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化学品分类

合集下载

危险化学品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对人体和环境产生危害的化学物质。

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国际上对危险化学品进行了严格的分类和标识。

根据危险程度的不同,危险化学品分为以下几类:一、爆炸品爆炸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自燃或者爆炸的物质。

根据不同的爆炸性质,爆炸品又可分为以下几类:1.火药类:包括黑火药、烟火药、炸药和推进剂等。

2.炸药类:包括炸药、炸弹和炸药废料等。

3.气体爆炸品:包括氢气、乙炔、丙烯等易于爆炸的气体。

4.易燃液体爆炸品:包括汽油、煤油、柴油、丙酮等易燃液体。

5.易燃固体爆炸品:包括硝酸铵、过氧化氢、硫酸铵等易燃固体。

二、氧化剂氧化剂是指在与其它物质接触后,能够引发氧化反应的物质。

氧化剂主要分为有机氧化剂和无机氧化剂两类。

有机氧化剂包括过氧化物、硝酸邻苯酚、硝化苯、硝化纤维素等;无机氧化剂包括氧气、氯酸、遇水氧化铝等。

三、毒害性物质毒害性物质是指能够对人体或者其他生物体造成损害和破坏的化学物质。

根据毒害程度的不同,毒害性物质又可以分为四类:1.高毒类毒害物质:包括氢氰酸、砷化氢、氰化物等。

2.中毒类毒害物质:包括甲醇、酚类、苯胺等。

3.低毒类毒害物质:包括乙醇、苯乙烯、丙酮等。

4.慢性毒害物质:包括铅、汞、砷等。

四、易燃物质易燃物质是指在接触到火源或者高温时能够自燃的化学物质。

易燃物质主要分为四类:1.气体类:包括甲烷、乙烯、氢气等。

2.液体类:包括乙醇、丙酮、甲醇等。

3.液化气体类:包括丙烷、乙烷、氯乙烯等。

4.固体类:包括硝酸母盐、黄磷、亚硝酸盐等。

五、腐蚀性物质腐蚀性物质是指对人体和环境有强烈腐蚀、腐蚀或者腐化作用的物质。

腐蚀性物质主要分为酸性和碱性两类,包括硫酸、盐酸、氢氟酸、氢氧化钠、氨水等。

六、其它危险化学品除以上几类外,还有一些化学物质可能由于特殊原因和行业要求而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如蒸馏煤焦油、染料等。

总之,危险化学品分类是为了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而设立的,对于化学品的使用和储存应该根据分类来加以严格控制和管理,确保其不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

危险化学品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化学品。

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中,需要掌握“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来进行分类。

目前,我国已公布的法规和标准中,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

第一类是爆炸品,包含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燃烧危险和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

其中,高氯酸属于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而二亚硝基苯属于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

第二类是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包含易燃气体、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和有毒气体。

例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属于易燃气体,氮气、氧气属于不燃气体,而氯(液化的)、氨(液化的)属于有毒气体。

第三类是易燃液体,包含低闪点液体、中闪点液体和高闪点液体。

例如乙醛、丙酮属于低闪点液体,苯、甲醇属于中闪点液体,环辛烷、氯苯、苯甲醚属于高闪点液体。

第四类是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包含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例如红磷、硫磺属于易燃固体,具有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以上是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方式,了解这些对于正确使用和处理危险化学品至关重要。

第二类:自燃物品是指那些自燃点低,容易在空气中发生氧化反应并放出热量,最终导致自行燃烧的物品。

例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三类:遇湿易燃物品是指那些在遇水或潮湿时会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些甚至不需要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

例如金属钠、氢化钾等。

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和爆炸。

根据它们的组成分,可以分为两类。

第一类:氧化剂是指那些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并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

例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第二类:有机过氧化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它们本身就是易燃易爆的,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危险化学品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

如:亚氯酸钠溶液、氯化铜、氯化锌
第九类 腐蚀性物质
GB6944-2005 杂项危险物质和物品
GB13690-2009 对水环境的危害 -- GB20602-2006 危害臭氧层
具有其他类别未包括的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危害环境物质: 高温物质: 经过基因修改的微生物或组织:
14
具有整体爆炸危险,但本身又很不敏感的物质 或混合物
极不敏感,且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品
本类化学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积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 坏的物品,不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的物品
吸入: LC50≤10mg/L(粉尘、烟雾)
11
第七类 放射性物质
GB6944-2005 放射性物质
放射性物品是指放射性比活度大于7.4×104Bq/kg的物品.按其放射性大小细分为 一级放射性物品、二级放射性物品和三级放射性物品
12
第八类 腐蚀性物质
GB6944-2005 腐蚀性物质
GB13690-2009 金属腐蚀剂 -- GB20582-2006
腐蚀品是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物品造成损
坏的固体或液体。与皮肤接触在4小时内出现可见坏死 现象,或温度在55℃时,对20号钢的表面均匀年腐蚀 糨超过6.25mm/年的固体或液体.
该类按化学性质分为三项:
酸性腐蚀品:
如:硫酸、硝酸、盐酸
碱性腐蚀品:
如: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乙醇钠等
其它腐蚀品:
13
GB6944-2005 易燃液体 液态退敏爆炸物
易燃液体 自燃液体
GB13690-2009 -- GB20581-2006 -- GB20585-2006

危险品九大类别

危险品九大类别

危险品九大类别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国对化学品有着不同的分类,目前常用的分类一直在沿用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把危险化学品分为9类。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根据不同的标准我国对化学品有着不同的分类,目前常用的分类一直在沿用国家标准《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6944-2012,把危险化学品分为9类。

第1类爆炸品,如硝铵炸药、梯恩梯等①第1.1 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②第1.2 项有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

③第1.3 项具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进射危险或者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④第1.4 项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⑤第1.5项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

⑥第1.6项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质。

第2类气体①第2.1 项易燃气体,如乙炔、丙烷、氢气、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甲烷等;②第2.2项非易燃无毒气体,如氧气、氮气、氩气、二氧化碳等;③第2.3项,毒性气体,如氯气、液氨、水煤气等。

第3类易燃液体,如油漆、香蕉水、汽油、煤油、乙醇、甲醇、丙酮、甲苯、二甲苯、溶剂油、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等。

第4类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①易燃固体、自反应物质和固态退敏爆炸品,如硝化棉、硫磺、铝粉等;②易于自燃的物质,如保险粉等; ③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如金属钠、镁粉、镁铝粉、镁合金粉等。

5第5类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①氧化性物质,如双氧水、高锰酸钾、漂白粉等;②有机过氧化物.第6类毒性物质和感染性物质①毒性物质,如氰化钠、氰化钾、砒霜、硫酸铜、部分农药等;②感染性物质。

危险化学品分为九大类

危险化学品分为九大类

复杂分类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

按中国已公布的法规、标准,将危险化学品分为九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即: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弹药等。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第2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3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它分3项。

第1项: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氢气、乙烷、乙烯、丙烯等。

第2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氩气、等。

第3项: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氟化氢、氯化氢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它分3项。

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乙酸甲酯等。

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醇、乙醇等。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61℃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糠醛等。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如金属钠、金属钾。

第1项: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如红磷、硫磺等。

第2项: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简述危险化学品分类

简述危险化学品分类

简述危险化学品分类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性、腐蚀性、爆炸性、易燃性、放射性、感染性等特性的化学物质,它们可能对人体健康、环境和财产造成危害。

为了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危险化学品,国际上通常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别。

本文将简要介绍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1. 毒性化学品:毒性化学品是指对人体健康具有毒性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对人体的影响程度,毒性化学品又可分为高毒、中毒和低毒三类。

高毒化学品对人体的毒性较高,摄入或接触后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甚至死亡;中毒化学品对人体的毒性较中等,接触后可能引起一定的健康问题;低毒化学品对人体的毒性较低,接触后一般不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2. 腐蚀性化学品:腐蚀性化学品是指具有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对金属、非金属和有机物质造成腐蚀破坏。

根据其腐蚀性的程度,腐蚀性化学品又可分为强腐蚀性和一般腐蚀性两类。

强腐蚀性化学品能够迅速破坏物体的组织结构,造成严重的腐蚀伤害;一般腐蚀性化学品腐蚀性较弱,但长期接触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害。

3. 爆炸性化学品:爆炸性化学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发生爆炸反应并释放大量能量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爆炸性的程度,爆炸性化学品又可分为高爆炸性、中爆炸性和低爆炸性三类。

高爆炸性化学品在一定条件下会迅速爆炸,释放出大量的热能和气体;中爆炸性化学品的爆炸性较中等,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发生爆炸;低爆炸性化学品的爆炸性较低,需要高温或其他外界因素的刺激才能引发爆炸。

4. 易燃化学品:易燃化学品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容易燃烧的化学物质。

根据其易燃性的程度,易燃化学品又可分为高易燃、中易燃和低易燃三类。

高易燃化学品在常温下即可燃烧,容易引发火灾;中易燃化学品需要较高的温度才能燃烧;低易燃化学品需要较高的温度和其他条件才能引燃。

5. 放射性化学品:放射性化学品是指具有放射性的化学物质,它们能够通过放射性衰变释放出放射性粒子或射线。

放射性化学品对人体和环境具有辐射危害,可能引发放射性污染和放射病。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
危险化学品等级划分标准主要依据危险性进行划分,具体如下:
1. 第1类:爆炸品。

2. 第2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

3. 第3类:易燃液体。

4. 第4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

5. 第5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

6. 第6类:有毒品。

7. 第7类:放射性物品。

8. 第8类:腐蚀品。

危险性依次增高。

此外,危险化学品还可以根据纯度划分为优级纯、分析纯、化学纯三个等级,其中优级纯纯度最高,杂质含量最低,适合于重要精密的分析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使用绿色瓶签;分析纯纯度很高,适合于重要分析及一般研究工作,使用红色瓶签;化学纯纯度与分析纯相差较大,适用于工矿、学校一般分析工作。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需获取更具体的信息,建议查阅危险化学品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危险化学品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

危险化学品分类危险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放射性物品、有毒品和腐蚀品等8类。

第1类爆炸品本类化学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受压、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压力急骤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也包括无整体爆炸危险,但具有燃烧、抛射及较小爆炸危险,或仅产生热、光、音响或烟雾等一种或几种作用的烟火物品。

爆炸品有以下主要特性:1、爆炸性是一切爆炸品的主要特征这类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外界因素的作用下,会进行猛烈的化学反应,主要有以下特点:猛烈的爆炸性。

当受到高热摩擦,撞击,震动等外来因素的作用或其它性能相抵触的物质接触,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和高热,引起爆炸。

爆炸性物质如贮存量大,爆炸时威力更大。

这类物质主要有:三硝基甲苯(TNT),苦味酸,硝酸铵,叠氮化物,雷酸盐,乙炔银及其它超过三个硝基的有机化合物等。

化学反应速度极快。

一般以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完成化学反应,因为爆炸能量在极短时间内放出,因此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爆炸时产生大量的热,这是爆炸品破坏力的主要来源。

爆炸产生大量气体,造成高压,形成的冲击波对周围建筑物有很大的破坏性。

2、对撞击、摩擦、温度等非常敏感任何一种爆炸品的爆炸都需要外界供给它一定的能量----起爆能。

某一爆炸品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爆炸品的敏感度。

敏感度是确定爆炸品爆炸危险性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敏感度越高,则爆炸危险性越大。

3、有的爆炸品还有一定的毒性例如:梯恩梯、消化甘油、雷汞等都具有一定的毒性。

4、与酸、碱、盐、金属发生反应有些爆炸品与某些化学品如酸、碱、盐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生成物是更容易爆炸的化学品。

如:苦味酸遇某些碳酸盐能反应生成更易爆炸的苦味酸盐;苦味酸受铜、铁等金属撞击,立即发生爆炸。

由于爆炸品具有以上特性,因此在储运中要避免摩擦、撞击、颠簸、震荡,严禁与氧化剂、酸、碱、盐类、金属粉末和钢材料器具等混储混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危险化学品的概念
化学品中具有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危险特性,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和废弃物处置等过程中容易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毁损、污染环境的均属危险化学品。

二、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原则
险化学品目前常见并用途较广的约有数千种,其性质各不相同,每一种危险化学品往往具有多种危险性,但是在多种危险性中,必有一种主要的即对人类危害最大的危险性。

因此在对危险化学品分类时,掌握“择重归类”的原则,即根据该化学品的主要危险性来进行分类。

危险化学品的分类
按我国目前已公布的法规、标准,有三个国标:GB6944-86《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GB13690-92《常用危险化学品分类及标志》、将危险化学品分为八大类,每一类又分为若干项。

即第一类:爆炸品,爆炸品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摩擦、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间产生大量的气体和热量,使周围的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对周围环境、设备、人员造成破坏和伤害的物品。

爆炸品在国家标准中分5项,其中有3项包含危险化学品,另外2项专指弹药等。

第1项: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高氯酸。

第3项:具有燃烧危险和较小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二亚硝基苯。

第4项: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如四唑并-1-乙酸。

第二类: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指压缩的、液化的或加压溶解的气体。

这类物品当受热、撞击或强烈震动时,容器内压力急剧增大,致使容器破裂,物质泄漏、爆炸等。

它分3项。

第1项:易燃气体,如氨气、一氧化碳、甲烷等。

第2项:不燃气体(包括助燃气体),如氮气、氧气等。

第3项:有毒气体,如氯(液化的)、氨(液化的)等。

第三类:易燃液体,本类物质在常温下易挥发,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它分3项。

第1项:低闪点液体,即闪点低于-18℃的液体,如乙醛、丙酮等。

第2项:中闪点液体,即闪点在-18℃—<23℃的液体,如苯、甲醇等。

第3项,高闪点液体,即闪点在23℃以上的液体,如环辛烷、氯苯、苯甲醚等。

第四类: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这类物品易于引起火灾,按它的燃烧特性分为3项。

第1项:易燃固体,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迅速燃烧,能散发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

如红磷、硫磺等。

第2项:自燃物品,指自燃点低,在空气中易于发生氧化反应放出热量,而自行燃烧的物品。

如黄磷、三氯化钛等。

第3项:遇湿易燃物品,指遇水或受潮时,发生剧烈反应,放出大量易燃气体和热量的物品,有的不需明火,就能燃烧或爆炸。

如金属钠、氢化钾等第五类: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这类物品具有强氧化性,易引起燃烧、爆炸,按其组成分为2项。

第1项:氧化剂,指具有强氧化性,易分解放出氧和热量的物质,对热、震动和摩擦比较敏感。

如氯酸铵、高锰酸钾等。

第2项:有机过氧化物,指分子结构中含有过氧键的有机物,其本身是易燃易爆、极易分解,对热、震动和摩擦极为敏感。

如过氧化苯甲酰、过氧化甲乙酮等。

第六类:毒害品,指进入人(动物)肌体后,累积达到一定的量能与体液
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作用或生物物理作用,扰乱或破坏肌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暂时或持久性的病理改变,甚至危及生命的物品。

如各种氰化物、砷化物、化学农药等等。

第七类:放射性物品,它属于危险化学品,但不属于《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管理范围,国家还另外有专门的“条例”来管理。

第八类:腐蚀品,指能灼伤人体组织并对金属等物品造成损伤的固体或液体。

这类物质按化学性质分3项。

第1项:酸性腐蚀品,如硫酸、硝酸、盐酸等
第2项:碱性腐蚀品,如氢氧化钠、硫氢化钙等。

第3项:其它腐蚀品,如二氯乙醛、苯酚钠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