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二上)

合集下载

小学音乐课校本教研实施(3篇)

小学音乐课校本教研实施(3篇)

第1篇一、引言音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加强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推动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开展校本教研成为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本文将从校本教研的背景、目标、内容、实施策略和评价等方面,对小学音乐课校本教研的实施进行探讨。

二、校本教研的背景1. 国家政策导向: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高度重视音乐教育,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要求加强音乐教育,提高音乐教学质量。

2. 社会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音乐教育的需求日益增长,家长对子女的音乐素养培养越来越重视。

3. 音乐教师专业素养:当前,小学音乐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教师专业发展需求迫切。

三、校本教研的目标1. 提高音乐教师的专业素养,使其具备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

2. 改进音乐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3. 促进音乐课程改革,推动音乐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4. 增强学校音乐教育的特色,提升学校音乐教育的整体水平。

四、校本教研的内容1. 音乐教学理论:学习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等相关知识。

2. 音乐教学技能:提高音乐教师的歌唱、演奏、舞蹈等技能,增强教学效果。

3. 音乐教材研究:分析教材,挖掘教材内涵,设计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案。

4. 音乐教学案例:分享优秀音乐教学案例,借鉴经验,改进教学方法。

5. 音乐教学评价:研究音乐教学评价方法,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五、校本教研的实施策略1. 组织形式多样化:开展讲座、研讨会、观摩课、教学比赛等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

2. 注重教师参与: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研活动,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3. 强化实践环节:将教研成果应用于教学实践,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4. 加强校际交流:与其他学校开展音乐教研交流活动,取长补短。

5. 建立长效机制: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音乐教研体系。

小学音乐学科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学科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学科实施方案一、前言。

音乐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学科,对于小学生来说,音乐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其音乐素养,还可以促进其全面发展。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小学音乐学科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二、目标。

1. 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对音乐的热爱;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提高其音乐素养;3. 增强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丰富其音乐文化知识。

三、内容与方法。

1. 课程设置。

小学音乐学科实施方案应包括音乐基础知识、音乐表演技能、音乐欣赏等内容。

通过系统的课程设置,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全面发展。

2.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

同时,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听觉教学、视觉教学、实践教学等,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音乐。

3. 课外活动。

除了课堂教学外,还应加强课外音乐活动的开展,如音乐比赛、音乐会、音乐社团等,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其学习音乐的热情。

四、师资与资源。

1. 师资队伍。

为了保证小学音乐学科实施方案的顺利进行,需要配备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他们应具备丰富的音乐教学经验和较高的专业水平,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音乐。

2. 教学资源。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音乐教学设施和器材,如音乐教室、乐器、音响设备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五、评价与反馈。

1. 评价方式。

针对小学音乐学科实施方案,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包括课堂表现评价、作品评价、考试评价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

2. 反馈机制。

在评价的基础上,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他们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同时,学校应建立家校沟通平台,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情况。

六、总结。

小学音乐学科实施方案的制定,对于学生的音乐学习和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科学合理地制定方案,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教育的目标,让学生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快乐,享受成长。

音乐校本教材的实施方案

音乐校本教材的实施方案

音乐校本教材的实施方案
随着音乐教育的不断发展,音乐校本教材的编写和实施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
重要议题。

本文旨在探讨音乐校本教材的实施方案,以期为相关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首先,音乐校本教材的实施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

在编写
教材内容时,应该结合学生的年龄、兴趣爱好和认知水平,设计符合他们认知发展规律的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其次,教材内容的编写应该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

音乐是一门富有创造性和表
现力的艺术,因此教材内容应该包括多种音乐形式和风格,如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

同时,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可以结合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生动和有趣。

另外,音乐校本教材的实施需要注重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教材编写完成后,应
该进行实际教学验证,不断调整和完善教材内容,使其更加符合教学实际需求。

同时,教师在使用教材时也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进行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最后,音乐校本教材的实施还需要注重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支持。

教师是教学的
主体,他们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能力直接影响教材的实施效果。

因此,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和支持,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教学水平,以保障音乐校本教材的有效实施。

综上所述,音乐校本教材的实施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特点,注重多样性和灵活性,结合教学实践,加强教师的专业培训和支持。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音乐校本教材的有效实施,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高。

音乐校本实施方案

音乐校本实施方案

音乐校本实施方案音乐是一门重要的艺术学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制定一套科学的音乐校本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方案旨在为学校音乐教育提供指导,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课程设置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特点,合理设置音乐课程。

对于小学生,可以设置音乐启蒙课程,通过歌唱、舞蹈等形式培养他们的音乐兴趣;对于初中生和高中生,可以设置音乐欣赏、音乐理论、乐器演奏等课程,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技能。

二、教学方法在音乐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和表现力。

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情境教学、合作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三、师资队伍建设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的重要推动力量,学校应加强对音乐教师的培训和引进。

培养一支高水平的音乐教师队伍,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音乐教育服务。

四、校园音乐活动学校应定期举办各类音乐活动,如音乐节、音乐比赛、音乐会等,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五、设施和器材支持学校应配备必要的音乐设施和器材,如音乐教室、乐器、音响设备等,为音乐教学和音乐活动提供良好的硬件条件。

六、家校合作学校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让家长了解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支持孩子参与音乐学习和活动,共同促进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七、评价体系建立科学的音乐教育评价体系,对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进行全面评估,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和发展提供有效的指导。

总之,音乐校本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促进学校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本方案提出的建议,不断完善音乐教育工作,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音乐教育服务,培养更多音乐人才。

小学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三篇)

小学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三篇)

小学音乐活动实施方案一、前言音乐是培养学生文化素质和个性特长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必需环节之一。

因此,小学音乐活动的开展至关重要。

本方案将从活动目标、活动内容、活动时间安排和活动评价等方面,给出一套完整的小学音乐活动实施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音乐兴趣,增强音乐造诣。

2. 开发学生音乐才能,培养音乐艺术人才。

3. 增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4. 丰富学生文化生活,增加学生的审美体验。

5.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音乐课堂活动(1)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通过播放古典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让学生学会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文化内涵。

(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

通过合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表演,展示自己的音乐才华。

(3)进行音乐创作活动。

通过让学生创作歌曲、谱曲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现能力。

2. 音乐俱乐部活动(1)开设音乐培训课程。

组建音乐俱乐部,邀请专业音乐老师授课,开设声乐、器乐、舞蹈等培训课程,提供给有兴趣的学生报名参加。

(2)组织音乐比赛。

定期组织校内音乐比赛,如歌唱比赛、乐器演奏比赛等,选拔优秀学生代表学校参加市级或区级音乐比赛。

(3)举办音乐沙龙活动。

组织学生定期汇报自己学习成果,分享音乐心得,提升学生音乐素养。

3. 主题音乐活动(1)音乐剧表演。

选取适合小学生的音乐剧,组织学生排练并进行演出。

通过音乐剧的表演,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音乐展览。

组织学生参观音乐展览,了解音乐史和不同音乐文化,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

(3)音乐会。

邀请专业音乐团体或艺术家来校进行音乐会演出,让学生亲身感受高水平音乐表演。

四、活动时间安排1. 音乐课堂活动:每周进行一次音乐课堂活动,每次课堂活动时间为45分钟。

2. 音乐俱乐部活动:每周进行一次音乐俱乐部活动,每次活动时间为2小时。

具体时间可根据学校课程安排进行调整。

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教学实施方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培养音乐审美能力;2.培养学生的音乐表演能力,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3.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4.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音乐欣赏:通过欣赏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流行音乐等不同类型的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2.音乐表演:学习唱歌、演奏乐器等基本技能,开展合唱团、乐团等集体表演活动。

3.音乐创作: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音乐作品。

4.音乐游戏:通过音乐游戏的形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和演奏技巧。

三、教学方法:1.示范教学法: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演示范,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2.听觉教学法:通过音乐的欣赏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体验式教学法:通过音乐游戏和音乐表演,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音乐的乐趣。

4.合作学习法:通过合作奏乐、合唱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四、教学步骤:1.学前准备:教师讲解课程目标和内容,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2.导入环节:通过唱歌、跳舞、音乐游戏等形式,引入当天的教学内容。

3.理论学习:教师介绍音乐的基本知识,如音高、音节、乐谱等,让学生对音乐有一定的了解。

4.实践操作:教师示范学生如何正确进行音乐演唱、乐器演奏等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5.集体表演:教师组织合唱团、乐团等集体表演活动,让学生在集体中互动演奏,并设立奖励机制,激发学生的表演激情。

6.创作实践:教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创作,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创作作品,并进行互相欣赏和评价。

7.总结反思:教师进行课堂总结,让学生回顾当天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并进行解答,以及对今后学习音乐的展望。

五、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1.多媒体设备: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播放音乐,展示图片和视频等。

2.乐器:学校可提供一些基本的乐器供学生学习和演奏使用。

小学音乐课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课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课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

小学音乐课是培养学生音乐素养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此,小学音乐课的实施方案应该围绕以下目标展开:1.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基本认知和理解,包括音乐的基本元素、音乐的表现形式等;2. 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能力,包括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3.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欣赏和理解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4. 培养学生的音乐创作能力,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

1. 音乐基础知识的学习,包括音乐的基本元素(旋律、节奏、和声、音色)、音乐的基本表现形式(歌唱、舞蹈、器乐演奏)等;2. 音乐作品的欣赏,包括不同类型和风格的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3. 音乐表演的训练,包括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方面的训练;4. 音乐创作的实践,鼓励学生进行简单的音乐创作,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表现能力。

三、教学方法。

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音乐;2. 听觉教学法,通过听音乐作品、听老师的讲解和指导,帮助学生对音乐有更深入的认识;3. 体验式教学法,通过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培养他们的表现能力;4. 合作式教学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共同完成一些音乐创作和表演项目,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教学手段。

1. 多媒体设备,音响、投影仪等设备,用于播放音乐作品和展示教学内容;2. 乐器,提供一些简单的乐器,如小提琴、尤克里里等,供学生进行基础的乐器演奏训练;3. 音乐教材,选择适合小学生的音乐教材,包括音乐教科书、音乐作品集等;4. 教学活动,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和挑战性的音乐教学活动,如音乐比赛、音乐会等。

五、教学评价。

1. 考试评价,定期组织音乐知识和技能的考试,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2. 作品评价,对学生的音乐作品进行评价,包括歌唱、舞蹈、乐器演奏等;3. 表现评价,对学生在音乐表演和创作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音乐表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等。

小学音乐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课程实施方案

小学音乐课程实施方案小学音乐课程实施方案(精选21篇)为了确保我们的努力取得实效,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属于计划类文书的一种。

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小学音乐课程实施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音乐课程实施方案篇1教学目标:1、欣赏唢呐独奏《打枣》,感受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

2、通过欣赏乐曲《打枣》,了解民族乐器唢呐,听辨大小唢呐的音色区别。

一、导入部分播放乐曲《打枣》引子部分,请学生听辨乐器音色。

二、欣赏乐曲《打枣》1、完整听赏乐曲,初步感受乐曲的情绪。

完整播放《打枣》并提出问题:(1)乐曲的情绪是怎样的?(2)你能感受唢呐在演奏过程中,音区的变换和对比吗?听完以后,教师针对以上两个问题,请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完以后,教师介绍乐曲内容。

2、小结《打枣》是一首活泼、风趣的唢呐独奏曲,表现了河北农村,爷爷和孙女在庭院里打枣的欢乐情景。

3、完整听赏乐曲。

完整聆听乐曲《打枣》音频,学生认真聆听并随音乐的进行展开想象。

三、课堂小结本节课通过欣赏唢呐独奏曲《打枣》,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乐曲诙谐、幽默的音乐形象以及歌曲的民族风格。

小学音乐课程实施方案篇2教学目标:1、听赏乐曲《森林水车》,感受乐曲主部与插部不同的音乐形象。

2、感受音乐带给的情绪,加强学生的审美。

一、导入部分请见过水车的学生,为大家介绍水车的作用。

二、听赏乐曲主部主题1、播放乐曲学生感受主题音乐形象。

(1)主题的节奏是舒缓的还是密集的?(比较密集)(2)主题是由什么乐器主奏的?(小提琴)2、再次播放乐曲,主题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自由回答。

3、再次播放乐曲,要求学生进一步熟悉主题旋律。

三、欣赏乐曲1、初次完整聆听乐曲。

2、再次完整听赏乐曲。

播放《森林水车》。

乐曲播放结束,教师请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乐曲的结构(可以用颜色、图式等方式)。

四、课堂小结乐曲《森林水车》,是由德国作曲家艾伦贝格创作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音乐》国家课程校本化实施方案(二上) 课程 名称 苏少版《音乐》 设计者 林燕 日期 2011.8.10

学校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总课时 30 课时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适用年级 二年级(上)

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1.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生源较为复杂,多为外来务工子弟,因家庭环境、学习习惯等多方因素造成学生整体音乐技能和音乐素养相对于市区其他生源质量较好的学校而言有一定的差距。但学生是具可塑性的群体,在教学中必须充分的考虑到这一因素,在充分了解学生现有音乐学习习惯、学习态度、音乐技能、综合素养的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实施教学。教学中必须注意精心设计教学方案,注重引导、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决不能一味的迎合学生的审美趣味,随意降低教学要求,更改教学内容。 2.教学中使用苏少版《音乐》教材,同时配有教师用书和教学配套音响。整册教材分为八个单元,以人文为线索,贯穿审美精神及音乐文化,将人文性与音乐性有机地融合,每个单元内部,都包含着一个能让学生在螺旋上升的不同水平上获得完整音乐艺术活动体验的活动过程,为学生的音乐学习提供展示的“平台”。除此之外,还应将部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整合与补充,以增进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学期需完成30课时的教学。 3、本册书侧重的主题是:“音乐与我的生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歌唱、表演、游戏等适合低年级孩子灵活多样的方法,为学生营造了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情绪高涨、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通过各种音乐活动陶冶学生美的情操,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每个单元的教学内容由三个集成块组成:即演唱、听赏、活动。这种框架设计体现了《课标》理念,体现了音乐学科的特点,以学生为主题,突出体验,重视实践,鼓励创造,让孩子们从小体验音乐活动的丰富性和完整性,把音乐课变成学生们乐于投入的生动活泼的活动。

课程目标及实施要点

音乐课程各学段目标的体系是相同的、一贯的,是由初级向高级方向发展的。在进行了一年系统的音乐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增进”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音乐感受能力与音乐评价鉴赏的能力,发展表现音乐的能力,丰富和提高艺术想象和创造力,以及培养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本学期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一、感受与鉴赏: 二年级的学生对自然界和生活的各种音响充满好奇和探索精神,要求能够用自己的声音或乐器进行模仿。听到熟悉的歌曲或乐曲时,能哼唱或在体态上作出反应。能听辨出不同类型的人声及演唱、演奏形式。在听赏曲目中能初步辨别节拍的不同,听辨旋律的高低、快慢、强弱。 并根据听辨到不同情绪的音乐,用语言作简单的描述,并通过肢体语言反应出来。能够区别齐唱与合唱、齐奏与合奏。 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细述: ㈠知识目标 1、认识乐器: 本学期每单元边页都有一个需要学生初步了解认知的乐器,如箫、笛、巴乌、唢呐、笙、排箫等等,他们有一个同性,即都是吹奏类乐器。 认识了解最常见的中国民乐和西洋乐器,如二胡、琵琶、钢琴、小提琴等。 ㈡技能目标 1、听辨乐曲演奏形式: ①本学期中出现了木琴独奏这一演奏形式,在一年级下册《小松树》中也曾有这一演奏形式出现,在此前基础上,让学生在听辨乐曲中进一步熟悉和掌握木琴独特的音色特点。 本学期涉及作品为:《乒乓变奏曲》 ②本学期中还出现了一个特殊的演奏形式——电子合成器音乐,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这一演奏形式,可结合多媒体介绍电子合成器,让学生找找其中几种独特的音色,初步了解这一独特的演奏形式。 本学期涉及作品为:《红领巾之歌》 ③本学期出现了大量的管弦乐作品,要求让学生初步了解这种演奏形式及大致的乐器组成,并通过不断欣赏不同的作品,逐步让学生了解、熟悉并喜欢上管弦乐合奏这一演奏形式。本学期有以下作品涉及: 《口哨与小狗》《小象》《在钟表店里》《运动员进行曲》(管乐合奏)《溜冰圆舞曲》《快乐的小熊猫》《乘雪橇》《窗花舞》 2、听辨歌曲演唱形式 ①在一年级鉴赏基础上,学生已经能够准确地分辨出齐唱、独唱以及男声、女声和童声三种人声。本学期在以听赏齐唱、独唱为主的基础上,出现了丰富和谐的童声合唱形式,让学生初步感知这一独特演唱形式所带来的丰富音效。本学期的目标是让学生进一步分辨三种人声及各种演唱形式。 童声独唱:《生日》《滑雪歌》 童声齐唱:《大家来做广播操》《快乐的节日》《欢乐的鼓》《睡吧,小晨星》 童声合唱:《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猜调》 男声独唱:《拉网小调》 3、听辨曲目节拍 ①二年级学生性格活泼好动,本学期大多数曲目以二拍子为主,让学生在听赏、演唱中感受二拍子活泼有力或是具有坚定进行曲风格的节拍特点。 着重听辨的歌唱曲目有:《拍手唱歌笑呵呵》《西伦达》《钟》《钻山洞》《郊游》《过新年》 着重听辨的听赏曲目有:《大家来做广播操》《运动员进行曲》《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快乐的节日》 ②本学期中出现了柔美舒展的三拍子曲目,可以结合律动、声势动作、乐器伴奏等活动来感受节拍特点。 着重听辨的歌唱曲目有:《大白象》《生日快乐》《云》《小雪花》《冬妈妈和麦苗苗》 着重听辨的听赏曲目有:《溜冰圆舞曲》 ③本学期中出现了少量的四四拍曲目,其中不乏带有进行曲风格的歌曲,可以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认识四四拍并感受。 着重听辨的曲目有:《幸福拍手歌》《共产儿童团歌》《旅行之歌》 4、听辨简单的节奏并用肢体或身边事物表现 一年级学生已经能模仿老师打出简单的节奏,在此基础上,尝试让学生通过节奏谱熟悉并认知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并能够在组合形成节奏之后,模仿打出甚至是看着节奏谱能打出节奏。 涉及的课时有:《在钟表店里》《音乐游戏:队列操》《表情歌》《过新年》 5、感知音乐的主题、节奏和段落的变化,并能够运用体态或线条、色彩作出相应的反应 着重听辨的曲目有:《口哨与小狗》《在钟表店里》《乒乓变奏曲》《溜冰圆舞曲》《快乐的小熊猫》《猜调》《乘雪橇》 6、能够聆听音乐的主题,说出曲名,适当的哼唱或背唱,每学期2—4首。 重点听辨的曲目有:《口哨与小狗》《幸福拍手歌》《在钟表店里》《溜冰圆舞曲》《云》《共产儿童团歌》 ㈢音乐与学生的文化生活 1、学生能够通过实践发现身边的音乐素材并带来与同学分享。 2、学生能够自主搜集关于音乐课堂的资料比如乐器的图片、以及了解乐器的构造等等。 ㈣音乐情感方面: 1、在鉴赏活动中感受童年学习与生活的快乐和劳动的乐趣,培养其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 2、通过欣赏名曲,了解乐曲的创作背景使情感得到升华。

二、音乐表现: 音乐表现一块,我们偏重于歌唱,因为这是主要的课堂学习和音乐表现方式。本册教材收编了学唱歌曲23首,外国歌曲5首,中国歌曲18首。要求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歌唱习惯,能够用恰当的情绪、和谐自然的声音及正确的姿势有表现地演唱歌曲。本学期开始接触唱名,根据儿童的心理、生理特点,最初只要求根据老师的口型模仿正确的唱名发音即可,在熟悉基础上尝试在部分歌曲中用唱名分句模唱乐谱。能根据音乐作品的内容创编合适的表现形式。乐于参与各种演唱、表演、律动或游戏活动,并对自己和他人进行简单的评价。能背唱4——6首歌曲。 ㈠知识目标 1、能够认识音乐休止符、跳音记号等简单的音乐记号 涉及歌曲有:《唱歌拍手笑呵呵》《幸福拍手歌》《钻山洞》《我是小鼓手》 ㈡技能目标 1、演唱 ①模仿正确的唱名发音DO、RE、MI、FA、SOL、LA、SI,在熟悉基础上尝试在部分歌曲中能用唱名分句模唱乐谱。 涉及曲目有:《生日》《两只懒乌鸦》《共产儿童团歌》《夏天的雷雨》《云》 背唱歌谱曲目有:《生日快乐》 ②能将认识的跳音记号、休止符等唱好,并在合适的地方加入打击乐器或声势伴奏。 涉及曲目有:《唱歌拍手笑呵呵》《幸福拍手歌》《钻山洞》《我是小鼓手》 ③运用力度、速度变化、连唱与非连唱、断顿跳跃等方式表现歌曲 涉及曲目有:《时间像小马车》《郊游》《夏天的雷雨》《小雪花》《云》 ④用准确的节奏、高音位的声调诵读 涉及的材料有:音乐游戏《我和时间来赛跑》谜语童谣《一个小姑娘》 ⑤初步练习二部说唱 涉及曲目有:《钟》 2、演奏 学习课堂打击乐器的演奏方法,参与歌曲、乐曲的表现 涉及曲目有:《生日快乐》《生日》《幸福拍手歌》《钟》《我是小鼓手》《表情歌》《云》《小雪花》《过新年》 ㈢音乐与学生的文化生活 1、能将自己喜欢的童谣、歌曲带进课堂与同学分享。 2、能将音乐课堂学习到的歌曲带进班队活动或者分享给家人、朋友。 ㈣音乐情感方面: 乐于参与各种演唱、表演、律动或游戏活动,并对自己和他人进行简单的评价。

三、创造活动 1、能运用人声、乐器声及其他音源材料表现自然界或生活中的声音。 2、能够即兴创编同歌曲情绪一致的律动或舞蹈,并参与表演。 涉及曲目有:《西伦达》《幸福拍手歌》《秋虫音乐会》律动《健康操》 3、能够创作2——4小节简单的节奏。 涉及材料有:分组创编拉拉队动作与喊声、音乐游戏《队列操》 4、根据歌曲创编音乐剧活动 涉及曲目有:《两只懒乌鸦》

四、音乐与相关文化 1、乐于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从广播、电视、磁带、CD等传播媒体中收集音乐材料,并经常聆听。如《在钟表店里》 2、知道一些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或国家的代表性儿童歌曲。如《幸福拍手歌》《拉网小调》《共产儿童团歌》《郊游》 3、接触了解戏剧、舞蹈等艺术表演形式,观赏相关视频,认识音乐在其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一、《好朋友》 第一单元以《好朋友》为题,与前册相衔接。好朋友的意思是双关的:既指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也指同学间的友情。在本单元教学活动中,通过学唱歌曲《拍手唱歌笑呵呵》、《大白象》、《一对好朋友》,欣赏乐曲《口哨与小狗》、《小象》,参与集体舞《西伦达》以及听一听,想一想,跟着音乐走一走等活动,加深学生对“友谊”的理解,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使他们获得更好的人文体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这学期应该开始接触唱名,根据心理、生理特点,最初只要求根据老师的口型模仿正确的唱名发音即可。 1、《拍手唱歌笑呵呵》是一首欢快风趣的二四拍儿童歌曲,由四个变化重复的乐句组成,易学易唱,适合表演。可以在学生爱玩的拍手游戏中吸取灵感,加以变化,将歌曲穿插其中,在此基础之上学唱歌曲。 2、《大白象》是一首抒情优美的三四拍歌曲,歌曲音程跳动较大,节奏不够规整,可以借助诵读的方式来帮助体会,再采用整体听唱与分句模唱相结合的方法,区别歌曲异同点,要注意四、五度音程大跳时,不要拆开教学,以免伤害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加教学难度。 3、《一对好朋友》具有民间音调特点,吆喝声和前倚音的运用是歌曲一处亮点,不要刻意训练附点及倚音这些难点,而应让学生在模仿与体会中产生兴趣,并通过声音表现出来。 4、《口哨与小狗》是一首管弦乐单三部小曲,可通过肢体参与表演来分清AB旋律的出现。 5、《小象》是一首具有爵士风格的乐曲,可引导学生关注乐曲中模仿小象叫声的管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