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微孔增氧技术
池塘微孔增氧技术.

一、池塘养鱼增氧机的类型状
溶解氧是养殖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生存的
必要条件,溶解氧的多少影响着养殖水生动 物种类的生存、生长和产量。采用增氧措施, 是提高池塘养殖单位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 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 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 境。
为此,水产养殖专家在不断寻求新的更为有
效的增氧方式,而池塘底部微孔管道增氧技 术就是近几年摸索涌现出来比较经济实用的 养殖新技术。 该技术可以消除池塘的温跃层、氧跃层、水 密度跃层,补充池塘底部氧气,使池塘达到 良好的养殖水环境条件。
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是由室内工厂化高密度养
殖采用的充气式增氧技术发展而来,广西区 在2000年开始在对虾养殖中试验使用。 近几年大面积示范推广是在江浙等地区的虾 蟹养殖场,仅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等 三市使用该技术进行河蟹养殖的面积已超过5 万亩(主要以金坛、宜兴两市的池塘养蟹为 主);浙江省宁波地区等则在南美白对虾、 梭子蟹养殖池塘中使用较多,已推广应用1.2 万多亩(以慈溪市为代表)。 实践证明,应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具有产量 高、能耗省、安全性好等显著特点,可以带 动养殖、投饵、用药等一系列技术的新变化, 为综合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切入点。
3、射流式增氧机
其增氧动力效率超过水车式、充气式、喷水
式等形式的增氧机,其结构简单,能形成水 流,搅拌水体。射流式增氧机能使水体平缓 地增氧,不损伤鱼体,适合鱼苗池增氧使用 。
4、喷水式增氧机
具有良好的增氧溶氧量, 同时还有艺术观赏效 果,适用于园林或旅游区养鱼池使用。
2、饲料投喂:由于池塘载鱼量较大,如 何进行科学投喂是关键,而饲料质量又是影 响鱼、虾、蟹规格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应选择粗蛋白含量较高的颗粒饲料投 喂。虾蟹饲料,前期36%以上,中期30%~ 33%,后期33%~35%。投喂量按虾、蟹的 体重计算,前期在6%~8%,中期 5%~6%, 后期3%~5%;养殖鱼类的池塘,前期32% 以上,中期30%~32%,后期28%~30%。 并视天气、河蟹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河 蟹的池塘,有条件的单位和养殖户,可适当 多投喂小杂鱼,前期新鲜小杂鱼,中期投冰 冻鱼,后期冰冻鱼搭配玉米、小麦。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要点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要点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是在池塘底部安装微孔曝气器,利用机械泵产生的高压空气将池塘底部的水向上喷射,从而达到池塘水体环境的增氧作用。
这种技术的关键要点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一是选择合适的机械泵。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中,最重要的就是选择合适的机械泵,一般来说,机械泵需要有足够的流量和压力,以便产生足够的空气流量,并将其引入池塘内,从而达到增氧的效果。
二是布置合理的微孔曝气器。
在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中,微孔曝气器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要想让机械泵产生的高压空气有效的将池塘底部的水向上喷射,必须要合理的布置微孔曝气器,以便于让空气流动的更加顺畅,从而达到最大的增氧效果。
三是正确的曝气方式。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中,如何正确的曝气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曝气时,应该先将微孔曝气器放置在池塘底部,然后再启动机械泵,以便产生高压空气,将其引入池塘内,从而达到增氧的效果。
四是正确的操作与维护。
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中,正确的操作与维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来说,要想让微
孔曝气增氧技术能够达到最佳的增氧效果,操作者必须要根据池塘的实际情况,正确的调整机械泵的压力,并定期对微孔曝气器进行清洗和维护,以保证微孔曝气器在使用中能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总之,池塘微孔曝气增氧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池塘水体环境改善技术,但要想让这种技术发挥最大的效果,必须要正确的选择机械泵,合理的布置微孔曝气器,正确的曝气方式,以及正确的操作与维护,才能够有效达到池塘水体环境的增氧作用。
池塘底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要点

池塘底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要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更高要求,特别是最近媒体曝光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让我们意识到水生动物的健康养殖才是渔业养殖的必然要求。
但是规模化、集约化的高密度养殖很容易带来各种疾病,而市场又要求减少用药,因此渔业养殖要抓好四个要点“好品种”、“好环境”、“好饲料”、“好管理”。
本文就“好环境”来作介绍。
好的养殖环境是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场址、水源的选择便于管理,做好清塘,重点都是水质的处理。
水质条件重中之重是溶氧。
溶氧高低状况是影响养殖对象摄食量及饲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
同时,水中氨通常是在氧气不足时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或是由于氮化合物被硝化细菌还原而成。
在缺氧情况下,氨会积累,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使养殖对象中毒,摄食减少,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当养殖密度大,池水经常缺氧,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使鱼类摄食降低,鳃组织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底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是直接把空气中的氧输送到水层底部,能大幅度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具有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分布均匀,通过底部充分增氧,改善池塘底部水质条件,增加溶氧,减少有害气体的存在,达到减少病害,提高产量的目的。
一、微孔管道增氧的主要特点1.高效溶氧由于超微细孔曝气产生的气泡,在水体中与水的接触面极大,上浮流速低,接触时间长,氧的传质效率极高,因此增氧效率高、效果好。
2.活化水体微孔管曝气增氧,犹如将水体变成亿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足的溶氧使水体能够建立起自然的生态系统,让水活起来。
3.恢复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微孔管曝气增氧是水底增氧,一般增氧机是表层增氧,而养殖水体主要是表层溶氧丰富,底层缺氧。
水体底层沉积的肥泥、有机排泄物、剩余变质的饵料等难分解的有机物,会消耗大量的氧,而充足的微孔曝气增氧,使其被微生物分解,使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得以恢复。
池塘微孔增氧技术

池塘微孔增氧技术概述:池塘微孔增氧技术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比较经济实用的养殖新技术。
该项技术在我省部分池塘中应用以来,显著提高了产量、降低了能耗和饲料成本、增加了效益,是一项节能、搞笑、生态型的实用技术。
水体是水生动物生活的环境,水中的溶解氧是它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必要条件之一。
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水产物种容易患病,甚至死亡。
在鱼、虾高密度养殖中,水中的溶解氧多少决定着水体容纳生物的密度,即使水质良好,由于喂养私聊和动物排泄物带来的大量营养和有机物质,水塘也会出现低溶氧。
因此,增氧显得尤为重要,使用增氧机可以有效补充水塘中的溶解氧。
一般水车式增氧机的池塘,上层水体很少缺氧,却难以提供池底充足的氧气,所以缺氧都是在池塘底部。
底部增氧技术正是利用了池塘底部铺设的管道,把空气直接输送的底部,从池底向上向水体散气补充氧气,使底部水体一样保持高的溶解氧,防止底层缺氧引起的水体亚缺氧。
而且充气作用,使水体上下垂直运动,水体表层光合作用产生的丰富的溶解氧输送到池底,迅速提高底层水体的溶解氧水平。
底层溶解氧水平的提高,有利于池塘的氧化反应,加快池底有机物的分解,有效降低硫化物、亚硝酸盐、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浓度,达到防病和立体利用养殖水体的效果。
由于充分利用光合作用的能源,从而降低机械增氧的能源消耗,达到节能的效果增产增效情况:微孔增氧比传统增氧节电30%以上,通过该技术的实施,能使发病率降低15%,鱼产量每亩提高10%以上,刺参、虾、蟹类每亩提高15%以上,综合效益提高20%~60%,同时有利于提高成活率和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放养密度。
技术要点1、设备及其安装(1)主机。
罗茨鼓风机,具有寿命长、送风压力高、送风稳定和运行可靠的特点。
(2)主管道。
采用PVC管。
(3)充气管道。
主要有2种。
分别是纳米曝气管和自沉式增氧管。
①纳米曝气管:新鲜空气通过江达牌曝气增氧专用风机进行加压,是宝气软管均匀扩张并达到设计值,大量微细处于烟雾飘散状态,上升速度极慢,溶氧效果显著,从而大幅度提高水中的含氧量,增加水的流动性,提高养殖密度。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

通过微管增氧装置的曝气作用,水 体的溶氧量得到显著提高,水质得 到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 优化。
池塘微管增氧机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池塘微管增氧机主要由空气泵、微管曝气装置、控制器和电源等组成。
分类
根据使用需求和安装方式的不同,池塘微管增氧机可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大类 。移动式增氧机方便搬运和调整位置,适用于不同池塘和水域;固定式增氧机则 适用于大面积的池塘和水域,可实现长期稳定的增氧效果。
04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的实际应用案 例
案例一:鱼塘养殖场的增氧改造
总结词
在传统的鱼塘养殖场中,由于养殖密度的提高和养殖环境的恶化,鱼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严峻。为了改善这一 状况,微管增氧技术被引入到鱼塘养殖场的改造中。
详细描述
在鱼塘养殖场的改造中,微管增氧技术被广泛应用。这种技术通过将氧气直接注入水体中,提高了水体的溶氧量 ,从而改善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同时,微管增氧技术还能够促进水体中的物质循环,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经过 改造后,鱼塘养殖场的产量和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智能化
未来的池塘微管增氧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例如通过引入传 感器、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方式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智 能化管理。
06
相关参考资料与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应用研究》
《微管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 应用效果》
《池塘微管增氧系统的设计与应 用》
相关文献推荐
《微管增氧技术对池塘溶解氧的影响研究》 《微管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生态效益分析》
维护与保养
01
02
03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微管增氧系统, 包括电缆、曝气器和微管 的完好性,发现损坏及时 修复或更换。
增氧新技术——微孔曝气增氧

软 管( 气管与曝 气管之 间连 接] 主输 、 0 25米 配置 功率为 22 w 的微孔 曝气增氧 颗 微 孔 曝 气管 4 0米或 用 1 . 微 lk 孔 曝 气管盘成 直径 8 0厘 米的曝 气 盘3 2个 , 以及 三通 、 气阀 、 流阀 排 截
四
蔚 蕊 上 、 函 等领域 ¥ 芥殖 、 水处理 景观水 治理 污
微 孔 曝 气 增 氧 装 置 安 装 方便 . 全 可 安
氧装 置是在 容易漏电 . 对 四 水中工作 . 人和 鱼虾有 潜在危 害
靠, 没有 电源的 养殖 场 . 可选择 柴 油
机为动 力. . 综合 示 范 运 行 和 测 试数 据
水体 带来任何 污染.而其 它传统 增
投 喂两 次 ,可 投 观 赏 鱼 专 用 的 增
地 料 、 威 料 促其 增 色 . 成 完 美 的 育 形 俸 形 . 锦 鲫 是 杂 食 件 鱼 类 ,可 将 剩 . 饭 、剩 菜 、果皮 等 加 入 …%动物 内
脏 , 辱 螺 、 虫 蚯 蚓 动 物 性 同 榴 蛆 I 自、 料混 合 制 战 颗 粒 投 喂 投 喂遢 水
政 府农 机补 贴 目录的 为 匹配 功 率
、
1 — 2 分 钟 _ 吃完 为 直 () 持每 0 ( 1 上 】 3坚
高效增 氧
尘 22 W 的设备, .k 其价格( 包括安装调
微 孔曝 气产 生 的微 小 气泡 在 水 体
_ 查 , 时 捞 出 删饵 戏 湾 。 季每 人巡 及 夏
贴每套 2 5 5 0元 .每 套设 备主要有 、
1 " 2
池塘微孔增氧养殖鲤鱼高产技术推广

池塘微孔增氧养殖鲤鱼高产技术推广作者:王丕浩??张?伟??关?沛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2期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水产局在玉法养殖场采用池塘微孔增氧高产技术养殖鲤鱼,这项新技术也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比较经济实用的养殖技术,在池塘中采用微孔增氧,有效提高了池塘溶氧,溶氧分布均匀,增氧范围广,特别适合鲤鱼生长,可以在有限的养殖面积下适当加大池塘养殖密度,提高养殖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一、池塘条件池塘为经改造的标准鱼塘,单塘面积在1亩左右,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底平坦,池底留10cm左右淤泥,水深2~2.5m。
水源来自我县文亭湖自然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完善,每个池塘均设有自动投饵机。
二、微孔增氧机的安装在实验鱼塘安装微孔增氧设备,主要有主机、风机(转速1400转/分)、储气缓冲装置、主管(PVC塑料管)、支管(PVC塑料管或橡胶软管)、曝气管(微孔纳米曝气管)等组成。
压缩泵功率3000K,输送管采用PVC管,每亩安装3~5个直径80cm微孔增氧盘,固定后离池底10~15cm。
PVC管安装气嘴阀门,通过气嘴阀门控制微孔增氧量。
三、鱼苗放养北方地区常以鲤鱼为主养品种,筛选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色泽鲜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的1龄鲤鱼苗种,每亩放优质鱼苗3000~4000尾,可搭配放养花鲢200~400尾、白鲢600~800尾、草鱼700~900尾、鲫鱼400~600尾等。
苗种投放前用5%食盐溶液浸洗消毒10~15分钟,以杀灭鱼体表及鳃上的病原菌、寄生虫。
四、饲养管理鱼种下塘后除了以水中丰富的浮游生物为食外,还要投喂少量饵料或泼洒豆浆等。
放养初期,投喂黄豆粉,12~20天后,可正常投饵,采用鲤鱼专用颗粒饲料,蛋白含量为30%~34%,并根据鱼的各个生长阶段投喂不同粒径的颗粒饲料。
后期改用鲤鱼成鱼颗粒饲料(粗蛋白约20%~25%)。
鱼种形成集中上浮摄食后,改用自动投饵机投喂,在每次投喂的饲料中拌入免疫促长素,以增强鱼体的免疫力、促进鱼类生长、降低饵料系数。
微孔增氧技术在淡水池塘养殖中的试验

新水平 , 在市场饲料价格上涨 , 鱼价较低的情况下 , 取 得较 好 的养殖经 济效益 。
时 日投饲量为鱼体重 3 5 % %,记录每次鱼的吃食 量, 一周按此量放入投饵箱 , 按规定量投喂, 最好不 要随意增减。投饵量每周确定一次较为合适。投饵 机 喂 鱼时 要观 察 鱼 的吃食 情 况 , 月进 行 全池 消 每半
接近 , 可有 效减 少 水 体 中氨 氮 、 硝 酸 盐 及 硫 化 氢 亚
深 1 - . m。夏天坚持每天定时开机 , . 25 8 根据天气变 化情 况适 时 调整 , 般情 况 下 开机 时 间为 每天 午夜 一
至第 2天 60 , :0 连续 阴雨 天 全天 开机 。 同时要 注意 调节水 的酸碱度 , 隔 2 立方米 水体 用生 石灰 每 0d每 l~ 0g全 池泼 洒 1 , 持水 质微碱 性 , 于鱼 0 2 , 次 保 有利
毒 时要 检 查食 台底 部 是否 有 饵料 残 渣 , 阴雨 天 注意
停 止投 喂 。
7 讨 论 与分 析
试 验结 果 表 明 , 孔增 氧 机在 淡水 池 塘 中的应 微 用 每 67m2 6 配备 的功率 为 0 1k 达 到 了 预期 的 . W 2 效 果 , 水 面增 氧 的 各种 增 氧 机 比较 , 部 微 孔 增 与 底 氧设 备耗 电少 , 可减少 单位 面积 电费支 出 。 微孔 增 氧不 仅可 以直接 向水 体输 送 氧气 , 能 还
价位高 ,压缩泵功率为 3k 微孔增氧机不含农机 W 补贴价格 1 . 4万元 养殖户经济上难 以承受 , 建议财 政继续大面积推广微孑 增氧机在池塘 中的应用补 L 助, 提高池塘增氧效果和养殖经济效益。
9 g 鲤 鱼 2 0k 、 Ok 、 1 g 彭泽鲫 1 75k 。总收人 27 2 2. g . 0 6 万 元 , 除养 殖成 本 06 5 扣 . 8万元 , 收 入 20 6 8 纯 . 2万 7 元, 平均 1 8 3元/6 z 验 结果 及 技 术具 有 创 4 6 7m 。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增氧:由于池塘生物载重量较大,应及时开 启微孔管道增氧。闷热天气傍晚开机至第二天早晨 8时,正常天气半夜开机至翌日上午7时,连续阴雨 天气全天开机,以保证池水溶氧充足。南美白对虾 养殖池塘,养殖中后期一般为8:00~11:00, 14:00~16:00,22:00~24:00,3:00~4:00投喂饵 料2小时内停止开机;鱼类养殖正常天气中午开机2 小时。 4、病害防治:每半月施用一次水质调节剂和底 质改良剂等生物制剂,再每半月施用一次水体消毒 剂(以碘制剂、溴制剂为主),高温期禁用消毒剂, 每月投喂一次药饵(中草药、免疫多糖、复合维生素 为主),以提高河蟹抗病力。
4、 PVC管的出气孔孔径太大,影响增 氧效果。一般气孔以0.6毫米大小为宜。 5、高密度养殖鱼、虾的池塘,应配合使 用水车式增氧机,使池塘水体的溶解氧均匀。 6、使用微孔管道增氧的池塘应适当增加 苗种的放养量和饲料的投喂量,充分发挥池 塘生产潜力。
谢谢大家!
பைடு நூலகம்
5、微孔增氧机
在池塘中推广应用微孔增氧机,经实验表明,
微孔增氧机增氧效果优于传统的叶轮式增氧 机和水车式增氧机,被认为是一次水产养殖 增氧技术的创新。
二、池塘高效增氧技术—微孔增氧机
1、增氧效果好。微孔管产生的气泡小,平均直 径为3毫米,而传统增氧机产生的气泡直径为20毫 米。因此,输入相同体积的气体,微孔管产生的气 泡与水体接触的面积增加了6~7倍。 2、节能。一般传统增氧机1千瓦功率可增加 1.1~1.9千克氧,而微孔管在淡水中可增加3.4~ 4.9千克氧,是传统增氧机的2.6倍;在海水中可增 加9千克氧,是传统增氧机的4.2倍。一般每亩虾池 配备叶轮式增氧机需要0.75千瓦功率;而用微孔管 增氧,只需配备0.25千瓦功率。 3、饵料系数低、产量高。使用传统增氧机增氧 的虾池,饵料系数为1.1~1.3;而使用底部微孔增 氧机的虾池,饵料系数为0.9~1.1,且虾池平均亩 产量可提高30%左右。
1、叶轮式增氧机
具有增氧、搅水、爆气等综合作用,是目前
最多采用的增氧机,年产值约15万台,其增 氧能力、动力效率均优于其他机型,但是运 转噪声较大,一般用于水深1米以上的大面积 的池塘养殖。
2、水车式增氧机
具有良好的增氧及促进水体流动的效果,适
用于淤泥较深, 面积l 000~2 540 ㎡的池塘 使用 。
充气管道:主要有三种,分别是PVC管、铝
塑管和微气孔管 (又称纳米管),其中以PVC 管和微孔管为主。 从实际应用情况看,PVC管和微孔管各有优 缺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微气孔管曝气效果好,PVC管经打孔 后曝气均匀度较差。 二是PVC管材料组织容易。 PVC管在各 种管道材料店都有经销,质量从饮用水级到 电工用管都可。 三是 PVC管成本低。与微孔管配置要求相 比,每亩成本约减少300~400 元(管子成本 减少280元/亩,主机成本分摊后减少80元/亩)。
(二)、微孔增氧机解决的主要问题
微孔增氧技术采用在池塘底部铺设管道的方
法,把含氧空气直接输到池塘底部,从池底 往上向水体散气补充氧气,使底部水体一样 保持高的溶解氧,防止底层缺氧引起的水体 缺氧。保证底部溶解氧含量的充足可有效抑 制有害微生物的滋生,加快有机废物的降解, 降低有毒物质的含量,活化池塘底质,保持 水质理化因子的稳定,从而有效控制病害的 发生,减少用药,降低用药成本,提高养殖 品种的成活率、生长速度和养殖经济效益。
为此,水产养殖专家在不断寻求新的更为有
效的增氧方式,而池塘底部微孔管道增氧技 术就是近几年摸索涌现出来比较经济实用的 养殖新技术。 该技术可以消除池塘的温跃层、氧跃层、水 密度跃层,补充池塘底部氧气,使池塘达到 良好的养殖水环境条件。
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是由室内工厂化高密度养
殖采用的充气式增氧技术发展而来,广西区 在2000年开始在对虾养殖中试验使用。 近几年大面积示范推广是在江浙等地区的虾 蟹养殖场,仅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等 三市使用该技术进行河蟹养殖的面积已超过5 万亩(主要以金坛、宜兴两市的池塘养蟹为 主);浙江省宁波地区等则在南美白对虾、 梭子蟹养殖池塘中使用较多,已推广应用1.2 万多亩(以慈溪市为代表)。 实践证明,应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具有产量 高、能耗省、安全性好等显著特点,可以带 动养殖、投饵、用药等一系列技术的新变化, 为综合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切入点。
(六)安装成本参考
关于微孔管道增氧系统的安装成本,大概可
分为四个档次, 一是高配置:新罗茨鼓风机与纳米管搭配, 安装成本1300~1500元/亩; 二是旧罗茨鼓风机与国产纳米管(包括塑料管) 搭 配,安装成本800~1000元/亩; 三是旧罗茨鼓风机与饮用水级PVC搭配,安 装成本500~600元/亩; 四是旧罗茨鼓风机与电工用PVC管搭配,安 装成本300~500元/亩。
(三)、增产增效情况
微孔增氧与传统增氧机相比,可平均节省电
费约30%,池塘养殖的鱼、虾、蟹类等发病 率平均降低约15%,鱼产量每亩提高10%, 虾每亩提高15%,蟹每亩提高 20%,综合效 益提高20%~60%,同时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和养殖品种的生长速度。
(四)、技术要点
1、材料与安装 微孔管道增氧系统包括主机、主管道和充气管 道等部分组成。 主机:选择罗茨鼓风机,因为它具有寿命长、送 风压力高、送风稳定性和运行可靠性强的特点。罗 茨鼓风机国产规格有7.5千瓦、5.5千瓦、3.0千瓦、 2.2千瓦四种;日本生产的规格一般有7.5千瓦、5.5 千瓦、3.7千瓦、2.2千瓦等。 主管道:有两种选择,一是镀锌管,二是PVC 管。由于罗茨鼓风机输出的是高压气流,所以温度 很高,多数养殖户采用镀锌管与PVC管交替使用, 这样既保证了安全、又降低了成本。
(五)回路式安装图说明
(1) 建议空压机两台,一用一备; (2) 截止阀用于连通或截断通道; (3) 排气阀用于调整气压和开机时排气; (4) 主气管可根据需要选用PVC给水管或钢质材料管; (5) 控制阀用于调节单管的出气量; (6) 轴管可选用橡胶管或增强塑料管; (7) 回路安装时需在池底安装固定拉索; (8) 图中的尺寸为安装的标注尺寸; (9) PVC管的出气孔孔径太大,影响增氧效果。一般 气孔以0.6毫米大小为宜。
3、射流式增氧机
其增氧动力效率超过水车式、充气式、喷水
式等形式的增氧机,其结构简单,能形成水 流,搅拌水体。射流式增氧机能使水体平缓 地增氧,不损伤鱼体,适合鱼苗池增氧使用 。
4、喷水式增氧机
具有良好的增氧功能,可在短时间内迅速提
高表层水体的溶氧量, 同时还有艺术观赏效 果,适用于园林或旅游区养鱼池使用。
(一)、开展高效增氧技术的必要性
高效增氧技术是指增氧效果又快又好、节约
能源、安装管理相对简单、使用简捷安全的 增氧技术,包括微孔管道增氧技术。 1972年,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 研究所在浙江省嘉兴锅炉厂研制成功我国第 一台7.5千瓦的叶轮增氧机,开创了高效机械 增氧的新纪元。 然而,叶轮式或水车式增氧机主要是设置在 水体上层,单独使用很难满足养殖池塘的立 体增氧要求,而且能耗相对较高。
(七)注意事项
1、主机发热。此问题主要存在于PVC管 增氧的系统上。由于水压及PVC管内注满了 水,两者压力叠加,主机负荷加重,引起主 机及输出头部发热,后果是主机烧坏或者主 机引出的塑料管发热软化。解决办法:一是提 高功率配置;二是主机引出部分采用镀锌管 连接,长约5~6米,以减少热量的传导;三 是在增氧管末端加装一个出水开关,在每次 开机前先打开开关,等到增氧管中的水全部 出尽后再将开关关上。
(六)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1、水质、水位调节:由于放养密度较大,如何 营造一个良好的水域生态环境,确保鱼类正常生长 至关重要。因此必须调节好水质、水位。在水质调 节方面,保持“鲜、活、嫩、爽”,10天至半月亩 施EM原露1000毫升,吸收氨、氮,维持藻相平衡, 促进物质良性转化,增强鱼、虾、蟹的免疫力。在 水位调节方面,以注水为主,尽量减少换水频率, 4月份前水位控制在50厘米左右,以提高池水温度, 促进养殖品种生长,5~6月份保持70~80厘米,夏 秋高温季节应保持在1.5米以上,以降低池水温度, 高温期结束后,保持适中水位。
池塘微孔增氧技术
一、池塘养鱼增氧机的类型状
溶解氧是养殖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生存的
必要条件,溶解氧的多少影响着养殖水生动 物种类的生存、生长和产量。采用增氧措施, 是提高池塘养殖单位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 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 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 境。
2、饲料投喂:由于池塘载鱼量较大,如 何进行科学投喂是关键,而饲料质量又是影 响鱼、虾、蟹规格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应选择粗蛋白含量较高的颗粒饲料投 喂。虾蟹饲料,前期36%以上,中期30%~ 33%,后期33%~35%。投喂量按虾、蟹的 体重计算,前期在6%~8%,中期 5%~6%, 后期3%~5%;养殖鱼类的池塘,前期32% 以上,中期30%~32%,后期28%~30%。 并视天气、河蟹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河 蟹的池塘,有条件的单位和养殖户,可适当 多投喂小杂鱼,前期新鲜小杂鱼,中期投冰 冻鱼,后期冰冻鱼搭配玉米、小麦。
2、功率配置不科学,浪费严重。许多养殖户没 有将微孔管与 PVC管的功率配置进行区分,笼统地 将配置设定在0.25千瓦/亩,结果不得不中途将气体 放掉一部分,浪费严重。一般微孔管的功率配置为 0.25~0.3千瓦/亩,PVC管的功率配置为0.15~0.2 千瓦/亩。 3、铺设不规范。主要有充气管排列随意,间隔 大小不一,有8 米及以上的,也有4米左右的;增氧 管底部固定随意,生产中出现管子脱离固定桩,浮 在水面,降低了使用效率;主管道安装在池塘中间, 一旦管子出现问题,更换困难;主管道裸露在阳光 下,老化严重等。通过对检测的数据分析,管线处 溶氧与两管的中间部位溶氧没有显著差异,故不论 微孔管还是PVC管,合理的间隔为5~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