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失灵视角下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功能设计_李纪珍

合集下载

科技在左,变革在右——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编图灵”的创新与思考

科技在左,变革在右——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编图灵”的创新与思考

科技在左,变革在右——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编图灵”的创新与思考吴昊0 引言“科技在左,变革在右”。

科技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变革则是对现有模式、观念和方法的思考和调整,强调科技与业务的深度融合。

20世纪6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在图书馆界的应用推动业务与服务的自动化、数字化、网络化,特别是以网络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科技发展对图书馆的资源、服务及业务管理都带来了深刻变革,或打破现有秩序,或改变原有模式,推动图书馆事业向前发展。

2019年底,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广东省馆”)提出利用物联网、图像识别、工业自动化、自动分拣等技术,研究和设计一套覆盖图书采购验收、分类编目、典藏管理全流程的智能化作业系统,以提高图书馆尤其是大中型图书馆图书采编效率[1]。

2023年8月,“图书采分编全流程智能作业系统‘采编图灵’”(以下简称“采编图灵”)上线,系统历经4年,分摘要科技是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变革则是对现有模式、观念和方法的思考和调整。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历经四年,成功研发图书采分编全流程智能作业系统“采编图灵”,为业界贡献了新模式。

文章回顾采编业务演变对图书馆信息化、智能化发展的影响;结合采编图灵规划和建设,分析其关键技术应用特点和创新,探讨其为图书馆不同场景的新技术应用提供的经验,着眼于未来开展反思。

关键词采分编全流程智能化采编图灵图书馆自动化机器人智慧图书馆引用本文格式科技在左,变革在右——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采编图灵”的创新与思考[J].图书馆论坛,2024,44(4):10-19.“Library Turing”in Sun Yat-sen Library of Guangdong Province:Innovation and ReflectionWU HaoAbstract Technology is an important force for social change,and change is about rethinking and adapting existing models,concepts and approaches. Sun Yat-sen Library of Guangdong Province,after four years,has successfully developed an intelligent operating system for the whole book acquisition and cataloging process——"Library Turing",creating a new model for the library industry. With a review of the evolution of library acquisitions and cataloging operations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library informatization and intelligence,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features and innovations on key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in the context of the plan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Library Turing",discusses the experience and reference that it provides for the application of new technologies in various library scenarios,and reflects on its future.Keywords intelligent acqusition and cataloging;Library Turing;library automation;robot;smart library3期建设,进行3次技术迭代[2],超预期实现了采分编全流程智能化作业构想,为业界贡献了一种“智能化采编作业”的新模式、新业态。

服务交互界面和服务类型对顾客体验价值的交互效应

服务交互界面和服务类型对顾客体验价值的交互效应

务界面、技术界面和支持界面,人机交互是其服务接
触的核心"2#$人机交互界面一般具有标准化、易操
作、便利性、信息交互、快速响应等特征,主要是帮助
Hale Waihona Puke 顾客实现目标和业务的传递,通过产品或服务的核
心功能、实用性和工具性支持等特征解决顾客的实
际问题。人际交互界面主要包括服务人员、其他顾
客以及由服务场所和有形设施构成的服务环境等要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980X(2019)08-0055<09
1研究背景
在体验经济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从与产品或 服务的交互过程中获得体验价值,提升顾客体验感 知是构筑企业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顾客体验是 指顾客在完成服务消费后对各方面所获利益做出的 综合评价,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顾客的体验 价值来自于功能、情感和社会三个方面在服务 消费中,顾客体验的形成主要来自于服务交互过程, 而服务交互界面是服务企业或服务人员与顾客直接 接触的部分,对顾客体验具有显著地影响。在目前 的服务交互中,技术驱动的人机交互界面和传统以 人员为主的人际交互界面是两类最主要的界面。 Patricio等3在对银行交互界面的研究中发现:技 术驱动的人机交互界面往往更高效、便利、易获取, 人际交互界面则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的个性化需求 和赢得顾客信任$可见,两类界面在满足顾客功能 性、情感性和社会性体验方面的效果是不同的$将 服务划分为注重服务结果和效率的标准化服务和能 满足顾客复杂体验需求的非标准化服务⑷,基于认 知匹配理论,可以推断出不同类型服务与满足该服 务的交互界面之间的匹配关系会影响顾客的体验
素,顾客与服务人员的人际交互构成了服务接触的
主体,技术仅为辅助和促进因素" 2#$该界面不仅仅

十堰市2013年度软科学项目结题评审结果(3)

十堰市2013年度软科学项目结题评审结果(3)
7
论“一核多支点”战略体系
中共十堰市委政策研究室
何世平朱富有张小庆
8
关于进一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若干措施
十堰市科技局
陈军旗王勤赵晓芳陈红程孝荣张梦龙艾卿
二等奖(16项)
1
十堰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研究
十堰市职业技术学院
潘强陈红赵明炯
2
创新型青年科技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十堰市太和医院
中共十堰市委政策研究室
欧阳山张小庆邓飞
12
打造鄂豫陕渝毗邻地区文化产业中心研究
十堰市委党校
余林计会云李涛
13
十堰市技术合同交易认定登记现状分析与研究
十堰市科技开发中心
代自涛丁再兴
14
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问题研究
十堰市纪委调研室
邬泽华王品华雨田
15
加强农民工权益保障推进和谐十堰建设
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罗纲李斌夏巨星赵汉燕
8
十堰市加快新型城镇化工作研究
市政府研究室
王波龚成彬凌吉先
9
十堰市县级纪检监察派出机构改革及运行情况调研报告Leabharlann 十堰市纪委调研室王品华雨田陈燕
10
服务区域性中心城市建设,推动蔬菜产业跨越式发展
十堰市蔬菜技术推广站
鲜东云夏树应王锐王永重刘翔戴志红
11
努力把十堰汉江生态经济带打造成生态文明示范区
张永文莉高平辜伟伟吴蔚何明武
3
十堰市南水北调移民搬迁实施后库区水质影响因素及保护对策研究
市政府研究室
龚成彬余莹张勇张宝军
4
二元结构下县域企业跨越式发展协同机制研究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魏仁干肖俊涛杨立君陈延寿李建忠肖靖吴小红

基于PSO-SVR的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评价模型

基于PSO-SVR的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评价模型

基于PSO-SVR的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评价模型吴玉萍;石义金【摘要】用户满意度评价是移动图书馆建设的重要环节,科学准确地评价用户满意度,对于提高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至关重要.本文在研究文献、遴选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PSO-SVR的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评价模型,并利用16所高校移动图书馆的调查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发现,该模型能够消除评价指标间非线性交互关系对评价结果精确度的影响,为移动图书馆用户满意度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期刊名称】《新世纪图书馆》【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6页(P53-58)【关键词】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用户满意度;PSO;SVR【作者】吴玉萍;石义金【作者单位】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实践教学部广西桂林,541004;华中师范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250.76随着移动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移动用户的快速增长,移动图书馆近年来发展迅猛,极大地拓展了图书馆服务空间,更好地满足了移动阅读时代读者的信息需求。

然而,由于技术、资金、人员、信息资源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移动图书馆服务质量仍然存在很大提升空间。

用户(或读者)满意度是评价和衡量图书馆服务质量的重要标准,在移动图书馆建设进入高速发展期、移动信息服务需求日益增长的背景下,构建科学合理的用户满意度评价模型,并用之评价移动图书馆服务现状,从而为移动图书馆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对于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建设尤为重要。

1 文献回顾在图书馆服务研究领域,用户满意度是持续受到关注的热点研究问题。

国内外学者针对图书馆用户满意度评价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两种框架:一是将市场营销领域的顾客满意理论引入图书馆服务质量评价;二是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系统评价方法对图书馆用户满意度进行定量评价。

Nitecki[1]最早将基于用户感知与期望差距的SERVQUAL模型用于评价美国8家学术图书馆的服务质量,该模型的核心思想即为顾客满意理论。

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对象

2021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青年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对象
2.4
2.4
4.8
2021GGJS—077
XX科技大学
张凌峰
激光复合处理制备XX开关用CuCr合金表面细晶层的基础研究
2。4
2.4
4。8
2021GGJS—078
XX科技大学
梁坤峰
蓄能冰浆流动机理研究
2.4
2。4
4。8
2021GGJS-079
XX科技大学
张彦斌
完全XX向XX并联机器人型综合的新方法研究
XX师范学院
张义明
贸易区战略与区域安全研究
1.6
1。6
3。2
2021GGJS-104
XX师范学院
郭红建
脉冲种群管理模型的定性分析及应用
2
2
4
2021GGJS-105
XX师范学院
李艳灵
基于聚类与轮廓波变换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
2.4
2。4
4。8
2021GGJS-106
XX师范学院
饶本强
土壤丝状蓝藻对沙化退化土壤生态修复关键技术研究

2
4
2021GGJS-087
XX大学
岳龙旺
新型微创手术机器人研究
2.4
2。4
4.8
2021GGJS-088
XX大学
蒋华伟
超导MRI导体模拟设计及医学图像理解认知问题研究
2。4
2.4
4.8
2021GGJS—089
XX财经XX法大学
韩松
XX粮食战略工程背景下XX粮食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研究
1。6
1.6
3。2
1。6
1.6
3.2
2021GGJS-028
XX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摘要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使得计算机网络广泛应用于各领域,每个行业都在进行科技改革,最重要的是计算机提高了管理的准确性与效率性,在很多的高校,已经使用计算机来管理各种文档,相对于我们这样的高校毕业生来说,人数众多是最大的一个管理问题,所以开发一个毕业论文管理系统来管理对我们学校来说是很重要。

历年的毕业论文发布要求到达学生,这一过程需要一段很长的时间,因为是基于文本、传达的速度就会很慢,对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文档情况的核实和统计,有部分工作人员依然手动完成,这样增加了工作的负荷以及错误率,该系统主要采用php,mysql,apache开发,解决了这些基本的问题,同时实现了教研室对指导老师论文题目的审核,以及对学生最终成绩的统计。

本系统主要实现了毕业论文管理系统的论文题目审核及总成绩的发布,这样就让教研室审核题目节约了时间,同时也让指导老师和学生快速的交流毕业生论文的进展情况,也可以更规范的管理论文,同时也降低管理成本,提高了管理效率,开发这样一套管理系统,对于改进教学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新和实用性。

关键词:学生、毕业论文、管理、php,mysql,apache.Abstract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and new technology, the computer is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network. Every industry is being technology reform, the most important is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the computer management and efficiency, many universities have used computer to manage all kinds of documents. As for college graduates like us, the largest management problem is the huge number of students. Therefore, it is very important for our university that develops a graduation thesis management system to manage our school.Years of graduation thesis requirements issued to students, this process requires to take a lot of time. It is based on the text, so the convey speed is slow, for text, such as form via printing, on manual processing, document of the verification and statistics, parts of the manual workers still be used. This causes the work load and increases the error rate. This system mainly uses the PHP, mysql, apache development to solve the basic problems and achieve the conditions of guiding teacher thesis topic review, as well as to final result of statistics for students.This system mainly realizes the grade examination and release about the graduation thesis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thesis topic, so that guidance teachers save time in the process an audit subject, communicate rapidly with students the progress of the graduate thesis and also can be mor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papers. At the same time, it also reduces the management cost and improves the efficiency of management. Such a set of management systems has important value of new and practical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teaching.Keywords: students, graduate thesis, management, PHP, mysql, apache.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背景 (1)1.2 文献综述 (1)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4)1.2.3 选题的意义和价值 (5)第二章需求分析 (5)2.1任务概述 (5)2.1.1目标 (5)2.2需求规定 (5)2.2.1从不同用户的角度来进行需求分析 (5)2.2.2各类用户的具体需求 (6)2.3用例图描述 (13)2.4 数据流图描述 (14)2.5 实体及实体关系描述 (17)第三章概要设计 (18)3.1结构模块图描述 (18)3.2人工处理过程 (19)3.3数据库结构设计 (19)3.3.1关系模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外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国外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的经验分析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薛捷, 张振刚(华南理工大学)摘要:对共性技术的基本特点和概念进行了分析研究, 对美国、日本、欧盟和韩国在产业共性技术开发方面的基本情况和发展经验进行了归纳总结。

在此基础之上, 提出我国在共性技术开发中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 同时在共性技术开发上应该采用“ 官产学研”合作组织的形式。

关键词:共性技术; 官产学研合作; 创新平台一、引言关于产业共性技术的定义, 现在国内外的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确定的概念。

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 NIST) 将共性技术定义为科学现象的一个概念、要素, 或进一步的观察, 其具有被应用于广泛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潜力。

国内学者李纪珍在其研究中认为,产业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 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

而马名杰、胡小江、项哲学等学者在研究中则强调, 共性技术是一种竞争前技术( Pre- competitive) , 介于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 是基础研究形成商业应用的基础, 并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

由上述学者和机构对于产业共性技术所给出的定义我们可以看出,虽然表述有所不同, 但是都突出了共性技术的一些共同特点, 如共性技术处于竞争前阶段, 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同时由于其具有强烈的外部性可能导致严重的组织失灵和市场失灵等。

基于这些特点, 本研究认为, 共性技术作为“ 竞争前阶段”的技术,具有准公共品的性质, 其衔接了基础研究和面向市场的商业技术开发, 能应用于一个或多个行业, 是产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发展的基础, 也是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根本和基础, 具有很强的经济带动作用和巨大的社会效益。

进入20 世纪90 年代, 世界各国对关系本国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采取各种形式的政策支持成为一种潮流, 为更好地推进我国产业共性技术的发展, 本文将深入研究美国、欧盟、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在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方面的特点和经验, 同时,结合我国产业发展的实际对我国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进行研究, 提出可供借鉴的方面, 以期为我国的共性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提供有力的政策指导。

CSMS推动语文教师快速成长的案例研究

CSMS推动语文教师快速成长的案例研究

CSMS推动语文教师快速成长的案例研究作者:余艳萍李文静来源:《广东教育(综合)》2024年第04期课堂教学智慧评价系统(CSMS)理论建立在知行模型的学习发生中,为课堂质量标准构建新的素养导向,在教师专业成长路上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科学的方式,便于教师发现课堂问题,得到具有参考价值的解决方案。

本文以七年级语文课《再塑生命的一天》为例,在常规课上自主开展教学研究,助力教师专业成长。

一、研究工具与方法从2022年9月起,实验教师A所在学校参与了由广东省教育研究院联合努比技术公司在全省开展的“5G+CSMS助力教研数字化转型”实验研究。

教师A任教初中语文10年,期待借助实验进一步加速其专业发展。

CSMS通过人工智能采集课堂的教师和学生的声音系统,在课堂9个评分领域,对应9个指数,指数再细分为40个不同的细项指标,合成这些大数据给课堂进行全面的测评。

本文采集的课堂教学有效音频,在平台自动生成各种数值。

将数据与各项数值进行比对,在交流互动、思维激发两大类上进行研究分析。

二、案例分析过程本文从是否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交流、是否运用积极语言激发学生思维,对课例进行全面分析。

1.学生为主体进行沟通交流CSMS平台采用弗兰德斯互动分析系统(FIAS)、问答评结构互动分析系统(IRE)等工具对课堂师生互动进行研究,通过数据比对,得出课堂师生互动情况。

(1)课堂言语互动。

FIAS将课堂上师生互动的言语过程分为三类,分别是教师言语、学生言语、安静或混乱,每个类别各分为不同细项,形成7个课堂言语互动指标。

根据下表,教学与管控、学生话题稳定性、教师话题互动稳定性大幅高于常模值,说明这堂课的教学节奏主要由教师主导,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聚焦学习内容,但是过于强烈的教学风格,会使教师难以兼顾不同风格的学生。

教师发问、学生发问指标略低于常模值,说明教师利用提问带动教学的频率不高,学生不太善于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

学生话题稳定性偏弱,说明教师在发问技巧、方式上需要进一步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系统化的创新政策范式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为创新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 它突破了资源稀缺 、 理性决 策的分析框架 , 认为价格机制不是企业创新的唯一决定 因素 [4]; 它跳出了基于科学推动 的 线 性 创 新 模 式 , 认 为 创 新源泉可以来自于研究开发 、 市场化和技术扩散等任何 阶段 , 技术变革不是按照严格的线性顺序出现 , 而是在经 济 、 政治 、 社会 、 组织 、 制度等系统性因 素 的 综 合 影 响 下 , 各类行为主体相互作用 、 多重反馈的结果 [5-6]。 国家创新系 统理论为创新政策的设计 、 实施和评估提供了一个全新 的范式 [7-8], 也对新古典经济学支配 下 的 创 新 政 策 范 式 形 成冲击和挑战 。 新古典经济学理论认为 ,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合理性 在于 “ 市场失灵 ”, 即创新的不确定性 、 外部性和公共品属 性等导致市场机制无法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 基于新古典 理论的创新政策主张政府通过研发资助 、 知识产权保护等 措施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的边际收益 ,从而鼓励企业更多地 进行研发投入[4,9]。 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 , 国家创新系统理 论打开了技术创新过程的 “黑箱 ”,重点关注学习和创新能 力的培养 , 认为企业能力的差距会导致开发 、 吸收和使用 新技术的实践不能在企业之间迅速扩散 。 国家创新系统理 论认为 , 政府干预技术创新的合理性在于 “ 系统失灵 ”, 其 中不仅包括 “ 市场失灵 ”,还包括创新系统制度和结构等缺 陷导致机构间在协调 、联结和解决不同系统需求方面出现 失灵 ,使企业的学习行为及其创新能力的提升受到阻碍[10]。 因此 ,系统化的创新政策主张政府从系统的视角采取多种 途径 ,加强创新系统内部主体间的联结互动 、 刺激需求 、 建 设创新支撑环境等 ,增加企业获取知识和创新的机会 。 两 种创新政策范式的比较如表 1 所示[4-11]。 新古典的创新政策范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占主导地 位 。 进入 20 世纪 90 年代 , 系统化的创新政策范式很快得 到 OECD 、 欧盟 、 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认可和 应用 , 并在一些国家受到高度重视 [12]。 本文以美国 、 荷兰的 创新政策演变为例 , 做具体说明 。
创新管理
那么 , 应该如何克服系统失灵 ? 注意到系统失灵具有复杂 性 、 综合性和相关性 : 交互失灵与能力失灵都会导致企业 在某一技术水平的 “ 锁定 ” 现 象 ; 制 度 失 灵 通 常 会 引 起 交 互失灵 ; 基础设施失灵 、 交互失灵的解决则能够有效缓解 能力失灵 。 因此 , 能够同时作用于多项系统失灵的创新政 策要比仅针对某一类系统失灵的政策更容易发挥协同效 应 , 也往往更加有效 。 下面将从克服创新系统失灵的角度 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功能设计进行研究 。
20 世纪 70 年代 , 美国政府受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影
78
2010.09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地提供有利于知识获取及创新的机会和环境 。 创新过程 的复杂性 、 影响因素的多样性 、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决定了 系统化创新政策的范式比新古典创新政策的范式更能揭 示创新过程的本质 , 对实践具有更强的指导意义 。
generic technology;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rogram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是我国近年来在推动 “ 以企业为 主体 , 市场为导向 , 产学研结合 的 技 术 创 新 体 系 ” 建 设 过 程中的有益尝试 。 作为产学研用结合的新载体和科技资 源配置的新模式 ,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的建设工作受到国 家的高度重视 。 展的意见 》 将 “ 建立完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①作为科技引 领支撑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 , 要求认真贯彻落实 [2]。 2009 年 6 月 , 科技部 、 财政部等六 部 门 在 共 同 启 动 实 施 的 “ 国 家技术创新工程 ” 中 , 又将 “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 ” 作为 其三大实施载体之一 [2]。 虽然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已成为实践中的一大热点 , 但 对它的理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 其中 , 针对技术创新服 务平台功能设计的研究很少 ,且未能将平台多样化的服务
2
创新系统失灵
Edquist 认为 , 在系统化的政策范式下 , 政府干预创新
的前提是政府既定的目标在自由状态下无法实现 , 即出 现 “ 问题 ”, 而 “ 问题 ” 产生的原 因 是 创 新 系 统 存 在 功 能 的 缺陷而无法对新知识 / 技术的开发 、 扩散和应用形成有效 的支持 。 相应地 , 他把创新系统功能的缺陷称为 “ 系统失 灵 ”[14]。 Metcalfe 认为 , 由于创新系统的复杂性和要素多重 性 , 当系统中相互关联的机构 、 组织或交易规则之间出现 不协调或不一致时 , 系统失灵就会发生 。
响 , 采取了 “ 一分法 ” 的创新政策框架 , 即将知识的生产和 知识的应用 、 扩散划分为两个范畴 , 政府只对大学和公共
部门的基础科学研究进行研发资助 , 而对产业部门的技
术开发 、 扩散及商业化则不予干预 。 20 世纪 90 年代初 , 随 着日本和西欧等国科技实力的迅速崛起以及国家创新系
① 同 2008 年 《 政府工作报告 》 中的 “ 面向企业的创新支撑平台 ”, 以下统一为 “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2010.09
77
创新管理
内容与创新系统建设和完善的本质要求相联系 。 本文在介 绍系统化创新政策范式的基础上 , 着重论述创新系统 “ 失 灵 ” 的概念和类型 , 进而从克服创新系统失灵的角度提出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功能设计的理论依据 ,并以纺织产业技 术创新服务平台为例进行实证研究 。
统的政策观成为理论界的代表性主张 , 克林顿政府对以
往创新政策工具的单一性 、 片面性进行了深刻反思 , 开始
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合 理 构 建 国 家 创 新 体 系 和 创 新 网 络 , 如加强政府对科技活动统一指导和参与 , 加强政府对民用 工业的直接支持 、 创造有利于企业创新的商业环境 、 强调 基础研究的实用性 、 重视教育 、 注重培养创新文化等 。 这 一系列措施 使 得 美 国 经 济 在 20 世 纪 90 年 代 快 速 复 苏 , 并达到一种空前良好的状态 , 被称为 “ 克林顿经济 ” 或 “ 新 经济模式 ”[13]。 类似的转变也发生在许多 OECD 国家 。 Smits 的研究 发现 , 从 20 世纪 70 年代至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 荷兰的 创新政策经过供给导向 (注重 R&D 投入 )、 扩散导向 ( 注重 科技中介机构和中介制度建设 ) 和用户导向 ( 重视为企业 提供有利于技术成果商业化运作的各种支持 ) 三个阶段 , 但都由于忽略了部分影响知识创造 、扩散和应用效率的重 要因素而没有取得预期效果 。 目前 ,荷兰政府开始高度重 视系统化的创新政策 ,致力于加强不同领域的机构和组织 间的互动和反馈 ,强调科技创新要与社会发展相协调[9]。 可见 ,市场及其失灵只是影响创新及其扩散的一个因 素 , 创新系统的制度 、 网络结构等其它因素同样影响创新 过程 [9]。 政府仅从克服市场失灵的角度提供研发资助并不 能够 “ 自然地 ” 提高创新绩效 , 也 难 以 从 根 本 上 提 升 国 家 的创新能力 。 创新政策不仅要针对 “ 市场失灵 ”, 还应关注 “ 系统失灵 ”; 不仅仅对企业提供研发资助 , 更应该全方位
Á Â Ã Ä Å Æ Ç È É Á Ç Â ! " # $ % & ' Ç ( ) 0 1 Å 2 " ! Ç ' & 3 ) 4 1 Ç 6 7 & " 0 % 2 ) 8 5 9 @ A B C D E @ F G H I É 8 % P " ! ' 5 1 A ) E F Q ' 3 % @ $ 3 Ã R Q 8 5 9 # R Q S @ 5 T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表1 创新政策的范式对比 ( 新古典 VS 系统化 )
&’()*+,-./0 1 ; &’234!" *+,5 -.67 89 RSTUVWXY [\]^ _‘ab lKm4=>Bnop #$% Q NOP 8 OPZ jk !" ()*+-.:;<= >4?@A BC; =><234DEFA-. GHIJKCLM RST WXY c #$de]^ fg=>hi Z dqrstuvwx4yz {|4 }~F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创新管理
系统失灵视角下的技术创新 服务平台功能设计
李纪珍 1,邓衢文 1,高旭东 1,赫运涛 2
(1.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清华大学 技术创新研究中心 ,北京 100084 ;
2. 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中心 ,北京 100862 )
摘要 :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作为产学研用结合的新载体和科技资源配置的新模式 , 亟需理论指导 。 在介绍系统化创新政策 范式的基础上 , 从克服系统失灵的角度提出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功能设计的理论依据 , 以纺织产业的试点为案例进行了实 证分析 。 关键词 : 技术创新服务平台 ; 功能设计 ; 系统失灵 ; 创新政策 ; 产业共性技术 ; 技术创新工程 中图分类号 :F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0241(2010)09-0077-07
Functional Design of National Innovation Platform Based on System Failure Approach
LI Jizhen1, DENG Quwen1, GAO Xudong1, HE Yuntao2 (1.Research Center for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4, China; 2.National Science & Technology Infrastructure Center, Beijign 100862, China) Abstract: National Innovation Platform (NIP) as a new program in China lacks theory to guide its future practice.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innovation policy paradigm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national innovation system, it then analyzes the functional design of NIP using system failure approach. This paper finally uses NIP of textile industry as a case study. Key words: National Innovation Platform; functional design; system failure; innovation policy; industri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