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灰雀第一教时

合集下载

《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

《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3篇(全文完整)《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如何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

教学难点:如何透过人物的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积累描写灰雀的句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过程一、利用单元导读导入新课1、同学们从今天起,我们就进入了第二组课文的学习,请大家把书翻到17页,默读单元导读并思考这组课文讲的是什么?2、出示列宁图片,你们知道这是谁吗?谁来介绍一下你对他的了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发生在列宁身上的一个看似*凡却又不*凡的小事——《灰雀》3、板书课题,(大屏幕出示“灰雀”图片)亲切的地喊出课题。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1、学生依据自学提示初读课文(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不认识的字,可借助拼音或请教同桌同桌,也可以问问老师。

2、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检查自读情况(1)检查生字词认读情况。

(小老师领读—指名读—随机点读并适时指导学生识记生字,理解生词。

)(2)指名接读课文。

(3)交流: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提示学生以填关键词的形式概括文章大意)(先默读,然后自己说,接着同桌说,最后全班交流。

)三、细读第一自然段,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1、默读第一自然段并画用横线画出描写灰雀的语句,说一说灰雀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交流:(1)谁来说一说灰雀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你是从哪些语句中体会到的?(预设:漂亮: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教案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课教案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五、作业
1、写一个你喜欢的小动物,抓住它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来写一段话,表达你的喜爱之情。
六、板书设计
5灰雀
(惹人喜爱)
不见了捉
焦急放回
列宁小男孩
喜爱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课备课
课时教案
课题:5灰雀第1课时主备课人:文革课型:新授
教学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教学重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与真诚。
教学难点:小男孩每次回答时心中的想法。
教学准备:1.课前布置预习本课字词,熟读课文。2.制作教学课件。

5.灰雀(第一、二课时)

5.灰雀(第一、二课时)
课文以人物对话为主线,既写出了列宁对孩子的教育过程,又写了小男孩心理认识过程。人物的内心活动外化为语言,二者相互交错,推动情节发展,并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同时明白课文是如何通过言语和神态来领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听写“郊外、散步、胸脯、仰望、欢快、面包渣、或者、严寒、自言自语、可惜、肯定、果然、欢蹦乱跳、诚实”等词语,摘抄描写灰雀的句子。
2.我会说说列宁是怎样喜爱灰雀的。
3.我还能读出列宁的喜爱。
课堂作业
播放课文音乐
1.摘录描写灰雀的句子。
2.作业本第1题
3.听读全文
设疑学习,任务驱动
1.能主动去找证据
1.可有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谁来说?
2.那我们可也不能冤枉了小男孩,根据任务单找出相应的证据。
我从这里看出,灰雀是被小男孩捉去了,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精读课文,体会心理
1.通过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心理。
2.通过对人物对话、心理的理解,感受人物品质。
1.交流讨论说明理由。
(1)男孩地说:“没……我没看见。”
(引导加提示语,感受小男孩的心虚。)
(2)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引导感受灰雀的失踪和男孩的关系,明白男孩决心改正错误的态度。)
2.听写词语。
了解课题,感受喜爱
1.知道灰雀及人物。
2.通过多种途径感受列宁对灰雀的喜爱。
1.出示灰雀图,快速知道。
2.出示课文句子,感受课文中的灰雀。
3.出示人物图,交流了解情况,教师补充。

《灰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灰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灰雀》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影《灰雀》的基本情节、主题和风格。

2.学习电影《灰雀》中的口语表达和常用词汇。

3.提升学生的听力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对电影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重点1.学习电影《灰雀》中的口语表达和常用词汇。

2.培养学生对电影的欣赏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准备1.电影《灰雀》的DVD或在线观看资源。

2.课堂黑板或白板。

3.学生课本和笔记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让学生分享最喜欢的电影,并简要讲述其故事情节和主题。

引导学生对电影的兴趣,并为接下来介绍《灰雀》做铺垫。

2. 介绍电影《灰雀》(10分钟)通过简短的影片预告片展示《灰雀》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电影的故事情节、主题和风格,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问题: - 你们对这个故事情节有什么想法? - 你们认为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 - 你们觉得这部电影的风格是怎样的?3. 观看电影《灰雀》(50分钟)学生全程观看电影《灰雀》,并在笔记本上记下他们在观看过程中的疑惑、感想和想法。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关键场景和对话,以便后续的讨论和练习。

4. 分组讨论(2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他们在观看电影过程中的疑惑、感想和想法。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向全班汇报他们的讨论结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问题: - 你们觉得主人公的处境和情感如何? - 你们对电影中的哪些情节和场景印象深刻? - 你们认为这部电影的主题是什么?5. 词汇学习(15分钟)选择一些来自电影《灰雀》的常用词汇和口语表达,向学生介绍其意思和用法。

然后,让学生根据提供的句子和对话,运用这些词汇和表达进行仿写和口头练习。

例: - 赎罪(atonement):感到内疚并试图弥补自己的错误。

- He donated all his money to charity as an act of atonement. - The protagonist in the movie sought atonement for her past mistakes.6. 总结与反思(5分钟)让学生总结他们对电影《灰雀》的理解和感受。

灰雀(第一课时)

灰雀(第一课时)

休息一下吧!小练笔:∴写写你所知道的名人故事。
有一年
一天
第二天
第一部分:有一年(1自然段)
第二部分:一天(2—10自然段)
第三部分:第二天(11—13自然段
有一年冬天,列宁在郊外养病。他 每天到公园散步。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 有一年冬天,列宁看见 白桦树,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 ________。 一天,一只灰雀 粉红色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 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常惹 ___________,列宁遇见了 人喜爱。列宁每次走到白桦树下,都要 ________,并与他交流,第二 停下来,仰望这三只欢快的灰雀,还经 天,列宁又看到____。 常给它们带来面包渣和谷粒。
灰 雀
自学提示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郊外 或者
散步 诚实
胸脯 勇敢
低头
婉转
可惜
白桦树 面包渣 欢蹦乱跳
胸 脯
【婉转】
①形容言辞委婉含蓄。
②声音委婉而动听。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树上有三只灰雀:两只胸脯是粉红 色的,一只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 树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唱,非 常惹人喜爱。

《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灰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26课)六安市皖西路小学孙祥群个人简介:孙祥群,中共党员,本科学历,执教17年,一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兼任班主任工作。

爱钻研、好创新的我和学生一起在语文天堂里快乐遨游,多次参加区说课比赛和教学比武,多篇论文在国家级和省级期刊发表。

2016年获得金安区小学语文优质课一等奖,2017年获得六安市“优秀班主任”称号。

2018年所带的班级被全国少工委评为“动感优秀中队”。

我坚信:教学在左,教研在右,在孩子们的身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

我们的教育教学也有诗和远方。

教材解析:课文叙述了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一个小男孩放鸟归园的故事,体现了列宁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改正错误由喜欢鸟到真正爱鸟的变化过程。

课文以生动具体的语言,简短、含义深刻的对话描写,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语言文字训练材料。

这是让孩子的心灵受到启迪、升华的一篇美文。

首先在教学中凭借多媒体课件出示三只灰雀在枝头唱歌跳跃的场面,创设情境,让学生感受灰雀的美,身临其境地说说看到这般情景会说什么。

再而读读课文中描写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的喜爱之情。

其次,抓住列宁和小孩的对话,着重引导学生揣摩两个人的神情和心理活动,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读再现列宁的爱鸟之情。

最后通过列宁和小男孩的爱鸟之行为对比,让孩子对爱护动物有了更高层次的启示——正是这种感染和熏陶,使孩子受到震撼,意识到自己的错误,终于放鸟回自然。

最后一段话意味深长,教学时,采用学生质疑的方法,通过师生共同讨论有价值的问题再次感受列宁不但爱鸟还爱孩子。

以议悟情,以情激情的教学方法,唤起学生的情感活动,使师生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使情感升华。

再让学生把自己想对列宁和小男孩说得话写下来,就是让孩子把心灵美的洗礼跃然纸上。

教学目标: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

会写"雀、男"等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灰雀》第一课时PPT

《灰雀》第一课时PPT
Biblioteka 白桦树面包渣 诚实
胸脯 婉转
仰望 勇敢 肯定 欢蹦乱跳
郊外
惹人喜爱
或者
白桦树
面包渣 诚实
胸脯 婉转
仰望 勇敢 肯定 欢蹦乱跳
郊外
惹人喜爱
或者
郊外 散步 胸脯 仰望 勇敢 或者 可惜 肯定 诚实 自言自语 欢蹦乱跳 惹人喜爱
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主要写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之间发生的事。最后,在列宁爱鸟言行的影响下, 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 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 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 唱,非常惹人喜爱。
两只胸脯是粉红的,一只 胸脯是深红的。它们在树 枝间来回跳动,婉转地歌 唱,非常惹人喜爱。
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树上( ),两只胸脯是 ( ),一只胸脯是( )。它 们在树枝间( ),( ), 非常( )。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灰雀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5.灰雀第一课时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 学 过 程
个 性 备 课
一、交流资料 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教 学 板 书
列宁 爱鸟 爱护孩子
灰雀
小男孩 捉鸟 放鸟回林
教 学 反 思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 学 重 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教 学 难 点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廉江市实验学校小学部 三年级 语文 科集体备课教案 (2017全体语文教师
审核人
课 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事比赛。
说说看
从列宁的话里你感受到什么? 从男孩的话里你听出了什么?
聪明的孩子,有谁知 道灰雀到底到哪里 去了?你从课文哪 儿看出来的?
想一想:
列宁喜欢灰雀和小 男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喜欢灰雀有什么不同? 你想对男孩说句什么话?
郊 散 步
思 胸 脯 渣
拓展练习
学了这篇课文,和同桌说说你又认识
了一个怎样的列宁。
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开展讲
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 “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 雀吗?” 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 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 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比较、分角色朗读:男孩的话
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男孩看着列宁,说:“会飞回来的, 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


你知道他是 谁吗?说说 你对他的了 解。
什么是名人?你认识的名人有谁?
列宁 高尔基 孙中山 毛泽东 宋庆龄 周恩来
李四光
钱学森 袁隆平
读准下列的词语,说说红色字的部首。
郊外 散步 胸脯 仰望 欢快 面包渣 或者 勇敢 严寒 低头 诚实 可惜 肯定 果然 欢蹦乱跳 自言自语
比较、分角色朗读:列宁的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