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航客舱服务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民航客舱服务教学大纲

民航客舱服务教学大纲

民航客舱服务教学大纲一、引言民航客舱服务是航空公司为旅客提供的一种重要服务,其质量和水平直接影响着乘客的旅行体验和航空公司的形象。

为了提高民航客舱服务水平,培养优秀的客舱服务人员,本教学大纲旨在明确客舱服务的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培训课程和评估方法,以确保客舱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能力能够符合航空公司的标准。

二、学员要求1. 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

2. 熟练掌握基础英语,能够应对常见的语言沟通障碍。

3. 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应变能力。

4. 具备团队合作意识和对乘客负责的态度。

三、教学大纲1. 乘务基本礼仪a. 身着整洁和标准的乘务员制服。

b. 着装规范,包括发型、妆容和配饰等的要求。

c. 注重言行举止的规范和礼貌待客的态度。

2. 安全知识a. 熟悉紧急情况的处理流程和操作要求。

b. 学习火灾逃生技巧和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c. 掌握急救技巧和常见病症的应急处理方法。

3. 乘客服务技能a. 掌握乘客接待和问询的基本礼仪。

b. 学习乘客需求的判断和满足技巧,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c. 培养与乘客建立良好关系的能力,处理投诉和纠纷。

4. 餐食服务a. 学习服务流程和餐食摆放礼仪。

b. 掌握食品卫生和安全的要求。

c. 学习菜单推荐和地区特色食品介绍。

5. 商务服务a. 掌握商务舱服务流程和专业知识。

b. 学习商务客户的特殊需求和服务技巧。

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材和PPT进行相关知识的讲解和介绍。

2. 视频示范:展示客舱服务的标准操作和技巧。

3. 实操训练:设置实际场景模拟,包括模拟乘客对话、模拟紧急事件处理等。

五、考核评估1. 教学考核:基于教学内容,进行知识和技能的测试。

2. 实操评估:模拟乘舱环境进行实际操作能力的评估。

3. 个人表现评估:考察学员的团队合作和服务态度。

六、总结民航客舱服务教学大纲的制定旨在提高客舱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水平,为乘客提供优质的旅行体验。

通过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多种评估手段,培养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安全意识和服务技能的客舱服务人员,为航空公司打造出独具特色的品牌形象。

客舱服务技能教学提纲

客舱服务技能教学提纲

客舱服务技能教学提纲一、引言(100字)二、促进良好沟通技巧(300字)1.提高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学习有效地传递信息给机上乘客。

2.善于倾听:培养良好的倾听技巧,关注乘客的需求并提供相关的服务。

3.发展人际交往能力:学习有效地与不同文化背景和需求的乘客进行交流,并解决潜在冲突。

4.用积极态度应对困难:提高服务态度,正面回应投诉和乘客的问题,并承担相关的责任。

三、应对突发情况的危机处理能力(400字)1.急救技能培训:学习急救技能,包括心肺复苏、骨折固定、止血等常见紧急情况的处理。

2.火灾和紧急疏散培训:学习如何在紧急情况下安全地疏散乘客,使用灭火器并掌握有效的逃生技巧。

3.协调能力的提高:培养客舱乘务员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统筹协调的能力,并与机组人员密切合作。

4.紧急情况的飞行经验:通过模拟紧急情况的训练,提供实践机会,使乘务员能够应对不同的紧急情况。

四、提供卓越的客户服务(300字)1.文化感知和敏感度:培养乘务员对不同文化的敏感度,学习尊重并满足不同乘客的文化需求。

2.专业形象的维护:培养乘务员专业化的外貌、仪态和礼仪,传递专业、权威的形象给乘客。

3.个性化和定制化服务:学习个性化服务的技巧,提供个体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

4.素质培养:提高乘务员的情绪智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应对各种客户需求和情感需求。

五、评估与反馈(100字)1.随时进行评估:通过模拟训练和实际工作中的回顾,及时评估乘务员的技能和表现,提供实际反馈。

2.定期聚焦培训:定期举办培训课程,巩固和提高乘务员的客舱服务技能,并参与演练来提升应对能力。

3.持续改进:根据乘务员的反馈和需求,对培训内容和方式进行调整和改进,以确保持续提高服务质量。

六、结论(100字)客舱服务技能对于保障航空公司客户满意度和安全非常重要。

通过提供循序渐进的培训,乘务员可以提高他们的沟通技巧、危机处理能力和客户服务技能,并通过评估和反馈不断改进。

客舱服务设备实操教学大纲(进舱3课时)

客舱服务设备实操教学大纲(进舱3课时)

客舱服务设备实操教学大纲
(进舱3课时)
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舱进行实践性的认知和操作。

通过所学知识,让学生掌握客舱服务设备在飞机起飞、降落和飞行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及正确操作。

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

通过师生交流、教学互助、小组模拟实操、列举案例培养学生做事认真负责的态度及专业的技术能力。

课时内容安排
第一课时复习:
以5-6为学生组成的乘务组为单位,乘务长抽题,回答客舱服务设备的理论知识;
补充、完整正确答案。

第二课时实物认知:
1、认识厨房、烤箱、煮水器、烧水杯;
厨房控制板及其他厨房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案例:烤箱、烧水杯干烧的危险;
起飞、降落时的复位固定的重要性
2、卫生间设备的认识和正确使用。

案例:烟雾探测器的报警及解除报警
第三课时实物认知和操作及总结:
1、行李架、客舱服务组件、客舱座椅等认知和操作案例:关好行李架的重要性;
勿让客人坐乘务员弹跳式座位的重要性
2、乘务员控制面板操作(前、后)
灯光控制系统;
污水系统开关的使用及作用;
客舱通信系统(内话及广播,优先顺序);
客舱呼叫显示系统(粉、蓝、琥珀色的区别)
3、总结提问:
飞机在起飞降落前,厨房要做好什么工作?
打开烧水器前要注意什么?
琥珀色灯亮显示哪里呼叫?。

《客舱服务》课程标准

《客舱服务》课程标准

《客舱服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客舱服务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适用专业:空中乘务学时:48学分:3先修课程:服务礼仪训练、民航地面服务后续课程:顶岗实习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本课程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是空中乘务专业专业的核心课程;起承上启下作用,是民航乘务员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支撑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根据国家五级空中乘务员职业标准中对服务礼仪的要求,以乘务工作为主线,结合飞行基本常识、飞机客舱布局、客舱紧急设备、以及客舱服务工作程序等内容,设计为四个情境、八个学习任务,在任务驱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技能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或分组实践,能按照礼仪要求进行服务操作,完成服务任务。

2、采用示范教学、角色模拟等操作性强的教学方式。

3、创建以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把过程考核“嵌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建立过程与终结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采用服务情境模拟,小组互评,教师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知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能在亲和微笑的状态下为旅客进行客舱服务;(2)???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人沟通;(3)??具有选择合体的服饰、得体的妆容的能力;(4)???具有为旅客提供餐饮、应急处置、服务纠纷处理等优质服务的能力;(5)??能运用得体的言谈举止和规范的礼仪动作进行客舱服务;2、知识目标(1)???掌握航空服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礼仪素养和仪表仪容美的基本要求;(2)掌握航空服务人员标准的姿态动作;(3)?掌握航空服务人员应用工作原则和程序;(4)?掌握航空服务人员常用服务动作礼仪规范;(5)?熟悉客舱服务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流程;3、素质目标(1)??养成良好的个人礼仪修养和优雅气质;(2)??团队合作意识,?较强的服务意识;(3)?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展现自我;(4)?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四、课程内容和要求学习领域客舱服务总学时48 学期3 学分3序号学习情境学习任务教学目标实施环境与工具课时1 航前准备1、乘务员专业形象塑造;2、客舱设备认知;1、能够按照乘务员出差标准做好自身形象准备;2、掌握机上设备操作方法和检查要求;教学环境:模拟客舱训练室882 应急撤离1、应急设备操作1、能够对机上应急设备操作及检查;2、能熟练按照撤离流程完成异常情况下撤离;教学环境:模拟客舱训练室614 2、异常情况撤离83 客舱服务1、一小时内航班服务1、能运用中、英文进行广播;教学环境:模拟客舱训练6202、五小时内航班服务2、牢记并运用服务程序及标准;3、能熟练完成舱门操作;4、具备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室工具:广播词、餐车83、五小时外航班服务64头等舱服务头等舱服务1、能够按照头等舱服务要求完成;2、熟练填写航后报告教学环境:模拟客舱训练室工具:航后报告表6 6五、教师能力要求1、该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按照设计的教学情境组织实施教学。

5《航空服务礼仪》(航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5《航空服务礼仪》(航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

《航空服务礼仪》课程标准一、课程名称《航空服务礼仪》二、课程性质、课时《航空服务礼仪》本课程是中高等职业学校航空服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从事航空服务各岗位工作所要掌握的入门课程。

课程针对航空服务行业的特点,深入阐述了航空服务人员应具备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和礼仪规范,既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又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旨在深化学生对服务意识及礼仪规范的礼节,为从事航空服务行业各种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本课程标准适用于航空服务专业,共216学时。

三、课程目标本课程通过系统的讲授、示范操作与训练、各种“做学一体”的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知晓民航服务礼仪的基本常识,掌握航空服务礼仪的基本概念、常识、基本原理及方法技巧。

能按岗位要求端正自己的仪容仪表和言谈举止,理解航空服务礼仪在个人发展和行业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

同时,培养学生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富有爱心、责任感和合作的品质,树立安全和服务意识,为提高学生专业化方向的职业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础。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达到以下几个要求:1、了解民航服务中的礼仪知识,掌握民航服务礼仪的概念、特点、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2、能按民航乘务员、安检员、售票员、客运员、货运员等岗位要求规范仪容仪表、言谈举止。

3、能运用主要客源国和地区的基本礼仪知识接人待物。

4、能运用部分少数民族和地区的基本礼仪知识接人待物。

5、能运用宗教礼仪常识接人待物。

四、课程内容与学习目标(下表适合于第一学期)(下表适合于第二学期)(下表适合于第三学期)五、课程考核办法本课程为考试课,采用百分制形式计分。

该课程考核内容与所占比重如下表:六、课程建议(一)教学方法建议1、教师应依据工作任务中的典型场景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2、教师应按照课程的学习目标编制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明确教师讲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生的要求;提出该课程整体安排以及各项目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3、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客舱服务》课程标准

《客舱服务》课程标准

《客舱服务》课程标准客舱服务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客舱服务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机上担任客舱服务人员时所需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让学生具备优秀的服务态度、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为乘客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为航空公司和乘客创造良好的航空体验。

二、课程大纲1. 客舱服务基础知识- 航空公司组织架构与职责- 航空服务业务流程- 航空服务行为准则与职业道德- 客舱安全与紧急情况处理2. 乘客服务技能- 优秀的沟通与表达能力- 殷勤待人与友善礼貌- 疏导与指引乘客- 对特殊乘客(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的关怀与协助- 不同文化背景乘客的跨文化沟通3. 餐食与饮品服务- 餐食及饮品服务安全卫生要求- 饮食禁忌及特殊饮食需求处理- 服务中的餐食搭配技巧- 饮品调制技巧与推荐4. 客舱环境维护- 客舱清洁工作流程与注意事项- 客舱装饰与舒适度的维护- 座椅及枕头毯子等服务用品的管理与保养5. 紧急情况处理- 灭火器与灭火器使用技巧- 个人生命安全及乘客生命安全的保障- 应对飞行途中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与灾难6. 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培养- 与机组成员的协作配合- 团队沟通与决策能力的培养- 紧急情况下的团队协作与应对能力三、教学方法与评估1. 教学方法- 理论课程讲解与互动讨论- 手把手实操指导与模拟训练- 小组讨论与案例分析- 观看相关行业视频资料2. 评估方法- 知识测验:考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实操评估:通过模拟练习和实际操作评估学生的技能水平- 个人表现评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沟通、服务、领导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估四、课程成果通过学习客舱服务课程,学生将具备以下能力和素质:- 熟悉航空公司的服务流程和业务要求- 掌握良好的沟通与表达能力,能有效地与乘客沟通和交流- 具有优秀的服务态度和礼仪,能够主动服务和满足乘客需求- 全面掌握客舱内的清洁与卫生要求,保持客舱环境整洁舒适- 具备突发情况和紧急事件应对的能力,保障乘客和自身的安全- 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与协调能力,能够与机组成员紧密配合五、结语客舱服务课程标准的制定旨在培养优秀的客舱服务人员,提高航空服务质量,为乘客打造良好的航空体验。

客舱服务技能教学提纲

客舱服务技能教学提纲
• 杯子倒扣,高度不超过车上最高的瓶子。
• 非冷藏的饮料上放一沓餐巾纸,
• 吸管一包分2份,将湿毛巾叠成长条状, 包住吸管的底部,放到一个杯子里。
• 咖啡和茶壶下垫一块湿毛巾。
• 水车两边各放一块湿毛巾备用。
送小吃、纸巾的方法
• 放在筐内或小托盘内, • 包装上的标记正对着客人 • 双手端,四指并拢拖底,拇指卡边,
• 3)在过站时,所有乘务员都要留意情况。
• 4)厨房乘务员要检查餐食的内容,如果 有不能打开的容器或餐具,必须向乘务 长报告。
• 5)出口座位的确认
过站检查
• 允许留在飞机上的旅客或行李一般可以 不检查,但在起飞前要对驾驶舱、厨房、 卫生间等处进行检查。
• 只有特殊许可的人,出示适当证件后, 才可允许上飞机。
航班无热食不供应啤酒。
• 下列酒水只供应头等舱:
红酒:室温提供,开餐前30分钟开瓶。 白葡萄酒:冰镇10——12度 香槟:冰镇8——10度
• 5)正确使用广播设备,按照规定操作进 行,爱护设备。如发现失效或损坏,应 报告乘务长及时填写客舱记录本。
• 6)广播员由飞行乘务长兼任或指定一名 具备资格飞行乘务员来担任。
乘务员的安全检查职责
• 1)旅客登机前,必须对客舱进行清查。
• 2)在检查中,发现任何可疑的物品,不 要触动,要立即报告乘务长和机长。
L1内侧
• SS3 头等舱2排D座 客梯车处
• SS2 L2内侧
L2内侧
• SS4 经济舱4排D座 客梯车处
• SS5 紧急出口处D座 各自座位旁
• SS6 Y舱倒数第3排D座 各自座位旁
介绍与表演应急设备
• 介绍与表演应急设备时乘务员面向乘客 站立在过道中,面带微笑,目视前方, 表情自然大方,仪态端庄。

《客舱服务》课程标准 (2)

《客舱服务》课程标准 (2)

《客舱服务》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客舱服务课程类别:专业学习领域适用专业:空中乘务学时:48学分:3先修课程:服务礼仪训练、民航地面服务后续课程:顶岗实习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本课程是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而开设的,是空中乘务专业专业的核心课程;起承上启下作用,是民航乘务员职业岗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重要支撑课程。

二、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根据国家五级空中乘务员职业标准中对服务礼仪的要求,以乘务工作为主线,结合飞行基本常识、飞机客舱布局、客舱紧急设备、以及客舱服务工作程序等内容,设计为四个情境、八个学习任务,在任务驱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学生的自我技能实践,要求学生能够独立或分组实践,能按照礼仪要求进行服务操作,完成服务任务。

2、采用示范教学、角色模拟等操作性强的教学方式。

3、创建以过程考核与终结考核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把过程考核“嵌入”到整个教学过程,建立过程与终结相结合的评价体系。

采用服务情境模拟,小组互评,教师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从知识、专业能力、职业素养等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三、课程目标1、能力目标(1)能在亲和微笑的状态下为旅客进行客舱服务;(2)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人沟通;(3)具有选择合体的服饰、得体的妆容的能力;(4)具有为旅客提供餐饮、应急处置、服务纠纷处理等优质服务的能力;(5)能运用得体的言谈举止和规范的礼仪动作进行客舱服务;2、知识目标(1)掌握航空服务人员应具备的职业礼仪素养和仪表仪容美的基本要求;(2)掌握航空服务人员标准的姿态动作;(3)掌握航空服务人员应用工作原则和程序;(4)掌握航空服务人员常用服务动作礼仪规范;(5)熟悉客舱服务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流程;3、素质目标(1)养成良好的个人礼仪修养和优雅气质;(2)团队合作意识,较强的服务意识;(3)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与人沟通,展现自我;(4)特殊情况的应变能力和较强的心理素质;四、课程内容和要求五、教师能力要求1、该课程任课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能按照设计的教学情境组织实施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潍坊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客舱服务技能与训练》课程




授课人:鞠金伟
潍坊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客舱服务技能与训练》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空中乘务专业
学时:36
学分:100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性质:
《客舱服务技能与训练》是空中乘务专业的专业课程。

(二)课程任务:
本门课程以教育部关于空中乘务专业的要求和中国民航总局关于空乘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为依据,遵遁权威性、系统性、适用性、实战性和前瞻性的原则编写,学生通过对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能全面提升自己的形体与形象,锻炼自己的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提高自己的外语能力、专业服务意识与技能以及快速、恰当处理问题的能力,在空乘职业生涯中走得更好、更远。

二、教学目标选择
(一)知识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客舱服务所需要的专业知识,了解客舱服务中应具备的服务常识,掌握客舱服务的基本技能。

(二)能力(技能)目标
通过现场模拟,掌握客舱服务相关基本操作技能。

(三)素质(态度)目标
通过掌握客舱服务的性质、意义、内容、处理原则和工作方法等,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沟通交流能力、冷静处理意外事件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与职业道德,具备客舱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达到培养客舱服务操作、管理人才,为旅客提供满意服务的
目的。

三、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第一章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
客舱服务技能概述
2、教学要求
(1)明确客舱服务技能的概念与内涵,加深对客舱服务技能的理解,强化对现代客舱服务技能的全面认识;
(2)理解客舱服务技能的要素与本质,建立客舱服务技能的完整体系;
(3)掌握客舱服务技能的特点,了解客舱服务技能的基本要求,明确职业养成的基本问题,建立职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4)了解我国客舱服务技能存在的基本问题及对策,建立责任感、使命感,明确从业者的努力方向。

第二章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
客舱服务技能要素分析与基础训练
2、教学要求
(1)明确技能要素的构成以及相互关系;
(2)理解技能要素形成的基本规律;
(3)通过各技能要素的状态评估,评价自己的服务技能状态,明确努力方向;
(4)通过技能要素训练,使各个技能要素得到真正的提高,从而提高技能素质,为全面提高服务技能奠定扎实的基础。

第三章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
空中乘务的工作程序
2、教学要求
(1)明确客舱服务内容与客舱服务技能的关系;
(2)掌握客舱服务的基本内容与延伸内容,建立对客舱服务的全面概念;
(3)掌握客舱服务的基本程序,并通过服务程序的认识,理解客舱服务的系统性与严谨性的特点;
(4)通过案例分析,全面认识客舱服务的职业性,为更好地适应未来空乘服务职业要求而努力。

第四章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
客舱服务技能
2、教学要求
(1)明确客舱服务语言的概念及分类,及其乘务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2)掌握称呼、问候等基本客舱服务用语规范;
(3)掌握拒绝、消除误解、消除紧张情绪、消除对抗情绪等特定语言技巧;
(4) 掌握客舱工作各个阶段的基本服务动作规范。

第五章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
客舱安全与旅客管理
2、教学要求
(1)明确客舱安全的重要性,加深对客舱安全的理解,强化对客舱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认识;
(2)清晰地理解客舱安全管理工作的操作规范,建立客舱安全管理的完整体系;
(3)掌握特殊旅客的特点,了解特殊旅客的基本需求,明确特殊旅客管理的基本思路;
(4)了解各种非正常情况的处置方式及对策,建立责任感、使命感,明确从业者的努力方向。

第六章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
客舱中的应急处置
2、教学要求
(1)了解飞机上突发事件的类型;
(2)掌握灭火、反劫机、客舱释压、紧急迫降和紧急撤离等应急处置方法;
(3)掌握基本的求生技能和机上急救原则。

第七章
(一)教学内容与要求
1、教学内容
客舱服务模拟训练
2、教学要求
(1)熟悉客舱乘务工作程序、熟悉各号位乘务员的工作职责;
(2)通过案例训练,培养学生在特定情况下的反应和处置能力;
(3)通过训练,强化学生的客舱语言服务技能和动作服务技能。

五、教学组织设计
根据课程的基本任务,在教学内容组织安排上,以培养学生提高实践能力为主线,按“职业综合能力—专项能力—能力要素—课程单元(理论与实践)”方式层层分解,确定本课程的主要理论与实践知识模块,以实现本课程的目标定位。

在教学组织过程中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重视实践和综合教育,克服课程内容陈旧,教学内容组织缺乏弹性、轻视实践教学等问题;把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与综合教育、素质教育、能力培养融为一体;教学内容和现代化教学方法融为一体;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课内教学和课外辅导、课外练习融为一体;常规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方法融为一体。

根据课程开发要素,确定本课程内容选择标准和排序标准。

使培养出的学生成为具有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民航部门应用性专门人才。

六、教学质量标准
技能训练是本次教学的中心环节,主要向学生传授客舱服务基本技能和训练相关的基础知识,并介绍该门课程的前沿和发展动态、国家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给学生传授相关技能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应用和实际处理能力及较好的语言和文字表达、组织协调、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

具备客舱服务中的服务常识和基本技能。

七、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
考试方式:论文+出勤+随堂考试=最终成绩。

成绩评定:论文占40%,出勤占20%,随堂占40%。

八、与相关课程及教学环节的联系
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并能做简单的英语交流
九、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一)推荐教材
《客舱服务技能与训练》
(二)主要参考资料
《民航概论》
十、课程改革思路
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告知性课程与识记性课程必定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课程性质不同,教学方法手段应有较大的区别。

大致而言,告知性课程可较多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方法。

不过,既然该类课程的教学目的同时担负着开阔学生视野,拓展学生思维空间的任务,那么,教学中如何激活学生思维就成了一个事关教学效果的重大的问题。

因此,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结合核心知识进行讨论式教学方法是一种可行有益的办法。

识记性课程既要让学生熟练掌握某些知识,趣味教学+讲练结合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办法,让学生在讲师营造的幽默课堂气氛中轻松愉快地边学边练,既达到识记的目的,又能融会贯通相关知识。

而且,经过了练习这个环节的训练,知识的掌握更为牢固。

操作性课程的教学目的既然是培养学生掌握岗位(群)的专业技能与能力,那么,实训则必须真正落到实处,只有经过实践,知识才能转化为技能与能力。

实践必须依赖于一定的环境,因此,在教学实训中,应创造出一种实际情境氛围,有可能的话,则应该将之推向实际工作情境,因为实际工作环境的许多相关因素是学校所不具备,难以完全设计出来的。

这方面的工作,目前对许多学校来讲都是一个薄弱环节,一个难点,但却不可或缺,必须花大力气加以解决。

课程改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教育从学科本位向学生本位的一种转移。

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分类模式,重视的是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可以说是学科本位观念的体现;将此模式改变为告知性、识记性、操作性模式体系教学的重心则是以学生需求为
支点,重视的是学生的知识、能力需求及掌握程度,所以说它更具有学生本位色彩。

学生本位思想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理念,对空中乘务教育,由于它主要担负着培养民航空中乘务专业人才,毕业生的基本走向是实际工作岗位,而非继续深造,
我认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是有理想的实用主义者。

首先,必须是实用主义的,也就是说必须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目标,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其次,必须是有理想的,这个理想既包含了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同时又包含了提高学生素质以培育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以利于将来的继续发展和提高两个层面上的意义。

这个目标,必定要落实在教育的全过程中,最终要落实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

因此,课程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但又是必须切实做好的重要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