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小说阅读 总纲

合集下载

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高中语文专题复习高分必备小说类文本阅读之整体阅读指导

新课程改革高考语文高中语文专题复习高分必备小说类文本阅读之整体阅读指导

小说类文本阅读之整体阅读指导(一)小说的基本概念小说是文学类中的重要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

(二)小说的三个要素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环境。

这三个要素的有机组合,构成了小说独特的系统机制:通过以情节为主导、人物为焦点、环境为依托的结构,概括社会生活,绘制社会生活。

1.人物小说的核心任务就是通过刻画人物、塑造典型人物形象来揭示社会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从而表现作品的主题。

小说中的人物,我们称为典型人物;这个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创作出来的,不同于真人真事,“杂取种种,合成一个”,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活,更集中、更有普遍的代表性。

2.情节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

小说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来展现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的。

故事情节来源于生活,但它经过整理、提炼和安排,就比现实生活中发生的真事更集中、更完整、更具有代表性。

现实生活中的事件和矛盾是有始有终、有起有伏,并有一定发展过程的,因而小说情节的展开,也是有过程的,这个过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部分。

3.环境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环境和事件发生的背景作描写。

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自然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气候等的描写,作用是渲染故事气氛、烘托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暗示社会环境、深化作品主题;社会环境描写是指对人物活动的具体背景、处所、氛围以及人际关系等的描写,作用是交代人物的生活环境,交代人物的社会关系,交代作品的时代背景,可从侧面刻画人物,显示作品主题。

(三)小说的主旨、主题小说的主旨或主题是指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叙述和描写、对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主题思想,是小说的灵魂,是作者的写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价值意义之所在。

因此,欣赏小说必须明确小说的主题。

(四)小说的阅读方法小说阅读需要两大能力,一是对文本的认知理解能力,二是解题能力。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知识梳理

小说阅读知识梳理一、小说四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人物定义:小说的一个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塑造有血有肉、生动感人的人物形象。

方法: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细节描写、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以及对比烘托,欲扬先抑等等情节定义: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也就是人物在一定的时间内的行动过程。

方法:小说中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也就是人物在一定的时间内的行动过程。

环境定义: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

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

自然环境:是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

自然环境的描写,常常是为制造气氛,衬托人物的情趣、心境,表现人物的心理而安排的,往往带有作者的感情色彩社会环境:即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社会背景、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主题二、小说要素鉴赏如何鉴赏形象1.从行动、语言、肖像、心理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独特而鲜明的个性2.从典型细节的描写中感受人物形象的真实性、生动性3. 从矛盾冲突发展、情节走向中,感受人物形象的深刻意义4.从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描写所制造的气氛中感受人物的情趣、心境5.从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描写中体会人物心理、性格6.鉴赏人物形象1.肖像、行动、语言、心理描写2.典型细节的描写3.矛盾冲突的发展4.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时令、气候、地理风貌等自然环境;5.人物活动、事件发生发展的时代特征、社会风貌等社会环境6.注意:直接表现(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细节)与间接表现(侧面描写如正衬、反衬、以人衬人、以景衬人、以场面衬人等)的结合三、小说要素鉴赏如何鉴赏情节情节大致分类(1)摇摆式。

即通常所说的“一波三折”。

(2)欧·亨利式。

结尾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将生活的矛盾拧结成集中、尖锐、强烈的冲突,然后又笔力凝结在剧变的关键上,以合乎逻辑的陡变实现矛盾转化的戏剧性效果。

高中语文 小说阅读指导总课件

高中语文 小说阅读指导总课件

语言风格
小说
• 定义:小说是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揭露社会矛盾的一种文学体裁。
• 它一般是用文字描述一个事件或故事,有对整个故事的发生、发 展、结束的完整记叙,人物一般是虚构的,主要描叙人物的心理 活动或行动。
• 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备考总规划——教考衔接
关联教材数量
21年4套卷与教材关联:2处 23、22年4套卷与教材关联:高达十几处
从关联教材数量、高考题与教材的关联可以看出,用 考试引导教学回归教材,实现考试与教学同向而行,是 近两年高考试题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向。
备考总规划——教考衔接
直观典例一
23年新课标I卷文学类阅读
关联 外国小说(魔幻现实主义小
文体 说)阅读
①独特的叙述视角;②心
关联 理描写及其作用;③“魔
考点 幻”手法;④圆形人物与
扁平人物
单元
篇名
文体
可能关联点
“荷花淀派”(诗化) 关联
《荷花淀》
选择性
小说
主题
苦难与新生
必修中 《小二黑结 “山药蛋派”小说
册第二 婚(节选)》
关联 红色小说及荷花淀派、 文体 山药蛋派小说阅读
衔接点二:题目选项直接节选自教材原话
选择题第7题D项: D.通过对老胡和陈毅战胜身体痛苦的描写,两个文本不仅写出 了战斗生活的艰苦卓绝,更写出了革命信仰的巨大力量。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中册第79页“学习提示”
衔接点三:考查内容与教材相同
主观题第9题:这两个内容相近的文本文体不同,因而艺术表 现也有差异。请比较并简要分析。
时间、地点、季节、气候、景物、社会背景、地方风俗、社会关系。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知识点和方法归纳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知识点和方法归纳

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知识点和方法归纳高考语文小说阅读的知识点和方法归纳读懂小说读懂小说,得弄清楚小说基本知识。

当然小说依然由内容、主题、语言、结构四要素组成。

在阅读和答题时都要有四要素的意识,四要素之间是相辅相成、彼此关联的。

小说四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主题(一).典型小说典型小说一般指传统小说一类的小说,在典型环境中通过典型情节塑造典型人物形象。

一般强化和突出人物、情节。

内容:包括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情节:主要人物相关的事件,一般分为“开端——发展(复杂的还有再发展)——高潮——结局“四个阶段。

情节是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主题的主要表现手段。

人物:人物是最核心的要素,人物形象和人物命运直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小说中的人物有主要任务和次要人物。

次要人物一般是为主要人物服务的,当然也可以成为线索。

人物可以分为静态人物和动态人物。

人物形象由身份地位、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共同构成,以内在特点为主。

外在包括衣着、肖像、年龄、身份等等,这一般和内在紧密相连。

环境:环境是人物活动和情节推进的时空。

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社会环境主要交代小说的时代(社会)背景,一般通过与主要人物相关的人或事物来展现或者暗示,可以直接揭示主题,展现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

自然环境主要是人物活动的空间,一般是由景物描写构成。

在小说考题中一般多考自然环境。

主题:作者通过文本或者内容传达的对人物和社会的态度、认知和思考,或者对某种社会现象的本质的揭示。

(一般来说在选择题中呈现)主题表现的途径:情节:情节展示人物活动和社会生活,它直接揭示社会本质。

人物: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就是主题。

环境:尤其是社会环境,是人物命运的社会原因,也能直接揭示主题。

语言:这里指作品的语言。

小说的语言主要是记叙和描写,记叙在于陈述情节,描写在于情节的细节、人物和环境。

考题中一般就环境描写(尤其是自然环境)和人物描写(包括细节描写)进行考查,如某一处环境描写的作用;某一处细节描写是如何塑造人物的……结构:小说情节各部分的安排,内容之间的关系……包括线索、思路和结构手法和结构形式等。

现代文复习总纲--文学类

现代文复习总纲--文学类
也就是情节本身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具体作用。 常用答题术语: 塑造了„„的人物形象,表现了人物„„的性格或 精神,刻画了人物„„的心理等。

3.从情节与环境的关系考虑

这一情节是否描写了自然环境或暗示了社会 环境。 常用答题术语:突出(烘托、交代)人物活动的 环境,使环境更具典型性等。

4.从情节与主题的关系考虑
一、把握故事情节
情节是由人物之间的关系、矛盾和性格冲 突所产生的一系列生活事件。情节一般是通过 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 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 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 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 据情论人。
2015安徽
请用简洁的文字写出小说中小格对达子的态 度变化。 实际考察的是情节梳理,态度随着情节发展 而产生

型二 情节手法题

情节手法是指能使小说情节连贯、脉络清晰、 结构紧凑而运用的各种艺术技巧,具体包含 情节叙述手法和情节结构手法。情节叙述手 法指作者是如何叙述故事的技巧,包含叙述 手法和叙述人称;情节结构手法指作者在安 排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过程中运用悬念 设置、伏笔照应等技巧。





悬念 指作者为了激活读者的“紧张与期待的心情”,在 艺术处理上采取的一种积极手段。通俗地说,它是 指在小说的叙述中先设置一个谜面,藏起谜底,在 适当的时候再予以点破,使读者的期待心理得到满 足。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抑扬 指对写作对象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然后陡然一 转,出乎读者所料,从而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 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 性 照应 又叫呼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 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小说阅读知识点总结小说是人类文学创作的重要形式之一,也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

掌握小说阅读的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小说,提高语文阅读水平和分析能力。

下面是小说阅读的一些基本知识点总结。

一、小说的定义和特点1.小说是以故事为核心的虚构性文学作品,是通过叙述来再现社会生活和人物性格,以达到审美和思想表达的目的。

2.小说的特点包括:虚构性(有一定程度的创作性)、叙述性(通过叙述来表达情节和人物形象)、故事性(以故事为基础构建情节)。

二、小说的分类1.根据题材:如历史小说、社会小说、军事小说、武侠小说、科幻小说等。

2.根据内容:如言情小说、悬疑小说、恐怖小说、冒险小说等。

3.根据形式:如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等。

三、小说的结构1.故事的起承转合结构:包括故事的开始(起)、故事的发展(承)、故事的转折(转)、故事的高潮(合)和故事的结局(结)。

2.小说的时空结构:包括故事的时间(如叙事的时间顺序、回溯和闪回等)和故事的空间(如叙事的地点设置和空间描写等)。

四、小说的人物塑造1.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主要人物通常是故事的核心和推动力,次要人物则是主要人物的衬托和补充。

2.人物的形象塑造:通过描写人物的外貌、性格、言行举止、与他人的关系等方面来塑造人物形象。

3.人物的发展变化:通过叙述人物的成长、转变、冲突和反思等来展现人物的发展变化。

五、小说的主题和意义1.主题是小说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或思想倾向。

通过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作者的语言表达来把握小说的主题。

2.小说的意义是通过主题所传递给读者的信息和启示。

通过思考小说中的人物行为,对社会、人生、价值观等问题进行思考。

六、小说的语言特点1.小说的语言特点包括虚构性(以故事作为基础)、叙述性(通过叙述来展现情节)、形象性(通过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直观性(通过描写来呈现场景)。

2.小说的语言风格和写作技巧:如描写、对话、对比、象征、暗示等。

高考语文备考-小说阅读考点梳理

高考语文备考-小说阅读考点梳理

高中语文备考-小说阅读考点梳理一、技巧概念写作技巧是作家驾驭文学语言,运用多种艺术表现手法及表达方式、修辞手段等,来构思文学作品塑造文学形象时所表现出的熟练而又独具特色的艺术才能。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结构方式前后照应、创造悬念、埋下伏笔、总结上文、点题……表现手法比喻、排比、夸张、烘托、象征、衬托、对比、铺垫、欲抑先扬、先抑后扬、以小见……人称运用第一人称: 叙述亲切自然,能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生动之感。

第二人称:增强文章的抒情性和亲切感,便于感情交流。

第三人称:能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反映现实比较灵活自由。

不同顺序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平叙各种描写(见人物表)白描:纯用线条勾画,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几笔勾勒出画面,表现了性格、主题。

常用开头A.设疑法(悬念法) :提出疑问,然后在行文过程中或结尾才回答疑问。

作用是造成悬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读者的思考,吸引读者把小说读下去。

①引起读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节;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说的主题。

B.写景法。

如《药》的第一段写秋天下半夜阴暗、凄清、恐怖的环境,暗示了小说主人公的不幸命运。

再如《荷花淀》开头写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艘的美好心灵。

小说结局分析出人意料的结局。

从结构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节陡然生出波澜,如石破天惊,猛烈撞击读者的心灵,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里。

如《项链》。

②从表现手法上看,与前文的伏笔相照应,使人觉得又在情理之中。

如《项链》直到结尾才点出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埋伏。

如借项链时主人一口答应,还项链时主人没有打开盒子检查等,暗示了项链是不值钱的。

分析令人伤感的悲剧结局。

①从主题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题。

如《药》华小栓、夏瑜的死(悲剧)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没有发动群众。

②从表现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

如《药》写华小栓吃了人血漫头后的死,突现了群众(华老栓)的愚昧性格。

高中语文小说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小说知识梳理

高中语文小说知识梳理一、小说概念及要素小说是一种通过描绘人物、叙述故事和环境来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的文学形式。

它通过刻画各种性格的人物,展现丰富多彩的人生图景,进而影响读者的情感和价值观。

人物、情节和环境是小说的三大要素,它们相互关联,共同构成小说的完整架构。

二、小说类型根据篇幅、内容和风格的不同,小说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长篇小说通常内容广泛,人物众多,情节曲折,需要花费较长时间阅读;中篇小说则篇幅适中,既不过于庞大也不过于简短,能够完整地讲述一个故事;短篇小说则往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人生哲理。

而古典小说、现代小说、神魔小说、武侠小说、推理小说、悬疑小说、历史小说、言情小说和科幻小说等则是根据内容进行的分类,每一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魅力。

三、人物塑造手法小说中的人物塑造至关重要,通过多种手法可以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概括介绍可以为读者提供一个初步印象,让人物有基本的轮廓;具体描写则深入展示人物的外貌、心理、行动和语言等方面,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侧面衬托则通过与其他人物的对比,进一步突出主要人物的特点,让人物形象更加鲜明。

四、情节结构小说的情节结构是其吸引读者的关键所在。

开端要引人入胜,发展要起伏有致,高潮要紧张刺激,结局要令人回味。

同时,一些小说还会通过序幕和尾声等附加部分来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结束感,让整个故事更加完整。

五、环境描绘环境描绘是小说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它能够为故事提供更加丰富的背景信息。

自然环境可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社会背景,衬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社会环境则可以交代时代背景,让读者更好地理解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发展。

在环境描绘中,细节描写至关重要,通过对环境细节的刻画,可以让读者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故事氛围。

六、语言运用小说的语言运用也是其艺术性的体现。

叙述语言需要准确清晰,鲜明生动;人物语言则要符合人物身份和生活背景,表现出个性化;文言文与白话文的使用也需要根据小说的风格和内容进行选择,以增强作品的表达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