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湖建管2011 23号文
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

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1-11-30 本站目录规划文本:第一章总则第二章风景名胜区范围与性质第三章风景资源评价结论第四章规划目标与发展规模第五章功能分区与规划布局第六章保护培育规划第七章风景游赏规划第八章典型景观规划第九章植物景观规划第十章游览设施规划第十一章道路交通规划第十二章基础工程规划第十三章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第十四章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第十五章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第十六章土地利用协调规划第十七章分期发展规划第十八章环境影响评价第十九章实施规划的保障措施第二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编制目的东湖风景名胜区上版总体规划编制于1993年,于1995年审批通过,为今日东湖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建设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化和风景旅游事业的发展,东湖已经从原来的城郊湖变成了城中湖,东湖风景名胜区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编制新一版的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势在必行。
根据《风景名胜区条例》和《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及其它相关法规,特编制《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划适用于东湖风景名胜区范围内各地块的保护、利用、建设和管理工作。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及宗教事务条例。
2、《风景名胜区条例》(2006)3、《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办发[1995]23号)4、《国务院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监督管理的通知》(国发[2002]13号)5、《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6、《湖北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湖北省人民政府令第123号)7、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问题的复函(建办城函[2006]663号)8、关于转发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修编问题的复函》的通知(鄂建办公[2006]85号)9、《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10、《湖北省水功能区划》(2003年)11、《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条例》(2007年)12、《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1993年)13、作为参考的其他有关规划文件14、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第四条规划指导思想1、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永续利用"的风景名胜区工作方针,保障风景名胜区健康发展。
湖北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合格企业名单(四...

冯松术 舒连英 龚佩琪 张玉娥 陈毅陔 余友莲 李卫平 王正明 李有祥 王晓飞 董小松 田敬林 万建军
黄冈X272 蕲春宏泰建安劳务有限公司 黄冈X273 蕲春兴城建筑劳务有限公司 黄石X014 黄石市住宅合力劳务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合格企业名单(四十八批) 湖北省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合格企业名单(四十八批)
地址
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388号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XV-3地块(车城道202 号) 武汉市东西湖区张柏路东、金山大道南 武昌区中南路10号 武汉市江岸区后湖乡淌湖村特2号 武昌区民主路717号3-2号 武汉市江岸区黄浦路312号亚安花园1栋4单元 9层2室 洪山区石牌岭高家湾100号201室 武汉市江汉区航空路38号航空村39栋169号3 单元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2C地块新都国际嘉园A2-404 武汉市汉阳区望江花园D栋2单元 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新华工业园 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楚天大道特1 号五号楼
熊文兵 董仕波
武汉市洪山区雄楚大道关西小区南侧关山工 迈克杰 业园 斯可姆 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23-27号华立新华时代 李伟娟 3栋1单元1903室 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邾城街方坪里74号 湖北省武汉市硚口区中山大道179号 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武湖五通口通湖路5号 武汉市洪山区珞南街珞瑜村58号B-6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和平大道745号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东光工业园2栋 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512号(原叶家湾) 武汉市江汉区陈家墩429-2号 何松村 刘书府 严建华 张国平 吴家献 程华龙 丁克胜 石令昌
地址
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路91号 武汉市洪山区关山二路关东科技工业园7-5号 楼 武汉市青山区青翠苑小区16栋84门2号 武汉市汉阳区外运路70号1-5-1 武汉市江岸区胜利街128-134号5层12室 武汉市汉南区汉南大道233号 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118号国光大厦A座503号 武汉市江岸区花桥街天成花园2栋 武汉市江汉区京汉大道170号 武汉市汉阳区汉阳大道275号 湖北省武汉市青山区建一南路景胜花园6栋3 单元201号 枝江市马家店团结路81号 蕲春县横车镇政府路5号 蕲春县漕河镇蕲阳中路252号 黄石市黄石港区公安汉市武昌区民主路717号金都华庭A座1103 室 武汉市汉阳区玫瑰街108号 武汉市江汉区新华路186号福星城市花园3座5 单元2层4号 武汉市江岸区惠济二路6号金三九酒店425室 武汉市硚口区易农街8号1-4楼1-5号 武汉市洪山区宝安江南村二期二单元301室 武汉市江汉区新华下路103号 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35号 武汉市青山区红卫路38街 武汉市青山区45街坊41门3号 武汉市江夏经济开发区汤逊湖工业园 武汉市洪山区珞瑜路618号
北京东城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

北京市东城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开展第二届“东城杰出人才”候选人推荐工作的通知各街道工委,区委各部门、区政府各委、办、局党委(工委、党组),各区级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党组,各企事业单位党委(总支、支部):为深入实施《北京市东城区人才发展战略规划(2011年-2030年)》,进一步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根据《中共东城区委东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东城杰出人才奖评选表彰办法>(试行)的通知》(东发〔2011〕23号)文件精神,东城区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将开展第二届“东城杰出人才”认定工作。
现就候选人推荐工作通知如下:一、认定范围服务于东城区“两新四化”发展战略,为东城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或产生重大影响的各类优秀人才。
二、认定条件参评人员应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不断创新的科学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一)在国家、北京市或东城区科技重大项目中取得了重要创新成果,并达到国家先进水平。
(二)在国家、北京市或东城区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中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作出了主要贡献。
(三)通过开展创新创业,对东城区做强优势产业、做优支柱产业、做大新兴产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四)在教育、科研、卫生、体育、文化、社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对东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五)为建设“国际化现代化新东城”作出了重大贡献的其他各类人才。
三、工作程序(一)推荐报名“东城杰出人才”候选人推荐方式分为归口推荐、以往“东城杰出人才”获得者推荐和个人自荐三种,申请者只能选择其中一种方式。
1、归口推荐。
各街道,区委、区政府各部委办局,东城园管委会,前门大街管委会,王府井建管办作为归口推荐单位,推荐本地区、本系统内符合条件的人选。
中央在京单位和北京市属单位可直接向认定工作办公室推荐符合条件的人选,也可按属地原则,向所在街道推荐符合条件的人选。
2、以往“东城杰出人才”获得者推荐。
湖北省第一批湖泊保护名录

湖北素有“千湖之省”的美誉,其众多的湖泊大都是古代云梦泽淤塞分割而成,集中分布于长江与江汉之间。
因此人们称之为“江汉湖群”。
其原因是长江在这里摆动很大,经过自然截弯取直,从而形成了众多的弓形湖泊。
据2011年全国水利普查最新资料表明,湖北省5000亩以上湖泊仅剩110个,面积大于0.1平方千米的湖泊为958个,比20世纪50年代的1106个略有减少。
但现存的湖泊面积为2438.6平方千米,只有20世纪50年代的34%。
2012年10月1日《湖北省湖泊保护条例》正式实施,同年12月湖北省政府公布了湖北省第一批湖泊保护名录。
湖北省湖泊保护名录第一批(2012年12月)湖北省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湖泊和1平方千米以下城中湖泊共308个,其中1平方公里以上湖泊231个,1平方千米以下城中湖泊77个。
序号名称水面面积(平方千米) 位置备注一、武汉市(共80个,其中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湖泊58个,1平方千米以下城中湖泊22个。
)1 梁子湖 271 武汉市江夏区经济开发区;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镇、梁子镇、沼山镇、太和镇、涂家垴镇跨市湖泊2 斧头湖 126 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咸宁市咸安区官埠桥镇、向阳湖镇、贺胜桥镇,嘉鱼县渡普镇、潘家湾镇跨市湖泊3 牛山湖 57.2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流芳街4 汤逊湖 47.6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东街,武汉市洪山区洪山街,武汉市江夏区庙山街城中湖泊5 鲁湖 44.9 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6 后官湖 37.3 武汉市蔡甸区大集街,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7 涨渡湖 35.8 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街8 东湖 33.9 武汉市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城中湖泊9 豹澥湖 28.0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豹澥街;鄂州市梁子湖区东沟镇,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跨市湖泊10 武湖 25.5 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武汉市黄陂区六指街11 后湖 16.3 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12 严西湖 14.2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武汉市青山区武东街城中湖泊13 西湖 10.6 武汉市蔡甸区索河镇;孝感市汉川市马鞍乡跨市湖泊14 沉湖 10.5 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15 小奓湖 9.83 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16 上涉湖 9.33 武汉市江夏区法泗镇17 童家湖 9.12 武汉市黄陂区天河街;孝感市孝南区闵集乡跨市湖泊18 严东湖 9.11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城中湖泊19 青菱湖 8.84 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城中湖泊20 黄家湖 8.18 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城中湖泊21 南湖 7.67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关东街城中湖泊22 王家涉 5.57 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23 陶家大湖4.75 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24 官莲湖 4.04 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25 张家大湖3.84 武汉市蔡甸区消泗乡26 七湖 3.68 武汉市新洲区涨渡湖街27 硃山湖 3.67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28 墨水湖 3.64 武汉市汉阳区江堤街城中湖泊29 南太子湖3.59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城中湖泊30 金口后湖3.43 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31 金银湖 3.29 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街32 严家湖 3.26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街;鄂州市华容区庙岭镇、葛店镇跨市湖泊33 安仁湖 3.21 武汉市新洲区汪集街34 外沙湖 3.08 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城中湖泊35 野湖 3.00 武汉市洪山区青菱街城中湖泊36 柴泊湖 2.87 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37 大茶湖 2.85 武汉市蔡甸区玉贤镇38 马家湖 2.69 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39 朱家湖 2.52 武汉市新洲区仓埠街40 许家赛 2.51 武汉市蔡甸区索河镇;孝感市汉川市马鞍乡跨市湖泊41 三角湖 2.39 武汉市经济开发区沌阳街城中湖泊42 桐湖 2.19 武汉市蔡甸区桐湖街43 什仔湖 2.01 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44 北湖 1.92 武汉市青山区北湖街城中湖泊45 车墩湖 1.74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街城中湖泊46 龙阳湖 1.69 武汉市汉阳区永丰街城中湖泊47 金龙湖 1.63 武汉市蔡甸区索河镇48 野芷湖 1.62 武汉市洪山区狮子山街城中湖泊49 麦家湖 1.59 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50 杜公湖 1.55 武汉市东西湖区柏泉镇51 外黄泥港1.42 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街52 三宝湖 1.38 武汉市新洲区阳逻街53 任凯湖 1.34 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54 汤仁湖 1.27 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55 坪塘湖 1.26 武汉市江夏区金口街56 烂泥湖 1.21 武汉市经济开发区沌口街57 盘龙湖 1.13 武汉市黄陂区盘龙城经济开发区58 汤湖 1.13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59 月湖 0.710 武汉市汉阳区月湖街城中湖泊60 竹子湖 0.670 武汉市化工新区清潭湖街城中湖泊61 青潭湖 0.600 武汉市化工新区清潭湖街城中湖泊62 杨春湖 0.580 武汉市洪山区和平街城中湖泊63 北太子湖0.520 武汉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沌口街城中湖泊64 张毕湖 0.480 武汉市硚口区易家街城中湖泊65 塔子湖 0.310 武汉市江岸区塔子湖街城中湖泊66 竹叶海 0.190 武汉市硚口区长丰街城中湖泊67 紫阳湖 0.140 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街城中湖泊68 五加湖 0.130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左岭街城中湖泊69 晒湖 0.120 武汉市武昌区中南街城中湖泊70 水果湖 0.120 武汉市武昌区水果湖街城中湖泊71 机器荡子0.100 武汉市江岸区新华街城中湖泊72 鲩子湖 0.094 武汉市江岸区台北街城中湖泊73 北湖 0.094 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城中湖泊74 菱角湖 0.090 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街城中湖泊75 四美塘 0.077 武汉市武昌区徐家棚街城中湖泊76 莲花湖 0.076 武汉市汉阳区建桥街城中湖泊77 内沙湖 0.056 武汉市武昌区积玉桥街城中湖泊78 西湖 0.050 武汉市江汉区北湖街城中湖泊79 后襄河 0.043 武汉市江汉区常青街城中湖泊80 小南湖 0.035 武汉市江岸区新华街城中湖泊二、黄石市(共30个,其中水面面积1平方千米以上湖泊27个,1平方千米以下城中湖泊3个。
1.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单

《关于在全省建设工地推广建立民工学校的指导意见》(浙建管【2006】23号)
26
《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
27
《建筑起重机械备案登记办法》(建质【2008】76号)
28
《建设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导则》(建质【2009】254号)
29
《建筑工程预防坍塌事故若干规定》(建质【2003】82号)
10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
11
《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建质【2008】75号)
12
《浙江省建筑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管理办法》浙建建【2005】41号
注:请罗列出本工程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关资料现场备查。
填写人:段春平填写日期:2017.7.20
1.2.1建设工程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清单
工程名称:湖州富力房地产开发项目工程三期
序号
名称
编号
发布单位
施行日期
备注
13
《关于开展建筑施工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的实施意见》(建质【2005】232号)
14
《浙江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质量标准化实用手册》
30
《安全帽》(GB2811-2007)
31
浙江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规范DB33-1116-2015
32
33
34
35
注:请罗列出本工程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关资料现场备查。
填写人:段春平填写日期:2017.7.20
注:请罗列出本工程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相关资料现场备查。
基于g23基因的武汉东湖T4类浮游病毒遗传多样性

基于g23基因的武汉东湖T4类浮游病毒遗传多样性黄慧珍;程凯;许敏;赵以军【摘要】选取武汉东湖的2个子湖--郭郑湖和庙湖,分别在冬季和夏季采样,对T4类浮游病毒的g23基因进行PCR扩增,经连接转化后,随机挑选克隆子进行测序.结果表明,共得到46条有效序列,根据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其明显分为6个组,显示出较高的多样性且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说明富营养化水平的差异和季节变化将对浮游病毒的种群结构产生影响.仅部分g23序列与海洋T4类浮游病毒同源性较高,另一部分序列则可能代表了淡水富营养化水体中特有的浮游病毒类群.人为干扰会明显影响某些淡水水体中T4类浮游病毒的遗传多样性.%2 sub-lakes in Donghu Lake: Guozheng Lake and Miaohu Lake were chosen, and sampled seperately in winter and summer.g23 gene of T4 virioplankton was amplified, randomly sequenced certain clones.46 sequences weregot.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se sequences fell into 6 independent groups and exihibited high diversity.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also suggests that: 1) the eutrophication level and season change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structure of virioplankton community; 2) only part of the sequenc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arine T4 virioplankton, so the others may represent eutrophicated freshwater virioplankton; 3) anthropogenic forcing can obviously influenc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4 virioplankton in certain freshwaters.【期刊名称】《中国环境科学》【年(卷),期】2011(031)003【总页数】5页(P443-447)【关键词】g23基因;东湖;T4;浮游病毒;遗传多样性【作者】黄慧珍;程凯;许敏;赵以军【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城市水环境生态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城市水环境生态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城市水环境生态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城市水环境生态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武汉,43007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172浮游病毒泛指悬浮于水体中的各种病毒,包括噬菌体、噬藻体和真核藻类病毒等[1].浮游病毒个体虽然微小,却是水体微生物群落中丰度最高的有机成分,其在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2].国际上对浮游病毒多样性的研究是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兴起,并且大部分研究都是针对海洋水体[3-4],以及稻田土壤和灌溉水[5].我国相关的研究刚刚起步,对淡水湖泊中的浮游病毒的多样性研究还集中在电镜观察和脉冲场电泳等方法[6-8].刘艳鸣等[8]对东湖浮游病毒研究发现,其病毒基因组大小以 20~60kb的核酸带为强,这符合噬菌体和噬藻体的基因组主要范围.证实了东湖浮游病毒的优势类群为噬菌体和噬藻体.g23基因编码 T4类噬菌体的主要衣壳蛋白(MCP)gp23(该蛋白由 521个氨基酸构成),在应用全球海洋采样(GOS)研究海洋浮游病毒宏基因组学的过程中,被发现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蛋白质家族[3].Jia等[9]也建立了灌溉期间日本稻田表层土样的g23克隆子文库,由于土壤与海洋环境条件的明显不同,其T4类浮游病毒的种类也大不相同.鉴于目前国内外对淡水湖泊浮游病毒研究尚少,国内对浮游病毒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仍为空白,本实验以T4类浮游病毒的g23基因为对象来研究淡水富营养化水体中T4类浮游病毒的遗传多样性,不但有助于填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白,而且将有助于推测淡水浮游病毒的生态功能及其对淡水水体富营养化的响应机制.1.1 水样采集与处理选取武汉东湖的 2个子湖——郭郑湖和庙湖,分别代表轻度富营养化和重度富营养化湖泊.在2009年3月8日和8月5日上午,用有机玻璃采水器采取郭郑湖和庙湖表层水样,装入棕色玻璃瓶,用 1%氯仿或戊二醛固定,4℃保存,一周内进行浓缩处理. 冬季采集的水样须先滤过孔径为0.22μm的混合纤维膜,再用 TFF膜包(PALL公司,100kD),进行反冲超滤浓缩[17],1L水样最终浓缩为 20~30mL,分装入1.5mL 塑料离心管,-20℃保存待用.夏季采集的水样在滤过0.22μm的混合纤维膜前,先用普通定性滤纸过滤,其余步骤同冬季水样.1.2 方法1.2.1 浮游病毒总 DNA提取取600μL病毒浓缩液,加入粗制的DNase和RNase,使终浓度均为1μg/mL,室温放置 30~60min,8000r/min 离心5min,上清转入新的塑料离心管,加入蛋白酶k和SDS,使终浓度分别为50μg/mL和0.5%,56℃裂解1~3h,8000r/min离心 5min,上清转入新的塑料离心管,加入等体积饱和平衡酚,颠倒混匀,8000r/min离心 5min,上清转入新的塑料离心管;加入等体积酚:氯仿:异戊醇(25:24:1),颠倒混匀,8000r/min离心 5min,上清转入新的塑料离心管;加入等体积氯仿:异戊醇(24:1),颠倒混匀,8000r/min离心 5min,上清转入新的塑料离心管;加入50μL3M 醋酸钠和1000μL 冰无水乙醇,-20℃沉淀过夜;13200r/min离心 15min,用预冷的 70%乙醇洗涤两次,室温干燥.用 20~30μL TE溶解30min,1%琼脂糖电泳检查.提取的DNA放于-20℃保存待用.1.2.2 PCR扩增50μL扩增体系中加入10×Buffer 5μL,15mmolMg2+3μL,10mmol dNTP 1μL,5U Taq 酶0.25μL,上下游引物 10mmol各1μL,模板DNA6μL.使用的程序是94℃预变性5min,30个循环的94℃变性45s,50℃退火60s,72℃延伸45s,72℃终延伸10min.2%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产物.所用的引物为MZIA1bis:5′-G ATATTTGIGGIGTTCAGCCIATGA-3′,MZIA6:5′-CGCGGTTGATTTCCAGCATGATTTC-3′[4](inv itrogen公司合成),能扩增出T4类浮游病毒的g23基因中450bp的片段.1.2.3 克隆测序使用 PMD18-T载体试剂盒(takara公司),随机挑选10~20个阳性克隆,交由金斯瑞科技南京有限公司测序.1.2.4 分析使用 DNAstar5.0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用 mega4.0进行组内和组间发散度分析、CLUSTALW排序以及进化树的建立(NJ法).郭郑湖和庙湖冬夏两个季节共 4个水样,经随机克隆共得到 46条序列,具体如下(Genebank序列号为HM005246-HM005291):根据组内平均发散度计算结果得到:冬季郭郑湖为0.365,庙湖为 0.411;夏季郭郑湖为 0.517,庙湖为 0.342.郭郑湖夏季水体的病毒之间的距离最大,即多样性最大,庙湖夏季水体的病毒之间距离最小,多样性最小.每个水样所得病毒序列作为一个整体,两两相比较发散度的计算见表 2,其结果显示庙湖冬季与夏季病毒之间的差异最小,而郭郑湖两季之间的差异最大.3.1 基于g23基因序列的东湖T4类浮游病毒进化关系分析根据本研究所得的 g23序列与部分已报道的海洋噬菌体T4类浮游病毒的g23序列所构建系统发育树(图1),可将本研究所得序列分为6组(GP1~6)(具体分组情况如图 2所示).由图 2可见:GP1、GP2、GP5和 GP6的进化方向明显不同于海洋T4类浮游病毒,而GP 3(包括3条序列)和GP 4(包括24条序列)则明显与海洋起源的噬菌体的亲缘关系较近,很可能与海洋噬菌体有共同的起源,说明淡水噬菌体与海洋噬菌体可能来源于共同的祖先[10].GP 4和GP 6分别包括有24和10条序列,共占所有序列的73.9%,均涵盖本次研究中全部4个来源的样品,是东湖中T4类浮游病毒的主要类群,其中,由于GP6与海洋噬菌体的亲缘关系更远,具有更加独立的进化途径,很可能代表淡水富营养化水体中T4类浮游病毒的典型类群;GP 1包括 3条序列(5-8,10-2,10-14),均来源于两个湖泊的冬季水样,很可能是冬季典型序列,并且该枝与其他所有序列的亲缘关系都非常远;GP 2分为2个进化方向,包括4条序列(s5-9,s5-11,s10-9,s10-10),均来源于两个湖泊的夏季水样,很可能都是夏季典型序列;GP 5仅包括两个序列(s10-7,s10-8),均来自庙湖夏季样品.有报道表明海洋噬菌体群落的多样性非常高[11-12],Ursula Dorigo等[10]对淡水噬菌体g20基因的研究结果也显示出淡水噬菌体的多样性十分丰富,本实验从来自2个湖区的46条序列中即得到了6个明显的类群,显示东湖中T4类噬菌体也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这可能是由于病毒和宿主间或感染相同宿主的病毒间的基因交换所导致[12-13].另一个假说认为,噬藻体群落的多样性可能与宿主群落多样性有关[14-16].3.2 T4类浮游病毒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变化3.2.1 郭郑湖 T4类浮游病毒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变化郭郑湖为轻度富营养化,且受人为干扰较小(相对于庙湖而言).在系统发育树上(图1),该湖冬季序列与夏季界限明显,几乎完全位于不同的分支上,并且冬季序列的分布更加集中,多样性较小,而夏季序列则占据较多分支,多样性更丰富,这与组内发散度计算结果也一致.可能由于夏季浮游病毒数量远高于冬季,且冬夏两季宿主类型的不同,导致浮游病毒的种类区别较大[18-19].3.2.2 庙湖 T4类浮游病毒遗传多样性的时间变化庙湖为重度富营养化,2009年6~10月期间,该湖形成了严重的铜绿微囊藻水华.与郭郑湖不同的是,庙湖冬夏两季的 g23序列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它们在进化树上分布相对均匀(图1),冬夏两季的病毒种类之间并无明显差异.由于庙湖毗邻居民区和餐饮点,常年受到严重的人为干扰,人为因素将对浮游病毒的多样性产生明显影响,并在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掩盖自然(季节)变化对浮游病毒的影响[20],因此该湖两个季节浮游病毒优势种之间的亲缘关系很近.另外,根据组内发散度结果,庙湖夏季病毒多样性比冬季小,很可能是因为该水体夏季发生了严重的铜绿微囊藻水华,导致宿主生物的多样性下降,从而使浮游病毒的多样性随之下降.4.1 随机克隆的方法用来检验淡水水体浮游病毒多样性是可行的.4.2 淡水富营养化水体中的 T4类浮游病毒的遗传多样性较高且具有明显的时空差异,说明富营养化水平的差异和季节变化将影响浮游病毒的种群结构.4.3 淡水富营养化水体中,仅部分g23序列与海洋 T4类浮游病毒同源性较高,另一部分序列则可能代表了淡水富营养化水体中特有的T4类浮游病毒.4.4 人为干扰会明显影响 T4类浮游病毒的遗传多样性.[1] Wommack K E, Ravel J, Hill R T, et al. Population dynamics of Chesapeake Bay virioplankton: total-community analysis by 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9,65(1):231-240.[2] Bergh O, orsheim K Y, Bratbak B G, et al. High abundance of viruses found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J]. Nature, 1989,340:467-468.[3] Andre´ M Comeau, Henry M Krisch. The capsid of the T4 phage superfamily: the evolution,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of some of the most prevalent proteins in the biosphere [J]. Mol. Biol. Evol.,2008,25(7):1321-1332.[4] Filee J, Tetart F, Suttle C A, et al. Marine T4-type bacteriophages,a ubiquitous component of the dark matter of the biosphere [J].PNAS, 2005,102(35):12471-12476.[5] Fujii T, Nakayama N, Nishida M, et al. Novel capsid genes (g23)of T4-type bacteriophages in a Japanese paddy field [J]. Soil Biol.Biochem., 2008,40(5):1049-1058.[6] Liu Yan-Ming, Zhang Qi-Ya, Yuan Xiu-Ping. Studies on abundance and morphological diversity of virioplankton in the Donghu Lake, Wuhan [J]. Acta Hydrobiol. Sinica, 2005,29(1):1-6.[7] Liu Y M, Yuan X P, Zhang Q Y.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ic diversity of virioplankton in Lake Donghu, China [J].Acta OECOL.,2006,29(3):328-334.[8] 刘艳鸣,张奇亚.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测定东湖浮游病毒基因组的大小 [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51(s2):238-240.[9] Jia Z, Ishihara R, Nakajima Y, et 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4-type bacteriophages in a rice field [J]. Environ. Microbiol.,2007,9:1091-1096. [10] Ursula Dorigo, Stéphan Jacquet. Cyanophage diversity, inferred from g20 gene analyses, in the largest natural lake in France,Lake Bourget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4,70(2):1017-1022.[11] Marston M F, Sallee J L. Genetic diversity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cyanophage community infesting marine Synechococcus species in RhodeI sland’s coastal water [J]. Appl. Environ.Microbiol., 2003,69:4639-4647.[12] Zhong Y, Chen F, Wilhelm S W, et al. Phylogenetic diversity of marine cyanophage isolates and natural virus communities as revealed by sequences of viral capsid assembly protein gene g20[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2,68:1576-1584.[13] Sullivan M B, Waterbury J B, Chisholm S W. Cyanophages infecting theoceanic cyanobacterium Prochlorococcus [J]. Nature,2003,424:1047-1051.[14] Becker S, Fahrbachl M. Quantitative tracing, by Taq nuclease assays, ofa Synechococcus ecotype in a highly diversified natural population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2,68:4486-4494.[15] Urbach E, Scanlan D J, Distel D L, et al. Rapid diversification of marine picoplankton with dissimilar light harvesting structures inferred from sequences of Prochlorococcus and Synechococcus(cyanobacteria) [J]. J. Mol. Evol., 1998,46:188-201.[16] Crosbie N D, Pőckl M, Weisse T. Dispersal and phylogenetic diversity of nonmarine picocyanobacteria, inferred from 16S rRNA gene and cpcBA-intergenic spacer sequences analyses [J].Appl. Environ. Microbiol.,2003,69:5716-5721.[17] 罗文清,鞠川,程凯,等.一种浓缩噬藻体的反冲超滤技术[J]. 中国病毒学, 2003,18(4):397-400.[18] Wommack K E, Hill R T, Kessel M, et al. Distribution of viruses in the ChesapeakeBay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92,58:2965-2970.[19] Suttle C A, Cyanophages and their role in the ecology of cyanobacteria. In: Brian A, Malcolm P, eds. The ecology of cyanobacteria. Netherland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563-589.[20] Jiao N Z, Zhao Y L, Luo T W, et al.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orcing on the dynamics of virloplankton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J]. J Mar. Biol. Assoc. UK., 2006,86(3):543-550.【相关文献】[1] Wommack K E, Ravel J, Hill R T, et al. Population dynamics of Chesapeake Bay virioplankton: total-community analysis by pulse-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1999,65(1):231-240.[2] Bergh O, orsheim K Y, Bratbak B G, et al. High abundance of viruses found in aquatic environments [J]. Nature, 1989,340:467-468.[3] Andre´ M Comeau, Henry M Krisch. The capsid of the T4 phage superfamily: the evolution, diversity, and structure of some of the most prevalent proteins in the biosphere [J]. Mol. Biol. Evol.,2008,25(7):1321-1332.[4] Filee J, Tetart F, Suttle C A, et al. Marine T4-type bacteriophages,a ubiquitous component of the dark matter of the biosphere [J].PNAS, 2005,102(35):12471-12476. [5] Fujii T, Nakayama N, Nishida M, et al. Novel capsid genes (g23)of T4-type bacteriophages in a Japanese paddy field [J]. Soil Biol.Biochem., 2008,40(5):1049-1058. [6] Liu Yan-Ming, Zhang Qi-Ya, Yuan Xiu-Ping. Studies on abundance and morphological diversity of virioplankton in the Donghu Lake, Wuhan [J]. Acta Hydrobiol. Sinica,2005,29(1):1-6.[7] Liu Y M, Yuan X P, Zhang Q Y.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morphologic diversity of virioplankton in Lake Donghu, China [J].Acta OECOL., 2006,29(3):328-334.[8] 刘艳鸣,张奇亚.利用脉冲场凝胶电泳测定东湖浮游病毒基因组的大小 [J]. 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5,51(s2):238-240.[9] Jia Z, Ishihara R, Nakajima Y, et al.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T4-type bacteriophages in a rice field [J]. Environ. Microbiol.,2007,9:1091-1096.[10] Ursula Dorigo, Stéphan Jacquet. Cyanophage diversity, inferred from g20 gene analyses, in the largest natural lake in France,Lake Bourget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4,70(2):1017-1022.[11] Marston M F, Sallee J L. Genetic diversity and temporal variation in the cyanophage community infesting marine Synechococcus species in Rhode Island’s coastal water [J]. Appl. Environ.Microbiol., 2003,69:4639-4647.[12] Zhong Y, Chen F, Wilhelm S W, et al. Phylogenetic diversity of marine cyanophage isolates and natural virus communities as revealed by sequences of viral capsid assembly protein gene g20[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2,68:1576-1584.[13] Sullivan M B, Waterbury J B, Chisholm S W. Cyanophages infecting the oceanic cyanobacterium Prochlorococcus [J]. Nature,2003,424:1047-1051.[14] Becker S, Fahrbachl M. Quantitative tracing, by Taq nuclease assays, of a Synechococcus ecotype in a highly diversified natural population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2,68:4486-4494.[15] Urbach E, Scanlan D J, Distel D L, et al. Rapid diversification of marine picoplankton with dissimilar light harvesting structures inferred from sequences of Prochlorococcus andSynechococcus(cyanobacteria) [J]. J. Mol. Evol., 1998,46:188-201.[16] Crosbie N D, Pőckl M, Weisse T. Dispersal and phylogenetic diversity of nonmarine picocyanobacteria, inferred from 16S rRNA gene and cpcBA-intergenic spacer sequences analyses [J].Appl. Environ. Microbiol., 2003,69:5716-5721.[17] 罗文清,鞠川,程凯,等.一种浓缩噬藻体的反冲超滤技术[J]. 中国病毒学, 2003,18(4):397-400.[18] Wommack K E, Hill R T, Kessel M, et al. Distribution of viruses in the ChesapeakeBay [J]. Appl. Environ. Microbiol., 1992,58:2965-2970.[19] Suttle C A, Cyanophages and their role in the ecology of cyanobacteria. In: Brian A, Malcolm P, eds. The ecology of cyanobacteria. Netherland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0.563-589.[20] Jiao N Z, Zhao Y L, Luo T W, et al. Natural and anthropogenic forcing on the dynamics of virloplankton in the yangtze river estuary [J]. J Mar. Biol. Assoc. UK., 2006,86(3):543-550. Genetic diversity of T4 virioplankton, inferred from g23 gene, in Wuhan Donghu Lake. HUANG Hui-zhen, CHENG Kai, XU Min, ZHAO Yi-jun*(Hubei Key Laboratory of Urban Water Environmental Ecology, Central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9, China). 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1,31(3):443~447Abstract:2 sub-lakes in Donghu Lake: Guozheng Lake and Miaohu Lake were chosen, and sampled seperately in winter and summer. g23 gene of T4 virioplankton was amplified, randomly sequenced certain clones. 46 sequences were got.Phylogenetic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se sequences fell into 6 independent groups and exihibited high diversity. The phylogenetic analysis also suggests that: 1) the eutrophication level and season change have something to do with the structure of virioplankton community; 2) only part of the sequence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marine T4 virioplankton, so the others may represent eutrophicated freshwater virioplankton; 3) anthropogenic forcing can obviously influenc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T4 virioplankton in certain freshwaters.。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表彰全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先进单位和工作者的通报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表彰全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先进单位和工作者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公布日期】2012.03.09•【字号】鄂建[2012]15号•【施行日期】2012.03.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表彰全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先进单位和工作者的通报(鄂建[2012]15号)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2011年以来,全省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在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不断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狠抓工作责任落实,为全省建筑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全省住房城乡建设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涌现出了一批成绩显著的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单位和个人。
为表彰先进,促进工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决定授予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等28家质量监督机构“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先进单位”、武汉市城建安全管理站等28家安全监督机构“全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进单位”荣誉称号,授予唐传政等50人“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先进工作者”、温道云等53人“全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名单附后)。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戒骄戒躁,再接再厉,再创佳绩。
全省各级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和监督人员,要认真学习先进,开拓创新,努力工作,为进一步提高我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水平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1、2011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先进单位名单2、2011年全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进单位名单3、2011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先进工作者名单4、2011年全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进工作者名单二○一二年三月九日附件1:2011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先进单位名单1、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2、武汉市江岸区建筑管理站3、武汉市洪山区建筑管理站4、武汉市东西湖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5、黄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6、大冶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7、襄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8、枣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9、谷城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0、荆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1、洪湖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2、秭归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3、远安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4、十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5、郧西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16、竹山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7、丹江口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8、孝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9、云梦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验测试站20、荆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1、京山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22、鄂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23、黄冈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4、红安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25、赤壁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6、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站27、恩施州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8、恩施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附件2:2011年全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进单位名单1、武汉市城建安全生产管理站2、武汉市青山区建筑管理站3、武汉市蔡甸区建筑管理站4、武汉市江夏区建筑管理站5、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筑市场管理站6、黄石市建筑行业安全监察站7、大冶市建设工程安全监察站8、襄阳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9、宜城市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站10、南漳县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站11、监利县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12、公安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13、宜昌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14、宜都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15、宜昌市夷陵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16、郧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监督检测站17、孝感市建设行业安全监察站18、汉川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19、荆门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20、钟祥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21、黄冈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22、蕲春县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23、黄梅县建筑市场安全监督管理站24、崇阳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25、随县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站26、恩施州建筑安全监督站27、建始县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28、仙桃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附件3:2011年全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先进工作者名单1、唐传政武汉市市政工程质量监督站2、高承武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3、沈祥武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4、王章成武汉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5、张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6、王国红武汉市黄陂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7、袁志雄黄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8、马作飞大冶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9、柯于连阳新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0、蒋勇襄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1、袁永红襄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2、钱伟宜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3、王锦河老河口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4、段华林荆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5、苏永华公安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16、李灏石首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7、张晓波宜昌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18、张承一当阳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19、赵华宜昌市夷陵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0、甘霖宜昌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葛洲坝分站21、刘云波十堰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2、丁启升竹溪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3、任少林郧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4、吴清松房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5、宋晓飞十堰市张湾区建筑市场管理局(质监站)26、江平武当山特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7、丁志辉孝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28、魏敬安陆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29、黄育华应城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30、付秀清孝昌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站31、廖文才荆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32、罗锋荆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33、肖红兵钟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34、贾晓芳京山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35、潘定学鄂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36、魏威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37、周芳黄冈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38、邓晓峰蕲春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39、邹明麻城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40、刘正咸宁市咸安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41、朱志强通山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42、游艳玲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站43、高学良随州市曾都区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44、杨小波来凤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45、杜秀举宣恩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46、杨本勤咸丰县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47、舒振波仙桃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48、罗继南潜江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检测站49、马铁斌天门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50、高超神农架林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附件4:2011年全省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先进工作者名单1、温道云武汉市城建安全生产管理站2、王三元武汉市城建安全生产管理站3、李海军武汉市城建安全生产管理站4、梅毅武汉市城建安全生产管理站5、彭勇武汉市江岸区建筑管理站6、张捷武汉市青山区建筑管理站7、罗时彦武汉市洪山区建筑管理站8、陈萍武汉市蔡甸区建筑管理站9、刘一民黄石市建筑行业安全监察站10、乐祥俞大冶市建设工程安全监察站11、朱朝阳阳新县建筑行业安全监察站12、陈富华襄州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13、黄天杰保康县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14、周勇谷城县建设工程管理站15、王东彦老河口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16、虢清友荆州市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17、袁琨荆州市建筑工程安全监察站18、黄建华江陵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19、刘军松滋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站20、毛南美宜昌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21、李家华秭归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22、王雪峰兴山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23、刘云鹏长阳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24、叶在军十堰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25、李新华竹山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26、曹军郧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27、陆艾华孝感市建设行业安全监察站28、曾卫东孝感市孝南区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29、陈光华应城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30、陈涛大悟县建设行业安全监察站31、代金荣荆门市东宝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32、黄江鸿沙洋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站33、李少明钟祥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34、潘刚京山县建设安全监督管理站35、罗斌鄂州市建筑行业劳动安全监察站36、程用武葛店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37、邱海晋黄冈市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38、马立炎红安县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站39、张炳刚武穴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40、李群英山县建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站41、林世海咸宁市建筑安全监督站42、汪祖德嘉鱼县建筑工程管理局43、黎健通城县建设工程管理局44、李超随州市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监督站45、胡涛广水市建筑市场安全监督管理站46、夏和平恩施州建筑安全监督站47、周才春恩施市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48、孙骏利川市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站49、张中海来凤县建设工程安全监督管理站50、XXX 潜江市建设安全生产监察管理站51、许先明仙桃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52、梁海涛天门市建筑业管理处53、罗红神农架林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

xx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 号)、住建部《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和要求,为进一步加强建筑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增强领导和各级监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带班领导包括:企业法定代表人、总经理、主管质量安全和生产工作的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和副总工程师。
企业法定代表人是落实企业负责人带班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带班制度全面负责。
二、公司领导要定期带班检查,每月检查时间不少于其工作日的25%。
公司领导带班检查时,应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并分别在公司和项目存档备查。
三、公司领导带班检查内容:1.监理项目负责人在岗情况及项目管理情况;2.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方案审查情况;3.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落实情况;四、工程项目出现险情或发现重大隐患时,监理公司企业负责人应到施工现场带班检查,督促工程项目进行整改,及时消除险情和隐患。
五、严格要求并监督项目负责人每月带班生产时间不得少于本月施工时间的80%。
20XX年7月25日企业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检查记录备注: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根据住建部《关于印发〈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及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1】111号)文件精神及xx建设有限公司的要求,特制订《企业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和《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
具体内容如下:、企业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1、本制度所称企业负责人是指本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总经理、副总经理,以及党委书记、副书记、总工程师等企业领导。
2、本施工企业法定代表人是落实企业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制度的第一责任人,对制度落实情况全面负责。
3、企业负责人应按照《企业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排班表》的安排,带队深入公司所属各施工现场,重点检查: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生产状况,以及项目负责人的带班生产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新建管[2011]2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临边及洞口防护的紧急
通知
各建设(代建)、监理、施工单位:
根据我站近段时间安全监督巡查总体情况分析,我区施工现场临边和洞口安全防护措施薄弱。
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扼制高坠事故的发生,现就进一步做好施工现场临边及洞口安全防护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立即开展临边及洞口防护的专项整治工作。
各单位应高度重视现场安全防护工作,依照《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技术规程》(DB42-2007)和《武汉市安全质量标准化手册》等标准开展整改工作,对无安全防护或安全防护措施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部位,要组织人员立即整改落实,严禁冒险作业。
特别是对预留洞口的安全防护,应采取以下防护措施:(1)边长或直径为20—50cm的洞口,必须用钢筋砼板或固定盖板防护;(2)50—150cm的预留洞口,可在浇捣砼前用板内钢筋贯穿洞径,不剪断网筋,构成防护网,网格以15cm为宜;(3)150cm以上的洞口,四周应设防护栏杆两道,护杆高度分别为60cm和120cm,洞口下张设安全网。
二、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各单位应严格执行安全教育及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专业技术知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严禁操作人员任意拆除或变更安全防护设施,特别是临边及洞口防护设施,若施工中必须拆除时,须经现场技术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拆除或变更,施工完毕,要立即恢复,不得留下安全隐患。
三、做好临边及洞口的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验收管理。
项目参建各方要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建设单位作为安全生产工作的总负责,应组织现场安全防护方案审核和使用过程中的检查、验收等日常管理;总承包单位应切实按规范要求落实临边及洞口的安全防护措施,安全防护设施应做到与结构主体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加大日常检查力度,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要及时处理;监理单位应认真执行现场巡视检查和旁站监理制度,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落实,对整改不力或拒不整改的,要责令停工整改并报告建设单位和安全监督部门。
各参建单位应将专项整治开展情况(同附表)于2011年10月14日前报送东湖开发区建管
站,我站将加大巡查力度,对专项整治工作不力的单位坚决给予严厉的行政处罚。
附件:
临边和洞口防护安全防护落实情况表
工程名称:建设监理单位:施工进度:
施工单位:分包单位:结构形式:
落实内容签字及落实情况
施工单位自查情况项目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成员有哪几位?自查结论:
项目负责人:
(盖章)谁负责安全教育、安全交底?开展情况如何?
现场“四口”“五临边”安全防护措施分别如何?(可另附页)
其他:
监理单位自查情况施工单位执行通知力度口好,口一般,口差施工单位排查成绩口明显,口无变化自查结论:
总监理工程师:
(盖章)安全防护防护用品检测结果及报告编号:
现场“四口”防护状况:
楼梯口——
电梯口——
预留洞口——
施工出入通道口——
现场“五临边”防护状况:
其他:
建设单位检查意见:(如有监理单位报告的请填写检查意见)
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年月日(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