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铸_青玉案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原文翻译及赏析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原文翻译及赏析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的原文翻译及赏析版本一青玉案⑴凌波不过横塘路⑵,但目送、芳尘去⑶。

锦瑟华年谁与度⑷?月桥花院⑸,琐窗朱户⑹,只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⑺,彩笔新题断肠句⑻。

试问闲情都几许⑼?一川烟草⑽,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⑾。

[2]版本二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台花榭,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3]词语注释⑴青玉案:词牌名。

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因取以为调名。

六十七字,前后片各五仄韵。

亦有第五句不用韵者。

⑵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⑶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⑷锦瑟华年:指美好的青春时期。

锦瑟:饰有彩纹的瑟。

唐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⑸月桥花院:一作“月台花榭”。

月桥:像月亮似的小拱桥。

花院:花木环绕的庭院。

⑹琐窗:雕绘连琐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⑺飞:一作“碧”。

冉冉:指云彩缓缓流动。

蘅皋(hénggāo):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⑻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南史江淹传》:“……(淹)尝宿于冶亭,梦一丈夫自称郭璞,谓淹曰:‘吾有笔在卿处多年,可以见还。

’淹乃探怀中得五色笔一以授之。

”断肠句:伤感的诗句。

⑼试问:一说“若问”。

闲愁:一说“闲情”。

都几许:总计为多少。

⑽一川:遍地,一片。

⑾梅子黄时雨:江南一带初夏梅熟时多连绵之雨,俗称“梅雨”。

《岁时广记》卷一引《东皋杂录》:“后唐人诗云:‘楝花开后风光好,梅子黄时雨意浓。

’”[3][4]白话译文你步履轻盈却不肯来到横塘,依旧凝望目送你带走了芬芳。

你与谁相伴共度这美好时光?月桥花屋朱门映着美丽花窗,只有春风才知你生活的地方。

碧云飘飘的杜恒洲暮色茫茫,我用彩笔写下这伤心的诗行。

赏析宋词《青玉案》

赏析宋词《青玉案》

赏析宋词《青玉案》《青玉案》是一首优美的词牌,取自东汉张衡的《四愁诗》中的“美人赠我锦绣段,何以报之青玉案”。

这首词牌名本意是描述一个爱情故事,而北宋词人贺铸的《青玉案》元夕则以此为灵感,呈现了一幅美丽的元夕画面,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词的开篇就给人一种繁华瑰丽的视觉感受,描绘了元夕夜的热闹和华丽。

满街的彩灯和火焰,像千树花开,又像繁星坠落。

这个词用得极其美丽,让人在读词的同时,仿佛亲眼看到了那繁华的景象。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这段词则进一步描绘了元夕夜的热闹和繁忙。

箫声悠扬,彩灯闪烁,鱼龙舞曲此起彼伏。

这一段的描写充满了动感,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元夕夜的热闹和喧嚣。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这段词则描绘了女子在元夕夜的美丽和魅力。

她们头戴美丽的饰物,笑容满面,轻盈走过,留下的是一股淡淡的香气。

这一段的描写充满了柔美,让人感受到了女子的温婉和美丽。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最后一段词则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他在人群中寻找那个人,找了很久,直到突然回头,才发现那个人已经不在了,只剩下灯火阑珊。

这一段的描写极其细腻,让人感受到了词人的深情和哀伤。

总的来说,贺铸的《青玉案》元夕通过优美的词句,描绘了元夕夜的繁华和热闹,同时也表达了词人对逝去时光的怀念和无奈。

这首词充满了柔情和哀伤,但同时也充满了美丽和动人。

通过这首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词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深思。

2024年青玉案贺铸教案

2024年青玉案贺铸教案

2024年青玉案贺铸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中国古代文学名篇》教材第四单元“宋词”,具体章节为“青玉案·贺铸”。

详细内容包括词牌背景介绍、贺铸生平简介、词作鉴赏、重点词汇解析、词句翻译及意境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青玉案”这一词牌的特点及背景;2. 鉴赏贺铸的词作,体会其独特的艺术风格;3. 掌握课内重点词汇,提高古文阅读和翻译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词作意境的理解与感悟;重点词汇的运用与翻译。

教学重点:青玉案词牌的特点;贺铸词作的艺术风格;课内重点词汇的掌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教材、《中国古代文学名篇》辅导书、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首现代歌曲《青玉案·元夕》,引发学生对“青玉案”词牌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内容;2. 背景介绍:介绍青玉案词牌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3. 作者介绍:简要介绍贺铸的生平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4. 词作鉴赏:逐句解析词句,分析词作意境,引导学生体会贺铸的艺术风格;5. 重点词汇解析:讲解课内重点词汇,结合例句进行翻译;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词汇进行翻译练习,巩固所学;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明确完成时间及要求。

六、板书设计1. 青玉案·贺铸词牌背景作者简介词作鉴赏重点词汇解析翻译练习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词牌“青玉案”创作一首词;(2)翻译下列句子:“薄幸锦衣郎,翠袖佳人梦。

”答案:(1)例:青玉案·怀古长安古道马迟迟,高柳乱蝉嘶。

铁马冰河入梦来,梦醒何处是?(2)答案:The unlucky man in brocade clothes, the beauty in green sleeves dreams.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互动性,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确保教学效果;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贺铸的词作,了解其他词牌的特点,提高古诗词鉴赏能力。

青玉案贺铸教案

青玉案贺铸教案

青玉案贺铸教案一、教案背景《青玉案》是中国古代文学名篇之一,是明代文学家兰陵笑笑生创作的一篇小说。

这篇小说以卓文君和宋玉的爱情故事为背景,描写了卓文君为了能和心爱的人在一起而放弃贵族身份的坚强和无悔的爱情。

同时,小说还通过对古代社会的描写,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残酷和女性在封建礼教下的困境。

《青玉案》是一篇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富有情感表达的文学作品,对于学生的情感教育和文学素养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本教案将通过深入分析小说的情节和人物形象,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悉《青玉案》的背景和作者;2. 学生能够理解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形象;3. 学生能够通过文学分析,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和含义;4. 学生能够发表对小说的个人观点和感受,增强文学素养。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1. 老师简单介绍《青玉案》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老师提问:你们对《青玉案》这个标题有什么了解?步骤二:阅读与分析(30分钟)1. 学生独立阅读《青玉案》的故事,尽量理解情节和人物形象。

2. 学生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小说中的重要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及它们对整个故事的意义。

3. 学生们逐个发言,分享自己的观点。

步骤三:重点解读(30分钟)1. 老师挑选小说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形象,进行详细解读,引导学生思考。

2. 老师带领学生分析小说中的主题和含义,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小说。

3. 老师让学生讨论,从个人角度出发,分析自己对小说的理解,并提出对小说的疑问和思考。

步骤四:情感教育(20分钟)1. 老师用一些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写下自己对小说中某个情节或人物的理解和感受,发表自己的个人观点。

3. 学生互相交流,并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步骤五:总结(10分钟)1. 老师总结和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通过这堂课对《青玉案》的更深入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的提升。

青玉案 贺铸

青玉案 贺铸

这里所说的春草乃是烟雾笼罩的春草, 这里所说的春草乃是烟雾笼罩的春草,而且有 一川之多( 平野);柳絮是春风卷扬的柳絮, );柳絮是春风卷扬的柳絮 一川之多(川:平野);柳絮是春风卷扬的柳絮, 而且满城都是; 而且满城都是;梅雨又具体化为梅子黄时的那种缠 绵淅沥、烟雾迷濛的淫雨。三者包括了初、 绵淅沥、烟雾迷濛的淫雨。三者包括了初、仲、晚 风雨阴晴,城内野外,天上地下各种情况, 春,风雨阴晴,城内野外,天上地下各种情况,叫 你觉得愁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遮天漫地, 你觉得愁情无处不在,无时不有,遮天漫地,茫茫 无边,辨不清,拂不去,躲不开。 无边,辨不清,拂不去,躲不开。这些景物不仅各 自都非常典型, 自都非常典型,而且在这里又以团体的力量来共同 形容主人公的闲愁,所以极为感人。 形容主人公的闲愁,所以极为感人。
罗大经: 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 罗大经:“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 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 赵嘏云: ‘忧端如山来,澒洞不可掇。’赵嘏云:‘夕阳 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 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是也。有以水喻 愁者,李颀云: 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李后主云: 问君能有几多愁? 李后主云:‘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 东流。 秦少游云: 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 东流。’秦少游云:‘落红万点愁如海’是也。 贺方回云: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 贺方回云:‘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 风絮,梅子黄时雨。 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 风絮,梅子黄时雨。’盖以三者比愁之多也,尤 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为新奇;兼兴中有比,意味更长。”
黄 雨 ! 时
草 , 满 城 絮 , 梅 子 风
闲 情 都 许 ? 一 川 烟 几

青玉案译文赏析贺铸

青玉案译文赏析贺铸
贺铸的《青玉案》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哀愁的词。词中描绘了一位步态轻盈的女子凌波微步,却未曾走过横塘路,词人只能目送她的芳尘远去。全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词人对美好年华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月台、花榭、琐窗、朱户,这些隐秘的世界只有春风知晓。飞云、蘅皋、彩笔、断肠句,每一个元素都透露出词人的闲愁和苦闷。而最为人称颂的是词中的三个比喻: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将无形的愁绪转化为有形的实景,新颖精巧,让人拍案叫绝。整首词因果相承,情景互换,融情入景,设喻新奇,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匠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铸因此词得名“贺梅子”,可见其影响之深远。此词不仅抒发了词人的个人情感,更在借美人迟暮、盛年不偶的描绘中,寄寓了词人壮志难酬、不为世用的深沉感慨。

青玉案贺铸赏析 青玉案贺铸翻译

青玉案贺铸赏析 青玉案贺铸翻译

青玉案贺铸赏析青玉案贺铸翻译这首词抒写了因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不得志的“闲愁”。

上片写相恋和怀念,下片开头两句写昏暮景色,暗示出抒情主人公等待盼望那位“凌波”仙子直到黄昏,仍不见踪影,或“闲愁”太多。

写“美人”可望而不可及,以此喻指理想不能实现,形象生动。

下片的“碧云”句喻指时光流逝之迅速,末尾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十分生动,作者也因此获得了“贺梅子”的雅号。

词中他把抽象的闲情化为可感可知的“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不仅形象、真切地表现出词人失意、迷茫、凄苦的内心世界,同时也生动、准确地展现了江南暮春时烟雨迷蒙的情景,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结尾处“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以江南景色比喻忧愁的深广,以面积广大喻愁之多,“满城风絮”以整个空间立体地比喻愁之深广,“梅子黄时雨”以连绵不断比喻愁之时间长和难以断绝,兴中有比,意味深长,被誉为绝唱,贺铸也因此而有“贺梅子”的雅号,深得当时人们的赞赏。

黄庭坚更是极口称赞说:“解作江南断肠句,只今唯有贺方回”(《寄贺方回》)。

=======================断肠一曲贺梅子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龚明之《中吴纪闻》说,贺铸有一座小屋,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一个叫横塘的地方。

他经常在这一带盘桓,后来写下了这首词。

从词的开头两句“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看,大概是偶然的一次机遇,使作者结识了词中所写的这位女子。

但她未能到横塘来,便只好看她姗姗而去了。

“凌波”不见,“芳尘”已渺,此刻的画面上只有一个伫立“目送”的人。

开头三句,破空而来,一下子把事情揭示出来,用的是“直陈其事”的赋体。

从平淡的叙述中,暗示出情在其中,因此有下面的遥想: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青玉案》全词赏析

《青玉案》全词赏析

《青玉案》全词赏析《青玉案》全词赏析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译文] 我心中的愁啊,就像遍地迷濛的荒草,满天飘舞的柳絮,还有那黄梅时节的细雨,淅淅沥沥,淅淅沥沥。

[出自] 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碧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注释】①凌波:形容女子走路时步态轻盈。

②横塘:在苏州南十时许。

③芳尘:指美人的行踪。

④锦瑟华年:比喻美好的青春时期。

⑤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

蘅即杜蘅,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

⑥琐窗:雕刻或彩绘有连环形花纹的窗子。

⑦彩笔:比喻有写作的才华。

事见南朝江淹故事。

⑧冉冉:流动的样子。

⑨梅子黄时雨:四五月梅子黄熟,基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梅雨。

”【译文】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

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

只有春风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

佳人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断肠的诗行。

如果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译文二】她轻盈的脚步没有过横塘路,我伤心地目送她飘然远去。

这锦绣年华可和谁共度?是在月下桥边花院里?还是在有花窗的朱门大户?只有春风才知道她的住处。

白云飘浮城郊已到日暮,我提笔写下断肠诗句。

若问我的愁情究竟有多少?就像那一望无垠的烟草地,满城翻飞的柳絮,和梅子黄时的绵绵细雨。

【评点】本篇为相思怀人之词,是词人晚年退隐苏州期间所作。

上片写偶遇佳丽生起眷慕相思和无缘相见的惆怅之情。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写美人走路的姿态,出自曹植《洛神赋》中的诗句“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只见她迈着轻盈的步伐,姗姗地走过横塘的道路,我一路目送她飘然远去,从一片芳尘之中追寻她的踪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芳心苦/踏莎行
诗人:贺铸 朝代 宋代 体裁 词 杨柳回塘,鸳鸯别浦。
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 依依伺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 ①回塘:环曲的水塘 ②别浦:水流的叉口
③红衣:此指红荷花 瓣。 ④芳心:莲心。 ⑤返照:夕阳的回光 ⑥骚人:诗人。
计,贺铸有词283首,其中化用楚辞语意共76处,46阕。 • 汉王逸《<离骚>序》:“《离骚》之文依《诗》取兴,引类
譬谕,故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 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虬龙鸾凤,以托君子; 飘风云霓。以为小人”后因称《离骚》文为美人香草之 意 。(中国古代文学的原型模式) • 贺铸“比兴通于物理”:心志要通过深隐的比兴手法在物 的具体形象上得以显现。
呈现: 杨念 缪蕊 童欣



只 有 春
窗 朱 户
月 桥
知 处 。

花 院 ,
瑟 华 年 谁 与 度
芳 尘 去 。
但 目 送 ,
波 不 过 横 塘 路



试彩飞
梅城 子风 黄絮 时, 雨 。
一 川 烟 草 ,
问笔云 闲新冉 愁题冉 都断蘅 几肠皋 许句暮
?。,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有 春
呢?是月台,是花榭,
与 琐 知 是雕饰的窗,是紧闭的
度 ?
窗 朱
处 。
朱户,这只有春天才会
户 知晓她的去处。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 芳草岸旁的日色将暮, 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 的诗句。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琐窗:雕绘连锁花纹的窗子。 朱户:朱红的大门。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蘅:香草;皋:水边的高地。 蘅皋:长着香草的沼泽中的高地,这 里代指美人的住处。 彩笔:比喻有写作才华。
试问闲愁都几许? 都几许:有多少
一川 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一川:一片平川,满地,多用于形容 自然景色。
⑦“当年”句:韩偓 《寄恨》诗云:“莲 花不肯嫁春风
【评解】
• 此词咏秋荷,于红 衣脱尽,芳心含苦 时,迎潮带雨,依 依人语,自有一种 幽情盘结其间,令 人魂断。前人谓贺 铸“戏为长短句, 皆雍容妙丽,极幽 闲思怨之情”。以 此词观之,可谓知 言。
• “红衣脱尽芳心苦”写自己年华已逝,没 有蜂蝶光顾,没有人欣赏,默默地在西风 中凋零,不问人知的苦闷。
贺铸
内容
• 一、作家生平 • 二、贺铸的创作风格 • 三、贺铸词的欣赏
字方回,又名贺三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字号庆湖遗老, 祖籍浙江
•17岁离家赴汴京做官,但大都为清冷闲职 •经苏轼推荐,改任文职 •母亲去世后,一直游历或居住于苏杭一带 •在任一年辞官,定居苏州
•晚年赐五品服
字方回,又名贺三愁,字号庆湖遗老, 祖籍浙江
终 悒生 悒不 不得 得美 志官
•个性和词风非常奇特 截然对立的两面在他身上和词中得到和谐 的统一
•诗、词、文皆善 诗词成就高于文
词的成就高于诗
• 一、从绮丽婉约的风格转向男儿的抒情言志。一 洗绮罗香泽之态(苏轼)但应者寥寥,贺铸继承 他抒情言志的特征。
• 惊动天涯倦宦,岁华行暮(念良游)
• 时易失,今犹昨,欢莫在,情何薄(浪淘沙)
凌波:形容女子步态轻盈。
-出自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横塘:苏州城外,作者隐居之所。
-龚明之《中吴纪闻》: “铸有小筑在姑苏盘门外十余里,地名横塘。方回 往来于期间。”
芳尘去:指美人已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锦瑟华年:美好的青春时期。
-化用李商隐《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全词熔叙事、议论和抒情于一炉,配以短小的句式,急 促的音节,集苏轼之豪放与周邦彦之律吕于一身,雄姿 装彩,不可一世,读来令人有神采飞扬。雄健警拔,苍 凉悲壮之感。追忆词人上片京都所度过的六七年倜傥逸 群的侠少生活
• 片末句“乐匆匆”三字、下片首句“似黄粱梦”四字, 是全词文义转折、情绪变换的关棙。作者青年时代生活 朝气蓬勃、龙腾虎掷,虽然欢快,可惜太短促了,好象 唐传奇《枕中记》里的卢生,做了一场黄粱梦。寥寥七 字,将上片的赏心乐事连同那兴高采烈的气氛收束殆尽 ,骤然转入对自己二十四岁至三十七岁以来南北羁宦、 沉沦屈厄的生活经历的陈述。
• “当年不肯嫁东风,无端却被西风误”写 自己当初不肯依附权贵,结果却落得事业 无成,空自叹嗟,表现作者不与世同流合 污的高洁品格。很明显的“香草美人”譬 喻。
开南宋之先的豪气词
• 1词向“言情”的深度发展,以“艳科”为 内容,以“娱宾遣兴”为目的,以“婉美 深约”为审美取向,到宋代中期已经弊端 百出,苏轼提高了词的品格,但没有到辛 弃疾那样的豪放。贺方他回“有侠气,虽 权臣贵要,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 。他的词不仅有侠气,而且有治国安邦的 才略,虽有爱国热情,却沉郁下僚,形成 其性格中豪放英迈的气质,写在词中,就 是感慨跌宕、英姿勃发的豪气词。
烟草:烟雨、青草。
风絮:被风吹起来的柳絮。 黄时:黄熟时。四五月梅子黄熟,基 间常阴雨连绵,俗称“黄梅雨”或“ 梅雨
凌但
波目
不 过
送 ,
她轻移莲步不再越过横
横 芳 塘路,我只有用目力相
塘尘
路 去 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
,。
锦月 瑟桥
正是青春年华时候,可
华 花 只 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
年 谁
院 ,
六州歌头 贺铸
• 少年侠气,交结五都雄。肝胆洞,毛发耸 。立谈中,死生同,一诺千金重。推翘勇 ,矜豪纵,轻盖拥,联飞鞚,斗城东。轰 饮酒垆,春色浮寒瓮,吸海垂虹。闲呼鹰 嗾犬,白羽摘雕弓,狡穴俄空,乐匆匆。
• 这首词抑扬有度,在回忆中胥发郁勃不平之气。上阕写 少年侠气,笔酣墨饱,塑造了一位肝胆照人、千金一诺 、豪纵使酒、骁勇无比的侠士、义士和豪士形象。语言 骏急如风,气势逼人。然歇拍以“乐匆匆”三字收束,遂 将“少年侠气”一笔束住,今日之寂寞隐在言外
• 兰成老去转无,偏恨秋风添鬓雪,不共销魂(雨 中花)
• 面对时光的流逝,自己空有才华却不得施展,说 明词人的心事:时光易逝,功业不再的感伤。从 而使婉约的词风里增添刚性的气质。
贺铸词得离骚之趣
• 离骚之趣——借比兴寄托真意 • 幽洁如屈宋(张耒评语) • 贺铸以骚人、楚客自喻,意象又多从楚辞中来,据胡遂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