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路

合集下载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赏析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赏析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赏析《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赏析《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赏析1版本一青玉案⑴凌波不过横塘路⑵,但目送、芳尘去⑶。

锦瑟华年谁与度⑷?月桥花院⑸,琐窗朱户⑹,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⑺,彩笔新题断肠句⑻。

试问闲情都几许⑼?一川烟草⑽,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⑾。

[2]版本二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词语注释⑴青玉案:词牌名。

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因取以为调名。

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

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⑵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⑶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⑷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⑸月桥花院:一作“月台花榭”。

月桥:像月亮似的小拱桥。

花院:花木环绕的庭院。

⑹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⑺飞:一作“碧”。

冉冉:指云彩缓缓流动。

蘅皋(hénggā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⑻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断肠句:伤感的诗句。

⑼试问:一说“若问”。

闲愁:一说“闲情”。

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⑽一川:遍地,一片。

⑾梅子黄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雨”。

《岁时广记》卷一引《东皋杂录》:“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3][4]白话译文你步履轻盈却不肯来到横塘,依旧凝望目送你带走了芬芳。

你与谁相伴共度这美好时光?月桥花屋朱门映着美丽花窗,只有春风才知你生活的地方。

碧云飘飘的杜恒洲暮色茫茫,我用彩笔写下这伤心的诗行。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短歌行》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短歌行》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一上册语文第七课《短歌行》课文原文、教案及知识点一、课文原文短歌行作者:李白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路。

停船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妾住须成名,才便可相守。

如果不成名,便别莫相误。

二、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李白及其代表作品;2.理解短歌行的内容及情感;3.掌握短歌行的词语和句式。

教学重点1.短歌行的内容及情感;2.短歌行的词语和句式。

教学难点1.短歌行的感情;2.短歌行的词语和句式。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分组讨论、小组合作。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小组讨论:你们对李白有什么印象?听过哪些李白的诗词?学习(35分钟)1.知识点讲解:讲授课文原文、逐一解释词语。

2.分组讨论:就课文中表达的情感展开讨论,要求每个小组至少表达出一个观点和自己的理由。

3.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择一段诗句,进行朗诵,并加以诠释。

总结(10分钟)教师进行总结,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情感和文学的感悟。

课后作业1.李白的诗词欣赏,并写出你的感受;2.完成短歌行习题。

三、知识点1. 词语解释•君家:指对方家庭,也可以用“贵府”、“富家”等表达。

•妾:古代女子对自己的自称,与“妻”“嫂”“姨”等同义。

•横塘路:指江南的一条古老水路,是杭州的著名景点之一。

•宣城、望云等地名:宣城在今天的安徽省宣城市,望云在今天的安徽省南部。

•成名:在古代是指考中进士或其他高级官职,也可以指有所成就、有名气。

2. 情感分析短歌行写的是一位女子与男子相遇的情节,女子对男子展开了一系列的表白和希望,表现出了她内心深处深深的爱情和向往。

同时,从诗歌中也可以看出女子内心的矛盾,她希望男子能够守护自己、与自己相守到老,但同时却又有些忧虑和担忧,不知道自己是否合适,是否会引起男子的厌倦。

这种矛盾的情感表现,非常符合人们在社交场合中的表现。

3. 句式分析•“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路。

”——反问句,对方住在哪里不知道,而自己在哪里则是肯定有所了解。

•“妾住须成名,才便可相守。

贺铸的诗词《横塘路》注释及译文

贺铸的诗词《横塘路》注释及译文

贺铸的诗词《横塘路》注释及译文《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注释①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②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③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④月台:赏月的平台。

花榭:花木环绕的房子。

⑤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⑥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⑦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⑧都几许:共有多少。

⑨一川:遍地。

译文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

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

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

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扩展阅读:贺铸的作品风格贺铸能诗文其词内容,尤长于词。

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

用韵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

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

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代表作为《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一]、[二]、[三])、《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行路难·小梅花》、《凌歊·控沧江》、《捣练子·望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踏莎行·杨柳回塘)》三首为最。

《鹧鸪天·半死桐》悼念词人相濡以沫的妻子,字字悲切,如泣如诉,“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挑灯夜补衣”这一句更是饱含深情,哀婉凄绝。

横塘路

横塘路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导入:前日,有一位学生问我“翩若惊鸿”是什么意思,谁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它是三国魏曹植《洛神赋》中的句子:“翩若惊鸿,婉若游龙。

”形容体态轻盈,姿态婀娜,动作迅捷优美。

很显然是描写女子的美丽,曹植遇到了美丽的洛神宓妃,产生了仰慕之意,可惜无缘相识,因此写下了《洛神赋》,这篇赋描写了曹植对洛神宓妃仰慕、追求、幻灭的过程,说来也巧,时隔多年之后,北宋有个叫贺方回的词人在苏州横塘附近也遇到一位美丽的女子,一见倾心,可惜无缘相识,相思愁苦创作了一首在当时就很富盛名的词《横塘路》。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赏析这首词。

(幻灯片显示目标)【学习目标】1. 鉴赏虚实结合、博喻等艺术手法。

2. 诵读文本,体会词人的情感。

【学习重点、难点】鉴赏本词的艺术手法,体会词人的情感。

我们知道“知人论世”在鉴赏作品时必不可少,为了便于理解作品,我们先了解一下作者。

(幻灯显示)【词人小传】贺铸(1052一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县)人。

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

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

贺铸也是跟苏门关系密切的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

贺铸词的风格多样,其中有少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

其词集有《东山词》、诗集《庆湖遗老集》。

贺铸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

这首词是作者晚年退隐苏州期间的作品。

词中写路遇一女子,而引起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贺铸美称“贺梅子”就是由这首词的末句引来的,可见其影响之大。

(播放朗诵,思考自学交流与展示中的问题)【学习过程】一、自学交流与展示1.诵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找出词中化用的前人的诗句和典故,并理解其含义。

(学生板书,其他学生补充,教师评点,幻灯片显示)A凌波B芳尘(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A处形容丽人步履轻盈之态。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2)理解诗歌的背景,词语的意思,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读、互读、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理解能力。

(2)运用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热爱。

(2)教育学生正确面对感情,培养健康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2. 教学重点:诗歌的意境,词语的理解,主题思想的把握。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的古诗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

(2)简单介绍作者辛弃疾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诗歌朗读:(1)学生自读,注意朗读的语气、节奏。

(2)教师指导,纠正发音,指导朗读技巧。

3. 诗歌解析:(1)学生互译,理解词语的意思。

(2)教师讲解,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

四、作业设计:1. 背诵《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2. 写一篇关于诗歌主题思想的心得体会。

五、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对教学方法进行调整,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

六、教学评价:1. 过程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程度和理解能力,及时给予鼓励和指导。

2. 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诗歌内容的掌握程度和朗读技巧的提高情况。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诗歌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意境。

2. 参考译文:提供参考译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

八、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述的世界。

2. 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情书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情书

沈从文写给张兆和情书前言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位杰出作家,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文学表述方式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而他的情书更是其文学代表作之一,代表了他在情感上的丰富和深厚。

本文将着重介绍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情书,探究其中充满情感的细节和内涵,一起来领略这份真挚而深情的情书吧。

正文内容概述沈从文写给张兆和情书共计三封,分别是《涵芬楼杏花》、《横塘路》和《无题》。

这三封情书书信风格和内容各有不同,但均表达了沈从文对张兆和深厚的情感和爱意。

《涵芬楼杏花》《涵芬楼杏花》写于1928年4月,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第一封情书。

这封情书中,沈从文以破旧的小镇和冷门的文学作品来比喻自己,表达了他对张兆和的思念和爱意。

尤其是其中“小五,你知道吗?我粉身碎骨,也要做一件事,在未来的某一天,倚在第一个认得我文艺的人身旁,慢慢说出我想法,任他冷笑,我只微笑,等到看到他的眼里有了同情的神色,我就可以去死了。

”这段话尤为震撼人心,表达了沈从文内心深处对张兆和的爱和追求。

《横塘路》《横塘路》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第二封情书,写于1928年底至1929年初。

这封情书中,沈从文表达了对张兆和的思念,希望她能早日同他团聚。

尤其是其中“你别忘了,我的四平之歌,是又一个孙子兵法。

你在分别时对我的痴痴告别,借这一首给我甚是有情趣。

我至今仍明白,那是你的无奈。

小五啊,你到了上海,你总该天天上一天公文树坐会吧!别忘了,若非众志成城,你刚刚的胜利,马上就会变成失利。

此刻,胜利还在眼前,你——你分明就是不走罢!走你去死罢!也许要死得平静些,一半的人心满足了。

”这段话,表达了沈从文不舍离别之情,表现出他内心深处对张兆和的重要性和承诺。

《无题》《无题》写于1930年春,是沈从文写给张兆和的第三封情书。

这封情书表现了沈从文对张兆和的深刻理解和真挚爱意。

尤其是其中“这些东西,我看来,或者尚可谓政治,或者尚可谓职业。

然而,我最向往的,是彼岸光影之中的你。

你有生命之源,我只有死亡之垢,你有未来,而我却只有过去。

贺铸《横塘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贺铸《横塘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贺铸《横塘路》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②锦瑟华年谁与度③?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④若问闲愁都几许?⑤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⑥【注释】①横塘路:本篇词调为《青玉案》,“横塘路”是作者根据文义改题的新名。

亦自残宋本《东山词》卷上抄出。

宋·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贺方回》条:“贺铸……徙姑苏(今苏州)之醋坊桥。

……有小筑在盘门之南十馀里,地名横塘。

方回往来其间,尝作《青玉案》词。

”②凌波: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

”本谓洛水女神步行于水上,后多用指女子的轻盈步态。

但:只。

芳尘:指美人行走时蹴起的尘土。

③“锦瑟”句:唐·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杜甫《有怀台州郑十八司户》诗:“岁月谁与度?”④蘅皋,长满杜蘅(一种香草)的沼泽地。

彩笔: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齐光禄江淹》条:“淹罢宣城郡,遂宿冶亭,梦一美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我有笔在卿处多年矣,可以见还。

’淹探怀中,得五色笔以授之。

”后以“彩笔”称文学家的生花妙笔。

题:写诗词。

⑤都:总共。

几许:多少。

⑥一川:遍地。

“梅子”句:宋·陆佃《埤雅》卷十三《释木·梅》:“今江、湘、二浙四五月之间,梅欲黄落则水润土溽,础壁皆汗,蒸郁成雨,其霏如雾,谓之‘梅雨’。

”陈元靓《岁时广记》卷一《春》《花信风》条引《本皋杂录》:“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译文】陌路上,我瞥见了一位美丽的女郎。

她轻盈的脚步不指向我所居住的横塘,我只能目送着她渐渐远去,留下一道尘土芬芳。

是谁有那个福份陪伴她欢度青春时光?她的住所,想必有着能观赏水中月影的小桥、开满鲜花的庭院、红漆的门户、雕花的轩窗——她与春天同在,只有春之神才知道她住在什么地方。

飞云冉冉飘过,长满香草的水边平地已是暮色苍茫。

青玉案贺铸赏析 青玉案贺铸翻译

青玉案贺铸赏析 青玉案贺铸翻译

青玉案贺铸赏析青玉案贺铸翻译这首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

上片写相恋和怀念,下片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或“闲愁”太多。

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

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时光流逝之迅速,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

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结尾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黄庭坚更是极口称赞说:“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断肠一曲贺梅子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龚明之《中吴纪闻》说,贺铸有一座小屋,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一个叫横塘的地方。

他经常在这一带盘桓,后来写下了这首词。

从词的开头两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看,大概是偶然的一次机遇,使作者结识了词中所写的这位女子。

但她未能到横塘来,便只好看她姗姗而去了。

“凌波”不见,“芳尘”已渺,此刻的画面上只有一个伫立“目送”的人。

开头三句,破空而来,一下子把事情揭示出来,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

从平淡的叙述中,暗示出情在其中,因此有下面的遥想: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南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 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
简要分析词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怎样 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 运用了设问、比喻、排比、夸张的修辞。 • 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 以捉摸的细致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 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 的形象中受到感染。 • 比喻新颖,不落俗套,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 子”的雅号。兴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 以兴身世之可悲。 • 连用三个比喻(博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 缠绵不断,十分生动,这是一个创举。 • 虚景实写。
贺铸——高富帅 否?
• “高”否?——《宋史》记载“长七尺” • “帅”否?——《宋史》记载“面铁色,眉目 耸拔” “贺鬼头” 奇丑无比?英武健壮? • “富”否?——一生沉抑下僚,怀才不遇。只做 过类似右班殿直 、监军器库门 、滏阳都作院 【冷职闲差,抑郁不得志 “四年冷笑老东徐”】 后由武职转文职,请辞闲职,丧母去职。晚年仕 途灰心,在任一年再度辞职,定居苏州。1125年 卒于常州某个僧舍。
横塘路
贺铸
横塘路
贺铸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 色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 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 句。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1052~1125)
•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 (今河南卫辉)人。 • 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 本居山阴,是唐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 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 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 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 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 特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 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 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
文学成就
• • • • • 贺铸诗、词、文皆善。但从实际成就看,他的诗词成就 高于文,而词又高于诗。其词刚柔兼济,风格多样,其中 以深婉丽密之作为最多。 贺铸曾说:“吾笔端驱使李商隐、温庭筠,常奔命不暇。” (《建康集》卷八《贺铸传》)这主要指他善于融化中晚 唐诗句入词。 他的许多描写恋情的词,风格也是上承温、李等人,写得 婉转多姿,饶有情致。 贺铸有少数词能越出恋情闺思的范围,而着力抒写个人的 身世经历和某些社会现实。他的性格本近于侠,以雄爽刚 烈见称于士大夫之林。 贺铸词于思想境界有所开拓,风格多样,富于语言美与音 律美,无愧为北宋大家。
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 锦瑟年华谁与度? 美人迟暮
贺铸

但目送、芳尘去。 我(留恋、遗憾之情)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暗合自己的遭遇
月台花榭, 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环境的幽美 房室之富丽 人的寂寞
住处
深幽 寂寞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 过片“飞云冉冉”,是实写当前景色,同时暗用江淹《休 上人怨别》“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以补足首句 “凌波不过”之意。“蘅皋暮”,是说在生长着杜蘅这种 香草的泽边,徘徊已久,暮色已临,也是实写,同时又暗 用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秣驷乎芝田”。曹 植就是中途在那儿休息,才遇到洛神宓妃。这就补充了词 中没有写出的第一次和其人见面的情节。细针密线,天衣 无缝。
结语:此词问世后被誉为“绝唱”,作者因此获得
了“贺梅子”的雅号。词以望美人不来发端,抒写诗人的孤 寂生活和幽恨清愁。开篇三句以似真似幻的笔触写作者倾心 的美人凌波而来,却又中道折回,踏尘而去,直如镜中之花、 水中之月,令人可望而不可即。“锦瑟”句是作者对美人的 无限关切的询问,其中或许寓有自叹盛年不遇之意。“月桥” 三句渲染美人住所之幽美,居室之富丽,而将两情睽隔的怅 惘渗透其中。“若问”以下四句以提问呼起,然后叠用三个 精警、新奇、又稍带夸张的复合式比喻,极写“闲愁”之充 塞天地,既多且广,不可消释,是化虚为实,灵光独运之笔, 宜乎前人赞赏备至。
而将两情睽隔的怅惘渗透其中。“若问”以下四句以提问
呼起,然后叠用三个精警、新奇、又稍带夸张的复合式比 喻,极写“闲愁”之充塞天地,既多且广,不可消释,是
化虚为实,灵光独运之笔,宜乎前人赞赏备至。
• 横塘路,又名“青玉案” • 全词以江南暮春之景集中表现美人离去之 愁。兴中有比,寄忧愤于明丽的春景,抒 发仕途坎坷的失意与苦闷之情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 “凌波”形容丽人步履轻盈之态 • “但”:犹言“仅”“只”。伊人未来, 我只有极目远望,目送她的芳尘离去。表 达了作者的留恋、遗憾之情。
年年送客横塘路,细柳垂杨系画船。——范成大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前花院,琐窗 朱户,只有春知处。
• 下句自问自答,用无限婉惜的笔调写出陪伴美人 度过如锦韶华的,除了没有知觉的华丽住所,就 是一年一度的春天了。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 属虚构,又合实情。 • 寂寞、美好年华虚度(迟暮)。“只有春知处” 除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也没有人 知道了,写出女子所居处的幽深、寂寞。点出盛 年不偶,必致“美人迟暮”,暗暗关合到自己的 遭际。
江南断肠句
• 周紫芝《竹坡诗话》:贺方回尝作《青玉案》,有“梅子 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 先著、程洪《词洁》:方回《青玉案》词工妙之至,无迹 可寻,语句思路亦在目前,而千人万人不能凑拍。 •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叠写三句闲愁,真绝唱! • 刘熙载《艺概》:贺方回《青玉案》词收四句云:“试问 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其末 句好处全在“试问”呼起,及与上“一川”二句并用耳。 •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贺铸晚年退隐至苏州,并在城外 十里处横塘有住所,词人常往来其间。这首词写于此时此 地。汉中写路遇一女子,而引起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
结语:此词问世后被誉为“绝唱”,作者因此获
得了“贺梅子”的雅号。词以望美人不来发端,抒写诗人
的孤寂生活和幽恨清愁。开篇三句以似真似幻的笔触写作
者倾心的美人凌波而来,却又中道折回,踏尘而去,直如 镜中之花、水中之月,令人可望而不可即。“锦瑟”句是 作者对美人的无限关切的询问,其中或许寓有自叹盛年不
遇之意。“月桥”三句渲染美人住所之幽美,居室之富丽,
贺梅子
• “贺梅子”——南宋周紫芝《竹坡诗话》 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 子黄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 之贺梅子”
译文
• 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但 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 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 丽的琐窗。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 色中若隐若现。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 下断肠的诗行。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 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 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