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 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3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3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3 (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交通运输》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2.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3.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能力目标】通过多个教学环节,培养读图用图能力、材料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1.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2。

认识我国主要的铁路线及其分布。

●教学难点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及其分布.●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资料分析、角色表演、合作探究等教学方法。

●教学思路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多个教学程序──我来分析、我来探究、我来读图、我来帮忙等设计,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设计设计目的导入图片展示我国山河壮美的旅游资源,请学生来选择交通工具.以旅游交通工具的选择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来分析看材料,分角色朗读,然后请学生分析反映出的问题。

结论:交通运输的重要性──经济发展的“先行官”,经济发展的“生命线”.将长篇的文字资料转变成学生的分角色朗读,可以使知识脉络更加清晰,问题一目了然,并且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致.我来探究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历史上的四大米市的形成原因,进一步认识交通运输的重要作用。

通过合作探究米市的形成原因,既加深了对交通运输重要作用的印象,也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第一节 交通运输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第一节 交通运输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表格式)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8分钟
交通运输
方式的比

教师:提供图文资料,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不同交通运输方式
的运输工具及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点
学生:学生讨论,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运量、运费、运速等方面的优缺点并填写在表中。
3分钟
交通运输
方式的选

教师:给出实例。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依据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交通运输工具
3分钟
过渡
教师:交通运输方式选择要从多方面考虑。
学生:理解交通运输在国名经济中的作用
5分钟
现代交通
运输的概

教师:引导学生读“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交通运输工具”、
“交通运输方式”等图,认识现代交通运输方式及工具。
学生:明确概念,认识交通运输方式及相应概念
4分钟
选择交通
运输方式
应考虑的
因素
教师:组织学生讨论
学生:各抒己见,提出交通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应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形成观念,综合地看待问题
11


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师:展示图文资料,组织学生讨论,根据不同的运输需求和
相应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和工具
学生:讨论活动,总结归纳
4分钟
知识梳理
教师:梳理本节知识结构。
学生:跟随教师总结。
课题
交通运输(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 通过小组合作,初步培养学生比较归纳和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教学难点:
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4.1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学设计

八年级地理上册人教版4.1交通运输(第1课时)教学设计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课程目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现代的主要运输方式。

2.学会根据运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能够运用图标和相关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4.通过选择对交通方式,感受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1.重点: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难点: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练结合法,读图分析法。

【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国产飞机C919的图片,并提问:你知道国产大飞机吗?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2023年5月28日是中国民航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一天,国产大型客机c919从上海虹桥机场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首航成功。

这标志着国产大型客机走通了设计、研制、取证、首航的完整历程,从此,中国的蓝天上有了自己的大型客机。

引导:我国现在的交通运输非常发达,可是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也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接下列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中国的交通运输。

二、新课讲授(一)认识我国的交通方式1.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提问:说一说在生活中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你是在什么方式在乘坐的?(明确交通运输的工具和在现实中出现的频率,让学生感受交通运输方式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引导过渡:从大家的回答中不难看出我国的不同的交通工具因为性质的不同我们在日常选择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考虑。

活动:探究学习——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活动安排:阅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分析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一:2023年2月7日,装有286吨新鲜蔬菜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从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出。

截至1月31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进出口货物31.6万吨,同比增长3.5倍。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new)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第1课时)学案新人教版(new)

第一节交通运输【学习目标】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2。

掌握现代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各自的优缺点.3.根据不同条件和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重点难点】学会根据客运和货运的需要合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自主学习】学习一:交通运输业的重要作用1.交通运输就是把或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2。

现代交通运输3.交通运输业的重要性——交通运输被喻为“经济发展的。

"学习二:选择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1。

人们在选择交通运输方式时,会根据旅客出行的、货物本身的等,考虑的高低、的快慢、的多少等方面。

2.试试在表格中分别填入最高,较高,较低,最低等内容【合作探究】运输方式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运输工具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拓展延伸】管道运输的优缺点管道运输的优点是运输量大;运输工程量小;占地少;能耗小;安全可靠,无污染,成本低;不受气候影响,可以全天候运输送达货物的可靠性高;管道可以走捷径,运输距离短;可以实现封闭运输,损耗少。

管道运输的缺点是:专用性强,只能运输石油、天然气及固体料浆,如煤炭等;管道起输量与最高运输量间的幅度小,因此,在油田开发初期采用管道运输困难时,还要以公路、铁路、水路运输作为过渡.【优化训练】1.一吨活鱼从郊区的太河水库运往辛店城区,选择的交通运输方式应是()A.航空运输B.公路运输C。

铁路运输 D.管道运输2。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突发7。

1级地震后,北京有一批急救药品要送往灾区,选择的运输方式,正确的一项是()A。

航空运输B。

公路运输C。

铁路运输D。

管道运输3。

上海的小明利用暑假到大连旅游,他选择最经济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B、公路C、海路D、航空4.交通运输自古有之。

在现代,人们使用的交通运输工具就更多了。

下面四种交通运输工具中,有一种不属于现代交通运输工具,你知道是哪一种吗?( )A.飞机 B.轮船 C.马车 D.汽车5.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运输距离在80﹣550千米之内,最廉价的运输方式是()A.公路 B.铁路B.C.空运 D.水运6。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3.确定教学媒体和资源的使用:
(1) PPT:制作精美的PPT,展示交通运输的定义、作用、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等关键知识点。
(2)视频:播放有关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相关内容。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地图和交通运输模拟软件,让学生实时观察和分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运行情况。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教材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交通运输的定义和作用
2.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3.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比较
4.交通运输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内容逻辑关系
①交通运输的定义和作用
-重点知识点:交通运输是指人和货物在不同地点之间的空间移动。它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交通运输、定义、作用
-板书设计:在黑板上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交通运输的定义,并用箭头指向其作用,突出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②我国交通运输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
5.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交通运输志愿服务活动,如交通引导、环保宣传等,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与改进
每节课后,我都会进行教学反思,思考哪些地方做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在《交通运输》这一节课中,我觉得整体效果还不错,但也有几点需要改进。
首先,我觉得在导入新课时,提出的问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让他们更容易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但在讨论环节,我发现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觉得与自己生活实际联系不大。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教学中,尽量选择更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让他们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的比喻为1. 参照88页图4.5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找出铁路“三横五纵”2. 右侧“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写出下列 字母代表的铁路线名称:A 线B 线C 线D 线E 线F 线 交通运输 序号16教学目标八年级 地理 执笔人赵 课题交通运输 时间 1、 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

2、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3、 培养学生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注意交通安全的观念。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 教学难点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地区分布特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以及师生活动 课前展示激趣导入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及图填空 探究新知2、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1) 查找北京到上海的三趟列车途中所需要的时间: ; T1461次 。

根据上面查到的结果判断: ;速度最慢的车次是 。

(2) 家住北京的王大妈要去上海探亲,希望第二天坐 _____ 次列车,北京距离上海 _________ 千米;如果她要去 次列车,南京距离上海 _________ 千米,距离北京 __________ 1.根据以下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宜交通运输方式,在表中用“V”表示。

类别和数量 起点至终点 铁 路 公 路 河 运 海 运 航 空 管道观赏三峡风 光重庆-武汉参加紧急会 议 乌鲁木齐-北 京十万吨煤 秦皇岛一上海展示汇报实践创新 1461 次 T21次 T13次 车次 T14次 T22次 1462 次 普快 特快 特快 自北 列车 自上 特快 特快 普快 京起 种类 海起 北京 北京 北京 (千 始发站 (千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米) 终点站 米) 北京 北京 北京 16:01 18:00 20:00 0 北京 1460 8:00 20:00 13:1217:47 「$ 147 天津西 1313f 11:3420:38 376 德州 1084f 8:28 22:59 22:31 0:31 494 济南 96 6 3:13 5:13 6:113:37「$ 811 徐州: 649 f f 1:528:551157 南京 303 f f 20:3411:51J $ 1334 无锡 126 f f 17:42 13:24 8:00 10:00 1460 上海 0 18:00 10:00 15:46T13 次 ______ ; T21 次 速度最快的车次是10点之前到达,应该乘 南京探亲,应乘坐 _____千米。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第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第

年级八科目地理任课教师李力授课时间11.17 课题第一节交通运输(第一课时)授课类型新课课标依据1.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2.运用地图说出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格局。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一节交通运输。

本节内容分为两部分:一是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二是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为突破重难点我通过读图分析,边读边画,并通过问题设计强化训练的方式,形成铁路干线网络,同时结合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会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和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二、学情分析我校八年级学生大部分是农村孩子,虽然他们已有一定的地理知识储备,也掌握了一些学习地理的方法,还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地理问题有自己独特的体验和看法,并且有着表达个人观点的强烈欲望。

八年级共5个班,二班、四班基础较好,其他三个班中,五班学生学习习惯不好、纪律较差,上课注意力容易分散,二班不爱发言,三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较差。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现代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能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树立刻苦学习、掌握科技、立志报国的思想以及环保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及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学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编号:19五、教法学法创设情景法、读图分析法、总结归纳法、启发引导法。

地图观察法、问题探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民间流传这样的说法:“要致富,先修路。

”【学生回答】说明交通运输业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这两个事例分别从货运、客运两个方面说明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市场经济发展,发展旅游事业,加强各地区、各民族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等,都要优先发展运输业。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交通问题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实际应用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方法,分析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从地理角度关注交通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

2.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交通案例,使学生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

2.调查法:让学生搜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度。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关注交通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交通运输案例资料。

2.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的了解程度。

3.准备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交通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原理。

3.操练(10分钟)分发调查问卷,让学生搜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交通运输成了许多家庭度假的一种时尚。

同学们都到哪些地方旅游过?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沿途经过了哪些城市?走了哪些路线?(以谈话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谈论的兴趣。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交通运输线)(转入课题)同学们提到的公路、铁路都是交通运输线。

飞机飞行所走的路线为航空线,轮船运行所走的路线为航线等。

各种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交通运输网。

都说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如果说各走向的山脉是支撑这只雄鸡的骨架,那么,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就是这只雄鸡的经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板书)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一、分布特点二、讲授新课1.交流体会让学生谈自己在旅行中所观察到的各地交通运输情况,比较各地的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的多少。

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各地发展不均有个感性的认识。

2.读图分析用电脑打出课本图4.4“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去掉三处说明文字)让学生在亲身体会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交通网的总体分布格局。

3.引导分析同学们,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4.总结结论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无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同时让学生观察图4.5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加深这种认识) (板书)分布不均,东稠西稀5.典型分析同学们,请观察我国水运最发达的地方在什么地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电脑闪现长江通航部分)长江航道,干流横贯东西,众多的支流南北分布,深入到内地许多城市和农村,成为我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

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可以江海联运,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同时用电脑把这四城市闪现出来)6.引导观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内河航运和铁道运输线的分布有何特点?(交错分布)这样分布有何好处?(便于水陆联运)7.观察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这几大城市除作为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水运枢纽外还是什么运输枢纽中心?(航空)上海等大城市都有国际机场,与国内、国外许多城市有密切的联系。

形成了海、陆、空立体化的交通。

8.提出问题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东西部交通密度差别如此之大呢?9.观察讨论用电脑打出我国各行政单位的人口数量柱状图、资源分布图、地形图,让学生自由讨论。

(板书)二、成因分析1.自由发言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让他们发挥自己的观点。

正确的给予肯定,错误的引导,但不限制学生思维。

2.引导分析抓住人口、资源、地形三方面着重分析。

我国人口的东多西少,矿产资源的“北煤南磷”,农产品的“南稻北麦”都向交通运输提出了要求;地形上,东部大部分地区为平原,西部地势较高,地形复杂,多高原山地,修路成本高。

从而让学生明白东部交通发展快,运输密集的“必要性、可行性”。

3.事例巩固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千百年里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民谣,为什么呢?(放宝成铁路、成昆铁路的图片)西部地区修建铁路要克服什么自然条件?(地形)随着技术的提高,宝成铁路像一条黑色的钢铁巨龙沟通了巴山蜀水,成为我国西南一条重要的铁路运输大动脉,使艰难险峻的蜀道变成了坦途,从而结束了“蜀道难”的历史。

4.引导观察我国哪些地区还没有铁路?(西藏)电脑闪现正在建设中的青藏铁路,说明青藏铁路建成后将结束西藏无铁路的历史,而且也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穿越多年冻土最长的铁路。

5.教师小结我国交通线东密西疏的格局,限制了西部资源与能源的开发,也约束了东西部之间的联系。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面貌将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也将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6.承上启下从图上观察,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铁路运输)(板书)三、铁路运输(录像介绍)播放有关铁路运输的录像,让学生直观感受交通运输的现状。

并说明,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

纵横交错的铁路线分布在全国各地,通向矿山、工厂和城市,并与海港、公路、河道运输相衔接,构成全国交通运输网的骨架。

(板书)1.铁路线的命名用电脑打出课本图4.6,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铁路线命名方法、规律。

并与学生一起填写预备好的表格。

(承转导入)为了方便人们坐车,顺利到达目的地,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每条交通线都有自己的名字。

例:北京到包头之间的铁路线叫?(京包线)宝鸡到成都之间的线叫?(宝成线)那么这些交通线是怎样命名?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请大家利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明察秋毫,找出其中的奥妙。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1)起止点城市命名。

闪动京沪线,请同学们观察北京到上海之间的铁路线叫什么?(京沪线)京、沪与北京、上海有什么关系呢?(京是北京的简称、沪是上海的简称)请大家归纳这第一种命名方法。

(以起止点城市的简称或别名命名)并填电脑上的表格。

铁路线京沪线联系京是北京的简称,沪是上海的简称命名法用起止点城市命名类似线哈大线、成昆线等请同学们观察哪些铁路线的命名是以起止点城市的简称或别名命名的,对同学们答的对的在电脑上闪动。

(滨绥线、哈大线、京通线、焦柳线、成昆线等)。

(2)以起止点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简称命名。

闪动湘黔线,同学们观察湘黔线的起止点,(贵阳、株洲)湘、黔是否是这两个城市的简称?(否)那么湘、黔与什么有关系,这条线是如何命名的?(湘是湖南的简称、黔是贵州省的简称,这条线是以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命名的)还有哪些铁路线是以这种方法命名的?(浙赣线、青藏线等)并总结填表。

铁路线湘黔线联系湘是湖南简称,黔是贵州简称命名法以起止点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命名类似线浙赣线、青藏线等(3)以起点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和一个终点城简称命名。

观察兰新线,思考兰新线的命名与什么有关?(兰为兰州简称,新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简称)并找出还有哪些线是以这种方法命名的。

(陇海线,电脑闪动)总结填表。

铁路线兰新线联系兰为兰州简称,新为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的简称类似线陇海线(4)以铁路线所在位置命名。

闪动北疆线、南疆线,让学生观察起止点,对照中国行政图让学生明白这两条铁路线都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

提问:这两条线的命名与前3种有什么不同?(根据它们在新疆的位置不同而命名)铁路线北疆线南疆线命名法以铁路线所在位置命名寻找规律:①闪动北京周围的铁路线:京通线、京包线、京九线、京广线、京沪线,学生讨论归纳这几条线的命名共同点:从北京出发的铁路线把“京”放在前面。

②闪动哈大线、宝成线、成昆线、焦柳线。

提问:这几条铁路线大致沿什么方向延伸?(南北方向)命名上有什么共同点?(北面的城市或省区放前边,南边的城市或省区放后边)。

③闪动滨洲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南昆线、襄渝线。

提问:这些铁路线大致呈什么方向延伸?(东西方向)命名上有什么共同点?(东边的城市或省区放前边,北边的城市或省区放后边)东西向铁路线是否都为这个规律命名呢?学生观察回答后闪动滨绥线、陇海线)填表:命名规律从北京出发“京”在前面南北向北前南后东西向东前西后(承转过渡)了解了铁路线的命名方法,咱们再看一下我国骨干铁路有哪些,我国铁路线纵横交错,大致分为南北向和东西向两大组,纵贯我国南北的“五条线”及横穿我国东西的“三条线”是我国铁路线的骨架,简称“三横五纵”。

(板书)2.三横五纵(活动学习)让学生拿出预先准备好的中国行政图(自制的只包含省级行政单位的图),让学生用不同的笔在自己的空白图上画出南北向和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并让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一名用红笔画南北向的铁路干线,一名用蓝笔画东西向的铁路干线,并让学生注意各线经过的省区及起止点。

(评价巩固)待学生画好后,给学生做出鼓励性的评价,再用电脑在空白中国政区图(只有省会)上逐条显示,南北向的用红色显示,东西向用蓝色显示。

注意观察每一大线有哪些小线相连而成,并对有关铁路线的重要性作简单介绍。

(填表总结)让学生脱离开图,依记忆填。

(分组计时比赛)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 1.京沪线2.京九线3.京哈线——京广线4.同蒲线(大同—孟塬)——太焦线——焦柳线5.包兰线——宝中线(宝鸡—中卫)——宝成线——成昆线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大秦线——京包线——包兰线陇海线——兰新线排列) 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桂昆线(承转过渡)同学们请观察,通过北京的铁路线有几条?(图上5条)许多城市都是有好几个方向的列车通过,那么怎样才能保证我们万无一失的坐对车,顺利到达目的地呢?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将对我们有很大帮助。

(学习用表)让学生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列车时刻表,观察车次编排规律。

提问:由北京为起点开出的列车编号与驶向北京的列车编号有何不同?(由北京开出的列车为单次,驶向北京的车次为双次)书上列车表中小箭头表示什么意思呢?(列车在该站不停) (活动实践)用电脑打出课本上“2001年北京——南京——上海铁路客运部分简明时刻表”和以下例子,让学生练习使用时刻表。

(事例运用)1.某人在17:00时想从北京到济南,坐哪列车较快?(T21次)2.某人16:00时想从无锡到德州,坐哪列车较好?(1462次)3.某人17:30时有急事想从上海赶到天津,怎样坐列车,选什么车次较快?(先坐T22次到济南,再转乘1462次到天津)三、课堂练习1、下列客货的运输方式选择正确的是A.从泰州运10吨水产品到北京----航空B.从武汉运10万吨大米到上海----河运C.从山西大同运煤到河北秦皇岛----水运D.从拉萨护送危重病人到北京----铁路2、速度最快,价格最高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铁路运输B.公路运输C.航空运输D.水路运输3、选择最佳运输方式,把运输方式前的字母填入下表(5分)A.公路B.铁路C.海运D.河运 E.航空两箱急救药品从北京到伊春1万吨海盐从天津到上海从重庆到武汉旅游,看三峡风光1吨活鱼从郊区到市内500吨钢材从沈阳到哈尔滨四、布置作业练习册相应小节五、板书设计六、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