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基础知识
转炉炼钢知识问答

转炉炼钢知识问答1 转炉炼钢的原材料1-1 转炉炼钢用原材料有哪些,为什么要用精料?炼钢用原材料分为主原料、辅原料和各种铁合金。
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用主原料为铁水和废钢(生铁块)。
炼钢用辅原料通常指造渣剂(石灰、萤石、白云石、合成造渣剂)、冷却剂(铁矿石、氧化铁皮、烧结矿、球团矿)、增碳剂以及氧气、氮气、氩气等。
炼钢常用铁合金有锰铁、硅铁、硅锰合金、硅钙合金、金属铝等。
原材料是炼钢的物质基础,原材料质量的好坏对炼钢工艺和钢的质量有直接影响。
国内外大量生产实践证明,采用精料以及原料标准化,是实现冶炼过程自动化、改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根据所炼钢种、操作工艺及装备水平合理地选用和搭配原材料可达到低费用投入,高质量产出的目的。
转炉入炉原料结构是炼钢工艺制度的基础,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钢铁料结构,即铁水和废钢及废钢种类的合理配比;二是造渣料结构,即石灰、白云石、萤石、铁矿石等的配比制度;三是充分发挥各种炼钢原料的功能使用效果,即钢铁料和造渣料的科学利用。
炉料结构的优化调整,代表了炼钢生产经营方向,是最大程度稳定工序质量,降低各种物料消耗,增加生产能力的基本保证。
1-2 转炉炼钢对铁水成分和温度有什么要求?铁水是炼钢的主要原材料,一般占装入量的70%~100%。
铁水的化学热与物理热是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的主要热源。
因此,对入炉铁水化学成分和温度必须有一定的要求。
A铁水的化学成分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要求铁水中各元素的含量适当并稳定,这样才能保证转炉冶炼操作稳定并获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
(1)硅(Is)。
硅是转炉炼钢过程中发热元素之一。
硅含量高,会增加转炉热源,能提高废钢比。
有关资料表明,铁水中WSi每增加0.1%,废钢比可提高约1.3%。
铁水硅含量高,渣量增加,有利于去除磷、硫。
但是硅含量过高将会使渣料和消耗增加,易引起喷溅,金属的收得率降低。
Si含量高使渣中SiO2含量过高,也会加剧对炉衬的冲蚀,并影响石灰渣化速度,延长吹炼时间。
炼钢知识文档

炼钢知识1. 炼钢的概述炼钢是指将生铁或钢锭经过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去除杂质,调节化学成分,得到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组织结构的钢材的过程。
炼钢是钢材制造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其质量和工艺对于钢材的性能和用途有着直接的影响。
2. 炼钢的基本原理炼钢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熔融过程,使原料中的杂质与炉渣发生反应,从而达到去除杂质的目的。
在炼钢过程中,常用的炼钢设备有转炉、电弧炉和氧气炉等。
2.1 转炉炼钢转炉炼钢是利用高温燃烧的火焰和转子高速转动的机械作用,对铁水进行氧化脱碳和加入适量的合金元素,最终得到所需的钢水。
转炉炼钢具有生产效率高、适应性广等优点,在现代钢铁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2.2 电弧炉炼钢电弧炉炼钢是利用电弧的高温作用将铁水中的杂质氧化、还原,以及加温、升温的过程。
电弧炉炼钢具有灵活性好、加工时间短等优点,尤其适合生产高品质特种钢。
2.3 氧气炉炼钢氧气炉炼钢是利用高纯度的氧气吹入转炉中,氧化和吹除铁水中的碳和其他杂质的炼钢过程。
氧气炉炼钢具有操作简单、熔炼效果好等优点,尤其适合生产高品质低合金钢。
3. 炼钢过程中的主要参数和操作3.1 炉温控制炉温是炼钢过程中最重要的参数之一。
炉温的控制对于保证钢水的质量和成分十分关键。
在炼钢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钢种和工艺要求,合理控制炉温的升降速度和终点温度,保证炼钢过程的稳定性和效果。
3.2 氧气吹入量控制在转炉或氧气炉炼钢过程中,通过吹入适量的氧气,可以达到氧化杂质和调整钢水成分的目的。
然而,吹入量过多或过少都会对钢水的质量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合理控制氧气的吹入量是炼钢过程中的重要操作之一。
3.3 喷吹剂的选择和控制喷吹剂是炼钢过程中使用的一种辅助材料,通过喷吹剂的加入,可以调整炉温和炉内气氛等。
常用的喷吹剂有生石灰、硅锰合金等。
喷吹剂的选择和控制需要考虑到炼钢的具体工艺要求和杂质的种类及含量等。
4. 炼钢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方法4.1 炉渣中的杂质在炼钢过程中,由于原料和炉体的不完全清洁等原因,炉渣中常会含有一定的杂质。
转炉操作知识点总结

转炉操作知识点总结一、转炉的基本原理和分类1. 转炉的基本原理转炉是一种通过高炉炉渣、铁水和废钢冶炼出有用的钢水的冶炼设备。
其工作原理主要包括:氧气在转炉内吹送,与底吹氧在炉内燃烧,以高温高热的方式将炉料熔化,利用氧气吹泡等方式,将废钢杂质氧化、还原并溶解到熔渣中,从而实现炉料冶炼的目的。
2. 转炉的分类根据转炉的结构和吹氧方式,可以将转炉分为底吹氧转炉和顶吹氧转炉两种。
底吹氧转炉是指氧气从炉底吹入,而顶吹氧转炉是指氧气从炉顶吹入。
底吹氧转炉适用于冶炼低磷炼钢和出铁过程,而顶吹氧转炉适用于冶炼特殊钢和优质钢的过程。
二、转炉操作的准备工作1. 转炉操作前的检查在正式操作转炉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检查工作,包括:检查设备和管道的密封性、管路和炉体的清洁情况、氧气和燃料气的供给情况、设备的操作状态等。
只有在确认一切正常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转炉操作。
2. 炉料的准备在进行转炉操作之前,需要对炉料进行准备工作,包括:合理配料、预处理废钢及其它原料等。
炉料的准备工作对于炉内的熔化和氧化还原过程有着重要的影响,必须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
3. 操作人员的准备进行转炉操作前,操作人员需要进行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技术培训,熟悉转炉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做好个人防护,确保操作的安全和稳定。
三、转炉操作的基本流程1. 空炉点火空炉点火是指在转炉内注入适量燃料气和氧气,点燃气体进行加热,以达到炉内设备和冶炼温度的目的。
在点火过程中要注意炉温的均衡和稳定,避免出现温差过大而导致事故。
2. 加辅料在转炉冶炼生产过程中,需根据炉温、炉料和炉况的变化,加入助剂、炼钢球、石灰石等辅料,进行氧化还原和造渣。
3. 吹氧在炉内炉料熔化后,需要适量吹入氧气,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炉料的冶炼。
在吹氧的过程中,需要根据炉况和工艺要求,控制氧气的吹入量和吹氧的时间,调整炉内氧气浓度和气氛,保证冶炼的效果。
4. 连续进料冶炼在炉内完成炉料冶炼后,需要不断加入新的炉料,保持炉内冶炼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高效的生产。
转炉炼钢基础知识

公式为:
连铸机台时产量(吨/时)=
连铸坯生产量(吨)
∑连铸机实际作业时间(时)
4.连铸机日历作业率
连铸机日历作业率是指连铸机实际作业时间占日历时间的百分比。它反映连
铸机的开动情况。其计算公式为:
连铸机日历作业率(%)=连铸机实际作业时间(时) ×100%
∑台数×日历时间(时)
5.溢漏率
溢漏率指连铸过程中发生溢钢或拉漏的次数占浇铸总次数的比率。其计算公
氧化碳气体,因此钢水在锭模内呈现沸腾现象,所以叫沸腾钢。钢锭凝固后,这
种钢含硅量低、收得率高、加工性能好、成本低,但成分偏析大、杂质多、质量
不均匀、机械强度较差。
半镇静钢
半镇静钢为半脱氧钢,是指在脱氧程度上介于镇静钢和沸腾钢两者之间的钢。这
种钢浇注时有沸腾现象,但较沸腾钢弱。钢锭结构、成本和收得率也介于沸腾钢 和镇静钢之间。半镇静钢主要用于中碳钢和普通质量结构钢。
⑵铁水沟有落差,脱硅剂高点加入,过落差点后一段距离设置撇渣器,将脱硅渣 分离。
2. 铁水罐脱硅 在专门的预处理站进行,采用插入铁水的喷枪脱硅。 3. 铁水出铁场脱硅与铁水罐脱硅比较:
出铁场脱硅不需要增加脱硅工序时间,热损失少,处理后温度较后者高100℃左右, 但铁水罐装入量减少10%-30%。出铁场的硅含量、铁流大小和温度较难控制,影响 了脱硅效率的稳定性。从设备上看,炉前脱硅随出铁口多少需多点处理,设备费 用高,但不需新建厂房,脱硅过程温降不大。
使用机械搅拌器,使加入脱硫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并在铁水内部进行充分反应,从而达到铁 水脱硫的目的。
特点:脱硫效率高,脱硫剂耗量少,金属损耗低 2.喷吹法
⑴定义:将脱硫剂用载气经喷枪吹入铁水深部,使粉剂与铁水充分接触,在上浮过程中将硫 去除的办法.
转炉基础知识

第一节转炉冶炼过程概述氧气顶吹转炉炼钢过程,主要是降碳、升温、脱磷、脱硫以及脱氧和合金化等高温物理化学反应的过程,其工艺操作则是控制装料、供氧、造渣、温度及加入合金材料等,以获得所要求的钢液,并浇成合格钢锭或铸坯。
从装料起到出完钢、倒完渣为止,转炉一炉钢的冶炼过程包括装料、吹炼、脱氧出钢、溅渣护炉、倒渣等几个阶段。
一炉钢的吹氧时间通常为l2~18min ,冶炼周期(相邻两炉之间的间隔时间,即从装料开始到装料开始或者从出钢毕到出钢毕)通常为30~40min。
表10—1为氧气顶吹转炉生产一炉钢的操作过程,图10—1为转炉吹炼一炉钢过程中金属和炉渣成分的变化。
吹炼的前l/3—1/4时间,硅、锰迅速氧化到很低的含量。
在碱性操作时,硅氧化较彻底,锰在吹炼后期有回升现象;当硅、锰氧化的同时,碳也被氧化。
当硅、锰氧化基本结束后,随着熔池温度升高,碳的氧化速度迅速提高。
碳含量<0.15%以后,脱碳速度又趋下降。
在开吹后不久,随着硅的降低,磷被大量氧化,但在吹炼中后期磷下降速度趋缓慢,甚至有回升现象。
硫在开吹后下降不明显,吹炼后期去除速度加快。
熔渣成分与钢中元素氧化、成渣情况有关。
渣中CaO含量、碱度随冶炼时间延长逐渐提高,中期提高速度稍慢些;渣中氧化铁含量前后期较高,中期随脱碳速度提高而降低;渣中Si02,Mn0,P205含量取决于钢中Si,Mn,P氧化的数量和熔渣中其他组分含量的变化。
在吹炼过程中金属熔池升温大致分三阶段:第一阶段升温速度很快,第二阶段升温速度趋缓慢,第三阶段升温速度又加快。
熔池中熔渣温度比金属温度约高20-1000C。
根据熔体成分和温度的变化,吹炼可分为三期:硅锰氧化期(吹炼前期)、碳氧化期(吹炼中期)、碳氧化末期(吹炼末期)。
表10— 1 氧气顶吹转炉一炉钢的操作吹炼时间 %图10—1 转炉吹炼一炉钢过程中金属和炉渣成分的变化第二节装入制度与装入操作一、装入量装入量指炼一炉钢时铁水和废钢的装入数量,它是决定转炉产量、炉龄及其他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因素之一。
转炉炼钢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

转炉炼钢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1.职业概况1.1职业名称转炉炼钢工1.2职业定义利用转炉加入主副原料、吹氧升温使铁水发生化学变化,添加合金料以获得一定化学成份和一定温度的钢水的人员。
1.33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1.44职业环境室内,高温、噪声、粉尘。
1.5职业能力特征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身体健康、动作协调,具备较强的操作能力和事故预知、判断、处理能力。
1.6文化程度高中毕业(或同等学历)。
1.7.1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确定。
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500标准学时;中级不少于40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300标准学时;技师不少于300标准学时;高级技师不少于200标准学时。
1.7.2培训教师培训初、中、高级人员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技师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培训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技师职业资格证书2年以上或本专业(或相关专业)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
1.7.3培训场地设备满足理论培训的标准教室,和满足实际操作培训用的具有转炉及相关设备的生产现场或模拟现场。
1.8鉴定要求1.8.1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
1.8.2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2年以上。
(3)本职业学徒期满。
——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
(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5年以上。
转炉基础知识

转炉基础知识转炉是指可以倾动的圆筒状吹氧炼钢容器,转炉按炉衬的耐火材料性质分为碱性和酸性转炉,那么你对转炉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转炉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转炉基本介绍炉体可转动,用于吹炼钢或吹炼锍的冶金炉。
转炉炉体用钢板制成,呈圆筒形,内衬耐火材料,吹炼时靠化学反应热加热,不需外加热源,是最重要的炼钢设备,也可用于铜、镍冶炼。
转炉按炉衬的耐火材料性质分为碱性(用镁砂或白云石为内衬)和酸性(用硅质材料为内衬)转炉;按气体吹入炉内的部位分为底吹、顶吹和侧吹转炉;按吹炼采用的气体,分为空气转炉和氧气转炉。
转炉炼钢主要是以液态生铁为原料的炼钢方法。
其主要特点是:靠转炉内液态生铁的物理热和生铁内各组分(如碳、锰、硅、磷等)与送入炉内的氧进行化学反应所产生的热量,使金属达到出钢要求的成分和温度。
炉料主要为铁水和造渣料(如石灰、石英、萤石等),为调整温度,可加入废钢及少量的冷生铁块和矿石等。
在转炉炼钢过程中,铁水中的碳在高温下和吹入的氧生成一氧化碳和少量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即转炉煤气。
转炉煤气的发生量在一个冶炼过程中并不均衡,且成分也有变化,通常将转炉多次冶炼过程回收的煤气经降温、除尘,输入储气柜,混匀后再输送给用户。
转炉的结构转炉炉体由炉壳和炉衬组成。
炉壳由钢板焊成,而炉衬由工作层、永久层和充填层三部分组成。
工作层直接与炉内液体金属、炉渣和炉气接触,易受浸蚀,国内通常用沥青镁砖砌筑。
永久层紧贴炉壳,用以保护炉壳钢板,修炉时永久层可不拆除。
在永久层和工作层之间设充填层,由焦油镁砂或焦油白云石组成,其作用是减轻工作层热膨胀对炉壳的压力,并便于拆炉。
1、炉帽为了减少吹炼时的喷溅和热量损失以及炉气的排出,故炉帽的形状皆做成截圆锥形或球缺截圆锥形,其炉口均为正炉口,用来加料,插入吹氧管,排出炉气和倒渣。
由于炉帽处于高温炉气区,直接受喷溅物烧损,并受烟罩辐射热的作用,其温度经常高达300*400+,在高温的作用下,炉帽和炉口极易产生变形。
转炉 原理

转炉原理
转炉是一种用来炼钢的设备,其原理是利用高温将原料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去除,从而得到高纯度的钢材。
转炉的操作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两个阶段:吹炼和出钢。
在吹炼阶段,首先将底吹氧气和喷吹煤气混合物以高速吹入转炉中。
煤气在高温下燃烧,产生的热量使转炉内部的温度升高。
吹入的氧气则与煤气中的一部分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
这些燃烧和反应过程会形成一个高温高碳的还原区,也称为“焦墨区”。
焦墨区内的高温和高碳环境有助于将原料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还原为气体或脆性的固体物质,从而实现了炉内的净化作用。
炉内的搅拌装置会将炉内的材料搅拌均匀,促进反应的进行。
吹炼过程中,转炉的操作工人会根据炉内的温度和氧气供应量等参数进行调节,以控制反应的速度和程度。
一般来说,吹炼时间为20-30分钟左右。
吹炼结束后,开始进行出钢操作。
操作工人会逐渐停止底吹和喷吹,采取顶吹的方式将氩气或氮气吹入炉内,以稳定温度,并形成一个保护层,防止钢液的再次氧化。
在出钢过程中,操作工人会打开底部的钢水口,将炉内的钢液流出,并通过连铸设备进行凝固和成型。
同时,还会对钢液进
行取样分析,以确保钢材的质量达到要求。
总的来说,转炉通过高温和高碳环境以及氧气的吹入,实现了对原料中的杂质和不纯物质的去除,从而得到高纯度的钢材。
这种炼钢方式具有高效、灵活和环保等特点,广泛应用于钢铁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