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林县红旗渠景区导游词
林州红旗渠导游词(精选3篇)

林州红旗渠导游词(精选3篇)林州红旗渠导游词(精选3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导游,就不得不需要编写导游词,导游词具有注重口语化、精简凝练、重点突出的特点。
那么优秀的导游词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林州红旗渠导游词(精选3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林州红旗渠导游词1各位游客大家早上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徐敏,欢迎大家来到古都安阳,这里历史悠久,风景优美,是甲骨文的发源地。
还有许多名胜古迹:世界文明的“人工天河”红旗渠、文字博物馆、岳飞庙……数不胜数。
今天,我要带大家参观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的红旗渠。
红旗渠是党和人民刻在太行山岩上的一座丰碑,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的传家宝。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林州人民不断赋予红旗渠精神新的内涵,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谱写了气壮山河的“战太行、出太行、富太行”创业三部曲,实现了林州由山区贫困县向现代化新兴城市、生态旅游城市的跨越。
红旗渠景区,主要以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华山之险、峨媚之雄、三峡之奇、黄山之秀为一体的自然风光而开发建设的风景名胜区,现在以妖娆多姿的风采,向世人展示其独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林县人民在建设这项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工程中,锻造了气壮山河的“红旗渠精神”。
红旗渠已不是单纯的一项水利工程,它已成为民族精神的一个象征。
红旗渠在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滤山中,地势险峻,工程宏伟。
它不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为林滤山自然风光增添了一大胜景,被中外游人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20世纪70年代初,红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总理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精神”是林州人民和河南人民伟大创业精神的真实写照,这种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激励人们战胜各种困难,创造人间奇迹。
好了,关于红旗渠的讲解到此结束了,希望红旗渠精神能成为大家以后做好一切工作的精神动力,并能发扬光大。
如何介绍红旗渠

如何介绍红旗渠红旗渠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吸引很多游客来参观,导游要给游客做好详细的景点介绍。
下面是求学网带来的安阳红旗渠导游词,欢迎查看。
【篇一】我是一个河南人,是从小吃着红旗渠的水长大的,听着青年洞的故事懂事的。
我深深的爱着我的故乡。
这个寒假,我真的来到红旗渠了。
在那次旅行中的我与记忆,我这一生都不会忘记。
这可是我平生第一次来到世界级的旅游胜地,我兴奋至极。
爬着一个个台阶,顺着一处处栏杆。
望着那碧绿的水,真是感慨万千啊!水之上,则是险峻的,让人望而生畏的绝壁。
走了许久,来到了青年洞。
望着刻着青年洞背后的山壁,显然经过了岁月的冲涮,蕴含有古老沧桑之美。
我们林县人便是靠这个洞的开凿而吃上水的,想到这儿心中不禁酸酸得。
坐上游艇,穿上救生衣,开始进入青年洞。
里面灯光很广,全是钟乳石,加上灯光之美,可谓美轮美奂的洞景,让我陶醉其中。
里面很潮湿,很阴冷。
让人感到苍苍凉凉的美,清爽而至的美。
玩完水,接着就要游山了。
开始上一线天,台阶很陡,没有栏杆,但两面有山壁。
宽窄只容得下一人。
途中,我时不时抬头向上看,在狭窄中有一条蓝蓝的缝隙,那便是天。
啊!书中常说一线天,今日才领略其壮观,这是在书本中体会不到的。
上到半山腰,看到一处石碑用逮体字刻着山魂二字,有种莫名得雄伟涌上心头,占据我的心灵……上到顶峰,望着下面一条条冰道与绿绿的田野,让人发抖。
顿时我有种说不出的喜悦占据我的心灵,我感到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惟妙惟肖。
接着来到虎口崖、龙头山……这是河南工人打造的世界奇迹。
在路上不断看到稻草席,这就是以前工人们睡觉的草席。
是他们的出生入死才有了我们今天大饱眼福的机会。
我顿时对他们肃然起敬。
没有他们的付出,我们便吃不到水,我心内由衷的感谢他们。
最后下山。
我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坐索道,这种感觉与等车没什么两样。
坐上索道,心里很紧张,总怕掉下去,很快便习惯了。
又重新回到山脚,望着背后的崇山峻岭,不禁有些舍不得,我轻轻的说:再见了……【篇二】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还有他们的同事去红旗渠旅游。
河南红旗渠导游词(精选14篇)

河南红旗渠导游词(精选14篇)河南红旗渠篇1林州红旗渠景区官方旅游网创建于20__年,是用于发布红旗渠景区旅游信息的专门网站,版权所有为红旗渠风景区。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林州市(原林县)境内,开凿于太行山腰,西起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的浊漳河侯壁断下,干、支、斗渠全长1500公里。
历史上这里是个山穷、水穷、地穷、人穷的贫瘠山区。
全境地势国西高东低,总面积为2046平方公里,山区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0%。
1993年底有17个乡镇,536个行政村,总人口为97.5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1.2万人,实有耕地面积80.69万亩。
境内山峦起伏,沟壑纵横,地形陡峭,地质构造复杂,断层发育,流水漏失,缺乏良好的隔水层。
在山地丘陵地区,虽有裂隙山泉分布,但涌水量很小。
几处盆地内大部分地下水埋藏较深,水量不太丰富。
漳河(浊漳河)、露水河、洹河、淅河、淇河五条河流皆为山地型,大多数发源于境内西部山地或邻近县山地,基流很小,河床纵坡大,水量具有显著的季节性变化特征,冬春干涸无水,汛期山洪暴发,泛滥成灾,开发利用难度大、效益小。
唯独流经林县北部边界的浊漳河,水量比较丰富,沿林县境一段长15公里全是峡谷陡壁,河床低下,在天桥断处修渠引水,不能通过海拔470米的分水岭,素有“守着漳河种旱地”之说。
全县不仅水源匮乏,而且自然灾害经常发生。
自明正统元年(1436)到1949年的514年中,林县发生各种自然灾害100多次,仅大旱绝收就有30次,小旱小灾连年不断。
因此,广大劳动人民不仅深受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和剥削,而且饱尝缺水的苦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全县550个行政村,就有307个村人畜吃水非常困难,人们经常翻山越岭,往返几公里、十几公里远道取水。
一遇干旱,广大农民不仅逃粮荒,而且逃水荒。
据旧志和碑文记载:“林县每遇干旱,河干井涸,地裂禾焦,颗粒无收,饿殍遍野,惨不忍睹”。
因为缺水,难讲卫生,地方病和传染病时而流行。
红旗渠的导游词

红旗渠的导游词大家会不会对林州有更深刻的了解呢?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此工程改变了林县历史上严重缺水的状况,使当地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得到改善,促进了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1990年,林州开始开发红旗渠景区,历时十几年,通过科学规划,建成了分水苑、青年洞、络丝潭三个景区,使昔日的荒草坡成为闻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好了,情况大致就是这样,景区也到了,现在请大家带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管好车窗,排队下车,有小孩的游客请照顾好自己的孩子。
大家在这里集合,我们即将进入景区,开始今天的云台山之旅。
【红旗渠的导游词二】首先我们参观的是分水苑景区,当地原名坟头岭,由于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故改名为分水岭。
走进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巨型浮雕。
这组浮雕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袁建国同志设计,长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个。
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象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
整个浮雕分为四个场面:1.林县县委发出引漳人林的动员号召;2.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3、凌空除险;4、千军万马战太行。
在千军万马战太行浮雕右侧,是红旗渠主要工程壁画,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红旗渠源。
红旗渠源头位于山西省平顺县,是将漳河水引入红旗渠的枢纽工程。
1960年3月,承担截流任务的林州人民,在无大型机械,又无先进技术的情况下,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跳人冰凉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红旗渠内。
第二幅是青年洞,关于青年洞的大致情况我们在后面会给大家做详细的讲解。
第三幅是空心坝。
该工程是以坝上过河水,坝中过渠水,解决了河水与渠水在一个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两用坝,故称空心坝。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库。
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既起到调节汛期洪峰,又可补充红旗渠水源,现在已被开发成太行平湖风景区。
第五幅是桃园渡桥。
该桥是座三用渡桥,上面是公路,可以行汽车;中间是涵洞,可以流渠水;下面是河床可以过洪水。
河南红旗渠的导游词

河南红旗渠的导游词河南红旗渠的导游词1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是缘,大家有缘在这里相聚,我感到非常的高兴,一路走来,大家都辛苦了!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是本次旅程的导游员胡新帅,大家可以叫我小胡、小帅或者帅导,感觉怎么顺口就怎么叫吧!不过呢我建议大家叫我帅导,这是以前的游客送我的称号,我很喜欢,同时呢我也希望送大家一段很帅的旅游行程。
坐在我身旁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是位驾驶经验很丰富、驾驶技术很娴熟的司机,所以,安全问题大家尽可放心,直观尽情地欣赏沿途的美景吧。
我们都非常高兴为大家服务,如果有什么要求,就直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大家的要求,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或是意见的话也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虚心的接受。
我们的宗旨是为你们提供优质的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你们享受在这里的每一刻。
总之,我们会共同努力,让大家在这里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留下一段美好的回忆。
我们今天的旅游目的地红旗渠位于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虑山中,地势险峻,工程雄伟。
现在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安阳及红旗渠的概况。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河南省的北大门,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安阳是中华文明古老文化的的发祥地之一。
自甲骨文被发现后,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纱。
把一个灿烂的殷商文化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世人知道安阳。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既是国家历代文化名城,又是甲骨文的故乡,以及《周易》,岳飞故里,红旗渠精神等的发源地。
在古都安阳,您可以找回对中国古代的深刻记忆: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大方鼎,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墓――袁林。
当然,作为一个卖国贼的袁世凯的确没有什么值得纪念的,但毕竟是一个文物景点。
另外,安阳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字和文物考证的都城,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绎,妇好请缨苏秦拜相,岳母刺字等历史事件都是发生在这里。
河南林县红旗渠旅游景区导游词

一河南林县红旗渠旅游景区导游词朋友,有一首歌曲您还记得吗?“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壮志,势把山河重安排。
”这首激昂雄壮的歌曲,把我们引到那艰苦创业的岁月。
20世纪60年代,英雄的林县人民以“重新安排林县河山”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坚持和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实干、无私奉献”的精神,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巍巍太行山上,逢山凿洞,遇沟架桥,一锤一钎,坚持苦干十年,削平了1250座山头,凿通了211个隧洞,架设152座渡槽,建成了盘绕林滤山长达1500公里的引水灌溉工程--红旗渠。
红旗渠在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滤山中,地势险峻,工程宏伟。
它不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为林滤山自然风光增添了一大胜景,被中外游人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20世纪70年代初,红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个是南京长江大桥,一个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景区,主要以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华山之险、峨媚之雄、三峡之奇、黄山之秀为一体的自然风光而开发建设的风景名胜区,现在以妖娆多姿的风采,向世人展示其独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红旗渠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分水苑、青年洞等,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岭,原名坟头岭。
红旗渠总干渠在这里分为三条干渠,改名为分水岭。
走进分水苑牌坊,迎面看到的是千军万马战太行巨型浮雕。
这组浮雕由安阳市园林设计室袁建国同志设计,长22.1米,高35米,雕塑大小人物近80个。
浮雕以林州人民战太行的群体形象出现,用磅礴的气势勾勒出一幅改天换地的斗天图。
其中,既有凌云壮志的豪迈气概,又有雄伟壮观的战斗场面,站在浮雕前使人感到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整个浮雕分为四个场面:1.林县县委发出引漳人林的动员号召;2.工程技术人员实地勘测;3、凌空除险;4、千军万马战太行。
在千军万马战太行浮雕右侧,是红旗渠主要工程壁画,共有六幅。
5篇介绍河南红旗渠的导游词范文

5篇介绍河南红旗渠的导游词范文红旗渠是20世纪60年代,林县(今河南安阳市林州市)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人称之为“人工天河”。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5篇介绍河南红旗渠的导游词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5篇介绍河南红旗渠的导游词范文(一)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相聚是缘,大家有缘在那里相聚,我感到十分的高兴,一路走来,大家都辛苦了!首先我代表青年旅行社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
我是本次旅程的导游员胡新帅,大家能够叫我小胡、小帅或者帅导,感觉怎样顺口就怎样叫吧!但是呢我推荐大家叫我帅导,这是以前的游客送我的称号,我很喜欢,同时呢我也期望送大家一段很帅的旅游行程。
坐在我身旁的这位是司机李师傅,李师傅是位驾驶经验很丰富、驾驶技术很娴熟的司机,所以,安全问题大家尽可放心,直观尽情地欣赏沿途的美景吧。
我们都十分高兴为大家服务,如果有什么要求,就直接向我们提出来,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满足大家的要求,当然,如果大家有什么好的推荐或是意见的话也尽管提出来,我们都会虚心的理解。
我们的宗旨是为你们带给优质的服务,我们的目标是让你们享受在那里的每一刻。
总之,我们会共同努力,让大家在那里度过一段完美的时光,留下一段完美的回忆。
我们这天的旅游目的地红旗渠位于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虑山中,地势险峻,工程雄伟。
此刻我们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安阳及红旗渠的概况。
安阳位于河南省的最北部,河南省的北大门,交通便利,气候宜人。
安阳是中华礼貌古老文化的的发祥地之一。
自甲骨文被发现后,便撩起了殷商古都的面纱。
把一个灿烂的殷商文化呈此刻世人面前,让世人明白安阳。
作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安阳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具有很深的文化底蕴,既是国家历代文化名城,又是甲骨文的故乡,以及《周易》,岳飞故里,红旗渠精神等的发源地。
在古都安阳,您能够找回对中国古代的深刻记忆:全国第一个甲骨文档案库,青铜器之冠司母戊大方鼎,第一个女将军妇好墓,最后一个皇帝袁世凯墓——袁林。
河南红旗渠导游词3篇

河南红旗渠导游词3篇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河南红旗渠导游词,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河南红旗渠导游词范文1:红旗渠悬挂于太行山腰,气势雄浑,宛如一部交响曲萦回耳际;堪称“太行一绝的“一线天,幽静深邃;横跨两山之间的步云桥,举步惊鸿;下山滑道,轻松刺激。
最好玩的要数“一线天了。
我们过了凌云亭,登上旋梯,进入一条山缝,这就是鬼斧神工的“一线天。
长50余米,只能一人单身行,遇到身体胖的人还要吸着肚子才能通过。
仰头望,一条只有一尺宽的蓝天映入你眼帘,手扶着旁边的崖壁,步步踩实,向上攀登。
缝中非常潮,凉风吹过,又觉浑身打颤。
真谓天下一绝。
过了“一线天,继续向上登,不一会,就来到了步云桥。
步云桥为简易加单跨悬空索桥,跨度146米,由四根钢缆组成,主缆矢高7米,中心距1.8米,采用四根直径54毫米,索桥跨度之长在华北地区所属罕见,桥南北两头吊杆门框上各刻有一幅对联,朝南联为“春风扶我腾云过,秋山迎宾驾雾行;朝北联为“有志敢行天上路,无胆惊看云中人。
红旗渠的建成,举世闻名,成为新中国水利建设上的一面旗帜,不仅使林县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而且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
被誉为“人工天河、“中国水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你可别小看它,如果没有它,你能想象到今天的林州会是什么样的吗?如果没了它,林州市将会是一片苍茫。
在遥远的一百年前,这里是一片旱地,仅仅二十几年内就发生了五十余次旱灾。
如果村民们想吃水,就要挑着担子到几十里外的一个小井里打水,而这打水过程中丧失的人命不可计数呀!我在那里听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个孝顺的媳妇去打水,要知道,她打的可是八人的水呀!她走了一天,打过水回家,就在路上,她被绊倒了,水一下子洒光了,要想再去打,已经不行了——天已经黑了。
回到家后,大家都没有责备她,而她却因为给自己过意不去,跳崖自杀了。
在太行山腰有一条漳河,林州人民就想把漳河水引入林州,来解决人们的吃水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林县红旗渠景区导游词
红旗渠在安阳以西50多公里的林州林滤山中,地势险峻,工程雄伟。
它别仅是造福人民的水利工程,也为林滤山自然体面增添了一大胜景,被中外游人誉为“人工天河”、“当代万里长城”、“世界第八大奇迹”。
20世纪70年代初,红旗渠工程竣工后,周恩来总理自豪地告诉国际友人:“新中国有两个奇迹,一具是南京长江大桥,一具是林县红旗渠”。
红旗渠景区,要紧以艰难创业的红旗渠精神,以及太行山集华山之险、峨媚之雄、三峡之奇、黄山之秀为一体的自然体面而开辟建设的风景名胜区,如今以妖娆多姿的风采,向世人展示其独具的特色和巨大的魅力。
红旗渠景区的要紧景点有:分水苑、少年洞等,首先我们参观分水苑景区,分水苑所在地分水岭,原名坟头岭。
红旗渠总干渠在这个地方分为三条干渠,改名为分水岭。
在千军万马战太行浮雕右侧,是红旗渠要紧工程壁画,共有六幅。
第一幅是“红旗渠源”。
红旗渠源头位于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是将漳河水引入红旗渠的枢纽工程。
19xx年3月,承担截流任务的任村公社少年民工,在一无大型机械,又无先进技术的事情下,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跳人冰凉刺骨的激流,逼水改道,流入红旗渠内。
第二幅是“少年洞”。
该工程是红旗渠总干渠的咽喉工程之一,也是红旗渠最艰险的工程。
是当年少年袭击队员在艰难困难的条件下,以“宁愿苦干,别愿苦熬”的精神开凿的。
为纪念少年们艰难奋斗的业绩,将此洞命名为“少年洞”。
“少年洞”风景名胜区,被国家六部要命名为“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第三幅是“空心坝”。
该工程是以坝上过河水,坝中过渠水,解决了河水与渠水在一具平面上交叉的矛盾,是一座两用坝。
第四幅是“南谷洞水库”。
该水库始建于1958年,原是乱石堆坝,其坝高雄踞亚洲第三位。
设计总库容7750万立方米,兴利库容5530万立方米。
后经过沥青处理大坝印水面和高压混凝土岩缝灌浆,现大坝性能良好。
它既起到调节汛期洪峰,又可补充红旗渠水源,如今已被开辟成“太行平湖”风景区。
第五幅是“桃园渡桥”。
该桥是座三用渡桥,上面是公路,能够行汽车;中间是涵洞,能够流渠水;下面是河床能够过洪水。
如今为了解决林州都市人口用水,又在涵洞里铺设了管道,把弓上水库的水逆红旗渠水引入市内,因此又成了四用桥。
第六幅是“红英汇流”。
红旗渠一干渠沿林滤山南下,英雄渠沿淅河东流,至合涧镇西汇集,形成了一处优美的飞流直泻奔腾图。
有诗赞曰:“珠溅花飞雪裹玉,流激瀑泻浪逐波。
闸开倾进琼浆液,两韵一渠唱凯歌”。
总干渠分水闸,是红旗渠分水枢纽工程,分水苑也以此而得名。
总干渠分水闸楼顶高悬郭沫若亲笔书写的“红旗渠”三个苍劲有力的朱红大字,在灿烂的阳光下熠熠生辉。
闸门内奔泻出两股激流,向西南方向流去的是红旗渠一干渠,沿林滤山东峦至合涧镇与英雄渠汇流,浇灌着姚村、城关、合涧等35.2万亩土地;二干渠沿山坡东南方向到横水镇马店村,浇灌着姚村、河顺、横水等11.6万亩。
三干渠在分水岭双孔隧入口处,距分水闸500米,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浇灌着任村、东岗、河顺等4.6万亩土地。
1997年,分水闸实现了计算机遥控观看调节水位,使红旗渠灌区达到了国内自动化治理先进水平。
在分水闸的后面,有一座“红旗渠”纪念亭。
这是1973年建成的仿古建造。
纪念亭匠额由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题写。
亭内悬挂着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红旗渠的题词,反映林县干旱历史和“自力更生,艰难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的图片;红旗渠通水和红旗渠效益图片图表;还有当年民工修渠时用过的工具及充饥吃的野菜标本。
这些基本上对青青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
接下来我们将去参观少年洞景区。
由分水苑景区乘车内行30公里,就到达少年洞景区。
这个地方山高水险,红旗渠悬挂在巍峨雄峙的太行山陡崖绝壁之上,八米宽的红旗渠从山中穿过,一派雄险秀媚的景色!
共2页,当前第1页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