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高一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处于下列运动情况中的物体,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 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的车轮B. 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起跑动作C. 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D. 研究地球自转时的地球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微元法B. 在探究求合力方法的实验中利用了理想模型的方法C. 长度、时间、力是一组属于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的物理量D. 在探究加速度、力和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应用了控制变量法3.如图所示,静止站在地面的人仰头看一座高楼时,感到高楼正向一边倾斜,这是由于天空中的云朵在飘动。

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楼是绝对静止的B. 高楼相对于人在运动C. 高楼相对于地面在运动D. 高楼相对于云朵在运动4.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取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x甲=3m,x乙=-5m,因为甲的位移为正,乙的位移为负,所以x甲>x乙B. 甲、乙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m,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C. 有方向的物理量一定是矢量D. 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5.以下哪些物理量属于矢量()A. 力B. 功C. 电流D. 加速度6.关于位移和路程等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物体通过的位移不同,路程一定不同B.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与路程相同C. 物体通过一段路程,但是位移可能为零D. 某段时间内物体发生的路程为零,但是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7.一辆警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40 m/s的速度巡逻,突然接到报警,在前方不远处有歹徒抢劫,该警车要尽快赶到出事地点且到达出事地点时的速度也为40m/s,有三种行进方式:a为一直匀速直线运动;b为先减速再加速;c为先加速再减速,则A. a种方式先到达B. b种方式先到达C. c种方式先到达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8.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和速度-时间图象中,给出的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S-t图象中t1时刻V1>V2C.V-t图象中0-t3时间内3和4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物体开始反向运动9.沿直线运动的一辆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了全程的一半,然后匀减速行驶另一半路程,恰好至停止。

广东省肇庆市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物理试题(扫描版,答案word版)

广东省肇庆市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物理试题(扫描版,答案word版)

肇庆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统一检测题高一物理(必修1)参考答案一、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涂在答题卡上。

题号 1 2 3 4 5答案 D B A C B二、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二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5分,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错、不答的得0分。

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题号 6 7 8 9 10 11答案AC BD CD BD AB A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三、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按题目要求作答。

解答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2.(14分)(1)②④(3分,选对一个的给1分,有选错的则不给这3分)(2)①平衡摩擦力(2分)②A(2分)③交流(1分)0.421 (1分) 1.11(3分)④质量不变,物体的加速度与合外力成正比(2分)13. (9分)解:设汽车刹车前的速度是v0,汽车刹车后所受的摩擦力是f,汽车刹车后的加速度是a,则由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可得:f=μmg ①(2分)-f=ma②(2分)02-v02=2as③(2分)由①②③式联立解得:v0=2gs④将数据代入④式可解得:v0=18(m/s)⑤(2分)汽车刹车前的速度为18m/s,即64.8km/h,此汽车属超速行驶。

(1分)14.(10分)解:设物块受到的摩擦力是f,对物块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由共点力的平衡知识可得:N =F sinα①(3分)F cosα+f=G②(4分)G= mg ③由②③式解得:f=mg-F cosα (3分)15.(11分)FAαGfxyNF xF y解:(1)设前3s 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是a 1,此时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N 1,由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可得:a 1=110v t - ①(1分) N 1-mg =ma 1 ②(1分)由①②式解得:a 1=1(m/s 2) N 1=550(N )(2分)(2)设最后3s 内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是a 2,此时人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是N 2,由运动学和牛顿运动定律可得:a 2=120v t - ③(1分) N 2-mg =ma 2 ④(1分)由①②式解得:a 2=-1(m/s 2)N 1=450(N )(2分)(3)设升降机在前3s 、中间匀速运动及后3s 上升的高度分别是h 1、h 2、h 3,则: h 1=h 3=1112v t ⑤ (1分) h 2=v 2t 2 ⑥ (1分)将数据代入⑤⑥式解得:升降机上升的总高度h= h 1+h 2+h 3=24(m )(1分)16. (11分)解:(1)设跳伞运动员在伞刚张开时的速度是v 1,到达地面时的速度v 2=4m/s,由匀变速运动规律可得:v 22-v 12=2a 1s ① (2分)将v 2=4 m/s 、a 1=-16m/s 2、s =112m 代入①式,解得:v 1=60(m/s )(1分)(2)设跳伞运动员离开飞机后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时间是t 1,他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是t 2则由运动学知识可得:v 1=gt 1 ② (2分)a 1=212v v t - ③ (2分) 将数据代入②③式可得:t 1=6(s )t 2=3.375(s )所以跳伞运动员离开飞机后到达地面t =t 1+t 2=9.375(s )(1分) 设跳伞运动员离开飞机时距地面的高度是h ,则由运动学知识可得: h -112=12gt 12 ④ (2分) 将数据代入④式可得:h =292(m )(1分)0 3 8 11 t /s v/(m ·s -1) 3。

2013-2014厦门高一上物理质检(含答案)

2013-2014厦门高一上物理质检(含答案)

厦门市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高一质量检查物理试题参考答案A 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 B2. C3. D4. C5. D6. A7. B8. B9. A 10. C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3分,共24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题中的横线上。

11.1.5 6000 12.0.5 向右 13.1253 125 14. 20 100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

15.(12分)解:(1) 热气球静止开始匀加速上升 221at s =-------------------4分 代入数据得t =30s--------------------------------------------------------------------------2分(2)热气球匀速上升的速度v=at -----------------------------------------------------4分 代入数据得v =15m/s-----------------------------------------------------------------------2分16. (12分)解:如图:两拖绳OB 、OC 的拉力的合力F 等于驳船前进中受到阻力F =K mg =0.2×1000×1000×10=2×106N ------------------------2分 T OB =F cos370=1.6×106N --------------------------------------------5分 T OC =F cos530=1.2×106N --------------------------------------------5分17. (12分) 解:车厢匀减速运动有2as =v 2---------------3分代入数据得a =2m/s 2--------------------------------------------2分对人分析:车厢地板对人的摩擦力大小f=ma -----------3分代入数据得f =60N----------------------------------------------2分方向:水平向右-------------------------------------------------2分B 卷(一)供非一级达标学校学生做四、选择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物理必修一第一章习题及答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练习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2.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 内的位移一定是3m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汽车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 内的位移都是5mC .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 .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5.火车以76km/h 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 /s 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 .76km/h 是平均速度B .76km/h 是瞬时速度C .600m/s 是瞬时速度D .600m/s 是平均速度 6.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7.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8.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9.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0.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末速度大2m/sC.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s D.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 1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3.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二、填空题14.如图所示为某一质点运动的速度图象,从图象可知:质点运动方向和第1s运动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质点运动速度方向和第3s运动速度方向相同的是在______时间内。

2013-2014高一物理中考(必修1)

2013-2014高一物理中考(必修1)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年级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下列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地球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的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2.小王沿400米跑道运动一周,则小王的A.路程和位移均为400米B.路程为0,位移为400米C.路程为400米,位移的为0 D.路程和位移都是03. 有一首歌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竹排上的人感觉山在走,所用的参考系是A.竹排B.青山C.两岸D.天空4.、下列情况中的物体,不可以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绕地球飞行的航天飞机B、研究飞行中直升飞机上的螺旋桨的转动情况C、研究长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时间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地球5.某短跑运动员跑完100m.约需要10s的时间,则他的百米跑平均速度与下面的哪个速度最接近A.15km/h B.35km/h C.100km/h D.200km/h6. 以下数据中记录时刻的是()。

A.航班晚点20 min B.火车离站后的1 min内作匀加速运动C.一般人的反应时间约0.8s D.早晨6:30起床7.某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零时刻的速度为3m/s ,经过1s 后速度为4m/s, 该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A.1m/s2 B .2m/s2 C.3m/s2 D.4m/s28. .图14 是利用打点计时器记录物体匀变速直线运动信息所得到的纸带。

为便于测量和计算,每5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已知s1<s2<s3<s4<s5。

对于纸带上2 、3 、4 这三个计数点,相应的瞬时速度关系为A.计数点2 的速度最大B.计数点3 的速度最大C.计数点4 的速度最大D.三个计数点的速度都相等9.“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诗人李白描写庐山瀑布的佳句。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姓名第一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 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 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 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 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 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 C.位移大小是3m D.以上均不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汽车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内的位移都是5m 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9.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76km/h是平均速度 B.76km/h是瞬时速度C.600m/s是瞬时速度 D.600m/s是平均速度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跟s成正比,跟t成反比B.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C.物体在1s内通过的位移与1s的比值叫做这1s的即时速度D.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到B的速度为1v,由B到C的速度为2v,若BCAB=,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2/)(21vv- B.2/)(21vv+ C.)/()(2121vvvv+- D.)/(22121vvvv+12.如图是A、B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A的运动是以10m/s的速度匀速运动B.物体B的运动是先以5m/s的速度与A同方向C.物体B在最初3s内位移是10mD.物体B在最初3s内路程是10m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 B.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 D.位移变化量相等14.有一质点从t=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1=t 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2=t s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2=t s时,质点回到原点D.4=t s时,质点回到原点15.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6.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末速度大2m/sC.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sD.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s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 A.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20.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Ⅰ段,第 3、4s为第Ⅱ段,第5s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1s与第5s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C.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D.第Ⅰ段和第Ⅲl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二、填空题21.一物体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高一物理必修一基础题含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基础题含答案

第一章单元测试一、单项选择题(每题 4 分)1.在研究下列问题时,可以把汽车看作质点的是----------------()A.研究汽车通过一座桥所用的时间B.研究人在汽车上的位置C.研究汽车在上坡时有无翻倒的危险D.计算汽车从北京开往大连的时间2、下列关于参考系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参考系必须是和地面连在一起的物体B.被研究的物体必须沿与参考系的连线运动C.参考系必须是正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或是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D.参考系是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那个物体3.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5秒末是时间的概念,已经历了5s;B、第4秒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4s;C、最后2秒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2s;D、3秒末是时间的概念,共经历了3s。

4. 从高为5m处以某一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小球,在与地面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处被接住,则这段过程中-------()A.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小球的位移为3m,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小球的位移为7m,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5.下列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位移的大小和路程总是相等,但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B 、位移取决于始末位置,路程取决于实际运动路线C 、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其位移就是路程D 、运动物体的路程总大于位移6.某人沿着半径为 R 的水平圆周跑道跑了1.75圈时,他的 ( )A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3.5πRB .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均为2RC .路程为3.5πR 、位移的大小为2RD .路程为0.5πR 、位移的大小为2R7.下列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是 ( )①位移 ②路程 ③瞬时速度 ④平均速度⑤时间 ⑥加速度 ⑦平均速率A 、只有①③④⑥B 、只有①③⑥C 、只有①⑥⑦D 、只有①⑥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增加B .没有加速度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不变C .物体的速度有变化,则加速度必有变化D .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则速度一定为零9.三个质点A 、B 、C 均由N 点沿不同路径运动至M 点,运动轨迹如图3所示,三个质点同时从N 点出发,同时达到M 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三个质点从N 点到M 点的平均速度相同B .三个质点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都相同C .三个质点从N 点出发到任意时刻的平均速度都相同D .三个质点从N 点到M 点的位移不同10.根据给出速度和加速度的正负,对下列运动性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一物理科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一物理科试题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中教学质量监测高一物理科试题(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第Ⅰ卷(共34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1、 16世纪末,伽利略用实验和推理,推翻了已在欧洲流行了近两千年的亚里士多德关于力和运动的理论,开启了物理学发展的新纪元。

在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

B.两匹马拉的车比一匹马拉的车跑得快;这说明,物体受的力越大,速度就越大。

C.一个地面上运动的物体,它总会逐渐停下来;这说明,只有受外力物体才运动,不受力就静止。

D.两物体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轻、重的物体一样快2、 如图所示,物体P 是位于水平的粗糙桌面上的物块。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将P 和小盘相连,小盘内有砝码,小盘与砝码的总质量为m 。

在P运动的过程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关于P .在水平方向.....受到的作用力与相应的施力物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B.拉力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C.重力mg 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地球和桌面D.重力mg 和摩擦力,施力物体是绳和桌面 3.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是属于基本单位( )A.力的单位NB.压强的单位PaC.长度的单位mD.加速度的单位m/s 24、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往乙地,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在0~t 0和t 0~3 t 0两段时间内 ( )A .加速度的大小之比为3:1B .位移大小比之为 1:3C .平均速度之比为 1:1D .平均速度之比为1:25.升降机地板上放一个弹簧秤,盘中放一质量为m 时,升降机的运动可能是( ) A .加速上升B .加速下降C .匀速上升D .减速下降vt6.下列哪组力有可能为平衡力()①3N、4N、8N ②3N、5N、1N ③4N、7N、8N ④7N、9N、16NA.①③B.③④C.①④D.②④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共16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试题 第1页 (共4页) 物理试题 第2页 (共4页)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密 封 线 内 不 得 答 题
高一物理第一单元测试题
命题人:陈平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

说明:4、6、7、13题为多项选择题,选不全得2分,错选不得分;其余题都为单项) 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速度 B. 速度、速率、加速度 C.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D. 路程、时间、位移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研究运动员10m 跳台跳水的动作时,可以把运动员视为质点
B 、因为子弹的质量、体积都很小,所以在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子弹看成质点
C 、在大海中航行的船,要确定它在大海中的位置时,可以把船看成质点来处理
D 、很小的物体一定能看成质点。

3、我校高二的同学分别乘两辆汽车去统万城游玩,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甲车内一同学看见乙车没有运动,而乙车一同学看见路旁的树木向东移动,如果以地面为参考系,那么上述观察说明( )
A 、甲车不动,乙车向西运动
B 、乙车不动,甲车向西运动
C 、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
D 、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西运动 4、在图1-6-1所示的四个图像中,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
5、有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1-6-2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加速度和速度方向相同的时间间隔是( )
A 、只有0<t <2s
B 、只有2s <t <4s
C 、0<t <2s 和6s <t <8s
D 、0<t <2s 和 5s<t <6s
6、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第 1s 初的速度的大小是 6m/s ,第 2s 末的速度大小是 10m/s ,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大小可能是( )
A .2 m/s 2
B .4 m/s 2 C.8 m/s 2 D .16 m/s 2
7、我国高铁技术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列车最高时速可达350公里。

当列车在加速且加速度减小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列车的速度也减小
B 、列车的速度仍在增大
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列车静止
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列车的速度达到
最大
8、两物体甲、乙沿同一条直线同时开始运动,它们的位移图像
如图1-6-3,关于这两个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开始时甲的速度较大,乙的速度较小 B 、甲做减速运动,乙做加速运动
C 、甲、乙速度方向相反,速度大小之比是2:3
D 、在t =3s 时刻甲、乙速度相等,恰好相遇
9、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其加速度为2m/s 2,那么该车 在任意1s 内:( )
A 、末速度一定等于初速度的2倍
B 、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C 、初速度一定比前1s 内的末速度大2m/s
D 、末速度一定比前1s 内的初速度大2m/s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速度为零的物体,其速度一定为零
B 、加速度增大时,速度一定增大
C 、2m/s 2的加速度比-3 m/s 2
的加速度小 D 、加速度就是加出来的速度
11、短跑运动员在100m 竞赛中,测得她在50m 处的瞬时速度为6.0m/s ,16s 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是8m/s ,此运动员在这100m 中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 A.6m/s B.6.25m/s C.7m/s D.8m/s
12、物体沿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物体某1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5m/s ,则物体在这1s 内的位移一定是5m B .若物体在第
1s 末的速度是5m/s
,则物体在第1s 内的位移一定是5m
C .若物体在10s 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则物体在其中1s 内的位移一定是5m
D .物体通过某位移的平均速度是5m/s ,则物体在通过这段位移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2.5m/s
13、在如图1-6-4的位移-时间图像中,给出的四条图线甲、乙、丙、丁分别代表四辆车由同一地点向同一方向运动的情况,则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 A 、甲车做曲线运动,乙车做直线运动
B 、1t 时刻,甲车的速度等于乙车的速度
C 、0-2t 时间内,丙、丁两车在2t 时刻相距最远
D
C B A 图1-6-1
s /
图1-6-3 /s 图1-6-4
i
2
物理试题 第3页 (共4页) 物理试题 第4页 (共4页)
D 、0-2t 时间内,丙、丁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14、某军事试验场正在平地上试射地对空导弹,若某次竖直向上发射导弹时发生故障,造成导弹的速度-时间如图1-6-5,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0-1s 内导弹匀速上升 B 、1—2s 内导弹静止不动 C 、3s 末导弹回到出发点 D 、3—5s 内导弹下落
二、 计算题(共44分) 15、(8分)如图1-6-6,一质点沿半径为R=20cm 的圆周自A 点出发,逆时针运动2s ,运动43
圆周到达B 点。

则 (1)质点的路程? (2)质点的位移?
(3)质点的平均速率? (4)质点的平均速度?
16、(8分)明明同学讲了一个龟兔赛跑的故事,按照明明讲的故事情节,聪聪画出了
兔子和乌龟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请你依照图象中的坐标,回答下列问题.
(1)故事中的兔子和乌龟是否在同一地点同时出发? (2)乌龟做的是什么运动?
(3)兔子和乌龟在比赛途中相遇过几次? (4)兔子领先了多长时间?
17、(8)如图所示为某高楼电梯上升的速度图像,试求: (1)在t 1=1s 、t 2=3s 、t 3=8s 时刻的速度;
(2)画出电梯上升的加速度图像。

18、(10分)一个乒乓球以25m/s 的速度飞来,被运动员挥拍一击,仍以25m/s 度逆着原方向反弹,测得球接触拍的时间是0.02s ,求这个过程中的加速度?
19、(10分)物体从A 运动到B ,先以速度V 1运动,发生了位移s ,又以速度V 2发生了位移s ,求它在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大?若先以速度V 1运动了时间以速度V 2运动了时间t,则它在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R · B
A 图1-6-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