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牛顿经典力学等近代物理学成就单元测试题
高中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测试题(精品含答案)

《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6~8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下列关于力学及其发展历史,正确的说法是( )A.牛顿根据伽利略等前辈的研究,用实验验证得出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通过研究发现物体受到的外力总是迫使其改变运动状态,而不是维持其运动状态C.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m=Fa,这说明物体的质量跟所受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加速度成反比D.牛顿等物理学家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不但适用于宏观、低速研究领域,也能充分研究微观、高速运动的物体2.如图,一人站在测力计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B.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测力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C.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D.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3.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减速上坡时(仅考虑乘客与水平面之间的作用),关于乘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受摩擦力的作用B .受到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C .处于超重状态D .所受合力竖直向上4.在地面上以初速度v 0竖直向上抛出一小球,经过2t 0时间小球落回抛出点,其速率为v 1,已知小球在空中运动时所受空气阻力与小球运动的速率成正比.则小球在空中运动时速率v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可能是( )5.如图所示,一根轻弹簧上端固定,下端挂一个质量为m 0的小桶(底面水平),桶中放有一质量为m 的物体,当桶静止时,弹簧的长度比其自然长度伸长了L ,今向下拉桶使弹簧再伸长ΔL 后静止,然后松手放开,设弹簧总处在弹性限度内,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刚松手瞬间桶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1+ΔL L mg ②刚松手瞬间桶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 ⎛⎭⎪⎫1+ΔL L (m +m 0)g ③刚松手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ΔL L g ,方向向上④刚松手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ΔL L ⎝ ⎛⎭⎪⎫1+m 0m g ,方向向上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6.在光滑水平面上,a、b两小球沿水平面相向运动.当小球间距小于或等于L时,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相互排斥恒力作用.小球间距大于L时,相互排斥力为零.小球在相互作用区间运动时始终未接触,两小球运动时速度v 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A.a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B.在t1时刻两小球间距最小C.在0~t2时间内两小球间距逐渐减小D.在0~t3时间内b球所受排斥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反7.如图所示,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三块木块a、b、c,质量均为m,a、c 之间用轻质细绳连接.现用一水平恒力F作用在b上,三者开始一起做匀加速运动,运动过程中把一块橡皮泥粘在某一木块上面,系统仍加速运动,且始终没有相对滑动.则在粘上橡皮泥并达到稳定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论粘在哪块木块上面,系统的加速度都不变B.若粘在a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减小,a、b间摩擦力不变C.若粘在b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a、b间摩擦力一定都减小D.若粘在c木块上面,绳的张力和a、b间摩擦力一定都增大8.如图所示,足够长的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为θ,以速度v0逆时针匀速转动.在传送带的上端轻轻放置一个质量为m的小木块,小木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tan θ,则图中能客观地反映小木块的运动情况的是(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9.(10分)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采用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用m表示,盘及盘中重物的总质量用m0表示,小车的加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在纸带上的点计算出.(1)当m与m0的大小关系满足________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重物的重力.(2)一组同学在做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实验时,保持盘及盘中重物的质量一定,改变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测出相应的加速度,采用图象法处理数据.为了比较容易地确定出加速度a与质量m的关系,应该作a与__________的图象.(3)如图(a)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说明实验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2分)为了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带滑轮的长木板水平放置,板上有两个光电门相距为d,滑块通过细线与重物相连,细线的拉力F大小等于力传感器的示数.让滑块从光电门1由静止释放,记下滑到光电门2的时间t,改变重物质量来改变细绳拉力大小,重复以上操作5次.得到下列表格中5组数据.(1)若测得两光电门之间距离为d=0.5 m,运动时间t=0.5 s,则a=________ m/s2;(2)依据表中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a-F图象.(3)由图象可得滑块质量m=________ kg,滑块和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________(g取10 m/s2)11.(15分) 如图是某同学的航模飞机,操作遥控器使飞机起飞时,飞机受到空气竖直向上的恒定推动力,大小是重力的43倍.一次试飞中,让飞机由静止从地面竖直上升,3 s末关闭发动机.(忽略空气阻力,取重力加速度g=10 m/s2)(1)此飞机最高可上升到距地面多高处?(2)关闭发动机多长时间后重新启动,才能使飞机恰好安全落地?12.(15分)如图所示,薄板A长L=5 m,其质量M=5 kg,放在水平桌面上,板右端与桌边相齐.在A上距右端s=3 m处放一物体B(可看成质点),其质量m=2 kg.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μ1=0.1,A与桌面间和B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2=0.2,原来系统静止.现在在板的右端施加一大小一定的水平力F 持续作用在A上直到将A从B下抽出才撤去,且使B最后停于桌的右边缘.求:(1)B运动的时间;(2)力F的大小.《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5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6~8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得6分,选对但不全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解析:选 B.因为不受力作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所以牛顿第一定律是利用逻辑思维对事实进行分析的产物,不可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A项错.牛顿研究发现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所以B 项正确;因为物体的质量由其所含物质的多少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所以C 项错;牛顿等物理学家建立的经典力学体系只适用于宏观、低速研究领域,当研究微观、高速运动的物体时用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所以D项错.2.解析:选 C.人所受的重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这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是一对平衡力;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人所受的重力同方向,不是平衡力,也不是相互作用力,选项A、B错误.人对测力计的压力和测力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选项C正确,D错误.3.解析:选 B.对乘客进行受力分析,乘客受重力、支持力,由于乘客加速度沿斜面向下,而静摩擦力必沿水平方向,乘客有水平向左的分加速度,所以受到向后(水平向左)的摩擦力作用,选项A错误,B正确;此车减速上坡,整体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下,乘客具有向下的分加速度,所以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可知乘客处于失重状态,选项C错误;由于乘客加速度沿斜面向下,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所受合力沿斜面向下,选项D错误.4.解析:选A.因为空气阻力做负功,小球的机械能要减小,v1<v0,在上升阶段,小球的速率减小,加速度a=mg+k vm是减小的,v-t图象中图线越来越缓,在下降阶段,小球的速率增加,加速度a=mg-k vm是减小的,v-t图象中图线也越来越缓,选项A正确.5.解析:选 A.本题的常规解法是先取桶与物体为整体,利用平衡条件、牛顿第二定律求解,这样做费时易错,若用假设法求解,则能迅速选出正确选项.假设没有向下拉弹簧,即ΔL=0,则由平衡条件知刚松手瞬间盘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仍为mg,将ΔL=0分别代入①②,可得①对②错;又由牛顿第二定律知刚松手瞬间物体的加速度为a=F N-mgm=ΔLL g,方向向上,③对④错,A正确.6.解析:选AC.两个小球受到的斥力大小相同,但是加速度大小不同,根据a=Fm可知加速度小的小球质量大,所以a球质量大于b球质量,A正确.0~t1时间内,两小球相向运动,距离越来越小,t1~t2时间内两小球运动方向相同,但a小球速度大,两小球的距离继续减小,t2时刻两小球距离最小,B错误,C正确.t1~t3时间内b球所受排斥力方向始终与运动方向相同,D错误.7.解析:选CD.将a、b、c看做一个整体,对整体受分力析,整体受力不变,但整体的质量增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整体加速度减小,A错误;如果粘在a 上,对c受力分析,绳的拉力就是c受到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c受到的拉力减小;对b受力分析,水平恒力F和a对b的摩擦力的合力即为b受到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b受到的合力减小,故a、b间摩擦力增大,B错误;如果粘在b上,对c受力分析,绳的拉力即为c受到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c受到的拉力减小,对a、c整体受力分析,b对a的摩擦力即为两者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c整体受到的合力减小,故b对a的摩擦力减小,C正确;如果粘在c上,对b受力分析,水平恒力F减去a对b的摩擦力即为b受到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b受到的合力减小,故a、b间的摩擦力增大,对a受力分析.b对a的摩擦力减去绳的拉力即为a受到的合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a受到的合力减小,说明绳的拉力增大,D正确.8.解析:选BD.小木块刚放上之后的一段时间内所受摩擦力沿斜面向下,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mg sin θ+μmg cos θ=ma1,小木块与传送带同速后,因μ<tan θ,小木块将继续向下加速运动,此时有:mg sin θ-μmg cos θ=ma2,有a1>a2,故B、D正确,A、C错误.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52分)9.(10分)解析:从实验原理入手,对照本实验的操作要求,弄清各图象的物理意义,讨论实验中处理数据的方法.(1)当m≫m0时,才可以认为绳对小车的拉力大小等于盘及盘中重物的总重力.(2)因由实验画的a-m图线是一条曲线,难以判定它所对应的函数式,从而难以确定a与m的定量关系,所以在实验中应作a-1m图象而不是a-m图象来分析实验结果.(3)图(a)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作出的a-F图线,图线没有过原点,而是与F轴交于一点,说明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4)乙、丙同学用同一装置做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两图线的斜率不同,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不同.答案:(1)m≫m0(2)1m(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4)小车及车中砝码的质量不同10.(12分)解析:(1)滑块在两个光电门之间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12at2,代入距离和时间得加速度a=2dt2=2×0.50.52m/s2=4.0 m/s2.(2)描点作图,注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μmg=ma,所以a-F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而且由于摩擦力,所以不过原点.(3)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a=1m F-μg,即a-F图象斜率表示1m=4-11.5-0.76,整理得m=0.25 kg,当加速度等于0时,则有0=1m F-μg=4×0.5-10μ,整理得μ=0.2.答案:(1)4.0 (2)图象如下(3)0.25 0.211.(15分)解析:(1)飞机加速上升阶段,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 -mg =ma 1解得:a 1=13g3 s 末的速度为v 1=a 1t 1=10 m/s上升的高度为h 1=12a 1t 21=15 m减速上升阶段有a 2=g上升的高度为h 2=v 212g =5 m故总上升的高度为H =h 1+h 2=20 m(2)设飞机上升到最高点后经过时间Δt 启动发动机,再经Δt ′飞机安全落地,则由运动学公式可得:v =g Δt =13g Δt ′12g (Δt )2+12×13g (Δt ′)2=H 解得:Δt =1 s ,Δt ′=3 s关闭发动机后上升的时间为t 2=v 1g =1 s故关闭发动机后经过t =Δt +t 2=2 s ,重新启动发动机,飞机安全落地. 答案:(1)20 m (2)2 s12.(15分)解析:(1)对于B ,在未离开A 时,其加速度为:a B 1=μ1mg m =1 m/s 2设经过时间t 1后B 离开A ,离开A 后B 的加速度为:a B 2=-μ2mg m =-2 m/s 2设物体B 离开A 时的速度为v B ,则v B =a B 1t 112a B 1t 21+v 2B -2a B 2=s ,代入数据解得t 1=2 s ,t 2=v B -a B 2=1 s ,所以B 运动的时间是:t =t 1+t 2=3 s. (2)设A 的加速度为a A ,则根据相对运动的位移关系得 12a A t 21-12a B 1t 21=L -s 解得:a A =2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μ1mg -μ2(m +M )g =Ma A ,代入数据得:F =26 N.答案:(1)3 s (2)26 N。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试题+答卷+答案).doc

高一物理《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检测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题4分, 共48分。
1. 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的是()①米;②牛顿;③秒;④焦耳;⑤瓦特;⑥千克;⑦米/秒2.A.都是 B.只有①②③是 C.只有①③⑥是 D.只有②④⑦是2. 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合外力不为零时,则()A. 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大 B.物体的速度一定越来越小C.物体的速度将有可能不变 D.物体的速度一定要发生改变3.一间新房即将建成时要封顶,考虑到下雨时落至房顶的雨滴能尽快地淌离房顶,要设计好房顶的坡度. 设雨滴沿房顶下淌时做无初速度无摩擦的运动,那么,图中所示的四种情况中符合要求的是()15°30°45°60°A B C D4. 一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三个水平力作用处于静止状态, 已知其中的一个力F方向向东, 保持其余两个力不变, 把F逐渐减小到零后, 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的值, 在这个过程中()①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先向西, 后向东, 最后加速度的大小变为零②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向西, 加速度的大小先增大后减小③物体的速度先增加, 后减小, 最后变为零④物体的速度增大到某一值后, 做匀速直线运动C.只有①④正确 D.只有②④正确5. 用3 N的水平恒力,使水平面上一质量为2kg的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
在2s内通过的位移是2m, 则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和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别是A.0.5 m / s2,2 N B.1 m / s2,1 NC.2 m/ s2,0.5 N D.1.5 m / s2,06. 如图,轻质弹簧一端固定一端自由, 置于光滑水平面上, 一物体以速度v匀速向左, 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把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不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加速度越来越大 B.物体做变减速运动C.物体的速度越来越小 D.物体做匀速运动7. 设洒水车的牵引力不变,所受阻力跟车重成正比,洒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原来是匀速的,开始洒水后,它的运动情况将()A.继续做匀速运动B.变为做匀加速运动C. 变为做变加速运动 D.变为做匀减速运动8. 某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它所受到的合外力方向不变,大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在0~t0这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在t=0时刻加速度最大C.物体在t0时刻速度最大,而加速度为零D.物体作变加速运动,运动速度越来越大9. 在升降机中挂一个弹簧秤, 下吊一个小球, 如图, 当升降机静止时, 弹簧伸长4 cm. 当升降机运动时弹簧伸长2 cm, 若弹簧秤质量不计, 则升降机的运动情况可能是( )①以1 m/s2的加速度下降②以4.9 m/s2的加速度减速上升③以1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 ④以4.9 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A. ①②B.①③C. ①④D.②④10. 如图所示,木块A 质量为1kg ,木块B 的质量为2 kg ,叠放在水平地面上,A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1 N ,B 与地面间的动摩擦系数为0.1,今用水平力F 作用于B ,则保持AB 相对静止的条件是F 不超过(g = 10 m/s 2)A .3 NB .4 NC .5 ND .6 N11. 每逢重大节日,天安门广场就会燃放起美丽的焰火.按照设计要求,装有焰火的礼花弹从专用炮筒中射出后,在4 s 末到达离地面100 m 的最高点,随即炸开,形成各种美丽的图案.假设礼花弹从炮筒中射出时的初速度是v 0,上升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大小始终是自身重力的k 倍,那么v 0和k 分别等于(g = 10 m/s 2)A .25m/s ,1.25B .40m/s ,0.25C .50m/s ,0.25D .80m/s ,1.2512. 放置在水平面上的物体质量为2.0kg ,受到沿水平方向的恒定拉力作用,拉力对物体作用6.0 s 后撤去,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受到的外力的合力F 合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则根据题中所给条件和图象可以求出的物理量有( )①拉力的大小②物体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③物体运动的最大速度 ④物体整个运动的位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二、实验题:(12分)13.科学实验是人们认识自然的重要手段.一学生测量自行车在行驶中所受的阻力系数k(阻力对重力的比值),他依次做了以下事项:(1)找一段平直的路面,并在路面上画一道起点线;(2)以较大速度骑车驶过起点线,并在通过起点线时按动秒表开始计时;(3)当车驶过起点线后就不再蹬车,让自行车依靠惯性沿直线继续前进;(4)自行车停下,立即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记录自行车行驶时间t,同时记下终点位置;(5)量出起点线到终点的距离L.根据上述操作,可测出自行车在行驶中的阻力系数k = . 14.某同学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 和拉力F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根据表中的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纸中作出a-F图象;(2)图象的斜率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3)图象(或延长线)与F轴的截距的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4)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________ kg.三、计算题:本题共40分。
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级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试卷(十二)(牛顿运动定律)

万州高级中学2010级高三物理第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试卷(十三)(曲 线 运 动)学号 姓名 班级 分数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选项是正确的)题号 1 2 3 4 5 6 7 8 分数 答案1.2. 3. 4. 5. 6. 7. 8.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13题8分,14题10分,共18分) 9. 如图为“用DIS (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 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
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 -F 关系图线(如图所示)。
①分析此图线的OA 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A )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 )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C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10. 如图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云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10s ,其中s 1=7.05cm 、s 2=7.68cm 、s 3=8.31cm 、s 4=8.95 cm 、s 5=9.58cm 、s 6=10.20cm ,则打A 点时小车瞬时速度的大小是 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 m/s 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三、本题共3小题,共54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6分) 已知如图,固定斜面长L =22m ,倾角θ=30°。
重庆万州中学高2015级高三物理单元能力达标测试题(四)A卷(第三单元 牛顿运动定律)

(牛顿运动定律)A 卷学号 姓名 班级 完成时间 分数(考试时间60分钟,总分11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 是正确的)1. 一辆空车和一辆满载货物的同型号汽车,在同一路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向同一方向行驶。
两辆汽车同时紧急刹车后(即车轮不滚动只滑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满载货物的汽车由于惯性大,滑行距离较大 B .满载货物的汽车比空车先停下来C .满载货物的汽车由于受的摩擦力较大,滑行距离较小D .两辆汽车滑行的距离相同2. 一个人站在医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下蹲的全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 A .先减小,后还原 B .先增加,后还原C .始终不变D .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3. 如图所示,质量为m 1和m 2的两个物体用细线相连,在大小恒定的拉力F 作用下,先沿光滑水平面,再沿粗糙的水平面运动,则在这两个阶段的运动中,细线上张力的大小情况是 A .由大变小 B .由小变大C .始终不变D .由大变小再变大4. 物体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则上下两图对应关系正确的是(图中F 表示物体所受的合力,a 表示物体的加速度,v 表示物体的速度,x 表示物体的位移)5. 如图甲所示,物块的质量m =1 kg ,初速度v 0=10 m/s ,在一水平向左的恒力F 作用下从O 点沿粗糙的水平面向右运动,某时刻后恒力F 突然反向,整个过程中物块速度的平方随位置坐标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g =10 m/s 2。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2 ~3 s 内物块做匀减速运动B .在t =2s 时刻,恒力F 反向C .恒力F 大小为10 ND .物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6.某大型游乐场内的新型滑梯可以等效为如图所示的物理模型,一个小朋友在AB 段的动摩擦因数μ1<tan θ,BC 段的动摩擦因数μ2>tan θ,他从A 点开始下滑,滑到C 点恰好静止,整个过程中滑梯保持静止状态.则该小朋友从斜面顶端A 点滑到底端C 点的过程中A.地面对滑梯的摩擦力方向先水平向左,后水平向右B.地面对滑梯始终无摩擦力作用C.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始终等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D.地面对滑梯的支持力的大小先大于、后小于小朋友和滑梯的总重力的大小7. 一皮带传送装置如右图所示,皮带的速度v 足够大,轻弹簧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一个质量为m 的滑块,已知滑块与皮带之间存在摩擦,当滑块放在皮带上时,弹簧的轴线恰好水平,若滑块放到皮 带的瞬间,滑块的速度为零,且弹簧正好处于自由长度,则当弹簧从自由长度到第一次达最长这一过 程中,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变化的情况是 A .速度增大,加速度增大 B .速度增大,加速度减小C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D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2小题,共19分)9.如图所示为“探究加速度与物体受力和质量的关系”实验装置图.图中A 为小车,B 为装有砝码的托盘,C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通过纸带与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计时器接50 Hz 交流电.小车的质量为m 1,托盘(及砝码)的质量为m 2。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相对论和量子论单元测试题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库:相对论和量子论1.【题号】右图是2009年10月1日国庆阅兵仪式44个地面方队中的“压轴”方队——核导弹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的情景。
这支诞生于1966年的第二炮兵部队,是新中国为应对核威胁、打破核垄断、维护国家安全,被迫作出的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实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
核武器研究的理论依据主要是( ) A.达尔文的进化论B.牛顿的经典力学C.普朗克的量子论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答案】 D【解析】爱因斯坦在时空观彻底变革的基础上建立了相对论力学,指出质量随着速度的增大而增加,当速度接近光速时,质量趋于无穷大。
他并且给出了著名的质能关系式:E=mc2,质能关系式对后来发展原子能事业起到了指导作用。
2.【题号】下图是关于量子的示意图,下列有关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与相对论一起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B.引发了现代科学技术的突破性发展C.改变着人们的生活D.是由普朗克完成的【答案】 D【解析】量子理论是由普朗克提出的,到20世纪30年代量子力学才建立起来。
3.【题号】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的一场伟大革命。
它( )A.否定了牛顿的力学原理B.借鉴了法国科学家的学说C.揭示了时间、空间并非绝对不变的属性D.修正了能量、质量相互转化的理论【答案】 C【解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物理学研究中的一些新问题同经典物理学理论发生了矛盾,物理学出现了危机。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时间、物质、运动之间本质上的统一性,解决了这一问题。
4.【题号】“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的是( )A.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B.进化论的提出C.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D.量子论的提出【答案】 D【解析】使人类的认识深入到微观世界的是量子论的出现。
5.【题号】它打开了人类认识微观世界的大门,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和观念……标志着一个新纪元的到来!这里的“它”是指( )A.经典力学B.进化论C.量子论D.相对论【答案】 C【解析】打开微观世界的大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观念。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单元测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3

.1达尔文生物进化论1.【题号】下图是壁画“创世纪”的局部,是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天顶上的作品。
下列说法与作品题材相符的是( )《创造亚当》A.佛祖用泥土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B.盘古开天地创造了人类C.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D.女娲用泥土创造了人类【答案】 C【解析】抓住题目中的“创世纪”、“教堂”等关键词,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题号】最早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观点的科学家来自( ) A.德意志 B.法国C.英国 D.美国【答案】 B【解析】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于19世纪初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3.【题号】下列思想符合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思想的是( )①人的右手比左手灵活②长颈鹿生下来脖子就比较长③狗的嗅觉灵敏④恐龙灭绝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①②③体现了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原则,④反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
4.【题号】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不同品种的动物整体形态相似,属于相近的物种,但各具特点,且距离越远,差异越明显。
由此他认为生物进化的机制是( )A.主动选择 B.人工选择C.用进废退 D.自然选择【答案】 D【解析】达尔文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
5.【题号】在生物学中,首次将“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的是( ) A.经典力学体系 B.植物学与动物学C.细胞学说 D.生物进化论【答案】 D【解析】前提条件是“有生命现象……领域”,并且否定“神创论”,这明显是生物进化论。
6.【题号】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儿,虽然并不完全。
”“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儿”是指达尔文( )A.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原则B.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D.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的学说【答案】 D【解析】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是拉马克,排除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的是伽利略,排除B;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妨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排除C;达尔文提出的社会进化论,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的学说,从而“把世界翻了一个个儿”。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单元测试题

3.4.2.1达尔文生物进化论1.【题号】下图是壁画“创世纪”的局部,是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琪罗在西斯廷教堂天顶上的作品。
下列说法与作品题材相符的是( )《创造亚当》A.佛祖用泥土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B.盘古开天地创造了人类C.上帝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亚当D.女娲用泥土创造了人类【答案】 C【解析】抓住题目中的“创世纪”、“教堂”等关键词,即可得出正确答案2.【题号】最早提出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观点的科学家来自( )A.德意志B.法国C.英国D.美国【答案】 B【解析】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于19世纪初提出了生物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3.【题号】下列思想符合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思想的是( )①人的右手比左手灵活②长颈鹿生下来脖子就比较长③狗的嗅觉灵敏④恐龙灭绝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答案】 A【解析】①②③体现了拉马克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的原则,④反映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原则,属于达尔文进化论的思想。
4.【题号】 19世纪30年代,达尔文在环球考察中发现,不同品种的动物整体形态相似,属于相近的物种,但各具特点,且距离越远,差异越明显。
由此他认为生物进化的机制是( )A.主动选择B.人工选择C.用进废退D.自然选择【答案】 D【解析】达尔文认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
5.【题号】在生物学中,首次将“造物主”从有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中驱逐出去的是( )A.经典力学体系B.植物学与动物学C.细胞学说D.生物进化论【答案】 D【解析】前提条件是“有生命现象……领域”,并且否定“神创论”,这明显是生物进化论。
6.【题号】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墓志铭是:“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儿,虽然并不完全。
”“他把世界翻了一个个儿”是指达尔文( )A.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两个原则B.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C.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D.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的学说【答案】 D【解析】提出“用进废退”和“获得性遗传”的是拉马克,排除A;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近代科学的是伽利略,排除B;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妨纱机,标志着工业革命的开始,排除C;达尔文提出的社会进化论,推翻了上帝创造万物的学说,从而“把世界翻了一个个儿”。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测试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惯性和质量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在太空中飞行的宇航员处于〝漂浮〞形状,说明失掉了惯性B、一小球从正在匀速行驶的帆船桅杆顶部落下,应落在距桅杆脚后一段距离C、当汽车紧急刹车时,乘客向前倾倒,当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乘客不发作倾倒D、关于任何物体,在它们遭到相反的作用力时,决议它们运动形状变化难易水平的独一要素就是它们的质量2、伽利略以前的学者以为:物体越重,下落得越快。
伽利略等一些物理学家否认了这一看法。
但是,我们在生活中看到的在一高塔顶端同时释放一片羽毛和一个玻璃球,玻璃球先于羽毛落到空中,这是由于〔〕A、它们的重量不同B、它们的密度不同C、它们的资料不同D、它们遭到的空气阻力不同3、在〝探求减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平衡摩擦力时,小桶运用细线经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但小桶内不能装沙B、实验中应一直坚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远大于沙和小桶的质量C、实验中如用纵坐标表示减速度,用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即可证明减速度与质量成正比D、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前面的纸带必需连好,由于运动进程中纸带也要受阻力4、如下图是依据探求减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数据描画的a——F图线,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rray A、三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质量相反B、三条倾斜直线所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质量不同C、直线1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质量最大D、直线3对应的小车和砝码的质量最大5、一汽车在路面状况相反的公路上直线行驶,下面关于车速、惯性、质量和滑行路程的讨论正确的选项是〔〕A、车速越大,它的惯性越大B、质量越大,它的惯性越大C、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D、车速越大,刹车后滑行的路程越长,所以惯性越大6、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在相反的力作用下,物体的质量越大,速度越小②在相反的力作用下,物体的质量越大,减速度越小,它的速度一定添加的越小③在相反的力作用下,物体质量越大,速度变化越慢④在相反的力作用下,物体质量增大为原来的两倍,减速度一定减小为原来的二分之一A、①②B、③④ C 、①③ D、②④7.甲、乙两队拔河,甲队获胜,那么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所以甲队获胜B.只要在甲队把乙队匀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才等于乙对甲的拉力C.当甲队把乙队减速拉过去时,甲对乙的拉力大于乙对甲的拉力D.甲对乙的拉力一直等于乙对甲的拉力,只是空中对甲的最大静摩擦力大于空中对乙的最大静摩擦力,所以甲队获胜8.正在减速上升的气球,下面悬挂重物的绳子突然断开,此时〔〕A.重物的减速度立刻发作改动B.重物的速度立刻发作改动C.气球的速度立刻改动D.气球的减速度立刻增大9.力F作用在原来运动的质量为m的物体上经过时间t,物体的位移为x,那么〔〕A.相反的力在相反时间内使质量为nm的物体移动x/n的距离B.相反的力在nt时间内使质量为nm的物体移动nx的距离C .nF 的力在时间nt 内使质量为nm 的物体移动nx 的距离D .nF 的力在时间t 内使质量为nm 的物体移动x 的距离10.一个小金属车的质量是小木车的质量的2倍,把它们放置在润滑水平面上,用一个力作用在运动的小金属车上,失掉2 m/s 2的减速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万州分水中学高中历史必修三试题库:牛顿经典力学等近代物理学成就1.【题号】观察下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伽利略做过实验的比萨斜塔牛顿观察苹果落地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C.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答案】 C【解析】左图体现科学实验方法,右图体现科学观察方法,选C。
2.【题号】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
”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 A.达尔文B.牛顿C.爱因斯坦D.普朗克【答案】 B【解析】结合材料信息“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可知为牛顿。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提出了这一观点,故选B项。
3.【题号】牛顿力学体系的诞生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
牛顿说:“假如我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们的肩膀上。
”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基础的科学家是( )A.伽利略B.爱因斯坦C.爱迪生D.瓦特【答案】 A【解析】伽利略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其他三个科学家都生活在牛顿之后。
4.【题号】某日,在江苏电视台某著名节目中给出了一个谜面:“巨匠、17世纪、力学、英国”(提示语:打一位近代伟大的科学家)。
据此,你认为谜底是( )A.伽利略B.牛顿C.普朗克D.爱因斯坦【答案】 B【解析】从关键词“17世纪”“英国”“力学”即可得出结论。
5.【题号】“这一定律体现了天上运动与地上运动的统一性,它把天体运动纳入到根据地面上的实验得到的力学原理之中。
这是物理学史上第一次伟大的综合,也是人类认识上一次巨大的飞跃。
”引文中“一次巨大的飞跃”指的是( ) A.电磁学理论的建立B.进化论的出现C.牛顿力学的建立D.“日心说”的提出【答案】 C【解析】牛顿力学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物理学的建立,是人类认识上一次巨大的飞跃。
6.【题号】英国数学家怀特海在《科学与近代世界》中写道:“近代力学体系的全部发展过程刚好占了两个世纪。
它从伽利略开始,到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为止。
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找到了正确的思维道路。
”“伽利略跨出了第一步”是指( ) A.建立注重实验和数学化的研究方法B.指出了经典力学绝对时空观的错误C.指出了外力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D.认为时间和空间不能离开物质独立存在【答案】 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力学体系建立的基本史实,联系伽利略的主要科学成就来回答。
7.【题号】罗素写道:“几乎所有现代世界与古代世界之间的区别,都得归功于在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
”“十七世纪取得最辉煌成就的科学”指的是( )A.经典力学B.物质波理论C.量子理论D.相对论【答案】 A【解析】本题以十七世纪最辉煌的科学成就为切入点,要求对不同时期自然科学理论的特征作出正确的理解和辨别,从而达到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的目的。
B项物质波理论诞生于20世纪;C项和D项也都诞生在20世纪。
8.【题号】“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
”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 A.牛顿B.波义耳C.拉瓦锡D.哥白尼【答案】 A【解析】据题干材料中的“引力”这一关键词可知为“万有引力定律”。
9.【题号】“牛顿的发现,给人类带来从未有过的自信。
曾经匍匐在上帝脚下的人类,终于大胆地抬起头来,开始用自己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
”这说明牛顿的发现( )A.推动了天文学的发展B.使人类彻底摆脱了神学的影响C.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D.使人类开始关注现实世界【答案】 C【解析】“人类用理性的眼光打量世界”,说明人们的思想得以解放,B项说法过于绝对。
10. 【题号】“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
”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答案】C【解析】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所学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据题干材料系信息首先判断出理论是相对论,由此根据所学可以直接选C正确。
A是伽利略的成就;B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影响;D是量子论。
11.【题号】斯称赞一位近代科学家的研究成就是“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他指的应是( ) A.哥白尼的“日心说”否定了宗教神学崇信的“地心说”B.伽利略创立的实验科学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发展C.牛顿创立经典力学完成了科学史上的划时代飞跃D.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关于人类起源的传统观念【答案】A【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近代科学家”、“自然科学的独立宣言”,这说明恩格斯认为这一研究成果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
而1543年,哥白尼公开发表《天体运行论》,日心说的提出恢复了地球普通行星的本来面貌,猛烈地震撼了科学界和思想界,动摇了封建神学的理论基础,这是近代自然科学诞生的主要标志。
选择A项。
12. 【题号】图9是一张历史研究性学习涉笔活动宣传海报的配图。
据此判断,下列标题中最适合于这份海报的是( )A.“超越时空的梦想”B.“探索与发现:海王星”C.“普朗克的假说与验证”D.“比萨斜塔—亚里士多德力学学说的终结”【答案】B【解析】此题对图片信息的解读要求较高,第一层信息月亮受地球引力影响绕着地球转,第二层信息月亮运行同时还受其它星体引力的影响,科学家们正是根据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和计算才发现了海王星的,故选B。
此题用排除法也比较容易选出B。
13. 【题号】“月亮既不会掉下来,也不会离去,那是因为它的运动正好抵消了地球的引力。
”说这句话的科学家是( )A.牛顿B.波义耳C.拉瓦锡D.哥白尼【答案】A【解析】从题干的材料可以看出,此科学家是研究天文的,而且运用了万有引力的知识,选项中的波义耳和拉瓦锡均属于化学家,可以排除掉;而哥白尼时代还没有发明万有引力定律,因此也可排除。
所以正确答案为牛顿。
14.【题号】一位科学家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的铭文:“他以神一般的力量,……第一个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
”这位科学家应该是( )A.伽利略B.牛顿C.爱因斯坦 D.普朗克【答案】B【解析】A项伽利略是自制望远镜,观测到一些肉眼看不见的行星,证明了“日心说”的正确性,并没有说明行星的运动和图像。
C项爱因斯坦主要贡献是相对论,打破了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
D项普朗克主要是提出了“量子假说”。
B项牛顿提出了力学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用科学说明了行星的运动和图像,打破了基督教之前所宣扬的“神的力量”。
应选B项。
15.【题号】 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
这一现象说明( )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答案】D【解析】注意关键词“普遍接受” “常识” 等关键词,可以判定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故选D。
从关键句“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可见不仅是从“实用角度”,排除A。
科学素养作用还很小不能等同于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排除B。
C 错误明显,排除。
二、非选择题16.【题号】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世纪末,正当物理学家在庆贺“物理学大厦”落成之际,科学实验却发现了许多经典物理学无法解释的事实。
首先是世纪之交物理学的三大发现:电子、X射线和放射性现象。
其次是经典物理学的万里晴空中出现了两朵“乌云”:“以太漂移”的“零结果”和黑体辐射的“紫外灾难”。
材料二20世纪初,爱因斯坦发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论文,为物理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为纪念这一奇迹100周年,2004年6月10日,联合国大会召开第58次会议鼓掌通过了2005年为“国际物理年”的决议。
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物理学大厦”落成指的是什么?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落成的?(2)20世纪初,物理学理论有什么新发展?其发展的原因是什么?(3)物理学理论的新发展在当时有什么意义?【答案】(1)经典物理学。
背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文主义的兴起和发展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自然科学从神学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2)由经典物理学发展到相对论。
原因:科技革命的推动;经典物理学出现危机;科学理论有了重大突破。
(3)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领域最伟大的革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19世纪末出现的经典物理学的危机,极大地扩展了物理学应用的领域。
同时,相对论也打破了经典物理学绝对化的思维,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经典物理学向现代物理学过渡的背景、内容及意义。
结合材料和课本相关知识回答即可。
17.【题号】阅读下列材料:在牛顿力学中,时钟或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其指针摆动的速率、物体的大小和重量都不会发生任何变化,这与我们日常的生活经验是一致的。
而相对论却认为,运动的时钟会变慢,运动的物体会收缩,重量会增加。
这些看起来荒诞不经的事情却在许多实验中得到了证实。
科学家利用高能加速器把电子的速度提高到接近光速的程度,这时候,尺变短、钟变慢、物体变重这些高速世界的奇景就展现在科学家们眼前了。
回答相关问题:(1)牛顿力学体系包括哪些著名的定律?(4分)(2)材料反映了牛顿怎样的一种时空观?这种时空观是基于什么建立的?(4分)(3)材料中的实验证明了一种什么效应?它属于相对论中的哪一种?(4分)(4)相对论与人们日常的生活经验相矛盾,但最终还是得到了世界的公认,说明了什么?(4分)【答案】(1)物体机械运动的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
(2)绝对时空观;基于狭隘经验。
(3)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狭义相对论。
(4)说明了真理是客观的;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解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近代物理学的发展,结合材料和课本相关知识回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