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规范制度}社会工作者评价制度比较研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关于印发《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的通知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关于印发《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公布日期】2018.03.06•【文号】人社部规〔2018〕2号•【施行日期】2018.04.0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专业技术人员管理正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关于印发《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的通知人社部规〔2018〕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民政厅(局),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人事部门:为了加强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制定了《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
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2018年3月6日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完善社会工作专业人才职业水平评价制度,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能力,加强社会工作者职业化管理与激励保障,根据《关于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8〕6号)和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高级社会工作师是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的高级级别,英文译为Senior Social Worker。
第三条高级社会工作师实行考试和评审相结合的评价制度。
参加考试合格并通过评审,方可取得高级社会工作师资格。
第四条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工作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的统一领导下进行。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共同成立的“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办公室”(办公室设在民政部),负责研究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相关政策、评价标准,以及考试的日常管理和评审的组织实施,指导、监督和检查各地高级社会工作师的评价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工作,由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和民政部门共同组织实施,具体职责分工由各地协商确定。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专业优势,逐步推动具备条件的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有序承接高级社会工作师评价工作。
社会工作者人员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社会工作者队伍管理,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保障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社会工作的各类社会工作者,包括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和高级社会工作师。
第三条社会工作者人员管理制度遵循以下原则:(一)依法管理原则: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保障社会工作者的合法权益;(二)公开透明原则:社会工作者的信息、评价、待遇等公开透明,接受社会监督;(三)公平公正原则:对社会工作者的评价、选拔、晋升等公平公正,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观;(四)以人为本原则:关心社会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提高社会工作者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
第二章职业资格第四条社会工作者应具备以下职业资格:(一)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通过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取得相应职业水平证书;(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第五条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分为首次登记和再登记。
首次登记的受理期限为通过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后1年内,登记有效期为3年。
首次登记后,每3年进行再登记。
第三章职业培训与教育第六条社会工作者应积极参加各类职业培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七条社会工作者在职期间,应接受国家规定的继续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技能提升等。
第八条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
必修课包括职业道德、法律法规、社会工作专业理论等;选修课包括社会工作实务、心理咨询、项目管理等。
第四章职业评价与晋升第九条社会工作者职业评价实行年度考核和晋升制度。
第十条年度考核内容包括:(一)政治思想表现;(二)职业道德表现;(三)业务能力水平;(四)工作业绩;(五)团队协作能力。
第十一条社会工作者晋升条件:(一)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二)具备相应职业水平证书;(三)连续两年年度考核合格;(四)具备晋升所需的业务能力和工作业绩。
社工工作站工作规范规定

社工工作站工作规范规定
1. 简介
社工工作站是一个专门用于社会工作者进行工作的平台,旨在
提高社工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确保社工工作的规范性和顺利进行,制定了以下工作规范规定。
2. 工作时间
社工工作站的工作时间为每周一至周五的上午9点至下午5点。
在工作时间内,社会工作者应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保证工作的
连贯性和高效性。
3. 工作纪律
3.1 社工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应遵守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保
持良好的工作纪律。
3.2 社工工作站不允许个人私事干扰工作,社会工作者应专注
于工作任务的完成。
3.3 社会工作者应遵守保密原则,对工作中涉及到的个人隐私
信息和机构内部信息保密。
4. 工作任务
4.1 社会工作者应按照工作安排和任务要求,认真完成工作任务。
4.2 社工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应及时报告工作进展和工作结果,保持有效的沟通。
4.3 在处理社会问题时,社会工作者应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支持。
5. 人际关系
5.1 社工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应与同事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积极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5.2 社会工作者应尊重服务对象,提供专业、客观、公正的服务。
5.3 社工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应主动寻求专业培训和研究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6. 工作记录
社工工作站的社会工作者应每天做好工作记录,包括工作内容、工作时间、工作进展等,以供参考和备查。
以上为社工工作站工作规范规定,社会工作者应严格遵守并落
实到工作中。
如有任何违反规定的行为,将依据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管理制度

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工作者与志愿者的管理,确保医院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特订立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全部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管理工作。
第三条医院的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应当遵守本制度,并依照医院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履行工作职责。
第二章社会工作者管理第四条医院的社会工作者是指经过医院认可并从事服务性质工作的人员。
第五条医院应当建立社会工作者登记制度,对已经认可的社会工作者进行登记。
第六条医院应当为社会工作者供应必需的培训和学习机会,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服务本领。
第七条医院应当订立社会工作者工作规范,明确其工作职责和工作要求。
第八条社会工作者应当恪尽职守,依照医院的工作规范和要求,认真履行各项工作职责。
第九条医院应当做好对社会工作者的考核和评价工作,形成绩效考评制度。
第十条医院应当建立社会工作者的档案管理制度,记录社会工作者的基本情况和工作履历。
第十一条医院应当妥当处理社会工作者在工作中显现的问题和纠纷,保障其合法权益。
第三章志愿者管理第十二条医院的志愿者是指自己乐意为医院服务的人员,其服务应当为公益性质,不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
第十三条医院应当建立志愿者登记制度,对志愿者进行登记和管理。
第十四条医院应当为志愿者供应必需的培训和引导,提高其服务本领和素养。
第十五条志愿者服务应当与医院的病人、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协调搭配,不得干扰医院正常秩序。
第十六条医院应当建立志愿者工作规范,明确其工作职责和服务范围。
第十七条志愿者应当保守病人个人隐私和医院的商业秘密,不得泄露相关信息。
第十八条医院应当建立志愿者考核和评价制度,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和评价。
第十九条医院应当及时称赞和嘉奖表现优秀的志愿者,激励其为医院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四章附则第二十条医院应当建立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的信息管理系统,将其基本信息和工作情况进行记录和管理。
第二十一条医院应当定期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召开工作沟通、培训会议,提高其工作水平和工作本领。
关于印发《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暂行规定》和《助理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职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的

二 oO o六 年 七 月二 十 日
社会工作者职韭瘩摹评价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社会 工作者职业行 为,
第二章 考试
助理 社会 工作 师职 业水平证 书后 ,从事社
年 第七条 助理 社会 工作 师、社会 工作 会工 作满 6 ; ( ) 二 取得社会工 作专 业大专学历 , 从
提高社会 工作者专 业能力 ,加强社会 工作 师职业水平评价 实行全国统一大纲 、统一
统一 时间、 一组织的考试制度 原 事社会 工作满 4年 : 统 者队伍建设 , 根据 国家职业 资格证书制度 命题 、 ( )取得 社会 工作专 业大学本 科学 三 的有关规 定 ,制定本规定。 则上每年举 行一 次。
I 本期焦点
( )熟悉与社会 工作业务相 关的法 源 ,拓展服务领域 ,保证服务质量。 一 律 、法规 、政策和行业管理规定 ,掌握基
第二十四条 香港 、澳门居民申请参
第十九条 取得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 加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 的,报名时应 书的人 员 . 当接受继续教育 更新知识 , 提交本人身份证 明、国务院教育行政部 门 应
服务机构 中 从事专 门性社会 服务工作的
专业 技术 人 员 。
( ) 四 取得社会 工作专 业硕士学 位 , 从 事社会 工作满 1 ; 年 ( )取得社会 工作专业博士学位 , 五
( ) 六 取得其他专业 大专学历 其从事
第九条 人事部 负责组织专家审定考
试 科 目、考试大纲和试题 会 同民政部确
第二条 本规 定适用于在社会福利 、 社
第八条 民政 部负责组织专家 拟定考
历 ,从事社会工作 满 3年 ;
社会工作者的福音——我国正式建立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价制度

水平 评价 制度的正式 建立 。 暂行规 定》 明确规定国
家将社 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评
价 制度纳入 全国专业技术人 员职 业资格 证书制度统一规
民政部将在 暂行规定》和
实施办法》 的基础上 . 采取 有力措施进一步推动我 国社 会 工作发展 . 充分发挥专业 社 会工作在 实施社会 政策 、 化解社会矛盾 、解决社会 问 题 、维护社会稳定 、促进社 会公平 、推进和谐社 会建设 中的作用。 现代意义上的专业社会 工作 ,是指综合运用社会工
民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此外 ,建 人事部 和民政部 共同用印的 《 中华人 民共
, 会上 ,李立国副部长就建立社会工作者职 立社会工作者 职业水平评价 制度是解决社 和 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 由民政部 业水平评价 制度的意义 和总体思路发表 了 会 问题 、维 护社会稳 定的 内在要求 ;是密 或其委托 的机构对证书进行登记服 务。 重要讲话 。他指 出 ,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 切党和人 民群众联 系的桥梁 和纽带 ;是加 评价 制度是推进社 会主义 和谐 社会 建设 、 强社会工作 队伍建设 的重 要抓手。
职业活动 。从事社 会工作职业活动的专业 会福利 、社会救助 、社会慈善等 方面 的社 作 师职业水平评价具体 办法另行制定 。助
技术人员 称为社会 工作 者 , 简称 ” 工” 社 ,
会政策 ,建立健全我国社会福利保 障服 务 理社会 工作 师、社会 工作 师职业水 平评价
主要活跃在社会福利 、社会救 助 、社会慈 体 系 ;可 以充分 发挥社 会 工作 人性 化服 实行全国统一大纲 、 统一命题 、统一 时间、
社会工作者

对社会工作专业来说,尊重不仅是一种思想上的认知,还是一种道德上的实践。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 不应将自身的价值观强加于服务对象,更不应指责和批判服务对象的言行和价值观,也不能向服务对象发泄自己 的负面情绪。
2.熟练掌握社会工作的各种技能和方法,善于运用理论、知识和方法帮助困难群体走出困境,从事正常生活 并获得发展;
3.熟练掌握社会调查方法和技能及社会统计方法;
4.了解党和政府的重大方针、政策、法律和法规,有通过社会工作实践和社会工作研究影响社会政策的价值
谢谢观看
考试要求
助理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分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初级)》和《社会工作实务(初级)》2科,考生须一次 通过2科方可取得助理社会工作师职业资格证书;社会工作师考试科目分为《社会工作综合能力(中级)》、《社 会工作实务(中级)》和《社会工作法规与政策》3科,为滚动考试,考生需要在连续两个年度内通过全部科目。
《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考试每年安排两次鉴定考试,鉴定合格颁发《社会工作者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目标要求
业务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基本的社会工作理论和知识,较熟练的社会调查研究技能和社会工作能力, 能在民政、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部门,及工会、青年、妇女等社会组织及其他社会福利、服务和公益团体等机 构从事社会保障、社会政策研究、社会行政管理、社区发展与管理、社会服务、评估与操作等工作的高级专门人 才。
在专业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要从内心接纳服务对象,将他们看做是工作过程中的重要伙伴,对服务对象 的价值偏好、习惯、信仰等都应保持宽容与尊重的态度,决不因为服务对象的生理、心理、种族、性别、年龄、 职业、社会地位、信仰、性取向等因素对他们有任何歧视,更不能因为上述原因而拒绝为服务对象提供社会服务。
社工绩效评价制度模板

社工绩效评价制度模板一、总则第一条为了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社会工作者的绩效,提高社会工作服务质量和效率,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在我国境内从事社会工作服务的专业社会工作者。
第三条绩效评价应遵循客观公正、公平竞争、激励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绩效评价内容包括社会工作者的业务能力、工作质量、服务态度、团队协作、继续教育等方面。
第五条绩效评价分为年度评价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作为社会工作者的奖惩、晋升、培训等方面的依据。
二、年度评价第六条年度评价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第七条年度评价指标包括:(一)业务能力: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操作、案例分析等方面;(二)工作质量:包括服务对象的满意度、服务效果、工作完成情况等方面;(三)服务态度:包括对待服务对象、同事和领导的态度,以及工作中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四)团队协作:包括与同事的沟通协作能力、团队活动参与度等方面;(五)继续教育:包括参加培训、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的情况。
第八条年度评价程序:(一)自我评价:社会工作者在年末进行自我总结,撰写自我评价报告;(二)同事评价:同事根据社会工作者一年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三)上级评价:上级根据社会工作者一年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四)评价结果公示:评价结果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一周;(五)评价结果反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社会工作者,对其进行奖励或处罚。
三、综合评价第九条综合评价分为四个等级: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
第十条综合评价周期为三年,评价指标和方法与年度评价相同。
第十一条综合评价程序:(一)自我评价:社会工作者在综合评价周期结束时进行自我总结,撰写自我评价报告;(二)同事评价:同事根据社会工作者三年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三)上级评价:上级根据社会工作者三年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四)评价结果公示:评价结果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一周;(五)评价结果反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社会工作者,对其进行奖励或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册临床社会工作者
1.
需年满21岁;
2. 社会工作硕士学业成绩表包括12小时与临床有关的课程内容;
3. 最少三年临床社会工作经验;
4. 需通过「社会工作局联会」(ASWB)的临床考试;
5. 完成由纽约州认可机构所提供与虐待儿童有关之培训。
续证要求 纽约州现时法例无要求续证前要接受持续教育。
通常有几种模式,包括:
1)执照方式 (Licensing) 2)授证方式(Certification)
1 执照方式 (Licensing)
执照之申请及颁发为政府机 关的权力,领有专业执照者 可从事法定的专业服务。
未领取执照者则不能从事专 业之业务活动,否则政府部 门将可依法取缔。
纪律处分过程之设置亦是此
{工作规范制度}社会工作者评价制度比较研究
社会工作是什么?
何谓社会工作专业?
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 社会工作拥有独特的专业理论、
知识、价值观、工作方法及应用 技巧。 社会工作是一个国际認可的專业。 社会工作亦是一个職业及工作崗
社会工作专业的定义
1957年,Ernest Greenwood 在 《专业的属性》一书中对专业 的定义包括:
澳大利亚
评审制 度
- 任何一个州、市或地区没有设立法定的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 -「澳大利亚社会工作者协会」主要负责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之工作
-《国家评估指引》是用来评估及检视社会工作的教育及训练课程, 要求成员 定期作持续进修,以及监管同工的专业操守和行为。
特点
弱点
层级结 构
虽然现时仍未设立任何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但民间之自律性却很强, 对课程之评审工作亦十分严格,能保证专业水平。
服务。
美国
注册文件 纽约州要求的文件包括学业成绩表,专业学历证明,实习经验证明,注 册资历证明(只适用于持有其它州或国家的注册资历申请者)。
注册资格
注册硕士社会工作者
1. 需年满21岁; 2. 社会工作硕士学业成绩表;3. 专业学历证明; 4. 实习经验证明; 5. 已注册资历证明(只适用于持有其它州或国家已注
必须获取认可的社会工作学历 取得专业认可,包括注册/执照/
授证等,才可使用「社会工作 者」的称号
「社会工作者」读些 甚么?
一般社会工作者课程应包括以下 范围: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社会福利制度与社会政策; 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個人輔導,
小組及群体工作,社區組織,社会
「社会工作者」做些 社甚会么工?作者服务范围大致包括:
凝聚家庭力量:巩固及强化家 庭功能,以提高庭培育个人成
社会工作的目标
建立社区团结:营造共融和互 相接纳的社会气氛,让鼓励自 助互助的精神,促进正面,互 信的社会关系,鼓励社会参与, 促进社会的和谐团结。
建立和谐平等社会:解决社会
怎样才可成为「社会工作 者」?
具备社会工作者的基本素质和 价值观
3 专业守则
社会工作专业守则的目的是 为社工专业指引、保证专业 的素质,保护服务对象的权 益。
社工专业守则主要包括:
– 坚守社工的基本价值观 (以人为本, 尊重每个人的独特性,相信人的改变
对服务对象的尊重及责任感 维护服务对象的应有权益 社工不得以权谋私 社工需向雇用机构负责 与社会团体合作,以解决服务对
美国
弱点
每一个州也在执照颁发及要求上有些差别。例如在纽约州与马萨诸 塞州工作之社会工作员也有不同的专业职衔。
纽约州要求持海外学位/资历人仕须通过中期试而马萨诸塞州则没 有此要求。续证方面,纽约州与马萨诸塞州对持续教育之需要也 各有不同。 因此未能达到统一的运作机制。
层级结 构
以下会以纽约州作举例之。
只有「澳大利亚社会工作者协会」之会员才被监管,而不能对非协会 会员或已退会会员之投诉作跟进。
社会工作者的会员资格分为四个等级,包括:
(1)
一般会员(members);
(2)
已审核之会员(accredited members);
(3)
终生会员(life members);
(4)
学生会员(student members)。
–系统化理论体系 –专业技巧 –伦理守则 –专业权威 –专业文化
社会工作宗旨
解决/补救个人、家庭、群体及 社会问题,促进人的社会功能。
发展和强化个人或群体的潜能, 以及改善社会的制度和情况, 以致个人或群体问题能得到解 决。
社会工作的目标
提高个人能力、态度和动机: 引导积极的个人和社会价值观, 发展人力资源,为社会贡献所 长。
象 所面对的问题 在适当时积极向政府,机构或团 体
不同国家及地区的 监管及评价制度
• 不同主要国家采用之专业注册 制度
美国
执照方式 (Licensing)
香港,英国与 注册方式 (Registration) 加拿大
澳大利亚
现时没有一套标准的注册制度,但将 会考虑设立执照(Licensing)体制
社工教育及培训的分层及分 工
社工教育及培训课程的策划 及设计
专业能力
专业知识,能力,与技巧的订 定
建立专业能力的评价及监察 系统
建立激励机制 不断落实,更新及完善系统
社会工作者 评价及监察制度
随着社会工作人员及服务的 增加,公众对服务水平及素 质的要求亦逐渐提高,要求 对社工有所监管。
2 专业协会
各国成立社会工作教育协会 以确保社工专业的质素,例 如:
– 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及美国社会工 作教育议会
– 英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及社会照顾议 会
– 香港社会工作者协会及香港社会工
团结社工群体 促进社工专业操守及伦理 建立专业形象及地位 促进专业发展及持续进修 倡导社工服务及政策发展
专业社工 ✓ ✓ ✓ ✓ ✓ ✓ ✓
志愿者 ✓ × × × × × ×
在中国内地建立 社会工作专业队伍的
必要性
为何要建立专业社会工作 队伍?
社会问题的复杂性不断增加 人民对优质社会服务的期望不
断提升 执政为民的政府的必要条件:
以人为本及高质素服务 建立共融、和谐社会的社会
建立专业社工队伍的 策略
英国
注册制 由「社会照顾总局」负责具体实施,并在全国实行统一的标准。 度
特点
采取强制性的注册方式(Registration),为符合基本资格的社会工作 员(包括本地或持海外有关学历人仕)作注册。
弱点
层级结 构
根据英国卫生部于2001年所做的研究报告(DESK RESEARCH ON RECRUITMENT AND RETENTION IN SOCIAL CARE AND SOCIAL WORK)显示 -英国的个人社会服务是高度地分割,职级之类别亦不少于163个。 -「照顾」与「支持」两个名词经常地被使用,反映出雇用之职别极 不清晰。 -很多人对社会工作不理解,社会工作专业形象负面,影响人员招聘。
美国
注册制 各省自行制订社会工作者注册制度。
度
最初美国各州对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社会工作者的分级制度的规则和
做法并非一致,到了1992年才在所有的州实行社会工作者执照制度
(Licensing)。
-
社工毕业生取得CSWE承认的学士或硕士学位后,即可就业,
并成为美国社工协会的会员(NASW);
-
若要取得美国社工协会的执照,仍要进一步考取执照。东部
澳大利亚
注册文 只包括学习成绩表。 件
注册资 只有「澳大利亚社会工作者协会」之会员才被监管,而不能对非协会
格
会员或已退会会员之投诉作跟进。
续证要 求
自九七年起,协会会员须完成持续专业教育课程(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Programme)的进修要求。 专业社会工 作员如在五年之内完成150个认可学分者,便有资格成为「已审核社 会工作员」(Accredited Social Worker)。
要考取Academy of Certified Social Workers (ACSW), 西部要考
取 Licensed Clinical Social Worker (LCSW)的资格,包括笔试及
面试/资深同工推荐。
特点
社会工作机构和执照制度比较完善,各州自行举行社会工作执照考 试,考试合格者由各州管理机构颁发证书。 各州制定了管理社会工作的法则,有些地方采用登记管理,有些则执 行较完善的制度,超过2/3的州制定了等级执照制度。
3 注册方式 (Registration)
是指专业社会工作者只要符 合某些基本资格(通常与学 历相关)即可向特定的机关 注册。
一般可分为自愿性或强制性 注册
比较以上三种注册方式,以
确保社工专业 素质的方法
1 评價制度的設立
对教育水平之评价
– 评价课程与培训的质素是否达 到评价机构的特定水平
架构
目标
人力
能力
目標的訂定
决定宏观政策方向及目标:
– 六中全会: 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 宏大社会工作人才队伍
确定社会工作的定位
– 社会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 能
– 社会工作的范围
建立架构
部门间建立协调架构 各部门设置社工岗位及编制 建立统一管理体制 持续监察及更新
人力资源
社会工作人力资源的整体策 划及定位
家庭及儿童福利 青少年工作 康复服务 安老服务 违法者服务 社区发展
由于近年社会需要急剧转变,新服务范围可包括:
新移民服务 雇员再培训课程 长期病患者支援服务 艾滋病支援服务 市区重建社工队等
社工涉猎的范围因此扩展至劳工、就业、教育、 医疗、健康、房屋、市区重建、文化康乐、扶 贫,以及国际救援等范围。
专业社工与志愿者的 区别
专业教育对社工基本要求及保证 服务效果的保证 持续性服务的提供 社工的专业诚信及操守要向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