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养殖之池塘底部增氧

合集下载

池塘底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要点

池塘底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要点

池塘底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要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更高要求,特别是最近媒体曝光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让我们意识到水生动物的健康养殖才是渔业养殖的必然要求。

但是规模化、集约化的高密度养殖很容易带来各种疾病,而市场又要求减少用药,因此渔业养殖要抓好四个要点“好品种”、“好环境”、“好饲料”、“好管理”。

本文就“好环境”来作介绍。

好的养殖环境是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场址、水源的选择便于管理,做好清塘,重点都是水质的处理。

水质条件重中之重是溶氧。

溶氧高低状况是影响养殖对象摄食量及饲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

同时,水中氨通常是在氧气不足时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或是由于氮化合物被硝化细菌还原而成。

在缺氧情况下,氨会积累,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使养殖对象中毒,摄食减少,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当养殖密度大,池水经常缺氧,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使鱼类摄食降低,鳃组织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底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是直接把空气中的氧输送到水层底部,能大幅度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具有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分布均匀,通过底部充分增氧,改善池塘底部水质条件,增加溶氧,减少有害气体的存在,达到减少病害,提高产量的目的。

一、微孔管道增氧的主要特点1.高效溶氧由于超微细孔曝气产生的气泡,在水体中与水的接触面极大,上浮流速低,接触时间长,氧的传质效率极高,因此增氧效率高、效果好。

2.活化水体微孔管曝气增氧,犹如将水体变成亿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足的溶氧使水体能够建立起自然的生态系统,让水活起来。

3.恢复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微孔管曝气增氧是水底增氧,一般增氧机是表层增氧,而养殖水体主要是表层溶氧丰富,底层缺氧。

水体底层沉积的肥泥、有机排泄物、剩余变质的饵料等难分解的有机物,会消耗大量的氧,而充足的微孔曝气增氧,使其被微生物分解,使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得以恢复。

池塘养殖底充氧使用技术要点

池塘养殖底充氧使用技术要点

近年 来 ,从事 水产 养 殖 已成为 渔
( ) 农 民发家致富的重点产业 , 集约化 、 高 投入 、 高产出是养殖户 的首要选择 。 但由
于人工成本增加 , 饲料价格上涨 . 水产养 殖成本进一步被拉高 ,水产 品养殖已进 入高成本 时代 。如何降低池塘养鱼投入
展 ,高产高效 的新 型养殖模式不 断涌现 。 例如现在推广的多品种混养 、 网 箱高密度养殖以及肥水下塘 、培养 浮游
的养殖实践 , 总结 出几项技术措施 , 现介 绍给广大水产养殖户 , 供参考 。 1 品种 选 择 . 为 了达到高产 高效的养殖 目标 , 选 择优 良的养殖品种是关键 。应选择适宜
( 如草 、 、 、 鳊 鲤 鲫等 ) 4 %; 占 0 在瘦水 塘 , 草、 鳊等 占 6 %, 0 其他鱼 占4 %。 主养 0 在 草鱼 的池塘 中,也可 以混养一定 比例的 团头鲂 、 鳙 、 鲢、 鲫等 。 团头鲂可 以摄食草 鱼 留下 的草屑 , 也可以摄食池塘 中藻类 :
lc 用砖头或竹片等固定在池底 。 O m, 在 实际安装 中通 常在充气管不与 主管相 连的另一端安 装上一个 小 阀门 ,便 于 分别控制充气量 此增氧方法 的特点是 :池塘 中充
池塘底 充氧技术 是将充气管铺设 在池塘底部 ,利 用空压机将空气压入 管道 , 经充气管输入池塘 内 , 气泡破裂 后使空气弥散溶解 到水体中 ,增加水 体 的含氧量 , 同时带动水体上下对 流 。 减少温跃层 、 氧跃层 的产生 。底层水体 的富氧状态 可以加快 塘底有机物 的分 解, 有效 地 降低硫化 物 、 亚硝 酸盐 、 氨 氮等有毒有 害物质 的产生 ,促进养殖
过用 新型 高分 子材料 制成 的微孔 管 . 做成直径 1 m左右 的圆盘型充气管 ( 也 可做成其他形状 ) ,作为曝气 盘使用 ,

底部微孔增氧技术在海参池塘养殖中应用对比试验

底部微孔增氧技术在海参池塘养殖中应用对比试验

中每 1 ~2 d开 增 氧 机 一 次 , 在早晨 4 : 0 0 —5 : O O 之 间充氧 1 h左 右 ; 大 雨 后 池塘 水 质 由 于淡 水 的
注入 出现水 体 分层 现象 , 试验 池塘 在 充气 1 h后 ,
上下 水层 盐度 、 溶解 氧较 接 近 , 分层 被 打破 。
为 1 0 0元 / k g 计算 , 产值 为 3 9万 元 。对 照 池 的产 量为 2 5 5 0 k g , 单产 1 2 7 5 k g / h m , 规 格 平 均 1 1 . 2头/ k g , 产值为 2 5 . 5万 元 。试验 池 与 对 照池 养殖 海参 经济 效益 比较见 表 3 。
2 . 2 底 部 微 孔 增 氧 对 池 塘 水 体 溶 解 氧 的 影 响
气泡 与水 充分 接触 , 空 气 中的氧 气溶入 水 中 , 以达
到水 体增 氧 目的 。池塘 底部微 孔 增氧也 可 以消 除 池塘 化冰 前后 和 高温 季 节 池 塘 水质 跃 层 ( 温 度跃 层、 p H 跃层 、 盐 度跃 层 ) 现象 ; 试 验池 在 养 殖 过 程

本 次试 验地 点选 在兴 城市 徐大堡 镇 德林海 参
养 殖场 , 场 区 的池塘 条件及 水 温 、 盐度 等 指标 均满
足 此次试 验 的需 求 。 1 . 2 试 验 基 本 设 施
验 池平 均体 重 为 1 2 6 g , 日增 重 0 . 4 0 g , 成 活率 为 4 8 ; 对 照池平 均体 重 为 8 8 . 5 g , 日增重 o . 3 0 g ,
试 验表 明 , 在 有 增 氧 与 无增 氧 设 施 的情 况 下
池塘 水体 中的溶 氧存在 差异 。通 过检 测两 池塘养 殖水 体各 项指 标 见表 2 。

鱼塘增氧最简单方法

鱼塘增氧最简单方法

鱼塘增氧最简单方法
水产养殖是以水为生活和生产介质,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利用各种生物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法,为人类提供有一定质量、数量和规格的水产品的生产活动。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氧气不足或缺氧的情况,造成鱼类的生理失调,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

所以说,增氧是水产养殖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利用机械增氧
机械增氧是一种传统的增氧方法。

其作用主要是在水中形成气泡,以增加水中溶解氧。

它可在池塘、湖泊或河川水域中使用。

使用时,首先要检查进水管和出水管是否连接正确;然后将水泵安装好,最后将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好。

它通过向水中添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来增加溶解氧。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1)氧化剂与水直接接触,将氧气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其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需要加化学添加剂;
(2)将氧化剂与水混合成强氧化剂,然后加入到水中。

其优点是效果好、成本低;缺点是操作起来不方便。

—— 1 —1 —。

应用池塘底部增氧技术养殖南美白对虾效果好

应用池塘底部增氧技术养殖南美白对虾效果好

应用池塘底部增氧技术养殖南美白对虾效果好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密度的不断提高,单独使用传统的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已经不能满足对虾养殖池塘的立体增氧要求。

2005年,我们结合白对虾病害防治试验,在一部分养殖池塘推广应用一种新的增氧模式,即在池塘底部铺设增氧管道,配上水车式增氧机养殖南美白对虾,取得成功。

应用此方法的养殖户,养殖期间没有发生明显病害,最高养殖产量达到710千克/亩,平均亩产量在500千克以上,取得显著经济和社会效益。

下面将池塘底部增氧这种新型增氧技术简略介绍如下:一、主要材料空压机,常用的有2.2千瓦、3千瓦、4千瓦、5.5千瓦;PV 管或纳米管,主要有16毫米、20毫米、50毫米、65毫米四种直径规格;相对应的二通、三通接口。

二、设备安装第一步将直径为16毫米PV管、按间隔60厘米距离打扎,孔径一般0.6毫米。

纳米管即为管道中布满有用纳米技术打的细孔的软管,在不充气状态下,水不会自动压到管内。

第二步将打了小孔的PV管以8米左右间距平行铺在塘底,用砖块捆绑固定于池塘底部。

要求距塘底5厘米左右。

第三步,将所有铺在塘底的PV小管,经二通、三通接口与岸上的管道相接,直至接通空压机。

动力配备:在水深1.6~2米的情况下,2.2千瓦空压泵可供800个小孔出气:3千瓦的空压泵可供1200个小孔出气。

同时水面配备水车式增氧机0.5千瓦/亩。

三、应用效果楼永兴,养殖总水面143亩,池塘平均面积3亩,最高水位1.5米,平均1.3米,每5只塘配备1台2.2千瓦空压机,用底部铺设的纳米管增氧,同时,每只塘配0.75千瓦水车式增氧机2台。

2005年4月27日、5月5日、6月15日分三次放苗,总放苗880万尾,放苗密度为6.15万尾/亩。

正常天气,一般每天早晨开机底增氧,遇阴雨天或闷热天气,整天开机。

日常管理与一般养南美白对虾一样。

全程使用南美白对虾全价配合饲料,大棚标粗一个月后放到大池塘养殖,每半月使用一次芽孢杆菌调节水质,使用添加了药物的配合饲料预防病害。

水产养殖增氧最好用什么方法

水产养殖增氧最好用什么方法

水产养殖增氧最好用什么方法秋冬天气凉冷,水温低,鱼类主要集中于池水底层。

由于耗氧量增加,易造成底层水缺氧,使鱼儿窒息死亡、成活率降低。

下面店铺为大家介绍几种水产养殖增氧最好用的方法,欢迎阅读。

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增氧方法之注水补氧法:鱼池内发生缺水和缺氧时,可直接引水入池。

如果水源中的含氧量比较低,可使水流经过一定的流程和落差,提高含氧量后再注入池内,以增强补氧效果。

注水补氧应注意的是,含铁质过多的水不能直接注入鱼池,必须经过一定时间的暴气、氧化和沉淀后,才能少量注入池内。

凡采取注水补氧的方法,一定要提早进行,以防止因缺水、缺氧而一次注水量过大或注水时间太长,导致池塘水温的急剧变化及鱼类的大量游动而损伤鱼体。

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增氧方法之循环增氧法:在外来水源困难的情况下,用水泵抽取原池水进行就地循环,使池水与空气充分接触,增加溶氧,释放有害气体。

当含氧达到6毫克/升时,就可停止循环,防止水温骤降。

“微孔增氧”技术就是池塘管道微孔增氧设备,也称纳米管增氧技术。

它采用底部充气增氧办法,造成水流的旋转和上下对流,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加快对池底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抑制低部有害微生物的生长,改善了池塘的水质条件,减少了病害的发生。

同时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分布均匀,增加了底部溶氧,保证了池塘水质的相对稳定,提高了饲料利用率,促进了鱼虾类的生长,具有节能、低噪、安全等优点。

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增氧方法之生物造氧法浮游生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释放出的氧,是越冬鱼池水体溶氧的主要来源。

因此,在池水冰封前要有意识地注入部分含浮游植物多的肥水,作为引种之用,但注水量不要超过池水的1/5。

如果越冬鱼池水质清瘦,每亩水面也可各施0.5—1公斤尿素和过磷酸钙,以提高水的肥度。

但要注意,不能施用有机肥料,以免污染水质;施肥的时间不宜过早,最好在封冻前进行,以免藻类过早繁殖,降低后期水体的含氧量。

水产养殖的过程中增氧方法之充气加氧法鱼池表面封冻后,可在连接气泵的胶管顶端连一砂滤器,或直接在胶管上刺许多小孔,设置在冰下水中,利用风车或动物带动气泵,将空气压入胶管中,让其通过砂滤器或小孔呈很小的气泡扩散到水中,提高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增加水体的溶氧量。

池塘底充式增氧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 -

池塘底充式增氧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  -          -

池塘底充式增氧技术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的应用摘要:富氧养殖技术是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方式。

池塘底充式增氧技术可明显改善池塘养殖水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南美白对虾和梭子蟹养殖,应用后的单产和经济效益递增显著,是一项节能、高效、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的实用技术。

池塘底充式增氧机的原理和特点 1原理是通过输送空气提富氧养殖技术是水产健康养殖的重要方式。

池塘底充式增氧技术可明显改善池塘养殖水环境,可广泛应用于南美白对虾和梭子蟹养殖,应用后的单产和经济效益递增显著,是一项节能、高效、深受广大养殖户欢迎的实用技术。

池塘底充式增氧机的原理和特点1原理是通过输送空气提高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增加水体溶氧,消除池塘的温跃层、氧跃层、海水密度跃层,增加水体的上下左右对流,补充池塘底部氧气,达到全面提高水体溶氧的目的,从而提高南美白对虾和梭子蟹的成活率和食欲,增加产量和单体重量。

2主要特点①利用管道对水体充氧,不会把水体搅浑和伤及虾苗、蟹苗,南美白对虾、梭子蟹成活率高;②池塘底充式增氧机对池塘水深要求不高,而叶轮式增氧机一般要求池塘水深在2米以上;③对虾、梭子蟹的耗氧量较高,底充式增氧机比叶轮式增氧机可生产更多的氧气,使对虾和梭子蟹保持较旺盛的新陈代谢;④底充式增氧机管道分布均匀,可适当提高对虾、蟹苗的养殖密度,南美白对虾平均亩增产250千克;⑤节能效果好,池塘底充式增氧机比叶轮式增氧机功率配置小,可节电20%左右。

池塘底充式增氧机配套标准与应用技术1池塘条件南美白对虾要求池塘1亩大小,水深1.5米以上,底部平整,形状为方形或长方形(长宽比2∶1)。

2增氧方式为水车和底充式增氧结合。

3功率配置增氧设备功率按照南美白对虾亩产量500千克、梭子蟹亩产量75千克设计配备,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池塘底充式增氧机的功率配备为0.25千瓦/亩,梭子蟹养殖池塘增氧机的功率配备为0.1千瓦/亩。

4增氧机的选择与管道安装底充式增氧设备选择罗茨鼓风机,在水深1.6~2米的情况下,1千瓦功率的罗茨鼓动风机可供600米高分子微孔管(俗称纳米管)充气,2.2千瓦功率的可供800个小孔充气,3千瓦功率的罗茨鼓风机可供1200个小孔充气。

水产养殖鱼塘底部增氧详解

水产养殖鱼塘底部增氧详解

水产养殖鱼塘底部增氧详解
微孔增氧有以下几点优势:
1. 能有效改善水底底层缺氧问题:不会把水体搅浑和伤及种苗,可以使养殖密度提高30%,平均产量提高30%-40%。

2. 缩短了养殖周期:促进水体中的有益藻类和浮游生物的繁殖生长,使天然饵料增加,可以节约10%左右的饵料。

3. 促进池塘生态良性循环:使水体流动和底部溶氧充足,从而使有害物质大幅度减少,尤其是对亚硝酸盐和大肠杆菌的降低效果更为明显。

减少鱼类疾病,降低渔药对环境的污染。

提升鱼类品质,使鱼的“土腥味”明显降低。

4. 节能:微孔管增氧设施每亩配置的功率为1.5kw-3kw,节能效果十分显著。

5. 安全:操作方便,易于维护,安全性能好,不会给水体带来任何污染。

使用微孔增氧时要注意:
1. 微孔管曝气器不能露在水面上,利用螺旋形固定在底泥上30cm。

2. 通气总管、支管和阀门布置位置应合理,不应影响夜间巡塘行走安全,建议浅埋。

3. 正确调整供气阀门,确保最佳增氧效果,气泡以细密、数量多为佳,目测水面溢出气泡直径应小于1mm。

4. 检测水质,如溶氧状况,充氧效果,可用溶氧仪定时测定,并做好记录,以便采取相应措施。

5. 经常巡塘检查,如发现增氧设施运转有故障或损坏,应立即报修。

6. 生产期内,微孔增氧管器一般不会堵塞,如因藻类附着过多而堵塞,可将曝气盘捞起曝晒一天,拍打抖落附着物,或用20%的洗衣粉浸泡1h 后清洗干净,晾干再用“微孔增氧”技术(池塘管道微孔增氧技术,也称纳米管增氧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产养殖之底部增氧
水体体中溶解氧的来源
池塘中溶解氧的主要来源有:光合作用、机械增氧和化学增氧三种。

1、光合作用最重要
首先我们来谈谈光合作用,水体中产生光合作用的主要是藻类和光合细菌。

地球上的光合作用90%是由藻类进行,而在养殖池塘中,75%以上的溶解氧都是由藻类提供的,是水体当中的“小草”。

万物生长靠太阳,藻类也不例外,良好的光照、充足的营养是藻类得以生长的根本保障,此外重金属含量高、pH偏高/低、消毒过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藻类的生长,而且不论是有益藻还是有害藻都能进行光合作用,比如让养殖户十分头疼的蓝藻就是产生光合作用的“高手”,因此既要让水体得到充足的溶氧又不能让有害藻类疯涨,这就要点技术啦。

有益藻占优势的池塘水色看上去就让人赏心悦目,有经验的养殖户往往凭着对水色的判断就可以得知这塘鱼是否正常。

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中,能够降解水体中的亚硝酸盐、硫化物等有毒物质,光合细菌具有适应性强的特点,能忍耐高浓度的有机废水,对酚、氰等毒物有一定有忍受和分解能力,具有较强的分解转化能力,是罗非养殖的好帮手。

由于菌类生长繁殖速度快,“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要想得到稳定菌相往往要靠外源添加,现在市面上售卖的菌种种类繁多,50克一包规格的菌种售价可以从几元到几百元不等,有一次一个养殖户朋友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包袋上都是看不懂的洋文的物品告诉我这是从西欧某国进口过来的菌种,一斤装的几千元一盒,堪称极品!
2、机械增氧效率低
机械增氧也就是大家常说的增氧机增氧,增氧机主要有:喷水式、射流式、水车式、叶轮式等几种,除此之外近些年还有涌浪机、耕水机等设备出现在市面上。

虾塘中常见的是水车式和叶轮式增氧机,水车式增氧机是指以叶片浸没于水面作垂直回转,增加水体中溶氧的机械,它的优点是使水域处于流动状态,促进水体水平和垂直方向均匀增氧,但也正因此它不适合水深超过1.5米的池塘使用。

叶轮式增氧机主要作用是搅水、曝气的功能,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同时还可形成中上层水流,使水体溶氧均匀,同样也不适合深水池塘使用。

看到这您明白了么?大多数鱼塘使用的增氧机其实都无法给生活于池塘底部的鱼类供氧,换句话说您的电钱好多都白花了!怎么办?这里给大家隆重推荐底部增氧。

3、底部增氧很关键
其实底部增氧已经不是件新鲜事,大多数养殖户都听说过,也有不少人用过,效
果则是仁者见仁。

在湛江一个养殖非常集中的一个海岛上有9口塘,每口5亩,沙质底高位池,最大水深2米,今年8月处开始陆续放了4塘苗,两塘白虾(南美白对虾),两塘花虾(日本对虾),放苗前就铺设了底部增氧管,采用鱼骨式布局,在两口池塘的中间设置一个增氧机房,配置一台2.2kw的涡轮式风机(两口塘共用),从中导出一条主管,再从主管上接出来若干分支,形似鱼骨,每隔5米左右设置一个出气口,出气接口处连接一个开关并由软管直接连接到池塘中,为防止漂浮于水面,隔一段距离用重物绑软管上,软管另一接自制的纳米增氧盘,每口塘配备18-20个纳米盘,同样也绑重物沉入池底,并根据远近调整开关的大小保证全池出气量均匀。

效果相当不错,从放苗到现在从来没有发病,10万尾/亩的养殖密度,养殖55天平均78枝/斤,最大的已经30多枝了,对虾活力好,尤其是这次台风灾害,很多池塘的虾都会在台风过后的两三天开始出现浮头、游塘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是平时增氧效果不佳导致底部聚集了大量的含氮类物质“返底”造成的,此外算下经济账也是很划算的,放苗一个月以内只用开涡轮式风机即可,养殖中后期也只增加两台水车式增氧机而已,相比以往一口塘开4台水车式增氧机电费大大降低了。

如果您对底部增氧依然将信将疑,利用现有的增氧设备也可以在不增加费用的前提下提高养殖效果,建议在每个晴天从11:00到13:00,开足增氧机,打破溶氧分界,形成输氧通道,把水体表层过饱和的溶解氧输送到中下层水体,改善底部溶氧环境。

用了这个办法,小虾们再也不用担心缺氧啦。

4、化学增氧是应急
有的朋友还会担心,如果晚上遇到紧急停电,或者连续阴雨天,该怎么办呢?我们还有第三种增氧方式了——化学增氧,也就是使用增氧剂,这种产品非常常见,各种水产药店均有销售,关键时刻显神威。

不过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传统的增氧剂释氧速度快,很快就能使水体溶氧过饱和,而多次投放又会对鱼产生应激,现在市面上经过包膜的增氧剂,采用缓释技术,极大延长了释氧时间,也减少了浪费。

在这里还要提醒各位养殖户,池塘溶解氧是养殖过程中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要素,大家都在测pH、氨氮、亚硝酸盐,但很少有人定期测溶解氧的(表层水的溶氧都是过饱和的,需要测底层水),而提高池塘底部溶氧又是花钱少作用大的一项养殖关键技术,希望能对各位养殖户朋友提高养殖效益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