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天气和气候 导学案 (湘教版七年级上)
七年级地理上册 4.1 天气和气候教案 (新版)湘教版(1)

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的使用这两个术语。
(2)能举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识别常用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2、能力目标:A、通过生活实例分析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培养学生地理感知能力。
B、通过各种资料了解天气预报和天气符号,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C、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A、通过实际学习,激发学生的探究问题的兴趣,养成关注天气预报的习惯和热爱家乡的感情。
B、通过小组活动讨论大气环境的变化,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观念和良好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有着鲜明的个性特点,但在地理知识的了解上只局限于生活中的接触,对于天气和气候之间的区分,还存在很大的模糊点;而对于天气符号的认识也只是从日常的天气预报中所获得,对于天气符号,大部分学生对阴、晴、雨、雪比较熟悉,对于其它的不常见的天气符号如雾、浮尘、霜冻等比较陌生;学生有一些生活经验。
但却缺乏对经验的提取能力;学生对课堂气氛的活跃程度要求比较高。
重点难点重点:区别“天气”与“气候”两个不同的概念,认识常用的天气符号难点:学会看天气预报,分析天气形势图。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通过这样假设的情景,让学生对天气符号、风力风向以及卫星云图有一个初步感知。
教学活动【讲授】教学过程为了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先把全班分成四个小组,以小组闯关比赛的方式进行。
对于知识点的处理,具体分为了四个环节:第一环节:这节课我们学习的是天气和气候,那么什么是天气?什么是气候呢?天气和气候有何区别?让我们先来看看孝感天气预报和孝感的气候特征,初步感知一下天气和气候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阅读课本57页有关天气和气候的内容,完成表格内容,教师小结。
天气气候概念联系区别时间是否稳定举例描述为检验学生对天气和气候概念的理解,进入本节课闯关练习的第一关——理解关,判断下列描述哪些是天气,哪些是气候?四个小组开始比赛。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1《天气和气候》学案

【学习目标】
1.会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并能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和某地的气候特征。
2.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天气图,逐步养成收听、收看天气预报节目的习惯。
3.知道空气质量日报的基本内容,了解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及应采取的措施。
学习任务及展示
自主学习法、导学法、对比分析法和分组合作讨论。
C.雨伞、防寒的衣物D.太阳帽
【拓展阅读】
云与天气
云是天气变化的征兆,在古老的年代里,农夫与渔夫常借云之观测以预报天气。
不论冬夏,好天气的时候常出现一朵朵白色圆顶平底的云,云底高度约在1千米左右,我们称它们为晴天积云,这时在3千米及6千米左右的上空,也可分别伴有花菜状或絮状的白色云块,我们分别称它们为高积云和卷积云。当这些积状云出现时,空气非常平稳,云淡风轻,为良好天气征兆。
学习过程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一、天气、气候
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天 气
气 候
区
别
时间长短
_______
_______
变化大小
_________
_________
联系
是形成气候的基础
表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举例
____、风雨、____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
当低气压逐渐接近,就有高层云出现,平均高度约在3千米左右。这种云由冰晶与水滴混合组成,云层比较厚,水平伸展至数百里,足以遮蔽日光,有雨滴可自云中降下。雨层云,在低气压附近出现,高度在800米左右,呈暗黑色云幕低垂,有连续性降雨的现象。
夏天午后最常出现的云为积雨云,在闷热的下午,雷雨来临之前,天空常出现高耸灰暗的云块。云柱中含有冰晶与水滴,接近云顶的冰晶,常随风拖曳成砧状,这就是积雨云。积雨云因为对流强烈,在刚下雨时,常因冷空气之急速向下冲产生阵风,短时间内风力常达八、九级,所以大雷雨发生时常有强烈的风变。
湘教版七上4.1天气和气候(导学案设计)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导学案)授课老师:邓彩梦【学习目标】1.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应用。
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
3.用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新知梳理】1.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和区别2.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1)卫星云图的阅读白色——代表、颜色越白,表示云层,降水概率就越大。
绿色——代表。
蓝色——代表。
(2)常用天气符号符号(3)空气质量:空气指数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空气污染指数越大,空气污染越严重,空气越差。
【活动探究】探究一下列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1.风和日丽()2.暴风骤雨()3.四季如春()4.阴转多云()5.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6.非洲撒哈拉沙漠终年炎热干燥()7.冬无严寒,夏无酷暑()8.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又有晴()探究二风向和风力符号的判读每一道风尾代表风力2级每个风旗代表风力8级北风5级南风10级【课后作业】今天小明同学收听到的天气预报为:晴转多云,气温25℃~30℃。
分析回答1-2题。
1.用天气符号表示“晴转阴”,正确的是( )A. B. C. D.2.这天小明上学时最合适的着装是( )A.薄毛衣B.棉衣C.保暖衣D.短袖衫3.下列那句话描写天气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西风紧,北燕南归C.东边日出西边雨D.长夏无冬4.下列做法,有利于提高空气质量的是()A.发展沼气,杜绝焚烧秸秆B.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应大量烧煤C.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小汽车数量越来越多D.我国植被破坏严重,沙尘暴频繁发生。
湘教版初中地理 第四章世界的气候天气与气候 导学稿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第四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一、教学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2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3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4能举出日常生活中的实例,说明气候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二、导入新课:出示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画面同学们,上图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天气预报图,播音员正在播报天气,那么你知道什么是天气吗?天气有什么特点吗?常用的天气符号有哪些吗?以及它与气候有什么区别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天气与气候。
三、自主学习12出示下列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天气和气候的区别阴天晴天天气是指一个地方短时间里的大气状况,它是多变的。
我们经常用阴晴、冷暖、风力大小等语言来描述天气状况。
春天的长城夏天的长城气候是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3、读课本57页“天气预报和常用天气符号”部分,自主记忆并完成下面内容:(1)、天气预报的内容包括、或降水的性、降水的、风力的、空气的等等。
(2)、对照课本58页图4-1主要天气符号,识别主要的天气符号。
(3)、在卫星云图上,色表示去雨区。
白色的程度越浓,表示云层越厚。
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区,绿色代表,蓝色代表。
四、互动探究1、结合生活体验,说一说家乡的气候特征:春季:夏季:秋季:冬季:2、天气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3、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对气候有什么影响?五、拓展提高:1、观察下面的四幅图,思考图中所代表的天气与图中人们所进行的活动是否妥当?为什么?2下列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描述的是气候?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五、达标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天气是指一个地方时间的状况,它是的。
2、气候是批一个地方的平均状况,它是相对的。
3、列叙述中,叙说天气的是()A山前桃花山后雪B塔里木盆地干燥少雨C昆明四季如春D忽闻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4、气预报中说今天有寒潮到来,你将做的准备应该是()A防寒保暖B少穿衣服C防晒D防潮5、列天气符号中,表示阴天的是()6、下哪一种电器可能产生破坏臭氧层的物质是()A电饭煲B洗衣机C电视机D电冰箱7、大城市交通警察危害最大的污染物是()A工业废气B工业废水C酸雨D汽车尾气(二)综合题根据下图,播报下列城市的天气状况。
初中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4.1天气和气候 学案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课型:新授授课人授课时间学习目标: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个词语。
2、能通过天气图和卫星云图,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粗略地判断近期可能出现的天气情况。
教学重点:“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学会阅读卫星云图和简单的天气预报图。
教学难点:综合分析天气形式图和天气预报图教学过程;导入:我有个问题想要请教同学们,这个元旦我要到海南去出差,可我为带什么服装犯了愁,哪个同学能帮帮我,给我参谋一下?好,我知道了,还要关注天气预报。
天气和气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此探讨气候的变化规律,对人类是很重要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与每个人密切有关的天气和气候。
学习任务一:天气1.天气的概念:天气的特点:讨论:识别和记忆天气符号4.卫星云图:讨论:颜色都有些什么含义呢?活动:1、学生作为气象员预报“世界主要城市天气预报图〞。
2、现实生活中许多动物都能预报天气,想一想,连一连。
蜻蜓搬家将有雨下知了飞的低出门带雨衣蚂蚁潮,下雨兆泥鳅吐气泡,雨天将来到乌龟拼命叫,天热气温高学习任务二:气候的概念及特点:2.比照天气与气候:天气——短时间、多变;〔概念略〕气候——长时间、稳定性〔概念略〕以下词语中哪些描述的是天气,哪些是气候?〔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阴转多云——。
〕反应练习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现象的突出特点是。
天气状况可以用、、来描述。
状况,它具有相对的性。
3.天气预报是根据气象卫星拍摄并发送回来的云图分析出来的,在卫星云图上,通常有三种颜色,蓝色表示,绿色表示,白色表示。
不同地区,云层的厚度不同,云层白色越白,说明云层厚度越,云层下有雨或雨下得很大。
1.下来表达中属于天气想象的是〔〕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山前桃花山后雪③轮台九月风夜吼④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⑤惠风和畅,艳阳高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③④⑤2.以下说法指天气的是〔〕A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B昆明四季如春C沙漠地区终年炎热,枯燥少雨D雷声大,雨点稀3.我国西北部沙尘暴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降水量多B植被破坏土壤裸露C气温高D工厂排放的粉尘太多学教反思。
4.1 天气和气候 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

天气和气候天气与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中,美军虽然有夜视和红外设备,但由于沙漠地区气候炎热,飞沙漫天,扬起的尘土曾使军事雷达,无线电设备受到干扰,而导弹,卫星,飞机都难以正常工作,多国部队一些非战斗而死亡的人员,其死因多与天气条件导致的武器失灵有关.(一) 了解天气与气候的联系和差别.1.你有留意天气预报吗?请你收集相关的天气资料,预报本地天气基本情况.据你观察,天气预报通常会播报多长时间的情况呢? .2. 你曾留意有关气候的报道吗? 气候数据的作用在哪里? 请看下面的一个例子.寒假期间, 在北京读书的王芳决定去广州旅游. 同时她的妈妈则参加了新加坡的出国旅游团. 为了准备行装, 王芳特地去图书馆查了有关广州和新加坡的资料( 如下图所示). 王芳看到后, 立刻将原来放进行李的羽绒服拿出来, 又叫妈妈多带两套夏装去. 这是为什么,你知道吗?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天气和气候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吧,观察上面的两份资料,你会发现::①无论描述天气还是气候,都围绕和两方面。
②天气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大气状况,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是和。
③气候反映的是一个地方的天气状况,气候的两大要素是_和。
④天气具有 (多变、稳定) 的特点,天气所表述的是 (短、长) 时的大气状况;气候是对 (短、长)时天气状况的概括,气候所表述的特点是 (多变、稳定) 的。
(二)下列材料反映天气对人类的影响,请将代号填入与之相应的空格内:材料一:1979年1月,欧洲遭到了一次大风雪的袭击,德国北部大雪不停地飘了48小时,积雪3尺多深,许多汽车陷入雪中无法开动。
材料二:1854年11月,历史上著名的克里来亚战争正在进行,这时候,黑海上突然狂风大作巨浪滔天,英法联军不战自溃,几乎全军覆灭。
材料三:瑞雪兆丰年。
材料四;今年寒假我要去东北的长白山旅游。
听说那时侯那里每天的最高温度是零下二十多摄氏度,真够冷的,但我喜欢,可以乘雪摩托车上山。
材料五:今年春天的那场大风真厉害,马路两边的水泥坐椅都大风掀翻,许多房屋被吹倒。
七年级地理上册4.1天气和气候教案新版湘教版

课题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
主备人
教学目标
1.知道“天气”与“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识 别常 用的天气符号,能看懂简单的天气图,以及卫星云图。
3.能举例说明天气和气候对生产、生活 中的影响。
重点
天气与气候的概
预 设流程
个性化设计
一、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67——P.69,完成以下任务。
1.阅读教材“天气”和“气候”两部分内容,完成下表:
天气
气候
概念
区别
时间长短
稳定性
2.根据68页图4—2卫星云图的颜色可以粗略判别天气状况:
白色表示,白色程度越浓,表示云层 ,下雨的可能性;绿色表示;蓝色表示 。
3.天气预报播报的内容主要有哪些?
长沙:︱12~16℃ 13~16℃
哈尔滨:—8~7℃—14~—4℃
材料二:
PM2.5是指大气中直 径≤2.5微米的颗粒物,又称“可入肺颗粒”。机动车尾气排放、生产生活中排放的烟尘及扬尘为主要来源,是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体吸入过多的PM2.5可引起多种疾病。PM2.5数值越高,代表大气污染越严重。近日,华北、黄淮等地将再次出现轻到中度霾,部分地区重度霾。河北已启动重污染天气的II级应急响应,石家庄、保定等6市实施车辆限行。
4 .结合图4—3,熟记常用的天气符号。
5.根据69页“阅读”,反映空气被污染的程度,越大,空气污染越。
说出:空气质量级别、污染指数、空气质量状况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合作探究
专题一:根据天气与气候的区别,辨别下列词语或诗句描写的是天气,还是气候?
风和日丽:暴风骤雨:四季如春:
阴转多云:冬冷夏热: 电 闪雷 鸣:
七年级地理上册 4_1 天气和气候教学案 (新版)湘教版

第四章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教学目标】1.能够区别天气和气候,区分描述天气和气候的语言。
2.正确描述某时的天气状况和某地的气候特征。
3.能识别常用天气符号和看懂简单天气图。
【课前预习】1.阅读课本67页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天气?描述天气的词语有哪些?天气的特点是什么?(2)什么是气候?描述气候的词语有哪些?气候的特点是什么?(3)概括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2. 阅读课本68页的“卫星云图”,回答:(1)如何根据卫星云图判别天气状况?(2)说出“卫星云图”上我国青藏高原、首都北京、家乡所在地大体的天气情况。
3.依据课本68页图4-3,识别常用的天气符号。
【课堂突破】本节涉及的天气、气候等知识内容难度不大,主要是能够区分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并能正确运用。
区分天气和气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运用地理比较法。
如本节中对天气与气候的比较,可以从含义、特点和表述语言等方面进行比较,从中把握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自我测评】1.下列的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A.小楼一夜听春雨B.秋高气爽,水碧林红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挑花始盛开D.四季无寒暑,一雨便成秋2.下列词语描述气候的是A. 这里天空蓝极了,偶尔有云飘过来B. 这场大风真厉害,把马路两边的座椅都掀翻了C. 一场寒流过后,气温降到了零下二十多摄氏度D. 这里四季分明,夏季热,常下雨,冬季冷,很干燥3. 下列天气符号中,表示多云的是4.据下面的天气预报图,回答下列问题。
(1)播报城市的天气状况。
广州:___________________。
武汉:___________________。
南京:___________________。
长沙: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会有雷阵雨的城市是________。
(3)播报下列海域的风向风力状况。
A(东海附近海面)_________________。
B(南海附近海面)_________________。
第4题图【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已经掌握的基础知识有: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我存在的困惑是:3.我今后在地理学习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1 天气和气候
学习目标:
1.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并能在生活中正确使用这两个术语。
2.通过了解天气图和卫星云图,训练识图技能。
3.认真思考、激活思维、快乐的学习。
学习重难点:
1.重点:天气和气候的概念及术语的正确使用。
2.难点:天气预报的符号及天气与气候的区别。
【合作探究】
1. 比较天气与气候的差别,并填入下表中。
项目不同点
天气
气候
2.结合日常生活中所见以及下列图片中展示的天气现象,请在对应的图片旁写出对应符号所表示的天气状况。
3.最近几年,浮尘、扬沙、沙尘暴和强沙尘暴的符号,在天气预报中出现的次数有所增加,表明了什么问题,我们该如何防止?
4.阅读P59“大气环境监测”的内容,并按表二,在表一中填出城市的空气质量情况。
表一
城市北京天津南京深圳乌鲁木齐
污染指数56 109 155 38 500
首要污染物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可吸入污染物无可吸入颗粒物
空气质量状况
表二
空气污染指数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250 251-300 >300
空气质量级别I II III1III2VI1VII2V
- 1 -
空气质量状况优良轻微污染轻度污染中度污染中度重污染重度污染【自我检测】
1.下列描述天气状况的词语是()
A.四季如春 B.晴转多云 C.温和多雨 D.长夏无冬
2.下列描述气候特征的词语是()
A.阳光灿烂
B.晴空万里
C.阴雨绵绵
D.终年炎热
3.在天气预报图上,符号表示的天气状况是()
A.霜冻
B.降雪
C.雾
D.沙尘暴
4.读右图。
(1)识别并绘制下列天气符号:雷雨,晴,阵雨,阴。
(2)学会做天气预报员。
上海:小到中雨转阵雨,气温23o C~32 o C。
福州:,。
合肥:,。
(3)根据图中天气资料判断我国正处于哪一季节?。
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特征是。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