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池塘水体增氧方式的效果比较

合集下载

鱼塘增氧原理

鱼塘增氧原理

鱼塘增氧原理鱼塘增氧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将氧气输送到鱼塘水体中,提高水中溶解氧的含量,以改善鱼塘水质,促进鱼类生长的一种重要措施。

鱼类对水质的要求比较高,而鱼塘水体中溶解氧的含量直接影响着鱼类的生长和存活。

因此,合理的增氧措施对于鱼塘养殖至关重要。

鱼塘增氧的原理主要有以下几种:1. 曝气增氧。

曝气是一种常见的增氧方式,通过将空气喷入水中,使水体与空气充分接触,从而增加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曝气设备通常采用气泵和曝气石,气泵产生气泡,曝气石能够将气泡细化,增加气泡与水体接触面积,提高增氧效果。

2. 水循环增氧。

水循环增氧是通过水泵将水体抽到一定高度后再放回鱼塘,形成水流,增加水体的氧气溶解速度。

水流能够促进水体的对流和氧气的溶解,提高鱼塘水体的氧气含量。

3. 水面增氧。

水面增氧是通过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促进氧气的溶解。

常见的水面增氧方式包括喷泉、水面曝气等。

喷泉能够将水体喷至空中形成水雾,增加水体与空气的接触,提高氧气的溶解速度。

4. 植物增氧。

在鱼塘中种植一些水生植物,如莲藕、芦苇等,这些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增加鱼塘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

此外,水生植物还能够吸收水体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盐,改善水质。

5. 太阳能增氧。

利用太阳能光伏板供电,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通过气泵或水泵将氧气输送到鱼塘水体中,实现增氧。

这种方式清洁环保,成本低廉,适合一些偏远地区或没有电力的地方使用。

总之,鱼塘增氧是保障鱼类健康生长的重要手段,选择合适的增氧方式,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进行增氧管理,对于提高养殖效益、改善水质、保护水产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鱼塘养殖者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增氧方式,科学养殖,提高养殖效益。

给鱼塘增氧的方法

给鱼塘增氧的方法

给鱼塘增氧的方法鱼塘增氧是指在鱼塘中增加氧气的供应,以满足鱼类的需求。

鱼塘中的氧气是鱼类生存和生长的重要因素,鱼类需要充足的氧气来进行呼吸和新陈代谢。

如果鱼塘中的氧气供应不足,鱼类可能会出现氧气不足的症状,如喘息、浮水或死亡。

因此,鱼塘增氧是饲养鱼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那么,有哪些可以用来给鱼塘增氧的方法呢?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鱼塘增氧方法。

1. 使用增氧机:增氧机是一种通过电力或燃烧产生动力,将空气中的氧气输送到鱼塘中的设备。

增氧机可以使用电动机、风机或压缩机等动力源,将空气注入鱼塘中。

增氧机有不同的型号和规格,可以根据鱼塘的大小选择不同的型号和数量。

使用增氧机可以有效提供大量的氧气,满足鱼类的需求。

2. 喷泉式增氧:喷泉式增氧是利用水泵将水抽取到空中形成喷泉,然后产生氧气和水进行接触,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喷泉式增氧的优势在于能够增加水表面的接触面积,促使氧气快速溶解进入水中,并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喷泉式增氧还能够增加水中的大气气泡,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适用于鱼塘较小,水量不多的情况。

3. 曝气增氧:曝气增氧是将鱼塘中的水通过曝气器进行气水接触,使气体中的氧气溶解于水中,增加水体中的氧气含量。

曝气器通常由气泵、气管和曝气石等部分组成。

气泵产生气流,通过气管送至曝气石,然后通过曝气石中的小孔,使气体细分成小气泡,增加气体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加氧气的溶解量。

曝气增氧适用于鱼塘较大,水体较深的情况,可以覆盖较大面积的水体。

4. 水力循环增氧:水力循环增氧是通过水泵将鱼塘中的水抽取起来,通过喷嘴或喷头将水体喷洒到空中,形成水雾,使水体与空气充分接触,增加氧气的含量。

水力循环增氧可以增加水体的流动性,使水体中的氧气更均匀地分布,提高氧气的溶解度。

此外,水力循环还可以改善水体的循环方式,促进底部的水体上浮,增加水中的氧气含量。

除了使用上述方法增加氧气供应之外,还有一些其他措施可以用来提高鱼塘的氧气含量。

首先,鱼塘的生态环境要良好。

给鱼塘增氧的方法

给鱼塘增氧的方法

给鱼塘增氧的方法
有几种方法可以给鱼塘增氧:
1. 安装氧气增氧装置:可以安装氧气增氧装置,通过氧气泵将氧气注入鱼塘中。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充足的氧气供鱼类呼吸,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

2. 增加水流:增加水流可以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

可以安装水泵或者喷泉等设备,增加鱼塘中的水流,增加氧气的溶解度。

3. 增加植被:在鱼塘中种植水生植物可以增加氧气含量。

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可有效增加水体的氧气含量。

4. 控制饲养密度:适当控制鱼类的饲养密度可以避免过度饲养导致水体缺氧。

过高的饲养密度会导致鱼类排泄物增多,消耗水中氧气。

5. 定期换水:定期换水可以提供新鲜的含氧水体,帮助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

6. 清除底泥:定期清除鱼塘底泥中的淤积物可以减少有机物分解产生的硫化氢等有害气体,有助于提高水体氧气含量。

请注意,增氧操作应根据鱼塘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以确保水质适合鱼类生存。

两种不同增氧方式在南美白对虾池塘应用比较

两种不同增氧方式在南美白对虾池塘应用比较

水质。

3.适时开动增氧机,盛夏季节每天要定时开机,阴雨天半夜开机,暴雨过后也要开机。

全年池水溶氧保持在3mg/L以上的最佳值。

4.为提高池塘养殖效益,注意品种搭配,即80%吃食性鱼类,其中黄金鲫70%,草鱼10%,搭配20%花鲢和白鲢等虑食性鱼类,达到调节水质,提高养殖效益的目的。

(通联:366000,福建省永安市燕江南路1206号,福建省永安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电话:18020 816716)斌宁夏精养池塘以前一直是采用叶轮式增氧机增氧方式养殖,最近几年养殖池塘引进新型增氧方式——微孔管道增氧。

为证明两种增氧方式那种更加有利于池塘养殖,笔者与相关同事于2014年5月份在宁夏泰嘉渔业有限公司进行了2种增氧方式对水产养殖的效果实验。

并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一、试验地点宁夏石嘴山市泰嘉渔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西排1号塘和西排2号塘,面积均为4亩。

二、试验设备罗茨鼓风机1台(2.2kW),微孔管400m、PVC管道若干,叶轮式增氧机1台(3kW)。

三、试验方法1.叶轮式增氧和微孔管道增氧改善水质效果试验试验条件:在宁夏泰嘉渔业有限公司养殖基地选择2个面积均为4亩的相邻池塘作为试验池塘。

其中1号池塘为叶轮式增氧,2池塘为微孔增氧,自然条件基本相当,据有关资料显示:1台功率为2.2kW微孔曝气增氧机的增氧能力相当于1台3.0kW叶轮式增氧机。

2014年5月15日安装增氧设备。

我们选择在7、8月份每个月对1、2号池塘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测,连续3天。

方法是每天黄昏时,分别在2个池塘水深0.3m、1.0m处各取一个水样,测定氨氮、亚硝酸盐、溶氧、pH值、水2020-5--35温等指标;天黑后开机2小时重复上述操作,并将开机前后的水温、pH值、溶氧量、氨氮、亚硝酸盐变化做好详细记录。

2.叶轮式增氧和微孔管道增氧增产效果对比试验2014年5月28日上午,我们挑选规格一致,活力强、抗病菌强的虾苗分别在1、2号池塘放养,平均规格1cm,放养密度每亩3万尾。

给鱼池增氧的方法,第一种最受欢迎,最后一种可救急

给鱼池增氧的方法,第一种最受欢迎,最后一种可救急

给鱼池增氧的方法,第一种最受欢迎,最后一种可救急
一个鱼池里面,对鱼群的生存空间影响较大的,莫过于氧气了。

如果水池中缺氧了,会直接影响鱼群的安全,甚至可以给鱼群造成致命的伤害。

因此,要想保障鱼群的安全,解决鱼池的增氧就变成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了。

最近我总结了几种对鱼池增氧的方法,现在来分享一下。

1、利用增氧设备增氧
增氧设备增氧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在水面上安装增氧机增氧,另一种是在水池中安装爆破氧气管,通过打氧泵增氧。

利用增氧设备增氧的方法是最有效的,所以也是最受欢迎的,也最常见
增氧设备
2、利用循环水,或者在鱼池注入新水的方法增氧
这样的增氧方法,主要是利用了水体交换可以带来大量的氧气这个原理。

循环水养鱼
3、在鱼池泼洒微生物菌液,改良水质,培养藻类增氧
这样的增氧方法,主要是利用了藻类的光合作用可以产生大量的氧气,从而达到了为鱼池增氧的目的。

微生物菌液
4、利用流水增氧
流水增氧,主要是利用了水体的落差形成水流,然后水流可以带动大量的氧气。

流水养鱼
5、套养不同的鱼种,让鱼群形成上中下三种层次的均衡分布,可以均衡耗氧,同时通过一些鱼群的活波爱动搅动鱼池,可以带来大量的氧气。

套养鱼群
6、利用水生植物增氧
现在比较好的方式是在水床种菜、鱼菜共生
、莲藕种植、浮萍、水葫芦等等…,它主要是利用了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原理,和藻类的增氧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水床种菜
7、利用化学物品在鱼池里面进行化学反应,在鱼池里面产生大量的氧气。

这种方法应对鱼池的突发情况比较有效,可以对突然集中的鱼群救急。

给鱼塘增氧的方法

给鱼塘增氧的方法

给鱼塘增氧的方法在鱼塘的管理过程中,增氧是非常关键的一项操作。

鱼塘的水体中,越是富含氧气,水体中鱼儿的生长和繁殖就会越好,同时也可以减少养殖中出现的各种疾病的发生。

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增氧的方法以及详细描述:第一种方法:增设氧气泵添加氧气泵是鱼养殖中常见的方法之一,氧气泵可以持续地将氧气注入鱼塘中,保持鱼塘中氧气的充足。

通过设置氧气泵、石头过滤器等增氧设备,可以有效的增加鱼塘中的氧气含量。

第二种方法:增设氧吸头在鱼塘里增设氧吸头是很容易的,这些氧吸头可以使鱼塘里的氧气水平保持稳定,鱼儿在呼吸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地吸收鱼塘中全部的氧气。

通过选择合适的数量、尺寸和位置的氧吸头,可以让鱼塘中的氧气得以全面充满。

第三种方法:安装水流增氧器水流增氧器可以改善鱼塘的循环水体,进而提高氧气分配的均匀性。

通过利用水流增氧器把鱼塘中的水流均匀地引入鱼塘的各个部分,可以有效地提升鱼塘的氧气含量。

第四种方法:增加水面面积增加水面面积可以扩大鱼塘的氧气空间,更好地保持鱼塘中的氧气含量。

不同大小的鱼塘适宜增加的水面面积不同,适当的扩大鱼塘的水面面积,也可以达到比较好的增氧效果。

第五种方法:用草增氧草本植物在光合作用时,会产生大量的氧气,通过增加鱼塘的绿化面积和植物密度,可以增加鱼塘中氧气含量。

一些常见的水生植物,如水葫芦、水蕹菜、水生节节菜等,可以有效地增加鱼塘的氧气含量。

第六种方法:控制鱼塘的水温适当调整鱼塘的水温也可以增加鱼塘中氧气的含量,一般情况下,水温在22℃-25℃之间比较适宜。

如果水温过高,则会导致水中溶解氧降低。

第七种方法:控制鱼塘的水位在鱼塘运作过程中,需要不断地补充水,以保证鱼塘的水体量。

一般来讲,保持鱼塘中的水位在一定高度范围内,比如1.2-1.5米左右,可以更好的维护鱼塘中的氧气水平。

第八种方法:控制鱼塘中的鱼密度鱼塘中的鱼密度过高,鱼儿之间就会互相抢氧,形成“缺氧”现象,影响到鱼儿的生长繁殖。

必须要控制鱼塘的鱼密度,使鱼塘中的氧气分配更为平稳,维持水体氧气充足。

几种池塘水体增氧方式的效果比较

几种池塘水体增氧方式的效果比较

渔业致富指南 2008—24
- 35 -
实用技术
养殖水体中常见不良水质改良之我见
○ 刘堂水
养鱼先养水,好水出好鱼,水是鱼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是鱼类生活的源泉。良好的水质 能够减少鱼类病害的发生,提高鱼体抵抗力, 保持水体有充足的溶氧,维持池塘水生态系 统具有良好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因此 要想养好一塘鱼,必先养好一塘水,良好的水 质是养殖成功的首要条件。本文作者根据在 广东、湖北市场做技术服务的切身体会就养 殖水体中常见不良水质的改良作一小结,以 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3、生物增氧。是指在宜栽植水草的养殖 塘口(如青虾、河蟹、鱼类等)种植适量的水 草或人为增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量,通过水 草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二 氧化碳,释放氧气来达到水体增氧的目的。⑴ 水草品种有:苦草、伊乐藻、轮叶黑藻、水花 生、空心菜、青萍等。一般依据生物的生长特 性进行种植,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的 30% -40%。⑵人为施用生物肥料,使水体中高等 产氧单胞藻类(绿藻为衣藻、小球藻等、金藻 为棕鞭藻、单鞭藻等、硅藻为针状菱形藻、角 刺藻等)成为优势种群。
(通联:225700,江苏省兴化市渔业技术 指导站)
- 36 -
渔业致富指南 2008—24
- 34 -
渔业致富指南 2008—24
实用技术
新型增氧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罗茨鼓风机将 富含氧气的空气送入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将 空气送入微孔管,微管的管壁微孔便在水体 上下左右均匀释放气体,把含氧空气直接输 到池塘底部,从池底往上向水体散气补充氧 气。在增氧过程中,可以造成水流的旋转运动 和上下对流。水流的上下对流将上层富含氧 气的水带入底层,同时将底层有害气体带出; 水流的旋转运动又将微孔管周围富含氧气的 水向外扩散,实现了全池水的均匀增氧。微管 增氧机每亩配套功率为 0.22 千瓦。一般 20 亩配备一个 3.5-4 千瓦左右鼓风机,再外加 内径 75 毫米的总供气管(PVC 管)和内径为 12 毫米的微孔管。安装方法:将总供气管架 设在池塘中间,高出池塘 30-50 厘米,南北向 贯穿整个池塘。在总供气管两侧每间隔 10 米 水平设置一条微孔管,一端接在总供气管上, 另一端则延伸至离池边 1 米处,并用竹桩将 微孔管固定在离池底 10-15 厘米处。

鱼塘增氧最简单方法

鱼塘增氧最简单方法

鱼塘增氧最简单方法
水产养殖是以水为生活和生产介质,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物质和能量的转化,利用各种生物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法,为人类提供有一定质量、数量和规格的水产品的生产活动。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氧气不足或缺氧的情况,造成鱼类的生理失调,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

所以说,增氧是水产养殖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1.利用机械增氧
机械增氧是一种传统的增氧方法。

其作用主要是在水中形成气泡,以增加水中溶解氧。

它可在池塘、湖泊或河川水域中使用。

使用时,首先要检查进水管和出水管是否连接正确;然后将水泵安装好,最后将进水口和出水口连接好。

它通过向水中添加氧化剂(如过氧化氢)来增加溶解氧。

具体来说,这种方法主要分为两种:
(1)氧化剂与水直接接触,将氧气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其优点是方便、快捷,缺点是需要加化学添加剂;
(2)将氧化剂与水混合成强氧化剂,然后加入到水中。

其优点是效果好、成本低;缺点是操作起来不方便。

—— 1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技术
几种池塘水体增氧方式的效果比较
○ 张凤翔 彭志坚 侯玉兰
池塘水体下:
一、几种增氧方式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1、化学增氧。主要是人为向养殖水体中 投放一些化学制剂,其遇水后在水中发生化 学作用释放氧气,从而提高水体中溶解氧的 含量,化学增氧剂一般为过氧碳酸钠、过氧酰 胺、过氧化钙、过氧化氢和过氧二硫铵中的任 一种,增氧是其最主要和最基本的功效。在生 产实践中的使用量也越来越多,尤其是在通 电困难、水源不方便、没有增氧机的塘口,或 在梅雨季节,闷热、雷雨、高温,天气多变,浮 头缺氧多发的情况下,大多数采用此方法。高 密度养殖方式的塘口,特别是青虾、罗氏沼 虾、南美白对虾等虾类,夏季容易出现缺氧导 致浮头现象,养殖户常备存一些化学增氧剂, 以防不测。使用化学增氧剂,主要采取全池抛 撒或局部抛撒,具体使用量视药物品种和使 用场合而定,养殖户应根据生产厂家而定。 2、机械增氧。主要是通过渔业机械向养 殖水体中提供含量高的水体或通过水体与空 气有效接触向水体不断补充氧气的方式来增 加水体中的溶解氧。机械增氧方式主要为水 泵、增氧机和鼓风机微孔管道增氧等形式。 ⑴水泵是最传统的辅助增氧工具。主要 是在水泵工作时,通过泵内的叶轮高速旋转 时产生离心力将水抽到泵体使水产生一定的 压力由泵出口打出,通过加大水体与空气的 接触面积,将空气中的氧渗入水中,因此增氧 效果与水和空气接触程度成正比,也与抽入
鱼肥”和“育藻素”,加深水位平衡藻相,会 起到不错的效果。
3、蓝藻水 蓝藻水在精养鱼池中特别多见,这时池 塘中的含氮有机物严重富集,且缺乏藻类生 长必须的有机酸和磷肥,远远望去就可以看 见水面上飘着一层铜绿色的油膜,在显微镜 下,可以看到很多微囊藻属中的一些种类,严 重时覆盖整个水面。蓝藻死亡后还可以产生 毒素,可以毒死水体某些生物和鱼类,严重时 可以造成鱼类的大量死亡。对于蓝藻水水体, 我们觉得最有效果和实用的办法就是连续几 次换去表层水,万一条件不许可的话,可以人 工捞起来,或者选择在晴好天气施用 “除藻 素”,隔天后配合适量的磷肥和微生态制剂。 4、混黄水 在养殖水体中后期,池水呈现混黄色时, 表明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量不够,水体偏瘦,缺 少营养元素,或滋生大量大型浮游动物如水 珠、红虫等,这样的水体往往是水体变坏的前 兆,特别是中下层水体严重缺氧,导致底层鱼 类在水底弄水,有时还伴有暗浮头现象。对于 这样的水体,我们一般提倡先杀一遍大型的 浮游动物,三天后使用“育藻素”+“调水素” 全池施用,使有益藻和有益菌快速定植,成为 优势种群,快速平衡水体藻相和菌相。 5、白浊水 当池水水色呈现白浊时,倒进矿泉水瓶 里,就会跟矿泉水的颜色非常近似,此时表明 池塘的浮游藻类严重缺乏或大量死亡,同时水 体的有机质分解成营养盐类的有益微生物稀
二、几种增氧方式的优缺点 1、化学增氧的优缺点。优点:一般为通电 困难和出现急性浮头时的塘口中使用,使用 化学增氧剂,减少应激,提高药效,增氧效果 快。根据临床经验,在使用杀虫等鱼药时,可 抛洒化学增氧剂,有利于鱼虾蟹等水生动物 的身体恢复活力。缺点:⑴使用量大,用工多, 成本较高,只能用于抢救鱼浮头时使用,养殖 期需要常配备,但也因放置不当容易降低效 果。⑵在鱼苗培育的塘口不宜使用,以防鱼苗
出现气泡病的发生。⑶化学增氧剂使用过多 容易造成对鱼虾蟹的危害。
2、机械增氧的优缺点。优点:⑴水泵增氧 是通过向养殖水体中加水时同时向其增氧, 起到一机多效的作用。⑵增氧机除增氧外,还 有搅水、曝气功效,促进浮游生物的繁殖生 长,提高池塘初级生产力。⑶微管增氧跟传统 的叶轮式、水车式增氧机相比,具有多点均匀 增氧、安全、节能、节水的功效。缺点:⑴必须 要在通电顺畅的情况下才可使用,如离工业 用电偏远的地区,架设电路,需要的成本费用 高。⑵机械常年暴露在空气中,容易受风吹雨 淋,以及长期接触水面导致机械损坏,需要定 期进行维修,维修成本高。⑶增氧机增氧区域 只局限于一定面积范围内,属单点增氧,池塘 底层溶解氧含量低,且因机械运转噪音大,容 易影响水产动物生长和碰伤水产动物,特别 虾蟹甲壳类动物在蜕壳时或病害发生高峰时 影响较大。⑷叶轮式增氧机易将鱼塘的底泥 抽吸上来,长期使用,在机体的下方会形成一 个涡空。
3、生物增氧的优缺点。优点:⑴植物通过 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同时植物生长时需要吸收水体中一些营养物 质,又起到改善水质和底质的功效。⑵在某些 虾、蟹类池塘中种植植物,还可以利于虾蟹避 暑、脱壳、食用。缺点:水草容易疯长,影响池 塘的光照度,水草腐烂上浮,造成池水恶化,
三、上述增氧方式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一是在使用消毒药、杀虫药和微生物制 剂时,应注意增氧,以防发生缺氧事故。 二是通过水泵向池塘进水增氧,一定要 注意观察外河水源水质情况,对受到污染的 外河水,应禁止注入池塘。 三是在虾蟹类等甲壳动物大量蜕壳时, 需要安静的环境,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机械 增氧方式,以防影响蜕壳造成蜕壳死亡,造成 经济损失。 四、在使用增氧机增氧时要求定期检查 设备运转情况,特别是要防止油污进入养殖 水体中污染水质,影响水产品品质。同时要合
3、生物增氧。是指在宜栽植水草的养殖 塘口(如青虾、河蟹、鱼类等)种植适量的水 草或人为增加水体中的浮游植物量,通过水 草和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吸收水体中的二 氧化碳,释放氧气来达到水体增氧的目的。⑴ 水草品种有:苦草、伊乐藻、轮叶黑藻、水花 生、空心菜、青萍等。一般依据生物的生长特 性进行种植,水草面积占池塘面积的 30% -40%。⑵人为施用生物肥料,使水体中高等 产氧单胞藻类(绿藻为衣藻、小球藻等、金藻 为棕鞭藻、单鞭藻等、硅藻为针状菱形藻、角 刺藻等)成为优势种群。
渔业致富指南 2008—24
- 35 -
实用技术
养殖水体中常见不良水质改良之我见
○ 刘堂水
养鱼先养水,好水出好鱼,水是鱼类赖以 生存的环境,是鱼类生活的源泉。良好的水质 能够减少鱼类病害的发生,提高鱼体抵抗力, 保持水体有充足的溶氧,维持池塘水生态系 统具有良好的物质流、信息流和能量流。因此 要想养好一塘鱼,必先养好一塘水,良好的水 质是养殖成功的首要条件。本文作者根据在 广东、湖北市场做技术服务的切身体会就养 殖水体中常见不良水质的改良作一小结,以 期为生产实践提供一些帮助和参考。
1、黑色水 当水色变为黑色时,通常伴有腥臭味,水 体偏酸,此时表明池塘中有较多的有机质未 得到及时转化,如水体中的残饵、粪便、动植 物尸体、池底腐殖质等,极易产生有毒有害的 硫化氢、甲烷、氨氮、亚硝酸盐等,危害水产动 物健康,滋生病原微生物,从而诱导鱼体发 病。对于这样的养殖水体,我们通常建议养殖 户第一天,使用解毒剂如“水宝”。第二天使 用氧化剂如“二氧化氯”杀菌,一周后再使用 微生态制剂如“调水素”加强底质分解力度。 2 、红色水 当池塘水色转为红色时,主要是因为由 于甲藻的过度繁殖造成的,特别是裸甲藻和 多甲藻成为绝对优势种群时,太阳一出来,满 池都覆盖着红色的油膜,严重阻碍了大气中 氧气的溶入和水面下藻类的光合作用,特别 是在阴雨天气或温度剧变的天气更为严重, 很容易引起泛塘。对于这样的水体,我们通常 选择在晴好天气使用“除藻素”,在下风口集 中处高剂量局部泼洒,隔天后再使用“生物
水的溶氧有关。水泵进水时, 水泵的进水口应在水源的水 下 1 米以内,以保证吸入溶 氧丰富的上层水 (进水口伸入水层过深,则 吸入的水溶氧较少,增氧效果较差。)。用水 泵向池塘注水,应将水泵架高冲水,在落水处 增设跌水板。一方面减少水流对池塘坡埂的 冲刷破坏,另一方面扩大水与空气的接触面, 增加进入池塘的氧气。具体使用方法为:春秋 季每隔 15 天换一次,夏季高温季 节 每 隔 5-10 天换一次,换水以少量多次、采取先排 后灌的方法,切忌大排大灌,每次换水占池塘 的 10%-15%,一般进水时间选择在晴天下午 1-4 时,阴雨天凌晨,视具体情况而定,加水 时形成一定的水体微流,保持水质清新。 ⑵增氧机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是叶轮式和 水车式。叶轮式增氧机是近年来使用最为广 泛的一种。工作时叶轮旋转,搅拌水体,产生 水花,并靠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上层水体向 周边扩散,下层水体补缺形成水体上下循环。 含氧量较高的表层水进入底层后,有效改善 底层水体的溶氧状况。通常用于水深 1.5-2 米 的池塘,多用于青鱼、草鱼、鳙鱼、鲢鱼等四大 家鱼的养殖,叶轮式增氧机每千瓦动力基本 能满足 3.8 亩水面成鱼池塘的增氧需要。水车 式增氧机是靠搅动水体表层的水使之与空气 增加接触,进而达到良好的增氧及促进水体 流动的效果,适用于水浅的池塘,主要用于青 虾、南美白对虾等名特优水产品的养殖。增氧 机使用方法按照“三开两不开”的要求操作: 即晴天中午开机 2-3 小时,阴天次日清晨 4-5 时开机,阴雨连绵或有浮头征兆时半夜开机; 一般傍晚不开机,阴雨天白天不开机。 ⑶微孔管道增氧是目前值得推广的一种
理地确定开机和运转时间,才能充分发挥增 氧机效能。
五、使用生物增氧,必须要求水体中具有 一定的肥度,以保证水生植物和浮游植物的 生长,同时控制池塘中浮游动物量,使浮游植 物保持丰富的数量。在水草较好的池塘,应及
时用拖刀间隔割除部分水草,并捞出池塘,开 通“井”通道,使水草疏密合理,覆盖率维持 在 60%左右,严防水草上浮腐烂,一定要及时 清除,防止恶化水质。
- 34 -
渔业致富指南 2008—24
实用技术
新型增氧方式。其原理是通过罗茨鼓风机将 富含氧气的空气送入输气管道,输气管道将 空气送入微孔管,微管的管壁微孔便在水体 上下左右均匀释放气体,把含氧空气直接输 到池塘底部,从池底往上向水体散气补充氧 气。在增氧过程中,可以造成水流的旋转运动 和上下对流。水流的上下对流将上层富含氧 气的水带入底层,同时将底层有害气体带出; 水流的旋转运动又将微孔管周围富含氧气的 水向外扩散,实现了全池水的均匀增氧。微管 增氧机每亩配套功率为 0.22 千瓦。一般 20 亩配备一个 3.5-4 千瓦左右鼓风机,再外加 内径 75 毫米的总供气管(PVC 管)和内径为 12 毫米的微孔管。安装方法:将总供气管架 设在池塘中间,高出池塘 30-50 厘米,南北向 贯穿整个池塘。在总供气管两侧每间隔 10 米 水平设置一条微孔管,一端接在总供气管上, 另一端则延伸至离池边 1 米处,并用竹桩将 微孔管固定在离池底 10-15 厘米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