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合集下载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 欧美部分 中编(第一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知识点

外国文学史欧美部分中编(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考点】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和基本特征。

一、浪漫主义产生的背景(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失望情绪、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德国古典哲学和空想社会主义为欧美浪漫主义文学提供了思想理论基础,从浪漫手法到浪漫主义思潮的文学发展过程。

)二、浪漫主义的基本特征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思想特点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强调创作的绝对自由,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要求突破文学描绘现实的范围。

雨果指出:“浪漫主义……只不过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而已”。

第二,从民主主义的立场,或者从留恋旧制度的立场,抨击封建制度或者资本主义的罪恶现象。

第三,酷爱描写中世纪和以往的历史,重新挖掘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的同时,也把这段历史作为描写的内容。

第四,偏重于描写自然风光,厌恶资本主义文明和现实,标举卢梭“回归自然”的主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的艺术特点表现在:第一,强调个人感情的自由抒发,有强烈的主观性。

第二,浪漫派对各种艺术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民间文学的重视以及诗体长篇小说的创造。

第三,浪漫主义文学惯用对比和夸张,重视丑的美学价值,大力提倡想象。

浪漫派作家已经懂得丑在美学上的重要价值浪漫派寻求强烈的艺术效果,追求异乎寻常的情节,描写异乎寻常的事件,刻画异乎寻常的性格,塑造出超凡、孤独的叛逆形象,大大发展了传统的夸张手法。

第四,忧郁感伤的情调为浪漫派作家所爱好。

三、浪漫主义的人文观念(结合导论部分)浪漫主义文学的自由观念和生命意识,实际上是欧洲文学的人文观念的新发展,是19世纪人道主义思想的一种表现形态,具体地讲,它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文学中的人本意识———尤其是世俗人本意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艺术形态的再现。

人文主义的人本意识强调人智对神智的反抗和人的原欲对宗教禁欲主义的反抗;浪漫主义的个性自由强调人的自然天性和自由情感对包括封建专制和道德、科学理性、物质文明、资本主义现存制度在内的人类文明的反抗。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

德国浪漫主义 绘画:森林中 的十字架
耶拿派 :德国早期浪漫主义理论家施莱格尔兄弟和诗人 诺瓦利斯等人在耶拿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宣传浪漫 主义文艺主张,反对古典主义,强调创作自由和主观幻想, 追求神秘和奇异,由此形成耶拿派。 施莱格尔兄弟:是浪漫主 义理论的奠基人。 诺瓦利斯:耶拿派的代表, 《夜的颂歌》是早期浪漫主 义的代表。怀念死去的未婚 妻、幻想在夜、在死亡后与 之结合。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1、强调主观情感:偏重于表现主观理想,抒发强烈的个 人感情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最突出、最基本的特征,浪漫 主义是对“理智节制情感”的反叛,是主观情感的自由 表达 。 浪漫主义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崇尚自我, 提倡解放人的主观世界,把表现自我提到首位。与古典 主义崇尚理性相反。 华兹华斯在1800年致友人信说,诗描写的对象是人 的本性,“我们从哪里寻找最好的标准呢?我回答,从 内心去找;先全部裸露我自己的心,然后去观察天真坦 率、生活平凡、永远不懂虚伪造作的人们。” 柯勒律治说:“最理想完善的诗人能把他的整个心 灵抖擞起来,使每一机能都能按照它的相对价值和意义 得到相成相得的安排。”(《文学传记》)
拜伦画像
——拜伦
浪漫主义文学基本特征
2、推崇想象力 浪漫主义作家在创作中,对情感的体验十分敏感,想象 丰富。华兹华斯在《〈抒情歌谣集〉1815年版序言》中 谈到,写诗必须具有感受性,“这种能力越敏锐,诗人 的知觉范围就越广阔,他也就越被激励去观察对象”, 还须具有“想象和幻想,也就是改变、创造和联想的能 力。”(《西方文论选》)。 浪漫主义文学实践了自己的理论,作品中任凭幻想 驰骋,古往今来,天上人间,无所不写,充满大胆的幻 想,离奇的情节,非凡的人物和神话色彩。
1830
(阿《 雅尔拿 破 路卑 斯仑 大山越 卫》过 ) . .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耶拿派是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

因该派中的施莱格尔兄弟在耶拿小城创办《雅典娜神殿》杂志而得名。

耶拿派第一次提出了浪漫主义这个名称,并且系统地阐述了他们的浪漫主义文学主张:强调想象与情感,强调文学创作的绝对自由,追求宗教的神秘和象征感。

耶拿派的杰出代表人物是诗人诺瓦利斯。

海德堡派:1805年前后,一批新的浪漫主义作家在海德堡创办《隐士报》,形成了海德堡派,又称为德国后期浪漫派。

其中心人物是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他们主要功绩是收集和整理德国民间文学。

“湖畔派”是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英国第一代浪漫主义诗人),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他们都喜欢描写和歌颂大自然,寄情山水,缅怀中世纪和宗法式农村生活,厌恶资本主义的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

他们的诗作思想内容消极保守,充满神秘色彩,但语言优美,考究韵律,艺术成就较高。

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英国西北部湖区,因此得名“湖畔派”。

“世纪病”形象: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中的一种典型形象,他们或者在拿破仑时代长大,仰慕父辈的战绩与辉煌,但王权和神权的恢复使他们失去信仰,无所追求,在厌倦和无聊中打发日子;或者生性孤僻,内向,忧郁,与现实环境格格不入,在孤独的漂泊中消磨生命。

他们都是些富有才华的人,但悲观绝望,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找不到生命的意义,他们代表了当时法国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状态。

勒内和沃达夫(缪塞《一个世纪儿的忏悔》的主人公)是“世纪病”形象的著名代表。

拜伦一、生平与创作(George Gordon Byron, 1788-1824)拜伦作为十九世纪初期欧洲文学界的一面旗帜,是诗人们的“宗主”,普希金称他为“思想界的君王”,歌德称他为“19世纪最伟大的天才”。

他的诗歌创作对英国和欧洲许多国家的民主斗争和文学发展都有过积极的影响。

(一)早期的生活和创作(1788——1809)1807年,第一部诗集《懒散的时刻》,表现出不满现实和鄙视上流社会的民主思想,同时也流露出忧郁、孤独的情绪。

外国文学史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外国文学史第一章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一、单项选择题1.德国最早的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流派是()。

A.海德堡浪漫派B.耶拿派C.湖畔派D.“自然派”2.1805年左右,德国一批作家在海德堡创办了《隐士板》形成的文学流派是()。

A.耶拿派B.湖畔派C.海德堡浪漫派D.“自然派”3.德国第一次提出浪漫主义名称,并且系统阐述了期浪漫主义文学主张的作家是()。

A.格林兄弟B.施莱格尔兄弟C.诺瓦利斯D.蒂克4.海涅结束了浪漫主义在德国文学的统治地位的论著是()。

A.《<克伦威尔>序言》B.《论浪漫派》C.《拉辛和莎士比亚》D.《拉奥孔》5.拉涅的早期代表作是()。

A.《德国——一个冬天的神话》B.《西里西亚的纺织工人》C.《论浪漫派》D.《罗曼采罗》6.英国“湖畔派”中成就最高的诗人是()A.华兹华斯B.柯勒律治C.骚塞D.司各特7.被恩格斯称为“天才的预言家”的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市()。

A.拜伦B.雪莱C.济慈D.华兹华斯8.首先体现雪来“预言”的长诗是()。

A.《麦布女王》B.《伊斯兰起义》C.《解放了的蒲罗米修斯》D.《西风颂》9.名句“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出自《西风颂》,这首诗的作者是()。

A.拜伦B.雪莱C.济慈D.华兹华斯10.司各特是19世纪前30年英国最主要的作家之一。

1833年司各特的去世标志着()。

A.英国浪漫主义的开始B.英国浪漫主义的结束C.英国现实主义的开始D.英国现实主义的结束11.《傲慢与偏见》的作家是()。

A.司各特B.济慈C.哈代D.奥斯丁12.标志浪漫主义对古典主义的最后胜利的是剧作《欧那尼》的演出,这部剧作的作者是()。

A.拜伦B.雪莱C.雨果D.席勒13.《阿达拉》和《勒内》两部中篇小说的作者是()。

A.拉马丁B.维尼C.夏多布里昂D.大仲马14.法国文学中第一个“世纪病”的形象是()。

A.欧那尼B.勒内C.夏克塔斯D.黛尔菲娜15.两部有自传性的小说《黛尔菲娜》和《柯丽娜》的作者是()。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懒散的时刻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拜伦的第一部诗集以及针对该诗集发表的评论的反驳性长篇讽刺诗东方叙事诗1取材于东欧地中海各国和土耳其等地的作品包括6部互相独立诗篇异教徒阿比托斯的新娘海盗莱拉巴里西那科林斯的围攻等
第六章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是十八世纪末至十九世纪三十年代流行
于欧洲、而后波及美洲的文艺思潮。
• 诗歌主要表现大自然与宗法农村生活,名篇有 《丁登寺》、《不朽颂》、《孤独的收割女》、 《序曲》等。
华 兹 华 斯 故 乡
华兹华斯故居
§ 柯勒律治(1772-1834)
• 诗歌喜用异国题材与怪 诞情节,擅长渲染奇幻神 秘的浪漫气氛,语言绚丽 而富于音乐性; • 代表作是《古舟子咏》。 §骚塞(1774—1843) • “湖畔派”三诗人之一。
§ 斯塔尔夫人(1766-1817)
• 是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
• 著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
的理论著作《论文学》 与
《论德国》;
• 小说《黛尔芬》和《柯丽
娜》写女性不美满的的婚
斯塔尔夫人画像
姻和戏剧性经历,是法国文学史上最早探 讨妇女问题的作品。
§贝朗瑞(1780-1857)

是杰出的“歌谣诗人”;
浪漫主义绘画(透纳 英国)
• 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1、 第一代浪漫主义——代表作家是“湖畔派”诗 人。 他们曾隐居于英国西北部湖区,
由此得名;他们的诗作一般远离社 会斗争,讴歌宗法式的农村生活或 自然风景,描写奇异神秘的故事和 异国风光,缅怀中古时代的“纯 朴”,以此来否定丑恶的城市文明。 湖 区 风 光
• 雪莱的名作还有《麦布女王》、《伊斯兰的起义》、
《西风颂》、《云》、《致云雀》等。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Romanticism)一词来源于中世纪各国用拉 丁文演变的方言(Roman)所写的“浪漫传奇”(Romance), 即英雄史诗和骑士传奇、骑士抒情诗。后来浪漫主义运动 开始奉这些富于幻想、传奇色彩的文学题材和风格形式为 典范。首先提出的是席勒,他在《论素朴的诗和感伤的诗》 中探讨了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的区别,认为浪漫主义,即 感伤的诗,是“把现实提升到理想”,或者说“理想的表 现”。
1、 历史背景

A、 英国工业革命:一方面使人对自身的创造力有了 认识,自信精神,人的解放。一方面工业社会对人的异化, 人向往回归自然、怀念往昔岁月。 B、法国大革命--欧洲民主运动--民族解放运动。一 方面是启蒙理想的破灭,普遍的失望情绪。一方面是拿破 仑的功勋,大起大落的激情时代。
2、社会思潮
• 浪漫主义者崇拜三个对象: • 1、对情感的崇拜和梦幻世界的爱好; • 在华兹华斯看来,“一切好诗都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诗的目的是在真理,这种真理不是以外在证据做依靠,而是凭借热情 深入人心。” • 拜伦说得更为激烈:“难道热情不是诗的粮食、诗的薪火 吗?。。。。。。诗是感情激动的表现。诗本身就是热情。” • 另一些作家则把梦幻看作解脱平庸的日常经验的束缚,进入被理性压 抑的黑暗的幻觉世界的通道。
1、德国浪漫主义文学
• 2)德国中期浪漫派(1805年后) • 主要代表是阿尔尼姆、布伦塔诺、艾沁多尔夫、格林兄弟等。中 期浪漫派注重发掘民间文化遗产,搜集中世纪以来的民歌和民间传说, 经过加工改写后整理出版,重要作品有阿尔尼姆和布伦塔诺合编的民 歌集《儿童的神奇号角》(1806-1808),格格林兄弟不仅发现了德 国文学中很多重要的文献,比如《希尔德布兰特之歌》,而且加工整 理出版了举世闻名的《格林童话集》。这时期成就最大的是诗人艾沁 多尔夫。他的诗歌颂大自然,质朴、明朗、乐观,据有民歌风格,没 有早期浪漫派那种朦胧、阴暗、神秘的情调。他的一些抒情诗经作曲 家门德尔松谱曲后,至今仍在民间流传。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概述浪漫主义文学是19世纪欧洲文学的重要流派之一,它在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浪漫主义作品强调个人情感、内心体验和想象力的追求,呈现了一种反对工业化、科学性的态度。

本文将对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进行概述,并探讨其主要特点、代表作家以及对后世影响等方面。

一、浪漫主义文学的起源与背景19世纪初期,欧洲正经历着一系列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变革。

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了城市化和社会分工的加剧,人们对传统生活方式的认同感减弱。

同时,18世纪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思潮在社会中占据主导地位,强调理性和科学的发展。

这一时期也存在着政治上的动荡,比如法国大革命等。

在这种背景下,浪漫主义文学崛起了。

浪漫主义作家们通过文学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个人内心世界的追求,强调情感、幻想和自由。

他们试图逃离现实生活的束缚,用想象力和情感去探索更深层次的真实。

二、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特点1. 强调个人感受:浪漫主义文学重视个体的情感和体验,通过表达个人的内心世界来探索人类的本质。

作品中经常出现对自然、爱情、死亡等主题的情感表达。

2. 崇尚自然与幻想:浪漫主义作家对自然怀有浓厚的兴趣,并将自然视为灵感的源泉。

他们描绘了大自然的美与惊险,通过幻想和奇异的元素来创造出神秘和超越现实的文学形象。

3. 反对现实世界:浪漫主义文学对现实世界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现象持批判态度。

作家们通过理想化的情节、角色和场景来展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并寻求超越现实的解决途径。

4. 爱情的理想化:浪漫主义文学中经常出现一种理想化的、超越世俗的爱情观。

爱情被看作是灵魂的追求,是心灵的交流和融合,同时也是一种超越日常生活的力量。

5. 强调想象力和创造力:浪漫主义作家通过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创作作品,创造出奇妙、富于想象力的情节和形象。

在他们的笔墨下,世界变得更加多样、丰富。

三、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及作品1. 威廉·华兹华斯《世事如梦》:这是一部描写自然风景和人类情感的抒情诗集,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充满强烈情感的语言,创作出美轮美奂的浪漫主义佳作。

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

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

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19世纪英国文学思潮丰富多样,这一时期的文学不仅反映了社会变革,也体现了文化和思想的深刻变化。

以下是一些19世纪英国文学的主要思潮。

1.浪漫主义(Romanticism):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兴起,代表人物有威廉·华兹华斯(William Wordswort h)、乔治·戈登·拜伦(George Gordon Byron)和约翰·济慈(John Keats)。

浪漫主义文学强调个人情感、自然之美和想象力,反对工业革命带来的物质主义和机械理性。

2.维多利亚时代文学(Victorian Literature):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文学的黄金时期,文学作品广泛关注社会问题,包括贫困、性别不平等和工业化带来的道德挑战。

代表作家有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威廉·麦克皮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伊丽莎白·巴瑞特·勃朗宁(Elizabeth Barrett Browning)和罗伯特·布朗宁(R obert Browning)。

3.现实主义(Realism):现实主义文学致力于真实地描绘社会生活,揭示社会问题和阶级冲突。

狄更斯和萨克雷的作品体现了这一思潮,他们通过详细描绘characters 和settings 来反映社会的各个层面。

4.象征主义(Symbolism):象征主义文学更注重内心世界和隐喻,通过象征和隐喻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阿尔弗雷德·普鲁斯特(Alfred, Lord Tennyson)和约翰·艾弗雷特·米莱(John Everett Millais)等作家和艺术家在这一领域有显著贡献。

5.自然主义(Naturalism):自然主义文学试图通过科学的方式理解人类行为,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
浪漫主义文学在各国的发展:
(一)德国浪漫主义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思潮在德国兴起。

早期浪漫派,因在德国城市耶拿的小团体而得名,缅怀过去,歌颂中世纪。

晚期浪漫派,1806--1830
等为代表。

年之后出现,以海涅为代表的。

代表作家:
1、施莱格尔兄弟
奥古斯特·威廉·施莱格尔
弗里德里希·施莱格尔
主要贡献:浪漫主义理论的奠基人。

2、格林兄弟
是日耳曼语言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
《儿童与家庭童话集》(1812-1815)
另有两卷《德国传说》。

3、霍夫曼
复杂和有争议的作家
他的作品具有奇异和荒诞的色彩。

代表作:《金罐》穷大学生安泽穆斯
4、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
代表作:《诗歌集》,德国诗坛上继歌德之后最伟大的抒情诗人。

政治讽刺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
(二)英国浪漫主义文学
概况
英国的浪漫主义有鲜明的英国气质,也就是“自然主义”,英国诗人全都是大自然的观察者、爱好者和崇拜者。

表现在文学中有以下几方面体现:
首先是对乡村和大海的热爱;
其次是对高级动物的喜爱和对一般动物世界的熟悉;
第三是英国人明显的个人独立性;
第四是讲求实际的道德观和人生观,与追求正义的强烈意愿。

因此,这个国家善于思考的人自然地分成两大政治集团:
1、湖畔派三诗人:1)华兹华斯2)柯勒律治3)骚塞
1)华兹华斯
他的美学主张可视为欧洲的美学主张。

1798年与柯勒律治合出的《抒情歌谣集》,其“序言”是英国浪漫主义的宣言,提出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

后期的《丁登寺》是公认的不朽之作,表达对自然的感情。

美学主张:返回自然,被誉为“自然诗人”。

此外,又是十四行诗圣手。

他是浪漫主义诗歌第一个有成就的大诗人,开一代诗风,是西方诗歌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四大主题:
自然;
儿童、童心、童趣;
人的孤独感;
坟墓,死亡。

2)柯勒律治
1797年,他与华兹华斯结识,同年他写出了著名的《古舟子咏》(《老水手》)和长诗《克丽斯特贝尔》的片段--再也没有写完续篇。

3)骚塞
早在华兹华斯前就是桂冠诗人。

作为御用诗人,写有《审判的幻影》,攻击拜伦,也为拜伦所攻击。

: 1)拜伦2)雪莱3)济慈
《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西风颂》、和政治抒情诗《给英格兰人的歌》。

长诗《阿多尼斯》纪念济慈的哀诗。

《希腊古瓮颂》、《夜莺颂》、《秋颂》、《忧郁颂》
1、爱情诗歌:
•《雅典的少女》(Maid of Athens,1810)
•征服被爱对象的气势,热情澎湃。

2、传奇色彩的叙事诗歌:
•《海盗》(1814),主人公康拉德。

•《锡隆的囚徒》(1816),瑞士十六世纪爱国者庞尼瓦为家乡日内瓦争取自由而在锡隆被囚的故事。

3、政治讽刺诗:语气雄辩,讽刺犀利。

《审判的幻景》
套用骚塞原题,采用蒲伯的讽刺笔法。

——讽刺骚塞。

因为骚塞在自己的《审判的幻景》中,把拜伦称为是“撒旦派诗人头子”。

4、哲理诗剧:
《曼弗雷德》:世界悲哀”。

孤独的反叛者。

对理性的失望。

对独立意志的歌颂。

《该隐》(Cain,1821):与《圣经》唱反调。

反宗教、反暴政倾向。

三、分析
• 1、《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应为《少侠哈洛尔德游记》,在中世纪指出身高贵、尚未获得骑士封号的青年。

四章分别写于不同时期:
•一、二章:分别写于1809和1810年在西班牙和希腊逗留期间,1812年发表。

成名作。

•第三章写于瑞士。

•第四章在意大利脱稿。

诙谐的模仿斯宾塞《仙后》的庄严史诗体,将主人公恰尔德.
哈洛尔德的出游比作中世纪游侠骑士的冒险经历。

根本目的是
反映拜伦在欧洲等国游览时的所见所闻,揭示他对欧洲大陆现
实生活的真实感受.
内容:
•第一章,在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见闻。

第二章,阿尔巴尼亚和希腊。

第三章,凭悼滑铁卢战场。

第四章,意大利。

艺术特色:
A、主观抒情性。

现实批判和抒情性结合。

基调昂扬、悲壮、崇高。

B、把枯燥的政治题材灌注了自己的激情,有深刻的历史感和广博的现实意义。

扩大了浪漫主义题材。

C、抒情和议论之间运用插笔的手法。

D、对比的手法。

E、语言丰富生动。

2、《唐璜》
长篇叙事诗,评论界公认的拜伦的顶峰之作,是对现存社会制度种种弊端的讽刺。


5、司各特代表作:《艾凡赫》
6、丁尼生组诗《悼念》共131首,•把对亡友的友谊扩大为对
人类的博爱,对今生的疑惑、对来世的憧憬,是英国文学中最优秀的哀歌。

维多利亚女王因此与他结交,封他为男爵,宫廷桂冠诗人。

“音乐感最敏锐的诗人”
7、白朗宁夫妇:
罗伯特·白朗宁:代表作《指环与书》,诗名大振,知识界有“白朗宁学会”,经常聚会听他朗诵。

伊莉莎白·白朗宁:
26岁以诗集《天使及其他诗歌》成名。

《葡萄牙十四行诗集》是她赠给丈夫的爱情诗
(三)法国浪漫主义文学
1)司汤达的《拉辛和莎士比亚》:曾被看作是浪漫主义的宣言。

2)雨果《克伦威尔序言》;
1830年《欧那尼》上演,在序言中响亮地提出:“浪漫主义,归根结底是文学上的自由主义”。

1、夏多布里昂

野蛮人在荒原中的爱情》,酋长的女儿阿达拉爱上了俘虏夏克达斯.

表现出“世纪病”特征的浪漫主义“英雄”形象。

《勒内》是“整整一代人的充满诗意的自传”。

2、斯塔尔夫人
⏹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的“产婆”。


主义文学发展起了促进作用。


不美满的婚姻和戏剧性经历,有自传成份,也是法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探讨妇女问题的作品。

3、维尼
一生思想悲观,是个孤独的哲理诗人.
人类的命运持悲观态度,厌世、对苦难和死亡的傲岸态度
4、缪塞
⏹富于魅力、潇洒自如、才思敏捷的诗人。


⏹1833
⏹与女作家乔治·
⏹1836
为中心的自传体小说,“世纪病”
5、乔治·桑
本名奥罗尔·杜邦。

恩格斯:“妇女权利的勇敢捍卫者。


护。

(2)“社会问题”
(3(谢尔曼、小玛丽)
6、大仲马:《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
7、梅里美:《嘉尔曼》
8、雨果:《欧那尼》
4)俄国浪漫主义文学
普希金
莱蒙托夫:普希金被害后写《诗人之死》以示抗议代表作:《童僧》《恶魔》
5)美国浪漫主义文学
前期作家:欧文《见闻札记》、库柏《皮袜子故事集》、布莱恩特《乌鸦及其它诗篇》、坡《述异集》。

后期作家:爱默生、霍桑、麦尔维尔、惠特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