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塘微孔增氧技术.共24页
池塘微孔增氧技术.

一、池塘养鱼增氧机的类型状
溶解氧是养殖鱼、虾、蟹等水生动物生存的
必要条件,溶解氧的多少影响着养殖水生动 物种类的生存、生长和产量。采用增氧措施, 是提高池塘养殖单位产量和效益的重要手段。 增氧机是一种常被应用于渔业养殖业的机器。 它的主要作用是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以确保 水中的鱼类不会缺氧,同时也能抑制水中厌 氧菌的生长,防止池水变质威胁鱼类生存环 境。
为此,水产养殖专家在不断寻求新的更为有
效的增氧方式,而池塘底部微孔管道增氧技 术就是近几年摸索涌现出来比较经济实用的 养殖新技术。 该技术可以消除池塘的温跃层、氧跃层、水 密度跃层,补充池塘底部氧气,使池塘达到 良好的养殖水环境条件。
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是由室内工厂化高密度养
殖采用的充气式增氧技术发展而来,广西区 在2000年开始在对虾养殖中试验使用。 近几年大面积示范推广是在江浙等地区的虾 蟹养殖场,仅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等 三市使用该技术进行河蟹养殖的面积已超过5 万亩(主要以金坛、宜兴两市的池塘养蟹为 主);浙江省宁波地区等则在南美白对虾、 梭子蟹养殖池塘中使用较多,已推广应用1.2 万多亩(以慈溪市为代表)。 实践证明,应用微孔管道增氧技术具有产量 高、能耗省、安全性好等显著特点,可以带 动养殖、投饵、用药等一系列技术的新变化, 为综合技术创新提供新的切入点。
3、射流式增氧机
其增氧动力效率超过水车式、充气式、喷水
式等形式的增氧机,其结构简单,能形成水 流,搅拌水体。射流式增氧机能使水体平缓 地增氧,不损伤鱼体,适合鱼苗池增氧使用 。
4、喷水式增氧机
具有良好的增氧溶氧量, 同时还有艺术观赏效 果,适用于园林或旅游区养鱼池使用。
2、饲料投喂:由于池塘载鱼量较大,如 何进行科学投喂是关键,而饲料质量又是影 响鱼、虾、蟹规格与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应选择粗蛋白含量较高的颗粒饲料投 喂。虾蟹饲料,前期36%以上,中期30%~ 33%,后期33%~35%。投喂量按虾、蟹的 体重计算,前期在6%~8%,中期 5%~6%, 后期3%~5%;养殖鱼类的池塘,前期32% 以上,中期30%~32%,后期28%~30%。 并视天气、河蟹活动情况灵活掌握。养殖河 蟹的池塘,有条件的单位和养殖户,可适当 多投喂小杂鱼,前期新鲜小杂鱼,中期投冰 冻鱼,后期冰冻鱼搭配玉米、小麦。
河蟹池塘微孔增氧新技术试验小结

河蟹池塘微孔增氧新技术试验小结河蟹池塘微孔增氧新技术试验小结在2012年〜2013年利用底层微孔曝气技术,开展了河蟹池塘养殖增氧研究,结果表明,河蟹规格和单产显著提高,疾病明显减少,死亡率明显降低,死亡率下降6〜12个百分点,毛利比同期常规技术提高30%河蟹池塘微孔增氧技术是利用池塘微孔增氧养殖河蟹来提高池塘单位面积效益的一种生产形式,2012年〜2013年在城南镇汪家行生态园养殖塘口实现了亩产河蟹65〜75千克,平均规格150克以上,回捕率达75%以上。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1、池塘选择:在生态园内大小规格一致的河蟹养殖池塘 3 口,每口塘东西向200m南北向400m面积12亩,水源水量充足,周围没有污染源,平均水深1.5米左右,坡比1: 3,保证一定的浅滩区,浅滩区的最高水位0.5〜0.8米,进排水方便,外河水质良好,种植适量的水草和水葫芦。
2、清塘消毒:清塘消毒一般要求在春节前完成,首先清除过多的淤泥,清淤后暴晒15〜30天,促进底泥有机质分解,然后进水20 厘米,用生石灰150〜200千克/亩全池泼洒,也可结合使用茶粕除野,使用前将茶粕浸泡24小时,加1%食盐水,效果更佳,泼洒浓度为20〜30克/米。
3、设置增氧设备:微孔增氧设备由增氧机、主管道、支管和底管组成。
本试验增氧机采用浙江森森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增氧用三相异步电动机”,其型号为HG —1100( Y802-2),功率为1.1KW 主管道采用50mmPV塑管,支管采用32mmPV塑管,底管采用20mmPVC 塑管,底管用6分钻打孔25cm,每口塘放底管15排,每排长30cm, 底管、支管、主管和增氧机之间密封焊接,增氧机固定放置在池塘埂上。
4、放养前准备①防逃设施:池塘四周内侧,用加厚薄膜、钙塑板、铝皮围起,入泥10~ 15厘米,高出埂面60厘米,每隔0.5 ~ 1米设一桩支撑,最好在其外围四周设置网片,高1米。
②过滤设施:60目双层筛网过滤进排水。
池塘底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要点

池塘底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要点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也有更高要求,特别是最近媒体曝光的食品质量安全问题,让我们意识到水生动物的健康养殖才是渔业养殖的必然要求。
但是规模化、集约化的高密度养殖很容易带来各种疾病,而市场又要求减少用药,因此渔业养殖要抓好四个要点“好品种”、“好环境”、“好饲料”、“好管理”。
本文就“好环境”来作介绍。
好的养殖环境是模拟自然生态环境,场址、水源的选择便于管理,做好清塘,重点都是水质的处理。
水质条件重中之重是溶氧。
溶氧高低状况是影响养殖对象摄食量及饲料食入后消化吸收率,以及生长速度、饵料系数高低的重要因素。
同时,水中氨通常是在氧气不足时含氮有机物分解而产生,或是由于氮化合物被硝化细菌还原而成。
在缺氧情况下,氨会积累,当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使养殖对象中毒,摄食减少,生长缓慢,甚至死亡。
当养殖密度大,池水经常缺氧,水体中有机物含量过高,易引起亚硝酸盐含量升高,使鱼类摄食降低,鳃组织病变,呼吸困难,骚动不安或反应迟钝,严重时则发生暴发性死亡。
底层微孔管道增氧技术是直接把空气中的氧输送到水层底部,能大幅度提高水体溶解氧含量,具有增氧区域范围广,溶氧分布均匀,通过底部充分增氧,改善池塘底部水质条件,增加溶氧,减少有害气体的存在,达到减少病害,提高产量的目的。
一、微孔管道增氧的主要特点1.高效溶氧由于超微细孔曝气产生的气泡,在水体中与水的接触面极大,上浮流速低,接触时间长,氧的传质效率极高,因此增氧效率高、效果好。
2.活化水体微孔管曝气增氧,犹如将水体变成亿条缓缓流动的河流,充足的溶氧使水体能够建立起自然的生态系统,让水活起来。
3.恢复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微孔管曝气增氧是水底增氧,一般增氧机是表层增氧,而养殖水体主要是表层溶氧丰富,底层缺氧。
水体底层沉积的肥泥、有机排泄物、剩余变质的饵料等难分解的有机物,会消耗大量的氧,而充足的微孔曝气增氧,使其被微生物分解,使水体自我净化功能得以恢复。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

通过微管增氧装置的曝气作用,水 体的溶氧量得到显著提高,水质得 到改善,水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 优化。
池塘微管增氧机的组成与分类
组成
池塘微管增氧机主要由空气泵、微管曝气装置、控制器和电源等组成。
分类
根据使用需求和安装方式的不同,池塘微管增氧机可分为移动式和固定式两大类 。移动式增氧机方便搬运和调整位置,适用于不同池塘和水域;固定式增氧机则 适用于大面积的池塘和水域,可实现长期稳定的增氧效果。
04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的实际应用案 例
案例一:鱼塘养殖场的增氧改造
总结词
在传统的鱼塘养殖场中,由于养殖密度的提高和养殖环境的恶化,鱼类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严峻。为了改善这一 状况,微管增氧技术被引入到鱼塘养殖场的改造中。
详细描述
在鱼塘养殖场的改造中,微管增氧技术被广泛应用。这种技术通过将氧气直接注入水体中,提高了水体的溶氧量 ,从而改善了鱼类的生存环境。同时,微管增氧技术还能够促进水体中的物质循环,提高鱼类的抗病能力。经过 改造后,鱼塘养殖场的产量和效益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智能化
未来的池塘微管增氧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例如通过引入传 感器、智能化控制系统等方式来实现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智 能化管理。
06
相关参考资料与文献
参考资料来源
《池塘微管增氧技术应用研究》
《微管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 应用效果》
《池塘微管增氧系统的设计与应 用》
相关文献推荐
《微管增氧技术对池塘溶解氧的影响研究》 《微管增氧技术在池塘养殖中的生态效益分析》
维护与保养
01
02
03
定期检查
定期检查微管增氧系统, 包括电缆、曝气器和微管 的完好性,发现损坏及时 修复或更换。
增氧新技术——微孔曝气增氧

软 管( 气管与曝 气管之 间连 接] 主输 、 0 25米 配置 功率为 22 w 的微孔 曝气增氧 颗 微 孔 曝 气管 4 0米或 用 1 . 微 lk 孔 曝 气管盘成 直径 8 0厘 米的曝 气 盘3 2个 , 以及 三通 、 气阀 、 流阀 排 截
四
蔚 蕊 上 、 函 等领域 ¥ 芥殖 、 水处理 景观水 治理 污
微 孔 曝 气 增 氧 装 置 安 装 方便 . 全 可 安
氧装 置是在 容易漏电 . 对 四 水中工作 . 人和 鱼虾有 潜在危 害
靠, 没有 电源的 养殖 场 . 可选择 柴 油
机为动 力. . 综合 示 范 运 行 和 测 试数 据
水体 带来任何 污染.而其 它传统 增
投 喂两 次 ,可 投 观 赏 鱼 专 用 的 增
地 料 、 威 料 促其 增 色 . 成 完 美 的 育 形 俸 形 . 锦 鲫 是 杂 食 件 鱼 类 ,可 将 剩 . 饭 、剩 菜 、果皮 等 加 入 …%动物 内
脏 , 辱 螺 、 虫 蚯 蚓 动 物 性 同 榴 蛆 I 自、 料混 合 制 战 颗 粒 投 喂 投 喂遢 水
政 府农 机补 贴 目录的 为 匹配 功 率
、
1 — 2 分 钟 _ 吃完 为 直 () 持每 0 ( 1 上 】 3坚
高效增 氧
尘 22 W 的设备, .k 其价格( 包括安装调
微 孔曝 气产 生 的微 小 气泡 在 水 体
_ 查 , 时 捞 出 删饵 戏 湾 。 季每 人巡 及 夏
贴每套 2 5 5 0元 .每 套设 备主要有 、
1 " 2
池塘微孔增氧养殖鲤鱼高产技术推广

池塘微孔增氧养殖鲤鱼高产技术推广作者:王丕浩??张?伟??关?沛来源:《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第2期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水产局在玉法养殖场采用池塘微孔增氧高产技术养殖鲤鱼,这项新技术也是近几年来出现的比较经济实用的养殖技术,在池塘中采用微孔增氧,有效提高了池塘溶氧,溶氧分布均匀,增氧范围广,特别适合鲤鱼生长,可以在有限的养殖面积下适当加大池塘养殖密度,提高养殖产量,增加经济效益。
一、池塘条件池塘为经改造的标准鱼塘,单塘面积在1亩左右,长方形,东西走向,池底平坦,池底留10cm左右淤泥,水深2~2.5m。
水源来自我县文亭湖自然水质,符合渔业水质标准。
水、电、路、渠等基础设施完善,每个池塘均设有自动投饵机。
二、微孔增氧机的安装在实验鱼塘安装微孔增氧设备,主要有主机、风机(转速1400转/分)、储气缓冲装置、主管(PVC塑料管)、支管(PVC塑料管或橡胶软管)、曝气管(微孔纳米曝气管)等组成。
压缩泵功率3000K,输送管采用PVC管,每亩安装3~5个直径80cm微孔增氧盘,固定后离池底10~15cm。
PVC管安装气嘴阀门,通过气嘴阀门控制微孔增氧量。
三、鱼苗放养北方地区常以鲤鱼为主养品种,筛选规格整齐、体质健壮、色泽鲜亮、鳞片完整、无病无伤的1龄鲤鱼苗种,每亩放优质鱼苗3000~4000尾,可搭配放养花鲢200~400尾、白鲢600~800尾、草鱼700~900尾、鲫鱼400~600尾等。
苗种投放前用5%食盐溶液浸洗消毒10~15分钟,以杀灭鱼体表及鳃上的病原菌、寄生虫。
四、饲养管理鱼种下塘后除了以水中丰富的浮游生物为食外,还要投喂少量饵料或泼洒豆浆等。
放养初期,投喂黄豆粉,12~20天后,可正常投饵,采用鲤鱼专用颗粒饲料,蛋白含量为30%~34%,并根据鱼的各个生长阶段投喂不同粒径的颗粒饲料。
后期改用鲤鱼成鱼颗粒饲料(粗蛋白约20%~25%)。
鱼种形成集中上浮摄食后,改用自动投饵机投喂,在每次投喂的饲料中拌入免疫促长素,以增强鱼体的免疫力、促进鱼类生长、降低饵料系数。
蟹、鳜池塘微孔增氧高效生态混养技术

5 6 m. 型 正常 , 质健 壮 , -e 体 体 活力 强 , 疫 无 病, 溯水性 强 ; 鱼苗下 塘时 , 盛鱼容器 中水 将
温与池水水温的进行 调节 ,缩 小温差。并用 3 4 %一 %的食 盐水浸泡 3 5分钟后 , 消毒后 — 将
一
防逃设施一般 建造在 池埂上 比较适 宜 , 不 宜建 在水下池坡上 , 高度为 5 — 0 m, 0 6 c 向内 倾 斜 1 一 5 外侧用木桩或水泥桩支撑。 0 l℃. 13池塘清整与曝晒 _ 在完成上个养殖周期后 . 利用冬 闲时节 , 清除池 中过深 的淤泥 , 固池埂 , 日光曝晒 加 经 1 一 5天 , O1 维修防逃设施 。在苗种放 养前 7 一 l O天用 生石灰 10 2 0  ̄亩进行彻底 清塘 。 5— 0k 1 . 种 来 源 4苗
叶黑藻、 金鱼藻 、 藻等 复合型水 生植 物为 伊乐 好 , 能为河蟹 提供更 多的饲料源 , 进其 不仅 促 快速生长 , 还有净 化水质 、 供河蟹栖 息和隐藏
等多种功效 。 螺蛳繁殖 能力很强 ,刚产 出的小螺蛳外 壳很脆 , 营养 丰富 , 极易 被河蟹摄食 , 有利 于 生长和提高河蟹成 活率 ,螺蛳对水 质有 极强 的净化和吸污能力 。 螺蛳宜在清明前投放 , 亩 投放 30 4 0 g 0 — 0 k 螺蛳 , 多次投放 , 分 让其 自然 繁殖。 河蟹生长季节 , 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补放 些活螺蛳 .以增加 河蟹 的天然 动物性 饵料 的不足 , 有利于河蟹生长、 育肥。总之蟹池中
一 蟹
的鱼 苗缓慢 地 放入
池塘养殖河蟹微孔管道增氧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池塘养殖河蟹微孔管道增氧高效养殖技术要点
1.确定养殖区域:选择开阔平坦、土壤疏松、周围环境较干净的地块
作为养殖区域,确保水质清洁、温度适宜。
2.设计合理的池塘结构:池塘大小要与养殖规模相匹配,一般采用长
方形或正方形,确保养殖密度适宜,以充分利用空间。
3.净化养殖水质:在进水口处设置网缸或其它过滤设备,过滤掉杂质、栖息底生生物和少量的浮游生物,避免引入病原菌和有害底泥。
4.建设微孔管道增氧系统:在池塘底部设置微孔管道,用于增氧和水
流循环。
管道连接到中央气体供应系统或氧气机,通过压缩空气形成气泡,提供充足的氧气供给。
5.合理放养策略:根据池塘的面积和增氧系统的能力,合理控制放养量,避免过多的污染和压力。
适时添加矿物质和有机物质以增加蟹群的养
殖密度。
6.控制水质参数:定时监测水质参数,如温度、pH值、溶解氧含量等,保持水质稳定。
适时清除底泥,避免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
7.饲料管理:采用优质饲料,按时投喂,避免浪费和过度喂养。
根据
蟹的生长发育需要,调整饲料种类和投喂量。
8.定期清洗管道:定期清洗池塘底部的微孔管道,避免堵塞,确保增
氧系统正常运行。
9.疾病防治:定期检查蟹群的健康状态,如出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
相应的防治措施,避免疾病传播和大面积死亡。
10.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查微孔管道和增氧设备的运行情况,及时修复和更换损坏的部件,确保设备正常运转。
通过以上的技术要点,池塘养殖河蟹微孔管道增氧就能够实现高效养殖,提高产量和质量,并且可以降低病害传播风险,增加养殖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