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题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题库(完整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于正确答案:AA、19世纪四十年代B、19世纪五十年代C、19世纪六十年代D、19世纪七十年代2、马克思主义公开问世的标志性著作是正确答案:AA、《哲学的贫困》和《共产党宣言》B、《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C、《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D、《反杜林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3、马克思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正确答案:DA、《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B、《资本论》的出版C、《反杜林论》的出版D、《共产党宣言》的公开发表4、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从而实现了人类思想史上的正确答案:BA、伟大发展B、伟大革命C、伟大发现D、伟大发明5、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正确答案: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6、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正确答案:CA、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B、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C、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D、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7、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正确答案: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8、人类进入21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网评,名列榜首的是正确答案:AA、马克思B、爱因斯坦C、达尔文D、牛顿9、促成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大历史事件是正确答案:BA、辛亥革命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正确答案:CA、大同思想B、三民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11、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正确答案:AA、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推翻资本主义制度C、实现共产主义D、建立无产阶级专政12、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其理论基础是正确答案:CA、剩余价值学说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马克思主义哲学D、科学社会主义13、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正确答案:CA、工业革命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C、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D、阶级斗争14、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正确答案: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15、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正确答案:CA、辩证唯物主义B、历史唯物主义C、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D、唯物主义1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正确答案:AA、科学性B、革命性C、实践性D、与时俱进1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正确答案: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1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正确答案:A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19、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正确答案:BA、威廉•配第和亚当•斯密B、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C、大卫•李嘉图和西斯蒙第D、亚当•斯密和凯恩斯20、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根本方法正确答案:CA、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B、一切从实际出发C、理论联系实际D、实事求是21、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是正确答案:CA、只坚持不发展B、只发展不坚持C、既坚持又发展D、要记住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的每一句话22、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正确答案:DA、掌握具体的自然科学知识B、掌握具体的社会科学知识C、学会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方法D、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2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正确答案:C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和恩格斯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24、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答案:AA、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和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25、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在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已开始孕育成长的时间大约为正确答案:AA、14世纪末15世纪初B、15世纪末16世纪初C、16世纪末17世纪初D、17世纪末18世纪初26、以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的工业革命兴起于正确答案:BA、17世纪60年代B、18世纪60年代C、19世纪60年代D、16世纪60年代27、19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第一个从工场手工业占统治地位转变为机器大工业占优势的国家是:正确答案:AA、英国B、德国C、法国D、美国28、空想社会主义的主要代表是正确答案:AA、法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B、英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法国的罗伯特•欧文C、德国的罗伯特•欧文、昂利•圣西门和英国的沙尔•傅立叶D、德国的昂利•圣西门、沙尔•傅立叶和英国的罗伯特•欧文29、马克思恩格斯之所以能实现人类思想史上的伟大革命,是因为他们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思想文化优秀成果,创立了正确答案:AA、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B、科学唯物主义和资本论C、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学说D、科学社会主义和资本论30、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正确答案:BA、唯物史观B、唯心史观C、激变论D、庸俗进化论31、在19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正确答案:BA、法国里昂工人起义B、英国宪章运动C、芝加哥工人起义D、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3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正确答案: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罢工和起义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33、提出价值规律是“一支看不见的手”是正确答案:BA、马克思B、亚当•斯密C、大卫•李嘉图D、威廉•佩蒂34、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的成果是正确答案:CA、辩证法B、历史观C、劳动价值论D、剩余价值论35、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的正确答案:A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36、马克思批判地吸取了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正确答案:BA、合理内核B、基本内核C、精髓D、核心37、被马克思恩格斯成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正确答案:BA、费尔巴哈B、傅立叶C、欧文D、圣西门38、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正确答案:DA、德国B、奥地利C、中国D、俄国39、“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正确答案:AA、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的存在方式是物质C、无产阶级的存在方式是精神D、无产阶级掌握哲学就由自为阶级转变为自在阶级40、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础是正确答案:DA、逻辑性B、理论性C、战斗性D、实践性41、中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正确答案:DA、倡导社会主义的民主精神B、高扬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C、提倡诚实守信的伦理道德''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4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答案:D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3、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正确答案:CA、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以共产党人为主体的最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C、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D、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所有现实的人们的根本利益44、致力于实现以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答案:CA、最重要的理论品质B、最崇高的社会理想C、最鲜明的政治立场D、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45、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马克思题库(单选)

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 】。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B.共产党的出现C.十月革命的胜利D.剩余价值论的发现2、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A、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3、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是【 C 】A、马克思和亚当.斯密B、马克思和大卫.李嘉图C、马克思和恩格斯D、马克思和费尔巴哈4、马克思主义是【 A 】A.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B.人类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总汇C.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和D.关于未来社会具体设想的学说5、马克思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A】A、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B、与时俱进C、科学性与阶级性的统一D、科学性6、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A、彻底的科学性B、坚定的革命性C、自觉的实践性D、与时俱进7、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D】A、吐故纳新B、科学严谨C、博大精深D、与时俱进8、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A】A、实现共产主义社会B、消灭阶级、消灭国家C、实现个人的绝对自由D、实现人权9、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是【B】A、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B、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C、工人捣毁机器、烧毁工厂D、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10、被马克思称为黑格尔哲学体系“合理内核”的是【A】A、辩证法思想B、唯心主义C、唯物史观D、唯物主义11.在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中,构成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基础部分的是【 A 】A.马克思主义哲学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人类学1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 A 】A.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B.致力于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C.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政党执政D.致力于消灭私有制和剥削现象13.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B 】A.唯物主义思想B.辩证法思想C.可知论思想D.认识论思想14.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完整体系初步形成的标志是【 C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5.19世纪40—60年代,马克思的两大发现是【 A 】A.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B.唯物论和辩证法C.唯物辩证法和科学社会主义D.劳动价值论和科学社会主义16.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A.实践性B.科学性C.革命性D.阶级性17.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 A 】A.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C.剩余价值学说和劳动价值论D.科学社会主义18.马克思“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是:【 A 】A.《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B.《共产党宣言》C.《德意志意识形态》D.《资本论》19.马克思恩格斯的【 D 】,是他们创立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条件。
马克思原理题

马克思原理题
1. 哲学的根本问题
- 错误的哲学观念如何影响社会的发展?
- 如何通过正确的哲学观念来解决社会问题?
2. 劳动与社会
- 劳动对于个体和社会的重要性是什么?
- 如何通过更公平的劳动分配来实现社会公正?
3. 历史唯物主义
- 社会如何通过阶级斗争实现发展?
- 历史唯物主义对于社会变革的意义是什么?
4. 资本主义与剩余价值
- 资本主义经济系统如何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
-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如何分析现代社会的贫富差距?
5. 阶级与阶级斗争
- 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如何影响社会进步?
- 如何通过解放阶级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公正?
6. 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
-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发展阶段?- 如何通过社会主义转变为共产主义社会?
7. 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践问题
- 马克思主义如何指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 社会主义国家构建中的困境和解决途径是什么?
8. 蒙昧主义与资本主义
- 为什么马克思认为蒙昧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一种特征?
- 如何通过启蒙运动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9. 马克思主义的国际意义
- 马克思主义对于世界的影响和意义是什么?
- 如何通过国际合作来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建设?
10.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如何分析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和危机?- 如何通过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来实现生产力的全面发展?。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

马克思考试题库及答案一、选择题1. 马克思的《资本论》主要分析了哪种社会经济形态?A. 自由资本主义B. 封建主义C. 社会主义D. 共产主义答案:A2.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什么?A. 阶级矛盾B. 人与自然的矛盾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D.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答案:C3. 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认为,剩余价值的来源是什么?A. 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B. 资本家的投资C. 工人的劳动D. 资本的自我增值答案:A二、简答题1. 简述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答案: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所必需的社会平均劳动时间决定。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2. 马克思如何定义阶级?答案:马克思定义阶级是根据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地位和对生产资料的控制程度来区分的。
阶级是社会经济结构中具有共同经济利益的社会集团。
三、论述题1. 论述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答案: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自我矛盾性。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
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将导致资本主义的危机和最终的崩溃。
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四、案例分析题1. 以某资本主义国家的金融危机为例,分析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的论断。
答案:马克思认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固有的周期性现象,根源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
金融危机通常表现为信用危机、流动性危机等,其本质是生产过剩与消费不足的矛盾。
例如,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就是由于金融市场的过度投机和风险管理的失败,导致信用体系崩溃,进而引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
结束语:通过上述题库及答案,考生可以对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掌握。
马克思的理论不仅对经济学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理解当代社会经济现象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题
一、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是:
A.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B. 共产主义学说
C. 社会主义学说
D. 科学社会主义
2.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是:
A. 辩证唯物主义
B. 历史唯物主义
C. 唯心主义
D. 形而上学
3.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论基础是:
A. 阶级斗争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社会演进理论
D. 劳动价值理论
4. 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理论基础是:
A. 社会形态理论
B. 剩余价值理论
C. 阶级斗争理论
D. 生产力理论
5. 马克思主义对社会科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
A. 阶级分析
B. 实证研究
C. 历史唯物主义
D. 综合分析
二、简答题
1. 什么是劳动价值论?请简要说明其基本概念和理论要点。
2.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历史和社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
3. 马克思主义对于人类解放和社会进步的理论观点是什么?请简要阐述。
4. 请简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对于经济学理论的贡献。
5.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思考问题有何启示?
三、论述题
论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论,并分析其对我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
(留白,供回答)。
马克思题库

大纲第1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不仅指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答案:A第2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是()。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包括其继承者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和哲学的理论体系答案:A第3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是()。
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学说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关于人的本质的科学关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互相斗争的科学答案:B第4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诞生于()。
19 世纪20 年代19 世纪30 年代19 世纪40 年代19 世纪50 年代答案:C第5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诞生的重要标志是()。
《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出版《资本论》的发表《反杜林论》的发表《共产党宣言》的发表答案:D 答案:B第8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大同思想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答案正确答案:C第9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个伟大理论成果是()。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答案:A第10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个重要理论成果是()。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毛泽东思想答案:B第11 题(单选):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是()。
理论联系实际精读和泛读结合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答案:A第12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以前,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历史观是()。
唯物史观唯心史观民主主义专制主义答案:B第13 题(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马克思原理选择题

马克思原理选择题1.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是关于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的学说,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2.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历史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变革推动的,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
3. 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社会阶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阶级是由人们在生产关系中所处的不同地位和地位间的对立所确定的,包括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
4.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国家?-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是统治阶级维护自己利益的机构。
5. 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有何批判?- 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存在着剥削和压迫,导致了阶级对立和社会不平等,必然会走向崩溃,为新的社会形态——共产主义的兴起创造条件。
6.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社会革命?-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革命是推翻旧的统治阶级,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手段,通过革命实现社会变革。
7.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消灭阶级和剥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平等。
8. 马克思主义如何看待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基础,社会变革又反作用于经济发展,二者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9. 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路径是什么?- 马克思主义主张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逐步消灭阶级和剥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10. 马克思主义对于个人自由有何看法?- 马克思主义主张实现个人自由的前提是消除阶级和剥削,建立平等的社会制度,使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展和实现自己的潜能。
马克思题库

5. 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并且(通过实践)创造客观世界,这表明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 (对) 标准答案:对
6. 人民群众的生活与文艺创作的关系是人民群众的生活是文艺创作的源泉。 (对) 标准答案:对
7. 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根源在于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对) 标准答案:对
8.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错) 标准答案:错
9. 经济全球化创造了世界各国的经济“共赢”。(对) 标准答案:错
10. 在人与世界的相互作用中,人与世界同时得到改变,并获得日益丰富的内容。造成这一变化的基础是人的实践活动。 (对) 标准答案:对
D. 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
32. 马克思主义认为,从实践的活动机制看,实践是:(D) 标准答案:A
A. 主体与客体通过中介相互作用的过程
B. 道德行为和政治活动
C. 科学实验
D. 生活、行为、现实、实事等感性活动
33. 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直观的反映,这是一种:(C) 标准答案:B
B. 它是全社会人的共同意识
C. 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D. 它是独立于社会存在之外的精神实体
29. 社会形态是指:(A) 标准答案:C
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 技术形态和生产形态的统一
C. 同一定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D. 经济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
A. 共性和个性的观点
B. 对立统一的观点
C.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 有限和无限的观点
16. 生产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B) 标准答案: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50小题,每小题2分,共100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D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关系问题B.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问题C.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唯心主义的关系问题D.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2.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D )A.古希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B.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哲学C.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D.十九世纪德国古典哲学3.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D )A.存在性 B.结构性C.运动 D.客观实在性4.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这说明( C )A.意识是主体的自由创造 B.意识不受客体影响C.意识受主体状况的影响 D.意识的内容是主观的5.“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这两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B.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C.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统一D.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6. 在内容和形式的矛盾运动中,(B)A. 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形式是活跃易变的B. 内容是活跃易变的,形式是相对稳定的C. 内容和形式都是处在不停的显著运动状况D.内容的变化总是落后于形式的变化7.《坛经》“时有风吹幡动,----僧曰风动,---僧曰幡动,议论不已。
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惠能关于运动的观点是(D)A. 运动是物质之根本属性B. 运动与物质不可分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D.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8.法国科学家路易巴斯德说:“在观察事物之际,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
”这句话强调了(B)A 人们对每一事物都要细心观察B 人们在认识事物时要有理性的指导C 人们获得感性经验的重要性D 人们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9.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需要经过两次飞跃,下列各项属于第二次飞跃的是 (D )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B.从知觉到表象的飞跃C.从判断到推理的飞跃 D.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10.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区别是(C)A.感性认识是可靠的,理性认识是不可靠的B.感性认识来源于实践,理性认识来源于书本C.感性认识是对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本质的认识D.感性认识来源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来源于间接经验11.“一个志在有大成就的人,他必须如歌德所说,知道限制自己。
反之,那些什么事都想做的人,其实什么事都不能做,而终归于失败。
”这段话告诉我们(D)A、要学会分清事物矛盾的性质 B.要懂得对事物进行矛盾分析C.要学会解决不同矛盾用不同的方法D.要抓住主要矛盾,不要平均使用力量12.宋代诗人陆游在一首诗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这是强调( C )A、读书不能获得真知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认识的来源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13.“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 B )A.唯物主义的历史观B.宿命论的历史观C.唯意志论的历史观D.循环论的历史观14.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C )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15.“人化自然”是指(D )A.整个自然界B.人本身的自然C.未被人认识的自然D.被人类改造过的自然16.矛盾的基本属性是(B)A、普遍性和特殊性B、斗争性和同一性C、绝对性和相对性D、变动性和稳定性17.决定一个社会形态性质的主要依据是(B)A.生产力B.生产关系C.国家政权D.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18.地理环境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表现在( B )A.它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依据B.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C.它是社会制度变更的决定力量D.它是社会性质的决定性因素19.我国的政体是(A)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民主监督制度20.科学技术属于现代生产力系统的(B )A.主导性因素 B.渗透性因素C.基础性因素 D.运筹性的综合因素21.“意识是人脑分泌的特殊物质”,这是一种 ( D )A.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B.朴素唯物主义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观点D.庸俗唯物主义观点22.一对孪生兄弟到公园游春,回来后向母亲报告各自的观感.哥哥说:“那可真是一个好地方,荆棘上面也有鲜花."弟弟说:"那可真是一个鬼地方,鲜花下面也有荆棘.”这说明(B )A.人是万物的尺度,事物的性质决定于人对它的主观感受程度B.主体认识客体具有能动作用,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主观感受,正是主体能动作用的表现C.此亦彼也,彼亦此也,相对主义是一种正确的观点D.人的看法不同,决定着事物向相反的方面转化23.有的哲学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有原因的,因而一切都是必然的,偶然性是不存在的。
这是一种( C )A. 庸俗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非决定论观点C. 形而上学的机械决定论观点D. 辩证唯物主义决定论观点24.老子曰“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这是( C )A、唯心主义宿命论B、唯物主义决定论C、相对主义诡辩论D、唯意志论25.商品的二因素是由( B)A. 商品的自然属性决定的B.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C.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D.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决定的26.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是( A )A. 劳动力成为商品B. 生产资料可以买卖C. 货币是一般等价物D.货币是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27.在价值增值过程中,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区别在于( C )A. 前者是产品成本的构成部分,后者是剩余价值B. 前者不转移价值,后者发生价值增值C. 前者不发生价值增值,后者发生价值增值D. 前者价值增值少,后者价值增值多28.资本是一种运动,资本循环是从(A)A.资本运动的形式和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B.资本运动的速度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C.资本运动的实现条件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D.资本运动的矛盾性方面研究资本的运动29.下列实物形态的资本中,同时属于生产资本、不变资本和固定资本的是(C)A.原料和燃料B.辅助材料C.机器设备D.商业设施30.马克思的伟大发现除了剩余价值学说外,另一个是( D )A. 阶级斗争理论 B .社会主义学说C. 辩证法理论 D .唯物史观31.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其完备的外在表现是( D )A.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对立 B.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之间的对立C.商品与货币之间的对立D.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对立32. 产业资本在其循环运动中所采取的三种职能形式是( C )A.固定资本、流动资本、货币资本B.不变资本、可变资本、商品资本C.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D.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33.无产阶级专政的最终目标是( D )A.建立社会主义国家B.建立工农联盟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消灭剥削、消灭阶级,进入到无阶级社会34.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最具决定意义的是(D)A.理论斗争 B.议会斗争 C.经济斗争 D.政治斗争35.“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这句话揭示的是( A )A、社会主义的本质B、目前我国社会的性质C、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D、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36.从结束几千年的剥削制度的角度看,中国历史上最伟大、最深刻的变革是(D )A、戊戌变法B、新民主主义革命C、辛亥革命D、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37.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础是(D)A.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B.德国古典哲学C.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D.空想社会主义学说38.在下列观点中,正确的是(B)A.只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B.许多思想家都预见了未来社会C.只有唯心主义思想家预见了未来社会D.只有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预见了未来社会39.列宁对关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学说的重大贡献是( C )A、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提出了新经济政策C、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D、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社会主义的理论40.“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 C )A、是矛盾的B、是两回事C、是有着内在联系的D、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41.哲学的物质范畴和自然科学的物质范畴的联系表现①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发展②后者是前者的基础,前者是后者的理论成就的概括③前者为后者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④前者是后者的根据,后者是前者的条件⑤后者为前者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B )A.①②B. ③④C.②③D.③④⑤42.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
这表明:①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②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③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④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 B )A.①②B.①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43.“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谬误”。
此话表明的哲理有哪些?①任何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②任何真理都是具体的;③真理和谬误没有确定的界限;④真理和谬误的对立只在非常有限的领域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B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44.尽管历史上罗马教廷把哥白尼的“日心说”当作邪说加以打击,毁掉哥白尼的书,烧死布鲁诺,监禁伽利略,但这既不能改变地球绕太阳转的规律,也不能阻止人们接收“日心说”。
这一事实说明( C )①客观规律不已人的意志为转移②人在规律面前无能为力③真理中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④真理终究会战胜谬误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45.以下有关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本质,判断正确的有:( D )①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未变②资本主义剥削的实质未变③工人阶级受雇用的阶级地位未变④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未变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③④D. ①②③④46.辩证的否定观与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对立表现在是否承认( B )①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②否定与肯定的区别③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抛弃④否定是事物联系和发展的环节⑤否定是对旧事物的“扬弃”A.①②⑤B.①④⑤C.②③④D.①③④47.地理环境对生产发展的影响体现在(D )①它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生产率的高低②它制约一个国家生产部门的分布③它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不同国家经济发展的特点④它制约着一个国家生产发展的潜力和前途⑤它决定一个国家生产关系的性质A.①②③④⑤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48.关于所有制和所有权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①所有制是所有权的基础②所有权是所有制的基础③所有制决定着所有权,所有权是所有制的法律形态,它是反映着经济关系的意志关系④同一种所有制可以有不同的所有权A.①②③B.①②④C. ②③④D.①③④49.下列命题或说法中属于相对主义诡辩论的有( C )①天不变,道亦不变②宿命论③万物齐一④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⑤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A.①②③B. ②③④⑤C.③⑤D.②⑤50.生产价格与价值的关系是 (C )①生产价格与价值无关②生产价格是价值的转化形式③生产价格的形成以价值为基础④生产价格与价值在数量上经常不一致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③④试卷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