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系统 发票校验操作指导
SAP发票校验技巧

发票校验是MM模块中采购流程的一步,一般企业在做发票校验时,都是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下面介绍一下MIRO的一些操作技巧;一、MIRO抬头数据1、基本数据发票日期:一般是指凭证日期,对应FI中的凭证日期;过账日期:发票和FI凭证的过账日期;这两个日期都可以作为付款条件的计算日期;金额、税额:这个是指实际发票的金额和税额,税额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自动计算;计算税额:如果勾选,那就可以让系统自动计算税额,一般不勾选,因为发票总有些税额差异;税率:发票的税率,可以让系统按公司代码默认一个税率,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V_ST,定义一个默认的税率;比如大多数发票都是17%的增值税,可以默认J1税率;还有一种税务默认方法,是针对集团层的,按照事务类型,如果在公司代码下面没有默认,那就用事务类型的默认税码,事务码OBZT;上图中交易有4个选项;选项名称备注空白所有事务相关下面三个选项都包括MMIV发票校验后勤发票校验,对应事务码MIROFIAP FI发票收据FI发票输入,对应事务码FB60FIAR FI支出发票FI发票输入,对应事务码FB70参照:这个参数一般是用来输入实际增值税发票的号码,系统还有一个重复发票号码的校验功能,用来核对是否对同一张增值税发票做了重复校验;要启用这个功能,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P_DC,定义双重发票校验的设定参数:可以把公司代码、参照、发票日期等参数一起用来判定重复发票的依据,也可以设定期中的一个参数;然后在供应商主数据中启用双重发票校验功能;2、支付款项基线日期:这个是根据付款条件计算的默认值;付款条件:付款条件可以用事务码OBB8定义,具体里面的参数在FI模块中介绍过了,下面主要说一下,发票校验时,付款条件是如何默认带出的,如下表:选项事务类型默认付款条件PO参考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第一个PO对应的付款条件,一般是从供应商的采购组织主数据中带出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运费供应商的公司代码主数据PO不参考发票/后续事项开票方公司代码主数据贷项/后续事项无建议,但可以在发票参考号中设定到期日、折扣:都是从付款条件计算得到的;固定:是对现金折扣的固定;付款方式、付款冻结:都可以从付款条件中带出,也可以在这里修改;发票参考号:这个是应用与贷项发票或者后续发票,维护原来的发票号码,这样可以和原发票一起计算到期日;如果这里不维护发票参考号,那贷项凭证的到期日就是基线日期;如果想让贷项凭证的付款条件起作用,那就需要在发票参考号上维护V;开户行:供应商主数据中带过来的;3、细节未计划的交货费:就是未计划的运费,运费分两种,一种是计划内运费,一种是计划外运费,两种运费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凭证类型:FI凭证类型;分配、抬头文本:对应到FI凭证中的分配、抬头文本;发票方:PO凭证中的出票方,对应PO中的下图:4、税收这个是计算税额的,如果PO行项目存在多个税率,可以在这里调整每个税率的税额;5、金额分摊这个可以对发票金额设定多个付款方式和付款条件,有点类似分期付款;二、MIRO项目数据MIRO发票校验,可以参照PO,也可以过账到单独的总账科目和物料上,这个可以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TCULIV,激活总账科目和物料视图;上图勾选上,发票校验才会有相应的视图,这两个视图的发票校验与FB60差不多;在PO参考中,一般都是选择采购订单/计划协议,也可以选择交货单或者提单,交货单用于供应商的发货单,而提单是用于国际贸易业务的提单,可以在MIGO 收货时输入:这样在MIRO校验时,可以把交货单或者提单作为选择的条件;在PO参考中,还可以选择是否要校验交货成本:上图1,是选择物料校验,还是交货成本校验,有3个选项:选项名称备注1货物/服务项目物料或者服务项目本身2计划交货成本计划内运费3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两者按交货单或者提单选择参考PO项目,无法选出交货成本的项目;上图2,是行项目的屏幕格式,就是可以查看哪些字段,其实就是行想项目中的表格格式,这个MIRO没有表控制技术,只有几个预选择的行格式;三、两个用户参数这里介绍一下发票校验时两个用户参数,这两个参数对用户操作来说,还是挺有用的;1、IVAMOUNTADJUST这个参数是控制当发票校验数量变更时,金额是否相应的自动更改;比如下图:如果在用户参数中设定为:注意参数值为大写的X;那发票校验数量改为2时,金额自动变成25,不需要手工调整;如果没有这个用户参数,那金额还是37.5;2、IVFIDISPLAY这个参数是控制发票校验过账时,是否要把发票凭证和会计凭证一起显示,这个有什么用的呢?比如财务人员处理发票校验(很多情况下是财务人员在操作),那发票过账后,要把会计凭证记录下来,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个参数了;如上图,IVFIDISPLAY已经在用户参数中设定为X,那发票过账时,在左下角会显示发票凭证和财务凭证:如果参数不勾选,那会计凭证号码就没有了;四、收货冲销忽略发票校验的处理有时候我们在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后,需要对某项收货做冲销处理;系统默认的设定是,必须先冲销了发票校验,然后再冲销收货的;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不冲销发票校验,直接做收货冲销;这个主要是用于临时调整库存,收货冲销后,马上就会做收货处理,并且和发票校验能对应起来,这样就省了一道发票校验冲销的步骤了;用这个操作要慎重,不小心就可能发票校验和收货对应不起来了,一般用于顾问操作,关键用户或者最终用户不建议这个操作;事务码OMBZ,可以设定哪些移动类型可以这样操作:上图,都是一些冲销的移动类型,勾选上,就表示这个移动类型可以不按发票校验收货冲销了;如果对移动类型勾选上,你就可以直接对已经发票校验完的PO做收货冲销了,不需要先冲销发票。
SAP发票校验技能

发票校验是MM模块中采购流程的一步,一般企业在做发票校验时,都是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下面介绍一下MIRO的一些操作技巧;一、MIRO抬头数据1、基本数据发票日期:一般是指凭证日期,对应FI中的凭证日期;过账日期:发票和FI凭证的过账日期;这两个日期都可以作为付款条件的计算日期;金额、税额:这个是指实际发票的金额和税额,税额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自动计算;计算税额:如果勾选,那就可以让系统自动计算税额,一般不勾选,因为发票总有些税额差异;税率:发票的税率,可以让系统按公司代码默认一个税率,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V_ST,定义一个默认的税率;比如大多数发票都是17%的增值税,可以默认J1税率;还有一种税务默认方法,是针对集团层的,按照事务类型,如果在公司代码下面没有默认,那就用事务类型的默认税码,事务码OBZT;上图中交易有4个选项;选项名称备注空白所有事务相关下面三个选项都包括MMIV发票校验后勤发票校验,对应事务码MIROFIAP FI发票收据FI发票输入,对应事务码FB60FIAR FI支出发票FI发票输入,对应事务码FB70参照:这个参数一般是用来输入实际增值税发票的号码,系统还有一个重复发票号码的校验功能,用来核对是否对同一张增值税发票做了重复校验;要启用这个功能,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P_DC,定义双重发票校验的设定参数:可以把公司代码、参照、发票日期等参数一起用来判定重复发票的依据,也可以设定期中的一个参数;然后在供应商主数据中启用双重发票校验功能;2、支付款项基线日期:这个是根据付款条件计算的默认值;付款条件:付款条件可以用事务码OBB8定义,具体里面的参数在FI模块中介绍过了,下面主要说一下,发票校验时,付款条件是如何默认带出的,如下表:选项事务类型默认付款条件PO参考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第一个PO对应的付款条件,一般是从供应商的采购组织主数据中带出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运费供应商的公司代码主数据PO不参考发票/后续事项开票方公司代码主数据贷项/后续事项无建议,但可以在发票参考号中设定到期日、折扣:都是从付款条件计算得到的;固定:是对现金折扣的固定;付款方式、付款冻结:都可以从付款条件中带出,也可以在这里修改;发票参考号:这个是应用与贷项发票或者后续发票,维护原来的发票号码,这样可以和原发票一起计算到期日;如果这里不维护发票参考号,那贷项凭证的到期日就是基线日期;如果想让贷项凭证的付款条件起作用,那就需要在发票参考号上维护V;开户行:供应商主数据中带过来的;3、细节未计划的交货费:就是未计划的运费,运费分两种,一种是计划内运费,一种是计划外运费,两种运费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凭证类型:FI凭证类型;分配、抬头文本:对应到FI凭证中的分配、抬头文本;发票方:PO凭证中的出票方,对应PO中的下图:4、税收这个是计算税额的,如果PO行项目存在多个税率,可以在这里调整每个税率的税额;5、金额分摊这个可以对发票金额设定多个付款方式和付款条件,有点类似分期付款;二、MIRO项目数据MIRO发票校验,可以参照PO,也可以过账到单独的总账科目和物料上,这个可以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TCULIV,激活总账科目和物料视图;上图勾选上,发票校验才会有相应的视图,这两个视图的发票校验与FB60差不多;在PO参考中,一般都是选择采购订单/计划协议,也可以选择交货单或者提单,交货单用于供应商的发货单,而提单是用于国际贸易业务的提单,可以在MIGO 收货时输入:这样在MIRO校验时,可以把交货单或者提单作为选择的条件;在PO参考中,还可以选择是否要校验交货成本:上图1,是选择物料校验,还是交货成本校验,有3个选项:选项名称备注1货物/服务项目物料或者服务项目本身2计划交货成本计划内运费3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两者按交货单或者提单选择参考PO项目,无法选出交货成本的项目;上图2,是行项目的屏幕格式,就是可以查看哪些字段,其实就是行想项目中的表格格式,这个MIRO没有表控制技术,只有几个预选择的行格式;三、两个用户参数这里介绍一下发票校验时两个用户参数,这两个参数对用户操作来说,还是挺有用的;1、IVAMOUNTADJUST这个参数是控制当发票校验数量变更时,金额是否相应的自动更改;比如下图:如果在用户参数中设定为:注意参数值为大写的X;那发票校验数量改为2时,金额自动变成25,不需要手工调整;如果没有这个用户参数,那金额还是37.5;2、IVFIDISPLAY这个参数是控制发票校验过账时,是否要把发票凭证和会计凭证一起显示,这个有什么用的呢?比如财务人员处理发票校验(很多情况下是财务人员在操作),那发票过账后,要把会计凭证记录下来,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个参数了;如上图,IVFIDISPLAY已经在用户参数中设定为X,那发票过账时,在左下角会显示发票凭证和财务凭证:如果参数不勾选,那会计凭证号码就没有了;四、收货冲销忽略发票校验的处理有时候我们在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后,需要对某项收货做冲销处理;系统默认的设定是,必须先冲销了发票校验,然后再冲销收货的;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不冲销发票校验,直接做收货冲销;这个主要是用于临时调整库存,收货冲销后,马上就会做收货处理,并且和发票校验能对应起来,这样就省了一道发票校验冲销的步骤了;用这个操作要慎重,不小心就可能发票校验和收货对应不起来了,一般用于顾问操作,关键用户或者最终用户不建议这个操作;事务码OMBZ,可以设定哪些移动类型可以这样操作:上图,都是一些冲销的移动类型,勾选上,就表示这个移动类型可以不按发票校验收货冲销了;如果对移动类型勾选上,你就可以直接对已经发票校验完的PO做收货冲销了,不需要先冲销发票。
SAP ERP业务优化之基于收货的发票验证

SAP ERP业务优化之基于收货的发票验证【IT168信息化】在ERP项目的过程中,项目上线只是企业信息化管理的一个起点。
简单的说,ERP项目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如果在项目上线后,企业不积极的对现有业务进行优化,那么ERP项目所带来的收益会逐渐的下降。
在这篇文章中,笔者结合实际的项目经验,以SAP ERP系统为例,给各位读者介绍一下业务优化的经验。
一、基于收货的发票验证业务的介绍物料需求、采购订单、采购收货、发票校验四个环节,贯穿SAP系统物料管理模块的整个过程。
虽然这16个字可以概括物料管理的核心业务,但是其中的细节非常多。
就以发票校验为例,就可以分为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和基于采购订单的发票校验。
在实际项目中,一般都建议企业采用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
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都要求先收货、再开票,而不允许先开票、后收货。
因为如果开票了,从流程上考虑,就意味着已经满足了付款的前提条件。
或者说,是否可以付款,系统一般都只认是否有发票,而不管是否收货。
为此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顾问都会建议采用基于收货的发票验证。
二、基于收货的发票验证业务优化说明在对基于收货的发票验证业务进行优化时,笔者建议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从源头开始,进行规范为了规范业务,企业首先需要判断哪些供应商需要进行基于收货的发票验证业务。
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的供应商都建议采用基于收货的发票验证策略。
如对于那些提供服务的供应商,如运输商、检测商、咨询商,其提供的是服务,很难通过收货单来进行管控。
为此就无法采取这个策略。
不过大部分供应商,如提供原材料的供应商,都可以采取基于收货的发票验证策略。
为了防止在操作中用户的疏漏或者徇私舞弊,可以在供应商层级,就决定此供应商是否需要采取基于收货的发票验证。
在供应商管理的界面,有一个基于收货发票验证的选项。
只要选中此选项,就表明此供应商必须要进行基于收货的发票验证策略。
一般有经验的顾问,还会通过后台设置,将此字段设置为必须输入。
(sap实施)SAP-采购发票校验流程-v1[1]0_0316__ doc
![(sap实施)SAP-采购发票校验流程-v1[1]0_0316__ doc](https://img.taocdn.com/s3/m/7984579af524ccbff12184dd.png)
业务流程名称:采购发票校验流程编号及版本号编号:BPD-MM13版本:V1.0业务流程定义文件签署表业务流程定义文件是描述未来在SAP R/3中处理业务的详细流程定义,其定义的业务流程及其中所涉及的SAP功能已得到以下项目组成员的接受并已签署。
1. 业务流程目的:采购发票校验指采购发票的收票、校验和入帐。
2. 业务流程的相关原则:2.1本流程主要描述的是在后勤物料管理模块进行的发票校验,即对采购订单进行发票校验。
2.2 后勤发票校验是采购业务的后端,主要指收到供应商的发票后,在系统内对发票的信息进行检查,结合系统内的订单收货纪录、采购订单等信息综合的进行校验,确保发票信息无误后再进行发票的正式过账,产生对供应商的应付款。
2.3 发票校验的对象包括采购货款和交货成本。
交货成本主要包括运费和关税。
2.4 后勤发票校验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收货做发票校验。
如果出现票到未收货的现象,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做系统处理。
2.5 交货成本中的关税和运费在发票校验时可以选择不同于采购订单的出票方,比如关税可以选择海关作为出票方,运费可以选择物流公司。
2.6 在发票校验时,会出现供应商发票和采购订单的价格或者数量不一致的情况:a.价格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价格差异–发票金额与采购金额的不一致小额发票差异–发票金额与采购金额存在的尾数差异汇兑损益–如果是国外采购,会存在采购时的汇率与做校验时的汇率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候会产生汇兑损益以上几种价格差异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具体的容差限制,如百分比容差或者绝对值容差。
当发票校验时发生的差异超过容差限制时,系统会冻结住该发票的付款。
财务部门需要做差异分析,确认该差异是否可以接受,如不能接受,需要冲销发票校验。
b.数量差异如果发票数量与收货数量上存在差异,需要财务部门跟采购部门一起确认差异的原因后再做发票校验,原则是不允许数量上存在差异。
2.7 发票校验时的注意事项:a.供应商在出货后,采购部门需要催促供应商尽快将发票送达。
SAP资料 SAP 税务代码设置 发票校验

税务设置一般pricing(定价)可能会有这样的一系列步骤1.定义condition table->定义condition type->定义存取顺序->最后是定价过程.MM,SD和税务的配置有很多相同情况,甚至共享了很多相同表.税务科目就可以.[1]计算过程包括定义存取顺序,条件类型然后是定义税务计算过程(如图10-2,10-3,10-4)[2]分配计算过程给国家代码[3]定义税码[4]定义税务科目.税务配置步骤.1定义存取顺序如图10-2,以MWST为例.[1]Access name MWST,一般税务定义用它就行.[2]Access No. line在此只一行,记得MM,SD 存取行号有多行.[3]表示Table A003,MMSD的condition table名也是A+自定义table 名.[4]所用到的字段,其实是A003(KOMK亦有)的字段,只有两个,简洁.***Tax IMG的Access Sequences相对简单,多数情况下用户使用MWST就可,读者还可看到一些专门为美国和巴西定制的Access Sequences.2定义条件类型做过MM,SD condition 配置的对此再熟不过了,看看TAXCN(图10-5)的BASB和MWAS吧,一个是计税的Base Amount,一个是计税的百分比.理解了这俩个condition type其它的都一样.如图10-3,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只列出5个最主要参数.[1]Condition type名称–BASB,计税的税务基数base amount.[2]存取顺序名(参照图10-2),在此千万不要输入, 税务基数和存取顺序无关.[3]K表示税务基数不含税,另一常用的是P表示税务基数已经包含税务[4]不允许手工更改税务基数,必须系统自动计算.[5]在SD Condition计税中,可使用或修改程序来实现,请参考SD定价配置.接下来再看Condition type BWAS,如图10-4,只截了上面部分.[1]Condition type MWAS[2]Access Seq MSWT,在图10-5可看到MWAS到MWCN都属于此存取顺序.[3]进去可看到Condition type MWAS在各国所定义的税码.[4][5]请读者自己比较和图10-3的不同3定义税务计算过程.读者再次感觉Tax calculation Procedure 和MM,SD的Pricing Procedure简直相同,如图10-5.[1]TAXCN,一般国类企业就用它,其实其他国家的tax calculation procedure特别是在计算进项税和销项税上大致相同,只是税率不同而已,关于税率(码)定义请用FTXP[2]Step是计算步骤[3]Fro. To就是从第几步到第几步(简直就是定价)开始是计税有效行,空表示只使用From 一行计税,比如110 MWAS销项税从100 To空,就是说销项税的计算是从BASB-Base Amount 行开始再乘一个销项税率.再看310 CNSD,从300行To空,而300 CNSC由是从100行 To 空,则CNSD Service Tax 借项将等于100 BASB乘服务税率再乘一个-1.(如图[4]Ac_countkey,也是OB40定义Tax account的Transaction Key***Tcode OBYZ包含了了上面三个配置.4为国家代码分配计税过程.直接为国家代码分配一个计税过程而已,如图10-65定义税码IMG Path:Tcode :FTXP 如图10-7.[1]更改Tax code 属性,总不能input tax写了17 [5],tax code来个13% input tax, china[3]吧.[2]就是接下来OB40定义的税务相关科目,一般是名称类似Purchase-Input Tax,Sales-Output Tax.[4]Base Amount, BASB,下面的Cond. Type实际就是税务计算过程出现的所有的condition type.[6]参考图10-5 [3].[7]计税过程TAXCN所包含的所有Condition Types6定义税务科目IMG Path:Tcode :OB40 ,如图10-8[1]自动记帐科目分配组,对TAX是%TX,再比如MM的自动科目分配(OBYC)的group是RMK,关于更详细的自动科目分配配置(FBKP包含了SAP所有的自动科目分配配置)请参考第例自动记帐科目分配.[2][3]MW2和VS2服务类税通常科目必须是成对配置的.如图10-9(仅做测试).[1]假设定义了一个税码JT,税率是50%(测试用).[2][3]定义服务类税税率借贷是50%,-50%.使用FB60(FB70)在选用此JT税码时,会产生一借一贷的抵消会计分录.如果[3]不设置没有50.000-,则会根据TTax-Based Amount产生amount*50%的Tax amount .税务相关记帐.1 FB00定义Editing Options(图10-9).[1]根据实际需要决定1是否需要选择,前面已经讲过.2FB50总帐记帐只所以将FB50单独提出是因为大都数记帐Tcode (FB60,FB70,FB65,F-02)能找到那个Calculate tax选择框,但是在FB50好象初始界面上没有.1.错误提示2.Double Click3更改科目10010120的金额为1030( 1000*J5税率3%),生成凭证如下.。
SAP发票校验技巧

发票校验是MM模块中采购流程的一步,一般企业在做发票校验时,都是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下面介绍一下MIRO的一些操作技巧;一、MIRO抬头数据1、基本数据发票日期:一般是指凭证日期,对应FI中的凭证日期;过账日期:发票和FI凭证的过账日期;这两个日期都可以作为付款条件的计算日期;金额、税额:这个是指实际发票的金额和税额,税额可以手工输入,也可以自动计算;计算税额:如果勾选,那就可以让系统自动计算税额,一般不勾选,因为发票总有些税额差异;税率:发票的税率,可以让系统按公司代码默认一个税率,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V_ST,定义一个默认的税率;比如大多数发票都是17%的增值税,可以默认J1税率;还有一种税务默认方法,是针对集团层的,按照事务类型,如果在公司代码下面没有默认,那就用事务类型的默认税码,事务码OBZT;上图中交易有4个选项;选项名称备注空白所有事务相关下面三个选项都包括MMIV发票校验后勤发票校验,对应事务码MIROFIAP FI发票收据FI发票输入,对应事务码FB60FIAR FI支出发票FI发票输入,对应事务码FB70参照:这个参数一般是用来输入实际增值税发票的号码,系统还有一个重复发票号码的校验功能,用来核对是否对同一张增值税发票做了重复校验;要启用这个功能,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P_DC,定义双重发票校验的设定参数:可以把公司代码、参照、发票日期等参数一起用来判定重复发票的依据,也可以设定期中的一个参数;然后在供应商主数据中启用双重发票校验功能;2、支付款项基线日期:这个是根据付款条件计算的默认值;付款条件:付款条件可以用事务码OBB8定义,具体里面的参数在FI模块中介绍过了,下面主要说一下,发票校验时,付款条件是如何默认带出的,如下表:选项事务类型默认付款条件PO参考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第一个PO对应的付款条件,一般是从供应商的采购组织主数据中带出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运费供应商的公司代码主数据PO不参考发票/后续事项开票方公司代码主数据贷项/后续事项无建议,但可以在发票参考号中设定到期日、折扣:都是从付款条件计算得到的;固定:是对现金折扣的固定;付款方式、付款冻结:都可以从付款条件中带出,也可以在这里修改;发票参考号:这个是应用与贷项发票或者后续发票,维护原来的发票号码,这样可以和原发票一起计算到期日;如果这里不维护发票参考号,那贷项凭证的到期日就是基线日期;如果想让贷项凭证的付款条件起作用,那就需要在发票参考号上维护V;开户行:供应商主数据中带过来的;3、细节未计划的交货费:就是未计划的运费,运费分两种,一种是计划内运费,一种是计划外运费,两种运费的处理方式是不一样的;凭证类型:FI凭证类型;分配、抬头文本:对应到FI凭证中的分配、抬头文本;发票方:PO凭证中的出票方,对应PO中的下图:4、税收这个是计算税额的,如果PO行项目存在多个税率,可以在这里调整每个税率的税额;5、金额分摊这个可以对发票金额设定多个付款方式和付款条件,有点类似分期付款;二、MIRO项目数据MIRO发票校验,可以参照PO,也可以过账到单独的总账科目和物料上,这个可以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TCULIV,激活总账科目和物料视图;上图勾选上,发票校验才会有相应的视图,这两个视图的发票校验与FB60差不多;在PO参考中,一般都是选择采购订单/计划协议,也可以选择交货单或者提单,交货单用于供应商的发货单,而提单是用于国际贸易业务的提单,可以在MIGO 收货时输入:这样在MIRO校验时,可以把交货单或者提单作为选择的条件;在PO参考中,还可以选择是否要校验交货成本:上图1,是选择物料校验,还是交货成本校验,有3个选项:选项名称备注1货物/服务项目物料或者服务项目本身2计划交货成本计划内运费3货物/服务项目+计划交货成本两者按交货单或者提单选择参考PO项目,无法选出交货成本的项目;上图2,是行项目的屏幕格式,就是可以查看哪些字段,其实就是行想项目中的表格格式,这个MIRO没有表控制技术,只有几个预选择的行格式;三、两个用户参数这里介绍一下发票校验时两个用户参数,这两个参数对用户操作来说,还是挺有用的;1、IVAMOUNTADJUST这个参数是控制当发票校验数量变更时,金额是否相应的自动更改;比如下图:如果在用户参数中设定为:注意参数值为大写的X;那发票校验数量改为2时,金额自动变成25,不需要手工调整;如果没有这个用户参数,那金额还是37.5;2、IVFIDISPLAY这个参数是控制发票校验过账时,是否要把发票凭证和会计凭证一起显示,这个有什么用的呢?比如财务人员处理发票校验(很多情况下是财务人员在操作),那发票过账后,要把会计凭证记录下来,这时候就需要用到这个参数了;如上图,IVFIDISPLAY已经在用户参数中设定为X,那发票过账时,在左下角会显示发票凭证和财务凭证:如果参数不勾选,那会计凭证号码就没有了;四、收货冲销忽略发票校验的处理有时候我们在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后,需要对某项收货做冲销处理;系统默认的设定是,必须先冲销了发票校验,然后再冲销收货的;但有时候我们也可以不冲销发票校验,直接做收货冲销;这个主要是用于临时调整库存,收货冲销后,马上就会做收货处理,并且和发票校验能对应起来,这样就省了一道发票校验冲销的步骤了;用这个操作要慎重,不小心就可能发票校验和收货对应不起来了,一般用于顾问操作,关键用户或者最终用户不建议这个操作;事务码OMBZ,可以设定哪些移动类型可以这样操作:上图,都是一些冲销的移动类型,勾选上,就表示这个移动类型可以不按发票校验收货冲销了;如果对移动类型勾选上,你就可以直接对已经发票校验完的PO做收货冲销了,不需要先冲销发票。
SAP发票校验容差

SAP发票校验容差是指收货金额与发票金额的差异,容差类型有很多种:如果在发票校验过程中,差异金额超出了上面设置的容差范围,那系统会报出警告或者错误信息(用户定制),并且冻结发票,不允许直接付款;配置发票的容差用事务码OMR6,下面主要介绍一下这些容差在SAP发票校验中的应用;1、PP:这个是发票校验的价格差异;就是PO的单价与发票校验的单价出现差异;假设PP容差设定为上下浮动10%,如下图:假设PO单价为150,那么发票单价为155时,校验的结果为:价格差异5元,在容差范围之内,报绿灯信息,表示发票校验通过;如果发票单价为175时,校验的结果为:价格差异25元,不在容差范围之内,报黄灯信息,发票会冻结,报出的警告信息为:2、DQ:发票校验的数量差异;就是发票校验的数量可以与收货数量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测试这个容差时,需要把M8 504消息设置为警告(正常情况,这个消息号是错误的,是为了控制未收货就发票校验了);假设DQ的容差设置为:注意:所有容差只能设置金额和百分比;这里我们按百分比设定一个10%的上限;假设PO收货数量为10个,如果发票数量为11个,校验的结果为:发票数量为11个,在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校验通过;如果发票数量为12个,不在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校验报警告信息;报出的具体警告信息为:也就是说数量超过了DQ设定的容差,才会报出警告信息;3、BW:按PO价格的单位,计算收货数量与发票数量的差异;这个一般是针对PO中出现两个单位,一个是PO单位,一个是PO价格单位,这里要校验的就是按PO价格单位计算的数量差异;假设BW的容差设定为:BW只是校验数量,不存在金额的;假设PO的数量为5PC,PO价格单位是KG,PO中两单位的换算比率是1:5,如下图:假设正常MIGO收货,收货后如下图:然后发票校验,MIRO:假设发票校验时,按PO价格单位的数量是26个,如下图:PO价格单位26个,在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发票校验通过;假设发票校验时,按PO价格单位的数量是27个,如下图:PO价格单位27个,超过了7%的容差范围,发票校验警告信息,具体的信息为:4、BR:按PO价格的单位,计算PO数量与发票数量的差异;这个容差和BW类似,一个是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一个是基于PO的发票校验;5、PS:按估价价格计算的差异;如果PO中的价格标识了估价,在PO项目明细的条件控制页面,如下图:那PP容差就不起作用了,要设定PS的容差;判定的原理和PP容差类似,不多介绍;6、BD:就是小差异;发票校验允许实际发票金额与收货数量存在一定的尾差,可以直接过账到某个科目;不需要再具体调整某个PO项目,如下图:这个设置很简单,只有一个金额,注意这个的差异是MIRO校验时抬头金额与项目明细金额的差异,不是收货金额与发票金额的差异;假设PO收货金额150,发票校验金额160,如下图:尾差是10元,在容差范围之内,校验通过;假设PO收货金额150,发票校验金额161,如下图:尾差是11元,在容差范围之外,校验不通过;7、AP:有PO参考的行项目允许的最大金额;这个是设定每个PO行项目的最大金额,如果超过这个容差,就对发票冻结,但不会对发票出具警告或者错误信息;要设定这个容差之前,需要激活行项目检查,事务码OMRI,设定行项目金额检查可以根据公司代码、行项目类别和是否收货相关,设定容差检查;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P_PA,按公司代码激活行项目检查;设定AP容差:就一个金额限制,是对每个PO行项目的检查,每个PO行项目不允许超过这个金额就OK了;假设MIRO发票校验,金额为17.55,如下图:在AP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过账时在左下角的信息为:无冻结过账的标识;假设MIRO发票校验,金额为35.1,如下图:不在AP允许的容差范围之内,过账时在左下角的信息为:,发票已经冻结了;8、AN:无PO参考的行项目允许的最大金额;这个是对无PO参考的发票校验作的设定,和AP容差类似,对应MIRO中的校验如图:标红框的总账科目和物料的校验,由AN控制,具体的容差控制和AP是一样的;注意,AN的容差设定,也需要用事务码SM30维护表V_169P_PA,激活行项目检查;9、DW:这个是需要收货的PO,当收货为零时,发票校验允许的最大金额;这个发票校验一定是基于订单的校验,对于基于收货的发票校验无效;而且是收货数为零,如果已经有收货了,那就按照DQ容差作控制;假设DW容差设定如下:就是当还未开始收货,允许PO可以发票校验的总金额最大不超过100;注意这个金额是不含税金额,是用数量×PO价格计算的;创建一个PO,如下图:不收货,直接做发票校验;当发票校验数量是6时,如下图:校验金额是90,在DW容差范围之内,发票校验通过;当发票校验数量是7时,如下图:校验金额是105,不在DW容差范围之内,发票校验出具警告信息;可以查看一下具体的信息:10、KW:这个是针对交货成本的容差设定;对货物移动项目不起作用;就是货物具有计划内交货成本时,收货时过账的交货成本与发票校验时的差异;假设KW的容差设定为:这里只按百分比对上限做检查,设定为7.5%;假设一个PO中有交货成本,如下图:正常PO收货后,MIRO发票校验,这里为了做测试,只校验交货成本;假设发票中的交货成本是16,如下图:差异1元,在KW容差范围之内,发票校验通过;假设发票中的交货成本是17,如下图:差异2元,不在KW容差范围之内,出具警告信息,可以查看一下具体的警告信息:11、LA:这个是对框架订单的总金额检查,当发票校验的总金额超过PO金额时,可以设定一个容差,在这个容差范围内允许过账;如下图为LA容差的设定:创建一个框架PO,如下图:PO总金额为1000,框架PO不需要收货,然后发票校验;当发票金额为1050时,如下图:发票在LA容差范围之内,校验通过;当发票金额为1051时,不在LA容差范围内,会报出下图信息:发票校验时,会出具警告信息(这个可以定制成错误信息)12、LD:注意,这个价值是指天数,如果过账日期在有效期之前,那就用起始日期减去过账日期;如果过账日期在有限期之后,那就用截至日期减去过账日期,如果计算的日期在容差范围之内,就允许过账;创建一个框架PO,如下图:假设发票校验的日期是,如下图:发票校验日期在LD容差范围之内,允许发票校验,无消息发出;假设发票校验的日期是,如下图:发票校验日期不在LD容差范围之内,系统发出一个警告信息,查看警告信息的内容:13、ST:日期偏差的值范围;这个容差挺有意思的,也只有德国佬能想出来;怎么计算的呢?值范围=(PO计划交货日期-发票校验输入日期)×行项目金额注意是系统输入日期,这个是没办法更改的;这个值范围就是要设定的容差,只有一个上限,这是控制什么呢?就是控制发票不能提早输入后,提前付款了;假设ST设定的容差为:创建一个PO,假设PO的计划交货日期为,如下图:MIGO收货后,用MIRO发票校验,假设当期日期为,如下图:计算一下值范围:35.6×(-)=71.2;计算公式为:当发票金额小于等于临界值,冻结概率=发票金额/临界值×百分比;当发票金额大于临界值,冻结概率=百分比;另外,还要用事务码M30维护表V_169P_SA,激活公司代码的随机冻结;以上就是所有的发票校验容差,期中能经常使用的就是PP、DQ、BD等几个,其他的不怎么会使用;容差冻结发票过账,也可以用事务码OMRM把消息类型改一下,直接就不让发票过账了;当发票过账冻结后,如果想继续付款,那就用事务码MRBR去解冻发票,一张发票可能存在多个冻结类型;如果付款,需要把所有的冻结点都解冻了;。
sap实施-SAP采购发票校验流程 精品

业务流程名称:采购发票校验流程编号及版本号编号:BPD-MM13版本:V1.0业务流程定义文件签署表业务流程定义文件是描述未来在SAP R/3中处理业务的详细流程定义,其定义的业务流程及其中所涉及的SAP功能已得到以下项目组成员的接受并已签署。
1. 业务流程目的:采购发票校验指采购发票的收票、校验和入帐。
2. 业务流程的相关原则:2.1本流程主要描述的是在后勤物料管理模块进行的发票校验,即对采购订单进行发票校验。
2.2 后勤发票校验是采购业务的后端,主要指收到供应商的发票后,在系统内对发票的信息进行检查,结合系统内的订单收货纪录、采购订单等信息综合的进行校验,确保发票信息无误后再进行发票的正式过账,产生对供应商的应付款。
2.3 发票校验的对象包括采购货款和交货成本。
交货成本主要包括运费和关税。
2.4 后勤发票校验的基本原则是基于收货做发票校验。
如果出现票到未收货的现象,除特殊情况外,一般不做系统处理。
2.5 交货成本中的关税和运费在发票校验时可以选择不同于采购订单的出票方,比如关税可以选择海关作为出票方,运费可以选择物流公司。
2.6 在发票校验时,会出现供应商发票和采购订单的价格或者数量不一致的情况:a.价格差异,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价格差异–发票金额与采购金额的不一致小额发票差异–发票金额与采购金额存在的尾数差异汇兑损益–如果是国外采购,会存在采购时的汇率与做校验时的汇率不一致的情况,这时候会产生汇兑损益以上几种价格差异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具体的容差限制,如百分比容差或者绝对值容差。
当发票校验时发生的差异超过容差限制时,系统会冻结住该发票的付款。
财务部门需要做差异分析,确认该差异是否可以接受,如不能接受,需要冲销发票校验。
b.数量差异如果发票数量与收货数量上存在差异,需要财务部门跟采购部门一起确认差异的原因后再做发票校验,原则是不允许数量上存在差异。
2.7 发票校验时的注意事项:a.供应商在出货后,采购部门需要催促供应商尽快将发票送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AP系统发票校验操作指导
系统登录:
单击进入
输入集团
用户名
密码
语言
进入主操作界面
进入发票校验操作界面录入事务代
码MIRO
公司代码
8820录入,
执行回车
录入发票开
具日期
在参照内录
入发票号
录入发票金
额
录入供应商编
码,若查找见下
页
单击
选中后单击复制按钮
若单号可以连续则进行范围输入
单击多项选择可以输入不连续的单号
单击执行进行数据检索
注意选择工资核
算数据页
选择项目类
别可以对运
费和装卸费
进行区分减
少数据检索
量
0001表示
运输
0005表示
装卸
数据检索完毕,做以下显示
注意:这种是数
据全部选中状
态
单击取消全
选按钮
根据实际单据选择,选
中后单击这一行表示
选中,再次单击全消选
中
单击模拟
查看余额,若余额
为零,则表示发票
金额和业务金额相
符,校验通过
若无误,单
击过帐
在发票上记
录发票凭证
号
查看菜单项
单击下一凭证,
查看财务凭证
在发票上记录
会计凭证号希望大家抽时间多进行练习。