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

合集下载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主旨概括题新思路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主旨概括题新思路

公务员考试行测备考主旨概括题新思路主旨概括题是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能力测试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题型。

掌握这一题型对于提高公考成绩是至关重要的。

华图网校顾斐老师提出和传播的体系中,主旨概括题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通过关联词和行文脉络,寻找文段的重点或中心;然后在选项中找对文段中心句的同义替换项即是答案。

这个做题思路相对比较繁琐,经过思考,本人提出更为简洁、有效的解题思路。

每篇文章、每段文字都表达了一定的内容,也可以说都在谈论一个问题或者一件事情,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主体,找到一段文字的主体,也就等于找到这段文字谈论的对象了,因“主体”一词比较抽象,不便于传播。

我们将其口语化为“这段文字谈论的是什么”,从关联词和行文脉络两方面找“谈论的是什么”。

【例1】要想使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护,完善投资者保护方面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必须要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尽快引入市值考核制,将国有大股东利益与广大中小股东的利益有机统一在一起。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必须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必须尽快引入市值考核制,有机统一大中小股东利益在投资者保护方面,需要完善立法并加强执法力度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根本得不到有效保护通过“更重要的是”我们知道文段谈论的是:引入市值考核机制。

故选B。

这种解题思路的好处是将原来的同义替换提炼为找主体词,将做题思路进一步简化。

近几年试题难度越来越大,难度加大的其中一个体现是加大迷惑选项的迷惑性,找到主体词以后,不能确定答案,有两个选项或者三个选项的主体词是一致的。

这时候需要我们找到“文段谈论的是什么”以后,再进一步理解“这个问题怎么了”,来确定最终答案。

【例2】商业设计也许越来越被赋予艺术创作和欣赏的价值,但它根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永远是把产品的特质用艺术的方式展现给顾客。

如果一项商业设计不能让人联想到产品并对之产生好感,即使它再精美、再具创意,也不能算是成功的设计。

说到底,广告在创意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关联性,我们不想被一个美轮美奂的作品吸引,结果却看不出它与所代言的商品之间存在任何联系。

公务员考试主旨概括题方法总结【整理】

公务员考试主旨概括题方法总结【整理】

主旨概括题(基于原文,不能引申)★判别标志——主要、核心、中心、概括、主旨、主题、问题、议题、话题。

(阅读原则:杜绝来回阅读!和“2-1-3”原则)技巧一:行文脉络分析法技巧二:辅证推断法技巧三:(1)关联词定位法(2)关键词定位法技巧四:话题(主体)一致法意图判断题★判别标志——想要、意在、推出、道理★辨别意图和主旨:看题干关键词,有(想要、意在、推出、道理),就表示意图,去掉后及时主旨句。

★举例:言外意图:哥们儿,我最近手头有点紧。

言内意图:哥们儿,我最近手头有点紧,借给我点钱把。

★总结社会问题:呼吁、对策、亟待、需要、必须。

(一定是正确的对策,可以解决问题)意在文外意图判断寓言:寓意(通常都表达了一个意义深刻的道理)(只谈论故事本身项,不选)意在文内……总结、概括出答案★什么时候按言外之意作答,什么时候按言内之意作答:总体原则:意图题需要观察选项有正确的“引申”项,优先选择“引申”(言外)没有正确的“引申”项,选主旨(言内)细节理解题(难度不高)★提问方式:——“正确的是/不正确的是”——“符合/不符合的”——“表达最准确的”★解题思路:·浏览全文,看选项。

注意:1、一一对应——基于原文。

2、排除干扰——避开陷阱。

★常设陷阱:1、无中生有:把没有的说成有,指凭空捏造。

2、偷梁换柱:(概念、数量、时态、语气、逻辑)★总结:浏览原文看选项排除干扰是王道干扰选项何处找无中生有加偷换语句理解题★两部分:——代词指代词——词语理解词1、代词指代词:提问方式:文中“这”指的是;“那”;“他们”;“他”;“其”;“此”。

解题思路:定位原文……就近原则!(就近原则:向前看是原则,向后看是例外。

)2、语句理解词:提问方式:对文中划线部分语句/词语理解正确的一项是?;XX可以理解为?解题思路:定位原文……结合语境!(标点符号、关联词语、关键词、文段内容)语句表达题★三部分:——语句衔接——结语推断(送分题)——语句排序(必考)1、语句衔接:提问方式: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语句是?思路与技巧:形式:·关联词;·方式一致。

2016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答题技巧:概括类题目的一题多解

2016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答题技巧:概括类题目的一题多解

2016年国家公务员行测备考答题技巧:概括类题目的一题多解黄石华图通过对中央国家机关及省市公务员考试的行政能力测试这一科目的分值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言语理解与表达这一模块的重要性。

在近几年的国考试题当中,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的题量一直保持在40道左右,而据专家组的相关研究,这一模块的具体分值为每题0.8,那我们便得到了言语在100分的总分中占到了32分这样的结论。

仅仅一个模块的分数竟占到了一个科目的1/3,这不得不引起考生的高度重视。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由片段阅读(20)与逻辑填空(20)两个模块共同组成,其中概括类题目(13)占到了片段阅读的半壁江山,想要打下这半壁江山需要考生付出大量的努力。

今天华图在这里帮助大家建立一个多思维的解题意识。

不可否认,在言语模块的学习中,掌握快速的解题方法当然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考生也要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文段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进行思考,只要你的解题思路正确,那么得到的答案一般不会有误。

所以考生在把握解题思路后,不要过多地纠结于哪种具体方法,因为同一题目的解答方法是多样的,并不是只有一种。

我们通过具体的题目来演练一下,这是2010年联考题目的49题:城市好比一个巨大的海绵,劳动力就像城乡之间流动的水,当经济处于上行期,经济扩张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当经济处于下行期,经济衰退又将这些劳动力挤回了农村。

正是中国城乡二元结构所引发的海绵效应,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发挥着就业缓冲器的作用。

但这种海绵效应是不可持续的,因为中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就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要向城市进行转移。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

A.经济衰退影响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B.城乡二元结构减弱了经济衰退的影响C.不能过分依赖海绵效应的就业缓冲作用D.农村劳动力不应成为经济衰退中的牺牲品通过对该题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到至少三种解题方法:关联词、分总和主体词。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运用关联词怎么解答。

文段首句把城市比作海绵,并通过上行期和下行期进行了解释说明,第二句则指出了海绵效应的作用,继续往后我们会发现一个表示转折的重要词汇“但”,而且我们发现“但”前边还是一个句号,说明转折是对前边整句的一个句意转折,我们说转折之后重点看,那么文段的重点就是海绵效应有不可持续的作用,所以我们不可以过多地依靠,近义替换,答案为C。

主旨概括题应试技巧

主旨概括题应试技巧

公务员考试行测中片段阅读主旨概括题考查了考生在短时间内把握一个文段中心思想的能力。

纵观历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真题,我们就可以发现对于主旨题的考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每年在考试中的比例都很大,有的是直接考查主旨,有的是间接考查主旨,因此把握好这种题型对于考生来说至关重要。

主旨概括类题,就是指出作者写这篇文段的主要目的以及作者要向我们说明、反映什么思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同时也包括作者的写作意图。

主旨概括题的提问方式通常带有“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概括”等提法。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这段文字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文字主要表达的是”、“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这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对这段文字复述最准确的一项是”等。

一、行文结构这里讲的行文结构,是指谋篇布局、写作成文的思路。

在平时的备考中要着重培养把握行文结构的能力,在泛读的同时也有意识地选一些文段或资料精度,力图通过这二者结合的方式使自己具备此能力。

最近几年考试中最常见的行文结构有以下几种:1.总—分—总行文结构。

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行文结构。

这类行文结构中首句提出存在一个问题,中间部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比方说问题出现的原因、问题存在的现状、问题引发的后果等,最后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对策。

此外,这类行文结构中首句也可以开宗明义地提出一个观点,为了将这个观点表达得更为充分、更为合理,中间部分则是对这个观点的解释说明,在文段的最后通过结论性的表述方式收尾,重申观点以加强读者印象和认可度。

【例题】德国电脑专家正在开发一种新系统,这种系统能利用视觉、语音和触摸技术收集一个人情绪状态的数据,并做出反应。

例如,如果电脑感觉到用户情绪激动,它可能会自动让屏幕色彩变得柔和,关闭背景音乐,放大或缩小图形数据,甚至直接表示歉意。

这种系统可在用户与电脑互动时感知他们的情感。

2016 国考申论概括题解题技巧

2016 国考申论概括题解题技巧

申论概括题解题技巧华图教育一、什么是概括题概括题主要是指用简洁、准确的语言对所给的一则材料、语段或文字进行精要的“再表达”。

在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考试中,申论的考试大纲给了明确的回答即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二、答题原则作答这一类的题目要答案保证“全面、准确、条理、简洁”。

本着申论答题最大的原则——全面,需要考生在材料中寻找答案时一定不要丢掉与题目相关的任何一个信息点。

而“准确”说的是,对于找出的信息点,要尽量用材料中的语言表达,而不加入自己的想法,不对原文有过多的解释,若原文中无对应的词汇则自己转述一下原意,语言表达要充分尊重文章的本意。

“条理”是概括题中最难的一点,需要考生按照一定的逻辑把信息点罗列出来,也是对原材料的提炼加工,常用的分类合并方法有,主体法、理论维度法、内外因、主客观、时间顺序等。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分条作答。

“简洁”原则要保证答案不超过题目要求的字数,这个字数是包括标点的。

在有限的字数范围把意思表达清楚,其实考查的是考生的宏观归纳能力,同样,在做题时采用较为宏观的词汇最为答案的开头是比较好的。

三、解题技巧例题:根据给定资料,分别指出我国网络媒体的积极作用和网络传播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20分)要求:全面准确,语言简洁,200字左右。

这道题要求回答两个方面一个是积极作用,一个是存在的问题,显然我们需要去材料中网络媒体的优点和不足。

可以用的方法有:1、直接抄2、同义转述3、合并同类项材料1第一段: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7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2.53亿,跃居世界第一。

其中,网络新闻用户超过网民的八成,达到2.06亿。

网络社区中论坛BBS访问率为38.8%,用户规模达到9822万人。

拥有个人博客、个人空间的网民达42.3%,用户规模1.07亿人。

2016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总括句作答思路及写法.

2016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总括句作答思路及写法.

2016国考申论归纳概括题总括句作答思路及写法2016国家公务员考试日益临近,越来越多的考生开始将知识点在基础式学习之上进行深入巩固式的探寻和研究,问题也日益细节化、精致化,例如如何攻克归纳概括题的总括句,如何通过题目巧推贯彻执行题的行文思路等。

这样的问题背后代表着是学生更为深入的思考、对于作答有更为高标准的要求。

在此进行简要讲解。

一、归纳概括题和总括句归纳概括题目,是对归纳概括能力的集中考查,是其他所有题型的基础,至关重要。

而且在历年的国考、省考中属于必考题型,且往往出现在第一题,直接影响考场心态,进而影响正常考试的发挥,理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归纳概括题的作答思路:总括句+具体内容。

这个总括句,直接涉及总分结构的思路分,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在作答上务必要保持科学理性,不可遗漏。

二、总括句的分类及用法归纳概括题的总括句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为实写,即实实在在有要点内容。

另一种为虚写,即没有实实在在的要点,而是保留总分结构。

例:请归纳概括近期渤海目标难以实现的原因。

实写:近期渤海目标难以实现是由自然和人为双重因素造成的,……虚写:近期渤海目标难以实现原因如下:……从二者的比对中,不难看出,实写显然会更好,既有结构分又有要点分。

所以建议广大考生在做题中能实写尽量尝试实写,否则务必保证虚写。

当然,如果实写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但往往自己的正确率又很低,这样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直接选择虚写,毕竟很多答案本身也是虚写,如果实写所占分数大多为2分左右。

三、总括句实写的方法总括句的实写有比较多的方法,在这里介绍几种较为常用的方法,希望能为广大考生所用:1. 直接原文摘抄。

如果原文中刚好有那么一句话可以涵盖所有的内容要点,仔细阅读反复琢磨,直接照抄即可。

当然,这样的情况相对较少。

2. 主体提炼法。

即可以将主体进行适度提炼,成为总括句的实写内容。

如2012国考真题要求概括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的原因。

可以将总括句写成:进城务工子弟上学难是由国家、学校、家庭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

主旨概括题解题技巧
1. 哎呀呀,做主旨概括题,首先得学会抓关键信息呀!就像在一堆杂物里找宝贝一样。

比如说文章里反复出现的词,那很可能就是重点哟!比如“梦想”这个词在文章里出现了好几次,那大概率跟梦想有关嘛!
2. 嘿,还有要注意文章的首尾段呀!很多时候主旨就藏在那里呢,就像宝藏的入口一样。

比如开头就说“我这辈子最难忘的就是那次冒险”,那主旨不就差不多清楚了嘛!
3. 哇塞,然后呢,有些题目会给出小标题或者图表啥的,那可是大大的提示呀!就如同黑夜里的明灯。

像图表里明显的数据对比,不就是关键信息嘛!
4. 别忘了,对于一些复杂的文章,要理清文章结构呀!就好像给迷宫找到出口。

比如总分总结构,那总的部分肯定很重要啦!
5. 呀,题目中的一些关键词也别放过呀!它们可能就是解开主旨谜团的钥匙。

比如问“主要说明什么”,那肯定要抓住主要的东西咯!
6. 哈哈,还要留意文中的情感倾向呀!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这也能帮助理解主旨呢。

像说“多么美好呀”,那主旨肯定偏积极嘛!
7. 最后哦,多练多总结,你就会越来越厉害啦!就如同打怪升级一样。

每次做完题都想想,下次遇到类似的就轻松啦!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掌握这些解题技巧,主旨概括题就不再那么难啦,加油去练吧!。

2016国考备考之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突破

2016国考备考之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突破

2016国考备考之言语理解主旨概括题突破一年一度的国考即将来临,相信很多考生们正在积极地备战,备战是必须的,但是如果能够把握住命题人的脉搏,相信将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如何把握命题人的出题思路呢,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在这里给大家谈一谈。

所谓公务员考试,是中国国家行政机关选拔录用公务员的一种特定的人才甄别方式。

它一般通过试卷、询问、实际操作检验、心理测验等方式来测量和评定报考公务员的知识、能力、专业技术水平、性格及品德状况等是否符合国家行政机关某些职位的要求。

然后得出一个综合评价的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决定是否予以录用。

从以上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公务员考试主要是为国家行政机关输送人才,那我们想一下,各行政机关需要一些什么样的人才呢,其实像上面提到的专业技术水平、性格及品德状况等是否符合要求在笔试中根本无法体现,笔试能体现什么能力呢?除了我们的知识水平外,更重要的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很多同学会认为言理解理与表达就是考察的语文水平,其实不然,尤其是片段阅读,更多的是来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解决问题的能力。

所以在主旨概括题中,很多的题目根本不需要我们去思考,只要看到是解决问题的选项,就可以直接做答,当然,前提是和文段论述内容相一致。

我们来举几个例子。

例:(2013年山东省考)在目前地球上所有的生命中,人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食物链上的成员,而是在制造甚至控制着食物链,并对自然生态系统施加前所未有的影响。

原子武器、转基因技术的滥用,是以使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生命系统毁灭,追求享乐的消费模式所制造的垃圾将覆盖这个星球。

并透支了子孙后代的地下资源、空间资源甚至太空资源。

日益升温的地球,已为人类引为自豪的技术文明敲响了警钟。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 地球升溫与人类活动有关,必须引起重视B.人类在发展技术的同时,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C.人类对自然进行着前所末有的破坏,必然深受其害D.技术进步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是一道涉及环境问题的主旨概括题,其实,从近几年频发的自然灾害以及持续高温天气等可以看出,环境已经向我们提出红色预警,并且从国家出台的关于保护环境的相关政策可以看出,环境问题已经日趋严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行测题目中,常常涉及片段阅读部分,而片段阅读中有一类题目常考——主旨概括题。

该如何解题,掌握其技巧,下面,就来逐一进行分析:
主旨概括题是对文段内容的总结,在说明文中,倾向于选择内容项,因为说明文本身是对客观事物的表述。

在议论文中,倾向于选择观点项,因为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在记叙文中哲理故事类题目中,正确答案倾向于选择对人具有正面引导作用的观点项,因为哲理故事类是想告诉人一个道理,告诉人应该怎么去做。

另外,在解答主旨概括题时,可以从文段的结构进行分析。

常见的文段结构有总分结构,其大体包括三种形式:
(1)总—分—总文段结构。

这是一种最为常见的文段结构。

这类文段结构中首句提出存在一个问题,中间部分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比方说问题出现的原因、问题存在的现状、问题引发的后果等,最后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或对策。

此外,这类文段结构中首句也可以开宗明义地提出一个观点,为了将这个观点表达得更为充分、更为合理,中间部分则是对这个观点的解释说明,在文段的最后通过结论性的表述方式收尾,重申观点以加强读者印象和认可度;
(2)总—分文段结构。

这一类型的题目总是在第一句就提出观点,或者通过援引别人的话来提炼出论点;后面的部分就是从各方面进行论证,或用平实的语言解释其原因、方式、结果等,或用举例子的方式论证其观点的正确性;
(3)分—总文段结构。

这一文段结构的辨认比较简单,文段的前半部分或大部分是在列举现象,最后来一个结语或者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对策。

如果要确切地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只需要寻找文段最后句子所表达的观点即可。

整体来看,主旨概括题解题的一方面要保证内容的全面完整,另一方面要注意文段的首句或尾句。

首尾句往往成为这类题目的突破口,考生在解答这类题目时,一定要充分利用这一点,从而得到题目的正确答案。

【实战演练】
【例1】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生活态度:如果你赋予了工作意义,不论工作轻重,你都会感到快乐,自我设定的成绩不论高低,都会使人对工作产生乐趣。

如果你不喜欢做的话,任何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困难、无趣,当你叫喊着这个工作很累人时,即使你不卖力气,
你也会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就大不相同。

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负担,人生就是地狱。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人们应该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
B.在工作中找到乐趣会让生活变得美好
C.在工作时设定奋斗目标会使工作变得有趣
D.人在做自怀不喜欢的工作时很容易疲劳和厌烦
【答案】B。

解析:文中描述了对工作喜欢和不喜欢正反两种不同的态度带来两种不同的结果,正如文段末尾所说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视工作为一种负担,人生就是地狱。

故文段中心是说在工作中应该找到乐趣才能产生快乐,与此最近接的为B项。

D项只片面地提到了不喜欢工作会怎样,不够全面,排除;C项中的“设定奋斗目标”在文中没有提及;A项中的“选择做自己感兴趣的工作”文中也没有提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