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塘路贺铸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 PPT课件3

横塘路
作者:贺铸
*走进作者* 认识作者是了解词的基础!
贺铸 (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山阴人,居卫州。长身耸 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 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 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 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 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 近秦观、晏幾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 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代表作为《横塘路》、 《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 《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小梅花·行路难》、《捣练子·望 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 《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
•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
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作者:贺铸
*走进作者* 认识作者是了解词的基础!
贺铸 (1052-1125)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山阴人,居卫州。长身耸 目,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佑中曾 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杜门校书。不附权贵,喜论天 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 婉约二派之长,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节 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旷,语言浓丽哀婉, 近秦观、晏幾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 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代表作为《横塘路》、 《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生查子·陌上郎》、《浣溪沙》、 《捣练子·杵声齐》、《思越人》、《小梅花·行路难》、《捣练子·望 书归》、《采桑子》等,其中以 《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
•
3、在比夜更深的地方,一定有比夜更黑的眼睛。
•
4、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
•
5、从来不跌倒不算光彩,每次跌倒后能再站起来,才是最大的荣耀。
•
6、这个世界到处充满着不公平,我们能做的不仅仅是接受,还要试着做一些反抗。
•
7、一个最困苦、最卑贱、最为命运所屈辱的人,只要还抱有希望,便无所怨惧。
•
29、人生就像一道漫长的阶梯,任何人也无法逆向而行,只能在急促而繁忙的进程中,偶尔转过头来,回望自己留下的蹒跚脚印。
•
30、时间,带不走真正的朋友;岁月,留不住虚幻的拥有。时光转换,体会到缘分善变;平淡无语,感受了人情冷暖。有心的人,不管你在与不在,都会惦念;无心的
情,无论你好与不好,只是漠然。走过一段路,总能有一次领悟;经历一些事,才能看清一些人。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_课件

三是比中有兴。三个喻体都分别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景物描写,都是江 南暮春时节所特有的景色。因而,它们除了用来作形象的比喻以外, 还共同构成了一个春去夏来的境界。而这样的境界,与“闲愁”又非 常和谐浑融。
美人: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政治理想,闲愁,就是作者执著追 求而理想终究不能实现的苦闷。那么这首悲歌,实际 是士不遇的浩叹。
《青玉案》是北宋著名词家贺铸的代表作。它一问世,就被人 誉为“绝唱”,不胫而走,广为流传。玩赏原词,的确妙丽:
这似是一首恋词,但却写于词人的晚年,其中想必另有寄托。 贺铸,字方回,卫州(今河南汲县)人,出身贵族。《宋 史·文苑传》说他“喜谈当世事,可否不少假借。虽贵要权 倾一时,少不中意,极口诋之无遗辞。人以为近侠。竟以尚 气使酒,不得美官,悒悒不得志。”他早年曾任武职,四十 岁后才转文职,做过泗州通判等,晚年退居苏州。一生沉沦 下僚,胸中颇多块垒,故而寓之于香草美人。
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
贺铸(1052一1125),字方回,号庆湖遗老,卫州共城(今河南辉 县)人。“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八), 因为为人秉性刚直,仕途不得志,始为武弁,后得苏轼的引荐,改任 文职,一直沉沦下僚。官终太平州通判,58岁致仕,退居吴下(苏州)。 贺铸博学强记,藏书丰富,精通音律。所作词有五百多首,今存286 阕(含残篇断句),在北宋词人中,存词数量仅次于苏轼。贺铸也是跟 苏门关系密切的北宋婉约派名家之一。贺铸词的风格多样,其中有少 数豪放词,可视为苏轼豪放词的继响,南宋爱国词的先声。其词集 《东山词》(一名《东山寓声乐府》),又名《贺方回词》。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凌波”,即“凌波仙 子”,在此是指抒情主体所倾慕的人。“不过横塘路”,她总是不 从我的住地横塘这边经过。“但目送、芳尘去”,我每次都只能用 目光送她远去。“芳尘”,她的长裙扬起的芳有春知处。
横塘路 诗歌课件

每天,一个人静静的坐着,袅袅茶香,流淌在音乐里, 翻着书卷,任心绪淡淡的散溢。时而沉醉在文字里;时 而随着音乐起伏荡漾着;时而品着茶香网上看资料;时 而扬起脸,望着窗外,数着灰色天幕里,浓浓淡淡云朵 细密的心事;看挺拔粗壮的老树不错,今生是否还会有这样奢侈的日子?为了生活, 人们四处奔波。风雨匆匆,可否告诉我,你现在又在追 求些什么呢?
诗中典故
凌波 锦瑟 蘅皋 彩笔
几个问题
上片中既有实写,也有虚写,请说明哪些句子是实写, 哪些句子是虚写。
设想美人的句子,表现了美人怎样的处境?最能体现这 种处境的句子是哪句? 寂寞 美好年华虚度(迟暮) “只有春知处” 除了每年一度的春天能够探看一次,再 也没有人知道了,写出女子所居所的幽深、寂寞。
贺铸为宋太宗贺皇后族孙,自称远祖本居山阴,是唐· 贺知章后裔, 以知章居庆湖(即镜湖),故自号庆湖遗老。
《宋史》贺铸传:“长七尺,面铁色,眉目耸拔。”
人称“贺鬼头”(其实看画像还蛮和善的= =)
还有一点
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一生沉抑下僚,怀
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臣、监军器库门、临 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承仪郎致仕。将政 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
思考
我们能感受到词中满溢的的愁情,那么愁的内涵是什么 呢?又是怎样表达的?(结合背景、作者经历)
来赏析一下
还记得前文提到的“怀才不遇”的那个贺铸吗? 关键词:锦瑟、春知处、断肠、闲情 上片写路遇佳人而不知所往的怅惘情景,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 怀才不遇的感慨;下片写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表现了幽居寂 寞积郁难抒之情绪。全词虚写相思之情,实抒悒悒不得志的“闲 愁”。 (*引用“锦瑟”似乎有对亡妻追忆的成分,与自己擦肩而过的佳 人勾起了作者对昔日美好时光的回忆。) 贺铸是一个“喜谈当世事”,“人以为近侠”,想一显身手,建立 “奇功”的人,但他一生沉沦下僚。在他的诗中,常寓有对政治和 身世的感慨。此词也可能是另有寄托。 那么,这复杂的“闲情”的内涵便也明了了。
【高中语文】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ppt精品课件1

•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 飘飞的云彩舒卷自如,芳草岸旁的日色将 暮,挥起彩笔刚刚写下断肠的诗句。 • 若问闲情都几许? • 若问闲情愁绪共有多少? •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 就像遍地如烟的青草,像满城飘飞的柳絮, 又像黄梅子时节绵绵不尽的阴雨。
•
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 离去。但现在不知你与谁相伴,共度这花 样的美好年华?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 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风 才能知道你的归处。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结尾三句尤其为人传诵,它好在何处?
借景抒情。将抽象、无形、无可捉摸的感情, 变为有形、有质、可见、可闻、因而可信的事 物。 连用三个比喻,即博喻,将抽象的、难以 捉摸的愁情转化为具体可感的事物(“烟草”: 一望无际的平原上的烟雾中的草;“风絮”: 满城空中飞动的絮;“梅雨”:梅子黄时下个 不停的、如烟如雾的雨)写出了愁之多,愁之 广,抒发了词人因思慕而引起的无限愁思。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六、赏析词文
上 片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走过,作者只有遥遥地目送她的倩 影渐行渐远。 一句在上下句中有什么作用? 引起下句。 基于这种可望而不可即的遗憾,作者展开丰 富的想象,推测那位美妙的佳人是怎样生活的。
4、“只有春知处”显示其人什么特点?前两 句写出什么特点?这三句有什么含义? 其人深居独处,拥有无人能到,无人能知的 寂寞,值得同情;环境幽美,房室富丽;自己无 从寄予相思相惜之情。
上阕写美人既远,词人木立如痴。
下 片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
这两句主要写什么? 遥想美人伫立良久,直到暮色的四合,笼罩 了周围的景物,才蓦然醒觉。这时词人不由悲 从中来,提笔写下柔肠寸断的诗句。 蘅皋,生长着香草的水边高地,这里代指美 人的住处。“彩笔”,代指才情高妙。
青玉案 凌波不过横塘路PPT教学课件

——黄庭坚《寄贺方回》8
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寄寓了词人孤寂 自守,追求理想的真挚情怀,谈谈 你的看法。
2020/12/10
9
PPT教学课件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2020/12/10
10
2
贺铸(1052-1125)
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祖籍山阴(今浙江绍兴),生 长于卫州(今河南汲县)。孝惠皇后族孙,授右班殿直,元 佑中曾任泗州、太平州通判,晚年退居苏州。
能诗文,尤长于词。词多刻画闺情离思,也抒发怀才不 遇之慨叹及纵酒狂放之作品。风格多样,情深语工。有《庆 湖遗老集》、《东山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样, 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 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几道。其爱国忧时之作,悲 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等对其词均有续作。 代表作有《青玉案·横塘路》、《鹧鸪天·半死桐》、《芳 心苦》等。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 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 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 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 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 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 中沚。
2020/12/10
1
青 玉 贺案
铸
2020/12/10
2020/12/10
6
结句之妙
A、以博喻表现“闲愁”之多、乱、连绵不断, 十分生动;
B、化虚为实,将无形抽象的情化为具体生动 的物以增强感染力;
C、设问的句型,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D、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三者包括了初、仲、晚春,风雨阴晴,城 内野外,天上地下各种情况,使人觉得愁情无 处不在,无时不有,辨不清,拂不去,躲不开。
横塘路 课件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描写,绘男女 相思之情,抒发作者所感到的"闲愁", 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怀才不遇的感 慨!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起三句用曹植《洛神赋》 凌波微步 凌波微步, 起三句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 罗袜生尘"之语.凌波微步,不过横塘, 罗袜生尘"之语.凌波微步,不过横塘, 是其人没有来;面对芳尘,只能目送, 是其人没有来;面对芳尘,只能目送, 是自己也不能去. 是自己也不能去."但",犹言仅,只. 她没有来,己不能去,则极耳远望, 她没有来,己不能去,则极耳远望,只 能从所见到的一片芳尘之中, 能从所见到的一片芳尘之中,想象其 凌波微步"的美妙姿态而已. "凌波微步"的美妙姿态而已.表达了 作者留恋,遗憾之情. 作者留恋,遗憾之情.
①.用典巧妙."凌波"化用了曹植《洛神赋》中"凌波微步,罗袜生 用典巧妙. 凌波"化用了曹植《洛神赋》 凌波微步, 尘"一句用来形容所见女子步履轻盈,姿态美好."锦瑟年华谁与度 一句用来形容所见女子步履轻盈,姿态美好. "化用晚唐诗人李商隐《锦瑟》中的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 化用晚唐诗人李商隐《锦瑟》中的诗句"锦瑟无端五十弦, 柱思华年.""锦瑟"是装饰华美的瑟,"华年"即青春年华,指人 柱思华年.""锦瑟"是装饰华美的瑟, 华年"即青春年华, 锦瑟 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贺铸将两句连缀,旨在表明他所遇女子正值青 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贺铸将两句连缀, 春妙龄.下片"碧云"句取自江淹的《休上怨别》"日暮碧云合,佳 春妙龄.下片"碧云"句取自江淹的《休上怨别》 日暮碧云合, 人殊未来"的诗意. 《洛神赋》中有"尔乃税驾乎蘅皋"之句,而 人殊未来"的诗意. 洛神赋》中有"尔乃税驾乎蘅皋"之句, "彩笔"取自《南史江淹传》中齐梁名作家江淹与郭璞的传说,贺 彩笔"取自《南史江淹传》中齐梁名作家江淹与郭璞的传说, 铸借此说自己财力可恃,却不能与佳人为伴,只能题断肠句. 铸借此说自己财力可恃,却不能与佳人为伴,只能题断肠句. 连用比喻,借景抒情.结尾三句,连设三喻, ②.连用比喻,借景抒情.结尾三句,连设三喻,用具体而生动的景物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来比喻抽象的,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和"梅子黄时雨",来比喻抽象的,无迹 可求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感情—— 闲愁" ——" 可求和难以捉摸的细致感情——"闲愁",使这种感情转化为可见的 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 ,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感染 本是言情,而作者却借景抒情,而所写之景, .本是言情,而作者却借景抒情,而所写之景,又极其鲜明而多样化 这就使人觉得此愁简直充塞天地,无所不在.结句新奇, ,这就使人觉得此愁简直充塞天地,无所不在.结句新奇,而兴中有 意味深长.被评为"真绝唱" 草堂诗余> 比,意味深长.被评为"真绝唱"(沈际飞 《 <草堂诗余>正集 》)
上课横塘路贺铸课堂PPT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 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 黄时雨。
6
词意:
凌波仙子迈着轻盈的步伐却不过横塘路,我只
能目送那散发着芳香的尘埃远去。她正当美好的
青春年华有谁陪她共度?桥头映月庭院花树,雕
花窗户朱漆重门,只有春光知道她在何处。
飞云缓缓漂浮,芳草丛生的水边已降临夜幕,
我挥彩笔题写相思断肠的诗句。若问这闲愁共有
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
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
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
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
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
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
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
3
贺铸,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宋太祖孝惠
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 阴,是唐代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故自 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长身耸目, 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能诗文,尤 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 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多刻 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而纵 酒狂放之作。
贺 梅 子
1
名句鉴赏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简要分析词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 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若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修辞 博喻:三个比喻 设问、排比、意象叠加
情感
抒发了词人的无限愁思
好处
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情转化为具 体可感的事物(烟草、风絮、梅、雨) 写出了愁之多,愁之广。 连用三个比喻,即博喻,可以更强烈 的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6
词意:
凌波仙子迈着轻盈的步伐却不过横塘路,我只
能目送那散发着芳香的尘埃远去。她正当美好的
青春年华有谁陪她共度?桥头映月庭院花树,雕
花窗户朱漆重门,只有春光知道她在何处。
飞云缓缓漂浮,芳草丛生的水边已降临夜幕,
我挥彩笔题写相思断肠的诗句。若问这闲愁共有
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隐曲地表达在诗文里,是封建
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生平来看,这首
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直,不媚权贵,“美
人”“香草”历来又是高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
很可能以此自比。居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
正是作者怀才不遇的形象写照。从这个意义上讲,这
首词之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
3
贺铸,字方回,自号庆湖遗老。宋太祖孝惠
皇后族孙,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称远祖本居山 阴,是唐代贺知章后裔,以知章居庆湖,故自 号庆湖遗老。
贺铸长相奇丑,身高七尺,长身耸目, 面色铁青,人称贺鬼头。能诗文,尤 长于词。其词内容、风格较为丰富多 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多刻 画闺情离思,也有嗟叹功名不就而纵 酒狂放之作。
贺 梅 子
1
名句鉴赏 若问闲情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简要分析词人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 了怎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
若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
修辞 博喻:三个比喻 设问、排比、意象叠加
情感
抒发了词人的无限愁思
好处
将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情转化为具 体可感的事物(烟草、风絮、梅、雨) 写出了愁之多,愁之广。 连用三个比喻,即博喻,可以更强烈 的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本质特征。
【高中语文】横塘路·凌波不过横塘路ppt精品课件4

问题探讨
情之间隔
闲情为何?
可望而不可即
凌波微步,不过横塘 ——她没有来; 面对芳尘,只能目送 ——己不能去。
极耳远望,只能从所见到的一
片芳尘之中,想象其“凌波微 步”的美妙姿态而已。
问题探讨
闲情为何? 她美好的青春与谁共度? 月桥花院——环境幽美 深居独处 虚度华年 盛年不偶 美人迟暮 暗合己遇 涌起闲情
琐窗朱户——房室富丽
只有春知处—— 绚烂繁华时空中:人寂寞 久立蘅皋,伊人不来
——虽才情富艳,提笔惟有断 沉沦下僚 肠之句,都由万种闲愁而起。 不被知重
问题探讨
闲情为何?
文学多义 诗无达诂
大概是在横塘附近曾经偶然见到过那么一 位女子,既不知其住址也无缘相识,甚至 也没有一定想要和她相识,但在她身上, 却寄托一些遐想,一些美人迟暮的悲哀, 蕴含着沉沦下僚,一辈子不被人知重的身 世之感。
1、做老师的只要有一次向学生撒谎撒漏了底,就可能使他的全部教育成果从此为之毁灭。——卢梭 2、教育人就是要形成人的性格。——欧文 3、自我教育需要有非常重要而强有力的促进因素——自尊心、自我尊重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4、追求理想是一个人进行自我教育的最初的动力,而没有自我教育就不能想象会有完美的精神生活。我认为,教会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这是一种 最高级的技巧和艺术。——苏霍姆林斯基 5、没有时间教育儿子——就意味着没有时间做人。——(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6、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且点燃一把火。——叶芝 7、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8、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亚里士多德 9、教育的目的,是替年轻人的终生自修作准备。——R.M.H.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能让青年人毕生进行自我教育。——哈钦斯 11、教育的实质正是在于克服自己身上的动物本能和发展人所特有的全部本性。——(前苏联)苏霍姆林斯基 12、教育的唯一工作与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这一概念之中——道德。——赫尔巴特 13、教育儿童通过周围世界的美,人的关系的美而看到的精神的高尚、善良和诚实,并在此基础上在自己身上确立美的品质。——苏霍姆林斯基 14、教育不在于使人知其所未知,而在于按其所未行而行。——园斯金 15、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马卡连柯 16、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能在他的身 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苏霍姆林斯基 17、教育能开拓人的智力。——贺拉斯 18、作为一个父亲,最大的乐趣就在于:在其有生之年,能够根据自己走过的路来启发教育子女。——蒙田 19、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出一个空虚。班主任广博的爱 心就是流淌在班级之池中的水,时刻滋润着学生的心田。——夏丐尊 20、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陶行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横塘路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 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 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 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子黄时雨。
贺铸 (1052-1125)字方回,又名贺三愁
,
自号庆湖遗老,山阴人,居卫州。因为他
,
面色 青 黑,剑眉倒竖,状貌奇丑,却
,
提起笔来,惟有断肠之句,都是由万种闲 愁而起,所以紧接着就描写闲愁。先以“几许” 提问,引起注意,然后以十分精警和夸张的比 喻作答,突出主旨,结束全篇。
若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
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 风飘转的柳絮,黄梅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A.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以捉摸的细致 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 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感染。
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寄寓了词人孤寂自守, 追求理想的真挚情怀,谈谈你的看法
贺铸一生沉于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 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 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曲笔表达在诗文 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 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 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 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 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怀才 不遇的形象写照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 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 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 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 ,亦无不可。
只有”句是说其地无人知,自然也就更无 人到。“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 窗朱户”写房室之富丽,由外及内,而结 以“只有春知处”,以绚烂繁华的时间和 空间,衬托出其人的寂寞情怀。
Q:上片中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
*锦瑟年华与谁度?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 院,琐窗朱户,只有春如故。→设问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虚写 虚实相生
B.比喻新颖,不落俗套。愁思如同连绵生长的野草,飘拂不定的 飞絮连绵不绝的梅雨。作者 “贺梅子”的雅号也正因此由来。兴 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
C.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生动形象, 实乃创举。
D.虚景实写。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代表作为《横塘
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
《横塘路》这首词又名青玉案。全词以 江南暮春集中表现美人离去的“离愁”。兴中 有比,寂忧愤于明丽的春景,抒发仕途坎坷 的失意与苦闷。此词为作者晚年退隐苏州
期间的作品。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这首 词的没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诗话》
锦瑟华年谁与度?
但不知你现在与谁相伴,共度这样美好的年华。
“锦瑟”一句设问,后句自答,问她美 好的青春与谁共度,亦即揣测其无人共 度之意。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 构,又合实情。也点出盛年不偶,必致 “美人迟暮”,暗暗关合到自己的遭际。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 着美丽的锁窗,只有春风才知道你的归处。
名作家江淹得到一枝五色笔,因此作文才思敏捷 , 多有佳句;可后来他梦见郭璞来向自己讨回了 那枝五色笔,作诗就再没有佳句了。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
Q:一个“但”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起三句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 生尘”之语。凌波微步,不过横塘,是其 人没有来;面对芳尘,只能目送,是自己 也不能去 。“但”,犹言仅,只。她没有 来,自己也不能去,只能极目远望,只能 从所见到的一片芳尘之中,想象其“凌波 微步”的美妙姿态。表达了作者留恋、遗 憾之情。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上片极写遇 美人不可得
美人之闺怨
前后对比, 两厢对照, 从而产生了 巨大的心理 反差,也由 此取得了触 及心灵的哀 惋之恨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写,绘 男女相思之情,抒发作者所感到的“ 闲愁”,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 怀才不遇的感慨!
在中国文学长廊里,人们用绰号来评价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和人品,妙趣传神,从这些绰 号中可以窥见文学家的才华和鲜明个性,给后人留下美好而又难忘的印象。
外貌绰号: ·唐人李贺手指奇而长,时人叫他「长爪郎」。 ·晚唐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温八叉」。
创作风格得绰号: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不解释。 ·唐人白居易作诗常是「狂醉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称「诗魔」。 ·唐人孟郊和贾岛写诗苦炼字句,元好问在《放言》诗中说:「长沙一湘景,郊岛两诗囚
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 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 子”。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词中化用的前人的诗句和典故 :
A凌波: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此处用指女子的轻盈步履。
B锦瑟: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 一柱思华年。”
C蘅皋: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 D彩笔:代指文采。据《南史·江淹传》载,齐梁的
又机敏灵巧,极富 口才,所以人称“贺鬼
,
头”。晚年退居苏州。其为人不附权贵,喜
,
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
、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
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
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
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幾道。其爱国忧时
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
飞云冉冉蘅皋暮
天上的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在 暮色中若隐若现。
“蘅皋暮”,是说作者在生长着杜 蘅这种香草的泽边,徘徊已久,暮 色已临,可见其未见佳人的惆怅。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佳人一去不复返,我用笔写下断肠的诗行。
“彩笔”一句,承接“久立蘅皋”,不见伊 人的惆怅难遣,故即便才情富艳,有如江淹之曾 得郭璞在梦中所传的彩笔,而所能题的,也不过 是令人伤感的诗句罢了。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 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 有春知处。
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若 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 子黄时雨。
贺铸 (1052-1125)字方回,又名贺三愁
,
自号庆湖遗老,山阴人,居卫州。因为他
,
面色 青 黑,剑眉倒竖,状貌奇丑,却
,
提起笔来,惟有断肠之句,都是由万种闲 愁而起,所以紧接着就描写闲愁。先以“几许” 提问,引起注意,然后以十分精警和夸张的比 喻作答,突出主旨,结束全篇。
若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同絮,梅子黄时雨。
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 风飘转的柳絮,黄梅时的雨水,无边无际。
A.用具体生动的景物表现了抽象的、无迹可寻和难以捉摸的细致 情感,使这种情感转化为可见的、可闻的,因而是可信的事物, 使读者可以从闲愁的形象中受到感染。
有人认为这首词是寄寓了词人孤寂自守, 追求理想的真挚情怀,谈谈你的看法
贺铸一生沉于下僚,怀才不遇,只做过些右班殿 臣、监军器库门、临城酒税之类的小官,最后以 承仪郎致仕。将政治上的不得志曲笔表达在诗文 里,是封建文人的惯用手法。因此,结合贺铸的 生平来看,这首诗也可能有所寄托。贺铸为人耿 直,不媚权贵,“美人”、“香草”历来又是高 洁之士的象征,因此,作者很可能以此自比。居 住在香草泽畔的美人清冷孤寂,不正是作者怀才 不遇的形象写照吗?从这个意义上讲,这首词之 所以受到历代文人的盛赞,“同病相怜”恐怕也 是一个重要原因。当然,把它看作一首情词,抒 写的是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怅惘 ,亦无不可。
只有”句是说其地无人知,自然也就更无 人到。“月桥花院”写环境之幽美,“琐 窗朱户”写房室之富丽,由外及内,而结 以“只有春知处”,以绚烂繁华的时间和 空间,衬托出其人的寂寞情怀。
Q:上片中运用了那些艺术手法?
*锦瑟年华与谁度?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 院,琐窗朱户,只有春如故。→设问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实写 锦瑟年华谁与度?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虚写 虚实相生
B.比喻新颖,不落俗套。愁思如同连绵生长的野草,飘拂不定的 飞絮连绵不绝的梅雨。作者 “贺梅子”的雅号也正因此由来。兴 中有比,不仅比闲愁之无尽,亦以兴身世之可悲。
C.连用三个比喻来表现“闲愁”之多、乱、缠绵不断,生动形象, 实乃创举。
D.虚景实写。
凌波不过横塘路, 但目送、芳尘去。
锦瑟华年谁与度?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 只有春知处。
等对其词均有续作,足见其影响。代表作为《横塘
路》、《鹧鸪天·半死桐》《芳心苦》
《横塘路》这首词又名青玉案。全词以 江南暮春集中表现美人离去的“离愁”。兴中 有比,寂忧愤于明丽的春景,抒发仕途坎坷 的失意与苦闷。此词为作者晚年退隐苏州
期间的作品。贺铸的美称“贺梅子”就是这首 词的没句引来的。据周紫芝《竹坡诗话》
锦瑟华年谁与度?
但不知你现在与谁相伴,共度这样美好的年华。
“锦瑟”一句设问,后句自答,问她美 好的青春与谁共度,亦即揣测其无人共 度之意。这种跨越时空的想像,既属虚 构,又合实情。也点出盛年不偶,必致 “美人迟暮”,暗暗关合到自己的遭际。
月桥花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
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里,朱红色的小门映 着美丽的锁窗,只有春风才知道你的归处。
名作家江淹得到一枝五色笔,因此作文才思敏捷 , 多有佳句;可后来他梦见郭璞来向自己讨回了 那枝五色笔,作诗就再没有佳句了。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
你的玉步不肯来到横塘,我只有目送你离去。
Q:一个“但”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起三句用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 生尘”之语。凌波微步,不过横塘,是其 人没有来;面对芳尘,只能目送,是自己 也不能去 。“但”,犹言仅,只。她没有 来,自己也不能去,只能极目远望,只能 从所见到的一片芳尘之中,想象其“凌波 微步”的美妙姿态。表达了作者留恋、遗 憾之情。
飞云冉冉蘅皋暮, 彩笔新题断肠句。
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上片极写遇 美人不可得
美人之闺怨
前后对比, 两厢对照, 从而产生了 巨大的心理 反差,也由 此取得了触 及心灵的哀 惋之恨
这首词通过对暮春景色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写,绘 男女相思之情,抒发作者所感到的“ 闲愁”,也含蓄地流露其沉沦下僚, 怀才不遇的感慨!
在中国文学长廊里,人们用绰号来评价著名文学家的作品和人品,妙趣传神,从这些绰 号中可以窥见文学家的才华和鲜明个性,给后人留下美好而又难忘的印象。
外貌绰号: ·唐人李贺手指奇而长,时人叫他「长爪郎」。 ·晚唐温庭筠才思敏捷,每次入试,八叉手即成八韵,人称「温八叉」。
创作风格得绰号: ·李白「诗仙」。杜甫「诗圣」。不解释。 ·唐人白居易作诗常是「狂醉又引诗魔发,日午悲吟到日西」,人称「诗魔」。 ·唐人孟郊和贾岛写诗苦炼字句,元好问在《放言》诗中说:「长沙一湘景,郊岛两诗囚
载:“贺方回尝作《青玉案》词,有‘梅子黄 时雨’之句,人皆服其工,士大夫谓之贺梅 子”。可见这首词影响之大。
词中化用的前人的诗句和典故 :
A凌波:曹植《洛神赋》:“凌波微步,罗袜生尘” ,此处用指女子的轻盈步履。
B锦瑟:李商隐《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 一柱思华年。”
C蘅皋:曹植《洛神赋》:“尔乃税驾乎蘅皋。” D彩笔:代指文采。据《南史·江淹传》载,齐梁的
又机敏灵巧,极富 口才,所以人称“贺鬼
,
头”。晚年退居苏州。其为人不附权贵,喜
,
论天下事。能诗文,尤长于词。其词内容
、风格较为丰富多样,兼有豪放、婉约二派之长,
长于锤炼语言并善融化前人成句。用韵特严,富有
节奏感和音乐美。部分描绘春花秋月之作,意境高
旷,语言浓丽哀婉,近秦观、晏幾道。其爱国忧时
之作,悲壮激昂,又近苏轼。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
飞云冉冉蘅皋暮
天上的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在 暮色中若隐若现。
“蘅皋暮”,是说作者在生长着杜 蘅这种香草的泽边,徘徊已久,暮 色已临,可见其未见佳人的惆怅。
彩笔新题断肠句 ,若问闲情都几许。
佳人一去不复返,我用笔写下断肠的诗行。
“彩笔”一句,承接“久立蘅皋”,不见伊 人的惆怅难遣,故即便才情富艳,有如江淹之曾 得郭璞在梦中所传的彩笔,而所能题的,也不过 是令人伤感的诗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