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中考物理 电磁波复习提纲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九年级物理 功的原理复习教案2 鲁教版五四制

功的原理教学题目:二、功的原理教学目的:在物体做功的两个基本因素以及功的计算知识的基础上,通过演示实验知道使用任何机械做功时,所遵循的统一规律——功的原理。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得出结论的实验法。
教学器材杠杆、钩码、弹簧秤、米尺、动滑轮、斜面、木块。
演示实验1.利用杠杆提升砝码。
(物体)2.利用动滑轮提升砝码。
(物体)3.利用斜面升高物体。
(定性演示)教学内容引言:在日常生活里或者在劳动生产中,人们为了做功方便,常常使用某些机械。
同学们是否想到使用任何机械做功时,是遵循什么规律呢?这节课我们要利用三个实验来寻求这个规律。
板书课题:二、功的原理将实验数据填入表内,然后让同学们找出利用机械做功时所遵循的统一规律。
应该对表内某些栏目做些解释。
阻力:如果提拉物体阻力就是物重,如果推拉物体阻力就是摩擦力或者包括摩擦力在内的所有阻障物体运动的力的总称。
机械克服阻力:如图1,杠杆对物体的作用力是G的平衡力F′,大小跟G相等,故W1=G.h又如图2,动滑轮对重物G的作用力F′就是机械克服G这一阻力。
根据二力平衡F′=G可使物体匀速升高,故W1=F′h=Gh。
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也就是在实验中相当于人的手对杠杆或滑轮所做的功。
经过学生们的讨论教师小结。
板书:使用机械时不能省功,动力对机械所做的功,等于机械克服阻力所做的功。
【演示3】利用斜面做功,如图3实验中应指出,斜面应为光滑平面,实际上由于摩擦力存在,数值上应有误差。
根据功的原理,使用机械不能省功列出方程。
可见斜面长是斜面高的几倍,推力就是物重的几分之一。
【例题】工人在劳动中为了方便,利用一个斜面将一个重为106牛顿的机座升高0.5米,斜面长为4米,若不计摩擦阻力,机座在斜面上作匀速直线运动,求沿斜面对机座的拉力有多大?已知:G=106牛顿 L=4米 h=0.5米求:拉力F解:根据功的原理答:沿斜面对机座的拉力是1.25×105牛顿。
根据学生的能力,解此题时可以用图并将已知标在图中更便于理解功的原理。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九年级物理 力和运动复习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4.增大摩擦力的方法:①增大压力;②使接触面粗糙些
5.减小摩擦力的方法:①减大压力;②使接触面光滑些;③用滚动代替滑动;④使接触面分离,如:加润滑油,气垫,磁悬浮等
三.小结
四.练习:P141 3
五.作业:本节〈〈同步训练〉〉。
(2)学生举例:你们见过哪些物体受力并做匀速直线运动。
教师指出:一个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则有两种情况下:①不受外力(牛顿第一定律)②受到平衡力作用。
2.二力平衡
演示:P13方向相反,这两力不平衡。
(2)F1=F2时,两力不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这两力也不平衡。
二.进行新课
1.历史回顾:对亚里斯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提出疑问。
2.演示实验:
(1)毛巾表面(2)棉布表面(3)木板表面
现象:(1)小车受到阻力大,运动时间短,路程短;
(2)小车受到阻力较小,运动时间长点,路程远点;
(3)小车受到阻力最小,运动时间较长,路程较远。
3.推理:当小车受到的阻力为零时,小车将会怎样运动下去?
教师:请大家解释汽车起动时乘客为什么向后倾倒?
三.学生练习:P135练习1、2、3
四.学生阅读“汽车刹车之后”(学生阅读五分钟)
五.作业:P143习题2;本节《同步训练》
观察演示实验
解释惯性现象
完成练习
阅读
第周星期第节年月日
课题
第三节二力平衡
执教
教学
目标
1.掌握二力平衡条件
2.会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简单问题。
4.牛顿第一定律:一切不受外力的物体,总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说明:牛顿第一定律不是从实验中直接得出来的,它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科学推理而得到的。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九年级物理复习:第十七章电磁波

例1:在现代信息传递中,电磁波扮演了重要角色.下列信息传递方式利用了电磁波的是:( A )
①有线电话,②移动电话,③无线电广播电视,④卫星通讯,⑤网络通讯,⑥光纤通讯A.②③④⑥B.①②③⑤C.①⑧④⑥D.②④⑤⑥
例2: “蛟龙号”深海潜水器在海水里与海面上的母船传递声音、图象、文字等信息,是利用水声通讯系统发出的声波,而不是电磁波,其原因可能是( D )A.电磁波不能传递图象信号 B.电磁波不能传递声音信号C.电磁波不能在海水里传播 D.因海水导电,电磁波传播的距离很有限
例1、探究电磁波电磁波是传播信息的载体,但看不见、摸不着,只有通过转换法来认识:①收音机检验法:打开收音机,转到没有电台的位置,将音量开大。取一节干电池和一根导线放在其附近,将导线一端与电池负极相连,另一端与电池的正极摩擦,从收音机中会听到“咔咔”的声响。说明导线中迅速变化的电流能够产生电磁波;②干扰法:“干扰”现象说明电磁波的存在;③真空罩法:用真空罩探究电磁波的传播,说明电磁波的传播不需要介质,这是电磁波与声波的根本区分。
例3:如图所示,A为信号源,B为接收器,A、B之间有一真空区域.当信号源A分别发射出次声波、紫外线、可见光和无线电波信号时,接收器B不能接收到的信号是( A )A.次声波 B.紫外线 C.可见光 D.无线电波
按图把仪器放好,激光器通上电源,调整塑料瓶的高度,使激光束穿过塑料瓶并正好从小孔穿出,射到旁边的墙壁上,我们可以看到与激光器等高的地方有一个亮点。说明光沿 直线 传播。把塑料瓶装满水,用手指堵住小孔,放到本来的地方,并检查激光束有没有射到小孔上,放开手指,让水流射到水槽里,此时我们发现本来墙上的红点不见了,而水流变成红色的,水槽底有一个红色的亮斑。说明光沿 水流 传播。
④声波的传播一定需要介质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九年级物理 力复习教案2

力教学设计我以前杠杆这节的教学方法是:从生活中为了省力出发,引出羊角锺、撬棒等杠杆,再围绕杠杆的用法和特点给其下定义,接着直接建立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概念,即力臂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距离,教师随后强调关键词:“力的作用线”,而不是“力的作用点”,最后练习作杠杆示意图,巩固力臂概念。
通过学习我觉得这种方法有欠缺之处。
直接给出力臂的概念,学生会感到很茫然。
我们设计物理课堂时,应更多的思考学生如何学。
我比较赞成第二种方法。
建立力臂概念,我觉得可以将教材的顺序做适当的调整。
在得出杠杆的支点、动力、阻力概念后,不急于引出力臂概念,而是先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首先让学生实验小组利用实验桌上的铁架台和杠杆,调节杠杆两端的平稳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再在杠杆两端挂上钩码,调节钩码所处的位置,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并通过改变钩码重和钩码位置使杠杆再次在水平位置平衡,引导学生总结杠杆平衡条件。
学生很容易得出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点的距离”再引导学生说出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
引导学生分析:刚才我们实验中,改变钩码的数目,实际上是改变动力和阻力的大小,改变挂钩码的位置,实际上是改变力的作用点。
那么,我们还能改变什么呢?学生就会想到还可以改变动力和阻力的方向。
怎样改变拉力的方向呢?可以拿去一边的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斜着拉。
当杠杆平衡时,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这回学生就会发现刚才结论不成立了。
引导学生用大的三角板测出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代入平衡式,会有什么发现?老师总结:杠杆平衡的条件是“动力×支点到动力的作用线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再让学生看看这个结论对前面的几次实验是否成立,学生就会发现也成立。
老师引导学生看来,“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是一个有物理意义的量,物理上把它叫做力臂。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中考物理 电磁波复习检测 新人教版

《电磁波》一、选择题1、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各地迅速组织救援队伍前往救援,体现出了名族大爱。
救援中,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北斗导航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北斗导航卫星传递信息依靠的是()A.激光 B.电流 C.超声波 D.电磁波2、黑龙江最大的火山湖镜泊湖,冬季捕捞创造过一网打鱼86万斤的记录。
捕捞时,在厚约1米的冰面上开一个进网口和一个出网口,两口相距1500米,捕捞所用的渔网,长约1500多米,宽约800米,网到冰下水中后,要在广泛的湖中展开,还要准确地在出网口收拢。
关于网头上的设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渔网在冰面下要按人的指挥运动,应该在网头装有遥控接收装置B.渔网在冰面下要按人的指挥运动,应该在网头装有遥控发射装置C.为了确定网头到达的具体位置,网头上应装有信号接收传感器D.为了确定网头到达的具体位置,人拿的指挥棒上应装有信号发射传感器3、某手机网络频率范围是1920MHz---1935MHz,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920MHz 的电磁波波长比 1935MHz 的短B.1920MHz 的电磁波不能再没有空气的月球上传播C.1920MHz 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比 1935MHz 的慢D.1920MHz 和 1935MHz 的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相同4、关于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见光不是电磁波B. 电磁波的波长越短则频率越低C. 红外线和可见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相同D. 电磁波、声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5、以下关于电话交换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程控交换机是利用电脑按照输入的程序“见机行事”的B.一台程控交换机只能同时转接两部长途电话C.打电话“占线”说明对方的话机一定在通话中D.电话上的“来电显示”是由用户手机设定的,不需要程控交换机去完成二、填空题1、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的聊天方式也不断推陈出新,微信就是时下流行的一款手机语音聊天软件,语音信息是利用手机通过一定频率的进行传播的.由于智能手机的待机时间很短,因此需要经常充电,当给电池充电时是将转化成能.2、LED液晶电视的发光二极管是由(填“导体”或“半导体”)材料制成的.美国航天局发现了在茫茫宇宙中除地球之外,还有三颗跟地球类似宜居的星球。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中考物理 热和能复习提纲

第十九章《热和能》一、分子动理论及其应用:1、物质是由组成的。
固体分子间距离很作用力具有一定的和无流动性液体分子间距离较作用力比固体弱无一定的但有一定的有流动性气体分子间距离很作用力很无一定的和有流动性2、一切物体的分子分子无规则运动又叫①扩散:②扩散现象说明:③如图装置下面放这样做的目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④固、液、气都可,扩散速度与有关。
例1;把同样的糖放到凉水和热水中,热水甜的快例2:炒菜很快就有咸味而腌咸菜却要很长时间这两个例子说明温度分子无规则运动扩散现象⑤分子运动与物体运动要区分开:扩散、蒸发等是分子运动的结果,而飞扬的灰尘,液、气体对流是物体运动的结果。
3、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力和力。
①当分子间距离减少,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减少)增加更快,表现为说明分子间有斥力的例子: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②当分子间距离增大,引力和斥力都(增大减少)减少更快,表现为说明分子间有引力的例子:固体很难被拉伸。
粉笔在黑板上写字。
胶水能将纸粘在一起。
③当分子间距离很大时,分子间作用力可忽略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二、内能的初步概念:1、内能:物体内部加的和。
2、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内能:既然物体内部分子永不停息地运动着和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那么内能是无条件的存在着。
无论是高温的铁水,还是寒冷的冰块。
3、影响物体内能大小的因素:①温度②质量③材料④存在状态注意:初中阶段主要考虑温度和存在状态。
例如水吸热温度升高内能增大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保持不变但内能增加(物质的状态发生改变)4、内能与机械能不同:机械能是宏观的,是物体作为一个整体运动所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与机械运动有关内能是微观的,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能的总和。
内能大小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快慢及分子作用有关。
这种无规则运动是分子在物体内的运动,而不是物体的整体运动。
例如静止在水平地面的物体没有机械能但具有内能三、内能的改变:1、内能改变的外部表现:物体温度升高(降低)——物体内能()。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中考物理 电磁波复习提纲(无答案) 新人教版

《电磁波》一、电话1、基本构成:由和经串联组成。
1876年发明了电话。
2、原理:人们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便随着声音的高低而发生,从而压缩碳粒,这样就把强度不同的声波变成了相应大小的电信号。
固定电话是通过导线中的将信息传递到远方的装置当对方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便将电信号变成膜片的强弱,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
3、交换机的作用:利用的频率、振幅等的“一举一动”模拟声信号的“一举一动”早期的电话交换机依靠话务员手工操作,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进行接线,现代的电话交换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
4、数字通信:电流传递的信号叫信号,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具有的优点是①②③。
二、电磁波(1)产生:的电流在空间激起电磁波,它是传递的载体(2)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传播(3)公式:c= λ f,其中λ表示波长,f表示频率,单位为Hz, c=3×108 m/s(4)分类:按波长大小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5)应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都是靠传递声音、图像信息的注:电磁波的三个特征量及应用:电磁波不同于声波,它能在真空中传播,在物理学中表示波的特性的物理量有三个,它们是:(1)波速:波传播的快慢称为波速。
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
真空中的速度为c=3×108m/s。
空气中的波速近似等于真空中的波速。
应用电磁波,信息的传播速度可以接近光速。
(2)波长:用字母λ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波长的单位是米(m)。
(3)频率:表示,用字母f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较快,但它容易发生各种和,一次传播的距离不会太,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用微波炉加热食物省时省电是因为微波炉中的食物的几乎同时变热。
微波炉中使用金属容器是因为能在金属中产生强大的电流,损坏微波炉。
金属可以电磁波。
金属电磁波隐形飞机的形状特点是外表面制成一些,避免出现的平面组合,因为电波经两个平面的两次反射后会沿返回,很容易被探测到,机身用的是吸波材料。
山东省龙口市诸由观镇诸由中学中考物理总复习 知识复习题纲

第一章物体的运动一、运动的描述运动是宇宙中普遍的现象。
机械运动: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参照物:在研究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标准的物体(或者说被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参照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同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二、运动的快慢速度: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路程。
公式:速度的单位是:m/s;km/h。
1m/s=3.6km/h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
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是变化的运动。
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的快慢程度,这就是平均速度。
三、时间和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工具:钟表。
秒表(实验室用)单位:s min h长度的测量工具:刻度尺。
长度单位:m km dm cm mm μm nm刻度尺的正确使用:(1).使用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分度值; (2).用刻度尺测量时,尺要沿着所测长度,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3)厚的刻度尺的刻线要紧贴被测物体。
(4).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5).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误差。
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它只能尽量减少,而不能消除,常用减少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第二章有趣的声现象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声音停止。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传声。
声波:发声体振动会使传声的空气的疏密发生变化而产生声波。
声速:声音的传播快慢。
决定声速快慢的因素:1、介质种类。
2、介质温度。
记住:15℃速度340m/s。
二、我们怎样听到声音人耳的构造:外耳、中耳、内耳。
感知声音的过程: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空气等介质的传播→鼓膜的振动。
(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磁波》
一、电话
1、基本构成:由和经串联组成。
1876年发明了电话。
2、原理:人们对着话筒说话时,膜片便随着声音的高低而发生,从而压缩碳粒,这样就把强度不同的声波变成了相应大小的电信号。
固定电话是通过导线中的将信息传递到远方的装置
当对方强弱不同的电信号传到听筒后,便将电信号变成膜片的强弱,把传输的声音还原出来。
3、交换机的作用:利用的频率、振幅等的“一举一动”模拟声信号的“一举一动”
早期的电话交换机依靠话务员手工操作,1891年出现了自动电话交换机,它通过进行接线,现代的电话交换机利用了电子计算机技术。
4、数字通信:
电流传递的信号叫信号,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相比具有的优点是①
②③。
二、电磁波
(1)产生:的电流在空间激起电磁波,它是传递的载体
(2)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中传播
(3)公式:c= λ f,其中λ表示波长,f表示频率,单位为Hz, c=3×108 m/s
(4)分类:按波长大小可分为长波、中波、短波、微波、红外线、紫外线、X射线、γ射线(5)应用: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都是靠传递声音、图像信息的
注:电磁波的三个特征量及应用:
电磁波不同于声波,它能在真空中传播,在物理学中表示波的特性的物理量有三个,它们是:
(1)波速:波传播的快慢称为波速。
电磁波传播的速度等于光速。
真空中的速度为c=3×108m/s。
空气中的波速近似等于真空中的波速。
应用电磁波,信息的传播速度可以接近光速。
(2)波长:用字母λ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波长的单位是米(m)。
(3)频率:表示,用字母f表示。
在国际单位制中,频率的单位是,简称,符号是。
波速、波长与频率的关系是: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较快,但它容易发生各种和,一次传播的距离不会太,光也是一种电磁波。
用微波炉加热食物省时省电是因为微波炉中的食物的几乎同时变热。
微波炉中使用金属容器是因为能在金属中产生强大的电流,损坏微波炉。
金属可以电磁波。
金属电磁波
隐形飞机的形状特点是外表面制成一些,避免出现的平面组合,因为电波经两个
平面的两次反射后会沿返回,很容易被探测到,机身用的是吸波材料。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
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①由振荡器产生,②用话筒把声音信号变为,③把两种电流都输入调制器进行叠加,获得高频调制电信号,④通过发射到空中。
⑤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各种电磁波,通过调谐器选择某一的电信号,⑥高频电信号通过把声音“检”出来,通过还原成声音。
2、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
①摄象机把图像信号和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②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上,通过天线发射到
空中。
③电视的接收天线把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两种信号取出,分别送达显像管和扬声器,还原成和
电视机、录象机、VCD机后面的插孔上标着“audio in”的意思是,“audio out”是
指,“video in”是指,“video out”是指。
3、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又是无线电,在使用时声音信息是由来传递。
手持移动电话的使用需要基地台,原因是①体积,发射功率不大;②天线简单,灵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