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大气污染与健康研究综述》

大气污染与健康研究综述摘要:大量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大气环境中污染物和气象要素变化对人体的健康造成一定危害,但大气污染与气象因素对人体健康的短期、长期综合作用的效应报道甚少。
本文对近年来我国大气环境现状对人体健康影响,包括大气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急性和慢性作用、气象要素的变化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及免疫功能的影响进行综述。
因此提高全民的环保意识,防治大气污染越来越重要。
⑴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人体健康防治一.大气污染的概念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大气污染物主要分为有害气体(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物、光化学烟雾卤族元素等)及颗粒物(粉尘和酸雾、气溶胶等)。
它们的主要来源是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⑵1.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现状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十分严重,主要呈现为煤烟型污染特征。
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保持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全国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多个酸雨区,以华中酸雨区为重。
⑶2.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人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汀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
因此说缺乏对环境保护考虑的地方政策的出台,本身就是造成加重大气污染的诱因,所造成环境危害和损失是难以挽回的。
3. 能源、利用不合理,能源浪费严重能源的不合理利用以及能源的严重浪费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原因之一,主要表现如下:(1)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占75%,而用于发电的煤量仅占总煤量的35%,其它煤炭则用于工业及民用燃烧,有84%的煤炭直接燃烧,这种煤炭消费构成是恨不合理的。
第2章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当地轴倾斜度减小,北半球夏季地球处在远日点时 有利于冰期气候的出现。因此,米氏理论可以概括 为:65°N附近夏季太阳辐射变化是驱动第四纪 冰期旋回的主因。
11
太阳黑子理论
由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W.S. Jevons)于1875年提出。 太阳黑子很少单独活动,通常是成群出现。黑子活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Nhomakorabea1
2
3
内容提纲
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 世界气候的异常现象及其变化趋势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雾霾天气 厨房油烟与汽车尾气 大气环境管理
4
大气污染的基本概念
一、大气污染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 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 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 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二、大气污染分类
——按污染影响所及的范围分:局部性污染、地区性污染、 广域性污染、全球性污染
——按能源性质和大气污染物组成分:煤炭型、石油型、 混合型、特殊型
——按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及其存在的大气环境状况分:还 原型和氧化型
5
三、大气污染源的类型
——按污染源存在形式分: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 染源
——按污染物排放方式分:高架源、面源和线源 ——按污染物排放的时间分:连续源、间断源和
19
3.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增多; 4.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
20
放大器效应
大气中含有极少的氟氯烃(CFCs)、甲烷 (CH4)和一氧化二氮(N2O)。
尽管它们含量很少,但其吸热能力是巨大 的,CH4的温室效应比CO2的效果强300多 倍 , 而 CFCs 比 CO2 强 2 万 倍 。 N2O 也 有 将 CO2的温室效应加以放大的作用。
大气污染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影响及防治措施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化发展的迅速扩张,大气污染问题日益凸显,成为了影响城市居民健康的主要环境因素之一。
大气污染不仅对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会影响城市的整体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就大气污染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影响以及防治措施展开深入探讨。
二、大气污染对城市居民健康的影响1. 影响呼吸系统健康大气污染中的颗粒物、臭氧、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对呼吸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长期暴露于有害气体中的城市居民容易患有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支气管炎等。
此外,大气污染还会引发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严重影响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增加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研究表明,大气污染中的细颗粒物、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会增加人群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的城市居民更容易患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严重危害居民的身体健康。
3. 影响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大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还会对人体的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造成危害。
长期暴露于污染环境中的城市居民易患有神经系统疾病,如头痛、眩晕等,同时免疫系统负担加重,增加患病风险。
4. 影响儿童和老年人健康儿童和老年人是大气污染的重点防护对象,因为他们的免疫系统相对脆弱,对有害物质更为敏感。
大气污染会对儿童的身体发育和智力发育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老年人容易因污染环境引发慢性疾病,加速身体机能下降。
5. 引发其他健康问题除了上述影响外,大气污染还可能引发其他健康问题,如皮肤过敏、眼部疾病等。
污染环境中的有害物质会直接接触到人体表面,对皮肤和眼部造成伤害,影响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三、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1. 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建设要有效防治大气污染,首先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
通过实时监测大气环境质量,及时发布污染预警,引导城市居民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降低健康风险。
2. 严格控制工业和交通排放工业和交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需要严格控制工业和交通排放。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

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影响的研究大气污染是指环境大气中存在的有害物质,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臭氧、颗粒物等。
这些有害物质在人体中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严重影响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
有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环境中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
根据全球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约800万人因大气污染死亡。
大气污染与呼吸系统疾病的关系是最为密切的。
空气污染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直接、间接的伤害,最常见的是支气管炎、肺炎、哮喘等。
据统计,全球有约40万人因空气污染相关的呼吸系统疾病死亡。
另外,空气污染还与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空气中的颗粒物和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会进入人体血液,影响心血管健康。
全球约有30万人因心血管疾病与空气污染相关而死亡。
除此之外,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还有很多,如神经系统疾病和癌症等。
空气污染中的有害物质也可能对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造成慢性伤害,导致认知和行为问题。
研究表明,空气污染中的铅和汞等重金属物质可以导致儿童行为和智力发育延迟,成人则会导致老年痴呆等神经系统疾病。
此外,一些研究表明空气污染可能会导致癌症。
尽管目前的证据尚不足以证明大气污染直接引起癌症,但是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有害空气污染物质的人患癌症的风险比正常人高出10%至20%。
针对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的负面影响,科学家们提出了很多建议,如加强监管和控制污染源等。
政府和社会也应积极推广环保意识。
大家都应该有意识地减少对环境的损害,比如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减少燃油的使用、支持使用清洁能源等。
此外,每个人也应该从自身做起,如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戒烟等。
确保自身的身体健康也是减少大气污染对人体的影响的一个重要途径。
最后,正如全球卫生组织所指出的,因空气污染导致的死亡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这就需要人们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来保护环境和健康,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总之,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是复杂而严重的。
大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

大气污染及其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
大气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同时也对人体健康产生着长期而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讨论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相关的应对措施。
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交通尾气、化石燃料的燃烧以及农业活动等。
这些源头释放出的污染物包括颗粒物(PM2.5和PM10)、硫氧化物、氮氧化物和臭氧等。
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积累并形成污染的气团,进而对大气质量和人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大气污染对人体呼吸系统产生直接的危害。
颗粒物是大气污染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
细小颗粒物(PM2.5)能够深入到肺部,引发慢性呼吸道疾病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癌等。
气溶胶中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也会损害呼吸系统,导致气道炎症和气道过敏反应的发生频率增加。
其次,大气污染还对心血管系统造成负面影响。
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污染的空气中会导致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
颗粒物和臭氧被认为是对心血管系统具有最强致病性的污染物。
颗粒物通过直接进入血液循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导致冠心病和中风的发生率增加。
臭氧则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导致血压升高和心脏功能减弱。
此外,大气污染还对神经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某些有机化合物,如苯和甲醛,被认为是对神经系统具有毒性的污染物。
长期接触这些有机化合物会导致神经元损害、认知能力下降和行为异常等。
一些研究还发现,空气污染与某些神经发育异常如自闭症和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等之间存在关联。
为了应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各国政府和机构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管控是减少大气污染的关键。
这可以通过限制工业排放、加强车辆尾气治理和推动清洁能源转型来实现。
其次,公众教育和宣传是提高人们防护意识的重要途径。
人们应该了解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并采取个人防护措施,如佩戴口罩和减少户外活动等。
最后,科学研究和监测数据的收集分析也是有效应对大气污染的重要手段。
大气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

大气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关系研究近年来,大气环境污染成为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问题。
由于不可逆转的影响和严重后果,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研究成为科学界热议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大气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可能的解决方案。
首先,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不容小觑。
科学研究表明,空气中的细颗粒物(PM2.5)和臭氧(O3)等污染物与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严重疾病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长期暴露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人们可能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和生活质量的下降。
这些直接的健康风险使大气环境污染成为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其次,要理解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需要深入研究污染物的来源和传播途径。
工业排放、交通运输和生活废弃物等是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尤其是城市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和活动频繁,污染物排放量更大。
污染物经由大气传输,沉降到地面,进入人体,并导致不同的健康问题。
因此,减少工业污染、改善交通状况和加强废物管理等措施成为解决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
要想应对大气污染带来的健康挑战,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发挥着重要作用。
环境科学家和医学专家进行联合研究,重点是解析污染物与健康之间的直接联系和影响机制。
通过大规模数据收集和分析,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污染物对不同人群的健康风险,为公众提供科学依据和健康建议。
同时,技术创新也是关键。
研发高效的空气净化装置、智能监测系统和可再生能源等,有助于改善大气质量,减少空气污染带来的健康威胁。
除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社会参与和政策支持也至关重要。
公众的意识提高对于改善大气环境质量和保护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教育和宣传活动,可以加深人们对于大气污染的认识,并促使个人和集体行动。
此外,政府应采取积极的政策措施,限制排放废气和污染物的数量,并制定严格的环境监管标准。
通过法律法规的支持,可以有效遏制大气污染的发展,并保护公众的健康权益。
综上所述,大气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应对

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与应对大气污染是近几十年来全球面临的一大环境问题,也是我们每天都直接面对的生态问题。
据统计,全球每年因大气污染而导致的死亡人数接近700万,其中一半以上的人口来自中国。
这意味着我们不得不认真对待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并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以减少它的影响。
大气污染的影响大气污染是由大量的空气污染物引起的,包括自然和人为来源。
空气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类。
可溶性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碳等;不可溶性污染物则包括颗粒物和挥发性有机物等。
这些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非常大。
首先,它们会对人们的呼吸系统造成损害。
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发生在污染比较严重的地区。
其次,大气污染还会对人的眼睛、皮肤和免疫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长期暴露于污染严重的环境中,人们可能会患上肺癌、慢性阻塞性肺病、心脏病和中风等疾病。
应对大气污染的措施为了应对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我们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
下面是几种可选的措施:1. 政府应当加强对大气污染的监管和控制。
政府机构应该采取更加紧密的监管措施,限制污染物排放和加强对污染物的治理。
2. 城市运输和工业生产中的无害化技术的应用。
城市交通和工业排放是大气污染的两个主要来源,因此,采用无害化技术可大大减少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排放。
3. 通过推广绿色能源的应用来降低化石燃料的使用量。
绿色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等。
这些能源更加环保,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减少大气污染。
4. 家庭和个人行为的改变。
我们也可以在家庭和个人方面采取一些措施,例如多乘坐公共交通、减少驾车和使用化学清洁剂来降低空气污染。
结论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来减轻这种影响。
政府需要对大气污染进行监管,企业需要减少自己的污染,家庭和个人也需要积极地参与到这个问题的解决中来。
只有在这个问题得到相应地重视和行动之后,我们才有可能保护我们的健康和环境的未来。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范例_精品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范例_精品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年级: 08 级班级:4 班课题题目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指导教师杜筱君孙振超、张文钊、李益玮、王超、路雯博、课题组成员曲浩、杨雨露、侯凯文、郝梅燕、王璐瑛研究方相关课程化学与生活调查法课题提出背景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市的大气污染日趋严重,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各种相关疾病。
于是我们决定调查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可以认识到大气污染对人产生的危害,提高人的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
任务分工:孙振超、张文钊负责活动记录、资料和整理陈述报告。
李益玮、王超、路雯博负责上网及上图书楼查资料,撰写报告。
曲浩、杨雨露负责访问校内外老师。
侯凯文、郝梅燕、王璐瑛负责实地考察。
活动步骤:第一阶段:08 年 10 月-11 月上网、图书馆查找有关空气污染与人体健康的资料第二阶段:08 年 12 月-09 年 1 月,访问老师,了解大气污染原因及可能对人体产生的影响。
第三阶段:09 年 2 月-09 年 3 月,实地考察,了解我市目前大气污染及其引发的各种健康问题第四阶段:09 年 4 月-09 年 5 月,整理资料,分析结果。
第五阶段:09 年 6 月,撰写结题报告。
研究内容: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可行性分析:图书资料,各类学科书籍,相关报刊,实验室(设备)交通工具:公交车其他:电脑网络预期成果:调查报告呈现形式:文学、图片指导老师意见:同学们在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仔细认真,态度认真,思路正确。
签名:杜筱君7月 1 日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有关疾病患者调查可能不很顺利研究性学习开题报告(以课题小组为单位填写)年级:08 级班级:4 班课题题目创造绿色电能指导教师张春振王晖、蒋河丹、臧晓宁、栾艳林、梁云翔、课题组成员王文凯、原逸超、刘林、刘明顺、于彤研究方相关课程电能的应用调查法课题提出背景说明:放假时,组员去串亲戚,坐车经过发电厂时,看到烟囱冒出滚滚浓烟,到了亲戚家,在电视上看到了有关绿色电能的报道,于是我们决定调查如何创造绿色电能研究课题的意义和价值:了解到创造绿色电能的方法,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任务分工:王晖、蒋河丹、臧晓宁、栾艳林负责活动记录、资料和整理陈述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大气污染与人体健康
我们所说的大气污染是指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质超过了大气环境的容许量,直接或间接地对人类生活、生产和身体健康等方面产生不良影响的现象。除火山爆发、煤田、油田放出的有害气体及腐烂的动植物等自然因素造成大气污染外,工业生产、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居民日常生活活动等均可造成大气污染。 大气中主要的污染物,概括起来可分为两类,即颗粒状污染物和有害气体。 一、悬浮颗粒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空气中可自然沉降的颗粒物称降尘,而悬浮在空气中的粒径小于100微米的颗粒物通称总悬浮颗粒物(TSP),其中粒径小于10微米的称可吸入颗粒物(PM10)。可吸入颗粒物因粒小体轻,能在大气中长期飘浮,飘浮范围从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可在大气中造成不断蓄积,使污染程度逐渐加重。可吸入颗粒物成份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例如可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和强致癌物苯并(a)芘、吸附病原微生物等。 可吸入颗粒物随人们呼吸空气而进入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不同的部位,粒径小于5微米的多滞留在上呼吸道。滞留在鼻咽部和气管的颗粒物,与进入人体的二氧化硫(SO2)等有害气体产生刺激和腐蚀粘膜的联合作用,损伤粘膜、纤毛,引起炎症和增加气道阻力。持续不断的作用会导致慢性鼻咽炎、慢性气管炎。滞留在细支气管与肺泡的颗粒物也会与二氧化氮等产生联合作用,损伤肺泡和粘膜,引起支气管和肺部产生炎症。长期持续作用,还会诱发慢性阻塞性肺部疾患并出现继发感染,最终导致肺心病死亡率增高。 当大气处于逆温状态时,污染物便不易扩散,悬浮颗粒物浓度会迅速上升。1952年12月英国伦敦发生烟雾事件时,大气中悬浮颗粒物的含量比平时高5倍,引起居民死亡率激增,4天内较同期死亡人数增加4000余人。由此可见大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突然增高,对人类健康能造成急性危害,对患有心肺疾病的老人和儿童威胁更大。 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或造成角膜损伤。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降低大气透明度,减少地面紫外线的照射强度;紫外线照射不足,会间接影响儿童骨骼的发育。北京市的天总是灰蒙蒙的便与我市悬浮颗粒物污染严重有着紧密关系。悬浮颗粒物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应引市民们的足够重视。 我市悬浮颗粒物污染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地面扬尘,二是燃煤排放的烟尘。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因此,在紧急措施当中,关于控制扬尘的有四条措施。一是加强对施工工地和拆迁工地的扬尘的管理,市区所有工地必须做到围档、路面硬化、洒水、密闭运输、防治料堆扬尘等措施。同时,要加大道路遗洒的检查力度。二是扩大道路的喷水清洁措施。三是加强市区料堆、煤堆、灰堆的防治措施。四是1999年国庆节前完成三环路以内道路,及规划四环路内已建成道路、裸露地面的绿化和铺装。 当然除了上述紧急措施提出几点方法外,发展区域集中供暖,减少分散烟囱,也可以减低烟尘对大气的污染;改造锅炉、改进燃料的燃烧方法,安装净化除尘设备,可达到消烟除尘的目的;利用一切空地种植花草树木使城市绿化等均可达到防治尘污染的效果。 二、氮氧化物污染与人体健康 一氧化氮、二氧化氮等氮氧化物是常见的大气污染物质,能刺激呼吸器官,引起急性和慢性中毒,影响和危害人体健康。 氮氧化物中的二氧化氮毒性最大,它比一氧化氮毒性高4-5倍。大气中氮氧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废气以及煤和石油燃烧的废气。 氮氧化物主要是对呼吸器官有刺激作用。由于氮氧化物较难溶于水,因而能侵入呼吸道深部细支气管及肺泡,并缓慢地溶于肺泡表面的水分中,形成亚硝酸、硝酸,对肺组织产生强烈的刺激及腐蚀作用,引起肺水肿。亚硝酸盐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生成高铁血红蛋白,引起组织缺氧。在一般情况,当污染物以二氧化氮为主时,对肺的损害比较明显,二氧化氮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也有一定的关系;当污染物以一氧化氮为主时,高铁血红蛋白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比较明显。 汽车排出的氮氧化物(NOX)有95%以上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进入大气后逐渐氧化成二氧化氮。二氧化氮是一种毒性很强的棕色气体,有刺激性。当二氧化氮的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在遇上静风、逆温和强烈阳光等条件,便参与光化学烟雾的形成。 空气中二氧化氮浓度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曾发生过因短时期暴露在高浓度二氧化氮中引起疾病和死亡的情况。如1929年5月15日,在克里夫兰的克里尔医院发生的一次火灾中,有124人死亡,死亡的直接原因就是由于含有硝化纤维的感光胶片着火而产生大量的二氧化氮所致。 北京市城区氮氧化物的47 %来自汽车尾气,因此治理汽车尾气刻不容缓。 三、二氧化硫污染与人体健康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二氧化硫是一种常见的和重要的大气污染物,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的气体。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燃料(如煤和石油)的燃烧;含硫矿石(特别是含硫较多的有色金属矿石)的冶炼;化工、炼油和硫酸厂等的生产过程。 二氧化硫对人体的危害是: 1、刺激呼吸道。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当其通过鼻腔、气管、支气管时,多被管腔内膜水分吸收阻留,变成亚硫酸、硫酸和硫酸盐,使刺激作用增强。 2、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的联合毒性作用。二氧化硫和悬浮颗粒物一起进入人体,气溶胶微粒能把二氧化硫带到肺深部,使毒性增加3-4倍。此外,当悬浮颗粒物中含有三氧化二铁等金属成分时,可以催化二氧化硫氧化成酸雾,吸附在微粒的表面,被代入呼吸道深部。硫酸雾的刺激作用比二氧化硫约强10倍。 3、二氧化硫的促癌作用。动物实验证明10毫克/米3的二氧化硫可加强致癌物苯并(a)芘的致癌作用。在二氧化硫和苯并(a)芘的联合作用下,动物肺癌的发病率高于单个致癌因子的发病率。 此外,二氧化硫进入人体时,血中的维生素便会与之结合,使体内维生素C的平衡失调,从而影响新陈代谢。二氧化硫还能抑制和破坏或激活某些酶的活性,使糖和蛋白质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影响机体生长发育。 北京市大气中的二氧化硫90%来自于燃煤。燃煤多是造成北京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治理大气污染紧急措施中,北京市采取了推广使用低硫低灰份优质煤、大力推广和强制使用清洁燃料等措施。 四、一氧化碳污染与人体健康 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无刺激性的有毒气体,几乎不溶于水,在空气中不容易与其它物质产生化学反应,故可在大气中停留很长时间。如局部污染严重,可对健康产生一定危害。一氧化碳属于内窒息性毒物。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到达一定高度,就会引起种种中毒症状,甚至死亡。 一氧化碳是煤、石油等含碳物质不完全燃烧的产物。一些自然灾害如火山爆发、森林火灾、矿坑爆炸和地震等灾害事件,也能造成局部地区一氧化碳的浓度增高。吸烟也被认为是一氧化碳污染来源之一。 随空气进入人体的一氧化碳,在经肺泡进入血液循环后,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Hb)等结合。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00-300倍,因此,当一氧化碳侵入机体后,便会很快与血红蛋白合成碳氧血红蛋白(COHb),阻碍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学习 氧与血红蛋白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HbO2),造成缺氧形成一氧化碳中毒。当吸入浓度为0.5%的一氧化碳,只要20-30分钟,中毒者就会出现脉弱,呼吸变慢,最后衰竭致死。这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常发生在车间事故和家庭取暖不慎时。 长时间接触低浓度的一氧化碳对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乃至对后代均有一定影响。 五、光化学烟雾污染与健康 光化学烟雾是排入大气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受太阳紫外线作用产生的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的烟雾。它包含有臭氧(O3)、醛类、硝酸酯类(PAN)等多种复杂化合物。这些化合物都是光化学反应生成的二次污染物,主要是光化学氧化剂。当遇逆温或不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时,烟雾会积聚不散,造成大气污染事件,使人眼和呼吸道受刺激或诱发各种呼吸道炎症,危机人体健康。这种污染事件最早出现在美国洛杉矶,所以又称洛杉矶光化学烟雾。近年来,光化学烟雾不仅在美国出现,而且在日本的东京、大板、川崎市,澳大利亚的悉尼、意大利的热那亚和印度的孟买等许多汽车众多的城市都先后出现过。 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和碳氢化物主要来自汽车尾气、石油和煤燃烧的废气、及大量使用挥发性有机溶剂等。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产生化学反应,生成臭氧和醛类等二次污染物。在光化学反应中,臭氧约占85%以上。日光辐射强度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条件,因此在一年中,夏季是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季节;而在一日中,下午2时前后是光化学烟雾达到峰值的时刻。光化学氧化剂可由城市污染区扩散到100公里甚至700公里以外。在汽车排气污染严重的城市,大气中臭氧浓度的增高,可视为光化学烟雾形成的信号。 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粘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这可能与产生的醛类等二次污染物的刺激有关。光化学烟雾对人体的另一些危害则与臭氧浓度有关。当大气中臭氧的浓度达到200-1000微克/米3时,会引起哮喘发作,导致上呼吸道疾患恶化,同时也刺激眼睛,使视觉敏感度和视力降低;浓度在400--1600微克/米3时,只要接触两小时就会出现气管刺激症状,引起胸骨下疼 痛和肺通透性降低,使机体缺氧;浓度再高,就会出现头痛,并使肺部气道变窄,出现肺气肿。接触时间过长,还会损害中枢神经,导致思维紊乱或引起肺水肿等。臭氧还可引起潜在性的全身影响,如诱发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损害酶的活性和溶血反应,影响甲状腺功能、使骨骼早期钙化等。长期吸入氧化剂会影响体内细胞的新陈代谢,加速衰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