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册小专题七一次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练习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专项练习带答案

一、解答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存在直线y1=2x和直线y2=-x+3(1) 直接写出直线y2=-x+3与坐标轴的交点坐标:__________、__________(2) 求出直线y1=2x和直线y2=-x+3的交点坐标(3) 结合图象,直接写出0<y2<y1的解集:_________________2.“端午节”某顾客到商场购买商品,发现如果购买3件A商品和2件B商品共需花费230元,如果购买4件A商品和1件B商品共需花费240元.(1)求A商品、B商品的单价分别是多少元?(2)商场在“端午节”开展促销活动,促销方法是:购买A商品超过10件,超过部分可以享受6折优惠,若购买x(x>0)件A商品需要花费y元,请你求出y与x的函数关系式.(3)在(2)的条件下,顾客决定在A、B两种商品中选购其中一种,且数量超过10件,请你帮助顾客判断买哪种商品省钱.3.某市的出租车收费y(元)与路程x(千米)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图中AB段的意义是.(2)当x>2时,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为.(3)张先生打算乘出租车从甲地去丙地,但需途径乙地办点事,已知甲地到乙地的路程为1km,乙地至丙地的路程超过3km,现有两种打车方案:方案一:先打车从甲地到乙地,办完事后,再打另一部出租车去丙地;方案二:先打车从甲地到乙地,让出租车司机等候,办完事后,继续乘该车去丙地(出租车等候期间,张先生每分钟另付0.2元,假设计价器不变).张先生应选择哪种方案较为合算?试说明理由.4.已知长方形周长为20.(1)写出长y 关于宽x 的函数解析式(x 为自变量);(2)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图像.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一次函数()10y mx m =≠与()20y kx b k =+≠相交于点()12A ,,且()20y kx b k =+≠与y 轴交于点()03B ,..1)求一次函数1y 和2y 的解析式;.2.当120y y >>时,求出x 的取值范围.6.(本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443y x =-+交x 轴、y 轴分别于点A 、点B ,将△AOB 绕坐标原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COD .直线CD 交直线AB 于点E ,如图1.(1))求:直线CD 的函数关系式.(2)如图2,连接OE ,过点O 作OF OE ⊥交直线CD 于点F ,如图2.① 求证:OEF ∠=45.② 求:点F 的坐标.(3)若点P 是直线DC 上一点,点Q 是x 轴上一点(点Q 不与点O 重合),当△DPQ 和△DOC 全等时,直接写出点P 的坐标.7.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Rt △AOB ≌Rt △DCA ,其中B (0,4),C (2,0).连接BD .(1)求直线BD的解析式;(2)点E是直线AD上一点,连接BE,以BE,ED为一组邻边作▱BEDF,当▱BEDF的面积为3时,求点E的坐标;(3)如图2,将△DAC沿x轴向左平移,平移距离大于0,记平移后的△DAC为△D′A′C′,连接D′A,D′B,当△D′AB 为等腰三角形时,直接写出点D′的坐标.8.如图,一次函数y=2x+4的图象与x、y轴分别相交于点A、B,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1)求点A、B、D的坐标;(2)求直线BD的表达式.9.如图,四边形OABC为直角梯形,已知AB.OC,BC.OC,A点坐标为(3,4),AB=6.(1)求出直线OA的函数解析式;(2)求出梯形OABC的周长;(3)若直线l经过点D(3,0),且直线l将直角梯形OABC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试求出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4)若直线l经过点D(3,0),且直线l将直角梯形OABC的周长分为5:7两部分,试求出直线l的函数解析式.10.(本题满分10分)如图,直线y=34-x+6与x 轴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A .以AB 为边画正方形ABCD .(1)求△AOB 的面积;(2)求点C 的坐标;(3)已知点Q (-4,0),点P 从点Q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沿x 轴的正方向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当t 为何值时,△PBC 是等腰三角形.1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经过点A (1,4),点B 是一次函数y=kx+5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23y x =的图象的交点.(1)求点B 的坐标.(2)求△AOB 的面积.12.某商场购进一种单价为40元的篮球,如果以单价50元售出,那么每天可售出50个.根据销售经验,售价每提高1元.销售量相应减少1个。
知识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专题练习试题(含答案及详细解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专题练习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如图,一次函数y=ax+b的图象交x轴于点(2,0),交y轴与点(0,4),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x>2B.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x<2C.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4D.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22、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A车从甲地到乙地,B车从乙地到甲地,A车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B 车的速度为90千米/小时,A,B两车同时出发.设A车的行驶时间为x(小时),两车之间的路程为y (千米),则能大致表示y与x之间函数关系的图象是()A.B.C.D.3、下列函数中,为一次函数的是()A.12yx=B.2y x C.1y=D.1y x=-+4、下列各图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5、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k,b是常数)()A.y=kx+b B.y=kx C.y=kx+b(k≠0)D.y=x6、小赵想应聘超市的牛奶销售员,现有甲、乙两家超市待选,每月工资按底薪加上提成合算,甲、乙两超市牛奶销售员每月工资y(元)与员工销售量x(件)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销量小于500件时,选择乙超市工资更高 B.想要获得3000元的工资,甲超市需要的销售量更少C.在甲超市每销售一件牛奶可得提成3元D.销售量为1500件时,甲超市比乙超市工资高出800元7、关于一次函数y=﹣2x+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32,0)B.图象经过一、二、三象限C.y随x的增大而增大D.图象过点(1,﹣1)8、已知点A(-2,y1)和B(-1,y2)都在直线y=-3x-1上,则y1,y2的大小关系是()A.y1>y2B.y1<y2C.y1=y2D.大小不确定9、一次函数y1=kx+b与y2=mx+n的部分自变量和对应函数值如表:则关于x 的不等式kx +b >mx +n 的解集是( )A .x >0 B .x <0 C .x <﹣1 D .x >﹣110、如图所示,若一次函数y =k 1x +b 1的图象l 1与y =k 2x +b 2的图象l 2相交于点P ,则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的解是( )A .2,3x y =-⎧⎨=⎩B .3,2x y =⎧⎨=-⎩C .2,3x y =⎧⎨=⎩D .2,3x y =-⎧⎨=-⎩第Ⅱ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已知直线23y x =-+,则它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________,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_______.2、甲、乙两施工队分别从两端修一段长度为380米的公路.在施工过程中,乙队曾因技术改进而停工一天,之后加快了施工进度并与甲队共同按期完成任务.下表根据每天工程进度绘制而成的.下列结论:①甲队每天修路20米;②乙队第一天修路15米;③乙队技术改进后每天修路35米;④前7天甲、乙两队修路长度相等.其中正确的结论有_______.(填序号).3、直线y=2x-3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kx和y=﹣x+3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kx>﹣x+3的解集是______.5、直线y=-3x+12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_____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如图,表示一个正比例函数与一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它们交于点A(4,3),一次函数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B,且OA=OB.(1)求这两个函数的表达式;(2)求两直线与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2、疫情期间,乐清市某医药公司计划购进N95型和一次性成人口罩两种款式.若购进N95型10箱和一次性成人口罩20箱,需要32500元;若购进N95型30箱和一次性成人口罩40箱,需要87500元.(1)N95型和一次性成人口罩每箱进价分别为多少元?(2)由于疫情严峻急需口罩,老板决定再次购进N95型和一次性成人口罩共80箱,口罩工厂对两种产品进行了价格调整,N95型的每箱进价比第一次购进时提高了10%,一次性成人口罩的每箱进价按第一次进价的八折;如果药店此次用于购进N95型和一次性成人口罩两种型号的总费用不超过115000元,则最多可购进N95型多少箱?(3)若销售一箱N95型,可获利500元;销售一箱一次性成人口罩,可获利100元,在(2)的条件下,如何进货可使再次购进的口罩获得最大的利润?最大的利润是多少?3、测得一弹簧的长度L(厘米)与悬挂物体的质量x(千克)有下面一组对应值:试根据表中各对对应值解答下列问题:(1)用代数式表示挂质量为x千克的物体时的弹簧的长度L.(2)求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多少?(3)若测得弹簧的长度是18厘米,则所挂物体的质量为多少千克?(4)若要求弹簧的长度不超过20厘米,则所挂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多少千克?4、如图,已知△ABC中,∠C=90°,AC=5cm,BC=12cm,P、Q是△ABC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P 从点A开始沿AC运动,且速度为每秒1cm,点Q从点C开始沿CB运动,且速度为每秒2cm,其中一个点到达端点,另一个点也随之停止,它们同时出发,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1)当t=2秒时,求PQ的长;(2)求运动时间为几秒时,△PQC是等腰三角形?(3)P、Q在运动的过程中,用含t(0<t<5)的代数式表示四边形APQB的面积.5、如图,已知点A(-2,4),B(4,2),C(2,-1).(1)先画出△ABC,再作出△ABC关于x轴对称的图形△A1A1A1,则点A1的坐标为________;(2)P为x轴上一动点,请在图中画出使△PAB的周长最小时的点P,并直接写出此时点P的坐标(保留作图痕迹).---------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解析】【分析】直接根据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进行逐一判断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解:A、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x<2,故不符合题意;B、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不等式ax+b<0的解集是x>2,故不符合题意;C、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2,故不符合题意;D、由图象可知,关于x的方程ax+b=0的解是x=2,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图像与x轴的交点问题,利用一次函数与x轴的交点求不等式的解集,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求解.2、C【解析】【分析】分别求出两车相遇、B车到达甲地、A车到达乙地时间,分0≤x≤45、45<x≤43、43<x≤2三段求出函数关系式,进而得到当x=43时,y=80,结合函数图象即可求解.【详解】解:当两车相遇时,所用时间为120÷(60+90)=45小时,B车到达甲地时间为120÷90=43小时,A车到达乙地时间为120÷60=2小时,∴当0≤x≤45时,y=120-60x-90x=-150x+120;当45<x ≤43时,y =60(x -45)+90(x -45)=150x -120; 当43<x ≤2是,y =60x ;由函数解析式的当x =43时,y =150×43-120=80.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理解题意,确定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并根据函数解析式确定函数图象是解题关键.3、D【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即可求解.【详解】 A.12y x=不是一次函数, B.2y x 不是一次函数, C.1y =不是一次函数,D.1y x =-+是一次函数故选D .【点睛】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kx+b (k ,b 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y=kx+b 即y=kx ,所以说正比例函数是一种特殊的一次函数.4、D【解析】【分析】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满足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关系,即可求解.【详解】解:A、对每一个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能表示y是x的函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B、对每一个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能表示y是x的函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C、对每一个x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y值与之对应,能表示y是x的函数,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有时有两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所以y不是x的函数,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函数的定义,熟练掌握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则y是x的函数,x叫自变量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概念填写即可.【详解】解:把形如y=kx+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概念,做题的关键是注意k≠0.6、D【解析】【分析】根据函数图象分别求得甲、乙两超市每月工资y (元)与员工销售量x (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根据一次函数的性质逐项分析判断【详解】解:根据函数图性,设甲的解析式为:111y k x b =+,乙的解析式为:222y k x b =+将()()0,1000,500,2500代入111y k x b =+,得11110005002500b k b =⎧⎨+=⎩ 解得1131000k b =⎧⎨=⎩ ∴131000y x =+将()()0,1500,500,2500代入222y k x b =+,得22215005002500b k b =⎧⎨+=⎩解得2221500k b =⎧⎨=⎩ ∴221500y x =+A.根据函数图像可知,当500x <时,12y y <,即选择乙超市工资更高,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B.当13000y =时,20003x =,当23000y =时,15007502x ==,20007503<,即想要获得3000元的工资,甲超市需要的销售量更少,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根据题意,甲超市的工资为131000y x =+,0x =时,1000y =,即底薪为1000元,当500x =时,2500y =,则()250010005003-÷=,即在甲超市每销售一件牛奶可得提成3元,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D.当1500x =时,11000315005500y =+⨯=,22150015004500y =⨯+=,55004500=1000-(元), 即销售量为1500件时,甲超市比乙超市工资高出1000元,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根据函数图象求得解析式是解题的关键.7、A【解析】【分析】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判断出选项A 符合题意;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可判断出选项B 不符合题意;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可判断出选项C 不符合题意;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判断出选项D 不符合题意.【详解】解:A .当y =0时,﹣2x +3=0,解得:x =32,∴一次函数y =﹣2x +3的图象与x 轴的交点为(32,0),选项A 符合题意;B .∵k =﹣2<0,b =3>0,∴一次函数y =﹣2x +3的图象经过第一、二、四象限,选项B 不符合题意;C .∵k =﹣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选项C不符合题意;D.当x=1时,y=﹣2×1+3=1,∴一次函数y=﹣2x+3的图象过点(1,1),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熟练掌握利用函数表达式求解点的坐标,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增减性和函数所过象限,是解决本题的关键.8、A【解析】【分析】首先判定出一次函数的增减性为y随x的增大而减小,然后即可判断出y1,y2的大小关系.【详解】解:∵一次函数y=-3x-1中,k=-3<0,∴y随x的增大而减小,∵-2<-1,∴y1>y2.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增减性,比较一次函数中函数值的大小,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判断出一次函数的增减性.9、D【解析】【分析】根据统计表确定两个函数的增减性以及函数的交点,然后根据增减性判断.【详解】解:根据表可得y 1=kx +b 中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y 2=mx +n 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且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是(﹣1,2).则当x >﹣1时,kx +b >mx +n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一次函数的性质,正确确定增减性以及交点坐标是关键.10、A【解析】【分析】根据两个一次函数的交点坐标即可得.【详解】 解:一次函数11y k x b =+的图象1l 与22y k x b =+的图象2l 相交于点(2,3)P -,∴方程组1122y k x b y k x b =+⎧⎨=+⎩的解为23x y =-⎧⎨=⎩,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利用一次函数的交点确定方程组的解,掌握函数图象法是解题关键.二、填空题1、 3,02⎛⎫ ⎪⎝⎭ 94【解析】【分析】先令y=0即可求出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再令x=0及可求出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令x=0,则y=3,令y=0,则x=32,∴直线y=−2x+3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32,0);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12×32×3=94.故答案为:3,02⎛⎫⎪⎝⎭;9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点,熟知一次函数图象上各点的坐标一定适合此函数的解析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①②③【解析】【分析】根据表格数据准确分析分析计算即可;【详解】由表格可以看出乙队是第五天停工的,所以甲队每天修路:16014020-=(米),故①正确;乙队第一天修路352015-=(米),故②正确;乙队技术改进之后修路:2151602035--=(米),故③正确;前7天,甲队修路:207140⨯=(米),乙队修路:270140130-=,故④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②③.故答案是:①②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行程问题的实际应用,准确分析判断是解题的关键.3、(32,0)##(1.5,0)(0,﹣3)【解析】【分析】分别根据x、y轴上点的坐标特点进行解答即可.【详解】令y=0,则2x﹣3=0,解得:x32=,故直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32,0);令x=0,则y=﹣3,故直线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3).故答案为(32,0),(0,﹣3).【点睛】本题考查了x、y轴上点的坐标特点及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与坐标轴交点问题是解题的关键.4、x>1【解析】【分析】利用函数与不等式的关系,找到正比例函数高于一次函数图像的那部分对应的自变量取值范围,即可求出解集.【详解】解:由图可知:不等式kx >﹣x +3,正比例函数图像在一次函数上方的部分,对应的自变量取值为x >1.故此不等式的解集为x >1.故答案为:x >1.【点睛】本题主要是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熟练地应用函数图像求解不等式的解集,培养数形结合的能力,是解决该类问题的要求.5、( 4,0)【解析】【分析】令y =0,求出x 的值即可得出结论.【详解】312y x =-+,∴当0y =时,0312x =-+,得4x =,即直线312y x =-+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 4,0),故答案为( 4,0).【点睛】此题考查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解题关键在于令y =0三、解答题1、(1)A =34A ,A =2A −5;(2)A ΔAAA =10【解析】【分析】(1)由点A的坐标及勾股定理即可求得OA与OB的长,从而可得点B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函数的解析式;(2)由点A的坐标及OB的长度即可求得△AOB的面积.【详解】∵A(4,3)∴OA=OB=√32+42=5,∴B(0,-5),设直线OA的解析式为y=kx,则4k=3,k=34,∴直线OA的解析式为A=34A,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A=A′A+A,把A、B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得:{4A ′+A=3A=−5,∴{A ′=2A=−5,∴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5.(2)A△AAA=12×5×4=10.【点睛】本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直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等知识,本题重点是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1)N95型和一次性成人口罩每箱进价分别为2250元、500元;(2)最多可购进N95型40箱;(3)采购N95型40个,一次性成人口罩40个可获得最利润为24000元.【解析】【分析】(1)设N95型每箱进价x元,一次性成人口罩每箱进价y元,依题意得10x+20y=32500,30x+40y=87500,联立求解即可;(2)设购进N95型a箱,依题意得:2250×(1+10%)a+500×80%×(80-a)≤115000,求出a的范围,结合a为正整数可得a的最大值;(3)设购进的口罩获得最大的利润为w,依题意得:w=500a+100(80-a),然后对其进行化简,结合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解答.【详解】(1)解:设N95型每箱进价x元,一次性成人口罩每箱进价y元,依题意得:{10A+20A=32500 30A+40A=87500,解得:{A=2250A=500,答:N95型和一次性成人口罩每箱进价分别为2250元、500元.(2)解:设购进N95型a箱,则一次性成人口罩为(80﹣a)套,依题意得:2250(1+10%)A+500×80%(80﹣A)≤115000.解得:a≤40.∵a取正整数,0<a≤40.∴a的最大值为40.答:最多可购进N95型40箱.(3)解:设购进的口罩获得最大的利润为w,则依题意得:w=500a+100(80﹣a)=400a+8000,又∵0<a≤40,∴w随a的增大而增大,∴当a=40时,W=400×40+8000=24000元.即采购N95型40个,一次性成人口罩40个可获得最利润为24000元.答:最大利润为24000元.【点睛】本题考查了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应用以及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1)找准等量关系,正确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2)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正确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3)根据各数量之间的关系,找出w关于a的函数关系式.3、(1)A=0.5A+12;(2)17㎝;(3)12千克;(4)不能超过16千克【解析】【分析】(1)观察即可得规律:弹簧称所挂重物质量x与弹簧长度L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然后由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将x=10代入解析式,求出L的值,即可求得答案;(3)将L=18代入求出即可;(4)根据题意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详解】解:(1) ∵弹簧称所挂重物质量x(kg)与弹簧长度L(cm)之间是一次函数关系,∴设L=kx+b,取点(0,12)与(1,12.5),则{A=12A+A=12.5,解得:{A=12A=0.5,故L与x之间的关系式为A=0.5A+12.(2)将A=10,代入A=0.5A+12,得A=0.5A+12=0.5×10+12=17(cm)∴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0千克时,弹簧的长度是17cm(3)将A=18,代入A=0.5A+12,得18=0.5A+12,解得A=12∴若测得弹簧的长度是18厘米,则所挂物体的质量为12千克.(4)∵弹簧的长度不超过20厘米,即L≤20,∴0.5A+12≤20,得A≤16∴若要求弹簧的长度不超过20厘米,则所挂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16千克. 【点睛】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求得一次函数的解析式.4、(1)PQ=5cm;(2)t=5;(3)S四边形APQB=30﹣5t+t2.3【解析】【分析】(1)先分别求出CQ和CP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解得即可;(2)由∠C=90°可知,当△PCQ是等腰三角形时,CP=CQ,由此求解即可;(3)由S四边形APQB=S△ACB﹣S△PCQ进行求解即可.【详解】解:(1)由题意得,AP=t,PC=5﹣t,CQ=2t,∵∠C=90°,∴PQ=√AA2+AA2=√(5−A)2+(2A)2,∵t=2,∴PQ=√32+42=5cm,(2)∵∠C=90°,∴当CP=CQ时,△PCQ是等腰三角形,∴5﹣t=2t,解得:t=53,∴t=53秒时,△PCQ是等腰三角形;(3)由题意得:S四边形APQB=S△ACB﹣S△PCQ=12AA⋅AA−12AA⋅AA=12×5×12−12×(5−A)×2A=30﹣5t+t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列函数关系式,解题的关键在于能够熟练掌握相关知识进行求解.5、(1)作图见解析,(2,1);(2)作图见解析,(2,0).【解析】【分析】(1)在坐标系中标出A、B、C三点,再顺次连接,即为△AAA;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找到A、B、C三点关于x轴的对应点A1、A1、A1,再顺次连接,即为△A1A1A1,最后写出A1的坐标即可.(2)根据轴对称的性质结合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即可直接连接A1A,即A1A与x轴的交点为点P,再直接写出点P坐标即可.【详解】(1)△AAA和△A1A1A1如图所示,根据图可知A1(2,1).故答案为:(2,1).(2)∵AB长度不变,△AAA的周长=AA+AA+AA,∴只要AA+AA最小即可.如图,连结A1A交x轴于点P,∵两点之间线段最短,∴AA+AA=AA1+AA≥A1A,设A1A解析式为A=AA+A,过A1(-2,-4),B(4,2),代入得,{−4=−2A+A2=4A+A解得:{A=1A=−2,∴A1A的解析式为A=A−2,当A=0时,即0=A−2,解得:A=2.∴点P坐标为 (2,0).当点P坐标为(2,0)时,△AAA周长最短.【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作图-轴对称变换,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轴对称变换的定义作出变换后的对应点及掌握轴对称的性质.。
专题07 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一(解析版)-2020-2021学年八年级数学期末复习特训(人教版)

专题07 八年级下册期末模拟试卷一(解析版)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30分,每小题3分)1.(3分)在▱ABCD中,AB=6,AD=4,则▱ABCD的周长为()A.10B.20C.24D.12【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6,AD=BC=4,∴▱ABCD的周长为:2×(AB+AD)=2×(6+4)=20,故选:B.2.(3分)下列二次根式中,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A.B.C.D.【解答】解:A.,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是最简二次根式,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3.(3分)若甲、乙、丙、丁四人参加跳远比赛,经过几轮初赛,他们的平均成绩相同,方差分别是:=0.34,S乙2=0.21,S丙2=0.4,S丁2=0.45.你认为最应该派去的是()A.甲B.乙C.丙D.丁【解答】解:∵=0.34,S乙2=0.21,S丙2=0.4,S丁2=0.45,∴S乙2<<S丙2<S丁2,∴乙的成绩更加稳定,故选:B.4.(3分)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B.﹣=C.+=D.×=【解答】解:A、原式==,所以A选项错误;B、与不能合并,所以B选项错误;C、与不能合并,所以C选项错误;D、原式==,所以D选项正确.故选:D.5.(3分)下列线段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A.5,12,13B.2,3,C.4,7,5D.1,,【解答】解:A、52+122=169=132,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B、22+()2=9=32,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C、42+52=41≠72,故不是直角三角形,符合题意;C、12+()2=()2,故是直角三角形,不符合题意.故选:C.6.(3分)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的是()A.B.C.D.【解答】解:当x取一个值时,y有唯一的值与其对应,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选项A中的曲线,当x取一个值时,y的值可能有2个,不满足对于自变量的每一个确定的值,函数值有且只有一个值与之对.故A中曲线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故选:A.7.(3分)数学老师为了判断小颖的数学成绩是否稳定,对小颖在中考前的6次模拟考试中的成绩进行了统计,老师应最关注小颖这6次数学成绩的()A.方差B.中位数C.平均数D.众数【解答】解:由于方差反映数据的波动大小,故老师最关注小颖这6次数学成绩的稳定性,就是关注这6次数学成绩的方差.故选:A.8.(3分)在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AD=BC B.∠A=∠B,∠C=∠DC.AD∥BC,AD=BC D.AB=AD,CD=BC【解答】解:A.由AB∥CD,AD=B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B.由∠A=∠B,∠C=∠D,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C.由AD∥BC,AD=BC,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符合题意;D.由AB=AD,CD=BC,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故本选项不合题意;故选:C.9.(3分)如图,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kx+4的图象相交于点P(2,﹣2),则关于x的不等式x+b>kx+4的解集是()A.x>﹣2B.x<﹣2C.x<2D.x>2【解答】解:∵一次函数y1=x+b与一次函数y2=kx+4的图象相交于点P(2,﹣2),∴当x>2时,x+b>kx+4,即关于x的不等式x+b>kx+4的解集是x>2.故选:D.10.(3分)将一张正方形纸片按如图的步骤,通过折叠得到④,再沿虚线剪去一个角,展开平铺后得到⑤,其中FM、GN为折痕,若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之比为4:5,则的值为()A.B.C.D.【解答】解:如图,连接HF,直线HF与AD交于点P,∵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之比为4:5,设正方形EFGH与五边形MCNGF的面积为4x2,5x2,∴GF2=4x2,∴GF=2x,∴HF==2x,由折叠可知:正方形ABCD的面积为:4x2+4×5x2=24x2,∴PM2=24x2,∴PM=2x,∴FM=PH=(PM﹣HF)=(2x﹣2x)=(﹣)x,∴==.故选:A.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18分,每小题3分)11.(3分)若二次根式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x≥.【解答】解:∵二次根式有意义,∴2x﹣1≥0,解得:x≥.故答案为:x≥.12.(3分)如图,在校园内有两棵树相距12米,一棵树高14米,另一棵树高9米,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13米.【解答】解:如图所示,AB,CD为树,且AB=14米,CD=9米,BD为两树距离12米,过C作CE⊥AB于E,则CE=BD=12,AE=AB﹣CD=5,在直角三角形AEC中,AC===13.答:小鸟至少要飞13米.故答案为:13.13.(3分)已知a,b,c,d的平均数是3,则2a﹣1,2b﹣1,2c﹣1,2d﹣1的平均数是5.【解答】解:∵a,b,c,d的平均数是3,∴a+b+c+d=12,∴[(2a﹣1)+(2b﹣1)+(2c﹣1)+(2d﹣1)]÷4=(2a﹣1+2b﹣1+2c﹣1+2d﹣1)÷4=[2(a+b+c+d)﹣4]×=﹣1=﹣1=6﹣1=5,故答案为:5.14.(3分)如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B、C、D的面积分别是3、5、2、3,则正方形E的边长是.【解答】解:设中间两个正方形的边长分别为x、y,正方形E的边长为z,则由勾股定理得:x2=3+5=8,y2=2+3=5,z2=x2+y2=13;即最大正方形E的面积为:z2=13.则正方形E的边长是.故答案为:.15.(3分)已知直线y=kx+b,若k+b+kb=0,且kb>0,那么该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解答】解:∵k+b+kb=0,且kb>0,∴k+b=﹣kb<0,k和b同号,∴k<0,b<0,∴直线y=kx+b经过第二、三、四象限,不经过第一象限,故答案为:一.16.(3分)已知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与三角形三边有如下数量关系:三角形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一半的平方与第三边中线平方之和的2倍.即:如图1,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则有AB2+AC2=2(BD2+AD2).请运用上述结论,解答下面问题:如图2,点P为矩形ABCD外部一点,已知P A=PC=3,若PD=1,则AC的取值范围为﹣1≤AC<2.【解答】解:如图,连接BD交AC于O,连接PO,∵四边形ABCD是矩形,∴AC=BD,AO=CO=BO=DO,∵PO是△ACP的中线,也是△PBD的中线,∴P A2+PC2=2(AO2+PO2),PB2+PD2=2(PO2+OD2),∴P A2+PC2=PB2+PD2,∴9+9=1+PB2,∴PB=,在△PBD中,﹣1≤BD≤+1,∴﹣1≤AC≤+1,当点P在AD上时,CD===2,∴AC===2,故答案为:﹣1≤AC<2.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72分)17.(6分)计算:(1)﹣+;(2)(+1)(﹣1)+÷.【解答】解:(1)原式=3﹣4+=0;(2)原式=()2﹣1+=2﹣1+=1+.18.(8分)如图,在△ABC中,点D、E、F分别是BC、AC、AB边上的中点.(1)求证: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2)若AB=BC,连接BE、DF.请判断BE与DF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答】(1)证明:∵D、E、F分别是BC、AC、AB的中点,∴DE是△CAB的中位线,EF是△ABC的中位线,∴DE∥AB,EF∥BC,∴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2)解:BE与DF的位置关系为:BE⊥DF,如图所示,理由如下:由(1)得:DE是△CAB的中位线,EF是△ABC的中位线,∴DE=AB,EF=BC,∵AB=BC,∴DE=EF,∵四边形BDEF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BDEF是菱形,∴BE⊥DF.19.(8分)已知一次函数y=(m﹣3)x+m+1的图象经过点(1,2).(1)求此一次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2)求此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围成图形的面积.【解答】解:(1)把x=1,y=2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得(m﹣3)+m+1=2.解得m=2.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x+3.函数图象见右图.(2)当x=0时,y=3;当y=0时,x=﹣3.所以直线和x、y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3×3=.20.(8分)某校九年级的一次数学小测试由20道选择题构成,每题5分.共100分.为了了解本次测试中同学们的成绩情况,某调查小组从中随机调查了部分同学,并根据调查结果绘制了如下尚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本次调查的学生人数为50人;(2)调查的学生中,该次测试成绩的中位数是90分;(3)调查的学生中,该次测试成绩的众数为95分;(4)补全条形统计图;(5)若测试成绩80分或80分以上为“优秀”,则估计该校九年级800名学生中,本次测试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是多少?【解答】解:(1)本次调查的学生有:5÷10%=50(人),故答案为:50;(2)∵3+18=21,21+12=33,∴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90+90)÷2=90(分),故答案为:90;(3)85分的学生有50﹣(2+5+12+18+3)=10(人),故这组数据的众数是95分,故答案为:95;(4)由(3)知,85分的学生有10人,补全的条形统计图如右图所示;(5)800×=768(人),即该校九年级800名学生中,本次测试成绩达到“优秀”的人数是768人.21.(8分)如图,在Rt△ABC中,∠ABC=90°,AB=6,BC=8,将△DCE沿DE翻折,使点C落在点A处.(1)设BD=x,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可得关于x的方程62+x2=(8﹣x)2;(2)分别求DC、DE的长.【解答】解:(1)∵将△DCE沿DE翻折,使点C落在点A处.∴AD=CD,AE=EC,设BD=x,则DC=AD=8﹣x,∵AB2+BD2=AD2,∴62+x2=(8﹣x)2,故答案为:62+x2=(8﹣x)2;(2)由(1)得62+x2=(8﹣x)2,解得x=,∴BD=,∴DC=BC﹣BD=8﹣=.∵AB=6,BC=8,∴AC===,∴CE=AC=5,∴DE===.22.(10分)甲、乙两名同学沿直线进行登山,甲、乙沿相同的路线同时从山脚出发到达山顶.甲同学到达山顶休息1小时后再沿原路下山.他们离山脚的距离S(千米)随时间t(小时)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中的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分别求出甲、乙两名同学上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2)若甲同学下山时在点F处与乙同学相遇,此时点F与山顶的距离为0.75千米;①求甲同学下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②相遇后甲、乙两名同学各自继续下山和上山,求当乙到山顶时,甲离乙的距离是多少千米?【解答】解:(1)设甲、乙两同学登山过程中,路程s(千米)与时间t(时)的函数解析式分别为S甲=k1t,S=k2t乙由题意,得2=4k1,2=6k2∴k1=,k2=,∴解析式分别为S甲=t,S乙=t;(2)①当y=4﹣0.75时,,解得t=,∴点F(,),甲到山顶所用时间为:4=8(小时)由题意可知,点D坐标为(9,4),设甲同学下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为s=kt+b,则:,解答,∴甲同学下山过程中S与t的函数解析式为s=﹣t+13;②乙到山顶所用时间为:(小时),当x=12时,s=﹣12+13=1,当乙到山顶时,甲离乙的距离是:4﹣1=3(千米).23.(12分)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为2,∠ABC=60°,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M从点B向点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N为CD上一点,且∠MAN=60°,连接AM交BD于点P.(1)求菱形ABCD的面积;(2)如图1,过点D作DG⊥AN于点G,若BM=4﹣2,求NG的长;(3)如图2,点E是AN上一点,且AE=AP,连接BE、OE.试判断:在运动过程中,BE+OE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请求出;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如图1中,∵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CD=AD=2,∠ABC=∠ADC=60°,AC⊥BD,∴△ABC,△ACD都是等边三角形,∵∠AOB=90°,∠ABO=∠CBO=30°,∴OA=AB=1,OB=OA=,∴AC=2AO=2,BD=2OB=2,∴S菱形ABCD=•BD•AC=×2×2=2.(2)如图1中,过点A作AT⊥CD于T.∵△ABC,△ACD都是等边三角形,∴∠ACN=∠ABM=60°,AB=AC,∵∠MAN=∠BAC=60°,∴∠BAM=∠CAN,∴△BAM≌△ACN(ASA),∴BM=CN=4﹣2,∵AC=AD,AT⊥CD,∴CT=DT=1,AT=,∴TN=CT﹣CN=1﹣(4﹣2)=2﹣3,∴AN===3﹣,∵S△ADN=•AN•DG=•DN•AT,∴DG==,∴GN===2﹣.(3)如图2中,取CD的中点G,连接BG,CE,EG,过点G作GH⊥BD于H.∵∠BAC=∠P AE=60°,∴∠BAP=∠CAE,∵AB=AC,AP=AE,∴△BAP≌△CAE(SAS),∴∠ABP=∠ACE=30°,∵∠ACD=60°,∴∠OCE=∠GCE,∵∠COD=90°,∠ODC=∠ADC=30°,∴CD=2OC,∵CG=GD,∴OC=CG,∵CE=CE,∴△OCE≌△GCE(SAS),∴OE=EG,∴BE+OE=BE+EG≥BG,在Rt△BGH中,∵∠GHB=90°,GH=DG=,BH=,∴BG===,∴BE+OE≥,∴BE+OE的最小值为.24.(12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直线l1:y=x﹣2和直线l2:y=2x﹣4相交于点A.(1)已知点P(1﹣t,9﹣3t),求证:无论t为何值,点P总在直线y=3x+6上;(2)直线y=3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B、C两点,平移线段BC,使点B、C的对应点M、N分别落在直线l1和l2上,请你判断四边形BMN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在(2)问的条件下,已知直线y=mx﹣6m+8 把四边形BMNC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求m的值.【解答】(1)证明:对于直线y=3x+6,当x=1﹣t时,y=3(1﹣t)+6=﹣3t+9,∴P(1﹣t,9﹣3t)在直线y=3x+6上.(2)解:∵直线y=3x+6分别与x轴、y轴交于B、C两点,∴B(﹣2,0),C(0,6),∵线段MN是由线段BC平移得到,∴可以假设M(t,t﹣2),N(t+2,t﹣2+6),即N(t+2,t+4),∵N(t+2,t+4)在直线y=2x﹣4上,∴t+4=2(t+2)﹣4,解得t=4,∴M(4,2),N(6,8),∴BM==2,BC==2,∴BM=BC,∵BC=MN,BC∥MN,∴四边形BMNC是平行四边形,∵BC=BM,∴四边形BMNC是菱形.(3)∵直线y=mx﹣6m+8,∴x=6时,y=8,∴直线y=mx﹣6m+8经过定点(6,8),∴直线y=mx﹣6m+8经过点N(6,8),∵直线y=mx﹣6m+8把四边形BMNC的面积分成1:3两部分,∴直线y=mx﹣6m+8经过BC的中点G或经过BM的中点H,∵G是BC的中点,H是BM的中点,∴G(﹣1,3),H(1,1),把G(﹣1,3)代入y=mx﹣6m+8得到m=,把H(1,1)代入y=mx﹣6m+8得到m=,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m的值为或.。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专题练习题

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一次函数与几何综合专题练习题1. 如图,直线l1的函数解析式为y=-3x+3,且l1与x轴交于点D,直线l2经过点A,B,直线l1,l2交于点C.(1)求点D的坐标;(2)求直线l2的函数解析式;(3)求△ADC的面积;(4)在直线l2上存在异于点C的另一点P,使得△ADP与△ADC的面积相等,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2. 如图,直线y=2x+6与x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直线y=-12x+1与x轴交于点C,与y轴交于点D,两直线交于点E,求S△BDE和S四边形AODE.3.如图,直线y=-43x+8分别交x轴、y轴于A,B两点,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x轴、y轴于C,D两点.(1)求点C的坐标;(2)求直线CE的解析式;(3)求△BCD的面积.4.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B(0,3),直线BC交坐标轴于B,C两点,且△CBA=45°.求直线BC的解析式.5. 如图,A(0,4),B(-4,0),D(-2,0),OE⊥AD于点F,交AB于点E,BM⊥OB 交OE的延长线于点M.(1)求直线AB和直线AD的解析式;(2)求点M的坐标;(3)求点E,F的坐标.6. 如图,正方形OBAC中,O(0,0),A(-2,2),B,C分别在x轴、y轴上,D(0,1),CE⊥BD交BD延长线于点E,求点E的坐标.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0,1),B(3,12),P 为x 轴上一动点,则PA +PB 最小时点P 的坐标为________.8. 如图,直线y =x +4与坐标轴交于点A ,B ,点C(-3,m)在直线AB 上,在y 轴上找一点P ,使PA +PC 的值最小,求这个最小值及点P 的坐标.答案:1. 分析:(1)令y =-3x +3=0,求出x 可得点D 的坐标;(2)设直线l 2的解析式为y =kx +b ,把A ,B 的坐标代入求出k ,b 可得;(3)先求出点C 的坐标,再求S △ADC ;(4)在l 2上且到x 轴的距离等于点C 纵坐标的相反数的点即为点P.解:(1)由y =-3x +3,令y =0,得-3x +3=0,∴x =1,∴D(1,0) (2)y =32x -6 (3)由⎩⎨⎧y =-3x +3,y =32x -6,解得⎩⎪⎨⎪⎧x =2,y =-3,△C(2,-3),△AD =3,△S △ADC =12×3×|-3|=92 (4)P(6,3)2. 解:易求A (-3,0),B(0,6),C(2,0),D(0,1),△BD =5,解⎩⎨⎧y =2x +6,y =-12x +1,得⎩⎪⎨⎪⎧x =-2,y =2, △E(-2,2),△S △BDE =5,S 四边形AODE =S △AOB -S △BDE =9-5=43. 解:(1)易得A(6,0),B(0,8),设C 点坐标为(x ,0),则BC =AC =6-x ,由勾股定理得x 2+82=(6-x)2,△x =-73,△C(-73,0) (2)△点E 是AB 的中点,△点E 的坐标为(3,4),易得直线CE 的解析式为y =34x +74 (3)由CE 解析式得,点D 坐标为(0,74),S △BCD =12×(8-74)×73=175244. 分析:过点A 作AD△AB ,AD 交BC 于点D ,可得△BA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再过点D 作DE△x 轴于点E ,通过证△DEA△△AOB 求出点D 的坐标,最后由点B ,D 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直线BC 的解析式.解:过点A 作AD△AB ,AD 交BC 于点D ,可得AD =AB ,过点D 作DE△x 轴于点E ,可证△DEA△△AOB ,△DE =OA =1,EA =OB =3,△D(-4,1),可求直线BC的解析式为y =12x +35. 解:(1)AB :y =x +4,AD :y =2x +4 (2)由△OBM△△AOD 得BM =OD ,△M(-4,2) (3)由(2)得OM :y =-12x ,联立⎩⎨⎧y =-12x ,y =x +4,得E(-83,43);联立⎩⎨⎧y =2x +4,y =-12x ,得F(-85,45)6. 解:延长CE 交x 轴于点F ,则有△BOD△△COF ,△OD =OF =1,△F(1,0),△C(0,2),△CF :y =-2x +2,△B(-2,0),D(0,1),△BD :y =12x +1,由⎩⎨⎧y =12x +1,y =-2x +2,得E(25,65)7. (2,0) 分析:先作出点A 关于x 轴对称的点A′,再连接A′B 交x 轴于点P ,则点P 即为所求.由题中条件易求出直线A′B 的解析式,再求出直线A′B 与x 轴的交点坐标即可.8. 解:作点A 关于y 轴的对称点A′,连接CA′交y 轴于P ,此时PA +PC 值最小,最小值为CA′,易求C(-3,1),△A′(4,0),△CA′:y =-17x +47,△P(0,47),作CE△x 轴于E ,△CA′=CE 2+A′E 2=52。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专题(PDF版,无答案)

6、若直线 y mx 8 和 y nx 3 都经过 x 轴上一点 B,与 y 轴分别交于 A 、C.
(1)写出 A、C 两点的坐标,A
,C
;
(2)若∠ABO=2∠CBO,求直线 AB 和 CB 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若另一条直线过点 B,且交 y 轴于 E,若△ABE 为等腰三角形,写点 E 的坐标(只
5、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与 x 轴相交于点 A,与 y 轴相交于点 B. (1)直接写出 A 点的坐标__________; (2)当 x__________时,y≤4; (3)过 B 点作直线 BP 与 x 轴相交于 P,若 OP=2OA 时,求ΔABP 的面积;
(4) 在 y 轴上是否存在 E 点,使得ΔABE 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 E 点坐标.
A. B. C. D.
8
一次函数与等腰三角形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等腰三角形存在性问题的解题技巧
1、找点的方法——作图法:画一条垂直平分线与两个圆
2、求坐标的方法:
(1)距离公式法:
(2)垂直平分线法:
【例题精讲】
例 1.一次函数 坸 t 分别交
则这样的点 最多有几个( )
A.5
B.4
轴、 轴于 , C.3
两点,在
轴上取一点 ,使 D.2
写结果).
7、综合与探究: 如图,直线 坸 h
与 轴, 轴分别交于 , 两点,其中 坸 ⺅.
(1)求 h 的值;
(2)若点
是直线 坸 h
上的一个动点,当点 仅在第一象限内运动时,试写出
的面积 与
的函数关系式;
(3)探索:
①在(2)条件下,当点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
新人教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例题+同步练习及答案-精品试卷

第02课一次函数图象性质同步练习【例1】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kx+4与x轴正半轴交于一点A,与y 轴交于点B,已知△OAB的面积为10,求这条直线的解析式.【例2】已知一次函数y=﹣x+6的图象与x轴交于A,与y轴交于C,以O,A,C为顶点在第一象限作矩形OABC.(1)求点B的坐标,并在坐标系中画出函数y=﹣x+6的图象和矩形OABC.(2)若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与△OAC有公共点,求k的取值范围.(3)在线段AC上存在点P,以点P,B,C三点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直接写出P点的坐标.【例3】如图正比例函数y=2x图像与一次函数y=kx+b图像交于点A(m,2),一次函数图像经过点B(-2,-1)与y轴交点为C与x轴交点为D.(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C点的坐标;(3)求△AOD的面积。
【例4】已知一次函数y=kx﹣3k+6,回答下列问题:(1)若此函数的图象过原点,求k的值;(2)若此函数与y=3x﹣1平行,求它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3)无论k取何值,该函数图象总经过一个定点,请你直接写出这个定点的坐标.【例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一次函数y=0.5x+1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以AB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1)求边AB的长;(2)求点C,D的坐标;(3)在x轴上是否存在点M,使△MDB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M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课堂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一次函数y =2x +1的图像不经过( )A. 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若正比例函数y=(1-4m)x 图象经过点A (x 1,y 1)和点B (x 2,y 2),当x 1<x 2时,y 1>y 2,则m 取值范围是( )A.m <0B.m >0C. D.3、关于函数y=﹣2x+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图象必经过点(﹣2,1)B.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C.当x>时,y<0D.y随x的增大而增大4、已知y=(m﹣1)x+m+3的图象经过一二四象限,则m的范围( )A.﹣3<m<1B.m>1C.m<﹣3 D.m>﹣35、直线y=﹣x﹣2与直线y=x+3的交点为( )A.(,)B.(﹣,)C.(0,﹣2)D.(0,3)6、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ax+b的图像为直线l,则关于x的不等式ax+b<1的解集为()A.x<0B.x>0C.x<1D.x<27、如图所示的计算程序中,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所对应的图象应为( )A. B. C. D.8、直线-x+3向上平移m个单位后,与直线y=-2x+4的交点在第一象限,则m取值范围().A.-2<m<1B.m>-1C.-1<m<1D.m<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ABC 的边OA 、OC 分别在x 轴、y 轴的正半轴上,点B 在第一象限,直线y=232+-x 与边AB 、BC 分别交于点D 、E,若点B 的坐标为(m,1),则m 的值可能是( )A.﹣1 B.1 C.2 D.410、如图,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中剪去一个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CEFG,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A →D →E →F →G →B 的路线绕多边形的边匀速运动到点B 时停止(不含点A 和点B ),则△ABP 的面积S 随着时间t 变化的函数图象大致是( )A. B. C. D. 11、次函数分别与x 轴和y 轴交于A 、B 两点,在x 轴上取点C,使⊿ABC 为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C 最多有( )A.1个B.2个C.3个 D.4个12、如图,把Rt △ABC 放在直角坐标系内,其中∠CAB=90°,BC=5,点A 、B 的坐标分别为(1,0),(4,0).将△ABC 沿x 轴向右平移,当点C 落在直线y=2x ﹣6上时,线段BC 扫过的面积为( )A.4B.8C.16D.8二、填空题:13、若函数y=(m -1)x +m 2-1是正比例函数,则m= .14、若一次函数y=(m ﹣3)x+m 2﹣9是正比例函数,则m 的值为 .15、过点(﹣1,7)的一条直线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B,且与直线平行.则在线段AB 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的坐标是 .16、已知点P (a ,b)在一次函数y =2x -1的图像上,则2a -b +1= .17、一次函数y =2x 的图像沿x 轴正方向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图像所对应函数表达式为 .18、点A 为直线y=-3x-4上的一点,且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则A 点坐标为 .19、正方形A 1B 1C 1O ,A 2B 2C 2C 1,A 3B 3C 3C 2,…按如图方式放置,点A 1、A 2、A 3…和点C 1、C 2、C 3…分别在直线y=kx+b(k>0)和x 轴上.已知点B 1(1,1)、B 2(3,2),请写出点B 3坐标是 ,点B n 坐标是 。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一次函数》测试题及答案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一次函数》测试题及答案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下)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满足题目要求的,请把其代号填在答题栏中相应题号的下面)。
1.若点A(2,4)在函数y=kx-2的图象上,则下列各点在此函数图象上的是().A.(3,1)B.(1,-2)C.(8,20)D.(-2,-6)2.变量x,y有如下关系:①x+y=10②y=|x-3|③y=8x。
其中y是x的函数的是A.①②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D.①3.下列各曲线中不能表示y是x的函数是().A. B. C. D.4.已知一次函数y=2x+a与y=-x+b的图象都经过A(-2,),且与y轴分别交于B、C两点,则△ABC的面积为().A.4 B.5 C.6 D.75.已知正比例函数y=(k+5)x,且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k 的取值范围是A.k>5B.k<5C.k>-5D.k<-5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M(a,1)在一次函数y=-x+3的图象上,则点N(2a-1,a)所在的象限是A.一象限B.二象限C.四象限D.不能确定7.如果通过平移直线y=x+5得到y=|x|+5的图象,那么直线y=x必须().A.向上平移5个单位 B.向下平移5个单位 C.向上平移3个单位 D.向下平移3个单位8.经过一、二、四象限的函数是A.y=7B.y=-2xC.y=7-2xD.y=-2x-79.已知正比例函数y=kx(k≠0)的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则函数y=kx-k的图象大致是A.一次函数的图象B.二次函数的图象C.指数函数的图象D.对数函数的图象10.若方程x-2=0的解也是直线y=(2k-1)x+10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则k的值为A.2B.0C.-2D.±211.根据如图的程序,计算当输入x=3时,输出的结果y=.输入 x y=-x+5(x>1) y=x+5(x≤1) 输出 y12.已知直线y=2x与直线y=-2x+4相交于点A.有以下结论:①点A的坐标为A(1,2);②当x=1时,两个函数值相等;③当x<1时,y1<y2;④直线y=2x与直线y=2x-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关系是平行.其中正确的是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AB段表示每分钟0.5元,BC段表示每分钟0.3元,AC段表示每分钟0.2元。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 一次函数 专题练习(附答案)

第十九章一次函数专题练习小专题(一)函数图象信息题类型1根据实际问题判断函数图象1.将一盛有部分水的圆柱形小水杯放入事先没有水的大圆柱形容器内,现用一个注水管沿大容器内壁匀速注水,如图所示,则小水杯水面的高度h(cm)与注水时间t(min)的函数图象大致为图中的( )A B C D2.新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远远甩在后头.骄傲自满的兔子觉得自己遥遥领先,就躺在路边呼呼大睡起来.当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经超过它,于是奋力直追,最后同时到达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路程,t为赛跑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A B C D类型2根据函数图象描述实际问题3.星期六早晨蕊蕊妈妈从家里出发去观山湖公园锻炼,她连续、匀速走了60 min后回家,图中的折线段OA-AB-BC是她出发后所在位置离家的距离s(km)与行走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则下列图形中可以大致描述蕊蕊妈妈行走的路线是( )A B C D 4.从某容器口以均匀地速度注入酒精,若液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对应容器的形状为( )A B C D 类型3动点问题中判断函数图象5.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 =3,BC =4,动点P 沿折线BCD 从点B 开始运动到点D ,设点P 运动的路程为x ,△ADP 的面积为y ,那么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 6.如图,点P 是菱形ABCD 边上的动点,它从点A 出发沿A →B →C →D 路径匀速运动到点D ,设△PAD 的面积为y ,P 点的运动时间为x ,则y 关于x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B C D类型4 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7.如图1,点P 从△ABC 的顶点B 出发,沿B →C →A 匀速运动到点A ,图2是点P 运动时,线段BP 的长度y 随时间x 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 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 的面积是( )图1 图2A .12B .24C .36D .48 8.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2,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路线B →C →D 作匀速运动,图2是此运动过程中,△PAB 的面积S 与点P 运动的路程x 之间的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当BP =14BC 时,四边形APCD 的面积为 .小专题(二) 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1.关于函数y =-2x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图象必经过点(-2,1) B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C .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D .当x >12时,y <02.若点P 在一次函数y =-x +4的图象上,则点P 一定不在(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3.当k <0时,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不经过(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4.正比例函数y =kx(k ≠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B C D5.如图,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 =2x 的图象平行且经过点A(1,-2),则k = ,b = .6.将直线y =x +b 沿y 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点A(-1,2)关于y 轴的对称点落在平移后的直线上,则b 的值为 .7.已知一次函数y =kx +2k +3的图象与y 轴的交点在y 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 所有可能取得的整数值为 .8.老师给出一个函数,甲、乙、丙各正确指出了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乙: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1);丙: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请你根据他们的叙述构造满足上述性质的一个函数: .9.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且点M(-4,m),N(-5,n)都在其图象上,则m和n的大小关系是.10.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C1,C2,C3…分别在直线y=x+1和x轴上,则点B n的坐标为.11.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经过点(5,-10),求:(1)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判断点A(4,-2)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3)图象上两点B(x1,y1),C(x2,y2),如果x1>x2,比较y1,y2的大小.12.已知一次函数y=2x+4.(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2)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3)求图象与x轴的交点A,与y轴的交点B的坐标;(4)在(3)的条件下,求出△AOB的面积.小专题(三) 由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思考1 直线的平移(1)将直线y =kx +b 向不同方向平移m 个单位长度: ①直线y =kx +b ――→向上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直线y =kx +b +m ; ②直线y =kx +b ――→向下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直线y =kx +b -m ; ③直线y =kx +b ――→向左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直线y =k(x +m)+b ; ④直线y =kx +b――→向右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直线y =k(x -m)+b .(2)简记为“上加下减,左加右减”,上下平移给整体加减,左右平移只给x 加减. (3)直线y =k 1x +b 1和直线y =k 2x +b 2平行⇔k 1 k 2,且b 1 b 2.1.(1)将直线y =2x -1沿y 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 ; (2)将直线y =-x -1沿x 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 ; (3)将直线y =3x +2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y =kx +b ,则直线y =kx +b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 .2.(1)若直线y =2x +3向下平移后经过点(5,1),则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 ; (2)若直线y =kx +3(k ≠0)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经过原点,则k = .思考2 直线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3.(1)求直线y =-2x +4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关于y 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 (2)试猜想直线y =kx +b 关于x 轴对称和关于y 轴对称的直线的解析式.小专题(四)一次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教材母题】点P(x,y)在第一象限,且x+y=8,点A的坐标为(6,0).设△OPA的面积为S.(1)用含x的式子表示S,写出x的取值范围,画出函数S的图象;(2)当点P的横坐标为5时,△OPA的面积为多少?(3)△OPA的面积能大于24吗?为什么?在求一次函数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时,通常选择坐标轴上的线段作为底边,而坐标系内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的绝对值作为高,然后利用面积公式求解.1.如图,直线l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与y轴交于点A,点B(-3,3)也在直线l1上,将点B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点C恰好也在直线l1上.(1)求点C的坐标和直线l1的解析式;(2)已知直线l2:y=x+b经过点B,与y轴交于点E,求△ABE的面积.2.如图,已知直线y =-13x +1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 △ABC ,∠BAC =90°,点P(x ,y)为线段BC 上一个动点(点P 不与B ,C 重合),设△OPA 的面积为S. (1)求点C 的坐标;(2)求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3)△OPA 的面积能等于92吗?如果能,求出此时点P 坐标;如果不能,说明理由.小专题(五)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应用1.某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当行李的质量超过规定时,需付的行李费y(元)是行李质量x(kg)的一次函数.已知行李质量为20 kg时需付行李费2元,行李质量为50 kg时需付行李费8元.(1)当行李的质量x超过规定时,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2.某公司经营甲、乙两种特产,其中甲特产每吨成本价为10万元,销售价为10.5万元;乙特产每吨成本价为1万元,销售价为1.2万元.由于受有关条件限制,该公司每月这两种特产的销售量之和都是100吨,且甲特产的销售量都不超过20吨.(1)若该公司某月销售甲、乙两种特产的总成本为235万元,问这个月该公司分别销售甲、乙两种特产各多少吨?(2)求该公司一个月销售这两种特产所能获得的最大总利润.3.某蔬菜加工公司先后两批次收购蒜薹共100吨.第一批蒜薹价格为4 000元/吨;因蒜薹大量上市,第二批价格跌至1 000元/吨.这两批蒜薹共用去16万元.(1)求两批次购进蒜薹各多少吨?(2)公司收购后对蒜薹进行加工,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种:粗加工每吨利润400元,精加工每吨利润1 000元.要求精加工数量不多于粗加工数量的三倍.为获得最大利润,精加工数量应为多少吨?最大利润是多少?4.学校准备购进一批甲、乙两种办公桌若干张,并且每买1张办公桌必须买2把椅子,椅子每把100元,若学校购进20张甲种办公桌和15张乙种办公桌共花费24 000元;购买10张甲种办公桌比购买5张乙种办公桌多花费2 000元.(1)求甲、乙两种办公桌每张各多少元?(2)若学校购买甲、乙两种办公桌共40张,且甲种办公桌数量不多于乙种办公桌数量的3倍,请你给出一种费用最少的方案,并求出该方案所需费用.5.某文体商店计划购进一批同种型号的篮球和同种型号的排球,每一个排球的进价是每一个篮球的进价的90%,用3 600元购买排球的个数要比用3 600元购买篮球的个数多10个.(1)问每一个篮球、排球的进价各是多少元?(2)该文体商店计划购进篮球和排球共100个,且排球个数不低于篮球个数的3倍,篮球的售价定为每一个100元,排球的售价定为每一个90元.若该批篮球、排球都能卖完,问该文体商店应购进篮球、排球各多少个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6.江汉平原享有“中国小龙虾之乡”的美称,甲、乙两家农贸商店,平时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品质相同的小龙虾.“龙虾节”期间,甲、乙两家商店都让利酬宾,付款金额y甲,y乙(单位:元)与原价x(单位: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直接写出y甲,y乙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2)“龙虾节”期间,如何选择甲、乙两家商店购买小龙虾更省钱?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某市甲、乙两支龙舟队在端午节期间进行划龙舟比赛,从起点A驶向终点B,在整个行程中,龙舟离开起点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钟)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起点A与终点B之间相距多远?(2)哪支龙舟队先出发?哪支龙舟队先到达终点?(3)分别求甲、乙两支龙舟队的y与x的函数关系式;(4)甲龙舟队出发多长时间时两支龙舟队相距200米?参考答案:小专题(一)函数图象信息题类型1根据实际问题判断函数图象1.将一盛有部分水的圆柱形小水杯放入事先没有水的大圆柱形容器内,现用一个注水管沿大容器内壁匀速注水,如图所示,则小水杯水面的高度h(cm)与注水时间t(min)的函数图象大致为图中的( B )A B C D2.新龟兔赛跑的故事:龟兔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后,兔子很快把乌龟远远甩在后头.骄傲自满的兔子觉得自己遥遥领先,就躺在路边呼呼大睡起来.当它一觉醒来,发现乌龟已经超过它,于是奋力直追,最后同时到达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赛跑的路程,t为赛跑时间,则下列图象中与故事情节相吻合的是( C )A B C D类型2根据函数图象描述实际问题3.星期六早晨蕊蕊妈妈从家里出发去观山湖公园锻炼,她连续、匀速走了60 min后回家,图中的折线段OA-AB-BC是她出发后所在位置离家的距离s(km)与行走时间t(min)之间的函数关系,则下列图形中可以大致描述蕊蕊妈妈行走的路线是(B)A B CD4.从某容器口以均匀地速度注入酒精,若液面高度h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则对应容器的形状为( C )A B CD类型3动点问题中判断函数图象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4,动点P沿折线BCD从点B开始运动到点D,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DP的面积为y,那么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 D )A B CD6.如图,点P是菱形ABCD边上的动点,它从点A出发沿A→B→C→D路径匀速运动到点D,设△PAD的面积为y,P点的运动时间为x,则y关于x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A )A B C D类型4从函数图象中获取信息7.如图1,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沿B→C→A匀速运动到点A,图2是点P运动时,线段BP的长度y随时间x变化的关系图象,其中M是曲线部分的最低点,则△ABC的面积是( D )图1 图2A .12B .24C .36D .48 8.如图1,在矩形ABCD 中,AB =2,动点P 从点B 出发,沿路线B →C →D 作匀速运动,图2是此运动过程中,△PAB 的面积S 与点P 运动的路程x 之间的函数图象的一部分,当BP =14BC 时,四边形APCD 的面积为7.小专题(二) 一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的综合1.关于函数y =-2x +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D ) A .图象必经过点(-2,1) B .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C .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 D .当x >12时,y <02.若点P 在一次函数y =-x +4的图象上,则点P 一定不在( C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3.当k <0时,一次函数y =kx -k 的图象不经过( C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4.正比例函数y =kx(k ≠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大致是( A )A B C D5.如图,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平行且经过点A(1,-2),则k=2,b=-4.6.将直线y=x+b沿y轴向下平移3个单位长度,点A(-1,2)关于y轴的对称点落在平移后的直线上,则b的值为4.7.已知一次函数y=kx+2k+3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在y轴的正半轴上,且函数值y随x 的增大而减小,则k所有可能取得的整数值为-1.8.老师给出一个函数,甲、乙、丙各正确指出了这个函数的一个性质:甲: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乙:函数的图象经过点(1,1);丙:y随x的增大而增大.请你根据他们的叙述构造满足上述性质的一个函数:y=2x-1(答案不唯一).9.若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不过第四象限,且点M(-4,m),N(-5,n)都在其图象上,则m和n的大小关系是m>n.10.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按如图的方式放置,点A1,A2,A3…和点C1,C2,C3…分别在直线y=x+1和x轴上,则点B n的坐标为(2n-1,2n-1).11.已知正比例函数y=kx经过点(5,-10),求:(1)这个函数的解析式;(2)判断点A(4,-2)是否在这个函数图象上?(3)图象上两点B(x1,y1),C(x2,y2),如果x1>x2,比较y1,y2的大小.解:(1)∵正比例函数y =kx 经过点(5,-10), ∴-10=5k ,解得k =-2. ∴这个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2)将x =4代入y =-2x ,得y =-8≠-2, ∴点A(4,-2)不在这个函数图象上. (3)∵k =-2<0, ∴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x 1>x 2,∴y 1<y 2.12.已知一次函数y =2x +4.(1)在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的图象; (2)y 的值随x 值的增大而增大;(3)求图象与x 轴的交点A ,与y 轴的交点B 的坐标; (4)在(3)的条件下,求出△AOB 的面积.解:(1)函数图象如图所示. (3)A(-2,0),B(0,4). (4)由(3)可知,OA =2,OB =4, ∴S △AOB =12OA·OB=12×2×4=4.小专题(三) 由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思考1 直线的平移(1)将直线y =kx +b 向不同方向平移m 个单位长度: ①直线y =kx +b ――→向上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直线y =kx +b +m ; ②直线y =kx +b ――→向下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直线y =kx +b -m ; ③直线y =kx +b――→向左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直线y =k(x +m)+b ;④直线y =kx +b――→向右平移m (m >0)个单位长度直线y =k(x -m)+b .(2)简记为“上加下减,左加右减”,上下平移给整体加减,左右平移只给x 加减. (3)直线y =k 1x +b 1和直线y =k 2x +b 2平行⇔k 1=k 2,且b 1≠b 2.1.(1)将直线y =2x -1沿y 轴向上平移3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y =2x +2; (2)将直线y =-x -1沿x 轴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则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y =-x ; (3)将直线y =3x +2向左平移2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直线y =kx +b ,则直线y =kx +b 与y 轴的交点坐标是(0,4).2.(1)若直线y =2x +3向下平移后经过点(5,1),则平移后的直线解析式为y =2x -9; (2)若直线y =kx +3(k ≠0)向左平移4个单位长度后经过原点,则k =-34.思考2 直线关于x 轴或y 轴对称3.(1)求直线y =-2x +4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关于y 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 (2)试猜想直线y =kx +b 关于x 轴对称和关于y 轴对称的直线的解析式.解:(1)直线y =-2x +4与x 轴的交点坐标为(2,0),与y 轴的交点坐标为(0,4). 设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为y =mx +n ,则该直线经过点(2,0),(0,-4), ∴直线解析式为y =2x -4.设关于y 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为y =sx +t ,则该直线经过点(-2,0),(0,4), ∴直线解析式为y =2x +4.(2)直线y =kx +b 关于x 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为y =-kx -b ,关于y 轴对称的直线解析式为y =-kx +b.小专题(四) 一次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教材母题】 点P(x ,y)在第一象限,且x +y =8,点A 的坐标为(6,0).设△OPA 的面积为S.(1)用含x 的式子表示S ,写出x 的取值范围,画出函数S 的图象; (2)当点P 的横坐标为5时,△OPA 的面积为多少? (3)△OPA 的面积能大于24吗?为什么?解:(1)∵点A 和点P 的坐标分别是(6,0),(x ,y), ∴S =12×6×y =3y.∵x +y =8,∴y =8-x. ∴S =3(8-x)=24-3x. ∴S =-3x +24. ∵点P 在第一象限,∴x >0,y >0,即x >0,8-x >0.∴0<x <8. 图象如图所示.(2)当x =5时,S =-3×5+24=9. (3)不能.理由:令S >24,则-3x +24>24.解得x <0. ∵由(1),得0<x <8, ∴△OPA 的面积不能大于24.在求一次函数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时,通常选择坐标轴上的线段作为底边,而坐标系内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的绝对值作为高,然后利用面积公式求解.1.如图,直线l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1与y 轴交于点A ,点B(-3,3)也在直线l 1上,将点B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点C 恰好也在直线l 1上.(1)求点C 的坐标和直线l 1的解析式;(2)已知直线l 2:y =x +b 经过点B ,与y 轴交于点E ,求△ABE 的面积.解:(1)由题意,得点C 的坐标为(-2,1). 设直线l 1的解析式为y =kx +c , ∵点B(-3,3),C(-2,1)在直线l 1上,∴⎩⎪⎨⎪⎧-3k +c =3,-2k +c =1.解得⎩⎪⎨⎪⎧k =-2,c =-3. ∴直线l 1的解析式为y =-2x -3.(2)把点B 的坐标代入y =x +b ,得3=-3+b , 解得b =6.∴y =x +6.∴点E 的坐标为(0,6). ∵直线y =-2x -3与y 轴交于点A , ∴A 的坐标为(0,-3).∴AE =6+3=9. ∵B(-3,3),∴S △ABE =12×9×|-3|=13.5.2.如图,已知直线y =-13x +1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A ,B ,以线段AB 为直角边在第一象限内作等腰Rt △ABC ,∠BAC =90°,点P(x ,y)为线段BC 上一个动点(点P 不与B ,C 重合),设△OPA 的面积为S. (1)求点C 的坐标;(2)求S 关于x 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x 的取值范围;(3)△OPA 的面积能等于92吗?如果能,求出此时点P 坐标;如果不能,说明理由.解:(1)当x =0时,y =-13x +1=1.∴点B 的坐标为(0,1). 当y =0时,-13x +1=0,解得x =3.∴点A 的坐标为(3,0). 过点C 作CE ⊥x 轴,垂足为E ,∵△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BAC =90°, ∴∠BAO +∠CAE =90°,AB =CA. 又∵∠BAO +∠ABO =90°, ∴∠ABO =∠CAE.在△ABO 和△CAE 中,⎩⎨⎧∠AOB =∠CEA ,∠ABO =∠CAE ,AB =CA ,∴△ABO ≌△CAE(AAS). ∴AE =BO =1,CE =AO =3. ∴OE =AO +AE =4. ∴点C 的坐标为(4,3).(2)过点P 作PF ⊥x 轴,垂足为F ,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k ≠0). 将B(0,1),C(4,3)代入y =kx +b ,得 ⎩⎨⎧b =1,4k +b =3,解得⎩⎪⎨⎪⎧k =12,b =1. ∴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12x +1.∴S =12OA·PF =12×3×(12x +1)=34x +32(0<x <4).(3)不能.理由如下: 当S =92时,34x +32=92,解得x =4. ∵0<x <4,∴△OPA 的面积不能等于92.小专题(五) 一次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应用1.某长途汽车客运公司规定旅客可免费携带一定质量的行李,当行李的质量超过规定时,需付的行李费y(元)是行李质量x(kg)的一次函数.已知行李质量为20 kg 时需付行李费2元,行李质量为50 kg 时需付行李费8元.(1)当行李的质量x 超过规定时,求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求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的质量.解:(1)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将(20,2),(50,8)代入y =kx +b ,得⎩⎨⎧20k +b =2,50k +b =8,解得⎩⎪⎨⎪⎧k =15,b =-2.∴当行李的质量x 超过规定时,y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 =15x -2. (2)当y =0时,15x -2=0, 解得x =10.答:旅客最多可免费携带行李10 kg.2.某公司经营甲、乙两种特产,其中甲特产每吨成本价为10万元,销售价为10.5万元;乙特产每吨成本价为1万元,销售价为1.2万元.由于受有关条件限制,该公司每月这两种特产的销售量之和都是100吨,且甲特产的销售量都不超过20吨.(1)若该公司某月销售甲、乙两种特产的总成本为235万元,问这个月该公司分别销售甲、乙两种特产各多少吨?(2)求该公司一个月销售这两种特产所能获得的最大总利润.解:(1)设销售甲种特产x 吨,则销售乙种特产(100-x)吨,根据题意,得10x +(100-x)×1=235,解得x =15.∴100-x =85.答:这个月该公司销售甲、乙两种特产分别为15吨、85吨.(2)设利润为w 元,销售甲种特产a 吨,根据题意,得w =(10.5-10)a +(1.2-1)×(100-a)=0.3a +20.∵0≤a ≤20,∴当a =20时,w 取得最大值,w 最大=26.答:该公司一个月销售这两种特产所能获得的最大总利润是26万元.3.某蔬菜加工公司先后两批次收购蒜薹共100吨.第一批蒜薹价格为4 000元/吨;因蒜薹大量上市,第二批价格跌至1 000元/吨.这两批蒜薹共用去16万元.(1)求两批次购进蒜薹各多少吨?(2)公司收购后对蒜薹进行加工,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两种:粗加工每吨利润400元,精加工每吨利润1 000元.要求精加工数量不多于粗加工数量的三倍.为获得最大利润,精加工数量应为多少吨?最大利润是多少?解:(1)设第一批购进蒜薹x 吨,第二批购进蒜薹y 吨.由题意,得⎩⎨⎧x +y =100,4 000x +1 000y =160 000,解得⎩⎪⎨⎪⎧x =20,y =80. 答:第一批购进蒜薹20吨,第二批购进蒜薹80吨.(2)设精加工m 吨,总利润为w 元,则粗加工(100-m)吨.由m ≤3(100-m),解得m ≤75,利润w =1 000m +400(100-m)=600m +40 000,∵600>0,∴w 随m 的增大而增大.∴m =75时,w 有最大值为85 000元.4.学校准备购进一批甲、乙两种办公桌若干张,并且每买1张办公桌必须买2把椅子,椅子每把100元,若学校购进20张甲种办公桌和15张乙种办公桌共花费24 000元;购买10张甲种办公桌比购买5张乙种办公桌多花费2 000元.(1)求甲、乙两种办公桌每张各多少元?(2)若学校购买甲、乙两种办公桌共40张,且甲种办公桌数量不多于乙种办公桌数量的3倍,请你给出一种费用最少的方案,并求出该方案所需费用.解:(1)设甲种办公桌每张x 元,乙种办公桌每张y 元.根据题意,得⎩⎨⎧20x +15y +7 000=24 000,10x -5y +1 000=2 000,解得⎩⎪⎨⎪⎧x =400,y =600.答:甲种办公桌每张400元,乙种办公桌每张600元.(2)设甲种办公桌购买a 张,则乙种办公桌购买(40-a)张,购买的总费用为M 元, 则M =400a +600(40-a)+2×40×100=-200a +32 000,∵a ≤3(40-a),∴a ≤30.∵-200<0,∴M 随a 的增大而减小.∴当a =30时,M 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6 000元.答:购买甲、乙两种办公桌分别为30张、10张时,费用最少,为26 000元.5.某文体商店计划购进一批同种型号的篮球和同种型号的排球,每一个排球的进价是每一个篮球的进价的90%,用3 600元购买排球的个数要比用3 600元购买篮球的个数多10个.(1)问每一个篮球、排球的进价各是多少元?(2)该文体商店计划购进篮球和排球共100个,且排球个数不低于篮球个数的3倍,篮球的售价定为每一个100元,排球的售价定为每一个90元.若该批篮球、排球都能卖完,问该文体商店应购进篮球、排球各多少个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解:(1)设每一个篮球的进价是x 元,则每一个排球的进价是90%x 元,依题意,得 3 600x +10=3 60090%x, 解得x =40.经检验,x =40是原方程的解.90%x =90%×40=36.答:每一个篮球的进价是40元,每一个排球的进价是36元.(2)设文体商店计划购进篮球m 个,总利润y 元,则y =(100-40)m +(90-36)(100-m)=6m +5 400.依题意,得⎩⎪⎨⎪⎧0<m <100,100-m ≥3m. 解得0<m ≤25且m 为整数.∵k =6>0,∴y 随m 的增大而增大.∴m =25时,y 最大,这时y =6×25+5 400=5 550.100-25=75(个).答:该文体商店应购进篮球25个、排球75个才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5 550元.6.江汉平原享有“中国小龙虾之乡”的美称,甲、乙两家农贸商店,平时以同样的价格出售品质相同的小龙虾.“龙虾节”期间,甲、乙两家商店都让利酬宾,付款金额y 甲,y 乙(单位:元)与原价x(单位:元)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1)直接写出y 甲,y 乙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2)“龙虾节”期间,如何选择甲、乙两家商店购买小龙虾更省钱?解:(1)y 甲=0.8x.y 乙=⎩⎪⎨⎪⎧x (0<x<2 000),0.7x +600(x ≥2 000). (2)当0<x<2 000时,0.8x<x ,到甲商店购买更省钱;当x ≥2 000时,若到甲商店购买更省钱,则0.8x<0.7x +600,解得x<6 000;若到乙商店购买更省钱,则0.8x>0.7x +600,解得x>6 000;若到甲、乙两商店购买一样省钱,则0.8x =0.7x +600,解得x =6 000.故当购买金额按原价小于6 000元时,到甲商店购买更省钱;当购买金额按原价大于6 000元时,到乙商店购买更省钱;当购买金额按原价等于6 000元时,到甲、乙两商店购买一样.7.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某市甲、乙两支龙舟队在端午节期间进行划龙舟比赛,从起点A 驶向终点B ,在整个行程中,龙舟离开起点的距离y(米)与时间x(分钟)的对应关系如图所示,请结合图象解答下列问题:(1)起点A 与终点B 之间相距多远?(2)哪支龙舟队先出发?哪支龙舟队先到达终点?(3)分别求甲、乙两支龙舟队的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4)甲龙舟队出发多长时间时两支龙舟队相距200米?解:(1)由图可得,起点A 与终点B 之间相距3 000米.(2)由图可得,甲龙舟队先出发,乙龙舟队先到达终点.(3)设甲龙舟队的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把(25,3 000)代入,可得3 000=25k ,解得k =120.∴甲龙舟队的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120x(0≤x ≤25).设乙龙舟队的y 与x 函数关系式为y =ax +b.把(5,0),(20,3 000)代入,可得⎩⎨⎧0=5a +b ,3 000=20a +b ,解得⎩⎪⎨⎪⎧a =200,b =-1 000. ∴乙龙舟队的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200x -1 000(5≤x ≤20).(4)令120x =200x -1 000,可得x =12.5.即当x =12.5时,两龙舟队相遇.当x <5时,令120x =200,则x =53(符合题意); 当5≤x <12.5时,令120x -(200x -1 000)=200,则x =10(符合题意);当12.5<x ≤20时,令200x -1 000-120x =200,则x =15(符合题意);当20<x ≤25时,令3 000-120x =200,则x =703(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甲龙舟队出发53分钟或10分钟或15分钟或703分钟时,两支龙舟队相距200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专题(七)一次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
——教材P99T9的变式与应用
教材母题 点P (x ,y )在第一象限,且x +y =8,点A 的坐标为(6,0).设△OPA 的面积为S .
(1)用含有x 的式子表示S ,写出x 的取值范围,画出函数S 的图象;
(2)当点P 的横坐标为5时,△OPA 的面积为多少?
(3)△OPA 的面积能大于24吗?为什么?
解:(1)∵点A 和点P 的坐标分别是(6,0),(x ,y ),
∴S =12
×6×y =3y . ∵x +y =8,∴y =8-x .
∴S =3(8-x )=24-3x .
∴S =-3x +24.
∵点P 在第一象限,
∴x >0,y >0,即x >0,8-x >0.∴0<x <8.
图象如图所示.
(2)当x =5时,S =-3×5+24=9.
(3)能.理由:令S >24,则-3x +24>24.解得x <0.
∵由(2)得0<x <8,∴△OPA 的面积不能大于24.
在求一次函数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时,通常选择坐标轴上的线段作为底边,而坐标系内点的横坐标或纵坐标的绝对值作为高,然后利用面积公式求解.
1.若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9,求b 的值.
解:当y =0时,0=2x +b ,∴x =-b 2
. 当x =0时,y =b ,
∴一次函数y =2x +b 的图象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12×|-b 2
|×|b|=9. 解得b =±6.
2.如图,直线l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1与y 轴交于点A ,点B(-3,3)也在直线l 1上,将点B 先向右平移1个单位长度,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得到点C ,点C 恰好也在直线l 1上.
(1)求点C 的坐标和直线l 1的解析式;
(2)已知直线l 2:y =x +b 经过点B ,与y 轴交于点E ,求△ABE 的面积.
解:(1)由题意得:点C 的坐标为(-2,1).
设直线l 1的解析式为y =kx +c ,
∵点B ,C 在直线l 1上,
∴⎩⎪⎨⎪⎧-3k +c =3,-2k +c =1.解得⎩
⎪⎨⎪⎧k =-2,c =-3. ∴直线l 1的解析式为y =-2x -3.
(2)把点B 的坐标代入y =x +b ,得3=-3+b ,
解得b =6.∴y=x +6.∴点E 的坐标为(0,6).
∵直线y =-2x -3与y 轴交于A 点,
∴A 的坐标为(0,-3).∴AE=6+3=9.
∵B(-3,3),∴S △ABE =12
×9×|-3|=13.5.
3.已知函数y =(m +1)x +2m -6.
(1)若函数图象过(-1,2),求此函数的解析式;
(2)若函数图象与直线y =2x +5平行,求其函数的解析式;
(3)求满足(2)条件的直线与直线y =-3x +1的交点,并求这两条直线与y 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解:(1)依题意,得2=(m +1)×(-1)+2m -6.
解得m =9,
∴此函数的解析式为y =10x +12.
(2)依题意,得m +1=2,∴m =1.
∴函数的解析式为y =2x -4.
(3)联立⎩⎪⎨⎪⎧y =2x -4,y =-3x +1,解得⎩⎪⎨⎪⎧x =1,y =-2.
∴交点坐标是(1,-2).
当x =0时,2×0-4=-4,-3×0+1=1,
即两条直线与y 轴的交点分别为(0,-4),(0,1).
∴所求三角形面积是12×(4+1)×1=52
.
4.(2017·泰州)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的坐标为(m +1,m -1).
(1)试判断点P 是否在一次函数y =x -2的图象上,并说明理由;
(2)如图,一次函数y =-12
x +3的图象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A ,B ,若点P 在△AOB 的内部,求m 的取值范围.
解:(1)∵当x =m +1时,y =m +1-2=m -1,
∴点P(m +1,m -1)在函数y =x -2的图象上.
(2)令x =0,则y =3;令y =0,则x =6.
∴A(6,0),B(0,3).
∵点P 在△AOB 的内部,
∴0<m +1<6,0<m -1<3,m -1<-12
(m +1)+3. ∴1<m <73
.
5.如图,直线y =kx +6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E ,F ,点E 的坐标为(8,0),点A 的坐标为(6,0),点P(x ,y)是第一象限内直线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E ,F 重合).
(1)求k 的值;
(2)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求出△OPA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关系式;
(3)若△OPA 的面积为278
,求此时点P 的坐标.
解:(1)由题意,得8k +6=0,
解得k =-34
. ∴y =-34
x +6. (2)过点P 作PD⊥OA 于点D.
∵点P(x ,y )是第一象限内直线上的一个动点,
∴PD =-34
x +6(0<x <8). ∵点A 的坐标为(6,0),
∴S =12×6×(-34x +6)=-94
x +18(0<x <8). (3)∵△OPA 的面积为278
, ∴-94x +18=278,解得x =132
. 将x =132代入y =-34x +6,得y =98
, ∴P(132,98
).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的坐标为(4,0),点P 是第一象限内直线y =-x +6上一点.O
是坐标原点.
(1)设P(x ,y),求△OPA 的面积S 与x 的函数解析式;
(2)当S =10时,求P 点的坐标;
(3)在直线y =-x +6上求一点P ,使△POA 是以OA 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
解:(1)∵点P 在直线y =-x +6上,
∴点P 的纵坐标为6-x.
∴S =12
×4×(6-x)=-2x +12(0<x <6). (2)当S =10时,则-2x +12=10,∴x =1.
∴y =-1+6=5.
∴P 点的坐标为(1,5).
(3)由题意分析可知,OA 的垂直平分线与y =-x +6的交点即为所求的点P ,
∴P 点的横坐标为2,∴y =4.∴P(2,4).
7.如图,直线y =kx +6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O 为坐标原点,点A 的坐标为(-8,0).
(1)求k 的值;
(2)若点P(x ,y)是第二象限内直线上的一个动点,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试写出△OPA 的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若点P(0,m)为射线BO(B ,O 两点除外)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PC⊥y 轴交直线AB 于C ,连接PA.设△PAC 的面积为S′,求S′与m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
解:(1)将A(-8,0)代入直线y =kx +6,得k =34.
(2)由题意,得S =12OA·y=12×8(34x +6)
=3x +24(-8<x <0).
(3)∵PC⊥y 轴,P(0,m),∴C 点的纵坐标为m. 则34x +6=m ,∴x =4m -243.∴C(4m -243,m).∴PC =24-4m 3.
图1 图2
分两种情况:①如图1,当0<m <6时,
S ′=12OP·PC=12m·24-4m 3=-23m 2
+4m.
②如图2,当m <0时,
S ′=12OP·PC=12(-m)·24-4m 3=23m 2-4m.
综上S′=⎩⎪⎨⎪⎧-23m 2+4m (0<m <
6),
23m 2
-4m (m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