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工程总复习

合集下载

国家开放大学《道路工程》期末复习模拟测试题1-3

国家开放大学《道路工程》期末复习模拟测试题1-3

国家开放大学《道路工程》期末复习模拟测试题模拟测试1一、选择题1.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是()A.10年B.15年C.20年D.25年答案:20年2.路面结构总变形中土基的变形约占()。

A.70%以上B.70%以下C.50%左右D.50%以下答案:70%以上3.路基中心高度与边坡高度()。

A.相同B.不同C.无关D.两者接近答案:不同4.不含或含很少细料的颗粒类混合料()。

A.密实度高B.透水性好C.易冰冻D.易压实答案:透水性好5.沥青玛蹄脂碎石混合料的矿料级配为()。

A.连续级配B.开级配C.密级配D.间断级配答案:间断级配6.应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析计算沥青路面时将其视做()。

A.非线性的弹粘塑性体B.线性弹性体C.粘一塑性体D.非线性体答案:线性弹性体D.180天答案:90天8.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公路以及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个预测年限是()A.10年B.15年C.20年D.25年答案:15年9.水泥砼路面应力分析时,将砼板下由基层,垫层及土基组成的体系视为()。

A.多层弹性体B.弹塑性体C.弹一粘一塑性体D.弹性地基答案:弹性地基10.从路基的实际工作状态,确定对其上、中、下不同层位的压实度要求()。

A.上、中层应高些B.上、下层应高些C.中、下层应高些D.上层高些答案:上、下层应高些11.石灰剂量对石灰土强度的影响表现为()。

A.随剂量增加强度增加B.随剂量增加强度减小C.存在最佳剂量D.两者无关答案:存在最佳剂量12.中间带与中央分隔带的关系是()A.中间带与中央分隔带相等B.中间带为中央分隔带与两侧路缘带之和C.中央分隔带为中间带与两侧路缘带之和D.中间带为中央分隔带与一侧路缘带之和答案:中间带为中央分隔带与两侧路缘带之和13.道路中线竖向剖开再行展开在立面上的投影叫做()。

A.道路剖面B.道路纵断面C.道路立面D.道路平面答案:道路纵断面D.过山桥答案:隧道15.在平面设计中曲率半径是变化的曲线是()。

道路工程第四版复习题答案

道路工程第四版复习题答案

道路工程第四版复习题答案道路工程第四版复习题答案道路工程是现代社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城市交通、交通规划、道路设计、施工管理等多个方面。

对于学习道路工程的学生来说,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复习道路工程相关内容,本文将提供第四版复习题的答案,并对其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解析和讲解。

一、选择题1. 答案:B解析:选项A和C都是道路工程中的基本术语,但并不是指示标志的定义。

选项D是错误的,因为指示标志并不是用来指示车辆行驶方向的。

2. 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中的“最佳”一词可以推断,选项C是最合理的选择。

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没有考虑到交通流量和道路容量的关系。

3. 答案:A解析:选项A中的“V”代表车辆的速度,选项B中的“C”代表车辆的容量,选项C中的“q”代表车辆的流量。

选项D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涉及到车辆的速度。

4. 答案:D解析:选项A和B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没有考虑到道路的坡度对制动距离的影响。

选项C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车辆的质量。

选项D是正确的,因为它综合考虑了车辆的质量和道路的坡度。

5. 答案:B解析:选项A和C都是错误的,因为它们没有考虑到道路的坡度对制动距离的影响。

选项D是错误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车辆的质量。

选项B是正确的,因为它综合考虑了车辆的质量和道路的坡度。

二、填空题1. 答案:交通流量解析:交通流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数量。

它是道路设计中的重要参数,需要根据交通流量来确定道路的容量。

2. 答案:平均车速解析:平均车速是指通过某一路段的车辆在一定时间内所行驶的平均速度。

它是道路设计中的重要参数,需要根据平均车速来确定道路的等级和设计标准。

3. 答案:道路标志解析:道路标志是用来指示和警示车辆行驶方向、限速、禁止通行等信息的标志。

它是道路交通管理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4. 答案:交通事故解析:交通事故是指在道路上发生的车辆碰撞、追尾、侧翻等意外事件。

《道路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

《道路工程》期末考试复习题

《道路⼯程》期末考试复习题道路⼯程复习思考题⼀、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道路按其使⽤特点分为( )、( )和( )等。

2、公路按⾏政分级可分为( )、( )、( )和( )。

3、公路是线形结构物,其主要组成包括( )和( )两个部分。

4、公路按技术分级可分为( )、( )、( )、( )和( )5、城市道路按技术分级可分为( )、( )、( )和( )。

6、道路平⾯线形三⼤组成要素是( )、( )和( )。

7、道路纵断⾯线形由( )和( )组成,其设计内容包括( )和( )设计两项。

8、在平⾯交叉⼝中,交通流线形成的危险点可分为( )、( )( )。

9、道路交叉分为( )和( )两⼤类。

10、按相交道路是否互通,⽴体交叉可分为( )、( )和( )三类。

11、按相交道路的跨越⽅式,⽴体交叉可分为( )、( )两类。

12、表征⼟基强度的指标有( )、( )、( )和( )。

13、公路⾃然区划中,可把全国划分为( )、( )、( )三⼤地带。

14、在路基路⾯设计中,路基⼲湿类型可划分为( )、( )、( )和( )四类。

15、我国公路⽤⼟依据⼟的颗粒组成特征、⼟的塑性指数和⼟中有机质存在情况分为( )、( )、( )和( )四类。

16、路基典型横断⾯形式有( )、( )和( )三种。

17、路基⼏何构成三要素是指( )、( )和( )。

18、路基防护可分为( )和( )两⼤类。

19、路基冲刷防护可分为( )和( )两类。

20、按滑动⾯形状的不同,路基边坡稳定性分析⽅法可分为( )、( )和( )三种。

21、为避免挡⼟墙因地基不均匀沉陷⽽引起墙⾝开裂,需设置( )缝,为了防⽌圬⼯砌体因收缩硬化和温度变化⽽产⽣裂缝,应设置( )缝。

设计时,⼀般将两缝合并设置。

22、重⼒式挡⼟墙稳定性验算包括( )和( )。

23、根据使⽤要求、受⼒状况等的不同,路⾯结构⼀般可划分为( )、( )和( )。

24、按⾯层的使⽤品质、材料组成类型以及结构强度、稳定性的不同,可将路⾯分成( )、( )、( )、( )四个等级。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总结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总结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路面三大部分。

第一章总论一、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

二.道路的特点:(1)道路的基本属性:公益性、商品性、超前性、储备性(2)道路的经济特征:道路产品是固定在广阔地域上的线形建筑物,不能移动。

道路的生产周期和使用周期长道路虽是物质产品,但不具有商品的形式具有特殊的消费过程和消费方式道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为社会和经济服务。

三、功能:(1)公路的功能:承担中短途运输、补充和衔接其他运输方式、集散运输、长途运输;(2)城市道路的功能:提供城市交通服务、构成城市结构布局的骨架…四、道路的分类与组成1、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1)公路:是连接城市、乡村,主要供汽车行驶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可分为国、省、县、乡级公路;(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3)专用道路:主要为工厂、矿山运输车辆通行的道路。

包括厂矿道路、林区道路等。

2、公路是线性结构物,包括线形和结构两个组成部分。

(1)线形组成:○1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基本线形要素组成。

○2纵面线形:由直线及竖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

○3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路缘带、人行道、绿化带等不同要素组成。

(2)结构组成: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

3、城市道路的组成1、机动车道和非机动车道;2、人行道;3、交叉口、步行广场、停车场、公共汽车站;4、交通安全设施:照明、标线、护栏等;5、排水设施:街沟、雨水口、窨井等;6、地下管线:电缆、煤气、给排水等;7、绿化带8、地铁、轻轨、高架桥等。

五.公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根据交通量及使用任务性质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汽车专用,昼夜交通量25000以上(四车道高速公路(25000-55000)、六车道高速公路(45000-80000)、八车道高速公路(60000-100000))一级公路:控制出入,昼夜交通量15000以上(四车道一级公路(15000-30000)、六车道一级公路(25000-55000))二级公路:混合交通,5000~15000(双车道二级公路(5000-15000))三级公路:混合交通,2000~6000(双车道三级公路(2000-6000))四级公路:混合交通,2000辆以下(双车道四级公路(2000以下)、单车道四级公路(400以下))(2)技术标准:设计速度、路基宽度、弯道半径、最大纵坡六.城市道路的分级与技术标准:(1)分级:快速路:为城市大交通量、长距离快速交通服务;(设计年限30年)主干路:城市道路网的骨架,主要联系道路;(设计年限30年)次干路:连接和集散功能,兼有服务功能;(设计年限15年)支路:局部交通,以服务为主。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道路工程复习资料1.道路的定义及分类、公路的分类和分级,各级公路的定义,城市道路的分级。

道路的定义:供各种车辆和行人等通行的工程设施;道路的分类:公路、城市道路、厂矿道路、林区道路、乡村道路。

公路的分类:在公路网中起骨架作用的公路称为干线公路。

干线公路分为:国家干线公路、省干线公路、县公路、乡公路。

在公路网中起连接作用的公路称为支线公路。

公路的分级及定义: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一级公路为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可根据需要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二级公路为供汽车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三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公路。

四级公路为供汽车、非汽车交通混合行驶的双车道或单车道公路。

城市道路的分级:快速路:应中央分隔,全部控制出入,控制出入口间距及形式,应实现交通连续通行,单向设置不应少于两条车道,并应设有配套的交通安全与管理设施。

主干路:应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应以交通功能为主。

次干路:应与主干路结合组成干路网,应以集散交通的功能为主,兼有服务功能。

支路:宜与次干路和居住区、工业区、交通设施等内部道路相连接,应解决局部地区交通,以服务功能为主。

2.国家高速公路网、国道网、省道网、县道网如何进行编号?1.首都放射线的编号为1位数,以北京市为起点,放射线的止点为终点,以1号高速公路为起始,按路线的顺时针方向排列编号,编号区间为G1~G9。

2.纵向路线以北端为起点,南端为终点,按路线的纵向由东向西顺序编排,路线编号取奇数,编号区间为G11~G89。

3.横向路线以东端为起点,西段为终点,按路线的横向由北向南顺序编排,路线编号取偶数,编号区间为G10~G90。

4.并行路线的编号采用主线编号后加英文字母“E”、“W”、“S”、“N”组合表示,分别指示该并行路线在主线的东、西、南、北方位。

5.纳入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的地区环线(如珠江三角洲环线),按照由北往南的顺序依次采用G91~G99 编号;其中台湾环线编号为G99,取意九九归一。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道路工程的主体是路线、路基、路面三大部分。

第一章1.道路按其使用特点分为公路、城市道路、专用道路。

2.公路是线性结构物,包括现行和结构两个组成部分。

(1)线形:平面线形: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等基本线形要素组成。

纵面线形:由直线及竖曲线等基本要素组成。

横断面:由行车道、路肩、分隔带、路缘带、人行道、绿化带等不同要素组成。

(2)结构:路基、路面、桥涵、隧道、排水系统、防护工程、特殊构造物及交通服务设施。

3.(1)根据交通量及其使用任务性质将公路分为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公路。

(2)计算交通量时应将各种车都折合成小客车,以小客车为标准。

(3)高速及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集散功能的一级及二三级按15年预测。

(4)预测的设计交通量介于一级与高速之间时,拟建公路为主干线公路宜选高速公路;若为集散公路宜选一级公路,干线公路宜选用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

4.(1)城市道路分为:快速路(设计年限30年)、主干路(设计年限30年)、次干路(15年)、支路(10-15年)。

(2)各类道路按城市规模、交通量、地形分为Ⅰ、Ⅱ、Ⅲ级,大城市采用Ⅰ级,小城市采用Ⅲ。

第二章1.道路道路平面线性:指道路中线投影到水平面的几何性质和尺寸,它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应尽可能采用较高的技术指标,尽量避免用长直线、小偏角,但不应为避免长直线而随意转弯)2.选线原则:(1)平原区:短、捷、顺直;(2)丘陵区:指标均衡(微丘按平原,重丘按山岭);(3)山岭区:地形、地质为主(沿河线(都选在阳坡,迎风一岸)、越岭线(是沿分水岭一侧山坡爬上山脊,在适当地点穿过垭口,在另一侧山坡下降的路线。

以纵断面为主导,布线要处理好垭口选在,过岭标高和垭口两侧路线展线三者关系)、山脊线布设要处理好控制垭口、陡坡以及控制垭口间的平均坡度之间的关系)。

3.桥隧与道路线形的配合:应以线形为主,桥隧为辅,并应尽量避免斜、坡、弯。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

《道路工程》复习资料1、路基工作区:把车辆荷载在土基中产生应力作用的这一深度范围叫做路基工作区。

(P72)2、路基弯沉设计值:弯沉值的大小反映了路基、路面的整体强度。

弯沉值越大、则其抵抗垂直变形的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强。

设计弯沉值相当于路面竣工后第一年不利季节,路面在标准轴载100KN 作用下所测得的最大回弹弯沉值。

路面设计弯沉值是根据设计年限内每个车道通过的累计当量轴次、公路等级、面层和基层类型系数确定的。

3、一般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指按设计车速行驶的车辆能保证其安全性和舒适性的最小半径,它是通常情况下推荐采用的最小半径值。

它介于极限最小半径与不设超高最小半径之间,其超高值伴随半径增大而减小。

4、平均纵坡:在道路设计中,平均纵坡是指一定路线长度范围内,路线两端点的高差与路线长度的比值。

平均纵坡是衡量路线线形设计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5、纵断面设计中哪些是设计规范标准要求:纵坡度:(1)最大纵坡;(2)最小纵坡;(3)平均纵坡;(4)高原纵坡折减;坡长限制:(1)最大坡长限制;(2)最小坡长限制;(3)组合坡长;6、半填半挖断面(填挖结合):地面横坡较陡,通常取道路中心的高程接近原地面标高,以减少土石方数量,避免高填深挖和保持土石方数量的横向填挖平衡。

若处理得当,路基稳定可靠,是比较经济的路基横断面形式。

7、路面:路面是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路基的顶部用各种材料或混合材料分层铺筑的供车辆行驶的一种层状结构物。

路面由面层、基层和垫层组成。

8、路基加宽:9、沥青路面:用沥青材料作为结合料粘结矿料筑路面面层与基层的路面结构。

10、钢筋混凝土路面:钢筋混凝土路面是指板内配有纵、横向钢筋(或钢丝)网并设接缝的混凝土路面。

11、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优点:具有较高的抗压、抗弯拉强度及抗磨耗能力,稳定性好,路面粗糙,抗滑性能好,养护费用少,经济效益高。

缺点:接缝多,增加了施工和养护的复杂性,容易引起行车跳动,影响行车的舒适性。

道路工程复习重点

道路工程复习重点

道路工程复习重点2010.12 第一篇勘测设计基本概念复习要点1.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根据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将公路分设5个等级。

2.现代道路的平面线形三要素不包括折线3.汽车行驶时,从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时起,至障碍物前能安全制动停车所需的最短距离称为停车视距。

4.当道路的设计车速为80km/h 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段最小长度以不小于480m为宜。

5.在海拔很高的高原地区,最大纵坡折减后,若小于4%,则采用4% 。

6.两个回旋线间不插入圆曲线形要素组合型式称凸型。

7.设滚动阻力系数为f,道路纵坡度为i(上坡为正、下坡为负),则道路阻力系数Ψ为Ψ=f-i 。

8.设竖曲线的半径和外距分别为R和E,二者单位均为m,则坡度角ω与R、E的关系为R=9.设凸形竖曲线范围内中桩的设计高程Z、切线高程T和纵距y的单位均为m,则下列计算公式正确的是Z=T+y。

10.土石方运量为平均运距与土石方调配数量之积。

11.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12.高速公路和具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预测年限是20年。

13.某交点JD桩号为K1+300,设置基本型平曲线,算得切线总长T为150.5m,则直缓(ZY)点桩号为K1+149.5。

14.确定道路的空间位置最少需要路线的纵断面图和平面图。

15.根据驾驶员所采取的措施不同,行车视距分为4种16.设汽车总重为G,滚动阻力系数为f,则滚动阻力为f•G。

17.在《规范》中明确规定:同向曲线之间的最短直线长度以不小于6V(V以km/h计)为宜。

18.已知竖曲线半径为R,切线长为T,则外距E为E= 。

19.在纵断面设计中,凸形竖曲线与凹形竖曲线的设计指标相同的是竖曲线最小长度。

20.在土石方调配中,采用人力挑运土方,一“级”为10m。

设L和L免分别为平均运距和免费运距,单位均为m,则平均运距单位n为n= (级)。

21.关于图上定线所利用的等高线地形图,图上定线利用的是大比例尺地形图22.根据我国实际条件,一般情况下高速公路选用的设计速度为120km/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