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青玉案》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_课件

三是比中有兴。三个喻体都分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景物描写,都是江 南暮春时节所特有的景色。因而,它们除了用来作形象的比喻以外, 还共同构成了一个春去夏来的境界。而这样的境界,与“闲愁”又非 常和谐浑融。
美人: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政治理想,闲愁,就是作者执著追 求而理想终究不能实现的苦闷。那么这首悲歌,实际 是士不遇的浩叹。
《青玉案》是北宋著名词家贺铸的代表作。它一问世,就被人 誉为“绝唱”,不胫而走,广为流传。玩赏原词,的确妙丽:
这似是一首恋词,但却写于词人的晚年,其中想必另有寄托。 贺铸,字方回,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出身贵族。《宋 史·文苑传》说他“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 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 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他早年曾任武职,四十 岁后才转文职,做过泗州通判等,晚年退居苏州。一生沉沦 下僚,胸中颇多块垒,故而寓之于香草美人。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铸(1052一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 县)人。“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 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 文职,一直沉沦下僚。官终太平州通判,58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 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 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贺铸也是跟 苏门关系密切的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贺铸词的风格多样,其中有少 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其词集 《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又名《贺方回词》。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凌波”,即“凌波仙 子”,在此是指抒情主体所倾慕的人。“不过横塘路”,她总是不 从我的住地横塘这边经过。“但目送、芳尘去”,我每次都只能用 目光送她远去。“芳尘”,她的长裙扬起的芳有春知处。
贺铸青玉案教学 ppt课件

• 虚景实写。
赏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梅川子烟黄时草,雨满。城风絮,
❖最后用设问句引出满腔“闲愁”。 “闲愁”连 用比喻分三层铺叠而来,既绘江南特有暮春烟雨 景色,又衬托词人黯然心境,写出闲愁的深广。 可谓亦情亦景、 亦比亦兴、亦虚亦实,浑融为一、 意味深长,同时这三句既是比喻,又是写景,更 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见痕迹。
年少读书,博学强记。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 判。任侠喜武,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倾一时, 小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 贵,喜论天下事。(《宋史贺铸传》)。
贺铸是一位个性和词风都非常奇特的词人,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 身上和词中都能得到和谐的统一。他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面色 青黑如铁,眉目耸拔,人称“贺鬼头”;其词却“雍容妙丽,极 幽闲思怨之情”。为人豪爽精悍,如武侠剑客,“少时侠气盖一 座,驰马走狗,饮酒如长鲸”;却又博闻强记,于书无所不读, 家藏书万卷,而且手自校雠,“反如寒苦一书生” (程俱《贺方回 诗集序》)
都是用某种意象来形容“愁”的性状。
➢而贺铸却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把“闲愁”的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从 把握写得形象、真切、丰实而不觉其抽象了,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同时这三句既是比喻,又是写景,更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见痕迹。
➢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黄庭坚更是 极口称赞说:“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 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若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全篇新警之句)
于是,作者开始清算自己的闲愁到底有多重, 遍地疯长的青草,笼罩在烟雾之中,迷茫无边; 纷纷扬扬的飞絮,乱舞长空;没完没了的黄梅 雨,纷乱如麻。这些叠加在一起,怎一个乱字 了得,把作者纷乱愁苦的心情,强烈的表达出 来,却又似不着痕迹。
《青玉案》译文及赏析

《青玉案》译文及赏析《青玉案》译文及赏析青玉案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译文像东风吹散千树繁花一样,又吹得烟火纷纷,乱落如雨。
豪华的马车满路芳香。
悠扬的凤箫声四处回荡,玉壶般的明月渐渐西斜,一夜鱼龙灯飞舞笑语喧哗。
美人头上都戴着亮丽的饰物,笑语盈盈地随人群走过,身上香气飘洒。
我在人群中她千百回,猛然一回头,不经意间却在灯火零落之处发现了她。
赏析写上元灯节的词,不计其数,稼轩的这一首,却谁也不能视为可有可无,即此亦可谓豪杰了。
然究其实际,上片也不过渲染那一片热闹景况,并无特异独出之处。
看他写火树,固定的灯彩也。
写“星雨”,流动的烟火也。
若说好,就好在:是东风还未催开百花,却先吹放了元宵的'火树银花。
它不但吹开地上的灯花,而且还又从天上吹落了如雨的彩星──燃放烟火,先冲上云霄,复自空而落,真似陨星雨。
然后写车马,写鼓乐,写灯月交辉的人间仙境──“玉壶”,写那民间艺人们的载歌载舞、鱼龙曼衍的“社火”百戏,好不繁华热闹,令人目不暇接。
其间“宝”也,“雕”也,“凤”也,“玉”也,种种丽字,总是为了给那灯宵的气氛来传神来写境,盖那境界本非笔墨所能传写,幸亏还有这些美好的字眼,聊为助意而已。
总之,我说稼轩此词,前半实无独到之胜可以大书特书。
其精彩之笔,全在后半始见。
后片之笔,置景于后,不复赘述了,专门写人。
看他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
这么些丽者,都非我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
已经是没有希望了。
……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是她!是她!没有错,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词人却如此本领,竟把它变成了笔痕墨影,永志弗灭!──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又有何意义与趣味呢!多情的读者,至此不禁涔涔泪落。
青玉案_贺铸

《青玉案》
贺铸(1052~1125) 北宋词人。字方回,号庆湖遗老。汉族,卫州(今河南 卫辉)人。宋太祖贺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 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不附权贵,喜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 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 严,富有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 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 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
全词因果相承,虚实结合,融情入景,设喻新奇。贺方回因此
词而得名“贺梅子”。黄庭坚更是极口称赞说:“解作江南断肠句, 只今唯有贺方回”
这里所说的春草是烟雾笼罩的整个平野的春草,喻愁之大;
柳絮是春风卷扬的柳絮,满城都是,喻愁之乱;梅雨有具体
化梅子黄时的那种缠绵淅沥、烟雾迷蒙的雨,喻愁之绵绵不 断。三者包括了初、仲、晚春,风雨阴晴,城内野外,天上 地下各种情况,使人觉得愁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辨不清, 拂不去,躲不开。这样景物各自典型,在这里以团体的力量
彩笔新题断肠句
“彩笔新题断肠句”的“彩笔”之典,出自《南史· 江淹 传》,江淹少时很有才华,后来梦中将所用的五色笔归 还了原主郭璞,晚年才思减退,“尔后为诗,绝无美句, 时人谓之才尽” 。
彩笔新题断肠句
在这里词人却是富有才华的,他刚刚写好了抒 发相思之苦的佳词美句。由此又令人联想起江淹 《休上人怨别》中“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来”诗 句的意境。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怀才不遇思想的流 露,也可以看出他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信心。
望、寂寞之状刻画地惟妙惟肖。联系作者身世,可以看出这
些话深有感慨。
赏析宋词《青玉案》

赏析宋词《青玉案》《青玉案》是一首优美的词牌,取自东汉张衡的《四愁诗》中的“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这首词牌名本意是描述一个爱情故事,而北宋词人贺铸的《青玉案》元夕则以此为灵感,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元夕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词的开篇就给人一种繁华瑰丽的视觉感受,描绘了元夕夜的热闹和华丽。
满街的彩灯和火焰,像千树花开,又像繁星坠落。
这个词用得极其美丽,让人在读词的同时,仿佛亲眼看到了那繁华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这段词则进一步描绘了元夕夜的热闹和繁忙。
箫声悠扬,彩灯闪烁,鱼龙舞曲此起彼伏。
这一段的描写充满了动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元夕夜的热闹和喧嚣。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这段词则描绘了女子在元夕夜的美丽和魅力。
她们头戴美丽的饰物,笑容满面,轻盈走过,留下的是一股淡淡的香气。
这一段的描写充满了柔美,让人感受到了女子的温婉和美丽。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后一段词则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他在人群中寻找那个人,找了很久,直到突然回头,才发现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只剩下灯火阑珊。
这一段的描写极其细腻,让人感受到了词人的深情和哀伤。
总的来说,贺铸的《青玉案》元夕通过优美的词句,描绘了元夕夜的繁华和热闹,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这首词充满了柔情和哀伤,但同时也充满了美丽和动人。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
2024年青玉案贺铸教案

2024年青玉案贺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教材第四单元“宋词”,具体章节为“青玉案·贺铸”。
详细内容包括词牌背景介绍、贺铸生平简介、词作鉴赏、重点词汇解析、词句翻译及意境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青玉案”这一词牌的特点及背景;2. 鉴赏贺铸的词作,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风格;3. 掌握课内重点词汇,提高古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作意境的理解与感悟;重点词汇的运用与翻译。
教学重点:青玉案词牌的特点;贺铸词作的艺术风格;课内重点词汇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辅导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现代歌曲《青玉案·元夕》,引发学生对“青玉案”词牌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内容;2. 背景介绍:介绍青玉案词牌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3.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贺铸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4. 词作鉴赏:逐句解析词句,分析词作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贺铸的艺术风格;5. 重点词汇解析:讲解课内重点词汇,结合例句进行翻译;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明确完成时间及要求。
六、板书设计1. 青玉案·贺铸词牌背景作者简介词作鉴赏重点词汇解析翻译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词牌“青玉案”创作一首词;(2)翻译下列句子:“薄幸锦衣郎,翠袖佳人梦。
”答案:(1)例:青玉案·怀古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铁马冰河入梦来,梦醒何处是?(2)答案:The unlucky man in brocade clothes, the beauty in green sleeves dreams.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贺铸的词作,了解其他词牌的特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古诗词鉴赏~贺铸《青玉案》

古诗词鉴赏~贺铸《青玉案》古诗词鉴赏~贺铸《青玉案》诗歌是一门艺术,在古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古诗词鉴赏则是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是一种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贺铸的《青玉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歌,充满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值得细细品味。
一、作者简介贺铸(830-887),字伯仲,号贺翁,汉族,河南安阳人。
中唐时期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以诗文闻名天下。
代表作有《青玉案》等。
二、诗句内容《青玉案》全诗共四句,分别为:“拂衣推枕上青楼,吴钩霜雪明。
”“翠华摇摇行复止,犹自谙得青琐窗。
”“细柳斜斜照书窗,一帘风月夜。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三、诗句解析《青玉案》中的人物是唐朝的文宗李煜,他此刻正坐在青楼上,推着枕头,看着楼外的月亮和雪花,回忆着自己和西施的情缘。
“拂衣推枕上青楼,吴钩霜雪明。
”这句诗描述了李煜拂去衣袖,推着枕头,坐在青楼之上,夜晚的吴钩霜雪明亮无比,楼外是一片美景。
“翠华摇摇行复止,犹自谙得青琐窗。
”李煜坐在青楼之上,看到的是犹如摇曳的翠华,它摇摆着,行至一处又停止,他仍然认得那青琐窗。
“细柳斜斜照书窗,一帘风月夜。
”李煜此时正坐在青楼之上,他看到,一棵细柳斜斜地照着书窗,书窗外是一帘风月,一片幽夜。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李煜拿起酒杯,向青天把酒问,他不知道天上的宫阙,今夜是何年,他正坐在青楼之上,回忆着自己和西施的情缘。
四、诗句评价《青玉案》是贺铸最著名的诗作,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充满了伤感和思念。
贺铸用浪漫的语言把李煜深情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深深地被感动。
五、文学价值《青玉案》作为贺铸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的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远高远,把抽象的情感和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把感情的复杂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是一首声震九州的经典之作。
六、影响《青玉案》这首经典之作,不仅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而且对后世文学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诗词原文及译文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诗词原文及译文《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诗词原文及译文《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是金末元初词人元好问所创作的一首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诗词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似总为、春将去。
花落花开春几度。
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
镜中冉冉韶华暮。
欲写幽怀恨无句。
九十花期能几许。
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赏析:此词描写的是暮春景色,暮春时节,春花已泻,狼藉满路,大好春光已逝去,只有那多情燕子,追逐着春光,飞翔于花丛柳绿之间。
而铜镜前人儿不知不觉已韶华暮,容颜已老。
花开花又落,人生几度春,词人不觉发出“九十花期能几许”的哀怨。
此景无可追,此情无可待,只能对红饮酒,独自品尝这孤寂的雨季。
全词塑造一种低沉幽怨的气氛,使人读来,无限神伤。
上片写暮春时节的景象,最典型的就是落红满路。
“落红”后三句,起首描写满庭的鲜花被风吹落,似乎是说春天即将过去,这不由使词人想到花落花开,年复一年,自然之则,人力难为。
“多情”三句,面对这春光消逝的场景,只有多情的燕子,不管花开花落,仍在执着的追逐春光。
“燕”子其实比喻对生活充满乐观精神的词人。
燕之于人更显词人高古的奇思梦想。
下片由落红转入词人对人生的慨叹。
“镜中冉冉韶华暮”后三句,“韶华暮”指青春年华已走到暮年。
“欲写幽怀”表明作者曾经满怀豪情壮志,但“恨无句”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因而作者只能哀叹“九十花期能几许呢?一卮芳酒”后三句。
面对时光消逝,青春已逝的局面,作者又想起自身的痛苦。
功业难为,而时其发妻英年早逝,给他心灵都带来创伤。
眼见落花纷坠,红消香断,作者饮酒不是在哀悼落红的早谢,也会想起早逝的亡妻。
情怀忧伤,寂寞之至,难以言表,只能以一卮芳酒,一襟清泪,来面一窗暮雨。
含意之深,非细品难为人知。
这首暮春词原用贺铸的《青玉案》词原韵,但婉转曲折的笔调,幽怨难言的情怀,都非贺词所能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贺铸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1),但目送,芳尘 去(2)。锦瑟年华谁与度(3)?月桥 花院(4),琐窗朱户(5),只有春知 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6),彩笔新 题断肠句(7)。试问闲愁都几许(8)? 一川烟草(9),满城风絮,梅子黄时 雨。
二、作者简介
贺铸(1052-1125)字方回,长身耸目, 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太祖孝惠后族 孙,个性倔犟,有侠客之风。原籍山阴 (今浙江绍兴),居卫州(河南汲县)。 少年时渴望建功立业,但因个性耿直, 不肯低眉屈膝,因此沉沦下僚,仅任右 班殿直、泗州、太平州通判等职。晚年 退居苏、杭,杜门校书,自号庆湖遗老。
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 同归?梧桐半死清霜后,头白 鸳鸯失伴飞。
原上草,露初晞,旧栖新垅两 依依。空床卧听南窗雨,谁复 挑灯夜补衣!
芳心苦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 断莲舟路。断无蜂蝶慕幽香, 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 与骚人语:当年不肯嫁春风, 无端却被秋风误!
贺词如《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 路”,点化曹植《洛神赋》与李 商隐《锦瑟》之遗意丽语,虚实 交融,“另有一种伤心说不出”, 且隐然潜伏着奇崛之气,如“断 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 苦”、“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 却被秋风误”(《踏莎行》)
8)都几许:共有多少。
9)一川:一大片平地。
三、题解
此词作于晚年,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 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 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 感慨。
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全词 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 愁”。立意新奇,能兴起人们无限想象, 为当时传诵的名篇。
缚虎手,悬河口,车如鸡栖马如狗。白 纶巾,扑黄尘,不知我辈可是蓬蒿人? 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作 雷颠,不论钱,谁问旗亭美酒斗十千? 酌大斗,更为寿,青鬓常青古无有。
笑嫣然,舞翩然,当垆素女十五语如弦。 遗音能记秋风曲,事去千年犹恨促。揽 流光,系扶桑,争奈愁来一日却为长!
鹧鸪天·半死桐
在慢词创作上尤能展现其“悲壮” 情怀的是其《六州歌头》“少年侠 气”。
3)锦瑟年华:美好的年华。李商隐《锦 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 华年。”
4)月桥:似弯月的桥。
5)琐窗:雕花的窗。
6)冉冉:流动的样子。 蘅皋:长有杜 蘅的水边高地。蘅,即杜蘅,一种香草, 此句似脱化于江淹名句“日暮碧云合, 佳人殊未来”。
7)彩笔:对笔的美称。《南史·江淹传》 载,南朝江淹梦到西晋时的著名文人郭 璞向他取走了五彩笔,从此再无文采。 断肠句:伤心之作。
表面写男女之情,实际写人生之悲。因 此,通首均为比兴之作。
上片写美人去后的怅惘心绪。
起首三句化用曹植《洛神赋》中“凌波 微步,罗袜生尘”句意,写美人迈着轻 盈的步履,正从横塘姗姗远去,美人离 去,词人极目远望,只能从见到的一片 芳尘之中,想象她的美妙姿态。接下来 四句,写美人离去后,深居独处于“月 桥花院,琐窗住户”的住处,虚度青春 年华,除一年一度的春光以外,无人能 至,自己当然也无从寄与相思、相惜之 情。而词人自己同样幽居独处,对美人 的思恋十分殷切。
下片写春日迟暮,美人不来的闲愁。
过片谓暮云冉冉,舒卷移动,正笼罩着 长满香草的水边高地,这时,词人“彩 笔新题断肠句。”此句暗用《南史·江 淹传》的典故,词人之才不让江淹,以 生花妙笔题断肠之句,更令人凄楚,这 愁苦之情到此已抒写得极为委婉深切, 但作者仍继续用江南暮春常见的三种具 体物象来烘托浓重的闲愁。先是试问, 然后,用三个比喻作答,以景结情,收 来全篇。
四、集评
周紫芝《竹坡诗话》:贺方回尝作《青 玉案》,有“梅子黄时雨”之句,人皆 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子”。
沈谦《填词杂说》:“一川烟草,满城 风。
沈际飞《草堂诗余正集》:叠写三句闲 愁,真绝唱!
三、集评
罗大经《鹤林玉露》: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 少陵有云‘忧端如山来,鸿洞不可掇’,赵鹕 云‘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 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 深愁’。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 海’是也。贺方回有“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 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 愁之多也,尤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三、集评
王方俊《唐宋词赏析》:贺铸晚年退隐 至苏州,并在城外十里处横塘有住所, 词人常往来其间。这首词写于此时此地。 词中写路遇一女子,而引起了作者对生 活的感慨。
五、贺铸词艺术特点
意象重叠: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注重锻炼字面,善于点化前人语句 入词。如《小梅花·行路难》
小梅花·行路难
自编《东山词》。词风多样, 张耒在《东山词集序》中概括 为盛丽、妖冶、幽洁、悲壮四 种风格,总体上具备刚柔相济 的特点。其代表作为《青玉 案·横塘路》、《鹧鸪天·半 死桐》、《芳心苦》。
二、注释
1)凌波:形容女子走路轻盈。曹植《洛 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横塘:在苏州西南。
2)芳尘:对女子足迹的美称。这里代指 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