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坦克与燃气轮机坦克优劣剖析_1_
国内坦克用燃气轮机技术将何去何从?

国内坦克用燃气轮机技术将何去何从?作者:邢俊文来源:《坦克装甲车辆》 2019年第11期燃气轮机是大家熟知的坦克动力之一,被美俄等军事强国的坦克广泛采用,如M1系列坦克、T-80U坦克等。
我国的坦克研制虽然历经了缴获购买、仿制、自主设计的过程,目前已装备了最先进的99系列坦克,但始终未采用燃气轮机作为其主动力。
是燃气轮机不适合中国?还是中国人做不了车用燃气轮机?中国已拥有多个型号的涡轴燃气轮机产品,显然不是我们研究不出车用燃气轮机!究其原因,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的看法。
燃气轮机坦克动力的技术优势燃气轮机是实现高功率密度发动机的最佳技术方式由于坦克空间极其紧凑,高功率密度发动机成为坦克设计永恒的追求。
然而,要想在保持功率要求不变的条件下,降低发动机的重量,缩小其体积,唯一的途径是提高发动机转速,降低发动机驱动扭矩。
这个道理适用于所有类型的动力装置!目前,柴油机转速最高可达到5 000转/分,汽油机转速最高可达到10 000转/分,由于其特点限制使得重载大功率发动机很少采用汽油机!燃气轮机转速最高可达到26 000转/分以上,而且广泛用作重载大功率发动机,其功率密度能够达到同功率柴油机的3倍以上。
这样,高功率密度发动机的技术发展路线就非常明显了,燃气轮机技术是实现高功率密度发动机的最佳技术途径!因此,如果痴迷于发展高速柴油发动机,全力挑战燃油燃烧速度的极限,全力挑战发动机材料的极限,在达不到德国机械工业水平的条件下,试图获得燃气轮机的高功率密度值,其结果可想而知!付出巨额投资,可能收效甚微!燃气轮机具有低温快速起动的优点燃气轮机属于叶片式发动机,起动阻力小,在严寒环境下起动非常容易,可以有效缩短低温环境下坦克的战斗准备时间。
据测算,柴油机坦克在寒区加温起动总时间近50分钟,而燃气轮机不用加温,可直接点火起动并行驶,总时间不超过5分钟。
首先,燃气轮机没有水冷系统,在高原环境下技术状况非常稳定,其核心机叶片和机件主要靠高速进气气流来冷却,不管气压高低,发动机核心机工作在温控下始终处于稳定工作状态,因此,不会出现柴油机的过热、拉缸、烧瓦等故障,可在高原环境下持续工作,技术状况稳定,这一特点已得到试验验证。
柴油机坦克与燃气轮机坦克优劣剖析_4_

发动机的加速性和适应能力燃气轮机坦克拥护者采用了发动机“加速性”和“适应能力”这样的术语。
评价发动机加速性是依据发动机从空转工况(燃气轮机为最小油门)加速到最大功率之间的时间间隔。
乌拉尔坦克安装的V-84柴油发动机的加速性为1~2秒。
T-80坦克安装的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加速性为7~8秒。
因此,在发动机加速性这个指标上,柴油发动机优于燃气轮机3~4倍。
必需强调指出,随着发动机加速性指标的降低,坦克的平均行驶速度将会降低,千米耗油量将增加。
发动机的适应能力系数为在最低允许转速工况时发动机曲轴最大扭矩与发动机发出最大功率的曲轴转速时扭矩的相互关系。
T-80坦克燃气轮机的适应能力比T-90S坦克柴油发动机高90%,比GTD-1250燃气轮机高146%,比V-92S2柴油发动机高30%。
发动机适应能力系数根据坦克行驶时换档次数确定。
发动机的“加速性”和“适应能力”这两项指标会对坦克的平均行驶速度和燃料的经济性产生影响,但对坦克机动性的影响却是有区别的。
为减轻T-80坦克燃气轮机加速性低的影响,保证坦克在沟壑纵横地形上行驶时有最好的加速性,驾驶员长时间的将油门踩到底或者将手油门置于“最大加油”位置(保证涡轮压缩机最大的转速),借助制式制动的方法(接通侧变速箱的制动器和借助调节喷嘴装置)控制坦克的行驶速度。
使用这种方法控制发动机的结果是增加了燃油消耗,降低了传动装置的可靠性。
燃气轮发动机比活塞式发动机有更好的适应力,T-80坦克采用带4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的传动装置。
T-90S坦克采用带7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的传动装置。
因此,适应能力系数仅间接地对坦克的平均行驶速度产生影响,减轻坦克驾驶员操作强度。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后期生产的T-90S改进型坦克上已准备安装批量生产的自动换档装置,该装置能提高坦克操纵系统的性能,减轻驾驶员的体力消耗。
类似装置还可安装在改进型T-72B坦克上。
传动装置换档次数少也有其不足:T-80坦克和T-90坦克在每个档位都可以实现最小(规定)转向半径,其方法是使慢速一侧的侧变速箱的档位比另一侧变速箱低1个档。
坦克坦克的动力装置

坦克坦克的动力装置1.坦克动力装置的作用坦克的动力是由发动机及其辅助系统组成的。
发动机的辅助系统包括燃油供给系、空气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加温系和起动系等。
坦克的动力装置是坦克的动力源。
它主要用来产生推动坦克运动的牵引力并使坦克达到所要求的速度。
该动力装置还要带动发电机发电,向车上的用电装置供电并给蓄电池充电,带动液压和气压装置运转。
人们常把动力装置比作坦克的"心脏",足见它在坦克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
2.现代坦克发动机的种类坦克柴油机:自1954年5月苏T-34中型坦克上首先采用大功率柴油机至今,现代坦克绝大多数都采用高速柴油机,已很少采用汽油机。
这是用为柴油机的经济性好,即携带相同容量燃油的情况下,相同功率的柴油机的最大行程是汽油机的1.3~1.6倍。
而且在战场上,柴油机与汽油机比较不易起火,比较安全。
据统计,现代坦克柴油机,大多是多缸(6、8、10、12)、V形(两排汽缸夹角为60°、90°、120°)、上冲程柴油机(也有对置二冲程的)。
按其冷却方式,坦克柴油机又有水冷和风冷两种。
燃气轮机:尽管燃气轮机在坦克上应用的研究进行了几十年,但目前正式采用它作为主战坦克动力装置的只有美国的M-1主战坦克。
双动力装置:在瑞典的S坦克上,采用了对置活塞二冲程水冷柴油机和燃气轮机并联的双动力装置。
3.坦克动力装置的特点坦克是十分复杂的战斗车辆。
由于坦克要南征北战,要爬山涉水,在各种地形上驰骋,条件十分艰苦,所以坦克的动力装置与汽车或其他工程动力装置相比,有如下特点:单位体积功率大:指动力装置的最大功率与其所占体积的比,用马力/3米来表示。
单位体积功率越大,意味着坦克发动机在一定功率下所占坦克的体积越小,坦克具有的外形尺寸就可能小,因而,单位体积功率越大的动力装置越好。
由于现代主战坦克火力和防护性的增强,重量有所增加,所以对机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不仅要求有较高的行驶速度,而且特别强调加速性,这就要求坦克有很高的吨功率,要求发动机有更大的功率。
坦克发动机工作原理

坦克发动机工作原理坦克作为一种重型装甲战斗车辆,其发动机是其动力来源之一,对其性能和作战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了解坦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对于理解坦克的运行机制和性能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发动机类型坦克发动机通常采用内燃机,其类型主要有柴油发动机和汽油发动机两种。
柴油发动机的燃料为柴油,具有高功率、低油耗和较大的扭矩优势,适用于重型装甲车辆。
汽油发动机则燃料为汽油,功率较高,但油耗相对较大,适用于中型和轻型装甲车辆。
二、工作过程坦克发动机的工作过程包括进气、压缩、燃烧和排气四个基本阶段。
1. 进气阶段进气阶段是指发动机从外界环境中吸入空气的过程。
坦克发动机通常采用涡轮增压器来提高进气压力,增加进气量,以确保发动机在高负荷工况下仍能保持正常工作。
进气阶段的顺利进行对于后续的工作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2. 压缩阶段压缩阶段是指发动机将进气的空气进行压缩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发动机会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将进气进行压缩,提高气体的密度和温度。
压缩阶段的目的是为了提供足够的燃料燃烧空间和压力,以确保燃烧的效率和动力输出。
3. 燃烧阶段燃烧阶段是发动机的核心过程,也是将燃料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关键环节。
在燃烧室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后被点火,燃烧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通过活塞的运动将能量传递给曲轴,从而驱动发动机工作。
燃烧阶段的关键是燃料的点火和燃烧速度的控制,以确保能量的有效释放和利用。
4. 排气阶段排气阶段是指发动机将燃烧产生的废气排出的过程。
废气通过排气管和排气阀门排出,同时也会带走部分热能,从而减少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因此,优化排气系统对于提高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三、关键技术为了提高坦克发动机的性能,各国在发动机技术上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和创新。
以下几个关键技术在坦克发动机中得到广泛应用:1. 涡轮增压技术涡轮增压技术可以提高发动机的进气效率,增加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扭矩。
通过增加进气压力,涡轮增压器可以在高海拔和高温等恶劣条件下保持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柴油机坦克与燃气轮机坦克优劣剖析_9_

苏联坦克柴油机世界领先20世纪70年代,苏联坦克柴油机制造业就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例如,T-72主战坦克的单位体积功率、最大行程、动力传动系统工作的可靠性与效率、柴油机所具有的冷启动、采用多种燃料、低成本等性能指标均优于北约国家研制的M60A1坦克、“豹”1A1坦克、“酋长”Mk3坦克、AMX-30坦克。
T-72坦克动力传动舱的容积比西方国家坦克(未计算动力传动舱中的燃油)小28%~47%,动力传动舱的高度低25%~33%。
在功率相同时,T-72坦克柴油机的重量比国外类似发动机轻35%~柴油机坦克郭正祥(9)优劣剖析燃气轮机坦克55%,在容积相同时,俄罗斯柴油发动机的功率高出18%~64%。
配备有离心式增压器的V-46(V-84)柴油机有很好的加速性。
与“豹”1坦克和M60A1坦克的柴油机相比,T-72坦克的V-46发动机单位散热率比“豹”1坦克发动机小5%,比M60A1坦克空冷柴油机小43%。
俄罗斯坦克冷却系统风扇传动装置的功率消耗比北约坦克小13%~35%。
因此, T-72坦克在世界任何地区的热环境中行驶时,其发动机功率都不会受其冷却系统的影响。
但是,“豹”1坦克在环境气温高于23度的地域行驶时,其冷却系统就造成发动机的功率下降。
而且,“豹”1坦克最大行程也比T-72坦克小30%。
因此,尽管德国坦克的单位功率比T-72坦克高11%,但是在“机动性”这个综合性能指标上还是不如T-72坦克。
T-72坦克空气滤清系统的有效性能指标,至今在其它国家的坦克上也没有达到。
乌拉尔坦克设计局遵循的原则俄罗斯下塔吉尔乌拉尔运输车辆设计局设计的坦克遵循以下主要原则:1.采用的技术方案坚持独立自主,不追赶坦克制造业中的时髦思潮,在坦克总体布置问题上也不盲目依从“上级”的指令,在坦克主要部件、系统和配套装置的发展问题上选择长远的发展方向。
该设计局经受住了研究院和国防工业部领导强人所难的结构设计要求,主要表现在是否采用柴油机和燃气轮机、带有无二级滤清(无需保养)的独立空气滤清器、带有尾部通道的引射冷却系统,带有从坦克甲板排放发动机废气的通道等。
小度写范文【谋求更强的坦克心脏】 心脏强光斑模板

【谋求更强的坦克心脏】心脏强光斑高功率密度(High Power Density,HPD)动力装置是一个出现时间不算很长的术语,来源于德国MTU公司开发MT890系列高功率密度柴油机的计划,现在已经被普遍用于称呼装备于坦克装甲车辆上的先进动力装置。
然而,正如“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更广泛意义上的高功率密度动力装置从一战末期出现时的航机陆用,到后来的专门设计,再到现代的军民通用,也经历了一个从开端到不断发展壮大的过程,本文将对这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做一综合介绍。
HPD的前世――早期大功率发动机发展回顾1916年9月15日,作为一种新生的武器,坦克登上了人类战争的宏大舞台,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战绩,从而在参战各国中掀起了一波研制坦克的热潮。
然而,由于受到缺乏合适动力装置的现实条件限制,早期坦克不仅防护性能、火力性能差强人意,战场机动性也普遍很糟糕。
幸运的是,飞机自从被发明之后,就一直推动着功率大、重量轻的新型发动机的发展,用现在的术语来讲,就是高功率密度(HPD)动力装置――当然,这个说法实际上是20世纪末才出现的,但这并不妨碍历史上的先行者们也同样具有类似的特征。
以当时的技术水平来衡量,它们同样具备HPD这个专属于先进动力装置的本质特征。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设计的“自由”型水冷航空汽油机在协约国一方的新型飞机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它可以说是历史上第一种得到大批量生产的HPD动力装置,其基本型为V型12缸,功率294千瓦(400马力),另有一种V型8缸的变型。
1920年,12缸“自由”水冷汽油机作为动力装置,被装上了战争末期英国为美国设计的VⅢ“自由”型重型坦克上,该型坦克战斗全重39.5吨,是一战中设计的最重的坦克,也是最后一种沿袭I型坦克菱形车体、过顶履带特征的坦克。
然而,即使有大功率的“自由”发动机作为动力,其最大速度也仅有10.4千米/小时,显然,落地的“自由”没能延续蓝天上的辉煌,使“自由”型坦克未能获得在战场上行动的自由。
柴油机的优缺点分析

柴油机的优缺点分析柴油机作为一种重要的动力设备,具有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些缺点。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柴油机进行全面地分析和讨论。
一、原理和构成柴油机是一种利用压燃燃料产生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活塞作往复运动的内燃机,可广泛应用于汽车、船舶、发电机组以及农业等领域。
它由燃料系统、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冷却系统、点火系统、机体部分以及润滑系统等组成。
相比于汽油机,柴油机的燃料是柴油,它本质上是一种高碳、高密度和低挥发性的燃料,因此需要更高的压力和温度才能点燃。
二、优点1、高效柴油机的效率较高,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够提供更高的压缩比和更高的燃油效率。
通常来说,柴油机的压缩比可达到 20:1 或更高,燃油效率可达到 60% 以上。
这意味着柴油机能够以较少的燃料消耗实现更高的动力输出,进而降低使用成本。
2、耐久与汽油机相比,柴油机的废气温度较低,因此它的发动机部件也不容易受到高温的损害。
此外,柴油机所使用的柴油比汽油更稠密、更润滑,这也有助于减少发动机的磨损和损坏。
3、扭矩大由于柴油燃料的高压缩率,柴油机通常拥有更高的扭矩。
这意味着柴油机能够在低转速下提供更好的加速性能和更大的牵引力。
这也使得柴油机非常适合于较重的载货车或拖车等应用。
4、易于维护柴油机的设计相对简单,不需要点火线圈、火花塞等零部件,因此其维护成本远低于汽油机。
同时,柴油机的可靠性也更高,故障率要低于汽油机。
这也使得柴油机更加适合应用于重负荷的工程机械或拖拉机等设备中。
5、环保柴油机相对于汽油机来说排放更加清洁。
由于柴油燃料的化学性质不同,其产生的废气中含有较少的有毒气体。
此外,随着柴油机技术的不断进步,排放标准也逐步提升,柴油机的环保性将得到更好的保证。
三、缺点1、冷启动困难柴油燃料的密度大、粘度高,因此在低温环境下容易结冰或变稠。
这也意味着在寒冷的天气中,启动柴油机的难度更大。
对于柴油机车辆,在冷天气下可能需要预热数分钟才能启动。
这也增加了维护成本和使用成本。
坦克燃气轮机简介及发展概况

坦克燃气轮机简介及发展概况摘要:坦克是陆军作战的重要装备,动力系统是坦克的核心,坦克燃气轮机作为坦克动力装置的一个重要分支,装用燃气轮机的坦克可以获得高的平均速度、集群大纵深行动的战术、技术速度,短的冲击时间和高的战场生存能力。
所以本文对坦克燃气轮机的结构,优势及发展概况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分析。
关键词:坦克;燃气轮机;动力系统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坦克燃气轮机已装备俄罗斯(苏联)的T-80系列主战坦克和美国的M1系列主战坦克使用了近50年,先后经历了两次海湾战争、阿富汗和车臣战争的检验。
美国已掌握了M T890、高功率密度柴油机技术并在底特律柴油厂生产了V6、V8和V10机型,但仍确定其下一代主战坦克以LV100为动力;并于2003年在莱卡明公司生产了L V100-5燃气轮机装于沙特阿拉伯的M1主战坦克改进型。
俄罗斯在不断改进现有坦克燃气轮机的同时,又于1996年开始研制新型大功率(1103~1617kW)坦克燃气轮机。
并且去年中国第一台坦克用燃气轮机试车也获得了圆满成功。
表明坦克燃气轮机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是在近年来伴随着坦克高功率密度柴油机取得的优异成绩和燃气轮机在坦克使用过程出现(或存在)的问题;致使主战坦克安装燃气轮机的问题,至今仍在俄、美等国的军事和学术界继续进行着争议。
但由于电磁炮、激光武器取得突破性进展;混合动力和页岩气的成功开发,相信未来坦克燃气轮机的使用和发展将有更广阔的空间。
本文对坦克燃气轮机的结构,发展和装备使用状况做一简述。
2 坦克燃气轮机结构坦克燃气轮机源于直升机用燃气涡轮轴(Turboshaft)发动机,通常由4个主要部分组成:燃气发生器、动力涡轮、减速机构及调节与控制装置。
下面选取俄GTD-1250机型对其结构进行描述。
2.1 燃气发生器燃气发生器由低压涡轮压气机转子、高压涡轮压气机转子和环形燃烧室组成。
低压涡轮压气机转子由单级离心式压气机和单级轴流涡轮,通过花键与轴连接而成低压涡轮压气机转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场。按照美国媒体的预测,在最近几 的 2 5 个问题是有具体事实和文献资
BT 轻型坦克深受苏联坦克兵和
年,世界上坦克出口量最大的国家仍 料支撑的,因此,对俄罗斯坦克制造 坦克将领的喜爱。当时,在军队中还
然是俄罗斯,该国向国外出口量最大 业现状的真实阐述是能令人信服的。 进行了坦克跳跃比赛。BT轻型坦克在
近几年来,在俄罗斯大众媒体和学术刊物上对柴油发动机型坦克和燃气轮机型坦克的优缺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有
些言语达到了互相攻击、水火不容的程度。本文主要介绍柴油机型坦克的拥护者——俄罗斯国营乌拉尔运输车辆制造厂 设计局瓦维隆斯基、库拉克萨和涅沃林的观点。他们的观点涉及内容广泛,分析也算有理有据,正确与否本文不作过多
为70~75 千米/小时,最高速度达到
到 1941 年 12 月 1 日,卫国战争刚 刚进行 4 个月,卫国战争初期苏联红 军装备的23 000辆坦克就损失20 000
100 千米/小时,坦克寿命为3 000~ 4 000 小时。要实现这些技术要求,必 须使用燃气轮机。”为实现上述神化
坦克营纵队实际速度 V1 与单辆坦克最大 行驶速度 V2 关系曲线图
在确定的区域内集结如此众多的 坦克装甲车辆,如果不组织好部队纵 队行军,不组织好对敌人大规模杀伤 性武器和空中打击的侦察、警戒和防 护,不组织好对行军纵队的伪装、工 程保障、技术保障和后勤保障,以及 不组织好警戒勤务和定点指挥问题, 其后果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如果承认在作战行动中优先单独 采用坦克的构想,那么就必须毫不迟 疑地着手对坦克战术技术性能指标进 行修改。
2007 年11 月俄罗斯《明天报》第 730 期上刊登了科济什库尔特和叶夫 列莫夫共同撰写的“坦克圆舞曲—— 俄罗斯坦克制造业的未来”。在这篇 文章中,作为高级技术专家的作者以 坦克兵的名义演绎 T-80 主战坦克的 “卓越”能力来吸引读者。例如,他们 用“坦克兵圆舞曲”、“钉入木头的钉 子”、“坦克撞到混凝土墙发动机也不 熄火”等词语来描述 T-80 主战坦克。
FOREIGN TANK
柴油机坦克与燃气轮机坦克优劣剖析[战车点评]
柴油机坦克与燃气轮机坦克优劣剖析(1)
郭正祥
俄罗斯装备有两种类型的主战坦克——安装燃气轮机的 T-80(T-80U)坦克和安装柴油发动机的 T-90 坦克。这 两种坦克有基本相同的战斗质量和外形尺寸,在战术技术性能上也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在结构上却有明显的差别。T- 80 坦克的研制者声称:该车是俄罗斯 21 世纪坦克中最具特质和性能最优良的坦克。
52
53.5
53
62
公路燃料储备行程(千米)
用轮行驶
200
250
500
630
用履带行驶
150
170
375
520
39 《国外坦克》2009 年第 3期
FOREIGN TANK
[战车点评]柴油机坦克与燃气轮机坦克优劣剖析
坚科对坦克纵队坦克行驶间距与速度 的关系来说明这个问题(如表所示):
辆(俄罗斯军事历史研究所科斯坚科 般的行军速度指标要求,T-80 坦克
坦克究竟需要什么样的速度呢?
研究员引用的数据)。
的拥护者贾伏戈建议部队在纵队行军 “BT”轻型坦克的拥护者普罗科片科
目前看来,苏联(俄罗斯)坦克 时增大坦克间的距离。
和索洛维约夫认为,在发生局部战争
制造业并没有认真吸取历史的经验教
俄罗斯坦克领域著名的坦克理论 和军事冲突中,“需要有装备高速机
训!在俄罗斯军队坦克型号杂乱、出 与实际使用方面的研究专家、技术科 动能力的战斗车辆和支援车辆的快速
现各种型号燃滑油料和零部件;在所 学博士布里列夫少将认为,在21世纪 反应部队。如果过去在坦克部队的使
有大众媒体中,介绍坦克的弹跳能力 前 2 5 年坦克纵队行军的平均行驶速 用构想中,摆在第一位是要保持坦克
信息要比介绍坦克武器威力和防护能 度可能达到 35~40 千米 / 小时。
的机动能力,那么在现代战争中摆在
力的信息要多得多。同样,尽管 T-
坦克行驶间距对坦克速度的影响 第一位的是单辆坦克的灵活和机动能
80U 坦克行动部分可靠性差,但还是 是什么关系呢?
力”,特别是在“游击战争”中的快速
装备了部队,以及出现了俄军高级领
其它坦克则使用汽油)和新型弹药 持。T-80 坦克研制者之一在阐述 21
(这是因为安装了提高威力的火炮)。 世纪主战坦克的需求时说,坦克要取
向军队供应的这些物资也没有准备 得战术技术的成果是:“单位功率达
好。所需柴油和训练弹药的缺乏阻碍 到 22~36.8 千瓦 /吨,平均行驶速度
了坦克协同作战训练的实施。
行驶速度(千米 /小时) 行驶间距(米)
30
30
35
50
40
75
50
150
坦克行驶速度达到 7 5 ~1 0 0 千
米 / 小时时,坦克行驶间距已达到数
百米。
科斯坚科研究员在其学术研究著
作中有这样的论述:“正如经验验证
的那样,单靠提高坦克的行驶速度并
T-34 坦克
不能提高坦克行军纵队的速度”,并 提供了如下曲线图:
坦克运用领域的一个重要军事理 论家、军事科学博士塞什金教授在 《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的坦克》专 著中特别着重强调指出,在参加局部 战争和区域性武装冲突的部队编组 中, 坦克数量和比重的增长已经成为 发展趋势。例如,1967 年的第 3 次中 东战争,交战双方参战的坦克达到了 3 000 辆;1973 年的第4 次中东战争, 交战双方参战的坦克达到了 6 700 辆;海湾战争(“沙漠风暴”行动)中 参战的坦克已经超过了 9 000 辆等。 塞什金教授分析研究了 20 世纪 50 年 代至今的局部战争和武装冲突中有关 坦克使用的浩瀚文献,其中一次也没 有出现证实坦克单独参战的论述。
闻名于世的 T-34 坦克在二战开 导人在为部队配备单一标准型 T-90
始前并没有进入批量生产,其可靠性 主战坦克问题上犹豫不决。T-80 坦
也有待进一步提高。装备部队的新坦 克研制者声称该车的最高速度能达到
克需要使用适用的新型燃料(T-34 100 千米 / 小时,从而得到了国防部
坦克和 KV-1 重型坦克使用柴油,而 汽车装甲坦克兵总局个别领导人的支
量的 T-26 轻型坦克和 BT 轮 - 履坦
克,它们成了苏军机械化分队和坦克
分队的基础。而T-28 中型坦克和T-
35重型坦克在装备数量上却受到了限
制。BT 轮 -履坦克具有很高的单位功
T-80U 主战坦克后视图
率,在机动性能方面是当时世界上无
与伦比的。具体数据见 BT 轮 - 履坦
对坦克优劣的最好评判是武器市 克对比的“优势”。他们认为本文论述 克机动性能表。
俄罗斯 T-90 主战坦克,1992 年批量生产并装备部队 研制单位——国营乌拉尔运输车辆设计局
生产单位——国营乌拉尔车辆制造厂生产联合体
38《国外坦克》2009 年第 3期
FOREIGN TANK
柴油机坦克与燃气轮机坦克优劣剖析[战车点评]
T-90 主战坦克后视图
是部队这种需求,在杰出的总设计师 科什金的领导下,研制出了传奇的 T-34 坦克。该车的研制成功向军事 领导人表明:在 1933 — 1934 年间装 备的装甲战车以损失装甲防护和火力 为代价换取高行驶速度的赌注是不明 智的,而未来坦克应该仅采用履带式 行动装置,最适宜的最大速度为 54 千 米 / 小时。但是,采用新的中型坦克 的问题则拖到 1940 年才解决(T-34 坦克开始装备部队)。在此之前,苏联 只生产过时的T-26型和BT型轻型坦 克,而苏联红军则只能使用这类坦克 与德国中型坦克搏杀。
上述对 T-80 坦克能力的描述与 坦克作战使用没有任何联系,也同样 与俄罗斯未来的坦克制造业没有关 系。同时,俄罗斯有关专家对T-80坦 克的拥护者在各种大众传媒上将该坦 克称为“神奇的坦克”、“当今世界上 性能最完美的坦克”、“俄罗斯民族的 财富”等溢美之词也非常厌恶。
37 《国外坦克》2009 年第 3期
在这里我们引用俄罗斯专家科斯 机动能力和快速突击能力。
40《国外坦克》2009 年第 3期
FOREIGN TANK
柴油机坦克与燃气轮机坦克优劣剖析[战车点评]
这种观点没有得到俄罗斯军方的 完全认同。2005 年 9 月俄罗斯陆军总 司令马斯洛夫上将对记者说:“在反 恐作战行动中采用坦克部队终究是局 部的,对于坦克部队来说,这不是它 们的典型作战任务。坦克部队的主要 使命是在局部战争和大规模区域性战 争中作战。”
苏联红军轻型坦克的使用经验表 明:
—— BT 轻型坦克符合机动性要 求,但是负荷过载,行动部分可靠性 差;
——出现的问题是在同一级别装 甲战车中有T-26轻型坦克和BT轻型 坦克两种车型,从而加重了保障负 担。
显然,对苏联红军的武器装备来 说,迫切需要一种单一型的、性能可 靠的和适合所有部队的新型坦克。正
2008 年2月3 日,俄罗斯坦克制造工业的卓越活动家、开放型股份公司“特种车辆”设计局总设计师波波夫与世长 辞。他的名字与研制和完善安装燃气轮机的 T-80(T-80U)主战坦克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他具有天才的组织能力和德 高望重的威信,他成功地与以克利莫夫名字命名的工厂试验设计局的发动机制造者、俄罗斯数十个生产企业和科研机构 一起,研制出了坦克燃气轮动力装置,这种燃气轮机在技术性能上优于美国“艾布拉姆斯”主战坦克上安装的燃气轮机。
的是 T-90S 主战坦克。因此,符合逻
辑的推论,未来坦克制造业的希望应
该是与 T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90 坦克研制生产密切相关
的乌拉尔运输车辆制造厂。
在坦克发展方向问题上发生争论是
不可避免的。这种争论也是坦克研制者
和坦克兵的职责之一,也是正确决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