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集输 6-4
2024年油气集中处理联合站防火防爆(2篇)

2024年油气集中处理联合站防火防爆油气集中处理联合作业站是收集、储存和外输油品的重要场所,是协调原油收集、处理和外输的纽带。
联合站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做好联合站的防火安全管理工作,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对保护国家及油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是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站内防火原则联合站属易燃易爆危险场所,因此消防安全在油气集输站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所遵循的原则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以防为主,加强防火、灭火措施和防爆措施,强化管理,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和安全规程。
防火、防爆措施应从全局出发,结合实际,正确处理好生产和安全的关系。
积极慎重地采用先进的防火、灭火和防爆技术,做到经济合理、确保安全生产。
为了防止发生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确保安全成产,站内防火防爆要符合GB50183《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和有关的国家标准规范。
电气设备必须符合国家颁布的电力设计技术规范中有关防火、防爆的要求,其工程质量应符合有关的标准要求。
站内应经常保持安全生产的良好环境,作到厂房,设备,场地清洁;无油污,无杂草,无明火,无易燃物;不漏油,不漏气,不漏水,不漏电,不漏火。
(二)防火防爆措施火灾和爆炸是对联合站威胁最大的事故,防火防爆是日常安全管理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联合站的爆炸事故大体上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物理性爆炸事故;是由物质因状态或压力产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如锅炉汽包爆炸,因硫化物应力腐蚀开裂而导致的压力容器或管线爆炸等。
另一类是化学性爆炸事故,是由物质发生迅速的化学反应,产生高温、高压而引起的爆炸。
联合站中最常见的是可燃油品的挥发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混合气体,遇明火引起的爆炸,这些爆炸通常都和火灾相关联,对设备和人身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
1.防火防爆的基本原则根据燃烧爆炸发生的条件和特性,联合站制定防火防爆措施的基本原则是:(1)消除和控制火源,如各种明火、电火花、静电火花、撞击火花等;(2)避免造成燃烧或爆炸环境;(3)采用可靠的仪器或分析化验手段进行可燃性物质监测或化验分析;(4)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2.联合站防火防爆措施(1)站内应明确划分防火防爆区域。
油气集输安全检查规范

编号:SY-AQ-06194( 安全管理)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油气集输安全检查规范Code for safety inspection of oil and gas gathering and transportation油气集输安全检查规范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
在安全管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第一章油气集输一般检查内容一、安全组织机构1、企业应设安全生产委员会,基层设立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HSE、消防、事故应急救灾等安全组织网络;2、各级行政正职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重要单位设立一名行政副职具体负责安全工作,且对其负有直接责任;3、油气集输站库、关键生产装置及要害生产部位应设立安全工程师和专职安全员,班组设有兼职安全员。
二、安全生产职责单位应建立健全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职责,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安全生产第一责任者职责;2、主管安全领导职责;3、领导承包安全职责;4、部门安全职责;5、工程技术人员职责;6、专(兼)职安全员职责;7、班组长职责;8、岗位工人职责。
三、安全基础资料单位安全基础资料应符合以下要求:1、单位工作方针目标中应有安全生产内容;2、上级各类安全文件、标准、规范及安全生产奖惩规定等应及时传达,并妥善保管;3、基层队及班组的安全生产活动内容齐全,记录认真,并有针对性;4、班组有安全生产月度动态挂牌评比表;5、生产岗位建立“三图一表一案”(设备平面布置图、安全巡回检查点图、事故原因分析图、班组或岗位生产日报表;事故应急预案);6、基层队、班组应有HSE工作考核内容;7、生产装置、设备应有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史上最全油气集输壁厚与管径

重庆科技学院课程设计报告院(系):_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_ 专业班级:油气储运10-1 学生姓名:李冶学号: 2010442699 设计地点(单位)_____________K-801_ __ ________ __设计题目:_ 常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站内管径与壁厚设计(不同范围)______完成日期: 2013 年 6 月27 日指导教师评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成绩(五级记分制):______ __________指导教师(签字):________ ________目录1设定参数设计..........................................41.1天然气相对分子质量...............................41.2空气相对分子质量.................................41.3相对密度.........................................42第一段管道的设计(第一次节流降压前)...................52.1压缩因子的确定..................................52.1.1井号1、2、3、4、5、6天然气的压缩因子 Z........52.2流量的确定.......................................82.3密度的确定.......................................92.4流速的确定.......................................102.5管径的确定.......................................102.6壁厚的确定.......................................113第二段管道的设计(第二次节流降压前)..................133.1第二段管道设计..................................133.1.1压缩因子的确定................................133.1.2流量的确定....................................133.1.3密度的确定....................................143.1.4速度的确定....................................143.1.5管径的确定....................................153.1.6管壁厚度的确定................................153.2第二次节流后计算................................153.2.1压缩因子的确定................................153.2.2流量的确定....................................153.2.3汇管管径和管壁的确定..........................154管道的选型一览...........................................19 5选材结果.............................................195.1一次截流前......................................195.2二次截流前......................................195.3二次截流后......................................196总结.................................................20参考文献..............................................20常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站内管径及壁厚设计摘 要:本文根据课程设计任务书,进行某常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中站内管径及壁厚的设计。
油气集输-第六章-原油稳定

稳定设备—塔器
按照塔内两种物料的传质接触方式的不同,塔 可以分为两类:板式塔和填料塔。闪蒸稳定和分馏 稳定所用的塔都是板式塔。板式塔的塔内设有若干 层塔板,塔板的布置形式有两种:悬挂式和折流式。 按塔板类型的不同,板式塔又分为泡罩塔、筛板塔 和浮阀塔三种。 常用于闪蒸稳定的塔器为筛板塔, 常用于分馏稳定的塔器为浮阀塔。Fra bibliotek筛板塔
在塔板上钻有许多小直径筛孔,具有这种塔 板的塔器称筛板塔。工作时,气体以较高速度通 过小孔,与流经塔板的液体相接触。筛板塔是应 用最广的板式塔之一。
塔板上的筛孔以一定排列方式布置,直径约 3~8 mm,板厚为孔径的0.4~0.8倍。筛板塔具 有结构简单,造价低,生产能力(塔单位横截面积 的气、液通过量)大,塔板效率高,压降小的特点。
低温烃类蒸气压图
1一氮;2一氧化碳;3 一氧;4一甲烷;5一乙 烯;6一二氧化碳;7一 乙烷;8一丙稀;9一丙 烷;10一氟利昂12; 11一氨;12一异丁烷; 13一正丁烷;14一氟 利昂11;15一异戊烷; 16一正戊烷;17一己 烷;18一庚烷;19一 辛烷;20一壬烷。
高温烃类蒸气压图
1一二氧化碳;2一乙烷; 3一氨;4--丙烷;5一氟 利昂;6一异丁烷;7一 正丁烷;8一氟利昂11; 9一异戊烷;10一正戊烷; 11一己烷;12一庚烷; 13一水;14一辛烷;15 一壬烷;16一癸烷;17 一十一烷;18一十二烷。
为防止储罐压力超
高,设置放空回压阀。
储罐压力过低时应
能从气网向储罐补气。
本章内容结束
负压闪蒸原理流程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与节能降耗途径探讨 王海军

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与节能降耗途径探讨王海军发表时间:2020-12-03T13:04:31.20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3期作者:王海军[导读] 摘要:人们在进行油气资源的运输时,因为受到运输技术水平的制约,造成了油气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程度大,导致了严重的生态污染结果。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第六采油厂黄骅市 061100 摘要:人们在进行油气资源的运输时,因为受到运输技术水平的制约,造成了油气资源在运输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程度大,导致了严重的生态污染结果。
因此相关部门在进行油气集输的工作时,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号召,要积极采取措施提高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与节能降耗的水平,以此来实现油气集输过程中能源消耗的最小化,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油气集输工艺技术;节能降耗;途径探讨引言在最近的几年时间里,中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油气资源成为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必需品。
在进行油气运输的过程中,油气集输系统是主要的运输途径,在此过程中需要借助油气集输工艺技术才能完成相关的运输工作。
在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下,人们对这一技术节能降耗的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转变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为节能降耗具体技术的方法,接着从利用技术更新进行油气集输工艺技术的调整、帮助相关人员确立起正确的节能意识、强化油气运输过程的管理工作力度三个方面对利用油气集输工艺技术增强节能降耗效果的有效措施展开论述,以此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转变油气集输工艺技术为节能降耗具体技术的方法(一)利用油水泵达到变频处理的目的在实际的油气资源开采过程中,随着时间的不断加长,所开采出来的油气资源中所含有的水分也会越来越多。
因此为了有效地控制油气资源中的含水量,使其保持在标准范围内,则可以利用油水泵进行变频处理来达到控制含水量的目的。
由于在应用传统原油泵进行油气资源的开采时会造成能源的过多消耗,不利于技术节能降耗水平的提升,因此可以在原油泵原有的工作基础上增加变频技术的处理,同时配合油气集输过程中的实时监控工作,有效地提升技术的工作效率,实现油气集输工艺技术节能降耗水平的提升。
管道穿越相关规范标准

管道穿越相关规范标准管道穿越相关规范侯振海整理2016年8⽉《由⽥油⽓集输设计规范》503505.1.2埋地管线的敷设深度(⾃然地⾯⾄管顶)应根据岩线地形、地⾯荷载情况、保湿及稳定性要求等综合考虑确定,但不应⼩于下列数值:埋地管线的敕设深度(⽩然地⾯⾄管顶)应槻据沿线地形、地⾯荷戟情况、保温及稳定性藍我等综育考虑确定,但不应⼩于下列数值⼆---- ⽔⽥.CL 8m ; 1i-早地* 0.7m;---- 荒地,0.5nio5 1-3 油⽓集输管线穿跨越铁跆应符合下列變求’1 穿跨越地点应位于⽕车站进站倩号机UX外纹2 穿趣铁跆应设匿保护套⾻*奁管顶距轨枕底应不⼩于1套傳应伸出路基护坡基脚2m以外.管线与铁路尽诞成正交,其夹⾓不应⼩于60S3 跨越钱蹄时*净空拓度不应⼩f- 5*跨越电⽓化铁路时. 审空肓度不应⼩于11叫5.1.4 管纯穿越商速公路和-⾄⼆级公路应设聞保护套管■套借顶距路囱不应⼩J- 0,7m.fi管两端伸岀路基坡脚不咸⼩于2g 管线与公路之间的夹⾓不宜⼩于60\>5.1.5 管线跨越公略时.净空⾼度不应⼩于5 5m.当跨越矿区公路时,净空⾼度不应⼩⼫5m, '5.1.6 油⽓集檢管线穿跨越爹年平均⽔位⽔⾯宽度⼤于或静于20m的河流时?应执⾏国家现⾏标准《原油和天然⽓输送特道穿跨越⼯稈设计规范>SY/T 0015. 1 - SY/T 0015.2的有关规定?暂线穿肾越麦年耶均⽔位⽔⾯宽度⼩于20m的河獺时.可按以下要求设计。
1 蹄越通陋河渠时”管⼃⽒标髙应不低⼲同?河渠桥涵的浄2穿越河渠吋应设保护套管,管线埋⼊河床深度,对稳定河床⾯咸不⼩并应采取适晋的億管播施;对不稱定的河球⾯应按⽔⽂资料确⾛管线埋深和稳管及护岸措施“油⽓输送管道穿越⼯程设计规范GB 50423-20073,5.5在穿越铁略(公路》的管段上*不应设程⽔平或竖向曲线及弯管. 3,5.6穿越铁路或⼆级及⼆级以上公路时.应采⽤在套管或涵洞之内敷设穿越管gL穿越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时,管段町采⽤挖沟克接埠设r当套管或涵嗣内充填细七将穿越管段埠⼈时?町不设排⽓管及两端的严密封堵。
油气集输课程设计 ——分离器设计计算(两相及旋风式)

重庆科技学院《油气集输工程》课程设计报告学院: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设计地点(单位)重庆科技学院石油科技大楼设计题目: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分离器设计计算(两相及旋风式)完成日期: 年月日指导教师评语:成绩(五级记分制):指导教师(签字):摘要天然气是清洁、高效、方便的能源。
天然气按在地下存在的相态可分为游离态、溶解态、吸附态和固态水合物。
只有游离态的天然气经聚集形成天然气藏,才可开发利用。
它的使用在发展世界经济和提高环境质量中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天然气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天然气也同原油一样埋藏在地下封闭的地质构造之中,有些和原油储藏在同一层位,有些单独存在。
对于和原油储藏在同一层位的天然气,会伴随原油一起开采出来。
天然气分别通过开采、处理、集输、配气等工艺输送到用户,每一环节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天然气是从气井采出时均含有液体(水和液烃)和固体物质。
这将对集输管线和设备产生了极大的磨蚀危害,且可能堵塞管道和仪表管线及设备等,因而影响集输系统的运行。
气田集输的目的就是收集天然气和用机械方法尽可能除去天然气中所罕有的液体和固体物质。
本文主要讲述天然气的集输工艺中的低温集输工艺中的分离器的工艺计算。
本次课程设计我们组的课程任务是——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
每一组中又分为了若干个小组,我所在小组的任务是——低温集气站分离器计算。
在设计之前要查低温两相分离器设计的相应规范,以及注意事项,通过给的数据资料,确定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使用公式,查询图表。
然后计算出天然气、液烃的密度,天然气的温度、压缩因子、粘度、阻力系数、颗粒沉降速度,卧式、立式两相分离器的直径,进出管口直径,以及高度和长度。
把设计的结果与同组的其他设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完整的工艺流程。
关键字:低温立式分离器压缩因子目录摘要 (1)1.设计说明书 (4)1.1 概述 (4)1.1.1 设计任务 (4)1.1.2 设计内容及要求 (4)1.1.3 设计依据以及遵循的主要规范和标准 (4)1.2 工艺设计说明 (4)1.2.1 工艺方法选择 (4)1.2.2 课题总工艺流程简介 (5)2.计算说明书 (5)2.1 设计的基本参数 (5)2.2 需要计算的参数 (5)3.立式两相分离器的工艺设计 (6)3.1 天然气的相对分子质量 (6)3.2 天然气的相对密度 (6)3.3 压缩因子的计算 (6)3.4 天然气流量的计算 (9)3.5液滴沉降速度 (10)3.5.1天然气密度的计算 (10)3.5.2临界温度、压力的计算 (11)3.5.3天然气粘度的计算 (11)3.5.4 天然气沉降速度的计算 (13)3.6 立式两相分离器的计算 (14)3.6.1 立式两相分离器直径的计算 (14)3.6.2 立式两相分离器高度的计算 (15)3.6.3 立式两相分离器进出口直径的计算 (15)3.7 管径确定 (16)3.8 壁厚的确定 (16)3.9 丝网捕雾器 (17)3.10 设备选型 (17)4.旋风分离器的工艺设计 (18)4.1.1根据进、出口速度检验K值及最后结果 (19)4.2 压力降的计算 (21)结论 (23)参考文献 (24)1 设计说明书遵循设计任务的要求,完成某低温集气站的工艺设计——分离器计算(两相及旋风)。
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

油气集输与矿场加工一、基本概念1、油气集输流程是油、气在油田内部流向的总说明,即从生产油井井口起到外输、外运的矿场站库,油井产品经过若干个工艺环节,最后成为合格油气产品全过程的总说明。
2、简述油气集输设计的评价标准。
答:可靠性,适用性,先进性,经济性。
3、国家对商品原油的质量标准是如何要求的?答:(1)质量含水率:合格原油含水率不大于1%,优质原油含水率不大于0.5%。
对于凝析油和稠油有不同的质量含水率要求。
(2)饱和蒸汽压:储存温度(或60℃)下原油的饱和蒸汽压不大于当地气压。
(3)含盐量:不大于50g/m3。
4、油田上三脱,三回收的内容是什么?答:三脱:原油脱水,原油脱气,伴生气、天然气脱轻油。
三回收:污水中回收原油,回收污水,回收轻油、液化气。
5、参照图说明掺水的目的和原理,以及掺水的比例如何确定?答:掺水的目的:降低高粘原油的粘度,使破乳剂更好的发挥破乳的效果;掺水的原理:在高粘原油中掺入一定量的水,使原油形成水包油型乳状液,使原来的油与油、油与管壁之间的摩擦变成水与油、水与管壁的摩擦,使表观粘度大大降低;另一方面,掺水、加热能使破乳剂更好地发挥效果;掺水比例:掺水比例要使油水反相,使油包水型乳状液变成水包油型乳状液的掺水比例是最合适的。
6、简述油气集输流程选择的依据和原理。
答:油气集输流程选择依据如下:(1)油气集输的选择应以确定的油气储量,油藏工程和采油工程方案为基础,应充分考虑油田面积,油藏构造类型,油气储量,生产规模,预计的油田含水变化情况,单井产油量,产气量以及油井油压和出油温度等。
(2)油气物性。
原有物性包括原油组分:蜡含量,胶含量,杂质含量,密度,倾点和粘-温关系等。
天然气物性包括天然气组分和H2S,CO2等酸性气体的含量。
(3)油田的布井方式,驱油方式和采油方式以及开发过程中预期的井网调整及驱油方式和采油工艺的变化等。
(4)油田所处的地理位置,气象,天文,工程地质,地震烈度等自然条件以及油田所在地的工农业发展情况,交通运输,电力通讯,居民点和配套设施分布等社会条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关键组分的选择 .
• 在对多元物系进行分馏稳定时,常根据工艺要 在对多元物系进行分馏稳定时, 求,选定某两个对原油的性质影响较大的关键 组分作为分离的基准。 组分作为分离的基准。 • 两个关键组分中的较轻组分取自塔顶产品的主 要成分,较重组分取自塔底产品的主要成分。 要成分,较重组分取自塔底产品的主要成分。 • 在两个关键组分得到良好分离的情况下,比较 在两个关键组分得到良好分离的情况下, 轻的关键组分更轻的组分全部进入塔顶产品, 轻的关键组分更轻的组分全部进入塔顶产品, 比较重的关键组分更重的组分则完全进入塔底 产品,介于两个关键组分之间的其他组分, 产品,介于两个关键组分之间的其他组分,一 部分进入塔顶产品, 部分进入塔顶产品,另一部分进入塔底产品 。
二、稳定操作参数的确定
• 1.操作压力(设计最高、最低压力) .操作压力(设计最高、最低压力) • 原油稳定塔都是在一定压力条件下进行操 通常情况下,原油稳定塔的最高操 作的 ,通常情况下,原油稳定塔的最高操 作压力为 作压力为0.55MPa • 塔顶的最低压力应能保证塔顶产品能克服 塔顶的最低压力应能保证塔顶产品能克服 冷凝设备及管线、管件的阻力, 冷凝设备及管线、管件的阻力,顺利地流 到回流罐或泵的入口。 到回流罐或泵的入口。
4.停运操作 .
• ①启用旁通流程,使料不进稳定塔,直接 启用旁通流程,使料不进稳定塔, 进储油罐。 进储油罐。 • ②关冷却水流程,关不凝气进入气管网阀 关冷却水流程, 将三相分离器内轻油放入轻油罐, 门,将三相分离器内轻油放入轻油罐,把 污水放入污水处理系统。 污水放入污水处理系统。 • ③停压缩机,关闭压缩机的进出口阀门。 停压缩机,关闭压缩机的进出口阀门。 • ④停塔底稳定原油输油泵,关闭输油泵的 停塔底稳定原油输油泵, 进出口阀门。 进出口阀门。 • ⑤用水蒸汽扫净设备、管线内的油和油气。 用水蒸汽扫净设备、管线内的油和油气。
3.装置的正常操作 .
• ①注意调节原料油进塔和塔底稳定原油、三相分离器轻油、 注意调节原料油进塔和塔底稳定原油、三相分离器轻油、 未凝气的出塔流量, 未凝气的出塔流量,尽量使进料量与产品的出塔量保持平 其中,三相分离器的放出水量很小,不易计量, 衡。其中,三相分离器的放出水量很小,不易计量,可根 据进塔原油的含水量和未凝气的含水量估算。 据进塔原油的含水量和未凝气的含水量估算。 • ②注意调节稳定塔进料、产品出塔温度及冷凝器冷却水量 注意调节稳定塔进料、 和温度,保持进入稳定系统与流出稳定系统热量的平衡。 和温度,保持进入稳定系统与流出稳定系统热量的平衡。 • ③按要求正确操作、维护和保养负压压缩机,使其保持良 按要求正确操作、维护和保养负压压缩机, 好的工作性能。 好的工作性能。 • ④保证三相分离器自动调节阀的灵活,配合仪表显示的勤 保证三相分离器自动调节阀的灵活, 观察,控制好三相分离器的油气界面和油水界面。另外, 观察,控制好三相分离器的油气界面和油水界面。另外, 要注意三相分离器底部分水包的防冻, 要注意三相分离器底部分水包的防冻,特别是在寒冷地区 的冬季,要注意分水包及管结的保温和伴热。 的冬季,要注意分水包及管结的保温和伴热。 • ⑤注意塔底稳定原油输油泵的操作,特别要注意防止输油 注意塔底稳定原油输油泵的操作, 泵的抽空。 泵的抽空。 • ⑥经常检查并记录塔顶压力、塔底液面、压缩机进出口压 经常检查并记录塔顶压力、塔底液面、 力等关键参数,发现异常,及时调节或处理。 力等关键参数,发现异常,及时调节或处理。
5.常见事故的处理 .
• ①压缩机故障:停运故障压缩机,改用备用压缩机,检查 压缩机故障:停运故障压缩机,改用备用压缩机, 维修故障压缩机。 维修故障压缩机。 • ②冷却水中断:关闭冷却器进出水阀门,查明停水原因, 冷却水中断:关闭冷却器进出水阀门,查明停水原因, 排除故障,恢复供水后再打开冷却器进出水阀门。 排除故障,恢复供水后再打开冷却器进出水阀门。如果停 水时间较长,应考虑停车。 水时间较长,应考虑停车。 • ③停电:如果是短时间停电,可启用稳定塔旁通流程,使 停电:如果是短时间停电,可启用稳定塔旁通流程, 来料暂时直接进储油罐; 来料暂时直接进储油罐;关闭塔底原油出口阀和压缩机的 进出口阀门,以保持稳定塔的液面; 进出口阀门,以保持稳定塔的液面;关闭三相分离器的出 口阀门,维持三相分离器的液位;冷却水可继续循环。 口阀门,维持三相分离器的液位;冷却水可继续循环。如 果是长时间停电,应按停车操作,实施停车。 果是长时间停电,应按停车操作,实施停车。 • ④稳定塔真空度突然下降:可能是因进料油量突然增大、 稳定塔真空度突然下降:可能是因进料油量突然增大、 原油中含水太高、塔底液面猛升、真空系统漏入空气、压 原油中含水太高、塔底液面猛升、真空系统漏入空气、 缩机进口堵塞等原因引起。检查确定事故原因后, 缩机进口堵塞等原因引起。检查确定事故原因后,进
• • • • • • 1.投产前的准备工作 2. 投产 3.装置的正常操作 4.停运操作 5.常见事故的处理 停电:若停电时间较短, ①停电:若停电时间较短,按临时停车处 否则按长期停车处理; 理;否则按长期停车处理;
• ②重沸器热源中断:来料通过旁通管线进原油储罐,关闭 重沸器热源中断:来料通过旁通管线进原油储罐, 稳定塔进料阀门,停止塔顶和塔底的产品排出; 稳定塔进料阀门,停止塔顶和塔底的产品排出;停止回流 冷却水照常循环;如热源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供给, 泵,冷却水照常循环;如热源不能在较短时间内恢复供给, 应按长期停车处理。 应按长期停车处理。 • ③仪表供风中断:改自动控制为手动控制,查找停风原因, 仪表供风中断:改自动控制为手动控制,查找停风原因, 并进行相应处理;供风正常后,恢复自动控制。 并进行相应处理;供风正常后,恢复自动控制。 • ④冷却水中断:关闭冷凝冷却水回水阀门,查找停风原因, 冷却水中断:关闭冷凝冷却水回水阀门,查找停风原因, 并进行处理,若停水时间较短,按临时停车处理;若停水 并进行处理,若停水时间较短,按临时停车处理; 时间较长,应按长期停车处理。 时间较长,应按长期停车处理。 • ⑤管线泄露:停车,泄压,查找泄露原因,维修或更换管 管线泄露:停车,泄压,查找泄露原因, 线。
⒉启动投产
• ①关闭各处放空阀,再一次检查确认各设备、管 关闭各处放空阀,再一次检查确认各设备、 仪表等均处于良好待运状态。 线、仪表等均处于良好待运状态。 • ②开通进冷凝冷却器的冷却水,启动负压压缩机, 开通进冷凝冷却器的冷却水,启动负压压缩机, 抽出稳定塔和管线内的空气, 抽出稳定塔和管线内的空气,经压缩后进入冷凝 冷却器、三相分离器, 冷却器、三相分离器,自三相分离器顶部放空阀 排出;待压力降到0.07MPa左右时,打开进料阀, 左右时, 排出;待压力降到 左右时 打开进料阀, 将来料引入负压闪蒸塔,逐渐建立液面, 将来料引入负压闪蒸塔,逐渐建立液面,待液面 高度达到设计预定值后,改手动操作为仪表控制。 高度达到设计预定值后,改手动操作为仪表控制。 关闭三相分离器顶部的放空排气阀, 关闭三相分离器顶部的放空排气阀,未凝气进入 低压气管网。未凝气中含氧量应小于5%。 低压气管网。未凝气中含氧量应小于 。 • ③未凝气进入低压气管网,塔底原油进入储油罐。 未凝气进入低压气管网,塔底原油进入储油罐。
三、负压闪蒸原油稳定系统的操作
• 1.投产前的准备工作 . 联系电脱水、分析化验、原油储罐、 ①联系电脱水、分析化验、原油储罐、天然气处 理以及供热、供水、供电等本装置的上下游岗位, 理以及供热、供水、供电等本装置的上下游岗位, 做好投产的准备工作。 做好投产的准备工作。 • ②检查本装置的设备、管线和仪表,注意应拆除 检查本装置的设备、管线和仪表, 的盲板是否已经拆除,放空阀门是否关闭, 的盲板是否已经拆除,放空阀门是否关闭,法兰 是否上紧,仪表接头、就地指示的压力表、 是否上紧,仪表接头、就地指示的压力表、温度 计是否安装好,压缩机状况是否良好等。 计是否安装好,压缩机状况是否良好等。 • ③从上游到下游用水蒸气扫线。 从上游到下游用水蒸气扫线。
⑵稳定塔的塔底温度 稳定塔的塔底温度与塔底组成和传热方式有关。 稳定塔的塔底温度与塔底组成和传热方式有关。 根据经验,塔底温度一般比汽化段温度低5~ 根据经验,塔底温度一般比汽化段温度低 ~ 10 摄氏度。 摄氏度。 • ⑶塔顶温度 • 塔顶温度是塔顶产品在其本身油气分压下的露 点温度。 点温度。 • 具体操作中,温度的选取可结合教材选用。 具体操作中,温度的选取可结合教材选用。
4-4 原油稳定操作
一、塔顶循环回流的操作 、
在原油稳定的塔顶产 品中,不凝气较多, 品中,不凝气较多, 如果采用冷凝器冷却 回流地方法, 回流地方法,必然使 塔顶冷凝器的传热系 数降低, 数降低,传热面积加 大。为了避免使用庞 大的塔顶冷凝器, 大的塔顶冷凝器,生 产中常采用塔顶循环 回流的方法。 回流的方法。
2.操作温度(汽化段、塔底和塔顶 .操作温度 汽化段 汽化段、 等各部位的操作温度) 等各部位的操作温度
• ⑴汽化段温度就是进料的绝热闪蒸温度。 汽化段温度就是进料的绝热闪蒸温度。 • 它主要决定于原料性质、汽化率、汽化段 它主要决定于原料性质、汽化率、 压力和水蒸气量等因素。 压力和水蒸气量等因素。 • 可通过物料平衡、热平衡、相平衡相结合 可通过物料平衡、热平衡、 的试算过程确定。 的试算过程确定。
• 塔顶循环回流的原理:塔顶循环回流操作,是将稳 塔顶循环回流操作,
定塔内的部分液相抽出,经换热器冷却后, 定塔内的部分液相抽出,经换热器冷却后,再从 抽出点的上方或塔顶送回塔内。 抽出点的上方或塔顶送回塔内。该回流液与塔内 上升的气相传质、换热,本身温度升高, 上升的气相传质、换热,本身温度升高,并把部 分上升的气相冷凝成热回流(内回流) 分上升的气相冷凝成热回流(内回流) • 塔顶循环回流的特点:采用塔顶循环回流的操作, 采用塔顶循环回流的操作, 可以提高原油稳定塔的处理量,在处理量一定时, 可以提高原油稳定塔的处理量,在处理量一定时, 可以减少塔径,节约投资。若用循环回流液来预 可以减少塔径,节约投资。 热原料,还可节省燃料,减少加热炉的负荷。 热原料,还可节省燃料,减少加热炉的负荷。但 采用塔顶循环回流会降低精馏的效果。 是,采用塔顶循环回流会降低精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