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微孔增氧技术.

合集下载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要点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要点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要点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是在池塘底部安装微孔曝气器,利用机械泵产生的高压空气将池塘底部的水向上喷射,从而达到池塘水体环境的增氧作用。

这种技术的关键要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合适的机械泵。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机械泵,一般来说,机械泵需要有足够的流量和压力,以便产生足够的空气流量,并将其引入池塘内,从而达到增氧的效果。

二是布置合理的微孔曝气器。

在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中,微孔曝气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想让机械泵产生的高压空气有效的将池塘底部的水向上喷射,必须要合理的布置微孔曝气器,以便于让空气流动的更加顺畅,从而达到最大的增氧效果。

三是正确的曝气方式。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中,如何正确的曝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曝气时,应该先将微孔曝气器放置在池塘底部,然后再启动机械泵,以便产生高压空气,将其引入池塘内,从而达到增氧的效果。

四是正确的操作与维护。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中,正确的操作与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要想让微
孔曝气增氧技术能够达到最佳的增氧效果,操作者必须要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正确的调整机械泵的压力,并定期对微孔曝气器进行清洗和维护,以保证微孔曝气器在使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之,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池塘水体环境改善技术,但要想让这种技术发挥最大的效果,必须要正确的选择机械泵,合理的布置微孔曝气器,正确的曝气方式,以及正确的操作与维护,才能够有效达到池塘水体环境的增氧作用。

微孔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微孔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2 、 仔细收好网箱设备 , 做好保存管护工作 , 防止坏损 。
3 、 越冬前最好将鳜鱼按规格大小分池稀养 , 以减少越冬 的密度 , 使越冬池水位达到 3 m~ 4 m左右。 4 、 除雪增氧 , 及时清除积雪保证足够 的阳光 , 使冰下有充足的溶解氧 。有条件 的情况 下, 保证注水设 备完好 以备应急时使用 。
五、 讨 论 与 小 结
1 、 本模式养殖 时采用的是一次放养 , 相 比捕大留小轮捕轮放的“ 八字精养法” 效果要差一些 。因为在 放养互相不 能以之为食 的尺寸鱼时可以充分利用 网箱空间取得较好 的经济效益。 2 、 利用野生的杂鱼可以减少饲养饵料鱼 的投入成本 , 养殖户可以在 网箱附近下设 地笼 , 密 眼箔等渔

对照组净产 1 6 0 9 k  ̄ 6 6 7 m z 。微孑 L 增氧比对照组( 传统养殖 ) 增产 1 6 7 k  ̄ 6 6 7 m 2 , 亩增利 3 3 4 元。 江西省 , 2 0 1 1 年在峡江县幸福水库建立 2 2 0 0 m 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鲴 , 采用微孔增氧技术 。每个 网箱 平均 单产达 2 0 0 k  ̄ m , 比未使用微孔增氧技术 的网箱平均单产 1 3 3 k g / m 增加 6 7 k g , 经济效益显著 。 全国各地试验结果表明, 微孔增氧技术不仅是我 国河蟹养殖业的一大技术进步 , 而且在虾类( 罗氏沼
虾、 南 美 白对 虾 、 克 氏原 螯虾 ) 养殖 、 鱼 类养 殖 、 网 箱养 殖 、 鱼类 越 冬 和河 蟹 土 池 育 苗等 方 面也 可广 泛 应用 。
同时 , 此技术是一项符合节水型 、 环保型( 水质指标总体达到 G B 3 8 3 8 — 2 0 0 2  ̄以上 ) 的新技术 。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
增加溶氧量
通过微管增氧装置的曝气作用,水 体的溶氧量得到显著提高,水质得 到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 优化。
池塘微管增氧机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池塘微管增氧机主要由空气泵、微管曝气装置、控制器和电源等组成。
分类
根据使用需求和安装方式的不同,池塘微管增氧机可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大类 。移动式增氧机方便搬运和调整位置,适用于不同池塘和水域;固定式增氧机则 适用于大面积的池塘和水域,可实现长期稳定的增氧效果。
04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的实际应用案 例
案例一:鱼塘养殖场的增氧改造
总结词
在传统的鱼塘养殖场中,由于养殖密度的提高和养殖环境的恶化,鱼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严峻。为了改善这一 状况,微管增氧技术被引入到鱼塘养殖场的改造中。
详细描述
在鱼塘养殖场的改造中,微管增氧技术被广泛应用。这种技术通过将氧气直接注入水体中,提高了水体的溶氧量 ,从而改善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同时,微管增氧技术还能够促进水体中的物质循环,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经过 改造后,鱼塘养殖场的产量和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智能化
未来的池塘微管增氧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例如通过引入传 感器、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方式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智 能化管理。
06
相关参考资料与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应用研究》
《微管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 应用效果》
《池塘微管增氧系统的设计与应 用》
相关文献推荐
《微管增氧技术对池塘溶解氧的影响研究》 《微管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生态效益分析》
维护与保养
01
02
03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微管增氧系统, 包括电缆、曝气器和微管 的完好性,发现损坏及时 修复或更换。

增氧新技术——微孔曝气增氧

增氧新技术——微孔曝气增氧
装置 ,可保 证8 1 ~ 5亩 精 养池塘 或 1)【 2) 平方 米投饵 网箱应急增 ()~ ( (】 ㈨
软 管( 气管与曝 气管之 间连 接] 主输 、 0 25米 配置 功率为 22 w 的微孔 曝气增氧 颗 微 孔 曝 气管 4 0米或 用 1 . 微 lk 孔 曝 气管盘成 直径 8 0厘 米的曝 气 盘3 2个 , 以及 三通 、 气阀 、 流阀 排 截

蔚 蕊 上 、 函 等领域 ¥ 芥殖 、 水处理 景观水 治理 污
微 孔 曝 气 增 氧 装 置 安 装 方便 . 全 可 安
氧装 置是在 容易漏电 . 对 四 水中工作 . 人和 鱼虾有 潜在危 害
靠, 没有 电源的 养殖 场 . 可选择 柴 油
机为动 力. . 综合 示 范 运 行 和 测 试数 据
水体 带来任何 污染.而其 它传统 增
投 喂两 次 ,可 投 观 赏 鱼 专 用 的 增
地 料 、 威 料 促其 增 色 . 成 完 美 的 育 形 俸 形 . 锦 鲫 是 杂 食 件 鱼 类 ,可 将 剩 . 饭 、剩 菜 、果皮 等 加 入 …%动物 内
脏 , 辱 螺 、 虫 蚯 蚓 动 物 性 同 榴 蛆 I 自、 料混 合 制 战 颗 粒 投 喂 投 喂遢 水
政 府农 机补 贴 目录的 为 匹配 功 率

1 — 2 分 钟 _ 吃完 为 直 () 持每 0 ( 1 上 】 3坚
高效增 氧
尘 22 W 的设备, .k 其价格( 包括安装调
微 孔曝 气产 生 的微 小 气泡 在 水 体
_ 查 , 时 捞 出 删饵 戏 湾 。 季每 人巡 及 夏
贴每套 2 5 5 0元 .每 套设 备主要有 、
1 " 2

养殖池塘水质调节与微孔增氧技术

养殖池塘水质调节与微孔增氧技术
实验塘 一般塘
我们首要关注水体营养
水中的氮磷比为5-12:1 氮循环(注意保持畅通) 磷循环的过程 藻类对氮元素和磷元素的吸收遵循李比 西定律(木桶原理) 请看案例分析:
调水与补充磷酸盐
饲料的投喂以及固氮藻类的氨化作用让 水体中氮源充足,关键要看如何转化成 有效的形式,101的作用就是将无用氮 转化成有用氮,促进藻类的生长 磷酸盐成了限制性元素
从哪些方向来评判微生态制剂对效益的影响? 花白鲢产量、各种鱼成活率、各种鱼产量 “坚持”,核心思维在于“防”
(五)异常水质的处理方 法
异常水质的处理方法
预防水质恶化是核心
但是出现了水质恶化我们该如何处理

请看下面案例分析和处理方法:
浑水
如何处理
产生原因: 水中浮游植物减少,通常见于杀虫、杀菌、变天倒藻之后, 或者砂质土池塘。水中藻类缺乏,造成池泥土颗粒悬浮, 同时见于出现了寄生虫疾病的池塘中。 处理方法: 一、一般浑水: A.先用净水底改类泼洒,或者用明矾3-5斤/亩· 米澄清水 质; B.第二天化水泼洒磷肥15-20斤/亩· 米; C.第三天用生物肥+光合细菌
硬度对应表
硬度范围 施肥无机肥 藻类生长效果
<10mg/L 10-20mg/L
>20mg/L
无机肥 无机肥
无机肥 案例
不生长 不稳定
大量生长
美国人的软水实验
总硬度从7.8mg/L长到32mg/L,碱度增加4倍,罗 非鱼产量增加约25%
小结
提问: 水质管理的三个大方向是什么?
放养、池塘条件、投入品
为什么恶化?
水源变差(大势所趋) 投喂不当,选料不好 放养不合理,密度过大 增氧设备使用不合理 施肥出现问题 水深调节方面前后规律没有掌握 不懂得正确选择微生物制剂、及合理的使用

加工技术-水产养殖中的微孔增氧技术

加工技术-水产养殖中的微孔增氧技术

加工技术-水产养殖中的微孔增氧技术水产养殖中的微孔增氧技术“微孔增氧”技术就是池塘管道微孔增氧技术,利用微孔管和罗茨风机,在池塘底部进行充气增氧。

“微孔增氧”能促进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改善了池塘的水质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

池水溶氧的充足,保证了水生动物的生长,提高了水产养殖的成活率、规格和产量。

“微孔增氧”还具有节能、低噪、安全等优点,在主机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微孔增氧机增氧能力是叶轮式增氧机的3倍。

因此,“微孔增氧”广受国内水产养殖户的重视与青睐。

“微孔增氧”技术的原理微孔增氧技术是采用罗茨鼓风机将空气送入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将空气送入微孔管,微孔管将空气以微气泡形式分散到水中,微气泡由池底向上浮,气泡在气体高氧分作用下,氧气充分溶入水中,还可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流动,水流的上下流动将上层富含氧气的水带入底层,同时水流的旋转流动将微孔管周围富含氧气的水向外扩散,实现池水的均匀增氧。

“微孔增氧”的优点可改善养殖水体生态环境。

曝气增氧在水体底部产生的气泡流范围广,充足的气流与大面积的水面接触,能保证水体底部的溶解氧在6.5mg/L,加速水体底部沉积的有机物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氧化分解,并能把有害有毒气体带出水面,从而改善和稳定水质,为鱼虾蟹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可减少病害的发生。

可提高养殖密度。

爆气增氧为静态的水底部增氧,整个水体有效溶解氧充足,提高了水体各层空间养殖对象的活动能力,增加食欲,缩短养殖周期,为增加水体生物负载创造了条件。

此外,“微孔增氧”更加节电。

新型鼓风机压力宽,结构简单、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整机振动小。

实践证明水下式曝气增氧效果好,与传统增氧方法相比,达到同样效果,可以节电60%~80%。

使用方法根据水体溶氧变化的规律,确定开机增氧的时间和时段。

一般4~5月,阴雨天半夜开机;6~10月下午开机2~3小时,日出之前1小时再开机2~3小时,连续阴雨或低压天气,夜间21:00~22:00开机,持续到第二天中午;养殖后期勤开机,促进水产养殖对象生长。

池塘养殖河蟹微孔管道增氧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池塘养殖河蟹微孔管道增氧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附件2池塘养殖河蟹微孔管道增氧高效养殖技术要点一、养蟹池塘的准备和种苗放养1、池塘条件: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注排水方便,呈长方形,东西向。

水位较浅,淤泥较深,生产能力较差的低产老池塘,应清淤改造,加深水位。

确保水深1.5米以上的有效面积占全池水面的40%以上。

2、清塘消毒:冬季抽干池水,亩用生石灰200千克,化水全池泼浇,除野并杀灭病原生物。

3、栽种水草:清塘消毒药物药性消失后,即可种植水草,以伊乐藻为主,切茎分段栽插。

东西为行,南北为间,行间距5×4米,并适量搭配黄丝草、苦草、轮叶黑藻,使全池水草覆盖率达60%。

4、投放螺蛳:清明前,投放活螺蛳每亩400~500千克,有条件的,7~8月份再补放150~200千克。

一是为河蟹提供活性饵料,二是净化水质。

5、施肥培水:消塘消毒后7~10天,每亩施经发酵腐熟的猪粪200~250千克,或钙镁磷肥加复合肥15~20千克,使池水呈淡红色,达到“肥、活、嫩、爽”,以培育水体中的红虫、水蚯蚓、小螺蛳等,为河蟹、青虾提供优质天然饵料,并促进水草生长。

6、种苗放养:池塘标准高,微孔管道增氧设施配套到位,面积5亩以内的池塘,可采用“亩放自育蟹种1500只,亩产商品蟹150千克(商品蟹平均规格150克以上),青虾50千克,亩效益1万元左右”的生态高效养殖模式;虽然微孔管道增氧设施到位,但池塘面积较大(10亩),管理上与小池塘相比有一定难度的池塘,可采用“亩放蟹种1000只、青虾5~10千克,亩产商品蟹100千克(商品蟹平均规格150克),青虾30千克,亩效益5000元”的蟹虾生态养殖模式。

(1)蟹种放养:选择肢体健全、无病无伤、活动敏捷、规格整齐(每千克200只以内)的自育或地产蟹种放养,放养时间2月份至3月初,亩放蟹种1000只左右。

(2)轮养青虾:蟹池在5月份前较空闲,水体载鱼量不大,利用此阶段轮养一季青虾,可有效地提高蟹池综合产出效益。

具体操作:1~2月份,池塘清整消毒药性消失后,亩放规格1500~2000尾/千克左右的过池或本地培育的青虾15千克。

池塘微孔高效增氧技术要点

池塘微孔高效增氧技术要点

田间课堂®池塘微孔高效增氧技术要点池塘微孔高效增氧技术具有 高效溶氧、活化水体、恢复水体自 净功能、超低能耗、安全环保的特 点,与传统增氧相比,省电30%、 发病率降低20%、鱼产量每亩提高 20%、虾蟹产量每亩提高15%、综 合效益提高20% ~ 60%。

1.主要设备主机为鼓风机, 国产有7.5千瓦、5.5千瓦、3.0千 瓦、2.2千瓦等规格,功率配置为0.25 ~ 0.3千瓦/亩。

主管道通常采 用PVC 管。

充气管道主要有纳米曝 气管和自沉式增氧管两种。

2.设备管道安装。

(1)鼓风机出气口处安装储气包或排气阀,充 气可采用集中供气或分池充气的方 法,单池或多池并联的形式。

(2) 主管道采用PVC 管道,埋于泥土中, 主管道与充气管有阀门控制。

(3) 充气管道以单侧排列为主或呈“非” 字形排列。

充气管采用纳米曝气管或者自沉管。

自沉管铺设在池底,曝 气管离池底10厘米,可自制螺旋盘状进行固定。

(4)充气管在池塘中 安装高度尽可能保持一致,底部有 沟的池塘,滩面和沟的管道铺设宜 分路安装,并有阀门单独控制。

3. 微孔管规格选择。

依据水体状 况和深浅选择管径适宜的微孔管。

水深1.5〜3米,用外径14毫米、内径 10毫米的微孔管;水深3至4米,用 外径14 ~ 14.5毫米、内径10毫米的 微孔管;水深1.5米以下,用外径17 毫米、内径12毫米的微孔管。

4.使用方法。

通常晴天22时左右开机,至翌日太阳升起后停机,可在 增氧机上配置定时器,定时自动增氧; 连续阴雨天要提前并延长开机时间, 白天也应增氧;雨季和高温季节(7 ~ 9 月),还需在13时至16时开机2至 3小时。

来源:云南省农业农村厅网站可用小型开沟机在树体两侧靠主干40厘米左右的区域开挖深40厘米、宽30 厘米的施肥沟进行施肥,不用覆土,肥料种类及数量参照基肥。

无灌溉条件 的地区,可用农用车拉水浇灌,直接将水肥浇灌于施肥沟内。

有灌溉条件地区, 可安装自压式滴灌设施(采用补偿式滴灌带),冬春季每月灌水1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池塘微孔增氧技术
一、池塘养鱼增氧机的类型状
溶解氧是养殖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生存的
必要条件,溶解氧的多少影响着养殖水生动 物种类的生存、生长和产量。采用增氧措施, 是提高池塘养殖单位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 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 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 境。
为此,水产养殖专家在不断寻求新的更为有
效的增氧方式,而池塘底部微孔管道增氧技 术就是近几年摸索涌现出来比较经济实用的 养殖新技术。 该技术可以消除池塘的温跃层、氧跃层、水 密度跃层,补充池塘底部氧气,使池塘达到 良好的养殖水环境条件。
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是由室内工厂化高密度养
殖采用的充气式增氧技术发展而来,广西区 在2000年开始在对虾养殖中试验使用。 近几年大面积示范推广是在江浙等地区的虾 蟹养殖场,仅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等 三市使用该技术进行河蟹养殖的面积已超过5 万亩(主要以金坛、宜兴两市的池塘养蟹为 主);浙江省宁波地区等则在南美白对虾、 梭子蟹养殖池塘中使用较多,已推广应用1.2 万多亩(以慈溪市为代表)。 实践证明,应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具有产量 高、能耗省、安全性好等显著特点,可以带 动养殖、投饵、用药等一系列技术的新变化, 为综合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切入点。
3、射流式增氧机
其增氧动力效率超过水车式、充气式、喷水
式等形式的增氧机,其结构简单,能形成水 流,搅拌水体。射流式增氧机能使水体平缓 地增氧,不损伤鱼体,适合鱼苗池增氧使用 。
4、喷水式增氧机
具有良好的增氧溶氧量, 同时还有艺术观赏效 果,适用于园林或旅游区养鱼池使用。
2、饲料投喂:由于池塘载鱼量较大,如 何进行科学投喂是关键,而饲料质量又是影 响鱼、虾、蟹规格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应选择粗蛋白含量较高的颗粒饲料投 喂。虾蟹饲料,前期36%以上,中期30%~ 33%,后期33%~35%。投喂量按虾、蟹的 体重计算,前期在6%~8%,中期 5%~6%, 后期3%~5%;养殖鱼类的池塘,前期32% 以上,中期30%~32%,后期28%~30%。 并视天气、河蟹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河 蟹的池塘,有条件的单位和养殖户,可适当 多投喂小杂鱼,前期新鲜小杂鱼,中期投冰 冻鱼,后期冰冻鱼搭配玉米、小麦。
充气管道:主要有三种,分别是PVC管、铝
塑管和微气孔管 (又称纳米管),其中以PVC 管和微孔管为主。 从实际应用情况看,PVC管和微孔管各有优 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微气孔管曝气效果好,PVC管经打孔 后曝气均匀度较差。 二是PVC管材料组织容易。 PVC管在各 种管道材料店都有经销,质量从饮用水级到 电工用管都可。 三是 PVC管成本低。与微孔管配置要求相 比,每亩成本约减少300~400 元(管子成本 减少280元/亩,主机成本分摊后减少80元/亩)。
1、叶轮式增氧机
具有增氧、搅水、爆气等综合作用,是目前
最多采用的增氧机,年产值约15万台,其增 氧能力、动力效率均优于其他机型,但是运 转噪声较大,一般用于水深1米以上的大面积 的池塘养殖。
2、水车式增氧机
具有良好的增氧及促进水体流动的效果,适
用于淤泥较深, 面积l 000~2 540 ㎡的池塘 使用 。
2、功率配置不科学,浪费严重。许多养殖户没 有将微孔管与 PVC管的功率配置进行区分,笼统地 将配置设定在0.25千瓦/亩,结果不得不中途将气体 放掉一部分,浪费严重。一般微孔管的功率配置为 0.25~0.3千瓦/亩,PVC管的功率配置为0.15~0.2 千瓦/亩。 3、铺设不规范。主要有充气管排列随意,间隔 大小不一,有8 米及以上的,也有4米左右的;增氧 管底部固定随意,生产中出现管子脱离固定桩,浮 在水面,降低了使用效率;主管道安装在池塘中间, 一旦管子出现问题,更换困难;主管道裸露在阳光 下,老化严重等。通过对检测的数据分析,管线处 溶氧与两管的中间部位溶氧没有显著差异,故不论 微孔管还是PVC管,合理的间隔为5~6米。
(五)回路式安装图说明
(1) 建议空压机两台,一用一备; (2) 截止阀用于连通或截断通道; (3) 排气阀用于调整气压和开机时排气; (4) 主气管可根据需要选用PVC给水管或钢质材料管; (5) 控制阀用于调节单管的出气量; (6) 轴管可选用橡胶管或增强塑料管; (7) 回路安装时需在池底安装固定拉索; (8) 图中的尺寸为安装的标注尺寸; (9) PVC管的出气孔孔径太大,影响增氧效果。一般 气孔以0.6毫米大小为宜。
3、增氧:由于池塘生物载重量较大,应及时开 启微孔管道增氧。闷热天气傍晚开机至第二天早晨 8时,正常天气半夜开机至翌日上午7时,连续阴雨 天气全天开机,以保证池水溶氧充足。南美白对虾 养殖池塘,养殖中后期一般为8:00~11:00, 14:00~16:00,22:00~24:00,3:00~4:00投喂饵 料2小时内停止开机;鱼类养殖正常天气中午开机2 小时。 4、病害防治:每半月施用一次水质调节剂和底 质改良剂等生物制剂,再每半月施用一次水体消毒 剂(以碘制剂、溴制剂为主),高温期禁用消毒剂, 每月投喂一次药饵(中草药、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 为主),以提高河蟹抗病力。
4、 PVC管的出气孔孔径太大,影响增 氧效果。一般气孔以0.6毫米大小为宜。 5、高密度养殖鱼、虾的池塘,应配合使 用水车式增氧机,使池塘水体的溶解氧均匀。 6、使用微孔管道增氧的池塘应适当增加 苗种的放养量和饲料的投喂量,充分发挥池 塘生产潜力。
谢谢大家!
(二)、微孔增氧机解决的主要问题
微孔增氧技术采用在池塘底部铺设管道的方
法,把含氧空气直接输到池塘底部,从池底 往上向水体散气补充氧气,使底部水体一样 保持高的溶解氧,防止底层缺氧引起的水体 缺氧。保证底部溶解氧含量的充足可有效抑 制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加快有机废物的降解, 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活化池塘底质,保持 水质理化因子的稳定,从而有效控制病害的 发生,减少用药,降低用药成本,提高养殖 品种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养殖经济效益。
(一)、开展高效增氧技术的必要性
高效增氧技术是指增氧效果又快又好、节约
能源、安装管理相对简单、使用简捷安全的 增氧技术,包括微孔管道增氧技术。 197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 研究所在浙江省嘉兴锅炉厂研制成功我国第 一台7.5千瓦的叶轮增氧机,开创了高效机械 增氧的新纪元。 然而,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主要是设置在 水体上层,单独使用很难满足养殖池塘的立 体增氧要求,而且能耗相对较高。
(七)注意事项
1、主机发热。此问题主要存在于PVC管 增氧的系统上。由于水压及PVC管内注满了 水,两者压力叠加,主机负荷加重,引起主 机及输出头部发热,后果是主机烧坏或者主 机引出的塑料管发热软化。解决办法:一是提 高功率配置;二是主机引出部分采用镀锌管 连接,长约5~6米,以减少热量的传导;三 是在增氧管末端加装一个出水开关,在每次 开机前先打开开关,等到增氧管中的水全部 出尽后再将开关关上。
(六)安装成本参考
关于微孔管道增氧系统的安装成本,大概可



分为四个档次, 一是高配置:新罗茨鼓风机与纳米管搭配, 安装成本1300~1500元/亩; 二是旧罗茨鼓风机与国产纳米管(包括塑料管) 搭 配,安装成本800~1000元/亩; 三是旧罗茨鼓风机与饮用水级PVC搭配,安 装成本500~600元/亩; 四是旧罗茨鼓风机与电工用PVC管搭配,安 装成本300~500元/亩。
5、微孔增氧机
在池塘中推广应用微孔增氧机,经实验表明,
微孔增氧机增氧效果优于传统的叶轮式增氧 机和水车式增氧机,被认为是一次水产养殖 增氧技术的创新。
二、池塘高效增氧技术—微孔增氧机
1、增氧效果好。微孔管产生的气泡小,平均直 径为3毫米,而传统增氧机产生的气泡直径为20毫 米。因此,输入相同体积的气体,微孔管产生的气 泡与水体接触的面积增加了6~7倍。 2、节能。一般传统增氧机1千瓦功率可增加 1.1~1.9千克氧,而微孔管在淡水中可增加3.4~ 4.9千克氧,是传统增氧机的2.6倍;在海水中可增 加9千克氧,是传统增氧机的4.2倍。一般每亩虾池 配备叶轮式增氧机需要0.75千瓦功率;而用微孔管 增氧,只需配备0.25千瓦功率。 3、饵料系数低、产量高。使用传统增氧机增氧 的虾池,饵料系数为1.1~1.3;而使用底部微孔增 氧机的虾池,饵料系数为0.9~1.1,且虾池平均亩 产量可提高30%左右。
(三)、增产增效情况
微孔增氧与传统增氧机相比,可平均节省电
费约30%,池塘养殖的鱼、虾、蟹类等发病 率平均降低约15%,鱼产量每亩提高10%, 虾每亩提高15%,蟹每亩提高 20%,综合效 益提高20%~60%,同时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和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
(四)、技术要点
1、材料与安装 微孔管道增氧系统包括主机、主管道和充气管 道等部分组成。 主机:选择罗茨鼓风机,因为它具有寿命长、送 风压力高、送风稳定性和运行可靠性强的特点。罗 茨鼓风机国产规格有7.5千瓦、5.5千瓦、3.0千瓦、 2.2千瓦四种;日本生产的规格一般有7.5千瓦、5.5 千瓦、3.7千瓦、2.2千瓦等。 主管道:有两种选择,一是镀锌管,二是PVC 管。由于罗茨鼓风机输出的是高压气流,所以温度 很高,多数养殖户采用镀锌管与PVC管交替使用, 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降低了成本。
(六)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水质、水位调节:由于放养密度较大,如何 营造一个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确保鱼类正常生长 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调节好水质、水位。在水质调 节方面,保持“鲜、活、嫩、爽”,10天至半月亩 施EM原露1000毫升,吸收氨、氮,维持藻相平衡, 促进物质良性转化,增强鱼、虾、蟹的免疫力。在 水位调节方面,以注水为主,尽量减少换水频率, 4月份前水位控制在50厘米左右,以提高池水温度, 促进养殖品种生长,5~6月份保持70~80厘米,夏 秋高温季节应保持在1.5米以上,以降低池水温度, 高温期结束后,保持适中水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