 电。④空压机定期润滑保养。⑤梅雨 季节要防锈。⑥高温季节要防曝晒 ,可搭凉棚。⑦发 现接 口松动 ,及时固定。⑧生产周期结束 ,拆后放仓 库保存 。⑨试验期间,由专人操作增氧设备,负责对 池塘进 行 日常管 理 ,并 记 录详细 池塘 日志 。 3.6 统计 试 验指标
养 鱼 池塘 实 际上 是 一个 水 生生 态 系统 ,一般 来 讲 ,在整个养殖过程 中基本上是在不换水或少换水 的情况 下运 行 。其 水质 管理 主要 是 以少量 补水 和水 质 调控 处 理 为 主 ,而调 控 的主 要 内容 就 是增 加水 中 溶 解 氧 。 因为水 中充 足 的溶解 氧 ,不 但 是水 中养 殖 的水 生 动植 物所 必 需 的 ,同 时水 中各 种 生化 反应 也 都需要氧气 的参与 ,可 以说 ,水中溶 解氧状况 的好 坏是影响水质的最重要的指标 。因此水产工作者一 直在不断研究和探索有效增加水 中溶解氧的方法 , 从 1922年第一 台增氧机的问世 ,现在 已研发 出各 种形 式 、多种 规格 型号 的增 氧机械 。然 而 ,随着养 殖 密 度 的大 幅度 增加 ,以及 有 些优 质 水产 品对水 质 的 要 求 越 来 越 高 ,传 统 的 机 械 曝气 (叶 轮 式 、水 车 式 、 喷水式增氧机 ),主要是对水体上层进行增氧 ,难 以 对水体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增氧 ,增氧效率低 ,这制 约 了水 产 养殖 产 量 的进 一 步提 升 ,同时 由于 水质 难 以控 制在 适 宜水 生 生物 生 长 的水 平 ,使得 水 中有 害 物 质难 以去 除 ,病 虫 害 日益 严 重 ,而且 随着 鱼 病 用 药 的增加 ,对水 产 品质 量 安全 带来 了严 重 隐患 。 因 此 ,试验推广高效的曝气增氧技术 ,改 良池塘水质 、 减少病害发生 、进一步提高养殖产量具有十分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