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 青玉案
赏析贺铸之青玉案

青玉案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词译】美人不到横塘来,只能看着她,飘飘然的消失在视线中。
是谁和你共度这美好的青春年华?小桥、流水,月影、疏花的小院,雕梁画栋的闺房,也只有那无所不到的春风,知道她的居处。
流动的彩云,渐渐地笼罩了水边的芳草洲,满腹才华也写不尽这相思之苦。
问我闲愁到底有多深重?那一川笼罩在迷雾中的青草,满城纷纷扬扬的飞絮,无休无止的黄梅雨,堪比我缭乱的愁绪。
【作者简介】贺铸,字方回,卫州人(今河南汲县)宋太祖孝惠皇后族孙,因外戚恩授右班殿值,后经苏轼举荐,弃武习文,任承事郎。
为北宋著名词人。
【赏析】“凌波微步,罗袜生尘”,这是曹植《洛神赋》中的精彩名句,作者借用来描述他路遇的美人,这使我们有了一个很大的想象空间,美人的那种体迅飞凫、飘忽若神的形象放在了我们的眼前,同时也把作者路遇美人却无缘相邀的怅惘、失望之情,自然的流露出来。
接下来,作者自然的产生联想,美人的大好青春年华是与谁共度的呢?这么漂亮的美人一定居住在一个临水的幽美之处,那里有香艳的闺房,精美的花园,以及人们无法知晓的生活,作者转而羡慕起春风,只有无处不到的它能知道这一切。
至此,这种憾然之情,在心中翻转,竟不能自已。
黄昏慢慢的来临了,彩霞从天上到水中连成一片,笼罩了水边的绿洲,作者的纷繁思绪仍纠结在一起,不能自拔;作者想起了曹植当年满腹才华写下的佳句,也是字字令人肝肠寸断,“怅盘桓而不能去”,与自己是何等的相似,毕竟他还曾“通言赠珠”,而自己呢?于是,作者开始清算自己的闲愁到底有多重,遍地疯长的青草,笼罩在烟雾之中,迷茫无边;纷纷扬扬的飞絮,乱舞长空;没完没了的黄梅雨,纷乱如麻。
这些叠加在一起,怎一个乱字了得,把作者纷乱愁苦的心情,强烈的表达出来,却又似不着痕迹。
李后主有词: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宋词之青玉案【宋】贺铸

“露晞明朝更复落,人死一去何时归?”人就像那 在草原上挂在草叶上的露珠,须臾之间就干掉, 消失不见了。人的生命是如此的短暂而脆弱…… 我的思念在你的旧居新坟两处不断的徘徊。自己 的心空空的,只有孤单无助的坐在床上听着外面 的雨声。如今还有谁再为我深夜挑灯,给我缝补 衣裳,陪着我爱着我呢?
艺术特色
1 、艺术构思上的突出之处是将生者与死者 合写,词笔始终关合自己和妻子双方。 2、在表现手法上将赋比兴三种手法结合运 用,丰富了情感表现的手段,增强了艺术 感染力。
词意解读
贺铸近50时退居苏州三年,心情抑郁, 加上晚年丧妻,倍觉伤感凄凉。贺铸夫 妻感情深厚真挚,这首悼亡诗情真意切、 哀伤动人。
词意解读
重新走过苏州城的西门已经是处处都物是人非,往 事不堪回首。能和你同来为什么不能和你同归呢? 失去你后,我就像那遭了霜打的梧桐半死半生, 失去了以往的活力。失去你后,我就像那失去自 己伴侣的老鸳鸯,只有自己孤单悲伤的飞行,不 知所归了。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为全篇新警之句。 “试问”一句以“闲愁”单独提问,然后 接连推出三个比喻作答:“一川烟草,满 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个喻体都是人 们熟悉的事物,一经词人加工提炼,采入 词中,又变得十分新鲜。
据载,当时的人们读了都很佩服,并因此 给作者送了一个“贺梅子”的外号。
贺铸,字方回,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出身 贵族。 早年曾任武职,四十岁后转文职,做过泗州通 判等,晚年退居苏州。一生沉沦下僚,胸中颇
多块垒,故而寓之于香草美人。凌 Nhomakorabea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北宋贺铸《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译文及注释

北宋-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原文、译文及注释题记:《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是宋代词人贺铸的作品。
此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寞积郁难抒之情绪。
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愁”,立意新奇,想象丰富,历来广为传诵。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为贺铸晚年退隐苏州期间的作品。
龚明之《中吴纪闻》卷三载:“(贺铸)有小筑在盘门之南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往来其间,尝作《青玉案》词。
”原文: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北宋-贺铸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翻译: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塘路,只有用目力相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是月台,是花榭,是雕饰的窗,是紧闭的朱户,这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将暮,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
试问闲情都几许?若问闲情愁绪有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好象一江的烟草,满城随风飘落的花絮,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霖雨。
注释:〔青玉案〕词牌名。
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因取以为调名。
又名“横塘路”。
双调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横塘〕在苏州城外,是作者隐居之所。
〔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月桥花院〕一作“月台花榭”。
月桥,像月亮似的小拱桥。
花院,花木环绕的庭院。
〔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赏析宋词《青玉案》

赏析宋词《青玉案》《青玉案》是一首优美的词牌,取自东汉张衡的《四愁诗》中的“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这首词牌名本意是描述一个爱情故事,而北宋词人贺铸的《青玉案》元夕则以此为灵感,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元夕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词的开篇就给人一种繁华瑰丽的视觉感受,描绘了元夕夜的热闹和华丽。
满街的彩灯和火焰,像千树花开,又像繁星坠落。
这个词用得极其美丽,让人在读词的同时,仿佛亲眼看到了那繁华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这段词则进一步描绘了元夕夜的热闹和繁忙。
箫声悠扬,彩灯闪烁,鱼龙舞曲此起彼伏。
这一段的描写充满了动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元夕夜的热闹和喧嚣。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这段词则描绘了女子在元夕夜的美丽和魅力。
她们头戴美丽的饰物,笑容满面,轻盈走过,留下的是一股淡淡的香气。
这一段的描写充满了柔美,让人感受到了女子的温婉和美丽。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后一段词则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他在人群中寻找那个人,找了很久,直到突然回头,才发现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只剩下灯火阑珊。
这一段的描写极其细腻,让人感受到了词人的深情和哀伤。
总的来说,贺铸的《青玉案》元夕通过优美的词句,描绘了元夕夜的繁华和热闹,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这首词充满了柔情和哀伤,但同时也充满了美丽和动人。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
2024年青玉案贺铸教案

2024年青玉案贺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教材第四单元“宋词”,具体章节为“青玉案·贺铸”。
详细内容包括词牌背景介绍、贺铸生平简介、词作鉴赏、重点词汇解析、词句翻译及意境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青玉案”这一词牌的特点及背景;2. 鉴赏贺铸的词作,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风格;3. 掌握课内重点词汇,提高古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作意境的理解与感悟;重点词汇的运用与翻译。
教学重点:青玉案词牌的特点;贺铸词作的艺术风格;课内重点词汇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辅导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现代歌曲《青玉案·元夕》,引发学生对“青玉案”词牌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内容;2. 背景介绍:介绍青玉案词牌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3.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贺铸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4. 词作鉴赏:逐句解析词句,分析词作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贺铸的艺术风格;5. 重点词汇解析:讲解课内重点词汇,结合例句进行翻译;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明确完成时间及要求。
六、板书设计1. 青玉案·贺铸词牌背景作者简介词作鉴赏重点词汇解析翻译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词牌“青玉案”创作一首词;(2)翻译下列句子:“薄幸锦衣郎,翠袖佳人梦。
”答案:(1)例:青玉案·怀古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铁马冰河入梦来,梦醒何处是?(2)答案:The unlucky man in brocade clothes, the beauty in green sleeves dreams.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贺铸的词作,了解其他词牌的特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古诗词鉴赏~贺铸《青玉案》

古诗词鉴赏~贺铸《青玉案》古诗词鉴赏~贺铸《青玉案》诗歌是一门艺术,在古典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古诗词鉴赏则是对古诗词的理解和欣赏,是一种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贺铸的《青玉案》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典诗歌,充满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值得细细品味。
一、作者简介贺铸(830-887),字伯仲,号贺翁,汉族,河南安阳人。
中唐时期文学家、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以诗文闻名天下。
代表作有《青玉案》等。
二、诗句内容《青玉案》全诗共四句,分别为:“拂衣推枕上青楼,吴钩霜雪明。
”“翠华摇摇行复止,犹自谙得青琐窗。
”“细柳斜斜照书窗,一帘风月夜。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三、诗句解析《青玉案》中的人物是唐朝的文宗李煜,他此刻正坐在青楼上,推着枕头,看着楼外的月亮和雪花,回忆着自己和西施的情缘。
“拂衣推枕上青楼,吴钩霜雪明。
”这句诗描述了李煜拂去衣袖,推着枕头,坐在青楼之上,夜晚的吴钩霜雪明亮无比,楼外是一片美景。
“翠华摇摇行复止,犹自谙得青琐窗。
”李煜坐在青楼之上,看到的是犹如摇曳的翠华,它摇摆着,行至一处又停止,他仍然认得那青琐窗。
“细柳斜斜照书窗,一帘风月夜。
”李煜此时正坐在青楼之上,他看到,一棵细柳斜斜地照着书窗,书窗外是一帘风月,一片幽夜。
“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李煜拿起酒杯,向青天把酒问,他不知道天上的宫阙,今夜是何年,他正坐在青楼之上,回忆着自己和西施的情缘。
四、诗句评价《青玉案》是贺铸最著名的诗作,它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幅感人的画面,充满了伤感和思念。
贺铸用浪漫的语言把李煜深情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使人深深地被感动。
五、文学价值《青玉案》作为贺铸的经典之作,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它的语言清新优美,意境深远高远,把抽象的情感和精神表达得淋漓尽致,把感情的复杂性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使人产生强烈的共鸣,是一首声震九州的经典之作。
六、影响《青玉案》这首经典之作,不仅影响了中国古典诗歌,而且对后世文学家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原文及赏析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原文及赏析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原文及赏析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原文及赏析1原文: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匆忙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知何处?解鞍旅舍天将暮,暗忆丁宁千万句。
一寸柔肠情几许?薄衾孤枕,梦回人静,侵晓潇潇雨。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赏析长亭,秦汉时,在驿道边隔十里置一亭,谓之长亭,是行人歇脚和饯别的地方。
绿槐烟柳,槐者,怀也;柳者,留也。
槐柳荫成,如烟笼雾罩,显示出一片迷茫、怅惘的伤离恨别的氛围。
就在这槐柳如烟,长亭连短亭的驿道上,多少人临歧洒泪,次第分离!词由别时情境写到别后心情。
俗语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
所谓“日永(长)如年”,正是强调因别愁绵绵而主观感受到的一日之长。
最难堪时,登高回首,目尽苍天,只见层层暮云遮断了望眼。
而乡关,更在暮云青山之外!柳宗元有句云“岭树重遮千里目”(《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韩愈亦发出过“云横秦岭家何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痛切的悲呼。
它们都表现了一种乡关远隔,亲人睽离,欲归不能的.强烈的阻隔心态。
下阕以时间为线索,接写行人于日暮时分驻马解鞍,投宿旅舍。
“寒灯思旧事”(杜牧《旅宿》),词人在孤馆独对青灯,前尘往事,亦纷至沓来,暗中忆及分离时之细语丁宁,几多柔情,几多思念!如今,只有梦魂可超越时空,暂返乡关,和伊人小聚。
恍然警觉,只有孤枕寒衾,灯昏人静,天色渐明,而窗外小雨潇潇,亦如人之潸潸清泪,绵长无尽。
清徐釚《词苑丛谈》云:“凡词无非言情。
”又引宗梅岑语:“词以艳丽为工,但艳丽中须近自然本色。
”(《丛谈·品藻二》)惠洪身为僧人,而“其诗词多艳语,为出家人未能忘情绝爱者”(薛砺若《宋词通论》)。
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原文及赏析2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绿槐烟柳长亭路。
恨取次、分离去。
日永如年愁难度。
高城回首,暮云遮尽,目断人何处。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诗词原文及译文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诗词原文及译文《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诗词原文及译文《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是金末元初词人元好问所创作的一首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诗词原文及译文,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青玉案落红吹满沙头路。
似总为、春将去。
花落花开春几度。
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
镜中冉冉韶华暮。
欲写幽怀恨无句。
九十花期能几许。
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赏析:此词描写的是暮春景色,暮春时节,春花已泻,狼藉满路,大好春光已逝去,只有那多情燕子,追逐着春光,飞翔于花丛柳绿之间。
而铜镜前人儿不知不觉已韶华暮,容颜已老。
花开花又落,人生几度春,词人不觉发出“九十花期能几许”的哀怨。
此景无可追,此情无可待,只能对红饮酒,独自品尝这孤寂的雨季。
全词塑造一种低沉幽怨的气氛,使人读来,无限神伤。
上片写暮春时节的景象,最典型的就是落红满路。
“落红”后三句,起首描写满庭的鲜花被风吹落,似乎是说春天即将过去,这不由使词人想到花落花开,年复一年,自然之则,人力难为。
“多情”三句,面对这春光消逝的场景,只有多情的燕子,不管花开花落,仍在执着的追逐春光。
“燕”子其实比喻对生活充满乐观精神的词人。
燕之于人更显词人高古的奇思梦想。
下片由落红转入词人对人生的慨叹。
“镜中冉冉韶华暮”后三句,“韶华暮”指青春年华已走到暮年。
“欲写幽怀”表明作者曾经满怀豪情壮志,但“恨无句”却英雄无用武之地。
因而作者只能哀叹“九十花期能几许呢?一卮芳酒”后三句。
面对时光消逝,青春已逝的局面,作者又想起自身的痛苦。
功业难为,而时其发妻英年早逝,给他心灵都带来创伤。
眼见落花纷坠,红消香断,作者饮酒不是在哀悼落红的早谢,也会想起早逝的亡妻。
情怀忧伤,寂寞之至,难以言表,只能以一卮芳酒,一襟清泪,来面一窗暮雨。
含意之深,非细品难为人知。
这首暮春词原用贺铸的《青玉案》词原韵,但婉转曲折的笔调,幽怨难言的情怀,都非贺词所能比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塘:苏州城外,作者隐居之所。 横塘:苏州城外,作者隐居之所。
-龚明之《中吴纪闻》: 龚明之《中吴纪闻》 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 “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 往来于期间。 往来于期间。”
一川 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川:一片平川,满地,多用于形容 一川:一片平川,满地, 自然景色。 自然景色。 烟草:烟雨、青草。 烟草:烟雨、青草。 风絮:被风吹起来的柳絮。 风絮:被风吹起来的柳絮。 黄时:黄熟时。四五月梅子黄熟, 黄时:黄熟时。四五月梅子黄熟,基 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 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 梅雨
字方回,又名贺三愁,字号庆湖遗老, 字方回,又名 悒 不 得 志 生 不 得 美 官
•个性和词风非常奇特 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身上和词中得到和谐 的统一 •诗、词、文皆善 诗词成就高于文 词的成就高于诗
琐 只 有 春 知 处 , 。 窗 朱 户 , 月 桥 花 院
赏析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新题断肠句。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暗合《休上人怨别》 暗合《休上人怨别》: 日暮碧云合, “日暮碧云合,佳人 殊未来” 殊未来”
自誉“彩笔”(神笔) 自誉“彩笔” 神笔)
江淹少时很有才华, 江淹少时很有才华,后来梦中将所用的五 色笔归还了原主郭璞, 尔后为诗, 色笔归还了原主郭璞,“尔后为诗,绝无 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美句,时人谓之才尽”
,
知晓她的去处。 知晓她的去处。
彩 笔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 芳草岸旁的日色将暮, 芳草岸旁的日色将暮, 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 的诗句。 的诗句。 新 题 断 肠 句
飞 云 冉 冉 蘅 皋 暮
一 川 烟
若问闲情愁绪有几许? 若问闲情愁绪有几许? 好像满地的青草, 好像满地的青草,
都是用某种意象来形容“ 都是用某种意象来形容“愁”的性状。 的性状。
而贺铸却用了一连串的意象, 而贺铸却用了一连串的意象,把“闲愁”的无边无际、无穷无尽、无从 一连串的意象 闲愁” 无边无际、无穷无尽、 把握写得形象、真切、丰实而不觉其抽象了 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写得形象 而不觉其抽象了, 鲜明深刻的印象。 把握写得形象、真切、丰实而不觉其抽象了,给读者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同时这三句既是比喻,又是写景,更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见痕迹。 同时这三句既是比喻,又是写景,更是抒情,表里如一,不见痕迹。 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黄庭坚更是 极口称赞说: 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 极口称赞说:“少游醉卧古藤下,谁与愁眉唱一杯?解作江南断肠句,只 今唯有贺方回” 寄贺方回》 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2. 博喻手法
此篇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此篇名句: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梅子黄时雨。
李后主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秦少游云: 落红万点愁如海”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李清照云: 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云:“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锦 瑟 华 年 谁 与 度 ? 芳 尘 去 。 但 目 送 ,
凌 波 不 过 横 塘 路 ,
满 梅 子 黄 时 雨 , 。 城 风 絮 , 一 川 烟
试 问 闲 愁 都 草 几 许 ?
彩 笔 新 题 断 肠 句 。
飞 云 冉 冉 蘅 皋 暮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赏析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试问闲愁都几许? 闲愁都几许 梅子黄时雨 试问闲愁都几许? 梅子黄时雨。
非“离愁”,非“穷愁” 离愁” 穷愁” 是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怅惘和愁闷 是一种郁郁不得志的怅惘和愁闷
一川烟草” “一川烟草”,以面积广大喻愁 之多,“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 满城风絮” 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 纷乱, 深广、 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纷乱, 梅子黄时雨” “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 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 时间长和难以断绝。 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
凌 波 不 过 横 塘 路 ,
但 目 送 , 她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 芳 尘 去 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 她像芳尘一样飘去。 塘路,我只有用目力相 塘路,
锦 瑟 华 年 谁 与 度
月 桥
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 正是青春年华时候,
花 院 ,
是月台,是花榭, 呢?是月台,是花榭, 是雕饰的窗,是紧闭的 是雕饰的窗, 朱户,这只有春天才会 朱户, 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
主旨“闲愁”
对于这首词的理解,不可只看“盛丽”的表面,而 对于这首词的理解,不可只看“盛丽”的表面, 是有一种悠远的寄托 悠远的寄托。 是有一种悠远的寄托。 愁是因飘渺、神秘美人而起,人不可留、 愁是因飘渺、神秘美人而起,人不可留、尘亦难驻 种种愁怀恨绪。 引起词人心中种种愁怀恨绪 引起词人心中种种愁怀恨绪。 此词是借怀念资质极美的凌波佳人,来表现作者理 此词是借怀念资质极美的凌波佳人,来表现作者理 怀念资质极美的凌波佳人 想不能实现、幽居穷处的苦闷和感慨。 想不能实现、幽居穷处的苦闷和感慨。
赏析
一川烟草 满城风絮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试问闲愁都几许? 闲愁都几许 梅子黄时雨。 试问闲愁都几许? 梅子黄时雨
最后用设问句引出满腔“闲愁” 闲愁” 最后用设问句引出满腔“闲愁”。 “闲愁”连 用比喻分三层铺叠而来, 用比喻分三层铺叠而来,既绘江南特有暮春烟雨 景色,又衬托词人黯然心境,写出闲愁的深广。 景色,又衬托词人黯然心境,写出闲愁的深广。 可谓亦情亦景、 比亦兴、亦虚亦实,浑融为一、 可谓亦情亦景、 亦比亦兴、亦虚亦实,浑融为一、 亦情亦景 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 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 词的上阕,似乎不曾有一字言愁, 词的上阕,似乎不曾有一字言愁,但第一句便 埋下了愁的种子。下阕愁如山风海雨,滚滚而来, 埋下了愁的种子。下阕愁如山风海雨,滚滚而来, 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点明主题 以景结情。 点明主题、 一发不可收拾, 最后点明主题、以景结情。
试 问 闲 愁 都 几 许
草 ,
满城随风飘落的柳絮, 满城随风飘落的柳絮, 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霖雨。 梅子刚刚黄熟时的霖雨。
,
赏析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不过横塘路
以“子建忽睹洛神”作比 子建忽睹洛神” “尘”由“凌波”而来 凌波”
直陈其事”写到词人看到心仪的女子, “直陈其事”写到词人看到心仪的女子,那 女子未能到横塘来,只好看她姗姗而去。 女子未能到横塘来,只好看她姗姗而去。 此 刻的画面上只有一个伫立“目送” 刻的画面上只有一个伫立“目送”的人 从平 淡的叙述中,暗示出情在其中。 淡的叙述中,暗示出情在其中。
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锦瑟华年谁与度? 锦瑟华年: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华年:美好的青春时期。
-化用李商隐《锦瑟》: 化用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琐窗:雕绘连锁花纹的窗子。 琐窗:雕绘连锁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朱户:朱红的大门。
1.化用前人诗句(隐括) 1.化用前人诗句(隐括) 化用前人诗句
凌波:曹植《洛神赋》 凌波: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 凌波微步, 尘。” 锦瑟: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 锦瑟 李商隐《锦瑟》诗:“锦瑟无端五十弦, 李商隐 一弦一柱思华年” 一弦一柱思华年”。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 日暮碧云合,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日暮碧云合,佳人殊 未来” 南史江淹传》 未来”(《南史江淹传》)。
呈现: 杨念 缪蕊 童欣
字方回,又名贺三愁,字号庆湖遗老, 字方回,又名贺三愁,字号庆湖遗老, 祖籍浙江
•17岁离家赴汴京做官,但大都为清冷闲职 17岁离家赴汴京做官 岁离家赴汴京做官, •经苏轼推荐,改任文职 经苏轼推荐, •母亲去世后,一直游历或居住于苏杭一带 母亲去世后, •在任一年辞官,定居苏州 在任一年辞官, •晚年赐五品服
对自己才华和能力的信心
赏析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新题断肠句。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飞云冉冉蘅皋暮”把奇幻的想象带回到“ “飞云冉冉蘅皋暮”把奇幻的想象带回到“但 中来。 目送,芳尘去” 现实中来 目送,芳尘去”的现实中来。天空中碧云缓缓流 临水的岸上香草轻轻地摇曳。词人伫望既久, 动;临水的岸上香草轻轻地摇曳。词人伫望既久, 望断云天。可望而不可及的佳人, 望断云天。可望而不可及的佳人,引发了词人无 尽的惆怅。 尽的惆怅。 词人即使像江淹那样有一枝五色彩笔, 词人即使像江淹那样有一枝五色彩笔,写出的 令人断肠的感人诗句来, 难遣愁情。 令人断肠的感人诗句来,也难遣愁情。
主旨“闲愁”
周汝昌:“原是贺方回退居苏州时,因看见了一位女郎,便生了 周汝昌: 原是贺方回退居苏州时,因看见了一位女郎, 倾慕之情,写出了这篇名作。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像也没有“ 倾慕之情,写出了这篇名作。这事本身并不新奇,好像也没有“重 大意义” 值不得表彰。无奈它确实写来美妙动人, 大意义”,值不得表彰。无奈它确实写来美妙动人,当世就已膺盛 历代传为佳句。 名,历代传为佳句。” 贺铸是一个“喜谈当世事”,“人以为近侠”,想一显身手,建 贺铸是一个“喜谈当世事” 人以为近侠” 想一显身手, 奇功”的人,但他一生沉沦下僚。在他的诗中, 立“奇功”的人,但他一生沉沦下僚。在他的诗中,常寓有对政治 晚年, 和身世的感慨,而这首词也是写于词人的晚年 想必此词也另有寄 和身世的感慨,而这首词也是写于词人的晚年,想必此词也另有寄 托。 正如古人常用香草美人来比喻明君贤臣美政,相信此词的手法和 正如古人常用香草美人来比喻明君贤臣美政,相信此词的手法和 香草美人来比喻明君贤臣美政 意趣与 离骚》中的“哀美人之迟暮” 与苏轼《前赤壁赋》 意趣与《离骚》中的“哀美人之迟暮”,与苏轼《前赤壁赋》中的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相似。张耒曾评价贺铸: “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相似。张耒曾评价贺铸:“幽洁 如屈宋” 如屈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