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十大宫廷酒

合集下载

酒茶与中医养生

酒茶与中医养生

酒、茶与中医养生再古代,“茶为万病之药”、“酒为百药之长”,用茶、酒防治疾病,延年益寿是中国人经过千百年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方法。

酒有多种,其性味功效大同小异。

一般而论,酒性温而味辛,温者能祛寒、疏导,辛者能发散、疏导,所以酒能疏通经脉、行气和血、蠲痹散结、温阳祛寒,能疏肝解郁、宣情畅意;酒又为谷物酿造之精华,故还能补益肠胃。

此外,酒能杀虫驱邪、辟恶逐秽。

《博物志》有一段记载:王肃、张衡、马均三人冒雾晨行。

一人饮酒,一人饮食,一人空腹;空腹者死,饱食者病,饮酒者健。

作者认为,这表明“酒势辟恶,胜于作食之效也。

”用酒养生,不仅仅是现代人嗜好,从中国古代开始,便流行起来了。

从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中出土的一部医方专书,后来被称为《五十二病方》,被认为是公元前3世纪末,秦汉之际的抄本,其中用到酒的药方不下于35个,其中至少有5方可认为是酒剂配方,用以治疗蛇伤,疽,疥瘙等疾病。

其中有内服药酒,也有供外用的。

关于造酒,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战国策·魏策二》:“昔者帝女令仪狄作酒而美,进之禹,禹饮而甘之”。

此外,《世本》亦讲到:“少康作秫酒。

”少康即杜康,是夏朝第五代国君。

这些记载说明,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酿酒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所以后世有“仪狄造酒”及“何以解忧?唯有杜康”之说。

这里杜康已成了酒的代名词。

但值得强调的是远古时代的药酒大多数是药物是加入到酿酒原料中一块发酵的。

而不是像后世常用的浸渍法。

其主要原因可能是远古时代的酒保藏不易,浸渍法容易导致酒的酸败。

药物成份尚未溶解充分,酒就变质了。

采用药物与酿酒原料同时发酵,由于发酵时间较长,药物成分可充分溶出。

采用酒煎煮法和酒浸渍法起码始于汉代。

约在汉代成书的《神农本草经》中有如下一段论述:"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

用酒浸渍,一方面可使药材中的一些药用成分的溶解度提高,另一方面,酒行药势,疗效也可提高。

汉代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一书中,就有多例浸渍法和煎煮法的实例。

中国史上十大贡酒

中国史上十大贡酒

中国史上十大贡酒[组图]中国古代十大宫廷贡酒,或以其香醇宜人的醇美,或以益寿养生的功效,而叱咤一时,甚至流芳后世。

如今,这十大贡酒还在吗?它们都经过了怎么样的身世浮沉?今人还能见识到货真价实的贡酒,品到当年只有九五之尊或皇宫贵戚才有资格品到的好酒吗?且让我们一一了解。

1、九酝春酒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年),曹操将家乡安徽亳州的“九酝春酒” 以及酿造方法献给汉献帝刘协,从此该酒成为历代皇室贡品。

这便是今天中国八大名酒之一的古井贡酒的源头。

古井贡酒的商标注册却颇费周折:1960年古井酒厂按级申请注册古井牌古井贡酒商标时,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却致函答复,“古井贡酒”最好改为“古井酒”,也就是“贡”字不能用。

后经据理力争,后经中央工商行政管理局同意使用古井牌古井贡酒的注册商标和产品简介。

古井贡酒1960年5月被评为安徽省名酒,1963年11月,在全国第二届评酒会上,被评为中国八大名酒第二名。

十年浩劫期间,带有中国传统文化色彩最浓的“古井贡酒”难逃劫难。

1967年古井贡酒的“贡”字被戴上了“四旧”的帽子惨遭战害,数十万套“古井贡酒”商标被一举焚之,简易新商标“古井酒”以“革命”身份进人“革命者”手中。

直到1973年古井酒厂上报安徽省轻工业局请求恢复使用古井贡酒商标。

1973年9月1日,安徽省革命委员会轻工业局下发文件,同意恢复古井贡酒名称的批复。

从此,古井贡酒这个历经政治、经济、文化沧桑的品牌才被固定下来。

2、鹤年贡酒创立于明朝永乐三年的北京鹤年堂在明、清两朝就专门为皇宫配制御用养生酒、养生茶等。

鹤年堂用佛手、桂花、金橘、茵陈、玫瑰等配以多种中药泡制成佳酿,具有解郁理气、保胆利肝、补气养血之功效。

据说,严嵩曾到鹤年堂讨教调养之方,鹤年堂幼主曹永利用结合祖先之法,以培植中气、调节气血运行的原理给他配制了“鹤年长生不老酒”,用了年余,竟然白发变黑,脸色红润。

严嵩和他的家人始终都在使用鹤年堂配制的中草药,“鹤年长生不老酒”更是每日必饮,身体慢慢调养的非常健康,严嵩一生在政治斗争的旋涡中竟然活了89岁高龄。

酒文化中国古代十大酒局排行榜酒的典故

酒文化中国古代十大酒局排行榜酒的典故

篇一:中国古代十大酒局酒最概览:人类最先学会酿造的酒:果酒和乳酒。

我国最早的麦芽酿成的酒精饮料:醴。

我国最富有民族特色的酒:黄酒和白酒。

我国最早的机械化葡萄酒厂: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我国最早的啤酒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最早的酒精厂建于1900年,哈尔滨。

我国第一个全机械化黄酒厂: 无锡黄酒厂记载酒的最早文字:商代甲骨文。

最早的药酒生产工艺记载:西汉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养生方>>。

葡萄酒的最早记载:司马迁的<<史记・大宛列传>>。

麦芽制造方法的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现存最古老的酒:1980年在河南商代后期(距今约三千年) 古墓出土的酒,现存故宫博物院。

目前产量最大的饮料酒:啤酒。

目前国产价格最贵的酒:茅台酒、五粮液。

传说中的酿酒鼻祖:杜康、仪狄。

最早提出酿酒始于农耕的人:汉代刘安<<淮南子>>,“清盎之美,始于耒耜〞。

最早提出酒是天然发酵产物的人:晋代的江统<<酒诰>>。

现已出土的最早成套酿酒器具:山东大汶口文化时期。

现已出土的最早的反映酿酒全过程的图像:山东诸城凉台出土的<<庖厨图>> 画像石。

已发现的最早的蒸馏器:东汉时期的青铜蒸馏器〔现藏上海博物馆〕。

最早的酿酒规章:周代,lt;<礼记・月令>>。

古代学术水平最高的黄酒酿造专著:北宋朱肱的<<北山酒经>>。

最早记载加热杀菌技术:北宋<<北山酒经>>。

古代记载酒名最多的书:宋代张能臣的<<酒名记>>古代最著名的酒百科全书:宋代窦苹的<<酒谱>>。

最早的禁酒令:周代的<<酒诰>>。

最早实行酒的专卖:汉武帝天汉三年〔公元前98年〕。

酒价的最早记载:汉代始元六年〔公元前81年〕,官卖酒,每升四钱。

中国历史名酒都有哪些

中国历史名酒都有哪些

中国历史名酒都有哪些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长期以来就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酿酒文化更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一些名酒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了人们共同的文化记忆和文化符号。

一、嘉兴酒嘉兴酒是江南地区出产的一种著名的黄酒,久负盛名。

嘉兴酒色泽黄澄,香气独特,口感清爽。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有着醇厚的口感和浓郁的风味,因此备受人们的喜爱。

“嘉兴酒”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无国界的代表,深受大众的喜爱和青睐。

二、陈年老酒陈年老酒是一种稀有的珍品,它口感醇厚,入口顺滑。

陈年老酒以豫酒、泸州老窖、汾酒、剑南春、郎酒等为代表,这些鉴别过陈年老酒的鉴识师都表示,这些酒的芳香和风味已经达到一个最高的层次,这是陈年老酒的特殊之处。

三、洋河大曲洋河大曲是江苏省一种颇有名气的白酒,制作方法很特别。

通过高温烘烤而得到的糯米、高粱及小麦混合麹糖,接着加水去除纤维,让其发酵,这就是洋河大曲的制作方法。

其口感醇厚、干净,有着深深的香气,因此洋河大曲成了家喻户晓的江苏省的文化瑰宝。

四、西凤酒西凤酒是中国著名的白酒品牌之一,产自山西省理县,也是中华名酒和全国文化产业示范基地,为个人收藏者和礼礼品送礼的佳选择。

西凤酒有着浓郁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尤其是它的醇和用其它酒种难以比拟,因此备受推崇。

五、茅台酒茅台酒无疑是中国最有名的商业品牌之一。

茅台酒的历史悠久,没有任何一种其他的酒能够与其相比。

茅台酒是中国贵州茅台镇正宗的大曲酿造技术,是该镇最重要的名片和一条航空货运线上最稀有的佳酿之一,属于一种香型白酒。

它具有细腻的口感、芳香、浓郁的果香气味,让人口感非常舒畅。

六、五粮液五粮液白酒是中国四大名酒之一,源于四川省宜宾市,也是这个城市的重要一部分。

五粮液的酒体清晰、干净、无香,口感却相当醇厚,让人相当惊叹和喜爱。

五粮液制作历史悠久,工艺先进,独特的制法,令它居于全国各大酒品之首。

总之,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名酒的数量不胜枚举,在这些名酒背后,有着浓郁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是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展现着这个国家的独特魅力。

中国名酒系列之西凤酒

中国名酒系列之西凤酒

西凤酒它始于殷商,盛于唐宋,西凤酒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远在唐代就已列为珍品,是我国十大名酒之一。

凤翔是民间传说中产凤凰的地方,有凤鸣歧山、吹萧引凤等故事。

唐朝以后,又是西府台的所在地,人称西府凤翔。

酒遂因此而得名。

史载此酒在唐代即以“醇香典雅、甘润挺爽、诸味协调、尾净悠长”列为珍品。

苏轼任职凤翔时,酷爱此酒,曾有“柳林酒,东湖柳,妇人手(手工艺)”的诗句,后来传为佳话。

周公庆捷殷商晚期,牧野大战时周军伐纣获得成功,周武王便以家乡出产的“秦酒”(即今西凤酒,因产于秦地雍城而得名)犒赏三军;尔后又以柳林酒举行了隆重的开国登基庆典活动。

据凤翔的官方鼎铭文载:周成王时周公旦率军东征,平息了管叔、蔡叔、霍叔的反周叛乱,凯旋后在歧邑周庙(在今与凤翔畔临的歧山县)以秦酒祭祀祖先,并庆功祝捷。

赐酒解毒春秋时期雍城(凤翔)附近三百余“野人”杀吃了秦穆公的几匹良马,被当地的官吏抓获,押往都城以盗治罪,秦穆公制止并赦免了他们所犯之罪,且将军中秦酒赐予“野人”饮用,以防“食马肉不饮酒而伤身”。

后来秦晋韩原大战爆发,秦穆公被晋惠公率军围攻在龙门山下不得突围,正在危机关头,突然有一队“野人”杀入重围,一阵大杀大砍,晋军大败,晋惠公被禽。

这正是三百余“野人”拼杀以报穆公昔日“盗马不罪,更虑伤身,反赐美酒”之恩。

秦皇大甫秦王嬴政25年5月,秦军攻破燕国和赵国,嬴政下令“天下大甫”,即举行全国性的饮酒盛会,秦王和文武百官开怀畅饮秦酒,以示庆贺。

同年7月秦军攻破齐国,至此秦国灭六国,统一了天下,秦王又以秦酒举行了隆重的开国登基称帝大典,再次下令“天下大甫”,举国同庆。

从此秦酒便成了秦王朝的宫廷御酒。

以酒行礼汉代,秦酒更名为柳林酒,已名传遐迩。

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柳林酒遂作为朝廷馈赠友邦礼品,随丝绸之路的商贾驼队传至中亚、西亚和欧洲各国。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在长安曾以柳林酒为霍去病将军率领的征西将士饯行壮色,遂士气大振,曾多次击败匈奴。

古代有哪些美酒

古代有哪些美酒

古代有哪些美酒国古人用粮食酿酒始于传说时代。

葡萄酒则产自西域。

古人在造酒时,根据其浓、淡、浊、清与酿制方法,为酒取了很多以酉为字旁的名字。

古人称酒为天之美禄,显示出对酒的重视和喜爱。

(周礼)中规定,国家设酒府,以酒正为长官,负责按日、月、年统计朝廷饮酒之事,酒人、酒才负责造酒、品其厚薄并将酒提供给君主的宴席。

汉武帝宫中有九丹金液、紫红华英、太清红云之浆,浆属于淡酒。

兰生酒是汉宫中的名酒。

百末旨酒是采百草花末杂于酒中,旨,美也。

马酒即是马乳,马乳也有酒的味道,多饮也会醉。

汉时西域大宛国用葡萄造的酒,被带人中原,深受帝王们的喜爱,视为珍品。

汉武帝就以葡萄酒迎接西王母的降临。

魏文帝曹丕曾对群臣说:“葡萄酿以为酒,过之流涎咽唾,况亲饮之?”葡萄酒较之中原的米酒,味道甘甜还容易使人醉,所以曹丕又说:“葡萄酿以为酒,甘于曲米,善醉。

”南北朝时,有蒲桃酒、千里酒、桑落酒、缥醪酒、河东酒、菊花酒。

其中桑落酒和菊花酒是用桑叶和菊花加进酒浆中酿制的,或说桑落酒是桑叶落时取井水酿制的。

缥醪酒则是精酿酒。

唐人喜欢用“春”字为酒取名,当时有富水春、若下春、土窟春、石冻春、松醪春、竹叶春、梨花春、罗浮春、瓮头春、曲米春、抛青春。

绍兴造的酒,名蓬莱春酒。

魏徵征有造酒的手艺,他所造的酒以滤渌、翠涛两种最为珍奇,将上述酒置于罐中贮藏,十年不会腐坏。

唐太宗非常欣赏魏徵的酒,题了一首诗赐给魏徵:“蠕渌胜兰生,翠涛过玉薤。

千日醉不醒,十年味不败。

”玉薤是隋炀帝时宫中的名酒。

唐太宗的诗作得不甚有韵味,但说明了唐人的造酒技术有·了很大提高。

以往的米酒,酒精含量不高,一般是现酿现饮,不易长久贮存,魏徵造的酒显然是酒精含量高,容易醉人且能贮存长久。

葡萄(亦写做蒲桃)酒也较中原的米酒贮存时间长,有较高的酒精含量和甜度。

西域人造葡萄酒始终是拿手的。

五代时,于阗能用葡萄造出紫酒、青酒,其味尤美,大概就是红、白葡萄酒。

光禄寺下设良醒署,隋唐至明清一贯。

品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玉液琼浆”

品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玉液琼浆”

品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玉液琼浆”作者:暂无来源:《中国食品》 2015年第17期文墨菲提到“玉液琼浆”,人们自然会联想到“美酒”、“佳酿”。

酒是世间五谷之精华,是千百年传承至今的中华饮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符号。

“无酒不成席”、“无酒宴不欢”、“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这些都表达了大众对于“把酒言欢”的认同。

“过度饮酒有害健康”如今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酒的价值,走向另一个极端。

实际上,适度饮酒对健康还是很有益处的,关键就在一个“度”,任何与人有关的事物,超过了这个“度”,都可能是有害的。

现代研究表明,白酒的保健功能大于红酒。

因为中国传统酿造的白酒采用的是多菌系自然堆积固态方式制曲、多维微生物固态发酵酿造和高温蒸馏工艺,在固态蒸馏过程中将风味物质进行了选择与强化。

而且,白酒的生物活性成分有1500多种,这些成分能够缓解酒精伤害,能增强人体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奏,以及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等。

我们并非怂恿大众豪饮,而是力图还原“酒”的本色和它的医疗、保健、养生作用。

在中国的历史文化里,“酒”和“医”有着不解之缘。

古之“臀”字从“酉”,而“酉”就是盛酒的器皿,代指“酒”。

所以在中国医学发展史上,有“医源于酒”之说。

中国是人工酿酒最早的国家,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龙山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很多陶制酒器。

殷商时代,酿酒业更加普遍。

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古人所酿之“酒”一开始就与“药”有关。

或者说,先人造酒,既为食,也为药,食与酒同源,酒与药相和。

在罗振玉考证的《殷墟书契前记》甲骨文中有“鬯其酒”的记载,“鬯”是什么呢?对照汉代班固《白虎通义》可知,“鬯者,以百草之香,郁金合而酿之成为鬯一,说白了,就是药酒。

到了周代,饮用药酒治病强身的习惯就已经很普遍了。

西周时期,还设有“食医”官职,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掌管饮食营养的医生”。

《周礼》中有“医酒”的论述,汉代《说文解字》更明确提出,“酒,所以治病也。

古代常用宫庭滋补药酒方

古代常用宫庭滋补药酒方

古代常用宫庭滋补药酒方1、补肾生精酒【配方】淫羊藿500克,锁阳、巴戟天、黄芪、熟地各250克,枣皮、附片、肉桂、当归各100克,肉苁蓉210克,枸杞子、菟丝子、桑椹子各150克,韭子、车前子各60克,甘草110克。

肾阳偏虚,精子数正常但存活率低者。

重用黄芪、肉桂、附片,加党参、黄精、阳起石、仙茅、海狗肾、金樱子等;肾阴偏虚,精子数少,精液少,精子存活率基本正常者,重用熟地,枣皮、枸杞子、桑椹子等,可加首乌、桑寄生、女贞子等。

【制法】上药用60度白酒10公斤浸泡7~15天即可饮用。

【用法】每天3次,每次25~50毫升,饭前饮,用菜送下。

【功效】补肾益精,滋阴壮阳,抗老延年。

【适应范围】用于阳痿、精子减少症、精子成活率低,腰膝酸软,四肢无力,耳鸣、眼花等。

【注意事项】感冒发热、阴虚火旺、脾虚泄泻、胃肠湿热者不宜服。

有胃病、肝病者慎用,不可饮用过多。

【评介】此方引自《益寿方选》,为湖南省沅陵县中医院医师刘明汉的经验方。

方中以淫羊藿、锁阳、巴戟天、肉苁蓉、菟丝子补肾益精;以熟地、枣皮、当归、枸杞子、桑椹子滋阴补血;以附片、肉桂、韭子温中散寒;以黄芪、甘草补中益气,全方有补肾益精,滋阴壮阳之功,对肾虚(尤其是肾阳虚)引迅的阳痿有较好疗效。

湖南省沅陵县中医院用此方治疗435例精子异常患者,有效401例,有效率达92.22%,345例不能射精者,成功312例,有效率达90.43%。

许多结婚多年而不育的男子,服了此药酒后,喜得贵子,使不幸的家庭重现生机。

2、健牌滋肾壮芫酒【配方】社仲(盐水炒断丝)26克,车前子(微炒)10克,广陈皮14克,淮山33克,雇勺1对(去毛切片)。

【制法】上药盛装,用甜酒、烧酒各2.5公斤煮约3柱香时间取出,以凉水泡一夜即可取出酌饮。

【用法】每天早晚各服1次,每次25~30毫升.【功效】补肾壮阳,益气健脾,抗老延年。

【适应范围】用于肾阳亏虚、脾胃虚弱引起的阳痿、遗精、腰膝酸软、消化不良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