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翻译-文档资料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高校校训英译研究

[8]范武邱,范头姣.中国大学校训翻译:问题与基本对策[J].上海翻译,2008(2):40-44.
[9]卢丹.从目的论看翻译策略——对Study of Sociology两个汉译本的比较研究[D].西南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9.
4.1.2连贯性
4.1.3忠实性
4.2校训英译的策略
5.总结
七、参考文献
[1] Mark, Shuttleworth & Moira, Cowie. Dictionary of Translation Studies[Z]. Manchester: St.Jerome Publishing, 1999;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6.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名称: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高校校训英译研究
A Study on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Universities’ Motto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Skopos Theory
毕业论文起止时间:2013年03月5日~2013年05月07日(共45周)
系(部):外语系指导教师:王佳娣
班级:09英语1班学生姓名:刘辉辉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辞海》中“校训”的含义是“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使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校训是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如今中国的发展日益国际化,外国越来越关注中国,包括关注我国的高等教育,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来华留学,那么了解中国文化,传扬中国大学文化,提高中国高校知名度,传播我国办学特点理念,校训的翻译就起着重要的作用。目的论强调翻译的目的性、忠实性、连贯性,从目的论的视角研究中国高校校训的英译,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
目的论视角下高校英文网页翻译问题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高校英文网页翻译问题研究摘要:高校英文网页中的学校简介功能是向国外国内浏览者宣传和介绍本校。
本文从目的论翻译视角出发,以部分广西地方本科院校的英文网页中的学校简介为例,对翻译中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同时提出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学校简介;存在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9-0356-02一、引言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作为国家重点战略经济区,各地方本科院校科利用这一机遇,根据各自办学特点和优势,充分利用本校英文网页介绍宣传自己,对对外学术交流和开展国际合作办学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但大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英文网页中的学校简介大都是逐字翻译而来,没有考虑到文化差异、译文的交际功能和受众需求。
英文网页翻译与其他类型的翻译不同,这类外宣资料翻译更侧重于从译文读者角度出发。
本文以功能目的论为指导,分析翻译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功能目的论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的主要流派之一,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主要的代表人物有莱斯、弗米尔和诺德。
功能目的论遵循三大翻译法则,即“连贯性法则”、“忠实法则”和“目的法则”。
“连贯法则”要求译文与译文读者的交际情景一致。
“忠实法则”要求原文和译文语言和文化上忠实原文。
而“目的法则”是目的论的核心原则,vermeer认为任何文本都是出于某一目的而制作的,并服务于该目的。
(vermeer,1989a:20,cit.nord,1997)。
而决定翻译目的的一个重要因素是译文读者的需求,根据译文读者不同的文化背景知识和对译文的期待等因素来决定译文交际目的。
诺德提出,“翻译不仅是两种语言之间的转换,更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行为”(nord,2001:18)。
三、英文网页中学校简介翻译问题按功能目的论为指导来看广西地方性本科院校英文网页中的学校简介,文化性翻译失误,语言性翻译失误和信息滞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文化性翻译失误“目的论的一个重要法则是‘连贯法则’,即目标文本应该与受众情景相一致,而一致意味着成为受众交际情景的一部分”(nord,2001:32)。
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一些大学网站英文版例析(1)

本文由kingkongcici贡献 pdf1。
第28卷第1期 2005年1月 Jo啪al of PLA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Univers畸of Fo他i朗L锄guages V01.28 No.1 Jall.2005 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 ——一些大学网站英文版例析 汜 范 男 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外语系,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德国功能学派的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视角。
本文以翻译目的论的原理为理论框架,从翻译的 目的性出发,并参考译语文化中的平行文本,举例分析了我国一些重点大学网站英文版“学校概况”中存在的功能性、文 化性以及语言性翻译失误的现象,并指出,产生这些失误的根源在于译者缺少翻译的目的意识。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翻译要求;翻译策略;翻译失误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22x(2005)0lJ0070_03 Tr锄slati蚰Errors ——-Exampl髂f|om tlle in the Light FAN Yong of繇印Ds觑eD—P Clli的 P州.,210044,cllina) st础es.B踮ed on Web Profil豁of Some Leading UIli、reI.siti髑in (ForeigII蛔ages pa强Uel te】【ts Depar【Inent,Nanjing uTliversity ofInfo珊ation Science锄d Techrlology,Nanjing,Ji锄gsu forward of Absn麓ct:鼬Dp∞‘kD啦put by Geman Func60nalist Sch001 o&rs a new perspective for translation aIl 虢删池。
心柚d舶m t11e perspecdve 缸Id linguistic仃anslation in tlle errors intentionality of t瑚lIlslation,tIle pr∞ent study made of tlle web pmfiles in—depth aJlalysis of functional,culttl聃l to in the English versions are of some leading uIliversities in china,in comparison some ori百nal.The∞errors due to lmawareness of the妇璐ladon同iDp∞. erro墙 Key wo—ls:研。
“目的论”视域下的汉英公示语翻译共6页

“目的论”视域下的汉英公示语翻译1.引言了解一个时代、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或一个城市的风貌,往往从这个时代、社会、国家或城市的语用水平中获得初步的印象(何自然,1997)。
而公示语就是社会用语中较为独特的应用文体,向人们传达提示、提醒、警告、请求等意图,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公共设施以及具有公共意义的职务、职称等(北竹,2002)。
?オ?2.国内公示语翻译研究背景及现状我国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始于上世纪末,一些文章散现于国内一些刊物。
进入21世纪后公示语翻译逐渐成为翻译界关注的热点。
2002年起,“汉英公示语翻译研究”课题立项,“汉英公示语研究在线”网站开通(吕和发,2005),《汉英公示语词典》发行,“全国公共场所双语标识规范大行动”大会召开,中国翻译协会下发《关于开展“完善城市公示语翻译”活动的通知》,“首届全国公示语翻译研讨会”召开,“全国双语标识路牌纠错协作网”开通,许多网站相继开辟专栏参与研讨,人大代表接连提交有关规范公示语的议案,继2007年6月青岛市发布《青岛市公共标识英文译法》地方标准,各城市也陆续把公式语翻译放到了重要的位置。
在这个大背景下,各方学者也纷纷从语用、美学、文化差异、功能特征等角度对公示语翻译的标准和原则展开讨论、发表文章。
究竟哪种理论对于公式语翻译更具有指导意义成为众家讨论的中心,这其中,目的论崭露了头角。
?オ?3. “目的论”对翻译的指导作用3.1“目的论”及原则目的论Skopostheorie出现于上世纪70年代,由德国学者弗米尔在1978年发表的A Framework for a General Theory of Transl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是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核心成分。
核心概念是:翻译是一种交际行为,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目的决定手段”(Nord,2001:124)。
基于此“目的论”,曼塔利进一步发展了功能目的论,她视翻译为一种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的复杂的交际活动,涉及到一系列的参与者,包括发起人、组织者、原作者、译者、目标文本的使用者和接受者。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高校网页中英文对照研究

【 关键词】翻译 目的论;功 能性翻译 ;学校简介 ;翻译失误
随 着 我 国 高 等 教 育 网 络 化 信 息 化 的 2 .“ 功 能 目的论 ”要 求 译 文应 符 合 译 发 展 , 中 国各 大 高 校 的 网 页 己 日渐 成 为 展 入 语 的 习 惯 示 学 校 形 象 ,提 供 各 种 网 上 服务 的重 要 平 按 照 “目的 论 ” 的 观 点 , 原 文 只 是 台 。 绝 大 多数 高校 的网 页 都 有 中英 文 两 种 译 文 的 一 个 信 息 来 源 , “ 译 者 不 可 能 像原 版 本 , 中 国 高 校 的 英 文 网 页 在 开 展 国 际 学 文作 者 那 样 提 供 同样 数 量 或 同样 性 质 的信 术 交 流 与合 作 、对 外 合 作 办 学和 开 展 留学 息 ” ( N o r d ,l 9 9 7 ) 。 对 外 英 译 要 以 目的 语 生 教 育 等 方 面 起 到 日益 重 要 的 作 用 , 所 为 归宿 ,使 其 受 者 在摄 取 信 息的 过 程 中不 以 ,中 国 高 校 的英 文 网 页 制 作质 量 如 何 , 遇 到 障碍 。按 照 英 国 当代 翻 译 理 论 家 纽 马 对 中国 高 等 教 育推 进 国际 化 发展 战略 来 说 克 ( N e w ma r k ) 和 德 国翻 译 理 论家 诺 伊 贝特 至 关重 要 。 ( N e u b e r t ) 的观 点,外 宣翻译 主要 以或完全 然而参考 国外大学 的平行 英文文 本 ,可 以 目的语为 重点 ,即译文 要在表 达方 式 。格 以发 现两 者存在 较大 差异 , 目前 很多大 学 网 式措辞等方 面符 合该文体在 译入语 的习惯 析 : 这 段 译 文 罗 列 了 许 多 中 国历 史 上 的 页翻 译并 没有达 到预 期的 交际效 果 ,甚 至有 的 高校 网页翻 译 出现 了锴译 和漏 译的现 象 , 著名 人物 ,在中文 的学校 简介 中毫无 疑 问可 这 些错误 容 易引起 歧义 ,不利于 我 国高校 的 以起 到提升 学校形 象 的作用 。然而 ,除 了深 宣 传 工 作 。 本 文 以翻 译 目 的 论 为 指 导 , 分 析 知 中 国 文 化 和 历 史 的 外 国 人 士 外 , 一 般 外 国 了高校网页 中的一些具体事例 。 人对这 些人物 不甚 了解 ;所 以,在英 文 网页 “ 翻 译 目的 论” 简介 中 罗 列 这 些 人 名 就 起 不 到 升 值 甚 至 是 等 值 的 上世 纪7 0年 代 ,德 国翻 译 研 究 领 域 交际作 用 ,只会 占用宝 贵的文 本空 间,损 害 出现 了功 能 性 翻 译 ( f u n C t i 0 n a1 i s n i ), 译 文 的信 息 功 能 。 另 外 , “ h a d a g l o r i o u s e vol u ti o na ry t ra di ti o n” 和 “e ng ag ed 由莱 斯 、 曼 特 瑞 、诺 德 等 ,汉 斯 . 维 米 尔 r ( H a n s V e r m e e r ) 等 功 能 学 派 学 者 , 创 立 了 i n r e v o l u t i o n a r y a c t i v i t i e s ” 。 同 时 把 功 能派 的奠基 理论一 一翻译 目的论 ( S k o p o s 光 荣 的 革 命 传 统 译 出 来 就 没 有 顾 及 到 译 入 语 t h e o r y ) 。 目的论 来 自希 腊语 S K O P O S ,意为 的 习惯 和译 文的 忠实 了。大 学是一 个学术 活 动 场 所 , 它 不 是 一 个 搞 革 命 的 战 场 这 里 可 目的 ,该理论 的核 心原 则是 “目的准 则 ”: “ 任 何翻 译 行 为 都 是 由翻 译 的 目 的决 定 的 , 以意 译 为 “ 孕育革 命 的思想和精 英 ”f o s t e r 即 “目 的 决 定 手 段 ” ( T h e e n d j u s t i f i e s s o c i al a nd r e v ol u ti o n a ry i de a s. t h e m e a n s ) 。V e r m e e r 这样 解释 目的准则 : 3 . “功 能 目 的 论 ” 要 求 译 文 应 符 合 原 每 个文 本均为 既 定 目的而产 生,亦应 为此 目 文预 期 效果 的 的 服 务 , 由 此 , 目 的 准 则 是 指 :译 、 释 、 译 文 的预 期 读 者 ,译 文 的受 众 ( 即 关 读 、 写 皆 遵 循 某 种 方 式 , 此 方 式 可 让 文 本 或 注 我 国 大 学 网 站 的 读 者 ) 一 般 为 想 到 我 国 译 本 在 其 使 用 环 境 下 运 作 ,面 向想 要 使 用 文 留 学 进 修 的外 国学 生 或 者 是希 望 了解 中国 本 或 译 本 的 人 , 并 且 完 全 按 照 他 们 所 向往 的 高 等 教 育 现状 ,有 意 和 中 国 高校 开 展 学 术 方 式运 作 。 ( H a n s V e r m e e r ,1 9 8 9 : 2 0,见 交 流 合 作 的外 国学 者 , 或是 有 意 和 中 国高 No r d 1 9 97: 29) 校 合 作 的 国外 企 业 界 人 士等 。 “ 他 们 大 多 二、 “ 翻 译 功 能 目 的 论 ” 指 导 下 的 网 数 缺 乏 有 关 中 国 语 言 、 文 化 和 社 会 等 方 面 页翻 译策 略 的 背 景 知 识 ,这 就 要 求 译 者对 译 文 进 行 适 1 .“ 功 能 目 的 论 的 ” 要 求 以 受 众 为 出 当 的 调 整 , 如 补 充 相 关 背 景 知 识 、 适 当 做 些解 释性 翻译 等 。 ” 发 点 以受众为 出发 点是最 宏观层 次的翻 译 , 析 : 上 例 中 “教 育 部 直 属 院 校 ” 对 于 它 实 际 上 涵 盖 了译 文 中所 有 的翻 译 , 因为 它 们 国内 的受 众和 国外受 众重要 性恐 怕是不 等值 都直接或 间接地影 响了译文 的预定功能 , “ 功 的。对 “ P r o j e c t 2 1 l ”没有 任何 注释 ,译 能 性 失 误 ”主 要 是 因 为 译 者在 翻 译 过 程 中忽 略 文 读者对 这一 概念 的含义 和重要 性就 无从 了 了 疑 问的 功 能 或 译 文 的 受众 。按 照 “目的论 ” 解 ,从而 没有 达到预 期效 果 ,因此有 必要对 的 观 点 , 译 者应 该 根据 译 文预 期 的 目 的和 功 能 “ P r o j e c t 2 1 1 ”进 行 解 释 性 的 翻 译 。 来 选 择 合 适 的 翻译 策略 和方 法 。 4 .“功 能 目的论 ”要 求 译 文 应符 合 目 析 : 国际通行 的公制 单位是 “ h e c t o r ” 的语 文化 习惯 或 “ s q u a r e m e t e r ” ,亩是 中 国 的测 量单 V e r m e e r 将文 化定 义 为 : “ 某 一社 会 的 位 ,译者 不顾译 语 国家的 实际情 况 ,将 中 国 个 体成 员为 了与其他 所有 成员相 同或 相异所 N o r d , 的 亩直 接 呈献 给 外 国读 者 ,会 使 外 国读 者 必 须 熟 知 的 一 整 套 规 范 和 惯 例 ” ( 摸 不 着 头脑 ,还 要 想 办 法 进 行转 换 ,妨 碍 2 0 0 1 : 3 3 )目的论 所说 的 “ 文化 性翻译 ”指 译 了译文 的 正 常功 能 ,译 者 缺 乏信 息转 换 意 文 中与译语 文化规 范和惯 例相冲 突之 处 ,应 当采 取归化 和异化 的方 式使 之符合 目标语 的 识 能力 。
从“翻译目的论”视角看高校网页中英文对照研究——以湖北地方高校的外宣网页翻译为例

例一 : 中国地质 大学 ( 汉 ) 拥有 地质学 和地 质资 武 是
源与地质工程两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 以地球科学为主要
[ 作者简介] 赖小春, 地质大学外国 中国 语学院讲师。研 究方向: 跨文化交际、 翻译理论与实践; 刘煜, 武汉工程大学讲师。
研 究方 向: 经贸英语 、 翻译 理论 与实践。
人名就起不到升值甚至是等值的交际作用, 只会是占用宝 贵的文本空 间, 损害译 文 的信息功 能。另外 。 hda “ a
sr n o e t e e g n g oo y,r ¥  ̄ t g c mp t i d e i e lg o i v eo s n io me t ,e vr n n , a d g o o ia n i e rn e h oo y c mb e e 8 in @ n e l gc l e g n e i g tc n lg o i s t ce c n h
二、 翻译功能 目的论指导 下的 网页翻译策略
现象, 这些错误容易引起歧义, 不利于我国高校的宣传工 作 。本文 以翻译 目的论为指导 , 了高校网页 中的一些 分析
具体事例 。 “ 翻译 目的论” 介 简 上世纪 7 0年代 , 德国翻译 研究 领域 出现 了功能 性翻
一
1“ . 功能 目的论 ” 要求 以受众为 出发点 。 以受众为出发点 是最宏 观层次的翻译 , 它实际上涵盖 了译 文中的所有 翻译 , 因为它们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 了译 文的预定功能 , 功 能性失 误” “ 主要 是因 为译者 在翻译 过
际化合作办学和开展 留学生 教育等 方面起 到 日益重要 的 作用 , 以 , 所 中国高校 的英文 网页制作质量如何 , 中国 对 高等教育推进 国际化发展 战略来说 至关重要 。 然而参考 国外 大学 的平行 英文文 本 , 以发 现 两者 可 存在较大差异 ,目前很 多 大学 网页翻译并 没有 达到 预期 的交际效果 , 至有 的高校网页翻译 出现 了 甚 错译 和漏译 的
从目的论视角探析国内高校网页英译中的“文化性翻译失误”

从目的论视角探析国内高校网页英译中的“文化性翻译失误”作者:尹倩雯来源:《大观》2017年第05期摘要:随着我国高校与国外的交流合作日益增多,大多数高校都建立起自己的英文网站来快速全面地发布校方信息,进一步宣传自身。
纵观我国各大高校的英文网页(主要是“学校概况”栏目),各种“翻译失误”层出不穷。
本文将从德国功能主义目的论出发,着重对我国著名高校英译网页中出现的文化性翻译失误举例梳理,并提出相应的翻译策略和改进意见,以引起高校对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视,从而提高英文网页翻译的质量。
关键词:目的论;高校英文网页;文化性翻译失误一、目的论翻译目的论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由德国海德尔博格大学翻译学院教授汉斯·弗米尔创始,弗米尔将翻译的重点从原文聚焦到译文,认为翻译行为并不是追求译文和原文在形式、内容、思想上的完全对等,而是努力实现翻译行为的目的。
而翻译行为目的的确定又很大程度上受制于译文受众。
纵观我国各大高校的英文网页,其受众主要是以英语为母语或精通英语的外籍人士,他们对中国文化不甚了解,因此网页翻译的目的是让外国人士熟悉了解学校各方面的信息,吸引优秀的访问学者,留学生以及有意向合作的国外企业人士,并在此过程中宣传自身,扩大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二、高校网页英译中的“文化性翻译失误”分析根据目的论的观点,翻译失误即“如果翻译的目的是实现某种服务于译文预期读者的功能,那么任何妨碍实现该翻译目的的(译文词句)就是一种翻译失误。
”(Nord:2001:47)笔者将在本文中重点探析网页英译中存在的文化性失误。
(一)文化专有项过多且缺乏注释根据诺德的理解,所谓“文化专有项”即“在对两种文化进行比较时,只在其中一种文化中以某种形式或功能存在的现象。
”在笔者探析的国内高校网页英译中,文化专有项表现为中国特有的荣誉称号,头衔和奖项等。
例1.Chair or Lecture Professors of “Cheung Kong Scholars Program" (50), Scholars in the “New Century Outstanding Talents Supporting Project”(74),and National distinguished Teachers (7),“Talents Cultivation Program”(9).(南京大学英文网页)对于中国读者来说,“长江学者”,“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培养计划”这些称号是一所高校名声地位,科研实力,卓越成就的象征。
目的论指导下的高校网页英译

目的论指导下的高校网页英译作者:邹向辉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08期摘要:高校英文网页是高校对外宣传、提升形象的重要方式,因此翻译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从目的论的视角出发,分析翻译目的和受众对高校网页的翻译工作具有指导作用,总结出译者在翻译之前要明确翻译目的和受众,采取恰当的翻译策略和方法顺利完成翻译委任,实现翻译目的。
关键词:目的论;高校网页翻译;翻译目的;受众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深入和联合办学的发展,我国高校越来越注重宣传自己的办学实力、师资队伍、办学特色等。
为了吸引更多的海外留学生和学者,宣传学校的综合实力,我国高校不仅建有自己的中文网站,同时还创办英文网站,但主要靠翻译中文网页实现的,翻译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论对高校网页翻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翻译时要考虑翻译目的、受众等要素。
1 ;目的论概述20世纪70年代,赖斯的学生弗米尔提出了功能派翻译理论的核心——目的论。
在他看来,翻译不仅仅是语言转换过程,而且是一种人类行为,是发生在特定情境下有意图、有目的的行为。
弗米尔认为任何行为都有一个目标或目的,翻译活动也如此。
翻译的目的决定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笔者从以下三方面介绍弗米尔的目的论,以期使读者对目的论有大致了解。
1.1 目的论的三个原则弗米尔指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遵循三个原则:目的原则(skopos rule)、连贯原则(coherence rule)和忠实原则(fidelity rule)。
目的原则是目的论的核心,在翻译时应优先考虑该原则。
目的原则规定翻译不是由源语文本或作者赋予的功能决定的,而是由翻译发起者确定的译文预期功能和目的决定的。
生产每一个译文都带有特定的目的,并要服务于该目的。
目的原则有助于提高译者的能动性和译者地位。
连贯原则是指语内连贯原则,目的语文本应该能被受众理解,符合目的语文化的交际场景。
只有这样,整个翻译过程才算成功。
忠实原则指译文和原文之间应符合语际连贯的要求,暗指译文文本与原文文本之间存在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的论视角下的中国高校英文网页翻译翻译活动一直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
而翻译的目的和策略则是人们自古至今所争论的话题。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活动。
①著名的翻译学家奈达说过“译者所针对的读者几乎从来就是决定翻译程序和翻译中使用语言层次的主要因素”②,因此高校网页的翻译要考虑的其所要面对的对象和影响翻译策略的各种因素,本文将以目的论为理论指导,结合我国几所高校的网页英文翻译的实际情况,分析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目的论概述一)目的论的核心理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的创始人弗米尔( Hans J.Vermeer )于 20世界70 年代提出“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他把翻译行为分为三类:( 1)翻译过程中的基本目的;(2)目标语环境中译者的基本目的;( 3)以及使用特定翻译策略或翻译程序的目的。
③根据目的论,无论何种翻译,其最高准则都是“目的准则”,一种翻译行为由行为的目的决定,即目的决定手段”。
弗米尔这样解释目的准则:任何形式的翻译行为包括翻译本身,都可以看作一种行为,每个文本由既定的目的产生,又必须为此目的服务”。
就翻译这一特殊的行为而言,在整体行为的“目的”层面下,翻译的策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这其中有原作者的写作目的, 译者的译 图,文本类型,语言功能,文化外部因素等等。
从翻译的过程来因素以合力方式作用于译者, 而占主导地位的因素最终决定翻译 策略的选择,从而最终影响翻译效果。
(二)目的论对应用翻译文本的指导应用翻译体裁大多注重信息的传递的效果和读者的反映, 文 本的“信息”和“呼唤”功能突出,实用性强、规范性强。
从文 本特征来看,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特点;从审美价值来看,应用翻译讲究“客观真实”而不是“艺术创造”,注重表达“言之有物”而不是“华而不实”,行为用字提 倡“准确地道”和 “通俗流程”。
从翻译策略来看,应用翻译大多数文本的策略导向基本译“归化”为主流, 以目标语读者为 中心。
④目的论的研究者来斯以布勒的二种语言功能为基础, 出了三种文本类型,即“信息型”,“表情性”和“感染性”。
“信息型”文本的主要功能在于告诉读者真实世界的客观物体 和现象;在“表情性”文本中,美学功能对信息内容的作用是补 充甚至是支配;而在“感染性”文本中,内容和形式应以获得文 本预期的超语言效果为准则。
从高校外宣的翻译从其所要实现的目的来看,此类文本应在更大程度上属于“信息性”文本, 时它还具有“表情性”和“感染性”文本的特点。
目的论学者还 提出了翻译过程中要遵循三大法则, 即“目的法则”,“连贯法看,任何一种翻译策略都要受这些动机和因素的影响,各种动机但同则”和“语内连贯”。
应用翻译体裁的目的就在于向读者传递信息,目的性和功能性突出,所以这里体裁的翻译策略最适合于从文本功能和翻译目的入手。
二、高校外宣综述(一)全球化背景下高校外宣的意义随着我国高度络化信息化的发展,中国各大高校的网页已日益成为展示学校形象,提供各种网上服务的重要平台。
绝大多数高校的网页都有中英两种文本, 中国高校的英文网页在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化办学和开展留学生教育方面期到日益重要的作用,所以, 中国高校的英文质量如何,事关中国的对外形象,对中国高等教育推进国际化战略来说至关重要。
(二)目前中国高校网页英文介绍情况目前中国大多数高校已经提高了英文网页的介绍,有些还有其他语种的参考。
在这些高校中,有少数重点高校的英文网页质量已经非常高,既符合语法规范,有突出了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吸引了众多的留学生。
然而大多数普通高校英文网页的翻译仍存在不少问题,如基本的语法问题,有些对中国独有的文化没有合理的解释。
有的甚至出现了错译,漏译和概念的错误理解。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特别是高校的对外宣传部门应认真对待这个问题。
为切实推动这一问题的解决,笔者以陕西省部分普通高校的英文网页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
三、目前高校网页英文翻译存在的问题参照国外高校的外文网页,我们发现中国高校的外文网页存在一些问题:语法不规范,篇章结构问题,文化问题,语言问题,信息内容问题等。
主要的问题有语法不规范,语言呆板机械,“中一)语法不规范某高校的英文网页出现这样一句话: Example 1: “thehas high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educational universityquality.”首先,high 和 comprehensive 两个形容词位置有误, high 的位置应在educational quality 的前面,这是一个不应该出现的语法问题。
还有“ comprehen sive stren gth ”如何翻译也是个很大问题,根据推测这句话的意思可能是“我校硬件设施完善,教育质量很高。
”所以这句话修改后的翻译应该是“ the university holds a great advantage in facilitates andeducationalquality ”。
Example: 2: for the past 70 years, XX Universityhasgrown from the cave homeand trained over 100,000 excellent cards and professions for the party andcountry.Example 3: its newly built Lintong Campus close to another popular tourist resort Huaqing HotSpring.cave home ” 本来的意思是用来表达“窑洞”的, 但是“窑洞”的正确英文表述是“ cave dwelling ”或者“ cavehouse ”。
例 3 中, built 和 LiTong Campus 中 了踪影。
这些问题都反映出英文网页作者的工作作风不够严谨细 致。
Example 4:The university has high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education quality. It covers 1,170 mu of land with the built-up area of 540 thousand square meters.在这段英文介绍中,出现了一个 1170 mu, 很显然译者在翻 译这段话时没有注意到中西方度量单位的差异, 西方读者是无法 明白“ mu 这个词的含义的。
四、篇章结构问题繁杂,这一方面是英文网页制作者对中文网页信息不加选择而全 部照译,另一方面的原因是篇章结构不合理 , 整个篇章只有一个 大标题,没有小标题和子文本。
“人类在认知过程中,趋向于以 最小的努力去获取最大的认知效果”。
⑤ 这一认知心理学原理 在互联网时代显得尤为突出。
例如某高校在其英文网站这样介绍 他们的历史: Example 5: The University has a long history as far back as to two origins: the Mining and Metallurgy divisionformed in 1895, of the Engineering College of BeiyangUniversity, and the Mining and Metallurgy Department set up in 1938, of the National North-west Engineering College.Xi'an Mining institute, affiliated to Ministry of CoalIndustry, was established on September 15, 1958, based on part of the faculty and the facilities of the MiningDepartment, the Geology Department and the Basic CourseDivision.例2中 间的系动词 is 不见 中国高校英文网页中的“学校简介” 往往篇幅冗长,内容这里的介绍过于冗长,其实国外读者对这些历史是不太关心的。
因为在各种信息浩如烟海的网络媒体时代,读者是很难读完一个“大拼盘式”的长篇文本。
反观国外优秀大学的网站介绍用词朴实,简介明了,如:Example 6: Harvard University is a private university located in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and a number of the IvyCollege. Founded in 1636 by the colonial Massachusetts legislature, Harvard is the oldest institution of high learn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urrently comprises ten separate academic units. It is also the first and oldest corpor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五、文化问题翻译不仅仅是一种跨语言的交际,也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中的许多交流障碍,来自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诺德在目的性行为》 中指出: 翻译行为不是在“剥离文化”的环境下 进行的,译者应考虑不同时代、不同环境下的文化差异,另外由 于文化差异, 传统上的原文和译文存在的“忠实”关系, 应当从 译者和原作者之间的关系来理解, 译者有责任协调两种文化之间 的差异, 但绝不是把某种文化概念强加于另一种文化群体。
我们以中国高校英文翻译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来探讨目的论对 翻译策略的影响。
一)对中国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缺少必要的解释211 工程大学”,但对这一能够体现自己学校地位和实力的重 要概念却没有任何解释, 虽然中文网页的大多数读者都熟悉这个 意思,但英文网页的目标语读者对此概念毫无知晓, 如果英文网 页对“ 211 工程大学”不做任何注解,这一关键信息对国外受众 就毫无意义,起不到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作用。
二)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冲突由于东西价值观的不同, 中国的高校会经常使用一些空洞的 话语如“国内领先”、 “世界一流”, 却缺乏有说服力的事实或 数据来支撑这样的说法,这样的文字往往被按原样译入英文网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