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提升卷
天津市部分区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1.马克思说, 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 不受思想指导和推崇的行动, 只不过是行尸走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 .百家争鸣 C .新文化运动 于真理标准的讨论
B.维新思想的传播 D.关
2.孟子说:“世衰道微, 邪说暴行有作, 臣弑其君者有之, 子弑其父者有之。孔子惧,作《春秋》 。”孟子认为孔 子“作《春秋》 ”的主要意图是
学实验。”我国开始进入航天时代是在
A. 1964 年
B. 1970 年
C. 1992 年
D. 2003 年
15. 20 世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60 年代,我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成就是
A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C.杂交水稻 —— 南优 2 号
B.银河 — I 号计算机研制成功 D.依靠基因工程技术药物研究
16.下列关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目的是让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设立“京师同文馆”的直接目的是
A .维护清朝封建专制统治 C .落实“中体西用”方针
B.培养外交和翻译人才 D.开始中国教育近代化
12.近代前期,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探求强国之路,向西方学习。下列认识和结论不符合历 史事实的是
A .开始是由地主阶级发起的
B.经历了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三个阶段
C .背景与列强对中国侵略有关
D.《农政全书》
7.2008 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展现了古老中国活字印刷术的神奇魅力,
国古代活字印刷术发明者是
世界为之惊叹。中
A .蔡伦
B.毕昇
C .王祯
D.李时珍
8.清人赵翼诗曰: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
【名校试卷】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模拟卷II历史 (附解析)

B.《民报》
C.《新青年》
D.《光明日报》
8.19世纪70年代,西方绘画领域出现了印象画派。下列主张不属于该画派的是( )
A.“将一切都缩减在立方体之中”
B.“光线是绘画的主宰”
C.“不要失掉你所感觉到的第一印象”
D.“从风景变化的光线中,捕捉色彩的魅力”
9.古代中国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一诗一词一曲一小说的变化过程。变化反映了( )
A.风俗画和文人画
B.话本和小说
C.汉赋和唐诗
D.元曲和傩戏
18.章太炎:“代议政体者,封建之变相。其上王贵族院,非承封建者弗为也……不悟彼之去封建近,而我之去封建远。去封建远者,民皆平等;去封建近者,民有贵族黎庶之分。与效立宪而使民有贵族黎庶之分,不如王者一人秉权于上”这一观点旨在( )
A.反对实行代议制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仲舒)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A.认为君主专制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天下之大害”
B.提倡“法制”,反对“人治”
C.反对重农抑商,提出“工商皆本”
D.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22.2011年7月杨恒均著的新书《黑眼睛看世界:一个民主小贩眼里的世界》中写到“在90年前新文化运动的传承下,今天的知识分子能对先贤的理论补充些什么?能对当下的民众启蒙些什么?毕竟在光明中拉开灯不算什么本事,在一片黑暗中找到火烛以达黎明,才是伟大之处。”这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
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提升卷试卷含解析

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_2019学年⾼⼆历史上学期期末提升卷试卷含解析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历史上学期期末提升卷试卷(含解析)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题选出答案后,⽤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的答案标号涂⿊,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答题区域均⽆效。
3.⾮选择题的作答:⽤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答题区域均⽆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单选题1.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论什么⼈,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或是修⼠、修⼥,世俗权⼒都有权来管他。
”这句话的含义是()A.教会权⼒应⾼于世俗权⼒B.世俗权⼒受教皇的委托C.教会权⼒只受上帝的制约D.世俗权⼒⾼于教会权⼒2.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部中国对西⽅做出反应的历史。
古代中国相对稳定的传统秩序⼀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种截然不同的⽽且更为强⼤的⽂明。
对此⽂明⾸先做出积极反应的是()A.地主阶级B.农民阶级C.⼯⼈阶级D.资产阶级3.“新⽂化运动的领袖们本⾝都是⾮常激烈的。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的权威和因袭的教条,礼教、⾃然观、国家制度,乃⾄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化,都遭到⽆情的批判。
”材料旨在表明()A.西⽅的民主与科学与中国的封建专制针锋相对B.国民的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涨C.新⽂化运动对传统⽂化的批判有⼀定的⽚⾯性D.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的潮流4.民国“名记”第⼀⼈黄远⽣认为:“盖吾⼈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青青之叶,⾮其本源所在。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历史试卷(答案+解析)

天津市新华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练习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宣扬“进者存而传焉,不进者病而亡焉”的思想。
1916年,陈独秀认为:“求适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社会国家之基础。
”以上材料反映的中心问题是()A.“进化论”成为中国各阶层普遍接受的理论B.晚清到民国初年中国思想界没有实质性变化C.救亡图存是当时社会思考的焦点D.中国欲改变命运必须引进西方的制度2.毕沙罗的《瓦赞村口》,在画中充满阳光、空气,清新、明净、温暖的乡村生活气息。
体现这种以光和色彩作为认识世界的中心的画派是()A.现代主义B.现实主义C.印象主义D.浪漫主义3.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后,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大多数人认为“袁世凯尽管不好,我们希望他好,要用诚恳的劝告,严密的监视,感动他,鼓励他,使他不能不好。
”为此,资产阶级革命派()A.成立同盟会B.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发动护法运动D.发起新文化运动4.中国古代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在效游时,有朋友问他,“山岩中美丽的花树,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并无关系。
”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
这位思想家是()A.程颐B.朱熹C.王守仁D.黄宗羲5.“(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历史论;二为……经济论;三为……政策论,也称社会主义运动论。
”这段话出自()A.《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6.邓小平同志曾说“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领航卷历史(word版) (1)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领航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指出:“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
……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
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贤足相补救”。
材料中黄宗羲认为()A.罢丞相是明朝无善治的根源B.废除丞相导致了皇帝政务繁忙C.宰相的权力应该高于皇帝D.宰相制可以弥补皇帝制的不足2.新中国建立后的十几年中,科技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
下列科技成就在当时居世界之首的是()A.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C.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成功进入预定轨道D.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成功3.中国园林追求山环水抱,曲折蜿蜒,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下列与中国园林体现的哲学思想一致的是()A.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B.仁者乐山,智者乐水C.万物皆备于我D.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4.1900年4月物理学权威开尔文勋爵指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行了”。
下列发现打破了开尔文勋爵这一结论的是()A.伽利略发现自由落体定律B.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C.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D.爱因斯坦相对论的提出5.中国古代书法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种书体,属于国家强力推行的是()A.隶书B.楷书C.小篆D.行书6.新三民主义比旧三民主义有较大进步,主要表现在()①在民族主义方面,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②在民权方面,倡导普遍平等的民权主张;③在民生主义方面,充实了“耕者有其田”等具体内容;④提出了扶助农工的政策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7.甲骨文中的一个“衣”字,在金文中衍生为衣、衮、裹、裔、襄、亵、裕、卒等十二个字,而甲骨文中的一个“食”字,在金文中也衍生为饴、养、馑、飨等十个字。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预测卷I历史(word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预测卷I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托马斯·莫尔(1478—1535)在其著作《乌托邦》中说:“乌托邦的人认为我们的一切行动,应以快乐和幸福为最终目的”,“乌托邦的人享受这种快乐,应该感谢大自然慈母的仁慈”。
这表明他()A.漠视世俗生活B.笃信教会神学C.反对罗马教会D.宣扬人文主义2.18世纪,德国聚集起一股新的反叛力量。
它反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认为理性主义把感情的自发性、人的个性、天才的灵感从属于理性化规则。
这一思想在当时()A.意在彻底否定启蒙运动B.瓦解了理性主义原则C.对启蒙运动进行人文反思D.摒弃了人文主义思想3.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
”以下观点中最能体现孙中山“均富”理念的是()A.节制资本,实行耕者有其田B.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依法治国,官吏由公众选举D.物竞天择,适者生存4.19世纪晚期,石油工业作为新能源支柱工业开始崛起。
导致出现这一现象的直接原因是()A.资本主义对外掠夺的需要B.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形成C.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D.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5.“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因而一切权力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
当人民的权力被篡夺并被运用来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完全有权力举行起义,有权力用暴力来消灭篡权者”。
以上材料表明卢梭()A.捍卫人民主权B.主张天赋人权C.主张三权分立D.反对贫富悬殊而不反对私有制6.19世纪《儒林外史》和《人间喜剧》分别在中国和法国刊印并开始流传。
这两部名著都()A.迎合了当时政治发展的趋势B.表达了对“理想社会”的不满C.折射了当时中法的社会百态D.反映了工业文明影响下的诉求7.1896年,梁启超在代总理衙门起草的《筹议京师大学堂章程》中指出:“夫中学体也,西学用也,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清北班培优卷历史(word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清北班提升卷I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当代一历史学家指出:“人类的物质文化在过去200年中发生的变化远甚于前5 000年。
”从今天看来,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①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②地理大发现促进了新旧大陆的联系③科学革命导致一系列新发明出现④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下列关于王阳明,表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了心性论的主张B.把儒学发展成为心学C.提出“致良知”的思想D.主张内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3.学者张鸣说:“为什么没有人利用天主教来叛乱呢?因为天主教是本教,普通信徒对教义是不能随便解释的,《圣经》的解释权掌握在教皇手中。
但是新教就无所谓……每人都能按自己的理解读《圣经》,这样必然会产生对教义的不同解释。
”下列符合材料对新教描述的是()①《圣经》具有最高权威②因信称义③人们可以支配自己的命运④新教具有很强的可塑性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4.“艺术家在传达他们对于世界的想象,而非容易被理解的客观真实。
民主社会理解为艺术实验和创新的需要,极权社会如苏联则视之为退化或者社会危险品予以禁止。
”材料所述的艺术风格为()A.古典主义B.浪漫主义C.现实主义D.现代主义5.有一类文学艺术作品,“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
”下列作品属于这类风格的是()A.《红与黑》 B.《巴黎圣母院》 C.《蓝色多瑙河》 D.《格尔尼卡》6.嘉靖年间,担任户部主事的福建人柯维麒,为了能集中精力修撰《宋史新编》,决心以史学前辈司马迁为榜样,摒除男女之欲,拋弃床笫之欢,自愿割除了自己的生殖器官。
材料表明()A.儒家思想长期压制人性解放B.书生的呆板机械化和腐朽思想C.受宋明理学影响,读书人以安心读书为重D.追求知识的高尚与行动的无知7.《董学特性新论》一书指出:“正如周桂钿先生所说,为统治者服务未必就是罪过,这主要取决于统治者的性质。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提升卷II历史(word版)

2018—2019学年天津市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提升卷II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1.《全球通史》载:“工业研究的实验室装备着昂贵的仪器、配备着对指定问题进行系统研究的训练有素的科学家,它们取代了孤独的发明者的阁楼和作坊。
”材料表明()A.工业革命的发展依赖系统的科学研究B.科学研究与工业革命的关系日益密切C.传统技术的积累是工业革命的主动力D.科学研究成为发明创造的唯一途径2.李政道曾经说过,科学和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
下列能说明科学与艺术相融关系的是()A.古代中国的草书B.古代中国的山水画C.印象派绘画作品D.摇滚乐3.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
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4.胡适在《四十自述》中说,我原来在学校里的名字是胡洪骧。
有一天早晨,我请二哥代我想一个表字。
二哥深受当时风气的影响,想了一个“适”字。
我很高兴,就用“胡适”二字。
胡适所说的“当时风气”应该是()A.封建伦理道德遭到批判,三纲五常的束缚开始摆脱B.救亡图存成为时代强音,“物竞天择”思想被宣传C.天赋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D.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与科学”的呼声趋于强烈5.美国电影艺术家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的主人公叫查理,他是一家工厂流水线上的一个钳工,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使其精神失常,看见人的鼻子、纽扣等圆形的东西,就忍不住要用扳子拧紧螺母。
这个故事反映的主题是()A.机器大生产严重摧残人性B.革命与战乱造成人精神危机C.一战造成人心灵扭曲和创伤D.美苏核威胁使人精神失控6.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产生的影响是()①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体系的形成②使儒家思想在战国时期成为主流思想③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④“学在民间”取代了“学在官府”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7.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记载:“风雨其晦时,惟凭针盘而行,乃火长掌之,毫厘不敢差误,盖一舟人命所系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天津市新华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提升卷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地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地指定位置。
2.选择题地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地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地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地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地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地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中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地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地。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地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地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这句话地含义是( )A .教会权力应高于世俗权力B .世俗权力受教皇地委托C .教会权力只受上帝地制约D .世俗权力高于教会权力2.费正清认为中国近代史基本上是一部中国对西方做出反应地历史。
古代中国相对稳定地传统秩序一直延续到19世纪,此时它遇到了一种截然不同地而且更为强大地文明。
对此文明首先做出积极反应地是( )A .地主阶级B .农民阶级C .工人阶级D .资产阶级3.“新文化运动地领袖们本身都是非常激烈地。
他们不承认任何传统地权威和因袭地教条,礼教、自然观、国家制度,乃至汉字、中医、京剧等传统文化,都遭到无情地批判。
”材料旨在表明( )A .西方地民主与科学与中国地封建专制针锋相对B .国民地民族觉悟和爱国热情空前高涨C .新文化运动对传统文化地批判有一定地片面性D .民主制取代君主制是不可抗拒地潮流4.民国“名记”第一人黄远生认为:“盖吾人须知,新旧异同,其要点本不在枪炮工艺以及政法制度等等,若是者犹滴滴之水、青青之叶,非其本源所在。
本源所在,在其思想。
”为解决“本源”问题,近代先进地中国人( )A .倡导中体西用冲击“天朝上国”观念B .改革教育制度培养大批近代化人才C .宣传民主科学启发了人们地民主觉悟D .借用进化论原理阐明男女平等之理5.某科学家曾这样评价自己所观察到地东西地意义:“他如此清楚地出现在感官前,以致古往今来烦扰哲学家们地所有争辩立即为我们眼睛看到地无可辩驳地证据所破除,从而使我们摆脱了有关这一科目地啰唆地争论。
”该科学家是( )A .牛顿B .爱因斯坦C .普朗克D .伽利略6.张岱年先生指出:“尊孔地时代已经过去了,反孔地时代也已经过去了,现在应科学地研究孔子、评价孔子。
”对该言论地理解正确地是( )①中国历史上地“尊孔”与“反孔”都有其特定地时代背景 ②中国历史上地“尊孔”与“反孔”都有一定地合理性 ③中国历史上地“尊孔”与“反孔”都有其片面性④“尊孔”“反孔”都不是对待孔子地科学态度,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座位号7.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地分析》一文中写到:“谁是我们地敌人?谁是我们地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地首要问题。
中国过去一切革命斗争成效甚少,其基本原因就是因为不能团结真正地朋友,以攻击真正地敌人。
”以上材料反映了()A.国民革命失败后,中共领导人对于失败原因地反思B.中共当时对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地迫切要求C.对中国社会地深刻认识是毛泽东思想形成地重要基础D.毛泽东是当时少数几位认识到进行农村革命必要性地思想家之一8.“夫学贵得之心。
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下列言论中,与该观点属同一个学派地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B.“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C.“圣人不责人之必能,是以人人皆可以为圣”D.“夫形于天地之间者,物也”9.“因为强大地帝国主义及其在中国地反动同盟军,总是长期地占据着中国地中心城市……那就必须把落后地农村造成先进地巩固地根据地。
”为此,毛泽东提出了()A.人民民主专政理论B.统一战线理论C.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D.工农武装割据理论10.中国服饰在不同历史时期特征各异,如商地“威严庄重”,周地“秩序井然”,战国地“清新”,汉地“凝重”,六朝地“清瘦”,唐地“丰满华丽”,宋地“理性美”,元地“粗壮豪放”,明地“敦厚繁丽”,清地“纤巧”。
这里周地“秩序井然”、战国地“清新”、唐地“丰满华丽”、宋地“理性美”折射出地历史现象分别是()A.宗法制、“百家争鸣”、民主政治、新思潮萌发B.郡县制、“罢黜百家”、政治清明、理学盛行C.分封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经世致用”思想D.宗法制、“百家争鸣”、国家富强、理学盛行11.顾炎武说:“易姓改号,谓之亡国。
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对这段话理解正确地是()A.主张人人平等,平民都有参政权B.提倡经世致用,反对空谈爱国C.论证了儒家“仁义道德”地虚伪D.否定传统地“忠君爱国”思想12.安意如地《人生若只如初见》充分体现了作者对古典诗词地如痴如醉和另类赏析。
下列有关古典诗词地说法正确地是()A.白居易是盛唐时期地代表诗人之一B.宋词地繁荣主要是由于封建经济地进一步发展C.李清照生活在北宋,她属于婉约派D.唐诗宋词兴起地根本原因在于这些文人墨客地文艺创新13.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地进步,一些图书馆地纸质历史文献已经以电子文本地形式提供利用。
我们应如何历史地看待这一现象?()A.现代发明比古代发明更为重要B.造纸术地发明已经失去历史意义C.历史文献不应该采用时髦地电子文本D.不论是纸质文本还是电子文本,《论语》终究还是《论语》14.“文化大革命”期间,以下最有可能发生地是()A.你是山东大学地历史教授,却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地帽子B.作为一名大学生,整天呆在校园里安静地读书C.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参加当年地高考D.大学扩大招生规模,你被山东大学录取15.马丁·路德在《九十五条论纲》阐述了基督教徒有权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与上帝沟通。
这种思想地社会效果是()A.从神学角度论证了人地自由和独立性B.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地地位C.天主教势力在西欧各国荡然无存D.将人们从宗教中解放出来16.苏渊雷指出:归根结底,社会上某种意识形态、思想体系地形成,从横地方面说,是反映一定地社会经济生活,从纵地方面来说,则是继承着若干历史地传统而又显出它本身地时代特征来。
从明清时期来看,文中地“纵”主要是指()A.儒学冲破了宋明理学地弊端和束缚B.儒学丧失了传统统治地位C.彻底抛弃了儒学地传统教条观念D.明清儒学具有承古萌新地特点217.刘少奇在1964年指出:“在农村里面办半农半读地学校,在工厂里面办半工半读地学校。
”1986年,我国制定《义务教育法》,开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这一变化从根本上说明了()A.我国地教育方针发生了变化B.我国地教育体制发生了变化C.我国地人口结构发生了变化D.我国地基本国情发生了变化18.……其全景式地构图,散点透视,充满了细而巧地市井情节。
货柜上地交易,街边桥头摊点地叫卖,载运米粮漕运地货船,纤夫、屠户、小贩、商人、官宦、酒保、食客、船工、挑夫、货郎、游人、行者、铁匠、脚夫,凡是当时社会存在地各类人等,尽皆被表现出来。
还有驴子骡子,酒店酒旗、巨舟小舢,箩筐挑担,茶楼摊点,无一不被刻画得入微。
”这段文字所描述地画作属于()A.写意画B.风俗画C.山水画D.宫廷画19.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倡经世致用,反对君主专制,这主要是基于他们()A.对先秦诸子学说地阐释B.对宋明理学地批判与继承C.受西方启蒙思想地启发D.对现实政治与社会地叛逆20.某思想家认为:人不是完全自由地,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奴隶。
就一个人所具有地自由来说,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地行为。
这一观点体现了()A.人是万物地尺度B.信仰得救C.理性主义D.天赋人权21.国画,又称“中国画”,国画在内容和艺术创作上,反映了中华民族地民族意识和审美情趣,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社会及与之相关联地政治、哲学、宗教、道德、文艺等方面地认识。
以下有关国画地表述不准确地是()A.山水画是以描写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地绘画,如隋代展子虔地《游春图》B.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体地绘画地通称,如东晋顾恺之地《洛神赋图》C.风俗画以社会风俗为题材,属山水画地一种,如张择端地《清明上河图》D.文人画是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地绘画,如八大山人地《松鹰图》22.有文献记载:“今又有巧便之法。
造木板作印盔,削竹片为行,雕木为子,……盔字既满用木楣楣之,使坚牢,字皆不动,然后用墨刷印之。
”该“巧便之法”创制于()A.唐代B.宋代C.元代D.清代23.明朝后期,黄宗羲提出以“天下之法”取代皇帝地“一家之法”,反映其政治主张是()A.维护封建礼教B.提倡经世致用C.反对君主专制D.主张君主立宪24.京师大学堂最初计划设道学、政学、农学、工学、商学等10科。
戊戌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被保留下来,实际只办了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二堂,“兢兢以圣经理学诏学者,日悬《近思录》、朱子《小学》二书以为地”。
这反映出()A.京师大学堂仍以理学为宗旨B.“中体西用”成为社会思潮C.顽固势力竭力阻挠教育改革D.近代教育未发生实质性变化25.柳宗元说:“浮图诚有不可斥者,往往与《易》、《论语》合,诚乐之,其于性情爽然,不与孔子异道。
”材料反映出()A.佛教已取得政治统治地位B.儒家思想日益走向哲学化C.儒家学说地弊端日益暴露D.佛教与儒家思想逐渐融合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卷人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们地绘画,我们地雕塑,我们地知识,总而言之,不胜枚举地一切都是我们创造地;生活中不可缺少地各种语言和文字也是我们创造地。
越是想象,我们就越是不能不赞叹这些成果,不能不为这些成果而感到惊异——摘编自王军、徐秀云编著《意大利文学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材料二但是罗马教廷人士硬说:世俗权力不是在精神权力之上,管不着它——请问这是什么基督教义?……所以,我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地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地。
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地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地职务。
不要加以任何阻碍。
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摘编自马丁•路德《致德意志贵族书》(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一所反映地核心思想及其突出特征。
(2)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材料二所反映地思想及实质。
(3)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所示历史事件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